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材解读(课堂参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教材解读与教学

人说“蜡炬成灰泪始干”,但苏联作家西蒙洛夫笔下的蜡烛却是永远不会熄灭的,“泪”也是永远不会流干的!一位在炮火里挣扎的老妇人玛丽。育乞西,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心力,把“儿子”葬在了炮坑里。这就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西蒙洛夫的战地通讯《蜡烛》给我们讲述的一个故事。炮火无情,人有爱,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对一个年轻灵魂的抚慰,是世界最博大圣洁的爱,爱恨情仇尽在不言中。

全文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情感,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通过周围的事物来映忖,无声的恨,无声的爱在默默地倾诉。

文本解读

一、整体把握

(一)文本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向母亲一样埋葬一位红军战士,并把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战士的坟头的故事,歌颂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二)中心意思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三)整体思路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第二部分(从“方场的一边”,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写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

第三部分(从“拂晓前”即第32段至结尾)第二天当红军们准备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时发现了那个坟堆,而且老妇人再次送来蜡烛。

二、局部细读

(一)标题

在战争破坏的特殊环境中,在法西斯暴徒对文明的残酷践踏下,文中的蜡烛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象征着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象征着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象征着老妇人对战士的母亲般的深爱,象征着和平、希望、和胜利……所以因用《蜡烛》为题

(二)炮火声声,声声控诉

文中不间断地对炮火轰炸的描写,一共有十一处,不仅渲染了战斗的激烈,也为老妇人舍身掩埋红军战士增添了危险,处处让人揪心疼痛,为她的安危捏一把汗,为她的生死而着急。在说炮火声声,声声都对德国法西斯无言的控诉。那“只有一棵树还没有倒下,她像有一把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的树桩,指责法西斯的霸道;从二楼搬到一楼,又从一楼搬到地窖,一堆瓦砾下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老妇人的居所,夷为平地,失去了丈夫,孤身一人,任然恋在故土坚守家园,无声的谴责法西斯毁灭了多少美好的家园;那“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这是“德国人吓坏了”,在做垂死的挣扎,负隅顽抗,他们的末日即将到来的最后的疯狂;老妇人“看着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连一个活东西也没有”,一直陪伴她的一只猫也没幸免,被砖石碎片砸死了,这就是法西斯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惨无人道的杀戮,连一只猫也不放过,何况一切的生命?让人憎恨,愤怒。炮弹一直落在老妇人的周围,况且“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听

不见你法西斯的咆哮,听不见你最后的猖狂,听不见法西斯的凶残,野蛮,霸道的喝斥。对她来说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一切,还有何所惧?只有心里的仇恨在滋生,只有满腔的怒火无处爆发,只有心里的呐喊,默默地诅咒,你这万恶的法西斯强盗,你这万劫不复的魔鬼,你们的末日即将来临。看吧,战场上那英勇的红军战士。

(三)、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来”,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

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

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为什么炮弹由远而近?想来是因为她点亮的蜡烛“引”来的,但老妇人“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就写出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3、被炸而死的猫与老妇人形成对土。第12自然段写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战争残酷,她深知自己老迈不会比猫更敏捷,但她却偏要义无反顾。

4、黑色大围巾与红色大蜡烛形在对比。老妇人特意披着黑色大围巾,体现出庄严、肃穆、凝重气氛,体现出对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庆的结婚蜡烛以及它暖色的光来表示对烈士精神的纪念,表示对入侵者、杀人者的恨与抗争。小说中这两个“道具”的使用意蕴是很深的。

价值梳理

一、原生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