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期末考试B卷答案)答案网课刷课答案1291357910

合集下载

1《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题解)课程答案网课刷课答案1291357910

1《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题解)课程答案网课刷课答案1291357910

(6)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概念教学原则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转变和发展学
生的

(7)通过综合复杂问题解决、系统探究、
等迁移创新活动,类化和内化
认识方式,建构认识模型,发展认识能力。
(8)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求,在过程方法上要求学生能够基于
过程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9)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求,在过程方法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化合物知
② 社会价值: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钻木取火使人类真正迈上了征服自 然的道路。所以掌握燃烧的条件是实现控制燃烧的必要途径。 学科价值:本课题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 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燃烧与灭火的学习是对于氧气和二氧 化碳学习的应用,也是对后续分析自燃、爆炸、燃料的一个铺垫。但是对燃烧与灭火更重 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对于化学反应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燃烧现象让学生得出燃烧的定义,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 燃烧条件,提出猜想,通过对于点燃或加热原因的层层追问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 火点,通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实验证明氧气是否是燃烧反应的必备物质,让学 生不仅得到燃烧的条件,更体会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顺理成章从化学反应的角度 认识只要撤去反应物之一或反应条件即可停止反应,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让 学生设计给蜡烛灭火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灭火的多种途径,通过实例 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和生活中问题的双重价值。
A 分析解释 B 预测推论 C 设计证明
D 记忆理解 (10)必修阶段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应突出 (
)的性质和应用
A.官能团
B.代表物
C.类别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

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 A3、化学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成分是()。

A.主体B.行为C.条件D.程度【答案】 B4、在“中和滴定”一节课中,教师首先讲述中和滴定原理,接着进行规范的演示,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完成某一动作,借以形成中和滴定的技能、技巧。

该教学片段中没有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演示法C.参观一调查法D.练习法【答案】 C5、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6、下列物质:①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④>⑤>①>②D.②>①>⑤>④>③【答案】 C7、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三者均有【答案】 D8、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答案】 C9、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 D2、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

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 A3、A、B两种有机化合物,当混合物质量一定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的量均相等,肯定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①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答案】 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D.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 C5、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答案】 C6、在CO、HCOOH、OHC-COOH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y)B.(1-y)C.(1-y)D.(1-6y)【答案】 A7、()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

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 C8、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

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9、利用下列数据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B.用溶解度数据推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C.用原子(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D.用C的燃烧热和2CO(g)+O2(g)=2CO2(g)的反应数据,推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答案】 A10、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

(9)--综合试题5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9)--综合试题5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B.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C.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D.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2. 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B.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C.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D.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3.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称为教学媒体个别特性中的( )A.表现力B.重现力C.参与性D.受控性4.能扩大教学规模和学习资源的媒体为( )A.语言媒体B.文字媒体C.印刷媒体D.电子媒体5.分类图属于( )A.图表B.简略图C.统计图D.线条图6.下列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作为教师B .作为学习者C .作为学习环境或工具D .作为计价器7.投影器放映时,当图像调整到适合学生观看的银幕中间位置时,图像呈梯形失真,解决的方法是( )A.调整调焦旋钮B.调整反光镜C.银幕前倾一微小角度D.改变投影片的位置8.在放像的过程中,先按下录像机的暂停键就使放像过程暂停,再按下( )就结束暂停状态重新放像。

A.停止键B.暂停键C.寻像键D.快进键9.我们无法直接用肉眼看清子弹击中玻璃杯的瞬间玻璃杯是如何破碎的情景,但利用非常高的速度拍摄整个过程再以正常速度播放,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玻璃杯破碎的全过程。

这是利用了活动图像的( )特性。

A.时间的扩展B.时间的变换C.时间的压缩D.空间的操作10.摄像时,一般用( )介绍人的位置、状态、相互关系。

A.远景B.全景C.中景D.近景11.静态视觉图像中( )结构给人以柔和、优美感。

A.横线B.垂直线C.斜线D.曲线12.本地的计算机可以登录到远方的服务器上,将服务器上的文件复制到本地的计算机上。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化学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中学拟开展“化学与生活”主题实践活动,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内容的最佳选择?A. 研究常见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影响B. 探究植物染料的提取工艺C. 调查空气质量并分析污染源D. 制作简易植物生长素并探究其生理作用2、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关于“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以下哪个描述不正确?A. 实验中使用的集气瓶需要避免光线直射,以免氧气分解B. 实验测量氧气的质量比例,应确保氧气完全反应C. 测定前将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出,避免实验误差D. 实验结束后,应将集气瓶内的水导回试管的底部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C.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4、在实验室中,为了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纯净的NaCl晶体,通常采取的方法是:A. 蒸发结晶B. 过滤C. 萃取D. 蒸馏5、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的正确方程式是:A. Fe + H2SO4 → FeSO4 + H2↑B. Fe2(SO4)3 + H2SO4 → FeSO4 + H2↑C. 2FeSO4 + H2SO4 → Fe + H2↑D. Fe + 2H2SO4 → Fe2(SO4)3 + H2↑6、下列关于同位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B.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可能不同C. 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往往以单一形式存在D. 同位素的应用广泛,如医学、工业等领域7、根据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下列哪个概念不属于中学化学基本概念范畴?A、原子B、分子C、化合物D、混合物8、在中学化学中,下列哪一个实验操作不是用来验证气体性质的?A、通过混合适量的氨气和空气,看到白烟B、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观察到黄绿色气体C、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稀盐酸挥发的气体,观察到试纸不变色D、向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无色气泡9、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试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即不闻气味、不沾皮肤、不用嘴尝。

2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期末考试A卷答案)答案网课刷课答案1291357910

2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期末考试A卷答案)答案网课刷课答案1291357910

山东师范大学2013-2014第二学期末学化学教学设计试题A卷一、简答题1.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分析课程标准、分析化学教材、分析学生起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

2.化学教材的分析思路是什么?3.从哪些方面分析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需要具有什么知识基础?(2)学生是否具备了这些知识基础?(3)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是什么?(1)学生需要具有什么知识基础?学习过程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进行教材内容分析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考虑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知识基础,从终点(学习结果)逆推到起点(知识基础)。

(2)学生是否具备了这些知识基础?学生的知识经验可能来源于课内或课外,对于那些正确、清晰、稳定的知识经验会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对于那些错误、模糊、潜在的知识经验则会阻碍新知识的理解。

所以需要分析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是正确、清晰、稳定的还是错误、模糊、潜在的。

(3)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是什么?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会阻碍学生科学概念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很多,除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发展水、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复杂性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4. 如何确定化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常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科知识网络结构中的联结点,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线索,也是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研究和确定教学重点:(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标准中规定的“理解”、“区分”、“初步学会”等内容,可作为判断教学内容重要性的依据之一。

(2)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通常用黑体字排印的内容比较重要,每章节小结中给出的知识点也都是本章节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3)通过比较找出重要内容。

一般来说,物质的化学性质相比其物理性质更重要;反映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相比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更重要。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 A2、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A.1/2B.1/3C.2/3D.3/5【答案】 C3、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答案】 D4、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4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答案】 D5、教师根据“铜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

铁也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得出结论“铁也可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演绎C.类比D.分类【答案】 C6、在化学探究活动中,除了要考虑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探究,下列中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A.食盐能否溶于水中B.什么样的溶液能够导电C.醋化反应按什么方式脱水D.同位素物理性质相同吗【答案】 B7、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呈现综合性的活动任务B.制造认识冲突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重要策略C.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把所有的活动设计为探究活动D.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答案】 B8、在一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生下列量的变化,其中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体系的压强【答案】 B9、()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 C10、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 B2、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3、()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

利用这种测验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从某一阶段的教学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等。

A.常模参照B.目标参照C.诊断性D.形成性【答案】 B4、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学习策略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步骤、方法等B.不同的知识类型有相同的学习策略C.掌握学习策略不是机械套用,而是灵活应用D.学习策略更多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答案】 B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

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 C6、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A.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B.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化学课程标准【答案】 A7、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答案】 A8、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来源的物质是( )。

A.Cu2+、K+、2-、Cl-B.K+、Na+、HCO3-、NO3-C.OH-、CO32-、Ca2+、K+D.Ba2+、Na+、OH-、2-【答案】 B9、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24)--心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24)--心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测验】
1.单选题(每题1分)
中精之腑是指
A.胆
B.胃
C.三焦
D.膀胱
答案:A
2.多选题(每题1分)
小肠泌别清浊的具体生理作用是:( )
A. 对食糜作进一步消化
B.将清浊分开
C.吸收水分
D. 吸收水谷精微
E.食物糟粕传送大肠
答案:A B C D E
3.填空题(每空0.5分)
在“七冲门”中,( )为吸门,( )为贲门,( )为幽门,()为阑门。

答案:会厌 胃 太仓下口 大肠小肠会
4.名词解释(每题2分)
胃气下降
答案:
胃气具有向下运动以维持胃肠道通畅的生理特性,具体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

5.简答题(每题5分)
简述胃的生理功能
答案:
(1)胃主受纳水谷:受纳,即是接受、容纳之意。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胃主受纳水谷的功能不仅是胃主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基础。

(2)胃主腐熟水谷: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后,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进一步消化。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之顺利进行。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2、下列不属于即时表现评价的是()。

A.提问交流评价B.课堂练习评价C.课堂实验操作评价D.作业评价【答案】 D3、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自来水厂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D.燃着的酒精灯,酒精不够时,可直接添加【答案】 D4、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

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5、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A.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增加了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答案】 A6、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答案】 D7、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了酸的通性。

该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探究法【答案】 A8、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

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答案】 A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2、下列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A.在钠的性质教学中,做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B.在讲授“离子键”与“共价键”概念时,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C.在“萃取”技能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实验要点,不安排学生动手做D.在“原电池”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讨论【答案】 C3、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4、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 D5、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 B6、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

A.50%B.75%C.100%D.25%【答案】 C7、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答案】 B8、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答案】 C9、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

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答案】 B2、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A.认知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答案】 D3、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

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 C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答案】 A5、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6、在教学过程中,某化学教师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应使用()。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答案】 B7、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

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

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 C8、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B.浊液中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滤纸C.碘酒这种分散系的溶质是酒精D.雾是小水滴的聚集体分散到大气中形成的分散系【答案】 C9、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A.集中注意B.拓展思维C.明确目的D.进人课题【答案】 B10、气体X只可能含有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2024年全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仁爱版)

2024年全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仁爱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化学反应D. 物理反应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食盐水C. 氧气D. 矿泉水3.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A. 燃着的木条放入水中熄灭B. 燃着的木条放入氧气中燃烧更旺C. 水中溶解氧气D. 氧气在空气中含量高4.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A. 金刚石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氧气5.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A.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 氢气在水中溶解D. 氢气在空气中含量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变化。

()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空气。

()3.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氧气。

()4.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放入氧气中燃烧更旺。

()5.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3.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

4.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_________。

5.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化学反应的概念。

2. 简述纯净物的概念。

3. 简述氧气的助燃性。

4. 简述单质的概念。

5. 简述氢气的可燃性。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水。

2.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氧气具有助燃性。

3.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空气中含有氧气。

4.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氧气在水中溶解。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教学评价的依据是( )。

A.成绩测验B.量化指标C.教学目标D.常模参照【答案】 C2、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

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3、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 D4、现有三组混合液:①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 B5、在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B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C.学生通过氧气的个别反应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D.通过氧气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思想【答案】 A7、“化学平衡”概念所属的化学知识类型是()。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技能性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C8、分类是化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根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D.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一个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答案】 C9、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依次是()。

A.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B.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C.准备实验、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D.熟悉教案、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答案】 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D.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 C3、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 B4、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加石棉网即可直接进行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局部过热而暴沸C.蒸馏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 C5、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下列元素与其对应的焰色反应特征颜色错误的是()。

A.Na——黄色B.Cu——绿色C.K——蓝色D.Ca——砖红色【答案】 C6、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

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 D7、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记住B.解释C.识别D.区分【答案】 D8、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

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 B9、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 D10、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 B2、随着电子的发现,人类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阿伏加德罗D.汤姆生【答案】 D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 D4、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的功效。

绿茶中的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组成【答案】 B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

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答案】 A6、某学生在预习烃类物质时,根据烃的组成和结构将烃分为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进行学习。

该学生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分类法【答案】 D7、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 A8、某学生在预习烃类物质时,根据烃的组成和结构将烃分为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进行学习。

该学生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分类法【答案】 D9、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反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对于以下烷烃,最容易由相应的环烷烃加氢开环生成的是()。

A.CH3CH2CH3B.CH3(CH2)2CH3C.CH3(CH2)3CH3D.CH3(CH2)4CH3【答案】 A2、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若被黄蜂(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蜇了,用食醋涂抹在皮肤上减轻痛痒C.服用含AI(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 D3、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

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 A4、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见表格选项AB.见表格选项BC.见表格选项CD.见表格选项D【答案】 B5、“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

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答案】 B6、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

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7、对CH,Br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A.CH3COO-B.CH3CH2O-C.C6H5O-D.OH-【答案】 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了4个一级主题B.衡量教学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C.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D.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答案】 C9、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1.如何分析教材的内容特点?(1)分析教材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材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恰当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明确教材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重要意义。

②分析教材内容间的相互联系。

(2)分析教材内容构成及其呈现思路通过对主要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分析,教师可以对本节教材内容有比较详细深入的了解,便于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

应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教材中的主要内容、重要的教学环节、思路呈现等。

(3)分析栏目设置及其设置意图教材栏目的设置为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主要是分析教材内容是通过哪些栏目形式呈现的,各栏目设置的意图等。

(4)分析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结构网络中的连结点,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主要线索,也是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教师要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确定教学重点。

所谓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掌握的内容。

在分析教材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教学难点。

(5)把握教材的深广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在必修与选修中的地位和教学要求,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知识本身、学生的实际水平等角度来综合把握、处理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2.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依据之一:化学课程目标和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最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体现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和化学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它既有学习内容的规定,也有学习程度的具体规定,是课程目标和模块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师在针对具体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内容标准中对该项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即学生经过该项内容的学习之后,获得一个怎样的学习结果,这些都在内容标准中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依据之二:化学教材化学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的要求的主要内容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

教材中包含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产物。

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应仔细分析教科书的内容构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其深广度合理设计所教授的内容及其应达到的目标。

依据之三:学生情况和学校条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规定的是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当前的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等。

同时,教师制定目标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考虑学校的教具以及实验条件、学校与社会环境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等等。

3.化学新授课的教学策略有哪些?(1)明确教学目标传统的新授课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授受与技能的形成,这种知识本位的教学,很难使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

化学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2)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对于重点内容,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经验与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进行意义学习。

对于难点内容,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其本质特征、准确掌握其内涵与外延、要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设计多种讲解思路,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与适时调整。

其次,要突破难点内容,应该对难点内容进行分解,逐个击破。

(3)促进知识的理解第一,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开始教学。

第二,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第三,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4)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应该深入学习化学课程标准,领悟化学课程标准的内涵。

其次,应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探查,大致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再次,应着眼于全局,在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整体上把握中学化学的教学任务、新授课的性质,确定化学新授课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4.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具有哪些不同的类别?我们从是否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得以及已有知识经验的主要来源两个维度来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知识经验。

(2)正规途径获得的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知识经验。

这类知识经验通常是由以下五种情况造成的:有关知识的遗忘;有关知识的不清晰、未分化;有关知识保持惰性;知识定势;不恰当地类比推理。

(3)非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知识经验。

这类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科学知识相一致的日常经验;积极的信念;潜在的背景知识。

(4)非正规途径获得的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知识经验。

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得的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知识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模糊的、错误的、与科学知识不一致、相冲突的日常生活经验;在正式学习之后仍保留和存在着与科学知识不一致的日常经验;消极的信念。

5.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分析课程标准、分析化学教材、分析学生起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

二.论述题请结合你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认识,谈一谈一堂好的化学课的标准是什么。

化学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达成状况,所以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教师。

一堂好课一定是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一堂课。

1.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育心理学指出,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一堂课的优劣首先应当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

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

二是学生在“做”中进行学习。

目标一旦确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能“有效互动”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性行为。

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协商和共享,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

因此,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就是说,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合作交流、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教师以权威的角色强加给学生的。

3.学生能拥有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充分的思维空间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要给学生提供能引发深入思考的素材,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参与和发展。

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景之中,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

4.学生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深入的理解,而不是片面、肤浅的理解。

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能否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进行知识迁移等。

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理解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学生能主动地自我反思学习不是简单地记忆,而是学习者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

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与目标的差距,并采取有效策略不断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将学生逐渐培养成一个反思型的学习者。

6.学生能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允许并理解学生的错误,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应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形式化为一种肤浅的表扬,应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进行合理评价,这对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总之,“重视认知目标,忽视学生情感”的课不是一堂好课;“教学设计丝丝入扣,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的课不是一堂好课;“迎合评价标准、样样俱全,忽略学生实际需要”的课也不是一堂好课。

化学教师只有在充分领会新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摸索,创造出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三.设计题请以观念建构理念为指导,自选课题,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要求写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和教学过程。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碳的多样性”是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3章第1节。

共2课时。

本节为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介绍了各种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分析了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同,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进而引入C60的发现史,并概括出同素异形体的基本概念。

承上的作用:第一章中,介绍了研究物质的方法与程序。

第二章中,介绍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态与化合态。

所以,该节深化认识元素与物质间的关系。

启下的功能: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介绍了自然界中其他元素,无机与有机金属元素。

所以,该节也为下面的课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2. 学情分析学习者为高一学生,他们对木炭、活性炭、金刚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含碳物质已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已了解元素以两种形式组成物质,游离态和化合态;了解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认识含碳物质的性质、分类及用途;没有从微观角度上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意识;没有把握含碳物质多样性的学习价值。

2、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⑴ 通过对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结构的分析,建立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⑵ 从微观角度分析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此外,通过对人工合成金刚石的了解,认识到反应条件对反应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变化观。

⑶ 通过对C60发现过程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2. 教学重难点⑴ 教学重点: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碳单质间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⑵ 教学难点:理解石墨和金刚石结构的差异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3.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⑴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⑵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4. 教学过程外,碳元素还参与组成了一化合物体系,由此,足可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