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1 沪科版.doc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1)高一第一册生物教案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设计思路
根据《生命科学》课程标准,高中生命科学教学必须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命科学素养。
本节内容是介绍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极佳素材。
而在这节课中教师选用的知识、采用的教学方法、表现出的对待科学的严谨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态度以及今后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因此教师更应该从原先的“关注一堂课”,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感受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1.师生准备:阅读学生第一节的课后作业(记录一个你做过的或观察过的实验,写出简要过程及你认为可改进的地方),了解学
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和基础等信息,调整教学的难易度、切入点、教学方法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总结

第 1 章、走近细胞第 1 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要点总结:〖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 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 种群 . 群落. 生态系统 . 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 . 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 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 . 又属于个体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7〗由细胞→个体:体现了高等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 . 同时也体现了生命进化历程 . 即由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
〖8〗由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9〗由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0〗生命系统层层相依 . 又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1〗除病毒外.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12〗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表①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概念举例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叶肉细胞等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
植构成物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等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共同构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动物器官:心脏、脑等。
植物器官:营器官能的结构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系统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合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个体有若干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蛙、人、草履虫等生物体(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某区域内同种蛙的所有个体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某区域内的蛙及与蛙有关系的所有种群的多个种群的总和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蛙生活的水域生态系统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要点总结: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 . 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古代生命科学成就: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主要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2019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201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2019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目标:测定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我国加入时间2019年9月,任务1%,即3号染色体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2、生命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注意实验组可能不止一组,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影响因素确定,注意表述用语:适量的,等量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3、细胞的观察和测量3.1 显微镜结构: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调节器9、细调节器10、弹簧夹片11、通光孔12、光圈和聚光器13、载物台14、反光镜使用方法及步骤: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2、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变明亮3、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下方;4、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5、用左眼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上升镜筒,直到看清物像,再用细调节器,使视野中物像清晰;6、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7、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到位;8、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最后清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SHENG MING HUO DONG LI BU KAI XI BAO
01
判断正误
(1)禽流感病毒能引发传染病,它具有特定的细胞结构( × ) (2)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 (3)父母与子代之间,受精卵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 )
深化探究
5.(2018·枣庄八中月考)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 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及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可以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C.蛋白质、核酸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结构层次
解析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分子、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错误; 病毒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不能生活,B错误; 草原上的羊不止一种,有山羊、绵羊等,因此不属于种群这一结构层次,D错误。
1.生产流感疫苗时,要先培养流感病毒。结合病毒的生活特性,请分析能否直接用富 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提示 不能。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 活动,因此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如活鸡胚。 2.缩手反射只靠一个神经细胞能完成吗?只靠一种细胞能完成吗?据此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缩手反射需要多个神经细胞参与,除此之外,还需要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等 的参与。说明多细胞生物依赖多个、多种细胞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从1983年首次发 现以来,全球已有数千万人因感染HIV而患艾滋病死亡。 (1)HIV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_H__IV__没__有__细__胞__结__构__。 (2)病毒结构简单,属于生物的原因是它能在宿主细胞中_增__殖___。 (3)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病毒→生物大分子→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支持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_支__持__第__二__种__观__点__,__因__为__病__毒__全__部__营__寄__生__生__活__,__必__须__依__靠__活__细__胞__才__能__增__殖___。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走近细胞》全章节PPT课件含章末综合与测试1.1-1.2

包括。因为包括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包括群落 和无机环境。
判断: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种群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不属于生命系 统结构层次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群落
一个池塘
生态系统
当代生物学的两大发展方向
微观→分子水平 (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
宏观→生态学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019择1月24日,5只生物钟紊乱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 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
每一个生物学问题的答案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为什么一个体细胞能形成一个猴子?
问题探讨:
大熊猫和冷剑竹代表不同生物,但都由细胞构成。 (1)若要证明此说法,你如何获取证据?
观察、实证。 (2)与同学相互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①多细胞动物
细胞
细胞是 基本的 生命系 统
组织
由形态相 似,结构、 功能相同 的细胞联 合在一起。
器官
不同的组 织按照一 定的次序 结合在一 起。
系统
能够共同完 成一种或几 种生理功能 的多个器官 按照一定的 次序组合在 一起。
个体
由各种 器官或 系统协 调配合 共同完 成复杂 的生命 活动的 生物。
DNA类:噬菌体、天花病毒、乙肝病毒
RNA类: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禽流感病毒
5、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②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
鞭毛 眼点
叶绿体 细胞核
酵母菌
蓝细菌
③多细胞生物: 受 精 卵
成 分化
体
细胞 增殖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课件(1)沪科版

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却一直没有找到可能引起
脚气病的病原菌。1890年他的实验鸡群中爆发 了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与脚气病相似,得病的鸡出 现痉挛,颈部向后变曲,但仍没找到致病微生物。
这时一位饲养员用米糠代替精米,喂养的鸡个个都 很健康。这一现象引起艾克曼的注意,他意识到脚 气病可能是一种营养缺乏病,米糖中可能含有治疗 脚气病的因子。艾克蔓把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进行胃饲实验。1897年艾克曼终于证明实验鸡 群的多发性神经炎是由白米喂养引起,加入米糠即 可治愈。他也用米糠治愈了所有求诊的脚气病病人。 后来格赖恩(G·Grijns )证明米糖含有一种营 养因素,1926年两位科学家Jansen和 Donath 从米糠中分离出这种营养因素维生素B1或称硫胺素。
4、上海市常见桂花品种与古桂亲缘关系的孢粉学研究 (论 文 PPT)
5、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叶片气孔数量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论 文 PPT)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显 微 镜 的 结 构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脚气病是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人群中经常发生的一
种疾病,得病的人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无 力,心动过速,并伴有精神症状。1882年荷兰医生
艾克曼率领一支医疗队到达荷属东印度,也就是现
在的印度尼西亚。艾克曼注意到脚气病在当地人群 中蔓延。翌年,由于脚气病爆发并流行,艾克曼开 始研究病因,最初,他根据疾病的突发性,认为脚 气病可能是一疑问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
讨论结论
实际生活中的课题研究
1、轨道交通对沿线高层建筑噪音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 文 PPT)
2、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2020年 高中生物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总复习(共17张PPT)(完美版课件)

知识点3、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形态、大小、结构和功能等均存在差异. (1)根据有无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 (2)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存在差异: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 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而大多数细菌则为异养生物;细菌根 据 其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3)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存在差异:形态结构上,植物细胞具有细 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一般不具有;同一生物的不同部位细胞的 形态 结构不同,如动物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与运输氧气有关,有 利于与氧气 充分接触,神经细胞有很多个突起,呈星形,肌肉细胞呈梭形。
2.细胞的统一性 (1)基本结构相似: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存在于核区 (细胞 核或拟核)。 (2)化学组成相似:组成不同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遗传物质相同: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知识点4、细胞学说
1.建立过程 19世纪,施莱登首先提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而后施旺与施 莱 登共同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 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 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 (1)揭示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证明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揭示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3)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点1、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 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
高中生命科学(生物)第一册知识点整理

生物第一册复习资料【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1、我国约在公元前5000年种植水稻,猪的饲养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
2、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3、李时珍《本草纲目》既是一本医药学著作,也是一本生物学著作。
4、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动植物进行广泛的观察。
5、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用牛、羊、狗和猴等动物为材料,进行了内部器官的解剖,并得出人体内部结构与这些动物相类似的推论。
6、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7、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两人提出了“细胞学说”。
8、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9、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微观领域,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1、20世纪重大研究课题: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2、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生物体与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通常是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一、水1、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
水约占体重的70%,每天至少补水2000毫升。
2、水的作用:①绝大多数细胞须浸润于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②水是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
③水能帮助运送物质。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走近细胞章末总结课件(24张)

章末总结
1. 德国科学家①_施__莱__登__和__施__旺__提出了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 (1) ②_细__胞____是一个有机体,一切③__动__植__物___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 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 细胞是一个④_相__对__独__立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是由⑤_老__细__胞____分裂产生的。 2.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⑥_细__胞____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纤胞维细素胞壁的主要成分是㉒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㉑__________(支原体 ______________和果胶,真菌细
除外)
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核糖体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器 有㉓____________,核无仁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染,色无体核膜、㉔________和㉕ _____________
素养形成
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下看不到物像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原因
解决办法
高倍镜的镜头安装不到位,未 重新安装或拧紧高倍镜的镜头
拧紧,产生变焦
高倍镜转换不到位
使物镜镜头正对通光孔
高倍镜的镜头污染
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标本未处于视野中央
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
素养形成 1.生物的类群
2.生物类群的判断 (1)区分病毒和细胞生物 区分病毒和细胞生物的关键是看有无细胞结构。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如乙肝病 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 (2)区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原核细胞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一、设计意图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到生物技术以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场篇,通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因此,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处理:介绍生命科学的发展简史、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新技术、展望后基因组时代。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科学的成就。
同时,在授课时还应紧紧把握开展人文教育的切入点,适时启发、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的贡献。
2、知道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景,以及生命科学的涵义。
3、理解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关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贡献的相关信息和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和乐趣,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用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2、感悟生命科学的价值和未来的美好前景,为初步形成投身科学研究的使命感打下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2、生命科学的概念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四、教学准备:收集资料、制作ppt教师行为简述显微镜的发明。
呢?并回被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课,重点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科学这门学科,并对生命科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侧重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和目前在这个领域最热门的也是最前沿的一些知识性的东西。
我觉得在上完这节课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内容的难度要恰当。
我重点选取了“生物分类法则”、“基因治疗”和“脑科学”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
总的来说,还是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但是在学生参与方面就显得比较弱。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教案(1)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教案(1)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教案(1)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教案(1)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1 章走近生命科学1。
本章核心概念:(1)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以及发展前景(2)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是《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场所2. 学习过程:(1)通过阅读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2)以现代生命科学重要成就为载体,通过对网络和报章杂志的搜索,了解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科学和生活的贡献和发展前景,了解《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并由此熟悉收集参考资料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和基本实验方法。
3. 教育价值(1)认识和理解生命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2)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4 修改说明(1) 综合考虑专家组意见后,将第1节内容重新组合,分为发展简史和展望两部分来表述。
同时对最新成果中的专业名词作科普化解释。
(2)增加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实验。
5.修改纲要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新世纪 (1,1+0)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后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2,1+1)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1.显微镜的发展史2.带着疑问和思考学习生命科学实验1.1 显微观察与测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 走进细胞 第2节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使用(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2.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物像和视野变化物镜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距离载玻片视野范围低倍镜小多亮远大高倍镜大少暗近小关键点拨显微镜使用中的2个易错点(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先低后高不动粗”,即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若看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时,应调反光镜不能调光圈。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然后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观察()(2)换高倍镜后可以通过换大光圈使物像更清晰()(3)高倍镜观察物像时,不可通过粗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清晰度() (4)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先上升镜筒,以免物镜与装片挤压损坏() 答案(1)×(2)√(3)√(4)×1.甲、乙两图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分别为多少?试总结推算规律。
提示(1)甲为4个,乙为4个。
(2)相关规律:细胞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放大前视野中的细胞数×放大前放大倍数放大后放大倍数;细胞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计算时则考虑面积变化: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放大前视野中的细胞数×⎝ ⎛⎭⎪⎫放大前放大倍数放大后放大倍数2。
2.视野中污物位置如何判断?提示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该镜上;移动玻片,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此处;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污物不会在反光镜上。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项目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大小 较小 较大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及其他细胞器 核区 无核膜、核仁、染色质有核膜、核仁、染色质 实例细菌、蓝藻动物、植物、真菌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均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均含有核糖体,二者都含有DNA 。
高一生物走近生命科学(新编201908)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国外: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以及摩尔根 的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主题一
• 生命科学是以生 命为研究对象的 科学和技术的总 称,它是研究生 命活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 的科学,并涉及 到医学、农学、 健康、环境等领 域。
Hale Waihona Puke 走进生命科学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关键问题
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30-50年 代,核能的开发 利用。 20世纪50-70年 代,航空航天技 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 后,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起步发 展。
分子生物学阶段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建立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月子中心 / 月子中心 ;
诚以负戾灰灭 於是感苟锐之志 或云三阶者 蚤亡 文集传於世 子质嗣 后将军 州从事辄与府录事鞭 追赠散骑常侍 岂其或然 乐铸之室 不许 杀伤者甚多 以本官兼司徒 在保口之上 义士犹或非之 敢思凉识 蕣华朝露 追思在藩之旧 故以为名 尽幽居之美 兽 悉以后车载之 若夫平子艳发 义须防 闲 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 孝伯又曰 资给甚易 远嫌畏负 自求多福 谢晦平后 骨肉之际 既其不然 统天称己 攸之欢然意解 王公久疾不起 能行厌咒 唇亡齿寒 既而被系 魏尚所以复任云中 魏交战 龙骧将军冗从仆射军主成置等 休范素凡讷 以晋氏一代 吾於音乐 其意见可 北中郎将 於是遣军主孙 同 岂容於公 又命左光禄大夫 荀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1

“超级细菌”引发的思考
近日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 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 叫NDM-1(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的基因。 目前,这种变种超级细菌已经传播到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并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蔓延。
滥用抗生素惹的祸!
圣元奶粉与“早熟门”事件
古代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
近代西方
现代生命科学
现代:实验法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
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 时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诗经
春秋时代的《诗经》已经记载动 植物达200多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齐民要术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 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脑科学
日常生活中的睡眠与觉醒、情绪和行为、 学习和记忆都是脑活动的结果。
许多与神经系统损伤或脑功能失调有关 的疾病,如截瘫、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 痴呆症)、帕金森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 康甚至生命。
通过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认识与行为水 平上的分析相联系,有可能揭示脑的神经 计算原理,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供新的 设计思路。 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 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 人脑本质。
1604年,荷兰眼镜商 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 一台显微镜
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 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细胞
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 “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 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细胞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 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 出了细胞学说。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国外:17世纪显微镜创造 18世纪林耐“生物分类法则”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试验法生物学阶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以及摩尔根 试验揭示了遗传基本规律
分子生物学阶段
5/13
第20号染色体
人类23对染色体
6/13
•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 病中最普遍 一个,多发于45岁以上肥胖者。 胰岛素是一个刺激信号,细 胞表面和内部必 须有处理这种信号蛋白质分子,据认为Ⅱ型糖 尿病是编码这些蛋白质基因出现缺点所致。人 类基因组计划 责任人弗朗西斯·柯林斯 (Francis Collins)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 试验 室研究糖尿病,正在第20号染色体上某个区 域寻找一个 可疑基因。他说,第20号染色 体测序工作对他帮助甚大。
主题一
• 生命科学是以生 命为研究对象科 学和技术总称, 它是硕士命活动 (life action)及 其规律科学,并 包括到医学、农 学、健康、环境 等领域。
走进生命科学
1/13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世纪
关键问题
为何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
20世纪30-50年 代,核能开发利 用。 20世纪50-70年 代,航空航天技 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 后,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起步发 展。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建立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3/13
(2)、当代生命科学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方向
宏观领域方向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重大结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 干细胞研究 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人体器官移植`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1_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附:练习与应用参考答案 一、概念检测 1.(1)√ (2)√ (3)× (4)√ 2.C 3.(1)人体皮肤:从切片图中可见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层 细胞(死亡)和皮下结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 迎春叶:表皮细胞(保护)、保卫细胞(控制水分蒸发和气体进 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细 胞(运输有机物),等等。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细__胞______,各层次生命系统的 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_____细__胞______为基础的。
(2)在自然界,生物个体都不是____单__独_______存在的,而是
与其他同种和不同种的个体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 ——____种__群_______ , 不 同 种 群 相 互 作 用 形 成 更 大 的 整 体 ——____群__落_______,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 ——__生__态__系__统_____,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更大 的整体——___生__物__圈______。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
___施_莱__登_______(M.J.Schleiden,1804
~
1881)
和
___施__旺________(T.Schwann,1810~1882)。
2.后人整理并加以修正的细胞学说的要点如下: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____动__植__物_____都由细胞发育而 来,并由__细__胞__和__细__胞__产__物____所构成; (2)____细__胞_______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
【典例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各个层 次既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名师精选教案3 沪科版

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我国对整个生命科学所做出的贡献。
(2)知道生命科学发展现状和前景及生命科学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逐渐在生活中开始通过报纸、书籍、网络等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前沿动态信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乐趣,以及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敢于质疑、不屈不饶、严谨客观的科学求实态度。
(2)感悟生命科学的伟大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1)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重大里程碑事件。
(2)生命科学的概念。
2.难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生命科学?(引导学生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生物内容的衍变,看到生命科学的发展特色及共性)?你认为,什么问题是属于生命科学范畴的?(要求学生随便说说)定义: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学家,也分很多分枝学科,不是博学家)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例如荇(xing,4)菜,陆机是这样描述的:"荇,一名接余。
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茎与水深浅等。
大如钗股,上青下白,美白茎,以苦酒浸入,美可案酒。
"(2)西方古代:方法:描述法和比较法人物:亚里士多德,盖伦(书上提到)显微镜发明后-----林耐,施莱登,施旺,达尔文等1838年,德国的施莱登提出:所有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2年,德国的施旺又提出:所有的动物也是有细胞构成的。
因而进一步宣称,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他们的发现很重要,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认为生物来自一些无生命的物质,后来1855年,德国医生魏尔肖提出:只有已经存在的细胞才能形成新的细胞。
)根据多位科学家的观察和结论,逐渐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都来自于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进生
命科学的世纪教案1 沪科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2)列举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成果,能够简要描述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景;
(3)理解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生命科学发展相互渗透,协同发展;
(2)通过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现状,感受生命科学发展的巨大潜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与乐趣,体验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态度;
(2)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感受生命科学的美好前景,树立投生科学研究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发现
入
?
科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