“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才有民族未来

合集下载

民族危机下邵元冲的民族精神

民族危机下邵元冲的民族精神

民族危机下邵元冲的民族精神作者:时培霞来源:《商情》2011年第13期[摘要]邵元冲作为国民党元老,继承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精华,主张振奋民族精神,修养个人人格。

强调民族文学与民族读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

邵元冲积极推动并参与黄帝祭祀,以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精神,影响深远,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关键词]邵元冲民族主义民族精神黄帝祭祀邵元冲(1890—1936),本名骥,字翼如,浙江绍兴人。

曾追随孙中山并担任秘书,孙中山逝世后,是国民党内部主张反共的右派之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邵元冲为蒋介石倚重,成为训政时期蒋介石的重要幕僚,历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任等要职,“西安事变”中遇难。

邵元冲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继承者自居,其政治思想集中体现了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与解读。

既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阐发,也源于其成长和求学的环境,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他爱国忧民的情怀,主要反映在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上。

他主张振奋民族精神,修养个人人格,加强民众心理建设,教育救亡,充实民族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在这方面,邵氏特别重视民族文学、民族读物、历史人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特别是提出恢复黄帝祭祀以加强民族团结,影响深远,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邵元冲认为,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寻求民族出路,要纠正过去的错误,“中国过去和现在失败的基点,在乎缺乏民族精神的训练。

”目前和以后困难的解救,“还须以恢复与发扬民族精神为前提”。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认识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关系,都能“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求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整个民族才不致散漫薄脆,即使遇到外来的祸患,也可以万众一心,在整个组织和方针之下,表现出很坚强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外敌当前的时局之下,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即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人人公尔忘私,国尔忘家,积全民族之力以抗外侮,始终不懈,百折不挠,以知耻而立志,以明耻而教战,以洗雪国耻之决心,争民族生存,扶国家之基础,以恢复中华民族历史之光,以立国于大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习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习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剥.(bō)削挣.(zhēng)扎不屈不挠.(náo)B.复辟.(pì) 或.(huò)者辛亥.(haì)革命C.勉强.(qiáng) 企.(qǐ)图英.(yīng)勇事迹D.警惕.(cì) 侮.(wǔ)辱大肆.(sì)屠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B项,辟bì;C项强qiǎng;D项惕t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渴望撕毁撕杀不可磨灭B.妥协屠杀图钉繁荣昌盛C.松懈阴谋阴暗毫无疑意D.姿态决议抉择坚苦奋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A项,厮杀;C项,毫无疑义; D项,艰苦奋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中国 70 年,是一部、开拓创新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历史巨变。

()。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各种主义思潮纷纷亮相。

多少轰轰烈烈,多少慷慨悲歌,多少,依然未能改变江山飘摇、神州陆沉的悲惨命运。

诸路皆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新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再写历史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陈出新气吞万里如虎前赴后继最终B.革故鼎新气吞万里如虎前仆后继最终C.推陈出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仆后继终于D.革故鼎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赴后继终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国破家亡、人民遭殃。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前进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

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

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

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

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

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抗战精神心得体会

抗战精神心得体会正文: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苦难和斗争的历史,自19世纪中叶以来,外国的侵略和内乱的反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刻的创伤。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面爆发,中国的八年抗战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一次重大考验。

在列强环伺,内忧外患交织的困顿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展现出伟大的抗战精神。

回顾这段历史,我深刻体会到抗战精神的内涵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勇气;同心协力、共御外侮的团结;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锐气。

这些精神元素深深地刻印在我心中,成为了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力量。

抗战精神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刻理解到,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我常常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每当想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想到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而英勇奋斗,我便能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明白了勇气的重要性。

无论是平津战役、淞沪会战,还是武汉保卫战,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生命。

在和平年代,虽然我们不再面临生死抉择的考验,但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态度。

同心协力、共御外侮的团结精神启示我,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团结就是力量。

在抗战期间,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一致对外,形成了抗击外侮的强大合力。

这同样是我们应对各种挑战,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则。

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锐气是我最为感佩的。

抗战时期的中华儿女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外患和内忧,他们没有被打垮,而是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自立更生、发展强国的道路。

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锐气,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结这段抗战历史,对抗战精神的深刻感悟,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当珍惜如今的生活,不断弘扬和发展抗战精神,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动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是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坚强信念和精神支柱。

同仇敌忾御国侮铭记历史创未来

同仇敌忾御国侮铭记历史创未来

同仇敌忾御国侮铭记历史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同仇敌忾,共御国侮,用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在抗日战争中,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八年抗战期间,浙江是受日军侵略时间最长、受战争灾难最深重的省份之一。

日本侵略者在浙江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浙江人民带来了亘古未有的灾难。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8月13日就进攻上海,8月14日即派飞机轰炸杭州笕桥机场。

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

从此,日寇的铁蹄踏上了浙江大地。

12月24日,浙江省会杭州沦陷。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全省77个县市中,共有38个县市长期被日军占领,30个县的县城遭到日军窜扰。

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惨遭涂炭,庐舍毁而为墟,百姓流离失所。

自1937年8月开始,日军即对浙江实施狂轰滥炸,其目标除了主要军事设施外,还包括工厂、集镇及平民住宅区。

据《浙江省敌机空袭统计表》记载,抗战期间,日机在浙江的轰炸,共造成6472人死亡、8290人受伤,炸毁房屋49601间,震倒房屋15133间。

日军侵占杭嘉湖地区后,疯狂地烧杀掠夺。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的当天,就在平湖县残杀地方军警和群众1000余人,纵火烧毁新仓镇民房1200多间。

1937年12月24日,日军侵入杭州,放任士兵奸淫烧杀3天,致使全城4000多人被杀、700多名妇女被奸致死。

日本是个资源小国,日军在浙江通过战争抢夺、金融控制、强征强收、经济统制等多种方式,掠夺了浙江大量战略物资,如大米、食盐、木材、油料、丝绸、各类金属及莹石矿等。

据日方自己统计,1942年在浙东地区掠取的战略物资,就有稻子305万斤,盐239868担,原木20945根,坑木311659根,有色金属652311斤等。

抗联精神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抗联精神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抗联精神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大局就是整体、全盘,是整体局面和长远走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全局性要求。

大局事关战略部署,事关整体合力,事关长远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的大局意识从根本上表现为摒弃一切其他观念和不利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众志成城,共御外侮。

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素有深厚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向心力。

当日本侵略者企图灭亡中国之际,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化为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共同意志,铸成中国人民抵御强敌的铁壁铜墙。

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从而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持久抗战,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原名祁宝堂,是山林队“明山队”的首领。

1935%年2%月,祁宝堂顾全抗日大局,在方正县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会师,并接受政治部主任冯仲云的意见,将名字改为“祁致中”,意为“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

同年冬,祁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5月,“明山队”被正式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

1937年10月,祁致中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后,一直率部在富锦、宝清、桦川等地和同江县开展游击战。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张传福,家业发达,有地三百多亩,并开有粉坊、油坊。

东北沦于日伪统治之后,为自家安全计,张传福曾接受日伪政权的任命,当上了太平川伪自卫团长。

随着人民反日救国运动日益高涨,张传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后悔自己走错了路。

在夏云杰等共产党人的宣传教育下,1934%年11%月,张传福率部投诚,参加汤原反日游击队,成为汤原反日游击队的中坚力量。

为解决人多枪少的问题,张传福一方面率队收缴伪警察署、所的枪支,一方面毅然卖掉家产,为游击队购买了一批枪支和军用物资,使部队的装备得到较大改善,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

他对家人说,我们抗日连命都豁出来了,还要钱干什么?1935%年秋,日伪企图以其家属为诱饵,引骗张传福叛离游击队。

为表示抗日到底的决心,张传福率队回家烧毁了房屋和财产。

沙巴战役感悟心得体会(3篇)

沙巴战役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沙巴战役,作为我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其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和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至今仍令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名热爱历史、关心国家命运的后辈,我有幸参观了沙巴战役遗址,亲身体验了那段峥嵘岁月。

在此,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将自己在沙巴战役中的感悟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英勇抗敌,民族精神永存1. 坚定信念,视死如归沙巴战役中,我国军队面对强大的日军,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视死如归。

他们在敌人的炮火下,顽强抵抗,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种信念和勇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 民族团结,共御外侮沙巴战役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军侵略。

无论是壮丁、妇女,还是儿童,都积极参与到抗战中来。

这种民族团结的力量,是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的。

我们应当珍惜这种团结,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努力。

3. 勇于担当,不怕牺牲在沙巴战役中,我国军队和民众为了民族解放,勇敢地担当起抗战的重任。

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种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

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

三、历史启示,传承红色基因1.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沙巴战役虽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我们要铭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勿忘国耻,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2. 弘扬民族精神,坚定信念沙巴战役中,我国军队和民众展现出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坚定信念,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

3. 弘扬爱国主义,凝聚力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灵魂。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四、结语沙巴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精神的伟大,也让我们明白了团结一致、勇于担当的重要性。

有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

有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

有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1、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3、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7、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8、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蔡元培9、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10、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11、民齐者强。

12、上下同欲者胜。

13、一切让人团结一致的是善与美,一切让人瓦解的是恶与丑。

14、一燕不可以成春。

15、人心齐,泰山移。

16、便是力量。

17、手指甲和肉离不开。

18、万夫一力,无人能敌。

19、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20、真懂的人不需高声叫。

2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3、用大伙力量,则无不敌也。

24、事成于和谐,力生于团结一致。

25、唯宽可以责己,唯厚可以载货。

26、最杰出的力量,便是上下同心。

27、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莫不中。

28、一致是强大的,而争夺便于被吸引。

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人和比不上人和。

30、若不团结一致,一切力量全是柔弱的。

31、团结一致的宝贵,在敌方眼前才会自知。

32、百根柳枝能扎扫帚,五个手指能握握拳。

33、谁若与集体摆脱,谁的运势就需要哀痛。

34、聪明的人与兄妹同行业,步伐一直齐一的。

35、人不可以孤单地日常生活,他必须社会发展。

36、爬山越岭要互帮互助,渡海渡河要齐心合力。

37、聪明的人与好朋友同行业,步伐一直齐一的。

38、齐心合力的小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雀捉虎。

39、一个竹篱打三个桩,一个英雄人物要有三个帮。

40、凡你不肯写下来而且签名承担的事,就不要说。

41、刀鞘维护刀的锐利,它自身则达到于它的迟钝。

42、村庄团结一致力量大,家中团结一致幸福快乐多。

43、火堆可以把寒冷驱除,团结一致可以把艰难赶走。

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大全(精编版)

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大全(精编版)

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大全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蕴含深刻的哲理,给我们启发和激励。

以下是为你分享的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推荐1)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高尔基2)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维吾尔族)3)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4)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

(赫哲族)5)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

(蒙古族)6)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7)两个聪明人在一起商量,就会生出更好的主张;黄和红的两种颜色混和,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

(藏族)8)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

(赫哲族)9)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10)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11)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12)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维吾尔族)13)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哈萨克族)14)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

(维吾尔族)15)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

16)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17)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珞巴族)18)指甲和肉分不开。

(维吾尔族)19)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

(藏族)20)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达斡族)民族团结的名言警句精选1)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奥尼尔2)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法国谚语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4)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5)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6)众人拾柴火焰高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8)人心齐,泰山移9)学会集体工作的艺术。

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对民族团结的深深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一个民族关系融洽、团结友爱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能够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相反,如果民族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社会就会陷入动荡不安,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比如,在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如果不同民族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经济,那么这个地区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如果因为民族问题引发冲突和纠纷,不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会阻碍地区的发展。

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

我国是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各民族在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例如,在一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凭借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各民族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从历史上看,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外敌入侵、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各民族总是能够团结一心,共御外侮。

在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各民族团结一致,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现象。

淞沪抗战感悟

淞沪抗战感悟

淞沪抗战感悟
淞沪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它展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勇精神。

以下是我对淞沪抗战的一些感悟。

一、英勇无畏,捍卫尊严
淞沪抗战,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壮烈斗争。

这场战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坚定决心。

在抗战过程中,广大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

二、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淞沪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

这种团结精神,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淞沪抗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在那段血与火的日子里,无数英勇的烈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天,我们应当铭记这段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以史为鉴,警惕战争
淞沪抗战的历史,警示我们要时刻警惕战争的危险。

我们要以史为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国防建设,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五、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淞沪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将爱国情怀融入血脉,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

在新时代,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淞沪抗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感悟。

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古文

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古文

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古文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是指在面对外来侵略时,不分官民、不分贵贱,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侵略者的一种精神风貌。

这种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精神在古代历史中频繁出现,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重要力量。

在古代,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经典之一就是《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由宋代文人范仲淹所写,文章情景跃然纸上,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深恶痛绝之情。

文章开头便写道:“予观夫巴山之颠而有岩穴,巅峙插云,矗若冲天之雄峰。

”这里用几个生动的词语,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可见它的巍峨壮丽之态。

接下来,文章转入对外来侵略者的强烈愤懑之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了作者不畏困难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深恶痛绝之情。

另一篇经典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忆江南》。

这篇文章描绘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美景的感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外来侵略者的深恶痛绝之情。

文章开头便写道:“江南烟雨,梅子黄时雨。

”这里作者以江南烟雨和梅子黄时雨来形容江南的美景,但在接下来的文字中,作者通过对美景的怀念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外来侵略者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泪流到此情难断,倚危亭,两处春愁,一番委托,三年心事……自有文章处,那闻弦歌声……可堪回首,佛磨香,车如流水马如龙。

”这里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反衬出了外来侵略者给江南带来的破坏和流离失所的悲情。

此外,纳兰性德的《蝶恋花·春景》也是一首表达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古文诗。

这篇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描述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展现了作者洋溢的豪情壮志。

诗中的每一句都浸透了民族精神:“花枝招展,万里除春秋。

青天莫老,翠色阑珊处。

难以早云程,东上朝天不用凤凰皇后到小楼。

”诗中虽没有具体提及抵抗外来侵略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出一种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情感。

这种情感正是激励人们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力量。

总而言之,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无数文人墨客们在面对外来侵略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无私忠诚的精神风貌。

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原文

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原文

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原文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引言在社会生活中,团结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团结不仅可以带来内部的积极性和向心力,还能在外部面对侮辱和困难时产生强大的抵抗力。

那么,要实现团结御侮,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最低要求。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二、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1. 共同目标和使命团结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团队成员共同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和使命。

只有当人们有共同的目标和信念时,才能聚集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团结。

在面对侮辱和困难时,共同的目标和使命会激发团队成员的斗志和意志,使他们更加团结一致地应对挑战。

2. 信任和沟通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沟通。

团队成员之间如果缺乏信任和沟通,很难形成真正的团结。

相反,若能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能将内部的力量最大化,使团队更加紧密,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的侮辱和困难。

3. 公平和公正团结御侮的基本条件之一还包括公平和公正。

当团队内部存在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情况时,就会引发团队成员之间的不满和矛盾,破坏团队的团结力量。

团队内部必须建立起公平和公正的制度和规则,以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4. 共享成果和利益最后一个基本条件是共享成果和利益。

当团队成员能够共同分享成果和利益时,就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团队的团结力量。

相反,如果存在利益不均和成果不公的情况,就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分裂和对立,进而削弱团队的抵抗能力。

三、团结御侮的最低要求1. 共同的危机意识团结御侮的最低要求之一,是团队所有成员都必须具备共同的危机意识。

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认识到外部侮辱和困难可能对团队造成威胁时,才能形成真正的团结力量,共同应对危机。

2. 相互支持和合作另一个最低要求是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够相互支持和合作。

在面对侮辱和困难时,团队成员之间必须能够相互支持,积极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而非相互拉扯,造成内部的分裂和对立。

九一八事变年民族团结的历史启示演讲稿

九一八事变年民族团结的历史启示演讲稿

九一八事变年民族团结的历史启示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回顾那段沉重而又充满力量的历史——九一八事变。

这一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道深深的伤痕,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1931 年 9 月 18 日的夜晚。

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短短四个多月内,128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 35 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 多万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

这是一段充满血泪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的巨大耻辱。

然而,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在觉醒、在凝聚。

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的民众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奋起抵抗日军的侵略。

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有农民、工人、学生、商人,甚至还有一些原本的土匪。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放下了个人的恩怨和分歧,团结在一起,为了保卫家园,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壮烈牺牲。

当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无不为之震惊。

赵尚志将军,率领抗日联军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威震敌胆。

赵一曼烈士,在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就义。

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抵御外敌的长城。

他们的英勇事迹,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这种团结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还体现在后方民众的全力支持。

全国各地的民众纷纷捐款捐物,支援东北的抗日斗争。

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军需物资,学生们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妇女们为战士们缝补衣物、照顾伤员。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留存下来的诗句

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留存下来的诗句

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是一座见证历史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一块纪念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记忆。

在这座纪念碑上,刻下了许多深刻的诗句,这些诗句凝聚着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豪情壮志。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留存下来的诗句,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1. 英雄战士的豪情壮志在纪念碑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描绘英雄战士豪情壮志的诗句。

比如:“英魂不灭,战魂永存”,“铁血柔情,战火中诞生”,这些诗句表达了英雄战士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现了他们在生死边缘仍然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2. 人民的力量和团结另外,纪念碑上也刻有许多赞美人民力量和团结精神的诗句,比如:“万众一心,共抗外侮”,“昂首奋进,众志成城”,这些诗句传达了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力量,展现了他们与英雄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决心和勇气。

3. 历史的见证和警示这些诗句不仅是对当时战争的见证,更是对后人的警示。

它们在诉说着曾经的艰难与困苦,也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结与展望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留存下来的诗句,见证了那段艰难岁月中人民和军队的不屈意志和顽强拼搏,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诗句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风貌,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回顾历史,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愿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奋斗,共创美好明天。

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是一座铭刻着历史的丰碑,其诗句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和历史见证意义不言而喻。

这座纪念碑位于我国四川省广安市市中心的黄家坝公园内,是为了纪念我国工农英雄在长征途中在黄家坝举行的一场阻击战。

1935年,我国工农英雄在长征的途中,被国民党军队追击至黄家坝。

在敌军的围困下,英雄英勇抗击,坚守阵地。

这场阻击战虽然牺牲惨重,但也显示了英雄的英勇顽强和人民的团结力量。

为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人们在黄家坝修建了这座纪念碑,纪念英雄战士的英勇牺牲和人民的团结力量。

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_经典名言

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_经典名言

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

下面小编给你带来的是关于民族团结的的内容,希望你喜欢!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经典版)1)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2) 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蔡元培3)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4)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5) 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

——马铁丁6)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7) 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巴金8)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9)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10)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吴玉章11)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12)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13) 妥协对任何友谊都不是坚固的基础。

——泰戈尔14)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15)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1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17)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岳飞1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1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20)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吴仲华关于民族团结的名言(最新版)1)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吴玉章2)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3) 如果日尔曼民族不在强大到可以浴血保卫它自己的存在的话,它就应当亡。

——4)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婴5) 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6) 位卑不敢忘忧国。

——陆游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8)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才有民族未来
我是新四军的后代。

70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以血与火的历史,铭刻在我们父辈的记忆中,也铭刻在我们后代人的心上,铭刻在我们民族的心上,永远不会忘却。

回顾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

我觉得,总结这场民族正义之战,仅有胜利者的光荣感、自豪感是不够的,更需要实事求是地总结我们民族抗战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到反映我们民族特点和品质的最有价值的遗产,为走好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凝聚共识,提供精神支持。

这是我们抗战后人的责任。

抗战精神中对我们民族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一个民族的团结,是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也是敌人之最怕。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中华民族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行第二次合作。

中华儿女“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用我们的血肉筑成了日本侵略者不可逾越的新的长城。

“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是全民族抗战能够战胜强敌、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但也要看到,同样在这方面,由于我们民族中存在弱点和失误,使得中国人为赢得这场战争付出了
难以想象的过大代价。

抗战是中国亘古以来最惨烈、最英勇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对人类和平的贡献是巨大的,牺牲也是巨大的。

资料表明,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侵略者,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0%以上;但中国军民伤亡了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近5000多亿美元。

这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战中欧洲战场无法比拟,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绝无仅有。

从客观上讲,武器装备差距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主观方面的问题不能回避。

“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抗战精神,是用我们民族的正反两方面教训换来的。

中国封建社会太长,古老的农业文明近代以来逐步落伍于世界,分散化、个体化的小农经济如汪洋大海,既缺乏大工业的先进生产力,也缺乏大工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那怕是弹丸小国也敢侵略中国,并屡屡得逞,而中国饱受欺凌,丧权辱国,其根本性原因,就是在腐朽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封建礼教下,人心涣散、自私自利,军阀割据、四分五裂,所以“地广不足以为大,人多不足以为众”,孙中山曾发出感叹:“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晚清时期的中国,不可谓不大不富,而是大而散,富而弱,抱不成拳头,形不成强大战斗力。

中国是在财富创造为世界之最的基础上,被世界资本主义各国抢夺瓜分而积贫积弱的。

抗日战争对我们民族是一个历史的呼唤。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和残忍屠杀,以血的事实教育了国人,唤起了同胞,百年“睡狮”终于觉醒了。

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走向团结、由分裂走向统一、由懦弱走向刚强的转折点,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林语堂当年说过:“日本的武装侵略,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使中国团结得像一个现代化国家应该团结的那样,众志成城。

”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出现过,是中华民族新觉醒的里程碑。

所以,“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是抗战留给我们民族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总结团结抗战精神,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三条:
要自觉维护民族大义
民族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在一个民族面临外部欺凌的情况下,国内各阶级、阶层、政党、派别和各军事集团都必须舍去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一切以民族利益至上,为了祖国的危亡、民族的命运,捐弃前嫌,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赴国难,这是民族大义,是胜利的保证。

然而,中国的抗战历程是充满悲情的。

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政治大局观,长征中就提出“北上抗日”的方针,先后提出了一整套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战略策略,促成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毛泽东做过《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演讲,强调:共产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纠正
一切不利于抗战的错误思想”。

在《当前时局的最大危机》中他指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团结抗战以求解放”“反对投降和分裂――这就是全国一切爱国党派、一切爱国同胞的当前紧急任务”。

在抗战期间,即使面对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反共摩擦,甚至新四军军部大部被围杀,我党也没有改变联蒋抗日的立场,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但蒋介石是有摇摆性的,对日本人抱有幻想,对共产党总想斩尽杀绝。

先是“攘外必先安内”,拱手让出东三省和华北五省;“西安事变”对蒋是个教育,开始国共合作,全面抗战初期表现不错,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打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几个会战,使日军受到重挫、“三个月灭华”的速胜企图未能得逞。

但是战局稳定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矛头转向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采取政治诱降为主时,国民党就开始“三心二意”,转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甚至与日本人勾勾搭搭,搞所谓“曲线救国”。

日本战犯冈村宁次《回忆录》中披露,国民党投降将领曾经亲口告诉他:“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

我们至今(1942年10月)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

”简直叫人难以置信。

特别是国民党军委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剿杀新四军,在日军眼皮下演出了一场同室操戈、亲痛仇快的惨
剧。

我父亲当时在抗大九分校,属粟裕领导的新四军一师。

1943年4月国民党军同日军暗中配合,想在苏南地区围杀我一师抗大九分校和六师十八旅,搞第二个皖南事变。

粟裕师长命令九分校立即突围,跳出日顽夹击的包围圈,打回苏北。

当时我父亲所在的三大队九连(政工干部队)奉命参加铜山战斗,在阵地上挖出道道壕沟,准备决一死战。

到中午时分,杜平教育长下命令,让九连撤出阵地,调二大队的班排干部队上来接防。

后来战斗打响。

这个英勇的连队,从连长、指导员到学员,全部牺牲在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枪口下,非常悲壮!如果不是校领导为保存政工干部而把班排干部队换上去,那么全部牺牲的一定是我父亲他们连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