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件岳麓版
【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1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失败原因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 的联合剿杀。
思维发散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 性,主要表现为: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 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史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后, 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
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 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 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 ——《贼情汇纂》
解读 史料反映了定都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封建帝王思想严
岳麓版
必修Ⅰ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7 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 平 天 国 运动、 辛 亥 革 命 和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考点二 辛亥革命
考点三 五四运动
易错警示
练出高分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1.背景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其突出。 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 图表识记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2.经过
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发展: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1853 年 3 月定都 天京 。 (2)达到全盛:经过北伐与西征, 1856 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 年颁布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 。 (3)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①军事上: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 (4)后期斗争 ②政治上:任用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了具有资 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资政新篇 》。 (5)最终失败:1864 年 7 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1. [xx·重庆高考]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 )A. 秦日纲B. 陈玉成C. 李秀成D.石达开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862年”“上海”“洋鬼”等综合判断,可知这是李秀成的回忆。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李秀成率兵打到上海附近,曾与“洋枪队”交战。
答案:C2. [xx·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问题。
由时间1917年可以排除A、D两项,维新变法是在1898年,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由题意可知新县长仍然有祭孔、跪拜等旧官僚的作风,而且教育会副会长也认为其“可望其布泽于民”,即持赞同态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不彻底,及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故B项为正确答案,C项错误。
答案:B3. [xx·课标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故B项符合题意。
戊戌政变和义和团运动是反现代化的,A、D 两项错误;C项是晚清中国的屈辱史,不符合题意。
答案:B4. [xx·上海高考]下面日记最可能写于( )A. 1861年B.1895年C. 1907年D.1913年解析:从材料中“立宪”“议院”“公然不讳”以及“见诸诏者”可判断为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因此C项正确。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 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 等学说的影响。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同__盟__会___的成立。 (4)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5)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同志军起义,湖北防务空虚。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历史
01
自学——必备知识
02
研读——热考重点
03
研析——命题动向
04
精练—— 高效作业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的_民__族__矛__盾___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经济主张的区别
【解读】 图片分别从经济形式、经济基础、代表阶层、社会发展四个角度说明《天 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经济主张的区别。
【结论】 (1)《天朝田亩制度》把土地平分给农民,希望把整个社会改造成整齐划一的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违背当时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具有落后性;《资政新篇》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性。 (2)对农民阶级的影响:前者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 生产积极性。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课件岳麓版
【构图解史】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信息提取: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其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漫画说史】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信息提取:图一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二反映了民主 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民国共和政体的失败 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 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 附加在中国之上的。……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散尼尔·佩弗 核心论点:中国建立共和政体要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不能简单照搬、模仿。
重点一 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圣库制度 圣库制度,即太平天国的公库制度。规定:凡参加起义之人均应折卖家产交公,即缴圣 库;全体人员衣食均由圣库开支,任何人不得私藏财物。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 大致的平均分配,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高级将领生活日奢, 任意取用于公库,供给配额渐渐失去实际意义。
【图解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条件
信息提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清政 府,目标是建立小农经济的理想天国。
【构图解史】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
信息提取:《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因具有空想性而根本 无法实行。前者具有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后者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先河,堪称中 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漫画说史】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021高考全国历史岳麓版一轮课件:第11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第11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必备知识
主题探究
内化提升
真题实战
-12-
拓展提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是因为深 受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 力,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民主的精神,具有 进步的历史意义。但同时又为个人专门设法,具有人治色彩。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提示:打击了西方列强,客观上阻止了中国迅速殖民地化。
第三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11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必备知识
主题探究
内化提升
真题实战
-17-
【认知深化】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 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 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对当时的 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前 期创办了部分军事工业,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三单元
第11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必备知识
主题探究
内化提升
真题实战
-10-
4.结果 (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意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 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③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 会变革。
第三单元
第11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必备知识
主题探究
内化提升
真题实战
-8-
2.经过:武昌首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 军占领武昌。 (3)结果: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 国”。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考部分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民主革命者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方式。
辛亥革命的过程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 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成 立湖北军政府。
各地响应
随后湖南、陕西、江西、 山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影响
推翻了清朝统治
辛亥革命过程
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黄花 岗起义、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 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影响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辛亥革命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金田起义,建立政权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占 领南京并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土地改革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这一 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精讲课件第3单元2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25张ppt)
平分土地、圣库制度、企图在小 主要内 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 容 有制 群众 基础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 愿望,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反封建的革命性,直接推动革命 的发展;违背社会规律的空想 性;本质上的落后性(小生产者 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辛亥革命 1.条件 预备立宪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 (1)经济:清末“新政”“__________” 义的发展。 章炳麟 、邹容、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宣 (2)思想:_________ 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3)组织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 兴中会 。 主革命团体_________
1905 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______ 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4)军事: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推动了革命进入高潮。 (5)时机: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告捷。
辛亥革命中的五个“第一”
4.结局 宣统帝 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1)1912年2月12日,_______ (2) 袁世凯 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 5.历史意义 资产阶 (1)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______
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__________ (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 略势力。 (3)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 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4)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社 会的移风易俗和社会观念的更新。
考点2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a
17
1. 判断正误 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 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太平天 国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 所以说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a
18
②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侵略的任务,是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a
28
史料二画线部分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何在?
试答: 提示:①领导人大兴土木,奢侈享乐。②领导人失去进取 心。③等级森严。
a
29
【史料三】 1860年……在进攻上海时,英法联军配合清 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最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运动失败了。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
a
30
史料三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试答: 提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 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 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 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a
42
解析:讼师和打官司是专制社会的名词,而律师和起诉是 民主社会的名词,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故A 项正确;B项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推行;C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D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建设。
试答:
提示:主权在民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基本特征;三权分立制 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
a
23
考点研析•分层突破
a
24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1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李秀成论“天朝十误”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猜)心,将合朝将 兵带去。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岳麓版必修1
(3)全盛
①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a.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男女平等。 ②颁布纲领性文件—— 革命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愿望。 《天朝田亩制度》 b.评价 空想性:平均分配不可能实现。
力联合绞杀)、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分析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
二、辛亥革命 1.革命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 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酝酿准备
(1)组织方面
①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 体。 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中国同盟会 在东京成立。 党——___________
农民战争的壮丽悲歌——太平天国运动
[史论要点]
要点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 (2)思想方面:革命派与______ 想。 (3)军事方面: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3.武昌起义 ①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胜利。 (1)概况 ②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中华民国 ③定国号为“ ________”,宣布“五族共和”。 (2)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 解。
制。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辛亥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二、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两大影响: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君 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三项主要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民拥有平等、 民主、自由权利;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组织原则。
高三历史(岳麓版)总复习课件 1-4-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 51张
四、五四精神 1.一次伟大的________运动,体现出强 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 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的转折点。 2.一场广泛传播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 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一场伟大的________运动,它体现了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 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答案: 1.拜上帝会 2.1851 金田 太平天国 天京 北伐 西征 1856 天京 中外势力 3.天朝田亩制度 陈玉成 仁玕 资政新篇 4.王朝秩序 旧纲常名教 西方
1853 南京 天京事变 李秀成 洪 资政新篇
一、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 掠夺,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2.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________ 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4.结果:1912年2月,清宣统皇帝下诏 退位,清王朝在中国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性质: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功绩: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建了亚 洲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________观念深入人心。
特别提示: 1.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 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 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 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 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 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 含着历史的必然。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 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
岳麓版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复习课件
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
资本主义 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__________性
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 智慧结晶。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
盾尖锐。
(2)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活跃。 扶清灭洋 2.口号:“__________”。 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镇压——
3.初步胜利 (1)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 职务。 (2)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 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几个强 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
4.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 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 神。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
新文化 科学的_______运动,体现了鲜明的 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
追求真理 运动,它体现了_________、勇于解
放的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 (4)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易混易错】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太 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 盾激化,即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 激化。民族矛盾的尖锐(鸦片战争)是
“五族共和”。 (2)影响: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 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4.革命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 ①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______ 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以 五色旗为国旗。 ②1912年3月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
对本讲高频考点的考查,选择题
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课题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按照 《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太平天国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 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但是,《资政新篇》没 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共鸣。
战争经过及重要战役
战争经过
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开始,至1864年结束,历时14年。期间经历了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 西征到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洪秀全病逝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重要战役
包括长沙战役、武汉战役、南京战役、北伐战役、西征战役等。其中,北伐战役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西征战役则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而天京保卫战则是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最终因内部腐败和外部势力的联合 绞杀而失败。
保路运动的过程及结 果
保路运动在四川尤其激烈,清政府派 兵镇压,造成流血事件。四川保路运 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 条件。
武昌起义的经过及意 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全国各地纷纷响 应,宣布独立。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 的开始,它的爆发标志着清王朝的覆 灭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的崛起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 据的局面。北洋军阀作为当时实 力最强的军阀集团,逐渐崛起并
掌握了中央政权。
军阀混战与割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为 争夺地盘和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混 战和割据。他们各自为政,导致 国家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由材料中湘军显要成员的出身的晋升情况来看,同 等官职由不同身份晋升而来,说明官员晋升并没有遵循常规, 故 A 项正确。
7.(2019·徐州考前模拟检测)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 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 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 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 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 可以说明( A )
课时作业10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山西太原模拟)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
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
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
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A )
解析:材料中“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教 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表明态度务实,材料中“不得毁谤 国法”表明有所警惕,故 A 项正确;保守态度与材料中“许牧 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符, 故 B 项错误;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与材料中“不得毁谤国 法”不符,故 C 项错误;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与 材料中“不得擅旱地”不符,故 D 项错误。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票号相继撤庄与银行制度的关系, 故 A 项错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票号相继撤庄与清政府压制的关系, 故 C 项错误;材料“从 1853 年至 1863 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 时期,“汉口、扬州、南京等地”是太平军的活动区域,社会 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导致票号相继撤庄,故 D 项正确。
2.(2019·河南安丘模拟)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 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 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 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 即潜佐将施行。”这一举措( A )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 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 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A.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解析:“引起战祸……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 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体 现清政府卖国,故 A 项正确;“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过 于片面,故 B 项错误;体现不了政府官员的支持,故 C 项错误; 《辛丑条约》签订是列强瓜分中国导致的结果,故 D 项错误。
解析:材料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 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粮,安徽、江西应该“晓谕良民, 照旧交粮纳税”,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 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故 A 项正确;太平天国的这一举措是由于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筹集 军粮),并不是为了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故 B 项错误;太平 天国依然保留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故 C 项错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 性,故 D 项错误。
5.(2019·黑龙江哈九中模拟)在平定太平军后,清政府处心 积虑对淮军加以裁抑。1866 年李鸿章愤慨地说:“都中群议,无 能谋及远大,但以内轻外重为患,鳃鳃然欲收将帅疆吏之权。又 仅挑剔细故,专采无根浮言。”这表明( B )
A.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党争 B.清政府固守传统治国策略 C.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D.列强的侵略威胁中央集权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淞沪会战
解析:由材料“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 燹,竞相逃往上海”可知战争主要在南方,由材料“英法租界 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可知为第二次 鸦片战争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故 A 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 在津冀鲁地区,故 B 项错误;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帝国 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故 C 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故 D 项错误。
3.(2019·福建龙岩模拟)1859 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 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 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 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
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 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8.(2019·山东聊城调研)秋瑾就义后不久,同盟会领导人胡 汉民说:“故为中国计,为多数人计,此后非特暗杀之事不可行, 即零星散碎,不足置彼房死命之革命军,亦断不可起。”这一言 论反映出,当时的革命志士( B )
解析:从材料中“都中群议,无能谋及远大,但以内轻外 重为患,鳃鳃然欲收将帅疆吏之权”,可知清政府没有重视增 强国内军事实力抵御外来侵略,而是目光短浅,害怕大臣军权 过大危及统治而削弱其兵力,反映出清政府不能结合实际国情 改变政策,固守传统治国策略,故 B 项正确。
6.(2019·湖南教育联盟联考)下表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湘军 182 名显要成员的出身和晋升情况。由此可知清末( A )
4.(2019·湖北荆州模拟)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 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 1853 年至 1863 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 D )
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 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