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
一、引论
所谓“亲”,《中国大百科全书》说是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此间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的社会关系”[1],“称谓”就是呼方式,杨应芹、诸伟奇在《古今称谓辞典》的“自序”指出,“称谓,就是人们可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
”P1)孙维张先生指,“称谓就是称呼,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别人和自己。
”(P114)由此可见,“亲称谓”就是指对与自己有亲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及其用语。
“一犯罪,九族连诛”是封社会最残酷的刑罚,而所谓的九族”据《尔雅·亲》可知是以本人为中心上推四世延四世,即高祖父母、曾父母、祖父母、父母、本人及兄弟姐妹、子、孙子、曾孙、孙。
就此一端,可见国亲属关系的复杂,由此带来了称谓系统的复杂。
亲属称谓语在世界民族中有种类型:一种是类型,另一种是描述型。
分型的亲属称谓语,不标明系或母系、直系或系及排列的顺序,只标明尊卑辈。
描述型的亲属称谓语父系或母系、直系或旁、辈分及同一辈分的幼的排列都非常明确。
(P37)国汉语的亲属称谓描述型的。
比如英语中aunt相当于汉语中的姑母、婶、姨母、舅母、伯母等。
因此,一说英语的人学习汉语时,常常不道该怎么用汉语去示某种亲属关系,而中国人学习语时,也时常想知道对所说的uncle或aunt和说话人到底是什么系。
《尔雅·释亲》将亲称谓分为四类:宗族、母党、党和婚姻。
宗族即父系亲;母党即母系亲属;妻党即妻;婚姻即由婚姻关系形成的亲。
现代汉语的亲属称谓几乎袭了古代的亲属称谓体系分为三类: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和系称谓。
父系称谓是示自己与父家血亲及其配偶之关系的称谓,包括父、父亲、伯父、叔父姑母、哥哥、弟弟、姐姐、妹、儿子、女儿、孙子、女等。
母系称谓是表自己与母家血亲及其配偶间关系的称谓,包括外祖父、父、姨母、表兄弟、表妹等。
姻系称谓是示婚姻关系的称谓,纵横交错,远比前两者复杂,括公公、婆婆、媳妇、大姑子大伯子、弟媳、小叔子、小姑子嫂嫂;岳父、岳母、女婿、内兄、姨姐妹、姐夫、妹夫亲家公、亲家母等。
(P62)
汉语亲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称谓统之一,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的研有悠久的历史。
《尔雅》的《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属称谓的专着,后代陆续有于称谓的汇辑。
清梁章钜的三十二卷《称谓录更是集大成之作。
现代语亲属称谓词语的研究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逸夫的《释甥之称谓》和伯叔姨舅姑考——兼论中国属称谓制的演变》、俞敏的《释甥等,拉开了现代汉语亲属谓词语研究的序幕(P181)冯汉、赵元任等也是早期研亲属称谓的着名学者。
现代汉语于亲属称谓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如:亲属称谓的使用问、汉语亲属称谓与其他族称谓系统的比较、亲属称谓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等。
采用的研究方法多列举式的分析、归纳。
本文主要从语素组合特点的角度来审亲属称谓系统,运用语料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收集一的语料,对其进行计量研究,使究更科学、具体。
通这次研究,能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属称谓语的语素组合方式及合顺序特点,以指导人正确地使用它们,亲属称谓语的传
承也将起到极作用。
二、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构成
本文所采用的属称谓主要取自《现代语词典》,其中方言、尊称、古语词不在本次研究范围内,所以未收,共收词条212,包括182个单和30个合称。
单分67类亲属。
例如,第类是高祖父,它有两种表现形——高祖和高祖父,高祖和高祖都是指高祖父,属于异名同指。
这67类亲属称谓语共有182种表现形式。
笔对这一封闭域中所亲属称谓的语素加以穷尽式提,按照父系、母系、系称谓分类统计,从不同的角度分语素类型,考察亲属称谓语素的组方式、组合顺序(主要针合称)。
(一)亲属称谓语素提取
经过充分分析语料,者将提取的现代汉语主要亲属称列表
表一现代汉语亲属称列表
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姻系称谓合称
高祖辈高父:高祖高祖父孙
父母
爷(爷儿三个)
娘儿
父兄(父亲和哥)
父子
父女
母子
母女
叔侄
兄弟
兄妹
姐弟
姐妹
弟妹
妻
子
儿女
子女
侄甥
儿孙
子孙
高祖母:高祖母
曾祖辈曾祖:曾祖曾父老爷爷
曾祖母曾祖母老奶奶
祖辈祖父:父爷爷爷太爹爹阿公外祖:外祖父外公姥爷祖母祖母奶奶阿婆外祖母:外祖母外婆姥姥
父辈父亲:父父亲翁亲老亲爸爸爸爹严公公:公公公翁母亲母母亲亲老亲娘妈妈妈婆婆婆婆婆
岳父:岳父岳丈人
岳母:岳母丈母
伯父:伯父伯伯伯大伯大爷伯母:伯母妈大娘
舅父:父舅舅舅母:舅母舅妈妗子
叔父:叔父叔叔叔叔母:叔婶母婶婶婶娘婶子
姑母:姑姑姑姑姑妈(已婚者姑父:姑父姑夫姑丈
姨母:姨姨母姨(已婚者)姨父:父姨姨丈
己辈兄:兄兄长哥哥哥阿哥胞兄
嫂:嫂嫂嫂子
父系称母系称谓姻系称谓合称
己辈弟:弟弟弟兄弟弟媳:弟媳弟弟妹公婆
婆媳
夫妻
夫妇
姑嫂(姑子和嫂子)
叔嫂
儿媳
子侄
姐:姐姐姐姊夫:姐夫姐丈
妹:妹妹妹夫:妹夫
堂兄:堂兄从兄表兄:表兄表哥老表丈夫丈夫夫男人配偶爱人堂:堂弟
表:表弟老表大伯子:伯子
姐:堂姐姐:表姐
叔子:小叔子
堂妹:堂妹表妹:表妹大姑子:大姑
小姑子:小姑子
妻子:妻子妻妇女人配偶爱人内人太太
内兄:兄舅舅子妻舅大舅子
内弟:内弟舅舅子妻舅小舅子
内姐:内姐姨大姨子
内妹内妹姨姨子
辈儿子:儿子儿郎男儿媳:儿媳儿媳妇儿媳
女儿:女女儿娘闺女婿:婿女婿姑爷赘婿
侄子:侄侄儿侄子外甥外甥甥内侄:内侄
侄:侄女儿侄女外甥女:甥女外甥儿内侄女:内侄女
孙辈孙子:孙孙子孙:外孙孙子
孙女:孙女孙女儿外孙女:外孙女外孙女儿
曾孙辈曾孙:曾孙
曾女:曾孙女曾孙女儿
玄孙辈玄孙:孙观察这些亲称谓,不难发现,些亲属称谓语的语素合呈现一些规律,分析表
三现代汉语亲称谓语素组合顺序
语素组合序称谓举例
性前、女性后父、公婆、夫妻、夫妇、叔嫂、兄、弟妹、子女、儿女、
儿媳、父
长辈前、晚辈后祖孙、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爷儿、娘儿叔侄、父兄、儿孙、子孙、妻儿、子、兄弟、姐妹、兄妹、姐弟、媳
宗亲前、非宗后叔嫂、侄
直系、旁系后子侄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组合点的成因
综上,我们分别研究了现代语亲属称谓的语素构成、属称谓语素的组合方式以及语的组合顺序。
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语素成及其组合方式和序都呈现一定的规性,不是随意组合的,可以证明,种规律是历时地形成的,有其有的成因。
汉语亲属谓系统深受汉族传统文化和封宗法制的影响,由于族文化主要受儒教佛教的影响,注重感情和谐和尊卑序,倡导“忠孝”;封宗法制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关系的远近来区分亲疏,对族人行管理和处置。
因此汉亲属称谓呈现尊卑长幼,可逾越,内外亲疏,严区分的特点,具体现在重男轻女、重轻幼、重内轻外上
(一)重男轻女
封建宗制度以男性为中心,以父、夫系亲属为主体,形成“尊女卑”的社会现,反应在语言上表现也很突出。
表中反映出,父系称谓明显多于系、姻系称谓,母系、姻称谓多在父系称谓的基础形成的(前面已做分)。
并且,父系父辈男性属有长幼之分,“伯伯、叔”;母系父辈男性亲属无幼之分,只有“舅舅一个称谓;父系父辈女性属和母系父辈女性亲属都无长幼之,前者只有一个“姑姑”,后者有一个“姨母”。
表三中反映出,属称谓的语素组合顺序也体现出重男轻女”。
如“父母、婆、夫妻、夫妇、叔嫂、兄妹、弟、子女、儿女、儿媳、父女等都是男的在前,女在后。
(二)重轻幼
如兄长的配有专词相称,称为“、嫂子”等,而弟弟配偶没有专称,只有“弟媳、弟”等描述性的称谓。
因此称呼长辈的词远远多称呼晚辈的词。
长称呼晚辈时一般都是直呼其名,可按亲属称谓来称呼,晚辈称呼长辈时必须按亲称谓称呼,亲属称谓很重视辈分另外,在语素的组合顺序上也明显现了“重长轻幼”如“祖孙、父子、父女、母、母女、爷儿、娘儿、侄、父兄、儿孙、子孙妻儿、妻子、兄弟、妹、兄妹、姐弟、婆媳”等都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三)重内轻外
主要现在重宗亲、轻非宗亲,重系、轻旁系,重血亲、轻姻亲三方面上。
1.重宗亲、轻非宗亲,宗是指父系亲属,非宗亲母系、姻系亲属。
宗亲拥有同样的氏,而非宗亲都是外姓,而是外亲。
因此,母亲的祖、孙辈,皆以“外”作为相应称的修饰语,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孙子、女——外孙子、外孙女”父系的兄弟姐妹之子称为“堂兄、堂弟、堂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之子女称为表兄、表弟、表姐、妹”。
“堂”指屋舍建筑中家庭集之处,自然关系紧密;“表”是室外之意,自然关系就疏远些。
另外,这一特点还体现在属称谓语素的组合顺序上,如表中的“叔嫂、侄甥,“叔、侄、姑”是父系称谓,属于宗
亲,且都处于前面,体现了重宗亲特点。
2.重血亲、姻亲,血亲是指有统关系的亲属,如父系、系亲属都是血亲;“姻亲”指由婚而结成的亲戚,如表一中列举的所姻系亲属称谓。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重血亲、轻姻亲的特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姻亲称少,多为从儿称或描述性称谓,这在前面已及;另一方面,姻亲前多加修饰成,如“内”,“内”不是与“外”相对的,而指妻子或妻子的亲属,侄——内侄”,“侄是指丈夫的弟兄之子,内侄”是指妻子的弟兄之子。
姻称谓中的“内兄、内弟内姐、内妹”中的“”也是为了标记是妻子的亲。
3.重直系、轻旁系,在有血的亲属中还要区分血缘关系的属,也即区分直系和旁系,了强调血缘关系的重。
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都是直系亲属,“叔侄、侄女姨、舅、甥及堂表兄弟姐妹则都是旁系。
如“子侄”,子前,侄在后,体现重系、轻旁系的特点
、结语
语言反社会生活,一个民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社会活密切相关,亲属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特,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
汉语亲属称谓的语组合特点深受汉族化和封建宗法制度影响。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最复杂的称谓系统之,但在当前社会中,随着计生育的开展,人们多为独生子,没有以前那种复杂的亲属系,家庭观念趋于减弱,对亲称谓的认识也越来越薄弱。
是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照此去,在不久的将来,复杂的属称谓系统将越来越趋简化。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亲属谓系统的研究,希望它在现实中淡化的背景下能在文化上保存下来,流传代。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电子版,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杨芹,诸伟奇:《古今称谓典·自序》,合肥:黄山书,1989年版。
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版。
梅勇桂:《浅议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会科学版),2009年,3期。
郑献芹:《近十年来汉语谓词语研究概括及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5期。
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冯汉骥着,徐志译:《中国亲属称谓南》,上海文艺出版,1989年版。
参考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京:商务印书馆,2005.
鲍海涛,王安节.亲属称辞典[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中国大百全书(法学卷)(电子版)[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胡士云.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商务印书馆,2007.
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陈.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2000.
梅勇桂.浅议亲属称谓的文化差与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周.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辞出版社,2004.
冯汉骥着,徐志诚译.中国属称谓指南[M].上海文出版社,1989. [10]王国,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11]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出版社,1997.
[12]杨应芹,伟奇.古今称谓词典·序[M].合肥:黄山书社1989.
[13]孙维张.汉社会语言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14]郑献芹.近十年来汉语谓词语研究概括及分析[J].江社会科学,2006.
[15]孙汝建.现代汉语[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免费论文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