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范文精选: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
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
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三字经全文及解析,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全文附解释精选
三字经全文附解释精选导语: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书籍,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三字经》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简短的叙述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三字经全文附解释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译文解释: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
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解释: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
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文解释: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
(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
)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
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解释: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
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
讲说文三字经
讲说文三字经1. “哎呀,《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那我今天帮妈妈扫地是不是很善良呀!”- 早上我刚起床,就看到妈妈在忙碌地打扫房间,我跑过去说:“妈妈,我来帮你吧!”妈妈笑着说:“哎呀,我的宝贝长大了。
”我一边哼着歌一边认真扫地,心里想着《三字经》里的这句话,觉得自己做得很棒呢!我难道不善良吗?2. “‘玉不琢,不成器’,那我可得好好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呀!”- 在教室里,老师正认真地给我们讲解知识,我举手发言:“老师,就像《三字经》里说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有出息。
”老师点头说:“对呀,你说得真好。
”我看着书本,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这不是应该的吗?3. “嘿,‘苟不教,性乃迁’,爸爸妈妈一定要好好教育我呀!”- 吃晚饭的时候,我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要好好教我哦,就像《三字经》里讲的。
”爸爸笑着说:“哈哈,我们肯定会的呀。
”妈妈也在一旁点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不是很好吗?4.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好厉害呀,为了孩子能有好环境搬家呢!”- 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我说起了这个故事,小伙伴惊讶地说:“哇,真的呀!”我得意地说:“那当然啦,《三字经》里说的呀。
”我们边玩边讨论着,这多有意思呀!5. “‘香九龄,能温席’,我也要向他学习,多孝顺爸爸妈妈!”- 晚上睡觉前,我给爸爸妈妈打了洗脚水,说:“我要像黄香一样孝顺你们。
”爸爸妈妈感动地说:“宝贝真懂事。
”我心里暖暖的,这样做不对吗?6. “‘融四岁,能让梨’,我也要懂得谦让呀!”- 弟弟和我抢玩具,我想起了这句话,就把玩具让给了弟弟,弟弟开心地说:“哥哥真好。
”我笑着说:“嘿嘿,我要像孔融一样。
”这不是很好的榜样吗?7. “‘首孝悌,次见闻’,对呀,孝顺和友爱兄弟姐妹是最重要的呢!”- 看到电视里播放的关于亲情的节目,我转头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我会孝顺你们的。
”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说:“乖孩子。
”我觉得这是必须的呀!8. “‘一而十,十而百’,学知识就是要这样一点一点积累呢!”- 在图书馆里,我认真地看着书,心里想着《三字经》的这句话,旁边的同学说:“你看得好认真呀。
三字经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演讲《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它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被誉为“千古绝唱”。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部传世之作的魅力。
一、《三字经》的起源与价值《三字经》最早由南宋王应麟所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这部著作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将古代文化、历史、地理、天文、生物等知识融入其中,使读者在诵读的过程中,既能学习知识,又能陶冶情操。
《三字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启蒙教育:作为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帮助孩子们认识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文化传承:通过《三字经》,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陶冶情操:《三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二、《三字经》的主要内容《三字经》共有一千多句,分为四个部分:1. 识字教育:通过介绍各种字、词,让孩子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
2. 历史文化:讲述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轶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3. 地理知识: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特点,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4. 道德教育: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三字经》的诵读与传承《三字经》的诵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
以下是我对诵读《三字经》的几点建议:1. 培养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三字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诵读技巧:掌握正确的发音、节奏,使诵读更加生动有趣。
3. 互动交流:在诵读过程中,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三字经》的理解。
4. 传承创新:在传承《三字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四、《三字经》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学习《三字经》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孩子们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钱文忠讲三字经全集
钱文忠讲三字经全集钱文忠讲三字经全集三字经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
1.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都解错了哪儿?新年伊始,中央台“百家讲坛”播放《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听过钱文忠先生精彩讲述《玄奘西游记》,这次自然不肯放过又一难得的机会。
我童年上私塾读过《三字经》,包本(所谓包本,就是从头至尾背下来)过。
今天听钱先生说《三字经》,大家讲小书,深入浅出,精义迭见,不由神往。
重温《三字经》,勾起我童年许多美好的回忆,感到格外亲切,格外温馨。
钱先生讲课,汩汩滔滔,如壶口飞瀑,似钱塘大潮,很有气势,很有魅力。
书出版了,我立即购得一册,再细细品味。
这是一本好书,可惜得很,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今将我认为一些有疑义的地方提出来,向钱先生请教。
“断机杼”不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第二讲:“接下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故事呢?……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儿,于是就逃回来了。
孟母正好在织布。
那个时候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
孟母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
”“断机杼”是“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吗?“机杼”,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
《说文》:“杼,机之持纬者。
”这种纺织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记载了:《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再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木兰诗》:“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但是,《三字经》中的“断机杼”却不当解作“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
这里,“机杼”用的是借代,一种修辞手法,代指织机上的布。
“断机杼”是把织机上的布割断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钱先生说:“'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列女传》卷一的有关记载吧:“自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
百家讲坛500字有感优秀范文6篇
百家讲坛500字有感优秀范文6篇《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百家讲坛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百家讲坛的500字有感范文6篇,欢迎阅读。
百家讲坛的500字有感范文篇1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的解读《三字经》,里面的内容令我记忆深刻。
钱文忠教授讲了人之初性的善恶,他讲了曹操的四个儿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同样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成长经历不同,相距很大,看起来他们根本不像兄弟。
还讲了周处,本性不坏,但由于他父母双亡,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成了一大害。
但他知道后,诚心改过,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
《三字经》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
历史上的唐伯虎,从小绘画就很有天赋,他的'母亲送她去沈周那儿学绘画,学了一两年,他想:哎!师傅绘画也不怎么样,说不定我比他还好呢!然后,他向师傅提出结束学业,他的师傅知道后也同意他满师了。
唐伯虎离开之前,师傅做好了酒菜就放在一个唐伯虎没有去过的房子里,唐伯虎走进房子,看见里面居然有四扇门,每一扇门外都有不一样的景色,他先不吃饭,看看门外的风景。
“咚咚咚”他的头上撞了三个包,终于他知道那些风景是师傅画出来的,他知道了自己太骄傲了,后来他专心致志地学习。
这告诉我们: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去经历,才会有所成。
《三字经》告诉我们:人的本性很善良,并不坏,主要是后天的良好教育以及正确的引导,才能成为人才。
百家讲坛的500字有感范文篇2多舛一生所作的总结。
苏轼,一个集世间才、情、人格魅力于一身,少志却风云突变,屡遭挫折,在逆境中却能做到洒脱和豁达的人。
苏轼的人生虽让充满了崎岖和坎坷,遭遇了诸多的不幸,但他并没有一撅不起,放弃对人生、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无论他被贬谪到何处,他都能放眼国家为民请愿,为民造福,所以他所到之处都会受到极大的欢迎。
《三字经》译文+讲义
《三字经》译文+讲义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生下来旳时候都是好旳,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旳学习环境不同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旳差别。
(想象有一种刚出生很纯真旳婴儿旳画面)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好好教导,性格就会变迁,教孩子旳道理,最贵重旳就是要专一。
(想象有一只狗没有好好教导,为了使它不变坏,它旳主人就要用心一致地教育它)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战国时,孟子旳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旳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旳布来教子。
(想象夕阳下旳母亲选择邻居来搬家,由于她儿子不学习,她就砍断了织布机上旳布。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措施,他教育旳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步科举成名。
(含着豆子旳燕子飞回山里有一种好措施,用来教育5个儿子,儿子都名声远扬了)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仅仅是供养子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爸爸旳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规定就是做老师旳懒惰了。
(想象有一对很顽虐旳子女,爸爸在认错,老师在睡懒觉)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当旳。
一种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旳时候既不懂做人旳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想象孩子不学习,飞走了蓑衣,幼儿园里面不学习,老了又有何作为)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旳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美玉不好好刻琢,不能成为一种仪器。
人不好好学习,不能懂得礼仪。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做子女旳,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旳礼节和知识。
(作为人家旳儿子,方世玉少年时就喜欢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爸爸,替爸爸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旳人都应当实行和效仿旳。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
三一文库()〔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篇一: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5集)文本解读《三字经》(五)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在前几期的节目当中,钱文忠教授为我们揭示了《三字经》中关于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和我们一起重温了古代日常礼仪规范和一连串生动的故事,通过这些明白如话的叙述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我们发现《三字经》的以上部分强调的只是有关品德教育和学习目的的概括介绍,那么作为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接下来要教给孩子们哪些具体的知识呢,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国人最该掌握的学问是什么呢?在不分学科和课程的古代,《三字经》是如何把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这几类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而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还蕴含着什么样的传统思想?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副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五集。
按照《三字经》,传统中国人首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数数,先得把数给数明白了,你数不明白数你折腾什么呀,所以《三字经》并不像大家想的好像中国是个人文大国,一开始就应该学点古字,没那个,一开始先给我数数,“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把这些字先给数明白了,这里边难道还有什么大道理可讲吗?就为什么《三字经》开始教大家数数呢?这不是应该的吗?是应该的,但是里面还有道理,什么道理呢?数学的教育本来就是传统中国启蒙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数学的教育,还有接着我们要看到,自然知识方面的教育,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按照古代的规矩,贵族子弟六岁入学,这是有规矩的在古代,只要是贵族子弟,六岁必须入学,一入学首先就要学的数学和方位,一二三四五六七这样的数字,第二东南西北中这样的方位,这是必须要学的,到了八岁,传统中国就必须掌握四则运算,跟今天比也不算太晚,今天孩子八岁,也就是小学的二年级三年级,就必须学四则运算,而周秦时代、秦朝以前,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六艺之说,也就是六门功课,分六门功课要教的,哪六门呢?“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最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 精品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篇一: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5集)文本解读《三字经》(五)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在前几期的节目当中,钱文忠教授为我们揭示了《三字经》中关于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和我们一起重温了古代日常礼仪规范和一连串生动的故事,通过这些明白如话的叙述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我们发现《三字经》的以上部分强调的只是有关品德教育和学习目的的概括介绍,那么作为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接下来要教给孩子们哪些具体的知识呢,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国人最该掌握的学问是什么呢?在不分学科和课程的古代,《三字经》是如何把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这几类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而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还蕴含着什么样的传统思想?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副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五集。
按照《三字经》,传统中国人首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数数,先得把数给数明白了,你数不明白数你折腾什么呀,所以《三字经》并不像大家想的好像中国是个人文大国,一开始就应该学点古字,没那个,一开始先给我数数,“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把这些字先给数明白了,这里边难道还有什么大道理可讲吗?就为什么《三字经》开始教大家数数呢?这不是应该的吗?是应该的,但是里面还有道理,什么道理呢?数学的教育本来就是传统中国启蒙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数学的教育,还有接着我们要看到,自然知识方面的教育,从来就没有忽视过,按照古代的规矩,贵族子弟六岁入学,这是有规矩的在古代,只要是贵族子弟,六岁必须入学,一入学首先就要学的数学和方位,一二三四五六七这样的数字,第二东南西北中这样的方位,这是必须要学的,到了八岁,传统中国就必须掌握四则运算,跟今天比也不算太晚,今天孩子八岁,也就是小学的二年级三年级,就必须学四则运算,而周秦时代、秦朝以前,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有六艺之说,也就是六门功课,分六门功课要教的,哪六门呢?“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三字经演讲稿6篇
三字经演讲稿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字经演讲稿6篇三字经演讲稿6篇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子不学,非所宜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子不学,非所宜《三字经》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白,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内容非常丰富。
演讲人:钱文忠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
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
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
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沧桑,至今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那么孩子究竟多大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哪三个方面抓起,如何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觉自愿的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三集。
全文:今天我接着为大家讲《三字经》,接着上面两讲,接下来的《三字经》是什么呢?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字面意思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学习的话,非所宜,肯定是不合适的,是不应该的。
幼不学老何为,你年轻的时候不学习,小的时候不学习,老了还能干什么呢?岳飞,我们伟大的一个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岳飞曾经有一首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词《满江红》,里面就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的词句。
岁月蹉跎,时间一混就混过去了,一不小心,揽镜自照,拿铜镜一看,两鬓华发早生,已经开始两鬓发白,这个时候你后悔没意思,来不及。
在北朝的时候,中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叫颜之推,颜真卿的颜,这个人写了一部书叫《颜氏家训》,这书里面讲的大量的是他怎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对当时的孩子的学习情况,教育情况,他做什么样的评论。
颜之推有好几个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小时候的教育,他让孩子很小就开始读书。
最新(三字经)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
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钱文忠教授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一集。
钱文忠:今天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一个书包。
这个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刷精良,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的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毫无疑问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教科书,启蒙的,没有。
而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
为什么说它来因不明呢?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怎么知道,而这部书《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流传不绝。
这部书有什么特点呢?从内容到形式它都有自己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三字经》嘛,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唱的。
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像这种传统的启蒙书里边,我们知道叫“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三百千”,这都是孩子启蒙读物。
那这里边大家一听这个排列,“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这个三字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那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把一部书称为经,那这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地位和荣誉,《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错了,这个看法,《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它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经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文化信息,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讲,特别是今天我们这些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
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家讲坛三字经解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演讲人:钱文忠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
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
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
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这段三字经中,讲述了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还讲述了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为什么都能够考中科举,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儒家思想十分强调父亲和教师的绝对权威。
但是当父亲或教师有错误的时候,该如何对待?又该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二集。
全文:《三字经》在教之道贵以专以后,紧接着又是四句,哪四句呢?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昔孟母择邻处这样六个字,以另外一个名字而闻名: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一本书叫《列女传》,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而孟母这个故事也在里面。
这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呢?孟子小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所以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头,而这个破房子还不能在城里头。
古代也是一样啊,城中心的房价贵啊。
住在城外,而且城外还不能在城外很好的地段,在哪里呢?在墓地旁边。
那么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
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他没事就哭,没事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各样的丧仪。
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三字经全文诵读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要为大家朗诵的是一部千古传世的名著——《三字经》。
这是一部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经典之作,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瑰宝。
接下来,请允许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部充满智慧和韵律的书籍。
《三字经》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天地、伦常、鸟兽、草木、杂字。
下面,我将为大家朗诵全文,并简要解读其中的内容。
一、天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这段文字阐述了人的本性善良,但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本性就会逐渐改变。
因此,教育之道在于专一。
二、伦常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段文字讲述了为人子女应具备的品德,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遵守礼仪等。
香九龄是古代的一个孝子,他能温暖床席,孝顺父母,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三、鸟兽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这段文字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
四、草木水陆动,火雷风。
曰五行,本乎数。
曰阴阳,配合乎刚柔。
水火金木土,此五行。
这段文字介绍了五行学说,即水、火、金、木、土五种元素,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了自然界的变化。
五、杂字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这段文字阐述了三才、三光、三纲的概念。
三才是指天地人,三光是日月星,三纲是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道德规范。
在朗诵《三字经》的过程中,我深感这部经典著作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它不仅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还让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为大家解读这部著作的精髓。
首先,《三字经》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在古代,教育被视为立国之本。
这部著作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本性就会逐渐改变。
因此,教育之道在于专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知识和能力。
其次,《三字经》倡导孝道。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部著作通过香九龄的例子,告诉我们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三字经》全文及详细解读
《三字经》全文蕴含千年智慧的启蒙经典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这种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相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含义:强调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指出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为后文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做铺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对孩子从小不进行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含义:突出教育在保持和培养人性善方面的关键作用,并且强调教育方法中专注和坚持的重要性。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
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告诫他。
含义:通过孟母的故事,说明良好的环境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激励孩子勤奋学习。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
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声名远扬。
含义:表明家长采用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使他们在品德和学业等方面取得成功,为社会所认可。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含义:明确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亲和老师各自承担的重要责任,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有所缺失或懈怠。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含义:告诫孩子们要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认识到学习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否则将对未来的人生造成不利影响。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
《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
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钱文忠教授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
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一集。
钱文忠:今天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一个书包。
这个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刷精良,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的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毫无疑问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教科书,启蒙的,没有。
而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
为什么说它来因不明呢?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怎么知道,而这部书《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流传不绝。
这部书有什么特点呢?从内容到形式它都有自己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三字经》嘛,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唱的。
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像这种传统的启蒙书里边,我们知道叫“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三百千”,这都是孩子启蒙读物。
那这里边大家一听这个排列,“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这个三字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那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把一部书称为经,那这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地位和荣誉,《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
也许大家
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错了,这个看法,《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它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真
正理解《三字经》所经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文化信息,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
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讲,特别
是今天我们这些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那么,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字经》。
[画外音]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一个儿童识字课本,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钱文叫教授又会对传统经典《三字经》做出什么样的解读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钱文忠:“人之初”,人出生的时候,“性本善”,天性本就是善良的。
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就有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了是一个人性论的观点。
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
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
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
在中国传统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非常地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就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一派孔子的说法,我们后面还会讲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三字经》的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什么意思呢?孔子认为啊,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会变得差别越来越大,本性相距并不远,这是孔子的说法。
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
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置而不论,留个悬念。
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
一个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好多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什么呢?“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
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这不
难啊,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呱呱落地,他饿了他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
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奶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吃奶。
那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善良,对吧?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孟子一派的思想。
亚圣孟子,孟子这一派的思想家,儒家思想是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大家不要小看关于人性善恶的这种分野,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当中,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是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那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我谁都不能相信,我不能相信你,我不能把从管理上、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我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我不放心,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我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你,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
而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说接着孟子的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嘛,每个人都知道不要横穿马路啊,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啊,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啊,那主要应该是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边的精义非常非常深。
[画外音]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的内部,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也并不统一,就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人性问题的复杂。
孟子以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钱文忠教授对于“性本善”又是怎么看的呢?
钱文忠:孟子何以断定“人之初,性本善”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
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自然有他的道理。
在《孟子》当中,他说人要有“四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D�D《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就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
恻隐之心,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害羞,觉得一种很自省的一种心;辞让之心,应该让,彼此谦让,彼此谦退;有是非之心。
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个心,没有这四个心,那就称不上是人了。
这是孟子的看法,比如讲“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害羞之心,比如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讲我们都记得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丽莲梦露有一张照片,这个照片传遍了世界,她正好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的出风口,地下的出风口突然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了,梦露一个动作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给捂住。
羞恶之心世人皆有,我们在历史上可以举出好多例子,来证明人性的问题很复杂。
我给大家讲一个
【本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用途,欢迎大家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