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丹东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丹东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bb258ad96c85ec3a87c2c5ec.png)
丹东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出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 . 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B . 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 . 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难以入睡。
D . 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2.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里约奥运会上,观众们对谌龙和李宗伟在男单羽毛球金牌争夺赛上的精彩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赞叹这场巅峰对决。
B . 在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围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C . 经科学家观测,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是地球上一岁的十二倍。
D . 为了防止企业免遭破产命运,企业领导者必须研究市场新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3. (2分) (2017高三上·长沙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日前收到你的来信和书稿,今已阅示,并提出了我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B . 老师,久仰了,自小学毕业分别后,我一直都特别想念您,您身体还好吧?C . 令郎知书达理,好学上进,现又秉承父志,研究量子力学,实在可喜可贺!D . 在本届文化年会上,大家一致推举您忝列“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 (2016高三上·资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a66cb51de80d4d8d15a4f8c.png)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最近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因为一个演讲视频火了。
视频中单院长对故宫的各种藏品如数家珍,被大家誉为有智慧、金句多的“段子手”。
②唐朝诗人王维被边塞的奇景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
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样的风光作过描写。
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详细周密的总体规划,零敲碎打的改革不能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
④短短十天的军训过去了,但我们忘不了教官不胜其烦地重复单调的动作,更忘不了烈日下我们共同奋斗的身影。
⑤短暂的20分钟节目浓缩了王华同志对新疆、农四师、家庭的热爱,他在事业上的坚守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冰壶秋月的松柏胸襟。
⑥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侃侃而谈,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
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⑤⑥D. ①③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12月16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将在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3台歌剧剧目将参演,为历届之最B.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如设想的那样,能够创造新思想、模仿人类思维、解放生产力,这无疑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C. 在全国各个电视台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或许无法承受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但至少也应该减少庸俗乃至低俗的打趣的价值定位D. 因不满过去的制度而弃考,因受到当下改革的激励而复考,“白卷考生”徐孟南重返高考考场的举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对今日高考改革的一种认同3.阅读下面材料,选出四项推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心理学家德威克用10年时间对400名五年级小学生进行实验,发现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容易放弃、缺乏自信、不敢冒险。
后来她重复实验时把不同社会阶层都纳入了自己的实验,都发现了相同的结果,不论男女,连学龄前的孩子也未能幸免被表扬后带来的负面效应。
辽宁省丹东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丹东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68eacdc8d376eeaeaa3188.png)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但唯有汉字沿用至今。
这不应该是侥幸,而是源自于汉字的特质。
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其表音符号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号。
即便是汉字,占绝大比例的形声字的声符,也大多来自表意成分。
在长期发展中,汉字表音的因素在汉字体系中大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表音化倾向。
但为什么汉字的表音化倾向停滞了?为什么表音的声符没有进一步简化、抽象化,像很多拼音文字那样发展成为纯粹表音的字母?汉字的生命力何在?若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原因,这首先是因为汉字的适用性。
汉字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这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语是词根语,不用改变词首、词尾或词中间的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
印欧语言很多“性”“数”“格”都要求有小而频繁的词形变化,这是方块汉字难以如实记录的。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在语音上也没有什么变动,和汉语匹配十分得当。
其次是汉字具有时空包容性。
汉字的“包容性”是一种巨大的弹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包容性。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一看就懂,但如果当年有录音机录下老夫子的话,我们可能难以听懂。
因为语音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时代的语音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大不一样。
然而,不管语音发生了何种变化,字仍然是这些字,意思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包容性。
对于英语、法语或其他拼音文字,几百年前的作品现代人可能就看不懂了,因为语音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了文字的拼写上。
汉字承载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比较容易解读的文献,这也成为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
二是空间包容性。
同样一张《人民日报》,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都能毫无障碍地阅读,他们使用同一个汉字系统,字形和字义是一样的,但读音却各行其是。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8500b69ec3d5bbfd0a74f4.png)
2020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方现代思想在界定人之为人时,通常将人视为具有心灵、能够思维的主体;人的存在的特征,突出体现为既与身体无关、又与环境无关的主体性。
这种哲学观念体现在美学上,就是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主体运用其心灵的先验能力构建表象,当心灵中的表象与主体的感受及其情感发生关联的时候,主体就根据其感受的愉悦与否作出审美判断,将能引发愉悦的表象判断为美的,反之则判断为丑的。
按照这种美学思路,主体被极度高扬了,客体则被极度贬低了。
简言之,现代主体性美学通过高扬主体性及其创造力,将人类这个物种从自然世界中无以复加地突出出来,甚至割断了人与自然界的血肉联系。
针对上述理论弊端,生态美学首先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人类的存在理解为“生态存在”,也就是身在生态系统之中的存在:生态系统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是人类存在的母体。
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生之功能、生生之德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赋良知及其反思能力,将自身对于生态系统的责任理解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将自身使命理解为帮助生态系统达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共生状态。
按照生态美学的思路,自然不是人类可以无度利用的资源,而是人类得以产生且赖以生存的本源。
生态美学从生态存在论出发,其核心命题是,自然事物以人类的审美知觉为通道,如其本然地显现其自身。
正是从生态系统的生生特性出发,生态美学展开了对于审美价值的生态重估,探讨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辩证关系。
在生态美学之前的美学理论中,“美”与“审美”都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字词,审美价值毋庸置疑地居于价值序列之首。
但是,从生态审美的高度来看,生态美学的理论思考多了一个重要参照,即生态健康,也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生态美学则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审美互动,清醒而自觉地考察人类审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严肃地反思和批判审美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267643584868762caaed5d9.png)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绍兴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决定了他具备什么样的情趣。
[甲]音乐舞蹈啊、书法绘画啊、旅游吟诗啊,这些雅致的情趣,可以缓解疲劳,松弛紧绷的神经,让人积极、乐观、向上。
[乙]而庸俗的情趣,比如沉浸网络游戏、酗酒吸烟、迷恋不健康视频等,则会损人身心,同时让人陷入堕落不堪的境地。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需要的还是雅。
说到雅,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书画。
[丙]中国绘画的雅,在于它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更在于它表达的是一种挥洒自如、酣畅的美丽。
这种美,源于绘画者的内心,它借助笔墨,跃然纸上。
笔墨所到之处,意象飞升,情趣盎然,一点一线,皆有可能触动赏读者的心弦。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松弛B . 沉浸C . 同时D . 跃然纸上(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乳钉纹簋(音鬼)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食器,1959年在安徽省由屯溪市弈棋公社修建飞机场时出土,埋藏地下已逾2500余年,仍然完好无损。
它造型别致,独具风格,为春秋时期吴越地区铸造的一件很具特点的铜簋,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行于商周时期,春秋逐渐衰落,战国时就很少见了。
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是圆腹,侈口,圈足。
商代簋无盖、无耳,或有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双耳或四耳;吴越地域的簋则基本上都是双耳无盖。
此件乳钉纹簋呈圆形,口微侈,鼓腹,圈足,平底,通高16.5厘米,口径27.7厘米,重7公斤,设有双耳,耳背附镂空棱脊,这种装饰,极为少见,精致美观。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71b8cbfa98271fe910ef9ec.png)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伽西莫多对群众投去恫吓(hè)的眼光,他在绳绑中扭动,像无法挣脱锁链的野兽,把轮盘弄得轧轧(yà)响,这使嘲骂和叫喊声更加利害起来。
B . 城市领导人励精图治,在建设智慧城市大潮中审时度(duó)势、追本溯(shuò)源,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提出科学与人文因素兼具的建设方案。
C . 鲑鱼被剖开的肉,鹰隼(sǔn)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豹子令人晕炫的圆斑……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lài),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D . 天空中一层浓重的黑雾遮天蔽日,雪花似的东西纷纷飘落,辛德勒走到轿车旁,从引擎(qíng)盖上拢起一把在手里捻(niǎn)了捻,发现是骨灰。
2. (2分) (2017高二上·寻乌期末) 【点评】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一女子因琐事欲跳楼寻短见,民警和消防员苦心孤诣地对该女子进行劝说,缓解女子的情绪,最终将其劝下,成功解救。
③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
④职业劝募人和其他推销员一样,应该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应该进退有度,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
⑤该巷风貌古朴,姓氏驳杂,不足400户居民,竟存在159个不同的姓,经这里继续南迁的族姓,曾回来寻根问祖的人不绝如缕。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e545a8bd64783e09122bcd.png)
“哦!”老先生和老太太几乎同时叫了起来。“也是家庭小说。”那位女青年又低声说。
“倒不曾看过巴金。”那位老太太微微一笑,发表她的意见,“哀情小说、家庭小说,不能不推《红楼梦》。”于是她就研究起《红楼梦》来,特地对她丈夫说:“凤姐和贾母斗的牌,大概就是麻将书上说风姐放一张‘一饼’给贾母。‘一筒’北方人叫‘一饼’,不过她们是两个人就可以成局的。”
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末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
命题人:姜丹 朱俊锋 谢虹 审校:朱俊锋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将文化观念加以固化表达和传播的,主要是文明的经典。直接创造文化观念的是劳动。劳动是动态的过程,并不能固定下来,也难以持久流传。文字诞生之前的文明进步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先进的、独特的观念难以保存,从而无法长时间、远距离地传播,进而造成文明难以累积式地发展。道金斯就指出,通常的文化模因,像流行歌曲,“只能在短期内迅猛地扩散,但不能持久”,而那些“可以流传几千年历久不衰”的文化模因,“通常是由于见诸文字记载的东西拥有巨大的潜在永久性”。这就表明,文字出现之后,经验被记载下来了。事实上,这些被记载下来的经验,不断被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验证,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经验记载被淘汰和遗忘,取得好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一些记载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所谓文明,无非是“平行于生物基因,可以代代相传的一个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包括口耳相传的经验,从经验提炼而来的格言和谚语,以及从这些东西中升华而来的经典。例如,远古时期,还在森林里生活的人类先祖不得不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有意无意进入毒蛇的领地。对毒蛇的提防和恐惧经过口耳相传,最后进入经典之中,蛇由此成为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经典教化和生理反应一起,持续地强化着这一形象。卡尔维诺由此指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经典跟普通的经验以及从经验中升华而来的格言、谚语不同,后者“最多被视为一些世俗智慧,对人亦缺少说服力和约束力”,而经典则是具有“规范性的论说”,具有“表述上的普遍性”和力量上的“权威性”,是“文化的基本内核”。我们的底层文化观念,就表达在我们文化的经典当中。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0f680b11ed9ad51f11df29d.png)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下·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
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
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B . 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C . 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D . 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 .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 .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 .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 . 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 . 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 . 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天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精品辽宁省五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精品辽宁省五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c71c86c763231126fdb1126.png)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及地中海地区的金崇拜源远流长。
六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用天然金银合金做装饰品,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男女贵族开始带金饰,四千五百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乌尔王朝时代出现了金链.黄金制品是西方古代文明的象征。
最近,新疆伊犁的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约四千年前的包金耳环,进一步证实了金器由西向东传播的途径,东亚地区还没有发现同时期的黄金制品。
夏商两代约一千年,中国境内出土黄金总共仅千克。
二里头遗址和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铜器,没有金器,表明金器还不是夏商王朝崇拜的重要对象。
美国学者艾玛·邦克解答了中国黄金之谜,认为中原地区的黄金制品是商代开始通过周边民族传播而来的,战国时代才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
中国文明是东亚文明圈的核心。
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东亚文明圈通过新疆等草原地带和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有了间接沟通。
小麦、绵羊、黄牛和冶金术等在中国的出现是青铜时代东西方接触的结果。
草原的高牧文化也和东亚文明保持互动,这种沟通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形成。
商代迎来驯化马牵引的轮辐式战车,周代又学会了骑马放牧和作战。
游牧王国相继在欧亚草原涌现,欧亚大陆南北两大经济地带对抗加剧,经济形态的对立和互补也使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交流更为深入密切。
黄金作为草原地区储存财富的等价物起到了重要作用,自青铜时代以来中亚的部族首领或贵族形成了以黄金装饰人身、兵器、马具来象征地位和权势的习俗。
2000年,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乌尤克盆地发掘的阿尔赞2号坟冢,埋葬斯基泰贵族夫妇2人,出土金器5700多件,总重20公斤,绝对年代在公元前7世纪。
马背民族崇拜太阳神,而能呈现太阳光芒的正是黄金。
他们从阿尔泰山获取巨量黄金,打造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流通于欧亚草原。
草原丝绸之路又称“黄金之路”。
精品辽宁省丹东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精品辽宁省丹东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8c97e502d276a201292e26.png)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但唯有汉字沿用至今。
这不应该是侥幸,而是源自于汉字的特质。
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其表音符号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号。
即便是汉字,占绝大比例的形声字的声符,也大多来自表意成分。
在长期发展中,汉字表音的因素在汉字体系中大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表音化倾向。
但为什么汉字的表音化倾向停滞了?为什么表音的声符没有进一步简化、抽象化,像很多拼音文字那样发展成为纯粹表音的字母?汉字的生命力何在?若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原因,这首先是因为汉字的适用性。
汉字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这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语是词根语,不用改变词首、词尾或词中间的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
印欧语言很多“性”“数”“格”都要求有小而频繁的词形变化,这是方块汉字难以如实记录的。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在语音上也没有什么变动,和汉语匹配十分得当。
其次是汉字具有时空包容性。
汉字的“包容性”是一种巨大的弹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包容性。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一看就懂,但如果当年有录音机录下老夫子的话,我们可能难以听懂。
因为语音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时代的语音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大不一样。
然而,不管语音发生了何种变化,字仍然是这些字,意思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包容性。
对于英语、法语或其他拼音文字,几百年前的作品现代人可能就看不懂了,因为语音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了文字的拼写上。
汉字承载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比较容易解读的文献,这也成为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
二是空间包容性。
同样一张《人民日报》,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都能毫无障碍地阅读,他们使用同一个汉字系统,字形和字义是一样的,但读音却各行其是。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193d26277232f60dccca12b.png)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2007.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如使用机读答题卡,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如不使用机读答题卡,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依次填入下面的表格。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坎坷(kē)宿舍.(shè)吮.吸(shūn)犯罪未遂.(suí)B.哺.育(pǔ)剖.析(pōu)靓.妆(liàng)为.虎作伥(wèi)C.模.板(mú)折.本(shé)瞭.望(liào)独当.一面(dāng)D.风靡.(mǐ)载.体(zǎi)潜.力(qián)乘.人之危(chè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辐射入场券墨守成规人情事故B.妨碍受委屈谈笑风生食不果腹C.赝品老俩口迫不及待趋之若鹜D.迁徙候车室蛛丝蚂迹走投无路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森林火灾与江河洪水一样,并非全无好处,甚至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种自我可以生态。
火灾过后,可能会有新的生,大火生成的黑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
A.调理再造生物B.调理再生物种C.调节再造物种D.调节再生生物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部影片中主人公善良的性格和悲惨的命运让我深深感动,看到动情处,泪水如洪.水猛兽...般席卷了我。
B.李女士勇敢地站出来,在媒体上现身说法....自己的遭遇,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因贪小便宜而上了骗子的当。
C.侦查员经过化验证实,犯罪嫌疑人衣服上的血迹与犯罪现场残留的血迹如出一辄....,都是受害者留下的。
D.荣誉的桂冠不会平白无故....的降临的人头上,成功者的每一步足迹,都深深嵌着难以言喻的沉重和辛劳。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f1876b1f5335a8103d2200b.png)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美国潜艇部队司令部宣布,美英两国的潜艇在北冰洋地区举行代号为“2007冰”的秘密军演发生潜艇爆炸,一时间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
但耐人寻味的是,关于本次事故的发生地点,英国国防部讳莫如深,只是表示事发时“不懈”号潜艇正位于冰层下数百英尺的深处。
B . 笔者想质问郭德纲,你当明星赚钱本无可厚非,但利用自己的形象为虚假广告代言,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你总该给大伙儿道个歉吧?C . 有的年轻人见贤思齐,看到好的工作就去应聘,缺乏足够的忠诚和对职业长远的规划。
D . 中国女足面对世界杯上关键的一场比赛,必须做到的就是要以我为主,既不需要妄自菲薄,也切忌傲慢自大。
2. (2分) (2019高一上·静海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
B .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C . 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二十个国家、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D .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3. (2分) (2018高三下·凯里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考场外,一家三口正在等待参加高考的姐姐,鲜花是贤弟精心为她挑选的。
B . 晚清海派名家的肖像画作品展,任预、任颐的作品都忝列其中并成为精品。
C . 由于个人手法粗陋还请各位海涵,有不足之处还请麻烦指出并多多谅解。
D . 今年春节期间,几个学生来我家拜访,我夫人急忙拿出糖果来招待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铜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化生存的远景,意味着人类所向往的终极自由之境建筑在之上。
1969年克兰罗克教授把两部电脑连接起来,创造了名为阿帕网的互联网雏形,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便不可逆转地开始了。
数十年间,从0到1的数据洪流改变了历史的河道,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堤坝冲击得。
数据化是一切的归宿,沿着沟通数字化---体验数字化---肉身数字化的路径,人们最终将完成由实入虚的大迁徙。
沟通的数字化,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
关于体验数字化,除了电子游戏的真实感和浸入感更加逼真强烈以外,还可以畅想这样的情景:人们足不出户,只要点击手机上的购物网站APP,就会身处一个可以互动的全息影像世界中,的商品虽非实物,但却可以看到、、触摸。
总之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的一切真实感受,都在这个影像系统里得到了完美的模拟,甚至可以做到试吃试用。
肉身的数据化,是现实世界的尽头。
社交、购物、健康,人类的一切行为与感知都将迁移到互联网上,人类将离开肉身,打造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有可能或许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矿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虚拟千疮百孔琳琅满目感知B . 模拟满目疮痍千姿百态感受C . 虚拟千疮百孔千姿百态感受D . 模拟满目疮痍琳琅满目感知(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们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早就习惯了B . 但我们还不习惯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C . 但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我们还是不习惯D . 我们早就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用微信社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类将离开肉身,进入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或许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矿场。
B . 人类将离开肉身,进入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或许有可能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矿场。
C . 人类将离开肉身,打造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有可能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矿场。
D . 人类将离开肉身,打造自己所制造的虚拟世界,一去不复返。
这样一来,现实世界或许将成为虚拟世界的能源来源,就像空疏寥落的矿场。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大龙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
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深刻。
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叫“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
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地可以非常发达。
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
西方人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中国人的自由更多的是“心性”的自由,而西方文化的“物性”则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
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
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
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
而且,就教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庞大和复杂,恐怕世间再没有其他宗教能够与佛教相提并论了。
佛教经书卷帙浩繁,达几千卷之多,一个人穷其一生恐怕也是难以阅尽。
印度的瑜珈也是非常有名的。
最早的瑜珈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一直与任何宗教信义或伦理保持分离状态,其目的是使身体和精神之间得到完美平衡的发展,而冥想和苦修是其主要的形式。
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
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心理上的需求。
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我们这样分类,并不是说西方人只有生理上的需求,或者说印度人只有精神上的需求,或者说中国人只有心理上的需求。
而只是在表明这三种族群在各自所侧重的方面的追求和需要;也是在表明他们的文化在各自方面所达到的极致。
(选自《人民文摘》,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B . 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 . 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D . 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 . 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叫做“喝茶”。
C . 世界文化可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人性”的文化特性,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 . 中国人的情感以及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3)西方、印度、中国的文化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3. (9分) (2019高二下·来宾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历史上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却又极其坦然地与平民百姓相伴共存。
从史实去考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先民的“本源文化”,然后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分化为“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化”。
民间艺术的共同主题是歌颂生命,歌颂生殖繁衍。
这些观念,是由阴阳相交而生万物的古代哲学来的。
如甘肃各地出土的葫芦瓶等,即是与葫芦有关的人类繁衍传说的体现,而葫芦又与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娲有关。
伏羲、女娲在民间艺术中是以葫芦中的一对人首蛇身、阴阳合体的形象出现,这与本源艺术的葫芦瓶造型惊人地暗合。
随着社会阶级的产生,一部分民间的工匠被吸收去为上层社会服务,参加上层艺术的创造,形成了非民间艺术,即所谓的“上层艺术”。
这些非民间艺术品除了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外,大部分在内容与造型上,离民间的思想形态不远,而仍具有民间艺术那种朴厚、阳刚的风格。
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西汉初期和东汉晚期的一部分画像石刻等。
在上层社会的需求下,一部分工匠向专业化发展而成为技师,另一批工匠仍留在民间。
但这两类工匠的作品风格已开始有明显的分野。
由民间工匠派生出来的百工,渐渐走专业化的道路;作品也由群体制作而变为细致的分工,由此派生出的个性艺术,促成了专业艺术家地位的提高。
专业艺术家的诞生,使作者及其作品被列入史册,顾恺之、吴道子、杨惠之等即为代表。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并不考虑表现对象的科学属性;只要能表现作者心中的意念,任何自然界的或外在的客观形象都可加以改造、变形或组合。
只要作者认为美,便都合情合理,却不必符合科学之理。
民间艺术的意念不是沿袭本源艺术的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邪思想。
因此,民间艺术所选取的形象,有一部分是从先人传承下来的,诸如鱼、蛙、葫芦、十二生肖等;另一部分是从生活中来,随意念而组合。
当然,民间的物质条件和时间都有限,民间艺术不可能像上层艺术那样事事讲求精细。
但工多艺熟,以瓷绘为例,经过大量一实践之后,便发展出一个富于韵味、以少胜多的大写意系统。
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主要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行、五色观进行组合配搭的。
历代的中国平民百姓,觉得只有强烈的色彩才可以与大自然匹配,与天地协调。
往往喜爱对比强烈、鲜艳明亮的颜色。
因此,原色是民间艺术的基调,但五行、五色观和民俗的影响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民间艺人会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种颜色,以表达审美和生存功利上的追求。
例如喜事的民艺品尚红,丧事的尚白。
此外就是个别作者的主观用色,那就更自由、更意念化了。
(摘编自杨先让《追寻中国民间艺术的源与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化”虽有一定的区别,但都源自于先民创造的“本源文化”。
B . 民间艺术中的伏羲、女娲是一对人首蛇身、阴阳合体的形象,体现了古代哲学的观念。
C . 民间艺术不考虑符合科学之理,这直接导致了那些民间工匠难以走专业化的道路。
D . 民间艺人在其艺术作品中运用色彩很大程度上受到五行、五色观和民俗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主体部分主要从民间艺术的主题、分化、造型、色彩运用等方面来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