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由此迈入写作的门槛,教学上称之为“习作”――学习写作之意。三年级作文要求学生完成“由说到写”,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这就决定了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过渡性、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顺利过渡是起步作文的关键
小学生经过最初两年的语文学习,储备了2000多个常用词汇,通过写话训练,基本上能完成“看图写话”了。但是要让学生把口语直接转化为文字,常会因为缺乏所依赖的图形凭借,而产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的困难。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就会对作文发憷。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口语交际,注重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注重对学生“说写结合”的训练,把口头作文变成书面作文。
指导学生习作之前,要为学生创设口语交流、口头作文的环境。例如笔者在学生第一次习作课中,以《一件有趣的事》为题,首先创设口头交流环境,让学生把一件有趣的事情说出来,说清楚;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口头交流的话写出来,“我手写我口”,就完成了作文。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明白了“写什么,怎么写”。教师通过提问引导交流,如“在家
里你还做过哪些有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你能详细地说一说吗?”通过“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学生写出了《一次有趣的手工活动》《我帮妈妈生豆芽》《在广场上放风筝》等各种内容的作文,基本上按要求完成了习作,为作文开了一个好头。
二、培养兴趣是起步作文的根本
曾有高中学生将语文三大难总结为“文言文、周树人、写作文”,可见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时就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喜欢作文。
1.减缓坡度,避免畏难情绪
《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于初学作文者,最重要的是“兴趣和自信”――想写和敢写。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用欣赏成人作文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少训斥,减缓坡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爱护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恰当导入,提升习作兴趣
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爱看故事,爱动手参与制作,热衷于模仿,喜欢具体体验生活情景等,因此起步作文的导入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活动导入”“模仿导入”“环境导入”“想象导入”等多种方式,不拘泥于“语言
导入”。可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创设情景,对于形象生动的习作导入,学生会更感兴趣。
3.评价奖励,体验成功喜悦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喜悦的事情相当感兴趣,好胜心和上进心也比较强。利用作文评价“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尽可能利用教学中的一切机会,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例如,组织优秀作文展,范文宣读,与家长互动;将学生的作文制成习作集,起上好听的名字;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征文,把优秀作品推荐给报刊发表。总之,把“要我写作文”变成“我要写作文”,让学生以一种“造船工扑向大海”的欲望对待习作。
三、积累素材是起步作文的源泉
1.积累语言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妙笔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以表达。《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中段提出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平时积累优美字词句篇章、古诗词、名人名言、俗语、歇后语、对联等语言材料,鼓励课外阅读,加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习作时有语言可借鉴,可使用,避免“无
米之炊”。
2.积累生活素材
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作文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否则就算有再多的语言材料,没有生活积累的习作也会沦为“无病呻吟”或者“假大空”的流水账。所以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感兴趣的各门功课,增加学校生活体验。如果为了提高眼前成绩而挤占学生其他的宝贵生活资源,只会变成近视眼的“战略家”,所以笔者会尽可能地让学生享受学校生活的快乐。笔者还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有目的地积累家庭生活素材。如跟孩子一起做游戏,做家务,领着孩子回乡下牧区去体验生活等。学生跟父母一起体会生活的快乐和烦恼,捕捉生活的细节,在习作时就有切实感受过的素材可用,结合语言积累和教师的方法指导,习作就不难了。
3.培养观察能力
作文的选材应该能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仓促地开始,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能够留心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了解世界,积累素材。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这样的观察,是学生主动得来的,不断发展的,终生受用的。这也符合《新课标》对中段学生提出的“热爱
生活,关注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四、得法教学是掌握作文章法的重要途径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指在情感和内容方面,具体落实到书面语言的作文,说到底也是一项有方法有章程的技术活儿,例如“怎样承题”“围绕题目怎么组织原材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等。课堂作文教学,是让学生掌握作文章法的重要途径。根据《新课标》,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设计并制定了起步作文教学法――“依托教材,以阅读教学为本,读写结合;不拘泥教材,结合实际模仿练习,掌握合适的习作之法。”进入三年级以后,每次学习课文,笔者都会针对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精心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精妙的表达方法。不仅注重课堂小练笔,更注意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忌讳讲解语言、文学及写作方法、标点符号、书写格式等方面的知识,以避开“超标”嫌疑。但实践证明,关于语文习作的基本知识,只要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得当,不术语化,学生完全可以接受。
(责任编辑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