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基础知识.doc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知识点梳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概念:大气是指地球周围聚集的一层很厚的大气分子,称之为大气圈。

是由多种气体、固体杂质和水汽混合而形成。

2、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成分作用干洁空气氧气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参与有机物的燃焼、腐败、分解氮气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影响大气温度水汽水汽的固、液、气三态转化,产生了一系列天气现象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大气垂直分层(比较重要)大气分层高度特点与人类关系气温的垂直变化空气运动特点高空大气平流层顶至2000 ~ 300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对流层顶至50 ~ 55千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下冷上热,因而大气结构平稳,天气晴朗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同一纬度不同季节厚度不同,夏季较厚,冬季较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最密切对流活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特别提醒: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反射作用(1)表现(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现象3.吸收作用(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高中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红外线)、2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基础知识] 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基础知识] 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知识点归纳](带★为强化记忆内容)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球大气的受热过程分为三个过程:①“太阳暖地面”: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少,而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②“地面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③“大气还地面”: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的根本原因。

3、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

(注意结合书本P30的图2.3来理解、应用)5、热力环流的应用,★如海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山谷风(白天谷风、夜晚山风),城市热岛效应等等。

6、由于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风,因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7、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南左北右。

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速度。

摩擦力既改变风的方向,又改变风的大小8、①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P31图2.5)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平行与等压线;(P31图2.6)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注意理解P32图2.7)9、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大气环流,★形成原因是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word(K12教育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word(K12教育文档)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word(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word(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学好地理不但有利于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注意: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过程: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P37)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冷高压,热低压)2、气压中心(北半球):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各个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风带——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干冷少雨。

(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少雨。

(完整版)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完整版)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1.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4.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5.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6.大气逆辐射并不只在晚上存在。

7.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昼夜温差的比较】晴天温差大于阴天,陆地温差大于海洋。

2.1.2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别提醒】(1)气压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而言的。

(2)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尔减小。

(3)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并非由气压差异造成的。

(4)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3、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使海冰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巴山夜雨”、逆温】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圈的组成低层大气主要成分:干洁空气、少量水气、固体杂质(1)干洁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少量二氧化碳组成:氮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氧是人类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2)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固体尘埃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也可以作为凝结核,促进云雨的形成。

2、大气圈的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以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1)对流层:约占整个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平均厚度为12千米,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2)平流层: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千米范围内。

平流层大气层中有臭氧层,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导致平流层的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呈现下冷上暖的特征。

该层大气大气对流很弱,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飞行在该层。

臭氧层能够吸收对人类和动植物有伤害的紫外线,故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高层大气:在距离地面80-500千米过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太阳活动强烈时,会扰动电离层结构,影响地面无线电传播,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中断。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云滴会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散失的热量。

(完整word版)《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的作用:(白加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使得夜晚气温不会太低。

4.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5.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①多云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云层阻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②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③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故温差较大。

④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6.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1)依据各大气层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将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大气层的基本特点:对流层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平流层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7.气温的时间分布:(1)气温的日变化:日变化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大气温度最大值正午12点(H最大)午后1点午后2时左右最小值夜日出前后(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年变化太阳辐射大陆海洋最高值 6月 7月 8月最低值 12月 1月 2月 8. 热力环流(1)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存在高、低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的水平运动)(3)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的关系:①地面受热——气流垂直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热低压)②地面冷却——气流垂直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冷高压)(4)应注意的问题:①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②气压高低的比较:在同一水平高度比较;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

高一地理知识点:地球上大气.doc

高一地理知识点:地球上大气.doc

2021年高一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大气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a)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b)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3)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那么风力越大a)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b)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在叁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2.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a)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b)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塬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a)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上下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7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南半球气压带根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b)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西北风寒冷枯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东北风温暖枯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a)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一般而言,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处于赤道低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结构word版本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结构word版本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热大地”1、地球上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2、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与地面长波辐射方向相反。

3、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削弱作用;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 保温作用。

练习:用图示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

(参照P28图2.1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1、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大气的垂直运动练习:画出热力环流:①标准图 ②海陆风 ③城市热岛环流 2、等压面的变化: 高压向上凸出,低压向下凹下。

3、气压中心: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 热低压 ;受冷下沉,近地面形成 冷高压。

①等压面上的点气压值相等;4、判断气压值高低: ②等压面以下气压值高,以上气压值低;③近地面气压值高于高空。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3、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其规律: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等压线越稀疏,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练习:画风向:①北半球近地面 ②南半球近地面 ③P32 甲、乙两地第一 节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大 气 运 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34页)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2、分布规律:干旱少雨的气压带:副高、极地高压多雨的气压带:赤道低压带(对流雨)、副极地低气压带(锋面雨) 多雨的风带:西风带3、季节移动规律: ( 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35页) 北半球大致是: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6页)2、气压中心名称:(37页) 季节亚欧大陆北太平洋上 北大西洋上 被切断的气压带 冬季(1月份)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夏季(7月份) 亚洲低压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纬度 气压带 气流 成因 属性 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A) 受热膨胀上升 热力和动力 湿热 3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B) 堆积下沉 动力 干热 6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C) 暖气流爬升 动力 温湿 9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D)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冷干分布纬度 风带 成因 属性 0°—30° (低纬度) 信风带(①② 副热带高压带指向赤道低压带干热 30°—60°(中纬度) 西风带(③)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带温湿 60°—90°(高纬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指向副极地低压带冷干第 二 节 气 压 带 与 风带3、季风:(38页)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候的分布规律、特征、成因(38-40页)第 二 节 气 压 带 与 风 带一、锋与天气:(41-42页)1、判断形成以下天气的天气系统: ①沙尘暴 ②寒潮 ③梅雨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43-45页)1、低压(气旋):近地面北逆南顺辐合,中心气流上升; 高压(反气旋):近地面北顺南逆辐散,中心气流下沉。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组成大气=干洁空气+水汽+杂质干洁空气: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氮气(含量78%,N元素是生物体基本元素)氧气(含量21%,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②是温室气体,具有保温作用)臭氧(吸收紫外线,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非洲运动员田径项目成绩优异原因: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中含氧量低,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更高---原因: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

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大气上冷下热(上冷下热是对流运动的前提)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集中了整个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逆温: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的影响(先只做了解即可,在其他部分都记住的基础上再识记该部分):积极: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③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逆温层的出现有利于保持温暖湿润的局地气候,而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生物越冬。

消极:①出现多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②加剧大气污染。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1)干洁空气①氧气,约占21%,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②氮气,约占78%,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3)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

(3)臭氧层空洞:大量使用氯氟碳化物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1)高度: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

2.平流层(1)高度: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②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③天气晴朗,无云无雨,能见度好。

—水汽、杂质少。

④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1)高度:平流层顶部到2000-3000千米的高空。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先降低后增加。

②空气密度很小。

③在80-120千米的高空,有流星现象。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向
的力,就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_______
等压线。
9. 大气运动有
运动和
运动之分,大气的
称为
风。
10.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风向与等压线
___________。
11.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
力、


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2.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七个气压带是赤道
下,风向偏转成 ___________风。在北极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
_______,近
地面形成 ___________ 带。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 ___________风,它与较暧的 ___________风在
北纬 60°附近相遇,暧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极锋。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基础知识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 ______、 ______、 ______。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有 ______、 ______,其中淡水
的主体是 ______。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基础知识
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地球大气层可分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航空最佳的飞行层 __________ 。平流
层存在 __________ 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
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致使北纬 60°附近近地面形成 ___________带。从而形成中纬和高纬环流圈。
15. 由于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
动。
16.大气环流使 _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_ 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________ 带、南北半球的副热
带 _________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 _________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 ________带。六个风带是低纬度的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中纬度的 ___________和高纬度的 ___________。
13.海陆 ________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 _______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 ,又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的这种作用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
6.地面 ____________,近地面空气就会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少,形成
_________,上空空气聚
积,密度增大,形成 ________;地面 __________,近地面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积聚,
18. 热带雨林气候是在 ____________ 控制下形成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 _______带有很大关系; 在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19.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 ______和 ______。
20. 由于锋面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锋面两侧的 ______、 ______、 ______都有明显的差别。
3.____________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吸收 ____________增温,同时又以 ____________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4. 太阳高度越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 _________,被大气削弱得越 ______,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14. 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 1)低纬环流:赤道地区得到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
______,形成低气压,叫 ___________ 。上升气
流在赤道上空聚集,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
______________ 的影响,在北纬
30°附近上空偏转成 _________,这样气流受阻塞而堆积,致使近地面气压
射越 _________。这是太阳辐射由 ___________向 _____________递减的原因。
5. 太阳辐射能穿过厚厚的大气,部分被大气 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 ,大部分能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
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 ____________却是隔热层,把地面放出的热量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7. 夏季大陆升温快,气温 ______,气压 ______,形成 ______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 ______,气
压 ______,形成 ______中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 ______,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呈 ______分布的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形

带。在近地面,大气由 ___________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 ___________力影响下,
偏转成 _________风,此风与南半球的 ___________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形成了低纬环流。
( 2)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
___________ 力影响
21. 一般来说,冷锋过境时气温 ______、气压 ______、多出现 ______天气,暖锋过境时 气温 ______、气 压 ______、多出现 ______天气;气旋过境时多出现 ______天气,反气旋控制下多出现 ______ 天气。 22.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____________ 。 23. 全球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密度增大,形成 __________,上空空气流出,密度减少,形成 ____________。
7.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

加热不均匀, 造成高低纬度间
的差异。由于 ____________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8. 把单位距离间的
叫做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