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忆父亲季羡林迟来的父子情更深故事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阅读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阅读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阅读及答案季羡林的故事季羡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他却没有半点架子。

在北大校园里,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

在住院期间,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

季老马上吩咐身边人去买,他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

”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

“都给。

”“买去。

”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获是无价之宝。

”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他也一笔一画地签了600本。

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在掏名片准备递给季老的一刹那,季老就站起来,弯腰等着。

白岩松掏名片的时间,季老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

后两次采访季羡林时,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口,很有礼貌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做人做到这份儿上,真让人敬佩。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架子”的意思是()。

A.由若干材料纵横交叉地构成东西,用来放置器物、支撑物体或安装工具等B.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C.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D.架势、姿势2.用“___”画出描写季羡林外貌的句子。

3.季羡林为什么自己掏钱买600本《留德十年》?4.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季老是个()的人。

(多选)A.生活简朴B.平易近人C.关心青年人成长 D.待人接物周到有理1.C2.画: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一双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3.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得买。

4.ABCD曾子杀猪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

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

哭忆父亲季羡林,迟来的父子情更深_亲情故事

哭忆父亲季羡林,迟来的父子情更深_亲情故事

哭忆父亲季羡林,迟来的父子情更深2009年7月11日,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被称为“国宝”。

鲜为人知的是,生前因为一些误解和积怨,季羡林和儿子曾经有13年不相往来。

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先生是中科院的一名退休干部。

父亲去世后,他含泪回忆那充满遗憾和真情的父子情……朦胧少年盼父爱三次离别埋下“恨父情结”我的父亲季羡林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攻读德文。

次年,应父母之命,与年长四岁的母亲彭德华结为夫妻,后生有我大姐婉如和我。

我刚满两个月,父亲就被清华大学送往德国哥廷根留学。

这一走,就是12年。

我从小对父亲这个称呼没有一点概念,看见别人有爸爸。

就问母亲:“我怎么没有父亲呢?”母亲把我拉到正屋,指着墙上一个镜框说:“那就是你父亲,他在天那边儿呢。

”我上学后,因为父亲没在身边,我没少受委屈。

一次,老师让每个同学讲讲“我的父亲”,我这样说道:“奶奶说,父亲在外国,穿洋装、坐马车……”结果惹得大家阵阵取笑。

自此,我再也不提父亲二字。

1945年10月6日,父亲回到了北京。

无奈当时内战正在激烈进行,津浦铁路中断,他有家难归。

直到两年之后,他任北大东语系主任才再次回乡。

1947年暑假,父亲乘飞机返回阔别12年的济南老家。

那天阴雨绵绵,我们家上上下下却充满了喜气。

母亲把家里收拾一新,庄重地等待父亲的归来。

父亲那年37岁,英姿勃发,进门的时候他身穿黑色雨衣犹如战时将军服,头发也梳理整齐。

“快叫爸爸,叫啊。

”母亲推着我和姐姐,可我终究喊不出口。

父亲看到一双儿女,心里由衷高兴。

但我对父亲却有些生疏。

那个时候,家里很困难,叔父年迈多病,早已不能工作。

续弦的婶母(我和姐姐称之为老祖)每日摆小摊卖香烟、炒花生和最便宜的糖果,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母亲更是日渐地苍老。

我看见父亲表情严肃,喟然长叹:“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

季羡林先生背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季羡林先生背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季羡林先生背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

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镶嵌在灰色墙壁里的深灰色挂钟,指向了深夜两点。

这个夜晚,仿佛和多年来无数个深夜都没有任何不同。

他慵懒地窝在沙发里,面容消瘦而疲惫。

而穿着玫瑰红的棉布长裙,金黄的长发随意挽在脑后的她,端坐在矮矮的长凳上,修长的腰肢使劲地挺直着。

长达2万字的论文,只剩下最后一页了,她的眼神因此变得澄澈而欢快,时而俏皮地投向身旁的他,忍俊不禁地听他读出那些被涂改得快看不清字母的词儿,时而又眉毛微蹙盯着稿纸在打字机上明快地敲打……时隔多年之后,季羡林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她叫伊姆加德,当时23岁,是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校友田德望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

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就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

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季羡林受田德望之邀第一次去了迈耶家。

就在晚餐桌上,季羡林第一次看见了伊姆加德,她是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丽姑娘,俏皮中透出点羞怯。

从那以后,季羡林每隔两个星期去一次迈耶家,每一次都是伊姆加德为他开门。

但是整整两年多时间,他们之间除了简单问好寒暄外,再无更多的交流。

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

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

一天傍晚,当季羡林正在书房里修改论文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伊姆加德小姐第一次造访他,这让季羡林感到局促不安,赶紧慌忙地收拾凌乱的书桌。

“羡林•季先生,我父亲的工厂刚好淘汰了一部打印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

季承继承不了父亲季羡林的人文精神

季承继承不了父亲季羡林的人文精神

季承继承不了父亲季羡林的人文精神作者:萧惑之来源:《中关村》2016年第07期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乳。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在我们的心目中,季老季羡林先生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头上的官衔诸如会长、所长、馆长乃至校长等,都是过眼云烟;他肩上的桂冠诸如古文学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文学翻译家、思想家、教育家、精通12国语言等,不过是一种符号。

至于后人为之加冕的“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等三项桂冠,先生自己都极其反感并坚辞,我们更没有必要在“大师”成堆的今日随帮唱影了。

然而季羡林先生的治学精神和书生品格却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季老,著作等身,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书生情怀,其人文精神感染我们努力奋斗。

“术业有专攻”,季老的许多学术著作,我只是慕名猎奇而已。

唯独一部《佛教十五题》认真读过了,但也没读得十分明白,可是记住了一个结论,“我从来没有信任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

“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

这个结论是唯物主义者的基本观点,影响我“闻思修”佛的后半生。

可是季老的休闲之笔散文,诸如《牛棚杂忆》、《病榻杂记》、《忆往述怀》、《人生絮语》和《贤行润身》等,我辈却百读不厌。

借用张瑾先生的评语——“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把心汇入传统,把根留在东方的精神感动了中国,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是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并笔耕不辍……”——表达我们对季老的爱戴。

然而,蓦地一声响雷,有那么一个人,就是季羡林先生的独子——季承先生,在季老谢世不到9个月的时候,即2010年4月,竟然急不可待地抛出《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

洋洋洒洒20万字,图文并茂,还有作者手笔影印件……不难看出是“多少事,从来急”,下了些真功夫的。

用一位帮闲的评论家的广告语说,就是“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无情的文人”。

更有甚者,这位评论家赤裸裸地把季承难以直白的话,装作为“指点江山”——“作者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

忆父亲阅读理解答案 忆父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忆父亲阅读理解答案 忆父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忆父亲阅读理解答案忆父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下面是WTT整理的关于《忆父亲》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忆父亲》阅读原文(1)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制片人员,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

他们走后,我就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2)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

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

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

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

他可能还有任务。

”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3)父亲坐得很有特点。

那是一种正襟危坐。

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

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

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了灰土或弄褶皱了。

(4)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

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儿向我道qiàn。

(5)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

父亲擀皮儿。

忽然,父亲喟叹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怪纳闷怪伤感的。

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了么?”父亲说:“不!我很高兴啊!”我说:“那你为什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影课文赏析

背影课文赏析

背影课文赏析《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

这种亲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结合抒情。

“背影”在文章里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使一种浓重的感情气氛笼罩了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那肥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我”感动得热泪潸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里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我”读父亲来信时,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开头呼应。

文章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它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这是因为: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最后留给儿子的印象。

文章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去着意描写,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散文:季羡林写的有关父亲的短文章

散文:季羡林写的有关父亲的短文章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大师,一生写下了很多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季羡林写的有关父亲的短文章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季羡林写的有关父亲的短文章篇【1】:寻梦季羡林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

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

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

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

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

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

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

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

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

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

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

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

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

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

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

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

儿女是鸟儿,父母是鸟巢。巢碎之时,鸟归已晚(深度好文)

儿女是鸟儿,父母是鸟巢。巢碎之时,鸟归已晚(深度好文)

《世说新语》中写道:“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仔细品味,这八个字蕴含着多少的无奈与辛酸。

谁也控制不了生老病死,儿女也终究有一天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生离死别。

母亲生我们时,剪断的是血肉的脐带,这份割舍是生命诞生的喜悦;而母亲离世时,剪断的却是我们情感的脐带,这份割舍是锥心裂骨的痛苦!虽然,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生命的必经历程,虽然,我们也都知道与亲人生离死别是每个人不愿面对而又逃避不开的事,可是,真正面临与父母的永别时,谁又能做到豁达淡然?国学大师季羡林,少小离家求学,漂泊在世界各地,与父母聚少离多。

后来,母亲忽然去世,他从北京匆匆赶回老家,却只看到一口黑魆魆的棺材,再也见不到母亲的面容。

邻居将母亲临终一直念叨的两句话告诉他,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第二句是:“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

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季羡林听后,悲恸欲绝,愧疚万分。

后来他在自己的散文《永久的悔》中写道:“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人生有很多遗憾可以弥补,可是如果人去世了,就算是有千句忏悔、万般愧疚又有何用呢?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告诫我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因为儿女每一天的远游,都会让父母牵肠挂肚。

长久的远游不归,更会让父母望眼欲穿。

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儿女不远游,常相伴,才是最好的孝啊!。

《父子情深》阅读答案

《父子情深》阅读答案

《父子情深》阅读答案父爱是一本无字的大书,读着,就有永久不竭的力气,在我生命的信念中升腾;父亲像一座雄伟的高山,不懂得真爱的人永久无法登上峰顶,当你明白他的专心良苦时,你就觉得他亲切和气。

我整理了《父子情深》阅读答案,盼望能关心到您。

父子情深我有一个好爸爸,他特别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日,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日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

'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确定不错。

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真甜滋滋的。

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确定又舍不得吃。

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

我捂着牙大声道:"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抓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

'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惊奇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

'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

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

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父子情深》阅读题目:1."舍'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shě sh;字义有:①舍弃②施舍③房屋④养家畜的圈文中的"舍'应取读音( ),应取字义( )。

2.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将信将疑( )确定( )3. 不转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 ,"妙计'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

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

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季羡林谈家庭:母亲是一生永久的悔引导语:季羡林先生曾说: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这位伟大的大师谈论家庭,是怎么说的?父亲荒唐离奇大起大落季羡林的记忆里,在他十一二岁时就已离世的父亲,给他这个儿子留下的仅仅是“荒唐离奇”四个字。

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北一个叫官庄的地方。

《文集》中“赋得永久的悔”一文中写道,“家里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当年贫困的家境,使季羡林不得不在年仅6岁的时候,离开双亲去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季羡林是后来才听说了父亲“荒唐离奇”的故事:“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

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

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一下。

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

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

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

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

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

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

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

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情况。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

”母亲:大师一生永久的悔季羡林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日子并不比和父亲的多,但他却始终心怀依恋之情:“我一生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

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这样一位母亲,似乎是乏善可陈的,但季羡林的心底却始终留有幼年时母爱的温情,“一讲到母亲就会讲到吃的东西来。

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

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

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

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导语: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

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季羡林先生是我从儿时起就非常喜欢的散文大家。

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炽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或韵味,都值得玩味。

喻之为啜香茗,齿颊留香,或比之沐惠风浴春雨贴切不过,真正的“秋水文章不染尘”。

《儿时的事》是季羡林先生《学问人生——季羡林自述》一书中的一节。

文章介绍了自己苦难的家境,儿时家中窘困的生活,家境的变故,父辈创业的艰难。

深沉的回忆中饱含季老难言的苦痛,那一段往事,那一段灰色的童年记忆,在老人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文中季老追述儿时贫穷的家庭生活时这样写道“在我能记事儿的时候,我们家已经穷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

一年大概只能吃一两次‘白的’(指白面),吃得最多的是红高粱饼子,棒子面饼子也成为珍品。

”“夏天和秋天,对门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总带我到外村的田地里去拾麦子和豆子,把拾到的可怜兮兮的一把麦子或豆子交给母亲。

不知道积攒多少次,才能勉强打出点麦粒,磨成面,吃上一顿‘白的’我当然觉得如吃龙肝凤髓。

”多么艰辛的童年生活啊。

就连吃上一顿白面竟能感觉到是吃了龙肝凤髓。

童年困顿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

季羡林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热爱桑梓,事母至孝。

《儿时的事》一文中还写出了对母亲的深深歉疚,季老追忆了自己童年时不理解母亲,他写道在自己吃白面的时候“我从来不记得母亲吃过一口。

她只是坐在那里,瞅着我吃,眼里好像有点潮湿。

我当时哪里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呀!”当自己发誓长大后要母亲能吃上白面,但母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自己。

亲情的经典课文

亲情的经典课文

亲情的经典课文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品读了《怀念母亲》一文,学完课文,我感悟良多。

我也有一个深爱着我的母亲,生活中,我总是觉得妈妈对我要求过于严格,什么都要管,管我写作业、管我吃饭、管我看电视、管我穿什么衣服、管我几点睡觉……我也不知道妈妈哪来的旺盛精力,每天不但要忙工作上的事情,还要时刻关心我的学习生活,妈妈的管束常常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总想着有一天能摆脱妈妈的束缚,那就太好了,终于,一个周末,妈妈告诉我,单位派她出差,她要离开家几天,一听这消息,我乐得差点蹦了起来,终于盼来了我渴望已久的自由!
妈妈刚走,我就打开了电脑疯狂地玩了一个上午,吃过午饭我又跑出去跟朋友玩了一个下午,等到傍晚才回家,可一回到家,我才感觉到少了妈妈的家,有些冷冰冰的,安静得让人有些烦躁,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少了妈妈的监督,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脑子里总是不断地回忆妈妈出差前对我说的话:“别忘了写作业,不要总玩游戏对眼睛不好,晚上睡觉盖好被子,一定要按时吃饭……”一想到妈妈的叮嘱,我的'眼泪开始不听话地往下掉,妈妈不在身边,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直到妈妈回来,我的心情才开始
好起来。

妈妈出差的这段日子,让我体会到了没有母亲的日子是多么的难受。

课文主要讲了季羡林爷爷怀念她两位母亲的事。

季爷爷六岁就离开了自己的母亲,跟母亲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他原本想着大学毕业后,就奉养母亲,弥补多年来对母亲的亏欠,可母亲却去世了,这让他很懊悔。

后来,他又到国外留学,异国他乡,他不仅怀念母亲,更思念着自己深爱的祖国母亲。

文章中,季爷爷对自己母亲的思念,让我感同身受。

我懂季爷爷怀念母亲的心情,是季爷爷教会了我要好好珍惜母爱!。

还原真实的季羡林并不会使偶像倒掉

还原真实的季羡林并不会使偶像倒掉

还原真实的季羡林并不会使偶像倒掉——专访季羡林之子季承桂杰在北京蓝旗营附近季承先生的家中,父亲季羡林的照片悬挂在客厅墙上最中央的位置,照片上的背景是傲然绽放的红梅。

季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与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有将近30年的合作。

在季羡林去世一周年前夕,季承著书《我和父亲季羡林》,并在博客中发表言论:“我一直不认识你们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在季承看来,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季羡林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在世人眼里,季家是一个特殊的世纪家庭。

但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却又分明是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一个缩影——对亲情的淡漠与纠结,几乎是一个时代留给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烙印。

但也有学者认为,从“子为父隐”的传统伦理道德角度上讲,季承没有资格说自己的父亲是人生的失败者。

季承此番著书,试图把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一个血肉丰满的大师还原到读者面前。

关于父亲,关于这个家,关于自己,季承内心又有几多纠结呢?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进季承家中,与他面对面对话。

我和父亲之间的感觉更像朋友,而不是亲人记者:不为尊者讳,剖析自己的父亲,需要勇气,尤其是您的父亲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国宝级的声名显赫的人物,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您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那么,我想知道,您的父亲曾经给过您怎样的启发?您在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季承:我说他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主要是指他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

父亲朴实无华,爱国爱人,热爱人生,热爱自然,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学术上是很成功的,他非常勤奋刻苦,对于做学问很执著。

此外,他为人本分,粗茶淡饭、棉布衣衫足矣,这些对于子女来说都是很好的榜样。

他一辈子不管不问家里的事情,在国外求学一待就是十几年,回来之后到北大教书只是往家里汇钱,对于教育儿女的事情从来也不操心。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季承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高级工程师,季承的妻子叫马晓琴,小他四十岁。

因为家境贫寒,1992年春节刚过,初中毕业的马晓琴就跟着老乡到北京打工。

那年3月,马晓琴怯生生地站在崇文区人才劳动市场,这时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来到她面前,问她愿不愿到北大去做保姆,一听“北大”二字,马晓琴连工资都没问就点头答应。

这个小伙子叫何巍,是季羡林的外孙。

当马晓琴走进北大朗润园季家时,季承责备外甥说:“咱们家有三个老人,这么大的房子,十来口人吃饭,她能干得了吗?”何巍委屈地说:“我问了好几个保姆,人家一听咱家这么麻烦,给多少钱也不干,只有她啥也没问就跟我来了!”马晓琴看出了季承的担心,她洗洗手就忙活起来:“叔,您歇着吧,我给你们做一顿重庆的麻辣牛肉面,我在家经常做饭……”不到半个小时,一大盆香喷喷的牛肉面就被端上桌子,还配着几碟诱人的小菜。

那顿饭,全家人吃得不亦乐乎。

等季承下午再下班回家时,只见乱哄哄的屋子已被收拾得焕然一新,连原本沾满猫毛的沙发也一尘不染。

马晓琴已经和父母混熟了,正一边做饭,一边给母亲彭德华讲她老家的风土人情。

季承不禁对这个年轻的农村丫头刮目相看。

晚饭后,季承和马晓琴谈妥了工资,每月120元,比一般的保姆多80元。

两人渐渐熟悉了,马晓琴有什么事都爱向季承请教,一来二往,她得知季承的婚姻并不幸福,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两地,多年前就说过要离婚。

马晓琴没想到,看似乐观的季承,内心却承受着不幸的情感煎熬。

1993年年底,正在上班的季承突然接到马晓琴打来的电话:“您快回来吧,奶奶(季承母亲)突然发病说不出话来了……”放下电话,季承慌忙开车回家。

原来,患有高血压的母亲中风了。

母亲一住院就是半年,当时,季承正在中科院负责一项国家重点实验项目的研发工作,母亲住院,他只能抽时间去看看,照顾母亲的重任就落在了马晓琴的肩上。

在季家拿这么高的工资,马晓琴也知恩图报。

只要看到老人弄脏了褥子,马晓琴就立即去换洗,从不嫌弃。

季羡林的悲情人生:被誉为国宝,儿子女儿却不原谅他

季羡林的悲情人生:被誉为国宝,儿子女儿却不原谅他

季羡林的悲情人生:被誉为国宝,儿子女儿却不原谅他季羡林先生硕学鸿儒、福禄寿俱全。

在公众眼中他身怀绝学,平易近人,慷慨大方,仁爱慈祥。

国人赞誉他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然而,在家人的眼中,他的形象却截然相反。

据他的儿子季承披露,季羡林在妻儿心中,可以说是自私、吝啬且冷漠,与公众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季老先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事业上是成功的,但在家庭和婚姻生活上是个失败者,在他的儿子季承写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披露了家庭生活的无数细节,让普通读者从中看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季羡林。

季羡林的女儿纪婉茹曾经深有感触的说:“教授真‘独’”。

这个“独”意味着,父亲的吝啬小气,只顾自个儿的人。

他这样一个受公众尊敬的人,与自己子女的关系却极为僵化,他们之间存在着深深的隔阂,家庭亲子关系如此之差,外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缘由,但从季羡林一生的经历,似乎可以了解一二。

“寄人篱下”的少年期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镇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据他在《清华园日记》中说他家在村里非常穷,年满6岁时,境况较好的叔父接他到济南念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叔父的培养当然是为了他将来能光大门楣。

可那时的人们,谁曾考虑一个学龄儿童的心理,背井离乡、离开父母的极度不适,即使叔父一家对他好,也不能弥补他与自己亲最亲近的家人的那种感情,他始终觉得“寄人篱下”。

而农村的那个家,无论如何的破败,始终是他一生最怀念的地方,却也是他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

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他的一生没有辜负叔父的期望,但是却背负了对原生家庭深沉的怀念与悔恨。

这些或许影响了他此后的一生,自己成家之后,也不懂得怎样与妻儿相处。

苦楚的婚姻1929年,刚年满18的季羡林,作为季家唯一的男孩,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奉了叔父之命,娶了邻家的三姑娘彭德华成婚。

这桩婚姻是年轻的季羡林极不满意的,季彭两家多年为邻居,他当时有中意人,是彭家的“荷姐”,也就是他妻子彭德华的妹妹,彭德华在家中排行老三。

我的父亲季羡林

我的父亲季羡林

我的父亲季羡林写悼文,我会用这个名字,因为生前他很少被叫“爸爸”。

我小时候没叫过他“爸爸”,年长了随儿女叫他“爷爷”。

叫“爷爷”可能还顺口些,叫“爸爸”总觉得生疏。

他最后的日子里,我也很少叫他爸爸。

在外人面前,就叫他季先生。

我出生于1935年5月,当年8月父亲就去了德国。

小时候,常以为自己没有爸爸,还为此遭到小伙伴的嘲笑。

家里人常指着墙上一幅照片,说那就是爸爸。

长到11岁,才和回国的父亲见上面。

父子间的疏离,他心里是明白的,心知肚明。

我的名字季承,是自己取的。

原名季延宗,是祖父给取的,寓意香火繁茂。

但我对这个名字不感兴趣。

高中时,我在济南写信到北京,叫父亲给改个名字,但他拒绝了,说名字是祖宗赐的———直至“文革”“破四旧”时,我才有了个心仪的名字。

父亲对我的影响,身教甚于言传。

我和姐姐都很刻苦,很朴素,也不图名图利。

我们一家人都比较淡泊。

郑重其事地给谁过生日,这在我们家是没有的。

据说父亲九十大寿过得很热闹,但当时祖母、妈妈和姐姐都已不在人世,我也没有参加。

家里,父亲寡言,情感很少外露。

祖母,实际上是叔祖母,也算高寿(父亲儿时过继给了叔祖父),90岁走的。

父亲在文里称她“季家第一功臣”。

早年他在国外,后来又常年独居北京,只有寒暑假才回济南。

这些日子,都是祖母撑起山东的家,照顾妈妈、姐姐和我。

父亲对她很钦佩,也很感激,平素对她特别恭敬。

但祖母走的时候,他所有悲伤的表现,就是陷入更深的沉默。

妈妈、姐姐走的时候,也一样。

相当长时间,家人都不认为家庭对父亲是重要的。

相比对外人的热忱,他对家人显得冷淡。

90岁以后,父亲写了很多关于家人的文章。

他写文章,不是说教,多为亲身体验,其中不少是关于家庭生活的总结,甚至是反思、反悔。

这些文章,许多人都读过。

我坚信自己读来,和其他人感受不一样,甚至不觉得别人能完全看明白。

大家能看到一些道理,但可能会觉得那些道理正确而空洞。

只有陪他亲历过家庭生活的人,才懂得季先生要说的是什么。

《赋得永久的悔》原文及赏析

《赋得永久的悔》原文及赏析

《赋得永久的悔》原文及赏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赋得永久的悔》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赋得永久的悔》赏析本文是季羡林应别人之约写的一篇文章,其中作者回忆了童年与母亲在一起的经历,描写了于家乡于母亲一生难解的情怀。

慈母仙逝,亲朋凋零,是一般人都可能遭遇的自然变迁,但事隔多年季羡林先生依然会夜半惊梦、老泪纵横,穿透思念的月色,情至深处无言辞,落于笔端即华章。

文章对于母亲几乎没有正面描叙,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只贯穿于“白的”、“红的”、“黄的”三种食物的讲叙中,烘托于一个朴实、温暖的乡里亲情下。

于是母亲便成了一种落叶归根的乡里情怀;便成了永恒的乡愁;便成了人类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寻根情结。

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结,作者在独自面对心灵时总会生出痛彻心扉的“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文章语言平实质朴,如朗月星空,看似稀松平常,细品却有博大的人间真气象。

原文季羡林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

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

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己经到了望九之年。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

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

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

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

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这一句话并没有夸大,他说的是实情。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赏析及阅读答案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赏析及阅读答案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赏析及阅读答案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赏析及阅读答案「篇一」永久的悔季羡林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我永久的悔。

小时候,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

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

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黄的),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

“白的”与我们家无缘。

“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

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

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

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

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

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

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点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

因为剩下的决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

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己经是如获至宝了。

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

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

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

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

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

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

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

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

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

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

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到了灾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至于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

我老娘(外婆)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

季羡林思念母亲的文章

季羡林思念母亲的文章

季羡林思念母亲的文章季羡林思念母亲的文章季羡林精通9国语言,即汉语、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季羡林思念我母亲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一生有两个我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我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我母亲。

我对这两个我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我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我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我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我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我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我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我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保存当时真实的感情,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我现在不加叙述,不作描绘,只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

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

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

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

……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

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

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我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我母亲都是一样的!11月20日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

季羡林《人间自有真情在》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季羡林《人间自有真情在》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季羡林《人间自有真情在》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季羡林《人间自有真情在》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季羡林《人间自有真情在》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本主题学习丛书——《人间真情》,读完让我泪流不止。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有关父爱、母爱和友情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有关母爱的故事。

《母亲的眼泪》、《合欢树》、《请系上保险绳》、《十一支康乃馨》、《寄小读者(通讯十)》等故事。

在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两篇是:《母亲的眼泪》和《十一支康乃馨》。

《母亲的眼泪》主要讲述了:母亲的家族遗传着失明,而她七岁的儿子的眼睛却炯炯有神,但是如果顺其自然,慢慢的,将来他也要失明。

所以,母亲为了为他凑钱做手术,不辞辛苦经常晚上也要出去打工,她工作的时间完全超过了12小时。

有好几次,她正工作的时候,眼前一片漆黑,她知道她即将失明,为了不让公司发觉,她凭听觉说话,凭记忆走路,她用一个黑色的、模糊的轮廓猜测这个世界。

每次回家,她都会让儿子念存折上的数字,她深深地知道,存折上毎多一分钱,儿子就会离手术台近一步。

直到那一天,她刚凑齐手术费,却被汽车撞了,她不顾自己的安危,陪着儿子做完手术,她流了一滴眼泪,正好砸中儿子的眼角。

读到这里,禁不住让人泪水长流。

《十一支康乃馨》主要讲述了:母亲节来临了,我和弟弟去给母亲买礼物,原本能买一块巧克力和一束鲜花,可钱居然丢了。

我和弟弟想到了一个可以赚到鲜花的办法,就是帮助花店送鲜花,每送一家赚取一枝鲜花,我们送了十一家,赚取了十一支康乃馨送给了自己的妈妈。

这不光是他们姐弟俩的祝福,也是另外十一位妈妈的祝福呀!通过这几个故事,我明白了,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她可以把任何东西送给子女,可以为子女做任何事,却不求一点回报。

就像《母亲的眼睛》一文中的那位母亲一样。

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向《十一支康乃馨》一文中的姐弟俩学习,做一个心疼父母、体谅父母、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哭忆父亲季羡林迟来的父子情更深故事 2009 年 7 月 11 日,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 先生在北京 301 医院辞世,享年 98 岁。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 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被称为“国 宝”。

鲜为人知的是,生前因为一些误解和积怨,季羡林和儿子曾经有 13 年不相 往来。

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先生是中科院的一名退休干部。

父亲去世后,他含泪回忆 那充满遗憾和真情的父子情…… 朦胧少年盼父爱 三次离别埋下“恨父情结” 我的父亲季羡林于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攻读德文。

次年,应父 母之命,与年长四岁的母亲彭德华结为夫妻,后生有我大姐婉如和我。

我刚满两个 月,父亲就被清华大学送往德国哥廷根留学。

这一走,就是 12 年。

我从小对父亲这个称呼没有一点概念,看见别人有爸爸。

就问母亲:“我怎么 没有父亲呢?”母亲把我拉到正屋,指着墙上一个镜框说:“那就是你父亲,他在 天那边儿呢。

” 我上学后 ,因为父亲没在身边 , 我没少受委屈。

一次 , 老师让每个同学讲讲 “我的父亲”,我这样说道:“奶奶说,父亲在外国,穿洋装、 坐马车……”结果惹 得大家阵阵取笑。

自此,我再也不提父亲二字。

1945 年 10 月 6 日,父亲回到了北京。

无奈当时内战正在激烈进行,津浦铁路 中断,他有家难归。

直到两年之后,他任北大东语系主任才再次回乡。

1947 年暑假,父亲乘飞机返回阔别 12 年的济南老家。

那天阴雨绵绵,我们家 上上下下却充满了喜气。

母亲把家里收拾一新,庄重地等待父亲的归来。

父亲那 年 37 岁,英姿勃发,进门的时候他身穿黑色雨衣犹如战时将军服,头发也梳理整 齐。

“快叫爸爸,叫啊。

”母亲推着我和姐姐,可我终究喊不出口。

父亲看到一双 儿女,心里由衷高兴。

但我对父亲却有些生疏。

那个时候,家里很困难,叔父年迈 多病,早已不能工作。

续弦的婶母(我和姐姐称之为老祖)每日摆小摊卖香烟、炒 花生和最便宜的糖果,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母亲更是日渐地苍老。

我看见父亲 表情严肃,喟然长叹:“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

” 父亲试图和我们多接触,故意逗我和姐姐玩。

但总是那么一小会儿,他就抱着1/8书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有一天,我正在外面玩,被父亲叫了进去,亲切地说:“这 是我给你们买的金笔,你们俩一人一支,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

”同时,父亲还拿 出了一条德国产的腰带,递给我说:“给你留个纪念,这是在德国买的。

”这条腰 带我一直保留至今。

不久,父亲又要离开家去北大教书了。

这是我出生后父亲第二次离家远行 , 我心里有种失落感。

上中学时,已略懂世事的我似乎意识到了一种东西,那就是父 母之间缺少什么,他们就像毫无干系的两个人,母亲只念过小学,对父亲搞的学问 一窍不通,一辈子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父亲写的书。

对于母亲的勤恳辛劳,父亲偶 尔会流露出感激,但是我很少看见他对母亲说什么。

1952 年,我考入了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姐姐考上天津大 学土木工程系。

姐姐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核工业部设计院,我分配到了近代物理 研究所做翻译。

虽然姐弟俩都到了北京,但和父亲接触依然不多。

直到 1962 年, 我结婚成家,有了孩子,恰巧父亲又分配了 4 室 1 厅的房子,于是,将母亲和老祖一 起接到了北京,我们一家人才团聚了。

那段生活,成了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

家人朋友时常团聚,母亲会做一大桌子 菜,看着众人狼吞虎咽。

后来我的女儿和姐姐的儿子相继出生,天伦之乐抚慰着母 亲那颗酸涩的心。

人近中年的我,已经读懂了一个父亲的含义和责任,对父亲早年的做法埋怨 在心,我仍旧很少喊他一声“爸爸”。

1966 年文革爆发,父亲卷入漩涡被抓去了 牛棚 , 这次我想喊他一声都难了。

这一次 , 我们父子第三次离别 , 又是长达数 年…… 三位亲人相继离世 父子积怨爆发老死不相往来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看不到父亲,又担心会出意外,母亲经常暗自落泪。

1978 年,父亲重获自由,恢复原北大东语系主任职务,同时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工作恢复,亲人团聚,一家人在历经风雨过后迎来了新的生活。

也许是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60 岁的父亲一心扑在工作和做学问上。

母亲神 色黯淡地对我说:“你说他,都忙了一辈子了,也不歇一歇。

”透过母亲的话,我领 悟到:晚年的母亲渴望老伴的关爱,希望父亲能陪她走过最后一程,这也正是我们 做子女的想法,我决定找父亲谈谈。

我对父亲说:“您都辛苦一辈子了,如今儿孙满堂,也该享受下晚年生活了。

再说,母亲一辈子操劳 ,你俩在一起的时间远不及分开的时间长 ,您就多陪陪她 吧。

”父亲拍拍我的肩膀,说:“说到你母亲,她一辈子为咱们这个家操碎了心 , 我欠她太多了。

可国家正在建设时期,需要每个人都出份力,我想利用有生之年, 多在学术上有所研究,所以就拜托你代我多陪陪你妈妈……”父亲的话无不在理, 但我却认为父亲这一辈子,心中只有大家,却从未顾及过小家。

细想起自己成长路 上父爱的缺失,心中极为不快。

父子不欢而散。

2/8一次,母亲过生日,我希望父亲能回来,但父亲说有事晚点回去 ,可到了晚上 依旧没看到人归来,我心中不悦,心里很替母亲叫委屈。

我甚至想把父亲“德国初 恋”的秘密说出来,可最终还是没有。

因此对父亲的怨恨再次加深。

1989 年,老祖突然离世,我的心一下子失去了重心。

因为老祖和母亲一手将 我抚养成人,点点滴滴的爱涌于心间。

1992 年初,姐姐婉如又因癌症去世……两 年间两位亲人相继离世,母亲倍加伤心。

此时,我没事时就陪着老人聊天、散步, 时常让儿女们也多陪陪她老人家。

在我心目中,母爱胜过一切,正是母亲一生的隐 忍、勤劳克已和奉献才换来全家的幸福啊!1994 年,母亲又一次住进了北大医院, 那段时间,看着床榻上奄奄一息的老人 ,我无比担心,希望父亲能停下手中的笔 , 来陪陪母亲,结果让母亲拦住了:“你父亲忙,不要打扰她,待我走之后,你一定要 好好替我照顾好他。

”母亲的话,让空气中骤然间迷漫起了悲怆的味道,我含泪答 应。

那一刹那间,我觉得母亲太善良了,但同时也对父亲更多了一份怨愤:你冷落 了她一生,在她即将离开人世时,你总该来陪他几天、 温暖下她那颗心酸难言的心 吧。

几天后,母亲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

父亲只是在她临终的时候才来到她身边, 有父亲在身边陪伴,母亲临终时走得很安详。

那一年我已经 60 岁,也是个花甲老 翁了。

但我对母亲的离世依然难以释怀,守着母亲的遗照,我一次次老泪纵横。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父亲又去忙工作了,我内心很悲愤,认为母亲在父亲心目 中的地位完全没有那些著作高 ,对父亲数年的不满顷刻涌上心头 ,我们爆发了有 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

我对父亲说:“您为何一点也不关心妈妈呢?多少年来, 她心中只有您和这个家,可您在德国一呆就是 11 年,在北京独身又是 10 年,您脑 子里全是学术,根本没把这个家当家。

您太冷漠了!” 我的话刺痛了父亲,父亲心如撕裂般难受。

父亲再也忍不住了:“你给我出 去。

”“好,走就走,我再也不想见您!”亲人离世,原本是应该缅怀我母亲的父子 俩,却因为互不理解,最终爆发了这场积压很久的争吵。

我恨父亲,甚至恨他满屋 子的书籍和学问,他们这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让我出生开始感受的就不是欢乐, 而是痛苦。

我同情母亲,我开始公开发表文章反对父亲的学术思想。

对于我的“叛 逆”,父亲一直沉默着。

从此,我赌气不再到父亲家里看望他,在郁闷和痛苦中,和年迈的老父亲开始 “老死不相往来”。

13 年后再相聚 冰释前嫌父子享受天伦之乐 虽然有些恨父亲,但毕竟血浓于水,每年春节我还是派儿女们去看望爷爷,打 听到父亲现在有专人照顾,还在专心搞研究和创作,我才放下心来。

1995 年的一个夏天,我看见父亲写的一篇文章《寸草心·我的妻子》:“在 文化方面,她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

上对公婆,她真 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我活到了八十多,参3/8透了人生真谛。

人生无常,无法抗御。

我在极端的快乐中,往往心头闪过一丝暗影: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我们家这一出十分美满的戏 ,早晚会有煞戏的时候。

果然 , 老祖先走了。

去年德华又走了。

她也已活到超过米寿,她可以瞑目了。

德华永远 活在我的记忆里。

” 当我看到这段话,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

了解父亲,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

我知道,在对母亲的感情上,我对父亲可能有误解,父亲并不是像我想 象的那样,对母亲是个冷血的人。

也许,他是把对母亲的感情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 里。

这年春节,我和妻子亲手做了许多山东斋菜,托父亲的秘书给他送去。

秘书后 来告诉我,父亲虽然没有问,但他心知肚明是我送的,吃得很开心。

受父母婚姻的影响,我的婚姻也一直磕磕绊绊。

和父亲“决裂”后,我和老伴 也离婚了,彼时,儿女均已大学毕业在国外参加了工作。

我孤身一人生活,想到父 亲已经是接近百岁的老人,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亲人,我的心无比的痛! 但不久发生在一件事,让我和父亲之间的感情鸿沟更深了。

父亲身边有位保 姆叫张淑珍,30 多岁的她是个单身妈妈 ,照顾我父亲多年,父亲对她和她的孩子 都非常好,亲如一家人。

在我和父亲“决裂”的日子里,善解人意的她经常给我打 电话,向我传递父亲那边的信息。

时间长了,我和她之间产生了感情。

2004 年,当我决定要娶张淑珍时 ,父亲非常生气,觉得我们之间的结合不合 适,我也和父亲解释不清,干脆再次对他报以沉默的态度。

从此,我们父子之间的 隔阂更深了。

2008 年 11 月的一天,我上网浏览信息,发现一则“盗卖季羡林假画案”的新 闻正炒得火热。

我赶紧了解情况,想去帮帮父亲。

屈指一算 ,我和父亲已经整整 13 年没见面,而他似乎过得并不愉快。

每想到此,我就鼻子发酸。

这时的我也是 73 岁老翁了,已退休多年。

这一次,我下定决心要面对父亲。

在有关人士和北大领导的参与下, 2009 年 11 月 7 日早上,我和妻子早早起床,为 父亲亲手做了他最爱吃的山东民间小吃“十香菜”、“懒龙”和“卷糊饼”,怀 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 301 医院。

一进病房,我就潸然泪下跪倒在地,向父亲赔罪认错。

父亲抚摸着我的脸,也 老泪纵横,动情地说:“我一直想见你啊,但我是父亲,要由你主动来见我才行啊!” 父亲还是这样的性格,我来谢罪了,他心里也激动,但嘴上还不说软话。

我只有紧 紧地握着父亲的手,任泪水滴在父亲的手背上…… 我和父亲的年龄加起来,已经有 170 多岁了,这段重新寻找回来的、 差点失落 的父子亲情,也算是岁月对我们最温暖的补偿。

此后,我几乎每天都到医院看望父亲 ,每天让妻子做两餐他爱吃的饭菜送过 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