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doc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移交生产制度范文(4篇)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移交生产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移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投入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移交工作。
第三条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移交是设备投入使用前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满足要求。
第四条安装调试、验收移交工作的任务分工:设备供应方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设备使用方负责设备的验收移交工作。
第二章设备安装调试第五条设备供应方应在设备到货后与设备使用方共同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第六条安装调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备基础和支撑系统的搭建和调试;(二)设备的各项部件的安装和调试;(三)设备的电气接线和调试;(四)设备的工作流程和各项指标的调试;(五)设备的软件调试;(六)设备的保护装置的调试。
第七条设备供应方应制定安装调试方案,并与设备使用方签订安装调试协议。
第八条设备供应方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工作,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
第九条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记录,并通知设备使用方处理。
第十条安装调试工作完成后,设备供应方应与设备使用方共同进行设备性能测试。
第三章设备验收移交第十一条设备验收移交工作在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完成后进行。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方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设备验收工作。
第十三条设备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备性能和指标的测试和检验;(二)设备外观和设备附件的检查;(三)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的查阅;(四)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五)设备交接手续的办理。
第十四条设备使用方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验收工作,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
第十五条设备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记录,并通知设备供应方处理。
第十六条设备验收合格后,设备使用方应与设备供应方共同办理设备交接手续。
第十七条设备交接手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备交接单的填写和签字;(二)设备使用方对设备的确认和接收;(三)设备供应方对设备使用方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建设工程验收交接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验收交接管理制度1 总则1.1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有关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程序、竣工资料归档及设备交接的管理要求,以规范建设工程交接活动。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接收建设项目的交接验收管理和竣工资料移交管理。
2 职责2.1工程技术部工程主管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资料核查、设备调试和竣工验收,负责设备竣工后的移交;2.2运营部业务主管负责建设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接收,公司管辖设备的接收。
2.3综合管理部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竣工资料的接收管理。
3 竣工验收的管理要求:3.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3.1.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3.1.2有符合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规范规定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3.1.3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出厂合格证和进场的各项检测试验报告齐全;3.1.4工程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完整;3.1.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3.1.6工程质量监督站等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并管理封闭;3.1.6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和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齐全。
4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程序:4.1建设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我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申请工程验收,并编制工程竣工报告;4.2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应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提交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报告应有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签字(无工程监理时由建设单位代表签署工程质量评估意见);4.3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符合文件要求的情况、设计变更核定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工程执行勘察、设计文件情况的质量检查报告。
该报告应有项目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和总工程师签字;4.4工程技术部工程主管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及设备安装施工情况,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4.5运营部根据技术资料做好有关生产准备工作,人员培训;4.6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的时间、地点、方案,工程质量达到的标准情况,验收分组及组成人员名单,书面通知当地工程质量监督站。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一、公司重点设备的安装,应委托具有设备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保证安装队伍的技术力量。
交付使用前,未经公司同意,施工单位不得随意调换骨干力量,施工完成后由使用单位组织验收。
二、交付安装的设备及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书等技术文件。
三、交付安装的设备及附件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对照装箱单及图纸,按下列项目检查清点,并填写记录双方签字。
1、设备箱数、箱号及包装情况;
2、设备名称、类别、型号、规格;
3、设备外型尺寸及管口方位;
4、设备内件及附件的规格尺寸和数量;
5、表面损坏变形及锈蚀情况;
6、设备制造竣工图纸(根据需要确定份数);
7、原始缺陷及修复情况。
四、设备安装之前应考虑安装顺序逐件运往安装现场,贵重及小型附件应视安装进度,随时运到现场,防止丢失。
五、安装施工前,设备基础(包括其他予制物件)须经交接验收,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质量合格证书。
六、安装前后应对设备、附件及地脚螺栓进行检查不得。
采购设备数量和质量的验收的管理规定

设备验收入库旳管理规定1.目旳按设备采购协议旳规定,为了加强对所采购设备数量和质量旳控制,保证采购设备质量符合规定规定,满足生产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2.管理职责3.1项目经理在工程动工后,立即确定设备运送(二次到运)、仓储、验收和保管单位。
3.2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负责设备制造过程旳监制、出厂前检查、分承包方送货抵库(包括自提)设备旳质量验证、设备安装、调试现场质量控制等。
3.3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负责向所委托旳设备仓库提交设备到货动态和设备验收所需技术资料,必要时协助设备仓库参与国内大型成套设备旳开箱验收。
并负责审核设备验收入库单,负责联络处理设备验收中存在旳“三缺”(即缺件、缺损、缺资料)及其他质量问题。
3.4设备仓库负责国内设备旳港、站理货检查,负责国内设备旳开箱验收。
4. 管理程序及规定4.1 设备旳抵站检查4.1.1由委托旳设备仓库根据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提交旳设备到货动态、港、站设备抵达告知和分承包寄来旳提货凭证,负责在36小时内将设备安全接运到仓库,办理交接手续。
对于因运送导致损坏,由设备仓库负责向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办理委托处理手续。
设备仓库做好抵达港、站设备理货检查,详细查对设备名称、运单号、收货人等项。
发现货品残缺,应与承运部门签订有效签证,并办理索赔手续。
4.1.3设备仓库驻站员填制《设备抵站汇报单》(其中进货记录,按实填写,不得空缺,下同)一式四份于24小时内送达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一份并同步送基建技改部对应专业科协议管理员一份,并签字。
分承包方送货设备(包括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自提设备)由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查对送货清单与实物与否相等,并由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填制《设备抵站汇报单》一式四份,一份自留,其他三份与设备一起转交设备仓库。
设备仓库根据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填制旳《设备抵站汇报单》理货点验,并完毕卸货任务。
4.1.5 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组委托设备仓库运送旳设备(包括大件设备)由设备仓库计划记录员填制《设备抵站汇报单》一式四份。
(完整版)机械设备进场、验收管理规定

项目机械设备进场、验收管理规定(一)机械设备租赁管理规定1. 设备管理部门应本着先内后外的原则,充分利用单位现有设备,内部调剂余缺,在本单位内部无法解决时可考虑向集团内部及外部租赁。
2. 租赁的设备应选择整机性能好、安全可靠、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和互换性强的设备,避免使用淘汰设备。
3. 外部租赁的设备应优先实行招租,全面考评供方情况、设备状况、服务能力和价格等择优确定供方,招租时应由分、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及项目经理部共同组织进行,并填写《机械租赁供应方评价表》。
3. 分、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建立外部租赁供应方管理台账,定期对外部租赁供应方进行考核。
5. 对于外部租赁设备,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协助项目经理部充分调查项目所在地设备租赁的市场价格,根据调查情况填写《机械设备租赁计划审批表》,调查小组最终评审后,并经项目经理同意并签字报分、子公司审批,批准后方可办理设备租赁手续,签订有效的租赁合同。
6. 项目物资设备部根据租赁设备调查情况及实际租赁设备单价,填写《租赁设备月租价格调查表》和《租赁设备台班/小时价格调查表》。
按季度上报各分、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各分、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对项目设备租赁信息进行分析,并于每年5月20日和11月20日将调查表上报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
7. 各分、子公司要建立本单位机械设备调剂平台,并定期发布租赁指导价。
8. 租赁机械设备必须执行租赁合同评审制度,租赁合同经项目经理部领导和相关部门评审、会签,并报各分、子公司审批后签订。
9. 租赁合同中应明确以下主要内容: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租金及支付方式、进出场费、安装拆卸费和辅助设施费等。
10. 内部租赁的机械设备由分、子公司机械设备租赁站与项目经理部签订设备租赁合同。
11. 外部租赁的机械设备由外部机械设备租赁单位与项目经理部签订设备租赁合同,并报分、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12. 项目经理部按月结算租赁费用,零租台班应完善签认手续并及时结算。
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一、前言。
咱们搞这个验收和移交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筹备的交接仪式。
得清清楚楚、顺顺利利的,不能整得稀里糊涂的。
这就好比是接力赛,前面的人把接力棒稳稳地交到后面人手里,大家都开心,项目才能继续愉快地向前跑。
二、验收阶段。
# (一)验收前准备。
1. 组建验收团队。
咱得找一帮靠谱的人来做这个验收工作。
就像组个超级战队一样,有懂技术的“技术大神”,他能看出来那些复杂的技术指标合不合格;有细心的“细节狂魔”,一点点小毛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还有公正的“裁判大佬”,确保整个验收过程公平公正。
提前给这些队员们开个小会,让大家清楚知道自己要验收啥、标准是啥,别到时候乱了阵脚。
2. 资料收集。
把所有跟项目有关的资料都搜罗过来,什么设计图纸啦、技术规格说明书啦、操作手册之类的。
这就像是考试前收集复习资料一样,有了这些,验收的时候心里才有底。
# (二)验收内容。
1. 功能验收。
先看看这东西能不能正常干活儿。
比如说咱们做了个软件,那每个功能按钮都得按一按,看看是不是像说明书上说的那样好用。
就像买了个新手机,得试试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这些基本功能是不是都没问题。
如果有一些复杂的功能,那就得像解谜题一样,一步一步测试,确保它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2. 性能验收。
这就像是看运动员的体能一样。
看看这个项目在规定的负载下,速度快不快、能不能扛得住压力。
比如说一个网站,同时来很多人访问的时候,会不会卡得像蜗牛爬。
要通过各种测试工具,给它来点压力测试,看看它的极限在哪里。
3. 质量验收。
检查这个项目的做工精细不精细。
对于硬件来说,看看有没有裂缝啊、松动啊这些小毛病;对于软件呢,代码有没有漏洞,界面看起来是不是舒服。
就像检查一件工艺品,不能有瑕疵。
# (三)验收流程。
1. 初验。
验收团队先走马观花地整体看一遍,把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大问题找出来。
这时候就像是大扫除,先把大件垃圾清理掉。
如果发现了大问题,就直接告诉负责方,让他们赶紧整改。
设备检修验收交接制度模板

设备检修验收交接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检修工作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检修、验收和交接工作。
第三条设备检修验收交接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检修质量。
第四条设备检修验收交接工作应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章检修验收第五条设备检修前,使用单位应向维修单位提交检修申请,明确检修内容、要求和期限。
第六条维修单位接到检修申请后,应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检修工作按期完成。
第七条设备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环保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环保和质量。
第八条设备检修结束后,维修单位应组织验收,使用单位应参加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1. 检修项目是否按照要求完成;2. 设备外观是否整洁,部件是否齐全;3. 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规定要求;4. 安全、环保措施是否落实到位;5. 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第九条验收合格的设备,由验收人员签署验收意见,双方共同填写《设备检修验收单》。
第十条《设备检修验收单》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称、型号和编号;2. 检修项目及要求;3. 检修时间和期限;4. 检修单位名称及负责人;5. 验收人员及日期;6. 设备使用单位名称及负责人。
第三章交接管理第十一条设备检修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备检修验收单》的要求接收设备。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接收设备时,应认真检查设备外观、性能和安全、环保措施,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要求,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试运行和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向维修单位反馈,维修单位应根据问题情况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设备检修交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安全。
第四章责任与处罚第十六条各级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设备检修验收交接工作,如有违反,将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工程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设备验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设备验收管理,确保工程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水平,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程设备的验收管理。
第二章工程设备验收的基本要求第三条工程设备验收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在设备交付使用前进行,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四条工程设备验收应当由工程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验收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第五条工程设备验收应当按照公正、公平、严谨的原则进行,不得违规接受或索取任何利益。
第六条工程设备验收应当建立完善的验收记录,记录包括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设备、验收结果等内容。
第三章工程设备验收的程序和要求第七条工程设备验收的程序应当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验收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定工程设备的验收标准。
(二)准备验收材料:准备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和工具。
(三)组织验收人员:确定验收人员,包括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
(四)实施验收:按照验收标准和要求,对工程设备进行验收。
(五)记录验收结果:记录验收过程中的信息和结果,形成验收报告。
第八条工程设备验收的要求包括:(一)工程设备的性能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二)工程设备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工程设备的安全性能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
第九条工程设备验收的结果应当是合格或者不合格,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如需对验收结果进行争议解决,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诉或复核。
第四章工程设备验收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一条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负责组织工程设备的验收工作,并对验收过程和结果负责。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配合工程设备验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第十三条工程设备供应单位应当保证设备质量和性能,配合工程设备验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十四条工程设备验收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验收工作,如实如查记录验收结果。
工程设备验收管理规定

XXX上市集团公司工程设备验收管理规定第一节、工程设备验收一般规定1、如多次提出申请,多次发现问题不能验收通过的,将对项目负责人、项目监理单位予以经济处罚。
2、移交验收过程中,工程设备安装管理部门未按照约定期限督促整改完成的,使用部门可以书面形式告知甲方(设备科)。
3、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有义务按甲方要求配合进行竣工备案验收,甲方(设备科)、工程设备安装及相关部门须在招标阶段及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二节、工程设备到货验收规定一、工程设备到、收货检验管理程序1、工程设备到货后,由设备供应部门通知相关部门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到场参加设备到货检验接收。
相关单位、部门包括:库管员、设备科、机电车间、使用部门、设备安装单位或设备供应单位、质检科等。
2、工程设备到货检验前,供应科应提供该工程设备的合同和技术协议,参检人员根据设备合同和技术协议对设备进行详细清点,同时供货单位应随工程设备一道提供产品合格证、图纸、安装、运行及设备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3、设备检验合格后,由设备科填写《工程设备到、收货检验表》,各参检人员签字。
然后将设备移交安装单位,库房办理移交手续,同时办理出入库手续。
随机备品备件应入库建档保管,专用工器具移交机电车间建档管理。
工程设备所有技术资料移交设备科建档管理。
其它单位部门所需用技术资料由设备科供复印件资料。
工程施工完毕将资料整理交资料室存档。
4、到货后不具备检验条件的设备,供货单位负责保管或委托相关单位代管。
5、设备检验不合格,应作好详细记录,并由供应部门及时与供货单位协调,同时按合同及技术要求处理相关事宜。
6、工程设备到货检验合格后,库房管理及使用部门根据设备清单分类建档建账。
二、工程设备到、收货检验内容工程设备到货检验接收应按照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执行,结合该工程设备合同及技术协议要求进行检验。
1、外观检查:按照合同及技术协议对到货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箱号、数量等进行逐一核对相符,检查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碰伤、浸湿、受潮、变形、锈蚀等现象。
工程交接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交接验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工程交接验收流程,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程项目的交接验收过程,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工程交接验收的基本流程1. 项目验收申请:项目完成前,项目负责人应向管理部门申请项目验收,提交项目验收所需的资料和文件。
2. 验收准备工作:管理部门收到项目验收申请后,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验收人员、审阅项目资料等。
3. 现场勘察和检查:验收人员按照项目要求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保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4. 文件审核和验收:验收人员对项目资料进行审核,确保项目文件的齐全性和准确性,同时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确认工程项目的合格性。
5. 缺陷整改和复验:如发现工程项目存在不合格的情况,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整改,并向管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经过整改完成后进行复验。
6. 验收结论和报告:验收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结论,并向管理部门提交验收报告,报告应包括项目的验收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情况等内容。
第四章工程交接验收的管理要求1. 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所有涉及工程交接验收的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2. 合理安排验收时间:项目负责人应提前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合理安排验收时间,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保证验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验收人员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验收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不得因私情影响判断。
4. 及时整改不合格问题:如发现工程项目存在不合格的情况,项目负责人应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项目的合格性。
5. 完善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应详细描述工程项目的验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整改建议,确保验收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五章工程交接验收的责任1.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对工程项目的验收负有主要责任。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一、背景为了加强企业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避免设备损坏、丢失或产生其他风险和问题,本规定制定了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设备移交、设备验收、设备归还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设备的正常管理和使用。
二、设备移交2.1 移交范围设备移交是指将设备交接给新的使用人员或部门,包括移交给新进员工、转岗员工或其它部门。
2.2 移交流程设备移交应由原使用人员或部门向新使用人员或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过确认后才能进行。
具体流程如下:1.原使用人员或部门向新使用人员或部门提出设备移交申请;2.新使用人员或部门确认后,核查设备种类、编号、数量、性能等;3.如需调整设备数量和性能,由新使用人员或部门向设备管理人员提出申请;4.设备管理人员核准后,进行设备移交手续。
在移交过程中,应当开具设备交接单,并由原使用人员或部门、新使用人员或部门、设备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2.3 移交注意事项设备移交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移交设备应进行清洗、消毒、保养等处理,确保设备卫生、安全;2.移交设备应包含设备使用说明、维护保养手册、配件等相关文件和资料,以便新使用人员或部门掌握设备使用和保养方法;3.移交设备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检验,确保设备状态完好,并保留检测和检验报告。
三、设备验收3.1 验收范围设备验收是指对新购置、维修、更换或归还的设备进行检验和验证,确保设备完好、合格并符合使用标准。
3.2 验收流程设备验收应由设备管理员或委托的验收人员进行,具体流程如下:1.比对设备编号、种类、规格等与采购、维修、更换等标准要求是否一致;2.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设备各组成部分是否正常、稳定、松动;3.进行相关测试,检测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4.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5.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6.根据验收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设备使用,或者提出更换、退货、追责等要求。
验收过程中应记录检验报告和验收单,由设备管理人员和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设备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所需标准,并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所有设备,无论是新购还是维修,均需要按照本制度进行验收。
二、验收程序1. 提交申请设备验收需由使用单位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中需包含设备明细、验收标准和验收时间等相关信息。
2. 验收标准制定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功能和特性,制定适用的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要具体、明确,包括设备质量、性能、功能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3. 验收组建立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和验收的重要性,组建相应的验收组。
验收组由设备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使用单位的相关人员以及设备供应商的代表组成。
4. 验收准备验收组在验收前,应与使用单位进行沟通,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和使用要求,并对验收所需的设备、文档和资料进行准备。
5. 设备检查验收组根据验收标准,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包括设备的外观、结构、电气、机械以及其他相关部件的功能和性能等。
6. 检测报告验收组根据检查结果,撰写检测报告,对设备是否合格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7. 验收意见验收组根据检测报告和设备使用单位的需求,提出验收意见,判断设备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8. 验收交接验收组将验收意见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验收结果决定是否接受设备,使用单位根据验收意见和建议进行设备的接收或改进。
三、验收标准1. 设备质量标准设备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设备的外观应完好无损,无明显的表面缺陷和瑕疵。
设备的材料应符合要求,无任何质量问题。
2. 设备功能标准设备的功能应符合使用单位的需求和要求,设备的各项功能应齐全,且能正常运行和使用,各项操作应准确无误。
3. 设备性能标准设备的性能应符合使用单位的需求和要求,设备应具备所需的性能指标和参数,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4. 设备安全标准设备的安全性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要求,设备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措施,并能够正常运行和使用。
设备到货验收程序及规定

设备到货验收程序及规定-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限公司设备到场验收管理规定为了保证****工程设备到货验收及时,设备资料完整齐全,管理规范,施工方便等,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到货验收的程序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采购单位供应科有关人员通知****部准备验收;2、****部接到通知后组织仓库保管员、各专业主要负责人、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由供应科、项目部、安装单位和供货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收;3、验收合格后有关人员填写设备(材料)验收单,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产品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后进行。
4、验收不合格的,由供应科有关人员负责联系维修或退换货等有关事宜。
二、设备验收的有关规定设备(材料)验收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及技术协议以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准备:验收前供应科和设备厂家应提供合同和技术协议,以及发货清单或装箱单等有关资料;2、外观验收: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
察看有无因装卸和运输等原因导致的残损,如有残损应做好残损情况的现场记录,必要时要拍照留存;3、重量验收:对于有重量要求的设备先安排过磅检斤并保存好过磅单据;4、设备技术资料的交接验收: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设备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目录等)、产品合格证、随机配件、专用工具、监测和诊断仪器、特殊材料、润滑油料和通讯器材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内容相符。
对于有特殊材质要求的设备或材料,生产或供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材质分析报告书》,否则不予验收;5、开箱验收:对于装箱运输的设备要现场开箱验收并做好开箱记录。
如开箱后不易保管和存放的,可以和厂家协商由需方代管,在安装之前再行开箱检验。
6、设备性能验收:本次验收属于设备(材料)的到货验收,设备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安装完毕,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之后进行。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制度范文(4篇)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确保设备工作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
第三条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制度的规定进行。
第四条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由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本制度执行查处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设备安装第六条设备安装前,责任人应根据设备安装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规范,合理安排安装的人员、时间和装配工具。
第七条设备安装时,应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安装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
第八条设备安装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技术规范进行,并将设备的各部分安装好,接线正确。
第九条设备安装完成后,责任人应组织对设备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第十条设备安装验收前,应进行设备的运行试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第三章设备调试第十一条设备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能否满足工作要求。
第十二条设备调试前,责任人应组织调试人员进行设备的检查和预热,确保设备调试的准备工作充分。
第十三条设备调试过程中,应按照设备调试方案进行,并对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排除故障。
第十四条设备调试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性能测试,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检测。
第十五条设备调试完成后,责任人应填写设备调试报告,并将报告交由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章设备验收第十六条设备验收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设备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第十七条设备验收前,责任人应按照设备验收方案进行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和整理等。
第十八条设备验收过程中,应根据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九条设备验收完成后,责任人应组织编写设备验收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
第二十条设备验收通过后,由安全管理部门颁发设备验收合格证书,并将合格证书交由责任人保管。
设备验收登记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验收登记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验收登记管理工作,确保设备验收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适用范围为公司内部设备采购、进出库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验收登记工作。
二、基本原则1. 客观公正原则:设备验收登记工作必须公正、客观,不得偏袒一方或歧视其他方。
2. 科学规范原则:设备验收登记工作必须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 及时高效原则:设备验收登记工作必须及时完成,确保设备的进出库和使用过程能够得到及时监管和管理。
三、设备验收登记的程序1. 设备进库验收登记(1)收到设备交付后,由设备验收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验收。
(2)验收人员按照设备验收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数量、外观、功能等方面。
(3)验收合格的设备,验收人员填写设备验收登记表,并将表格存档。
(4)验收不合格的设备,验收人员填写不合格原因,并通知供应商进行重新交付或退货处理。
2. 设备出库登记(1)申请设备出库的人员填写设备出库申请表,并上报设备管理员审核。
(2)设备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将设备移交给使用部门,并登记设备出库。
(3)使用部门接受设备后,由设备验收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包括设备数量、外观、功能等方面。
(4)验收合格的设备,验收人员填写设备出库验收登记表,并将表格存档。
(5)验收不合格的设备,验收人员填写不合格原因,并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处理。
3. 设备使用中的验收登记(1)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开始使用前,由设备管理员进行现场验收,并填写设备使用前验收登记表。
(2)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检和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故障、损坏、报废等情况发生时,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并填写相应的设备异常登记表。
(4)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异常登记,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和排除故障。
四、设备验收登记的记录与报告1. 设备验收登记表设备验收人员在设备进库、出库和使用过程中,都必须填写相应的验收登记表,包括设备进库验收登记表、设备出库验收登记表、设备使用前验收登记表、设备异常登记表等。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规范设备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功能满足使用要求,提高设备建造和维护成果的质量,提升工作效益,特制定本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项目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
三、主要内容1. 设备验收的目的及原则设备验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备质量符合标准,功能满足使用需求。
验收原则包括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
2. 设备验收的程序和要求(1) 设备验收的程序a. 设备验收前的准备工作:编制验收方案、确定验收组成员、通知设备供应商。
b. 设备验收过程:按照验收方案进行验收,检查设备质量、性能和安全性。
c. 设备验收的结果通报:填写验收报告,并向设备供应商反馈。
(2) 设备验收的要求a. 设备质量要求: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无缺陷、损坏、漏洞等问题。
b. 设备性能要求:设备应能满足使用需求,达到用户所设定的技术指标。
c. 设备安全要求:设备应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运行时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3. 设备验收的责任与权利(1) 设备供应商的责任与权利a. 设备供应商应按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要求的设备,并负责安装、调试和培训。
b. 设备供应商有权要求验收过程中的技术合理性。
c. 设备供应商应对验收结果进行反馈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2) 项目经理的责任与权利a. 项目经理担任设备验收组组长,负责组织并指导设备验收工作。
b. 项目经理有权要求设备供应商提供相关技术文件和证明材料。
c. 项目经理应对验收结果进行评审,并决定是否接受设备。
(3) 验收组成员的责任与权利a. 验收组成员应按照验收方案进行验收,全面评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b. 验收组成员有权要求设备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和技术支持。
c. 验收组成员应按照程序填写验收报告,并提供明确的建议和意见。
4. 设备验收的报告和记录设备验收过程中,应编制验收报告,并详细记录各项验收内容、结果和意见。
验收报告应经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并报公司管理部门备案。
设备交接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交接管理制度范文设备交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交接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制定本设备交接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或监管设备的部门、员工,包括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设备交接、借用、领用等行为。
三、设备交接的主体责任1.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设备异常情况。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统一管理、清点、验收、保管和维修。
四、设备交接的操作流程1. 设备交接前,交接双方应共同按照设备清单清点设备数量和状态,并将清点结果记录在《设备清点表》上。
2. 确认设备清点无误后,原设备使用部门将设备交接给新设备使用部门,并出具《设备交接单》,上交给设备管理部门备查。
3. 同时,交接双方应共同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转,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应写明在《设备交接单》上,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五、设备交接的内容和要求1. 设备交接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购置金额等信息的详细记录,并附上设备的照片,作为备案。
2. 设备交接时,要填写《设备清点表》,记录设备清点结果,包括设备的名称、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并交由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核实。
3. 交接时应互相确认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转,如果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应写明在《设备交接单》上,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
4. 设备交接完毕后,新设备使用部门要对接收的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发现设备异常或不满意的情况,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处理要求。
六、设备维修管理1. 设备使用部门在设备异常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情况描述和相关资料,以便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
2. 设备管理部门收到设备报修请求后,应及时派人进行维修,并在维修完成后通知设备使用部门验收。
如设备维修周期较长,设备管理部门应向设备使用部门提供备用设备进行替代。
3. 经过维修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向设备使用部门报告设备维修情况,并将维修报告归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设备交接和验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管理规定明确了设备的交接与验收管理过程,以确保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能够实现设备的正常验收交接,以及设备的安全、高效和及时投运。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机组设备检修后的交接和验收。
第三条关键名词术语解释设备交接:是指新设备投运或设备检修后安装、检修单位与运行单位关于设备管辖职责的交接。
设备交接包括查阅原始的文件资料、设备检查、设备测试、设备交接和验收证明、例外、不符合报告等方面。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生产技术部负责提出本管理规定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并保证本管理规定的有效性。
第五条发电运行部负责本管理规定的执行,收集本管理规定的反馈意见,并定期提出修改意见。
第六条设备维护部(一)提供业务范围内的技术指导(二)检验程序的效果(三)检查与其他功能是否匹配(一)(二)安健环部第八条施工单位提出设备移交和验收申请给设备维护部,或由设备维护部提出申请。
第九条设备维护部检查设备交接和验收的条件,包括相关检修记录资料数据等,批准申请提交生产技术部。
第十条生产技术部组织移交小组成员对申请范围内的设备系统进行检查,条件具备后开始试运验收工作。
(一)组织给各有关试运单位讨论试运方案,报主管领导批准。
(二)运行人员接到《试运申请单》,审核试运申请单齐备,并对设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具备条件后方可进行操作。
(三)试运工作结束后,由试运负责人填写试运报告。
第十一条生产技术部根据设备测试结果,确定可以投运的设备系统,以及在移交之前需要返工的设备。
第四章管理要求第十二条设备交接和验收时的要求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安装、检修单位向运行单位提供必须的审批文件和资料。
第十三条移交小组组员的职责分配一般根据下列原则分配职责:第一项施工单位(一)保证各项施工或检修工作结束,设备具备验收条件(二)2.制作和悬挂设备编号、名称标牌(三)3.施工或检修过程中的有关记录、资料、整理完毕且数据齐全第二项设备维护部(一)检查施工或检修部门的工作是否结束和达到验收要求(二)检查施工或检修过程中的有关记录、资料、数据是否齐全且整理完毕(三)办理相关的设备变更或异动等相关手续第三项发电运行部(一)根据施工与设备检修的情况制定或修订相关的运行操作规程,确定设备名称和编号(二)检查检修单位向运行单位移交的资料是否齐全。
(三)检查设备编号、标牌是否符合规范,悬挂正确。
(四)检查施工或维护部门的工作是否结束并达到验收要求第四项生产技术部(一)对设备交接及验收工作进行技术把关,并对技术安全有效性负责(二)对设备交接与验收工作进行监督第五项安健环专工(一)执行环境检查和获得所需许可证(二)组织安全评估第十四条相关记录检查安装检修单位提出正式的设备移交和验收申请时,应同时提交充分的资料,以保证设备系统交接后的安全稳定运行。
按照以下要求完成:第一项记录的完整性(一)所有的检查手册必须完整、注有日期和签名(二)试运指南必须完整、注有日期和签名(三)运行规程或临时性操作规定(四)安全检查工作许可证书(五)所有相关图纸齐全第二项设备部件贴有标签、标牌和编码第三项以下设备应有法定证明文件(一)起重机/起重传动装置(二)压力容器(三)安全阀(四)电梯第四项建筑、安装地点布置批准手续(一)管理部门位置批准手续(二)消防部门位置批准手续第五项取得环保许可证第六项建议使用的备用设备第七项确定提交最后手册的日期第十五条设备检查第一项对设备系统进行联合检查。
所有指定移交小组的成员都应该参加检查工作。
检查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外观鉴定(设备项目、颜色鉴定、标牌)(二)通道安全(三)安全性(锁、门、护栏、楼梯、平台、永久性挂锁箱等)(四)安全设备(有害物质和区域得到明确确认)(五)清洁性(六)完整性(七)照明设备(安装照明设备并进行功能测试和分布的适当性)(八)接地点(包括接地线的材质、截面和连接方式)(九)可利用的备件(核实品种、数量和备件的精度等级)第二项在移交之前需要返工的设备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根据设备测试结果,规定在移交之前需要返工的设备。
(二)需要以后返工的设备,可以列入例外清单的设备第十六条设备测试第一项未按以上进行设备检查的项目、有遗漏或需返工的设备未完成前,不能进行设备测试。
第二项指定的项目管理小组应该提交设备的测试流程,移交小组在设备测试前对此流程提出建议,设备技术部门负责人加以审核。
第三项在系统启用之前,指定的项目管理小组应该对所有的系统测试负责。
测试成功后应该把整套测试清单送交设备维护部门、运行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以备查阅。
审查类型(负责方)可操作性:(运行部门)(一)就地人工启动/停运(二)就地电动启动/停运(三)远程启动/停运(四)联锁功能测试(五)紧急情况的制动(六)保护装置(七)程序控制可维护性:(设备维护部门)(一)现场可利用的起重机械/ 安装(二)设备维护通道(设备维护如清除、服务测试)设备性能:(设备技术部门)性能方面建筑方面厂房建筑物雨水排放,维修平台、楼梯地下电缆沟道,地下排水沟道。
道路及道路排水环境污染物(安全监察部)噪音废水废气废渣热第四项设备的调试、试运(一)设备或系统在调试、试运前,必须填写《设备试运申请单》。
调试、试运申请单的填写人为调试、试运负责人。
(二)设备或系统在调试、试运前一周需向验收组提供调试及试运方案,经验收组组织讨论、批准后下发给各有关试运单位,由试运单位组织学习、掌握,特殊情况下由调试单位组织讲解。
(三)设备或系统调试、试运涉及到机组出力或系统安全时,事先须报上级领导及调度批准。
(四)热工、电气控制连锁回路的试验凡涉及到一次设备的启、闭、开、停,应办理申请单手续,并征得相应设备的检修负责人签字方能执行。
(五)试运设备应做好试运的安全措施,与该系统或设备相关的检修工作票(或《试运申请单》)应全部收回,清除检修(或安装)现场障碍,电气设备符合送电规定,各表计保护均能正常投入,试运行设备处于完整良好状态。
(六)运行人员接到《试运申请单》后,应审核试运申请单的手续是否齐备,并对设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具备条件后方可进行操作。
(七)在试运中阀门的启闭,开关的拉合,必须由运行人员执行,非运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事故情况例外)。
(八)在试运中设备或系统上发生缺陷需暂停试运时,必须在计划试运结束时间内处理结束,方可再次试运,若消缺工作超过计划试运结束时间,必须重新办理《试运申请单》后方可再次试运。
(九)试运工作结束后,由试运负责人填写试运报告,该报告需征得运行部门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及验收技术指标有关规定,方可投入运行或转入备用。
第五项移交报告移交小组应该提交一个移交报告给相关的部门,同时将副本送交项目管理小组作为移交反馈。
报告应该包括例外和不合格项目条款:第六项例外不能满足移交小组要求的一系列的例外情况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一)不完善的设备(如:与其他系统未来安装的设备接口)(二)区别性标记(三)着色(四)文件编制(除最后提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五)性能(如振动超标与合同说明不符)(六)对较小的不合格项目的答复/更换部件第七项不合格项目(一)设备移交前出现的不合格项目,设备施工或检修部门应返工。
(二)如果不合格项目在保证期内或不合格项目是有争议的,特别是长期存在或有出现故障的预兆,设备维护部门经理可组织提出一个项目故障报告。
第八项系统启用(一)移交小组已经确认系统测试符合标准要求,否则不能启用系统。
(二)应移交小组的要求运行部门通常作为系统启用的协调者。
(三)设备成功启用后相关设备数据要由安装或检修维护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和设备维护部重新审阅,以确保实际启用数据符合国标规范。
(四)正常状态下的操作测试用以检验报警系统及保护联锁系统的工作正确性和可靠性。
经审核的测试流程可以用来进行所有的操作测试。
第十七条新设备和改造设备的操作规程第一项操作规程的最初审查(一)工程部负责的操作规程的最初审查。
(二)工程部负责向相关方面陈述和/或提出注释。
第二项操作规程的确认确认程序是为了最终确定操作规程可以不再进行修改。
第三项操作规程的最后确认最后确认程序是为了确保被所反馈的操作规程包含以前提出的所有的修改内容,包括试运行时期、设备移交时期和最初运营时期的所有修改内容。
第十八条接管证明文件设备技术部门经理应退还给项目管理负责部门接管证明书副本,以停止项目并把原本放到档案中心存档。
第四章检查与评价第十九条生产技术部经理组织对本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和评价,半年一次。
第二十条公司分管领导对本管理规定的合理性与完整性进行检查与评价,每年一次。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管理规定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管理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设备交接与验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