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业水利工程概论课程设计
农业水利工程概论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农业水利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土地水利、灌溉、排水、节水和水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工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业水利工程概论是水利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水文学、水文气象学、水利工程概论等。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农业水利工程概论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根据《农业水利工程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的测定和调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掌握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中所需的相关水文资料。
2. 水文学和水文气象学研究水文学和水文气象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应用,掌握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中所需的相关水文资料。
3. 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模式了解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学习现代灌溉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施原理,研究水肥一体化模式对灌溉技术的影响和意义。
4. 农业排水掌握农业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实地了解农业排水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排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5. 水利工程概论和水资源保护学习水利工程概论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中国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
四、课程设计步骤1.在实验室或者教室内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和模拟练习,了解和使用水文仪器和流量测定仪器等科学仪器;2.实地走访和考察当地的农业水利工程实际,了解现有的灌溉技术和农业排水状况;3.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考察情况,进行对应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建模实验;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撰写相应的课程报告并进行现场展示和讨论;5.结合本次课程设计的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实验操作规范和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2.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3.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表现情况;4.课程报告的质量和展示效果;5.现场讨论和互动能力的表现情况。
最新云南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精讲
云南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精讲姓名:***学号:2013******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指导教师:**+老师目录一、基本资料............................................................ - 2 -(一)概况.............................................................. - 2 -(二)气象.............................................................. - 2 -(三)种植计划及灌溉经验................................................ - 4 -二.早稻及棉花的灌溉制度计算............................................. - 7 -1.早稻的灌溉制度计算.................................................. - 7 -2.棉花的灌溉制度计算................................................. - 11 -2.1先统计有效降雨量.................................................. - 12 -2.2确定棉花的灌溉制度................................................ - 12 -三.灌水率计算.......................................................... - 15 -1.根据所计算得的早稻、棉花及给出的中稻、双季晚稻的灌溉制度以及作物比例分别计算出其灌溉率。
....................................................... - 15 -四.确定渠首枢纽的位置.................................................. - 18 -五.灌溉渠系规划布置与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 19 -5.1渠道布置.......................................................... - 19 -5.2确定工作制度...................................................... - 20 -5.3典型支渠设计流量计算.............................................. - 20 -5.3.1典型支渠(三支渠)及其所属斗、农渠的设计流量.................... - 20 -5.3.2计算三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 21 -5.3.3.计算一、二支渠的设计流量....................................... - 21 -5.3.4推求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 - 22 -六.灌溉渠道的断面设计.................................................. - 22 -6.1渠道横断面设计.................................................... - 22 -6.1.1干渠横断面设计.................................................. - 23 -6.2渠道纵断面设计.................................................... - 24 -6.2.1干渠纵断面设计.................................................. - 24 -6.2.2灌溉渠道的水位计算.............................................. - 26 -七.总结............................................................... - 29 -一、基本资料(一)概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农田水利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农田水利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农田水利学是农业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涉及农田水系工程学、灌
排工程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
和实践知识,使其掌握农田水利工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熟悉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3.能够应用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和工具,进行现代化水土保持
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4.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水
平。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两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1.水文学基础知识
2.农业水文学
3.农业气象学
4.农田水利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1。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指导书(07.11.22) -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指导书(07.11.22) -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编写:邱苑梅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2021年11月三、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以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为选题时,进度安排如下:序号 1 2 3 4 5 系统选型与总体规划主要内容时间(d) 1 1 1 1 1 喷头、灌水器或给水栓的选择与布置计算灌溉制度与工作制度管网设计、水泵和动力选型整理计算书及图纸、写课程设计报告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
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
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h,动水位距地面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
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3(5) 水泵和动力选型132m148m行数×株数120m22×3021×30+3622×3017×30×48120m132m100m果园平面图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内容包括:①勘测调查②喷灌系统选型,田间规划③水力计算,结构计算原则: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一)喷灌区的调查勘测:收集资料1.自然条件:①地形②土壤③作物④水源⑤气象 2.生产条件:① 水利工程状况② 生产状况③ 喷灌区划、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和水利规划④ 动力和机械设备⑤ 材料和设备生产供应情况⑥ 生产组织和用水管理3.社会经济条件①灌区的行政区划②经济条件③交通情况④市(县)镇发展规划(二)规划和设计1.喷灌系统形成固定式、半固定式、机组式 2.喷洒方式,喷头的组合形式① 喷灌方式:全园固定式平常采用扇形边角机组式② 喷头的组合形式:三角形,正方形③L、b的确定④ 基本要求a.组合均匀系数。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引言农田水利是指为实现农业生产目标,利用水文地理特征和水循环规律,控制水体运动,调节水分供应,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综合工程。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新时代农田水利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保证农业水利安全的前提下,强化水资源节约型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和掌握基本理论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设计立足于培养学生对农田水利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农田水利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能力:1.掌握农田水利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知识;2.了解农作物对水分需求的规律;3.能够设计和实施农田水利方案;4.能够评价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绿色发展程度;5.具备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农田水利基本概念1.农田水利的定义和意义;2.农田水利发展历程;3.农田水利的分类和主要内容;4.农田水文地理特征及其对农田水利的影响。
农作物水分需求1.农业生产的水分需求;2.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规律;3.不同农作物的水分需求量和生长发育对水分的敏感度;4.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田水利方案设计1.农业灌溉方式及其特点;2.农业排水方式及其特点;3.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4.农业用水管理和节约;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农业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1.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2.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3.农业水环境问题的治理。
实践环节1.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2.农业用水计算:结合实际水文数据计算当地农业用水量;3.农田水利方案设计:根据当地水文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设计合理、可行的农田水利方案。
课程设计评估本课程设计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主要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验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农田水利方案设计和实地考察;3.期末论文: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个人思考和总结,对农田水利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究。
农田水利学教案
系吸水层储水量的变化情况,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是以主要
根系吸水层作为灌水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并要求该土层
难道储水量能保持在作物所要求的范围内,使土壤的水气
热状况适合作物生长。
1、水量平衡方程
旱作物灌溉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调节这个土层内的水分状
况。我们把计划调节和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称为计
划湿润层。计算出其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灌水时间、灌
所需 补充 内容
或 改进 教学 方法
布置 作业
教学 总结
12
授课时间 课题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2.3 作物的灌溉制度 ㈡
第
节
学时 2
重点 难点
旱作物确定灌溉制度的制定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 安排
复习上次课程内容:提问:灌水定额?
5
讲授新课:
二、旱作物的灌溉制度
㈠旱作物农田水量平衡基本原理
旱作物使依靠其主要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以满足 其正常的需要。因此,旱作物的水量平衡是分析其主要根 20
15
2.作物种植的基本概况
3.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现状
通过此方面的讲授,使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有
较为清晰的认识,明确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紧
提高对农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热爱农田水利事业的
坚定信心。
二、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20
1、我国水土资源的基本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 28124 亿 m3 ,河川径流量 27115 亿 m3,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 2223m3(2002 年),为世界人均的 1/4, 为日本人均的 1/2,美国人均的 1/5,印尼人均的 1/7,加 拿大人均的 1/50,实际人均占有量更低。
农田水力学课程设计
节水灌溉技术和灌溉现代化
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喷灌、微灌等 灌溉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灌溉现代化的意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05
农田排水技术
农田排水的重要性及标准
农田排水的重要性:防止土壤盐碱化,提高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农田排水的标准: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种类等因素制定 农田排水的方法:明沟排水、暗沟排水、竖井排水等 农田排水的注意事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污染环境
YOUR LOGO
20XX.XX.XX
农田水力学课程设计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农 田 水 力 学 概 述 03 农 田 水 力 学 基 础 知 识 04 农 田 灌 溉 技 术 05 农 田 排 水 技 术 06 实 验 和 测 量 技 术
土壤水分:土壤中水分的含 量和分布
水分渗漏:水分从土壤中渗 漏到地下水的过程
水分补给:通过降雨、灌溉 等方式补充农田水分的过程
水分平衡:农田中水分的收 支平衡,保持农田水分的稳
定
水的化学性质和灌溉水质
水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度、硬度、溶解氧等 灌溉水质标准:包括pH值、电导率、悬浮物等 水质对农作物的影响:如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水质改善措施:如采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等改善水质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农田水力学概述
农田水力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农田水力学是研究农田水文、水 力、水环境等规律的科学,包括农田水 分运动、农田水文模型、农田水环境等。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编号课程名称(中文):农田水利学课程名称(英文):Irrigation Projects课程简称(中文):农田水利工程课程编号:032211052.课程简介(1)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招收普高生或三校生生源的三年制全日制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
(2)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学时总数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4学时,实践课教学14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为3分。
(3)先修课与后续课学习本课程需先学习《土地资源学》、《测量学》、《土地法规》《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技术》等课程,后续《不动产估价》、《城市规划》课程的学习与本课程相关。
(4)课程主要内容简介农田水利工程是研究灌溉排水的理论和技术、学习各种灌溉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的学科。
本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课程内容体系为本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水文基本知识、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渠道系统规划、田间排水系统规划、骨干排水系统规划等。
3.教材、教学参考书选用建议本课程所选教材及参考书以基本概念和实际实践应用为主,通过讲述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规划、田间排水系统规划、骨干排水系统规划等,对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建议教材选用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樊惠芳,农田水利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建议参考书:[1] 卢荣安主编,农田水利学,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1994年。
[2]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国土资源部,2006年。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1.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农田水利学是一门专业课,是研究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规划、治理措施、直接的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学科。
是从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通过《农田水利学》课程的讲授、作业、习题、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农田水利灌排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收集、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具有中小型灌区规划设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绘制规划图和编制设计文件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灌排区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喷灌系统设计姓名:黄伟民年级:2012级系别:水利工程系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号:1007024110一、基本资料:1、地形:该果园地面平坦2、土壤:土壤为砂壤土,田间持水率为20%,土的容重为1.55g/cm,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85%,65%。
3、作物:果园面积750亩,种植果树为芒果,株距3.3m,行距3.4m,灌水周期10天。
4、水源: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180m3/h,动水位距地面18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天开机时间不超过14h。
5、气象:该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s,且风向多变。
6、生产条件:劳动力缺乏。
7、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条件良好,经济效益高,包括管区的行政规划、交通情况、城镇建设规模等。
二、系统选择与总体布置1、系统选择的原则: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1)水源类型及位置(2)地形地貌,地形地块,土壤质地(3)降水量,灌溉期间风速、风向(4)灌溉对象(5)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管理着素质(6)动力条件2、考虑到水果经济价值高,灌水频繁,因此采用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喷灌系统以果园南部机井为水源,泵站布置在中间位置。
采用全圆喷洒方式。
三、喷头选型与布置1、灌溉对象为果园,经济价值高且灌水频繁,果园面积大,参照《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表4-1喷头按工作压力与射程分类表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保证供水质量,降低成本,且喷头的流量与射程相适应,选用中压喷头作为该喷灌系统的喷头。
=KR=0.8*28=21.6m初估R=27m,k取0.8,则R设2、ZY系列喷头及其性能参数表根据喷头性能参数表,采用ZY型,喷嘴直径d=9.0mm,工作压力hp=300Kpa,射程R=21.7m,喷头流q=5.29 m3/h。
3、喷头组合间距的确定:喷头组合间距由于该果园所处地区风向多变,选用垂直风向栏为喷头间距,支管等距布置。
农田水利学管道喷灌系统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管道喷灌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农田喷灌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掌握农田水利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农田喷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2.农田水利学中的水文、水力及其计算方法。
3.喷灌系统的地形分析和灌溉要求。
4.设计喷灌系统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流量、压力等。
5.喷灌系统的选型和设计。
6.喷灌系统的施工和维护。
三、课程设计步骤1.确定课程设计主题和任务分配。
2.学生按照任务分配进行论文和操作实践方面的准备。
3.进行理论学习,包括农田喷灌系统原理及构成、水文、水力计算方法等。
4.进行实践操作实验,模拟喷灌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实践操作记录、分析评估等。
6.在班内进行成果展示和讨论。
四、课程设计要求1.论文严格按照要求格式书写,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2.操作实践规范、精细,做到安全、高效、环保。
3.报告内容全面、准确、结论明确。
4.展示和讨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五、课程设计评估1.论文和操作实践各占50%的总成绩。
2.论文评分主要看论文质量和思路,包括内容丰富性、逻辑性、表达能力等。
3.实践操作评分主要看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质量和效率,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环保要求等。
4.课程设计报告评分主要看学生对农田喷灌系统方法的掌握程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分析和评估的准确性。
5.展示和讨论评分主要看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认识和思考深度,以及对同学和教师的互动反应。
09级土管3班第11组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灌区开发缘由(二)灌区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该灌区灌溉面积近12万亩,其种植的作物包括有棉早稻、中稻、双季稻和棉花,都是相对来说耗水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为50:30:20:30。
其次,就目前来说,该灌区位于河流冲击所形成的平原带,其正南方有马清河通过,而在马清河上游有一兴利库容1.2×108m3总库容2.3×108m3的水库,同时其水源方便、水质良好,符合灌溉的条件。
最后,在灌区其现在仅有两条河流,但是只是小流量河流,并不能满足灌区对于水量的需要,因此修建渠道十分必要。
二.灌排渠系与渠系建筑物规划布置(一)水源与取水口选择Ⅰ.灌溉水源的选择A.灌溉水源的概念及其选择要求(理论依据)“灌溉水源”是可用于灌溉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达到利用标准(见我国2005年国标)的非常规水的总称。
马清河属于地表水。
灌溉对于水源的要求十分严格。
因此,在选择灌溉水源之前,以我国对于灌溉水源的要求标准为基础,结合马清河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客观分析,我们最终确定了马清河作为灌溉水源。
原因如下:(1)水位。
灌溉时要求水源有足够高的水位,以便能够自流引水或者使得壅水高度和提水扬程降低。
(2)水量。
来水过程应满足灌溉用水过程,以便尽量减小调蓄水量。
(3)水质。
灌溉水质主要指的是水的化学、物理性状、水中含有物的成分及其含量。
灌溉水源的水质应当符合作物生长和发育的要求。
水质的主要考察因素包括:①水温。
若水源的水温偏低,对作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水温过高又会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并且会提高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在我国,旱作物种植要求的水温范围为15~20℃,最低允许温度不得低于2℃;水稻种植要求的水温则不得低于20℃;所有种类的作物种植要求的水温都不得超过35℃。
②含沙量。
水中含有的沙粒,若粒径较小(粒径<0.005mm),则具有较多的肥份,送入田间对作物生长有利,但过量输入,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不利于作物生长。
安徽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设计任务书1.1概况佐坝项目区灌溉面积为500亩。
灌区人口总数约1200,300户;河塌项目区灌区面积为400亩,灌区人口约为900人,250户;许岭项目区灌区面积为300亩,灌区人口约为800人,240户。
三个项目区均种植水稻。
牲畜按户均2头(大牲畜)计算,城镇人均用水定额采用120升/人·日,农村人畜饮用水分别采用70升/人·日和30升/头·日。
1.2气象宿松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全县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蒸发量为748.1mm,降雨量分布因地形而异,自山区向圩区逐渐减少,山区钓鱼台水库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1505mm,丘陵区宿松(王屋)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1323.1mm,圩区下仓埠站多年平均降水量1237mm。
全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023.7h,无霜期254d。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1m/s。
全县土壤可划分为红壤、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等6个土类,其中红壤土占全县总面积的27.1%,耕作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占全县总面积的17.12%。
大田作物中水田以各种稻类和红花草为主,旱地以棉花、小麦、荞麦、豆类、花生、芝麻、山芋、玉米、油菜等,以及各类蔬菜为主。
1.3种植计划及灌溉经验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少量旱作物,各种作物种植比例见表1.3-1。
表1.3-1项目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表作物双早双晚中稻油菜棉花小麦复种植物比列48%48%40%28%12%3% 1.791.4种植面积及农业生产结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中以水稻为主。
目前农作物种植组成仍然是两稻一油,即“一油二稻”,水稻以双季稻为主,辅以种植油菜、小麦等,旱季作物主要以油菜为主。
根据本次调查分析,项目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见表1.4-1。
表1.4-1项目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表作物双早双晚中稻油菜棉花小麦复种植物比列48%48%40%28%12%3% 1.791.5水稻灌溉制度根据本灌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及群众的多年生产经验,多采用浅水勤灌和适时烤田的灌溉制度。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报告
Q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指导书姓名:万文辉学号:2012310562班级:水工2班老师:孙飞一、灌区开发缘由(一)基本情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马清河灌区地形图见附图。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马头山以林为主,20m 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砂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暴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建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Q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
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 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50.2m,正常水位43.0m,兴利库容1.2×1380m,总库容2.3×138A 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0m。
马清河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 A -断面处河底高程30m ,砂、卵石覆盖层厚2.5m ,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 ,河面宽120m 。
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二)灌区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该灌区灌溉面积近12万亩,其种植的作物包括有棉早稻、中稻、双季稻和棉花,都是相对来说耗水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为50:30:50:20。
其次,就目前来说,该灌区位于河流冲击所形成的平原带,其正南方有马清河通过,而在马清河上游有一兴利库容1.2×1380m ,总库容2.3×1380m 的水库,同时其水源方便、水质良好,符合灌溉的条件。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一.灌区概况及分布(一)灌区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本地区三面环河,西起清河,南频卫河,东至禹河;地势平坦,地形坡度多在0.0015~0.004 之间。
过去由于卫河南移,在本区的下中部横凿下一道陡坎;同时,入禹河河口西北方形成一凹地和局部高地。
本地区土质肥沃,土壤质地属中粘壤土,微有结构,土壤含盐量为0.02% 宜于耕作。
土中粘土含量为10%~15%,孔隙率为44.3%,干容重为1.40t/m , 透水性中等。
地下水埋深为5~15m,水质近于中性(PH=7.4 ),可溶性盐为0.05%。
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1.3 毫米,但时间分配不均,经常出现季节性干旱,影响作物生长。
年最大降雨量为877.7 毫米(1949 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63.3毫米(1963 年),年内降雨变率很大,七、八、九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
暴雨多发生在八、九月,由于本区土壤透水性较强,且地下水位较深,因而形成的地面径流量不大,除凹地外,径流可及时排除。
多年平均蒸发量970毫米,月平均气温13~16℃,最高气温43℃,最低-10℃,每年12 月下旬开始结冻,元月底解冻。
全区耕地面积约为113000 亩(100 等高线以下),由于南北方向有李家沟纵切而过,把耕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其面积分别为17000 亩和96000 亩。
当地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是棉花、高粱和谷子等。
全区共分布有四个乡,即前进乡、胜利乡、合作乡和红旗乡。
该区由于干旱影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急需发展灌溉,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二)地形和河道水量概况1.地形(1)灌区地形图一张(1/25000);土地利用率为0.9。
(2)李家沟集水面积不大,平时干涸,雨季洪水期流水(3)100 米等高线以上植被覆盖很好,暴雨季节基本无径流汇入本区。
二.灌区用水资料根据邻近地区自然和农业条件相似的灌区作物大面积丰产灌溉经验,以及该区的灌溉试验站试验资料,结合本区具体条件和增产的要求,分析拟定出本区各种农作物中等干旱年(75%)的设计灌溉制度见表2.表2 中等干旱年75%的作物设计灌溉制度表2 中等干旱年75%的作物设计灌溉制度。
山东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定稿版
***************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TS灌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CONCEPTUAL DESIGN OF IRRIGATION PROJECT ON TSIRRIGATION DISTRICT设计者:种树前人专业:水利水电班级:10级班指导教师:庞清江山东农业大学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3年7月5 日目录前言.................................................................................................................... 11 灌区基本概况................................................................................................ 1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灌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2.1 必要性.................................................................................................. 52.2 可行性.................................................................................................. 63 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83.1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 83.2 总体规划设计指标.............................................................................. 93.3 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94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114.1 可供水资源量分析.......................................................................... 114.2 灌溉用水量分析.............................................................................. 114.3 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125 典型工程设计............................................................................................ 155.1 典型工程范围的选择与布置.......................................................... 155.2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推算.................................................................. 185.3 干渠的纵横断面设计...................................................................... 19结语................................................................................................................ 23前言TS灌区灌溉工程位于我国北方山前平原上,种植旱作。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指导老师:教学班号:一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姓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
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
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
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一.灌区概况及分布(一)灌区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本地区三面环河,西起清河,南频卫河,东至禹河;地势平坦,地形坡度多在0.0015~0.004 之间。
过去由于卫河南移,在本区的下中部横凿下一道陡坎;同时,入禹河河口西北方形成一凹地和局部高地。
本地区土质肥沃,土壤质地属中粘壤土,微有结构,土壤含盐量为0.02% 宜于耕作。
土中粘土含量为10%~15%,孔隙率为44.3%,干容重为1.40t/m , 透水性中等。
地下水埋深为5~15m,水质近于中性(PH=7.4 ),可溶性盐为0.05%。
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1.3 毫米,但时间分配不均,经常出现季节性干旱,影响作物生长。
年最大降雨量为877.7 毫米(1949 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63.3毫米(1963 年),年内降雨变率很大,七、八、九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
暴雨多发生在八、九月,由于本区土壤透水性较强,且地下水位较深,因而形成的地面径流量不大,除凹地外,径流可及时排除。
多年平均蒸发量970毫米,月平均气温13~16℃,最高气温43℃,最低-10℃,每年12 月下旬开始结冻,元月底解冻。
全区耕地面积约为113000 亩(100 等高线以下),由于南北方向有李家沟纵切而过,把耕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其面积分别为17000 亩和96000 亩。
当地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是棉花、高粱和谷子等。
全区共分布有四个乡,即前进乡、胜利乡、合作乡和红旗乡。
该区由于干旱影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急需发展灌溉,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二)地形和河道水量概况1.地形(1)灌区地形图一张(1/25000);土地利用率为0.9。
(2)李家沟集水面积不大,平时干涸,雨季洪水期流水(3)100 米等高线以上植被覆盖很好,暴雨季节基本无径流汇入本区。
二.灌区用水资料根据邻近地区自然和农业条件相似的灌区作物大面积丰产灌溉经验,以及该区的灌溉试验站试验资料,结合本区具体条件和增产的要求,分析拟定出本区各种农作物中等干旱年(75%)的设计灌溉制度见表2.表2 中等干旱年75%的作物设计灌溉制度表2 中等干旱年75%的作物设计灌溉制度作物种类作物种植面积比(%)生长阶段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灌水日期灌水天数灌水率起始终止冬小麦60 分蘖 1 50 1/12 22/12 22 0.0237返青 2 40 20/2 7/3 16 0.0260拔节 3 40 1/4 16/4 16 0.0260抽穗 4 40 26/4 10/5 15 0.0278 棉花25 播前 1 50 18/3 1/4 15 0.0145幼苗 2 35 20/6 26/6 7 0.0217结铃 3 35 19/7 19/7 7 0.0217开花 4 35 12/8 12/8 7 0.0217早秋15 播前 1 50 20/3 28/3 9 0.0145拔节 2 35 25/6 30/6 6 0.0152抽穗 3 35 5/8 10/8 6 0.0152晚秋40 播前 1 45 9/6 20/6 12 0.026拔节 2 35 1/7 10/7 10 0.0243抽穗 3 35 26/7 4/8 10 0.0243开花 4 35 15/8 24/8 10 0.0243 。
A.灌水率图灌水率图的修正修正原则:(1)修正后的灌水率图应与水源供水条件相适应;(2)尽量保证作物需水临界期的灌水不变,若需要提前或推迟灌水日期,前后不得超过3天,且以前提为主;(3)修正后的灌水率图应当比较均匀,使得渠道水位和流量不发生剧烈变化;宜避免经常停水特别避免小于5天的短期停水,保证渠道安全运行。
在修正灌水率图时,要以不影响作物需水为原则,尽量不要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若必须调整移动,以往前移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三天;调整其他各次灌水时,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比较均匀、连续。
此外,为了减少输水损失,并使渠道工作制度平稳,在调整时不应使灌水率数值相差悬殊。
一般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灌水率的40%。
修修正灌水率图考虑到主要作物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取该时段的灌水率为设计灌水率,即q=0.026[m3/(s*100hm2)]三.其他资料(1)有效利用系数η田= 0.90 η农渠= 0.90 η渠系= 0.65(2)流量在2.5~5m /秒范围内修隧洞(片石拱)时,单价为30 万元/km ;同条件下修建陡坡的单价为11.5 万元/km 。
(3)支渠控制面积3~6 万亩,斗渠控制面积3000~8000 亩。
(4 )干支渠续灌;斗渠轮灌。
四.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计算表1、灌区水源的种类、可靠性2、灌区用水方案的拟定表一设计年清河流量按旬统计表六、灌排渠道布置综合考虑灌区水源、灌溉要求、地形、土壤、水文地质条件、行政区划、交通用途,综合考虑布置灌区灌排渠道。
在灌区水源上游取水,布置一条总干渠和三条支渠,支渠下设斗渠、农渠、排水沟等。
(1)、渠首工程位置选择的原则和方案该灌区水源应取清河为水源,河水水量稳定,水质较好,含盐量符合灌水要求。
取水口取在1#断面和2#断面之间的凹岸处,以防止淤积造成取水建筑物堵塞并且1#至2#断面间河床土质密实,2.5 米以下为坚硬岩层。
适合修筑取水建筑物.(2)、排水容泄区的选择一支渠和二支渠控制灌溉区域的的容泄区为李家沟,其中二支渠的六斗渠控制的灌溉区域容泄区为卫河。
其中二、三支渠中斗渠的多余水量也可以通过山谷基线排除,最后注入卫河。
三支渠控制的灌溉区域的容泄区也可以为卫河和禹河。
在三支渠的四斗渠控制的灌溉区域应设抽水站,将多余水从此处排入禹河(该区地势低洼且有高崖,积水不易排出)。
该灌区其他区域,排水天然地势优越,无需太多排水设施及沟道排水。
根据已知资料得知,本地区土壤透水性强,且地下水位较深,因而形成的地面径流量不大,除凹地外,径流可及时排除,所以,农沟的布置暂不考虑。
(3)、灌溉渠道的规划布置原则1、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以便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
2、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
3、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管理,并应为上下及渠道的布置创造良好的条件。
4、确保渠道工程安全可靠。
5、要考虑综合利用。
6、灌溉渠系规划应和排水系统规划结合进行。
7、灌溉渠系布置应和土地整理规划和农业区划密切结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生产生活。
8、当渠线必须转弯时,土质干、支渠的弯道曲率半径应该大于干、支渠水面宽度的5倍。
9、对沿曲线方向宣泄的山洪、塬流应予以截导,防止进入灌溉渠道。
(4)、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布置形式1.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2.渠网配套,灌排自如,控制地下水位;既能适时适量灌溉,又可以及时排水,不使农田渍涝。
3.田面平整,田埂规整,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4.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促使农作物稳产高产。
5.合理利用各类土地,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田间工程的布置形式:在田间系统中,渠、沟、林、路的配合采用沟—路—渠的布置方式,以减少输水渠向排水沟的渗漏,道路旁为灌溉渠道和排水沟中间,在路的两侧植树,具体布置见下图:(5)渠系建筑物的布置。
2.斗农渠渠系建筑物的布置。
以二支渠为例,二支渠共6条斗渠,每个斗渠10条农渠。
每条斗渠上有个斗门,每个农渠上有个农门,共6个斗门,60个农门。
具体详见灌区布置图:七、灌溉渠道设计 1.渠道设计流量推算A 、渠道的工作制度及划分轮灌组的依据依据不同地区种植的不同作物在不同时间对灌水的要求不同,划分轮灌组 。
干、支渠采用续灌,支渠以下的斗、农渠采用轮灌采用分组轮灌,将每支渠的控制面积划分为两个轮灌组。
渠道工作制度采用轮灌方式,并采用集中编组,6 条斗渠每 3 条一组,1 农渠每5条一组,即斗渠两组轮灌,农渠两组轮灌。
( 3)典型支渠支渠流量推算(二支渠)二支渠BAB CO2.6063千米2.7042千米2.7635千米2.5401千米2.7507千米2.8740千米一支渠三支渠二支渠3.3千米5.3千米8.1千米(4)、计算如下1.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二支渠的田间净流量为:Q二支渠田净=A二支×q d=28.66×0.026=0.745(m3/s)因为斗渠分为两组轮灌,同时工作的斗渠有3条,而农渠分为2个轮灌组,同时工作的农渠有5条。
所以,农渠的田间净流量为:Q农田净=Q二支渠田净/(nk)=0.745/(3×5)=0.050(m3/s)田间水利用系数:ηf=0.9,则农渠的净流量为:Q 农净=Q 农田净/ηf=0.0497/0.90=0.055(m3/s)灌区土壤属中粘壤土,从资料中可查出相应的土壤透水性参数A=1.9,m=0.4,据此可计算农渠每千米输水损失系数σ农=A/Q农净^m=1.9/0.0550.4=6.06农渠的毛流量或设计流量为:Q 农毛=Q农净(1+σ农l农/100)=0.055(1+6.35×0.55/100)=0.057(m3/s)2.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
因为一条斗渠内同时工作的农渠有5条,所以,斗渠的净流量等于5条农渠的毛流量之和:Q斗净=5×Q 农毛=5×0.057=0.285(m3/s)农渠分两组轮灌,各组要求斗渠供给的净流量相等。
但是,第2 轮灌组距斗渠进水口较远,输水损失量较多,据此求得的斗渠毛流量较大,因此,以第2 轮灌组灌水时需要的斗渠毛流量作为斗渠的设计流量。
以二支渠的4斗渠为例,斗渠的平均工作长度为1.95千米。
斗渠每千米输水损失系数为:σ斗=A/Q斗净^m=1.9/0.2850.4=3.14Q 斗毛=Q斗净(1+σ斗l斗/100)=0.285(1+3.14×1.95/100)=0.302(m3/s)3.计算支渠的设计流量。
斗渠分为两组轮灌,以第2轮灌组要求的支渠毛流量作为支渠的设计流量。
二支渠的平均工作长度为3.56千米。
支渠的净流量为:Q二支净=3×Q 斗毛=3×0.302=0.906(m3/s)支渠渠每千米失系数为:σ支=A/Q二支净^m=1.9/0.9060.4=1.98支渠的毛流量:Q 二支毛=Q二支净(1+σ二支l二支/100)=0.906(1+1.98×3.56/100)=0.970(m3/s)计算二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η二支水=Q 二支田净/Q 二支毛=0.745/0.970=0.775.计算以一、三支渠的田间净流量:Q 一支田净=11.33×0.026=0.295(m3/s)Q 三支田净=35.34×0.026=0.919(m3/s)6.计算一、三支渠的设计流量:以典型支渠(二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作为扩大指标,用来计算其他支渠的设计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