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人物传记:《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阅读与答案.docx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默秋一1909年,陈寅恪复旦公学毕业。
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
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
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
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来文等22种语言。
陈寅恪一心向西学,但没想到的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
陈寅恪发现,在世界学术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跟当时中国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
他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
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二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即将不保。
陈寅恪携妻将雏,踏上了流亡之路。
在离开北平之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是当书到长沙,竟悉数被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
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
书烧毁了,而他随身带着的常用的、备用的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竟也被盗走了。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就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在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作出的。
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就是这样一位“最优秀的中国学者”,“一个天生的导师”,此时却身处战火之中,他的工作条件惊人地恶劣,但他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推荐下载】2014高三期中测试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键入文字]
2014高三期中测试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2014高三期中测试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5分)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青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音却)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
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
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
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
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
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
游
1。
【推荐】《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刘斌⑴ 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⑵ 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⑶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
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
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⑷ 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
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
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⑸《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
”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⑹ 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
实用---人物传记 作文
▲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
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
“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
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
”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
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了,用针缝起来……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
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何泽慧。
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夫——钱三强。
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
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
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
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通信,限定25个单词。
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
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
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
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
朴素而久远的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国家的挚爱。
何泽慧老人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
“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不是赞颂,而是对何泽慧那一辈学人的精神世界的白描。
实用文本类阅读训练
实用文本类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曾请教他为何不予纠正呢。
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
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他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在中国学术逐渐向国际学界转轨时,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大家。
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等。
1937年,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个转向与抗战有关。
北平即将不保,父亲亡故、右眼失明的他携妻将雏,踏上流亡之路。
藏书悉数毁于战火,随身携带的书籍大部分被盗。
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他以论带史,跟早年做的那种,从语文学到历史学精细的对照,完全不一样。
在中古研究里面,他注意到的若干解释中古中国的架构和因素,至今仍是很多研究者绕不过去的课题。
说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学者,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
为写这两部书,他曾躺在床上呻吟,对前来探视的邓广铭先生说:我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
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给予陈寅恪异乎寻常的褒奖。
牛津大学1939年正式聘请他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虚席以待。
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最优秀的中国学者‛。
由于长期用高度近视的左眼工作,陈寅恪的双目失明了。
抗战胜利了,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这时他57岁。
陈寅恪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
陈寅恪的助手、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阅读试题及答案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张昌华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
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
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
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
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
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
”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
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
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
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
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
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
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
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
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
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
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
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
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
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
只有一张阅读答案
只有一张阅读答案【篇一:人物传记:《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阅读与答案】>张昌华①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
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②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
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
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
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
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
”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
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
曹云祥同意了。
③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
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
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
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
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
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
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
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
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④他是一位“怪人”。
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
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
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传记》规范训练(含答案)
第一单元传记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柳青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
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
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
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
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
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
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须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
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来得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
当书到长沙,就悉数毁于战火。
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
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
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大师陈寅恪》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师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他13岁游学欧美和日本,先卒业于哈佛大学,又研习于柏林大学及巴黎大学等。
“求学时应该在乎知识而不该在乎文凭。
”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他根据自己想学的课程,知道哪所学校可以学习,便前往学习钻研,学成后又到另一所学校,留学16年,竟然未取一张文凭,也无学位,但学问之深,一时无人可及。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为专研高深学术之机关,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通才硕学”及各种学校的国学教师,对导师要求非常高。
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为国学导师,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梁有点生气:“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陈遂被破格录用,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学贯中西,治学之广非常惊人,在宗教、史学、人类学、校勘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闻名世界。
他的课不单是学生来听,清华的许多教授都来听,他的好友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和朱自清等也都来听,因此他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他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
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
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至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但又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认为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要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陈寅恪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如此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呢?从他早年的留学笔记中可窥见一斑。
他的学生季羡林先生在整理他留学德国期间的学习笔记时,发现他的笔记竟有64本之多。
高一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题及答案3
高一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题及答案3一、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1、AD5分,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
A项,“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之中,“囿”并非“局限和禁锢”之意。
从前文“‘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等语句可见,“囿”字在此有坚守之意。
故A项错误。
D项,“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一句,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从本段整体来看,他认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故题中“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反对汲取外国文化”理解错误。
2、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分②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4分,每点一分3、①家庭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1分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2分②1927年,王国维逝世,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贯穿终生。
1分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2分4、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
2分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2分以及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2分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
2分答题思路: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大师的贡献--陈寅恪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陈寅恪作为大师的总的价值二、死1、B DB “对于死也并不在意,甚至认为死来得过于迟缓”错,随着身体的衰老,米开朗琪罗受到病痛的折磨,越感到孤独和悲惨,很易哭泣。
《陈寅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以下小题。
欲说陈寅恪与张荫麟的有关学术分歧,要先说一下张荫麟这位“史学天才”。
1923 年,年仅 18 岁、考入清华学堂仅半年的张荫麟,在《学衡》杂志发布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怀疑》,针对梁启超对老子事迹之考据提出异议,史学界一时震动,梁启超也对他大加欣赏。
以后其论著不停问世,被目为史学界最有希望之天才,深受梁启超、陈寅恪、熊十力等大家推重。
至于分歧之由来,则要从陈寅恪对龚自珍一首诗的评论说起。
或许是擅长从“诗史互证”角度对待文学,陈寅恪认为龚自珍诗多有借古讽今之作,他对其《汉朝儒生行》的评论就是这样。
龚自珍此诗写于道光二年,时龚氏正在京城。
杨芳为清代有名将领,曾于道光元年至三年任直隶提督,而龚氏挚友魏源此时就在杨芳家坐馆。
魏源离京赴杨芳处时,龚自珍还曾送别。
所以,龚自珍对杨芳当比较认识。
作为汉人而能遇到清廷重用,杨芳堪称稀有,自然也会遇到别人特别是满族将领的忌妒。
陈寅恪认为,龚自珍此诗中自托为汉朝儒生,要旨就是讽喻杨芳。
依据陈寅恪的学术地位,他既然这样解说龚自珍的诗,一般也就等于是定论。
可是,仍是有人敢于怀疑,自然这“怀疑”也要有底气。
1933 年,张荫麟在《燕京学报》第 12 期发布《龚自珍汉朝儒生行本领考》,表示不一样意陈寅恪之说,认为诗中所写之某将军不是杨芳而是岳钟琪。
张荫麟文章发布后,陈寅恪认为不确,坚持认为该诗就是写杨芳之事。
张荫麟遂再撰《与陈寅恪论汉朝儒生行书》进行商议。
依据张荫麟的论证,从龚自珍诗中所提实时间看,解说为写杨芳的确不如解说为写岳钟琪更为贴切。
可是张荫麟并无完整否认陈寅恪,相反在陈寅恪说法的启迪下,有所感悟。
这样,则张荫麟和陈寅恪之最后看法其实仍是基本一致,即认为该诗是龚自珍借历史人物讽喻杨芳。
张荫麟的考据极为出色和谨慎,假如说还有什么短缺之处,就是未能联合当时汉族文人的思想情况以及统治阶级对文人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来阐释此诗,也就不可以悟出该诗更深刻的意蕴。
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题
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题1. 引子说起陈寅恪先生,我的脑海里就像放映机一样,闪现出许多温暖的画面。
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脑袋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尤其是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听说过陈先生的名字,那个“字字珠玑”的大家,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敬畏感。
他的书和文章,简直就像一扇窗,打开了我对古今中外的理解。
每当翻开他的作品,仿佛有一种力量在驱动着我,让我忍不住想要深入去探寻那些个字里行间的奥秘。
2. 阅读的乐趣2.1 书中自有颜如玉翻开陈寅恪的书,就像在跟一个智者对话,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咀嚼。
他的文字,既有学术的严谨,又充满了诗意,读起来特别过瘾。
那种感觉就像吃了一口美味的蛋糕,外酥里嫩,让人忍不住想要再来一块。
比如,他对唐诗的解读,真的是妙趣横生,字里行间仿佛能听到唐代诗人吟诵的声音。
每当看到他对某个历史事件的深刻分析,我的心里就会闪过一丝灵感,真想立刻去查阅更多资料,深入了解那段历史。
2.2 小细节大智慧而且,陈先生的文字中常常藏着小细节,他用一种很轻松的口吻,带我们进入一个个历史的瞬间。
有时候,他会提到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比如某个古人的习惯,或者某段历史的背景。
读到这些,我总是忍不住想,哎,这个老师真是太厉害了,怎么能把这些看似琐碎的东西,写得这么有趣呢?这就是他魅力的所在,平凡中透着不凡,让我在每次阅读中都收获满满。
3. 思考的深度3.1 问题引导思考有一次,我在阅读陈寅恪的一篇文章时,他提到“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时间的尘埃覆盖”。
这句话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仿佛把我带回了课堂。
那时老师总是说,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记住时间和事件,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意义。
这让我意识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质疑和探索的过程,而陈先生正是这种精神的化身。
他的文字,时常让我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当下的生活与历史的关联。
是不是很多事情都是历史的延续呢?3.2 知识的积累阅读陈寅恪,让我明白了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
国学大师陈寅恪阅读答案
国学大师陈寅恪阅读答案陈寅恪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厚实的国学功底为以后的治史打下了基础。
1910年陈寅恪官费留学。
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掌握了蒙、藏、满等十几种语言,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和梁启超很器重陈寅恪,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吴宓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被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他讲课时,用多种语言,引诗举史,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精当的阐发,令人叹服!就连当时的名教授如朱自清等也常来听课。
盛名之下,他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
陈寅恪原攻比较语言学,通晓多种文字,为他从汉文以外搜罗史料以治史,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
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真相。
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
1938年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研究中亚史遇到疑难问题,向德、奥知名学者求助,未能解决,柏林大学乃推荐陈寅恪。
他向陈寅恪请教后,才得到满意解答。
苏联考古学家发掘一突厥文碑石,无人能辨识,请教陈寅恪,终于得到准确破译。
日本人占领香港后,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
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
1942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颂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
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阅读附答案
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阅读附答案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
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
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
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
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
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
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一个学士头衔。
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
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
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
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
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
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
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
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
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
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1945年,在我来到哥根廷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
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根廷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阅读答案(3)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3)
②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有坚韧的毅力与执着的信念。
陈寅恪一生屡遭不幸,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学术的追求,终成一代大师。
人生必然充满曲折与艰辛,唯有具备坚强的意志,与执着的信念,方能在不幸与挫折中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我们青年人更应以坚韧与执着的精神,在人生的不幸中陶冶品格,丰富人生的阅历,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的辉煌。
③为人治学应当挣脱世俗概念的桎梏,坚守宁静淡定的内心。
陈寅恪这种甘坐冷板凳、不羡功名的心境,对当今学术界学者内心浮躁、急于求成的现象是一种教育,一种启发,我们只有挣脱世俗对成功的功利定位,才会找到真理。
志存高远,学求博深,我们应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因每点1分;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分析正确、言之成理即可3分)
1。
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
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
西洋文学系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
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除了上课以外,同陈师的接触并不太多。
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人流中,有时会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
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
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
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
到了这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
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
经过了轰炸的炼狱,又经过了饥饿,到了1945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我终于盼来了光明,东西法西斯垮台了。
此时,我得知寅恪先生在美国医目疾。
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10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
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了先生的复信,也是一封长信,告诉我他的近况,并说不久将回国。
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他想向北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长汤用彤几位先生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会不引以为荣呢?我于是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
有人记下一条逸事 阅读答案
有人记下一条逸事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有人记下一条逸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年轻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
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读得完呢?谁敢夸这个海口?是说胡话还是打哑谜?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
过去的书也应是有条理的,可以理出一个头绪的。
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
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开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
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举例说,只读过《红楼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
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
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如果这种看法还有点道理,我们就可以依次类推。
若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
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古代读书人,必须读那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
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1)这十部书若不知道,(2)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3)连《镜花缘》《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词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
这不是提倡复古、读经。
为了扫荡封建残余非反对读经不可,但为了理解封建文化又非读经不可。
以上是算总账,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
举例来说,读史书,可先后齐读,最少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加上《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原文1.在近十年来围绕陈寅恪的推崇与传奇当中,他的受业弟子蒋天枢向人们透出一个清矍高瘦、若隐若现的身影。
2.陈寅恪晚年,在病榻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与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
受托之人蒋天枢,作为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1949年后,十余年间两人只见过两次面。
这十余年间,陈寅恪目睹和经历了太多昔日亲密无间的师友亲朋一夜之间反目为仇的事情,但他信赖晚年只有两面之缘的蒋天枢。
3.蒋天枢值得这种信赖。
1958年,他在其《履历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69岁,师生关系,无党派。
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
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多久不通信。
”当年,批判资产阶级史学权威的运动正如火如荼,蒋天枢在这种只会带来麻烦而不会有任何好处的“社会关系”中,丝毫不掩饰对陈寅恪的敬重之情,足见其为人之笃忠执着。
4.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份重托。
晚年,他放弃了自己学术成果的整理,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终于在1981年出版了300余万言的《陈寅恪文集》,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作为附录还出版了他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这大概是“陈寅恪”这个名字在大陆重新浮现之始。
5.当时出版社给他3000元整理费,他一分钱也没有收,全部退还。
因为“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怎么可以拿钱呢”。
后来,陈寅恪突然“走红”,很多人出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借陈寅恪以自重。
6.在陈寅恪托付毕生著作的那几日见面中,一天,蒋天枢如约上门,恰好陈夫人不在,没有人招呼他,已目盲的陈寅恪也不在意,径直开始谈话,结果蒋天枢就一直毕恭毕敬地站在老师床边听着,几个钟头始终没有坐下。
那年,他已年过花甲。
7.接触过蒋天枢的复旦教师说,“程门立雪”这类传统,在蒋先生心中原是稀松平常之事,一个学生总得有他应该躬行的本分。
8.有人评说,蒋天枢对老师的尊重,出于一种对文化的负载感,而这种负载感正是传自其师门。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华川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华川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陈寅恪先生轶事1925年,陈寅格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仅36岁。
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格既没有显赭的声望,又没有镇服人心的学位。
无著作、无文凭的陈寅恪受梁启超(一说吴宓)举荐为导师时,一度为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所拒绝。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令人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
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都来听他的课。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
本土派认为,留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1941年受香港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许地山所邀,任职客座教授,讲授隋唐史,仅讲授韦庄《秦妇吟》一诗,耗时两个月。
1941年8月4曰,许地山逝世,他接任系主任。
1941年底香港沦陷,学校停课,生活物资奇缺,由于陈寅恪懂日文,日军十分礼遇之,寅恪拒不接受日人馈赠。
期间寅恪闭门治学,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书,香港日本政权欲以高薪聘请其任香港东亚学院院长,未果。
陈寅恪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953年中科院拟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
在他1953年12月1曰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学习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阅读与答
案
代文
中国,只有一个寅恪
昌
① 富有人气的寅恪,本是一个正的学人。
他学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言、人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不群。
②____ 年,十三的寅恪随兄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梵文、巴黎文, ____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方古文字学。
旨趣在“以求知志”。
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得博士学位。
____年,
吴宓寅恪国学研究院教授。
清校曹云祥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士。
”曹云祥又:“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
”曹听表示。
梁启超有点生气地:“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共不如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梁启超列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寅恪的推誉之。
曹云祥同意了。
④ 他是一位“怪人”。
国文考加是科代的方式——子,以此学
生的博寡、丰富与否及音韵学、学。
此
招致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 作者的想力和美感力” 以及“表文学的天才和造,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里流露出来”。
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
去做。
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
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
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
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⑤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
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
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 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横批是“儒
将风流”。
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
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
”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⑥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
____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
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
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
哀。
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⑦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
的。
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
军部行文给香港
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⑨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
能用材料的人。
”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
而已。
”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
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
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
的勤勉精神,并想以此激发学生。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
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
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
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
并非诚心之言。
D.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
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
褒扬。
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
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
有什么作用? (6 分 )
(3)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
(6 分)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
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
(8 分)
【1】BD(答 B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E 不
给分。
C梁并非过谦之辞; E心理描写说法不当; A 激发学生并非陈有
意为之)
【2】① 这段对话交代了陈留学归来却没有学位和著作而得以执
教名校清华的原委;② 学术大师梁启超对初出茅庐的陈寅恪的极力推荐,从侧面突出了陈寅恪治学的严谨和学养的深厚;③ 梁启超的评价
也为作者在后文进一步凸显陈寅恪的治学境界和学术成就做出
了铺垫。
(每点 2 分)
【3】① 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笃志为学,学问广博、精深,是一
个纯正的学者;② 陈寅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勤勉认真,
身体力行,堪称学生的楷模;③ 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
统方法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可谓独树一帜;④ 陈寅恪为人多情重义,乐于助人,对友朋的感念追怀情真意切,对后学的奖掖提携不遗余力;
⑤ 陈寅恪为人幽默风趣,自有雅量高致;⑥ 陈寅恪具有坚贞的民族
气节和爱国情怀,国难当头,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改其高风亮节。
(任
意写出 3 点得全分,每少一点扣 2 分,扣完为止 )
【4】理解: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善开风气之新,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精神
融会贯通,在文史研究领域创造出至高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
(2
分)陈寅恪一生秉承着发扬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人生信念,潜
心治学,不求显达,身处困厄始终不改其高风亮节。
陈寅恪的家学渊源,自身的资质、修养和学力,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也是形成他 "独一无二 "的重要原因。
( 2 分)这些特质,在现代中国,不
但是其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也是后来者难以超越的。
( 1 分)
启示:以陈寅恪作为为人治学的楷模,摆脱功利的心态和浮躁的作风,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继承并光大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学术的血脉得以承传,使中国学人的风尚得以延续,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