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丽水市林业局二00九年十二月前言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山区,行政区划辖一市七县一区,辖区面积1.73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市域地貌以中山、丘陵为主,峡谷众多,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丽水市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219.4万亩,林木蓄积590.0万立方米,林业是丽水的重要优势所在。
近年来,丽水市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由于其适生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优良乡土树种。
茶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据成分比对分析,茶油品质比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油茶产业链条长,可实现全果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高。
油茶又是一种长寿经济树种,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收获期长的特点。
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抗低温冻害,防火效果好,适生范围广。
油茶产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山区林农增收林业增效,又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生态,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良树种。
我市是油茶重要产区,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在全省油茶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素有“浙南油库”之称。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区划中,丽水九个县(市、区)都属于油茶最适宜栽培区,《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把丽水市莲都区、青田县、云和县、遂昌县、缙云县、景宁县、松阳县七个县(区)列为重点发展县,龙泉市列为次重点发展县,庆元县为一般发展县。
油茶是我市重要的传统林业产业,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近年来,国家从维护食用油和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油茶生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和油茶产业科技的进步,油茶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油茶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加快丽水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二 、存在 的问题
1 .组织化程度低 。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同品种 比杭州提 早半个月左右开采 , 这在茶叶特别是明前 茶外发上 , 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 丽水 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秀山绿水 , 环境优 美 , 是无公害茶 、 有机茶 、 绿色食品茶的理 想生产基地 ; 丽水市庆元县是全国生态第一 县, 龙泉市 、 景宁
5 .从区域 内向区域外拓展市场转变
与此 同时 , 过近 几年坚持 不懈地抓 以 “ 树 良种化 、 通 茶 品质生态化 、 产品品牌化 、 产标准化 、 生 经营集约 化”为特色 的茶产业 “ 五优化 ” 发和名牌 战略的实施 , 动 了丽 水市 开 推 茶产业 从量 的扩张 向质 的提 高转变 , 直接促进 了茶产业效益 的提高。 以茶叶平均 收购单价 为例 . 丽水市 2 0 年茶 叶平均 01
县、 云和县均进入全 国生态十强县 。 生态环境 、 地形地貌和土
目前 , 丽水茶农与茶农 之间 、 企业与 茶农 之间组织 化程 度低 , 茶叶经营分散 , 加丁企业 多 、 规模 小 , 生产方式 和生产 没备落后 , 管理水平低下 。 茶叶龙头企业规模不大 , 大多处于 起步 阶段 , 整体 综合实 力不强 , 动能力 弱 , 带 辐射 影响 力不
维普资讯
加快丽水茶产 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林 天宁 潘建义 尚勇庆
( .中共 丽 1
一
、
发展现 状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 南部 , 产茶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悠久, 据记载在 三围时期 就 已产 茶 , 唐宋 以来 曾数度辉煌 。 茶业是 丽水的一大特色 优势产业 ,当前丽水市茶产业 的发展 , 正 处于一个发展转型时期 , 主要表现在 5个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王碧林 汤晓美 叶小林(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 323000)1 自然环境与区位优势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瓯江中游,古为处州府治,今为丽水市人民政府驻地,是丽水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浙南与闽北的交通枢纽。
境内青山碧水环抱,地貌隽秀奇瑰,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誉为“绿色莲都”。
莲都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811℃,年降雨量1360~1660mm,相对湿度75%,无霜期265天。
春季气温回升快,稳定通过10℃初日为3月18日,终霜期为3月11日,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土壤类型以红黄壤、岩性土为主,土壤理化性状呈偏酸性,pH值大多在415~615之间。
蓝天净土,绿水青山,非常适宜茶树种植,所产茶叶品质优良。
2 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莲都栽培茶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据莲都区仙渡乡《陈氏颖川郡宗谱》载,早在元朝大德年间,陈定三将其家乡所产茶叶“贩鬻江浙间”,其时莲都茶叶已远销苏杭;明朝时期莲都开始有茶叶进贡朝廷:《括苍汇记》载,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丽水贡茶芽四斤”;清朝时期已相当考究茶叶品质: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丽水县记》载,“北乡茶为上,西南次之,……”;民国时期已有较多茶叶销往外地:民国15年(公元1926年)《丽水县记》载:“北乡茶为上,……,近有输出外地”;在莲都碧湖老年人中曾流传:“有囡不嫁南山村,焙茶焙到天亮边”的民谚,从中可以窥见当时莲都茶业的兴盛与茶叶采摘季节采茶制茶的繁忙景象。
3 莲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全区现有茶园面积2114万亩。
其中投产面积1173万亩,占总面积的8018%;2006年产量350多t,产值近3400万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达276t,占全年茶叶总产量350t的7818%,产值2880多万元,占全年茶叶总产值3400万元的8417%。
近年新开发茶园90%以上是乌牛早、龙井43等良种,全区良种面积已达1129万亩,良种化率达60136%。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0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0号丽水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丽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丽水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打造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丽水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6.2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0.2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241.5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02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对接温州都市区、金义都市区发展,加强浙闽赣边界区域协同发展。
稳妥推进陡坡与平原农用地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保护碧湖、松古、壶镇等粮食生产空间,完善菌菇、茶叶、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空间布局。
严格落实武夷山-仙霞岭等国家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管控要求,稳定山林生态屏障,加强重要流域源头保护,推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
莲都区茶树良种的合理化布局
莲都区茶树良种的合理化布局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瓯江中游,境内青山碧水环抱,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被誉为“绿色莲都”。
莲都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土壤以红黄壤、岩性土为主,pH值大多在4.5~6.5之间,非常适宜茶树种植,所产茶叶品质优良。
1.莲都区茶叶生产概况及茶树良种结构全区现有茶园面积2.14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
其中投产面积1.73万亩,占总面积的80.8%。
2006年产量356吨,产值近3300万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达276吨,占全年总产量的78.8%,产值2880多万元,占全年茶叶总产值的84.7%。
茶叶加工类型有扁茶、碧螺春、香茶等。
近年新开发茶园品种有乌牛早、龙井43、白茶、迎霜等良种,全区良种茶园面积已达1.29万亩,其中乌牛早4000亩、龙井433000亩、白茶3000亩、迎霜2900亩,良种化率达60.36%。
2006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茶树良种推广先进县区。
2.茶树良种的合理布局茶树优良品种应该具备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制制度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强的特性,即要有较好的丰产性、适制性、适应性和抗逆性。
茶树良种布局必须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栽培特点和茶类要求来选定相应的品种。
莲都区茶园以山地为主,其中海拔100~900米的茶园占大多数,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升高,云雾多、水汽足、常年气温凉爽。
而河谷盆地夏季炎热气温高,极端高温可达摄氏42度,海拔100米以下的瓯江沿岸和碧湖平原早春气温回升较晚且极易造成霜害,根据上述特点,莲都区的茶树良种可作如下布局。
(1)在海拔200~500米的山区较为适宜栽培乌牛早品种。
这个海拔高度的山地春季气温回升早,而且能较为有效地避开春季霜冻,生产较为安全,能充分发挥品种的早生优势。
乌牛早一般2月15日左右就能开采,是浙江省的早生优势最突出的早茶之一,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丽水香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原 料 为 一芽 二 、 叶 , 当 于传统 炒青 绿 茶 的一级 毛 三 相 茶原 料 。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 时 间从 春 季开 始 一 直 延 续 到 秋 末 , 原 料供 应 充 足 , 品 质 量稳 定 。香 茶 的 主要 销售 对 象 产
为 了迎合消费者对茶 叶 口感 的差异化需求 , 多 年的实践让丽水香茶企业提 出了按照茶树品种进行 细分茶 叶花 色 品种 的分 类 , 挥 不 同茶 树 品 种 的 内 发
2 丽水香 茶的产 品定位 与市场需求分析
丽水 香 茶是 丽 水 茶 叶 生 产 的骨 干 品 种 , 生 产 除 高档 名茶 外 , 部 分 的鲜 叶 原 料 均 可 用来 生产 丽 水 大
香 茶 。最细 嫩 的香 茶 原 料 为 一 芽 二 叶 初 展 , 部 分 大
质优势 , 稳定产品品质 ,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 前根据茶树 品种 , 场上有 白茶香茶 、 井 市 龙
4 香茶 、 霜香茶 、 3 迎 乌牛早香 茶、 群体种 香 茶等 品 类 。 白茶 香茶 用 白叶 1号原 料 生 产 , 于氨 基 酸 含 由
21 . 3万 t产值 1 . 2亿 元 , , 73 占总 产 量 8 % , 9 总产 值
香 茶 的原料 不是太 细 嫩 , 摘 成本 相对 较低 , 叶 中 采 茶
有效成 分含 量较 高 , 合 自饮 茶 对 茶 叶滋 味较 浓 的 符 要 求 , 于性 价 比最 高 的茶 类 。达 到 了质量 好 、 格 属 价
21 0 2年第 3期
丽水有机茶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丽水有机茶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陈兵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介绍了丽水有机茶发展现状,分析了丽水有机茶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结合丽水实际,提出了丽水有机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丽水有机茶;产业化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7)01-00133-02浙江省丽水市是国家第四批地(市)级生态示范区之一,素有“浙江林海”、“浙江绿谷”和“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格局。
多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工业强市”的治市方略,寻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丽水是浙江茶叶的重点产区,茶叶一直是该市一大特色优势产业,也是该市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04年出台的《丽水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将茶叶列为该市九大优势农产品之首,是丽水市委市府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之一。
当前,丽水茶叶生产已初具规模,发展迅猛,呈现出年产量20%~50%的高速增长态势。
丽水现有40多个有注册商标的茶叶品牌,拥有190个产茶乡镇和3000多个产茶村,茶园总面积2.01万hm2,茶叶总产量12113t,产值5.89亿元。
2005年该市共认证有机茶30家,推广有机茶面积0.114万hm2,有机茶叶产量达614t,产值4662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发展现状1.1有机茶成为推动“三农”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丽水把发展有机茶产业作为探索和开辟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新途径,积极培育产业资源优势,把有机茶产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来发展,通过生态后发优势推动有机农业,可弥补工业滞后带来的经济负效应。
近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抓好茶产业“五优化(茶树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开发,推动丽水茶叶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细化专业分工,强化基地建设,注重环节管理,向有机茶和精品茶要效益。
莲都区“十一五”期间茶产业提升的经验
25 加速茶叶生产机械化 . 2 5 1 开展机剪机采技术示范应用 .. 自20 08年开始通过对购置新 型加工机 械进行 财政补贴, 全 区推广茶 叶机械 化修 剪面 积 已达 在 90 0多亩 , 0 较好地解决 了茶 叶生产上劳动力不 足、 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在推广应用 的同时, 总结形成
合 有机 茶开 发 , 片 改 造 老茶 园 5 连 O亩 以上 , 亩 给 每 予 10元 补 助 。二 是 对 茶 叶 龙 头 企 业 给 予 重 点 扶 0
可改善茶园生态, 提高土壤有机质 , 促进幼龄茶苗 的 生长 。20 09年在全 区推 广 种植 300多 亩 吊瓜 , 0 茶 农总计收人 60多万元。 以园养 园, 0 提高 了 白茶苗
本土新培育茶苗供不应求。为了保障本区茶产业健 康 快速 发展 , 都 区及 时建 立 良种茶 苗 贮 备 库 。在 莲
中心茶 区先后 建立 了苗 木贮备 库 3 O亩左 右 , 无性 系
茶树 良种繁育基地 10亩以上 , 0 每年 出圃茶苗 l 0 0 5
万株左 右 , 可供 300亩 以 上新 茶 园 开 发 用 苗 。采 0
都区茶叶的产品质量、 经济效益和产业层次。
13 新机械 引进与加工工艺优化情况 .
自 20 0 5年 推 行 初 制 茶 厂 优 化 改 造 以 来 , 照 按
《 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作考核办法》 莲都 和《
区茶厂优化改造验收标 准》 对全 区 3 , 5座茶叶初制 厂 当 中的 l 7座茶 厂进 行 了无 公 害优化 改造 ; 中梅 其
展 迅猛 。 自 2 0 0 5年 至 2 0 0 9年短 短 五 年 时 间 里 , 共
著 提高 , 品档 次 大幅提 升 。 商
丽水香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单位公务 、 商务接待用茶 , 居民 日 常饮用茶 , 而不是通
据农 业 主 管 部 门统 计 , 2 0 1 3年 全 市 茶 园总 面 积 常的礼品茶 、 公关茶。 性价 比高 , 茶农生产香茶所消耗 5 O . 1 9万 亩 , 同 比增 长 3 . 9 %, 其 中投 产茶 园面 积 4 4万 的劳动 力和 生产 成本 低 , 效 益高 。 亩, 同 比增 长 3 . 9 8 %; 茶 叶产 量 2 . 6 3万 吨 , 同 比增 长 随着 浙 江绿 茶 品牌推 广 力 度 的加 大 以 及 消 费者
高味爽 , 显特殊花香 , 品质最优。龙井 4 3 香茶用 国家 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 , 最
级 良种龙井 4 3 原料生产 , 条索细紧 , 显嫩栗香 , 滋味 终让强势龙头企业品牌代替公用 品牌 。
鲜爽 醇 和 。迎霜 香茶 香气 高 扬 , 收敛 性 强 , 滋 味浓 醇 。 4 . 2 推 进标 准化 生产 乌 牛早香 茶 上市 早 , 色泽 深绿 , 肥壮 , 滋 味甘 醇 。群 体 由政府 茶 叶主管 部 门牵头 制定 丽水 香茶 品种 、 栽
丽 水农 业 科技 2 0 1 4年 第 3期
・
调 查 与思 考 ・
丽水 香 茶 产 业坝 状 与 发 展 研 究
产 旁
丽水 市农业科 学研 究院
浙江丽水
3 2 3 0 0 0
摘要 : 丽水是 浙 江 的优 势 绿茶 产 区, 香茶 是 众 多丽 水茶 叶产 品 中产 量 最 多、 性 价 比最 高的一 类。 通过 对 丽
华北 、 西北、 东北地区对丽水香茶的 泉、 莲都 、 云和为主要产地 , 以传统 的炒青绿茶工艺为 市销售丽水香茶 ,
丽水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丽水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首先,为了制定合理的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需要对丽水市的产业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估。
目前,丽水市的工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加工行业,如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其次,在选择工业主导产业时,需要充分考虑丽水市的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
丽水市山水资源丰富,山区农牧业发达,具有丰富的农产品原料资源。
因此,丽水市可以将农业与工业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例如,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如茶叶加工、竹制品加工等。
同时,丽水市的山区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发展矿产加工业。
例如,可以发展石材加工业,将山区的石材资源加工成各类建筑材料。
另外,丽水市还可以借助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发展绿色生态工业。
由于丽水市山水优美,环境优越,可以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
例如,可以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生态化改造,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同时,可以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山区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设水力发电厂,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此外,丽水市还可以发展环保产业,通过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环保工程,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品牌形象。
最后,为了推动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丽水市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
例如,可以给予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投资丽水市。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丽水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丽水市的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产加工业、绿色生态工业等产业,提升丽水市的工业发展水平。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推动工业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丽水市的工业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莲都区茶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茶 叶是 莲都 区农 业 的传 统 产 业 。 “ 一 五 ” 十 期 间, 莲都 区茶 叶产 业 历经 了规 模从 小 到大 , 效益 从低
到高, 品牌从 无 到有 的逐 步壮 大 的过程 。 自 2 0 0 4年
有 茶 叶进贡朝 廷 :括 苍 汇记 》 , 《 载 明朝 万 历 七 年 ( 公
收 稿 口期 :0 0— 9—3 21 0 0 作 者 简 介 : 碧 林 ( 9 2年 一) 男 , 江 丽 水 人 , 都 区农 业 局 高 级 农 艺 师 。 王 16 , 浙 莲
28 2
3 6卷
展 的对 策 措 施 。
关 键 词 茶业 ; 现状 ; 问题 ; 存在 发展对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S 7 T22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5 78 2 (0 0 0 -2 -5 0 7 —9 1 2 1 )42 70
A n i e tg to n t a i dusr n Li nd s r c fLih t nv si a i n o e n t y i a u Di t i t o s uiCiy
1 3 茶 叶产 业 现状 .
据史 料记 载 , 莲都栽 培 茶 叶 已有 1 0 0 0多 年 的历 史 。据 莲都 区仙 渡 乡《 氏颖 川 郡 宗谱 》 , 在 元 陈 载 早
朝 大德 年 间 , 定 三 将 其 家 乡 所 产 茶 叶 “ 鬻 江 浙 陈 贩
间” 其 时莲 都茶 叶 已远销 苏 杭 ; , 明朝 时期 莲 都 开 始
茶
叶
Jun l f e 2 1 ,6 4 :2 2 1 o ra o a 0 0 3 ( ) 2 7~ 3 T
莲 都 区 茶 叶 产 业 现 状 、 在 问 题 及 对 策 存
合理布局茶果生产 积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
3 0・
囊 秦茶叶 噩讯
总第 17期 5
年度莲都区均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 茶厂优化改造 先进县” 20 年 、 0 ,06 2 9年被评为“ 0 茶树 良种化先进
县 ” 。
4 1 自然条件优势 . 莲都区四周群 山环抱 , 中部丘陵山地 , 间有碧湖
平原和城郊平原 ; 最高海拔 1 8 m, 9 最低海拔 4 m; 3 0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 热量丰 富 , 量充 沛 , 霜期 长 , 雨 无 山地小气 候条 件较 佳 , 于 利
地农民的耕作习惯 , 以及市场 、 信息 、 交通条件 . 提出以科学的态度 、 合理的规划 , 求真务实、 因地制宜地布局 莲都区的果茶生产 , 发展有特色的茶叶乡镇和水果乡镇的规划建议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 为莲都区委区政府提
供指导莲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 茶果生产布局 ; 产业结构调整 ; 莲都区
2 1 年第 1 02 期
番4. q ̄' tg 't . - l o l g
・ 9・ 2
台理布局茶 果生产
积 极 做 好 产 业 结构 调 整
叶 业局 浙
摘要 : 在调查研究 的基础上 , 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各乡镇的土地资源、 原产业布局和当
j 函
1 引言
莲都 区地处浙西南腹地 . 瓯江中游, 古为处州府 治。 今为浙江丽水市人 民政府驻地 , 是全市政治、 经
的农业重点发展产业 以来 , 出台 了一 系列相关扶持 政策 , 使该 区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 产业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茶叶生产现已成为莲都区部分山区农 民致富奔小康的新兴产业 。为了响应莲都区委区政 府提 出的把莲都 区茶产业做大做强 的设想 , 笔者通 过调研 , 提出了如何合理布局莲都区茶果生产 , 使莲 都区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 、 有步骤、 目的地 有 进行 的 规划建 议 。
浅谈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高山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Z h i f u j i n g y a n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西南山区,瓯江中游,以丘陵山地为主,莲都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雨量1390mm ,年日照时数1812.5h ,年有效积温约达6205℃,无霜期约为280d ,气候特点是春季回暖早,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适中,十分适合茶叶种植。
黄村乡位于莲都区东北部,境内群山起伏,山势陡峭,大部分山峰高达500米以上,南界的天堂山海拔1075米,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省级生态示范乡,2018年被评为丽水市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
一、高山茶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黄村乡借助高海拔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茶产业。
据统计,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1372.8亩,茶叶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种植户达545户。
年产茶青586.5吨,产值约4526万元。
品种主要以白茶、乌牛早为主。
由于黄村乡属高海拔的山区,植被茂盛、山高云雾多,湿度大、漫射光多,利于茶树生长发育;高山茶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日夜温差大,利于茶树光合物质的积累转化,具备了制出好茶的鲜叶原料基础。
黄村所出产的高山茶叶品质高,具有香高味浓的特点。
为提升黄村茶叶的知名度与品质,黄村乡主动邀请省级科技特派员,市区技术人员开展栽种技术指导,在无公害白茶基地大面积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黄板、微滴喷灌等设备,对病虫害实行物理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直接减轻了农田面源污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黄村乡齐协茶叶专业合作社2017年成功注册了“上郑、三杉”两个茶叶商标。
目前,黄村乡有小型茶叶加工厂4家,茶叶加工成品卷形茶、扁茶、红茶为主。
二、存在的问题1、采摘方式单一为保证茶青的质量,目前采摘方式均为人工采摘。
由于茶叶种植面积已成规模,品种单一,采摘时间较为集中,雇用人工采茶一天费用需要150元至200元不等,大大增加了茶叶生产成本,从而压缩了茶农的利润空间。
丽水绿茶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考
丽水绿茶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考作者:吴玉平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吴玉平(丽水市农业局,浙江丽水 323000)摘要:丽水地处浙西南,自然环境优越,非常适应茶树生长。
近年来,丽水绿茶产业得到飞跃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茶园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品牌化局限,整体组织化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化;规范管理不到位,产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加工设备陈旧,抬升生产成本等问题,制约着绿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析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推进茶树良种化,提升茶园产出效益;改善茶园生产环境,推进洁净化生产力度;拓展茶品深加工,实现产品多元化;重点突出发展,推广精品品牌化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茶;产业;优化1 前言丽水地处浙西南,自然环境优越,非常适应茶树生长。
近年来,在丽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步推进发展茶叶产业,大力开发生产优质绿茶,使得丽水茶叶产业无论在面积、产量、产值等方面,都得到飞跃发展。
丽水茶叶产值基本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增势,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浙江省主要的绿茶产区。
2 丽水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1 茶园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整体经济效益不高长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丽水当地绿茶茶园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90%以上的茶园设施不完善,没有切合实际根据山区特点进行规划。
同时,病虫害防治、茶园路网、喷灌等设施尚未达到规范要求,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2.2 产业品牌化局限,整体组织化水平较低目前,丽水有景宁金奖惠明茶和松阳银猴两个省级优质绿茶品牌。
此外,统计本市注册的茶叶品牌,平均每个县市有4.8个,最多的达21个。
其中,在28个市级以上知名品牌中,茶叶销售量在10t以下的有16个,占37.2%,其中销售量在1t以下的有5个,占11.6%。
过多散而小的品牌,难以形成合力,制约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同时,本地茶产业龙头企业不强,发展规模不大,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带动辐射能力有限。
丽水市莲都区有机茶发展策略
丽水市莲都区有机茶发展策略汤晓美;周海东;廖彬慧【摘要】通过调查莲都区有机茶开发的初步成功经验,在研究分析发展有机茶生产的生态技术优势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精品打造、市场开拓和政策扶持的系统性有机茶发展策略.【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莲都区;有机茶;发展;策略【作者】汤晓美;周海东;廖彬慧【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1 莲都区有机茶的生产现状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浙闽六江之源,是丽水九县(市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茶叶是莲都区传统农业产业之一。
至2012年春全区茶叶总面积达2866hm2,产量858t,产值8316万元。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80%,被誉为“绿色莲都”。
“青山、绿水、蓝天”优越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宜发展有机茶。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府提出“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区委区府启动实施“农产品绿色行动计划”,我区梅峰茶叶有限公司抓住机遇,率先选择大姆山20hm2茶园进行有机茶开发,从而拉开了丽水市(区)有机茶开发的序幕。
自该公司在丽水市首个通过有机茶认证以来,经过6年多来的发展,至2011年全区已有8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面积近300hm2,产量113t,产值2373万元。
占总面积10.4%,产量的13.2%,产值的28.5%。
精品有机茶市场售价普遍在4000元/kg以上,平均有机茶单位面积产值提高近2.7倍,经济效益提高更达5~6倍。
当前莲都区有机茶认证面积和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2 莲都区有机茶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2.1 发挥地理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莲都区大部分茶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半山区,土质肥沃,远离城市和工厂,空气和水源无污染,生态系统稳定,病虫害发生少;二是气候优势明显。
莲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茶叶发芽早、上市早、质量好;三是耕作方式容易接受。
基于SWOT方法分析的丽水红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基于SWOT方法分析的丽水红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马军辉;潘建义;林国文;周为【期刊名称】《中国茶叶》【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10-11)【作者】马军辉;潘建义;林国文;周为【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农作物站,323000;浙江省丽水市农作物站,323000;丽水市农业局营销中心;松阳县农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一、丽水红茶产业发展现状本世纪初,浙江百山茶叶公司在丽水市首先恢复试制红茶,经过反复的试制获得成功,在省内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2010年“百山红茶”在上海世博会名优茶评选中获得金奖。
2008年,龙泉市开始大力发展金观音品种,并成功试制出金观音系列红茶。
2011年龙泉金观音红茶顺利通过浙江省科技新产品鉴定,并获第九届“中茶杯”评比一等奖、省农博会金奖、2012年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等荣誉。
随着红茶热在国内的兴起,在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刺激下,丽水红茶生产热悄然兴起,涌现出了“龙泉金观音红茶”、“仙都黄贡”、“百山红茶”、“叶法善红茶”、“逍遥谷红茶”、“慧明红”、“龙泉红”、“龙峰云雾”等一大批优质红茶产品。
由2009年全市仅有4家茶厂生产,年产量20余吨,到2015年生产厂家300多家,产量3015.4吨,产值3.67亿元,可谓发展迅速。
红茶生产基本覆盖丽水各县(市、区),丽水红茶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该市夏秋茶原料利用率,提高了茶园综合效益。
二、丽水红茶发展的SWOT战略分析1.优势分析(S)(1)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丽水地处浙西南,森林覆盖率80.4%,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优势十分明显,被誉为“浙南林海”、“浙江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
丽水境内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同属武夷山系。
且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8.3~11.5℃,无霜期180~280天,年均降水1400~2275毫米,典型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生态、气候、土质等方面都与福建武夷山等红茶发源地十分相似。
丽水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
丽水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
陈国宝;潘建义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
【年(卷),期】2004(26)5
【摘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辖7县1市1区,共194个乡(镇)。
总人口248万,其中农业人口212万。
土地总面积1.73万km2,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38%,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
丽水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是全国第四个地(市)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有“浙江林海”和“浙江绿谷”之称。
茶业是丽水的一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陈国宝;潘建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农科所,323000;浙江省丽水市农业局,3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发挥名茶优势壮大茶叶产业--北川羌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J], 方文
2.对丽水市茶叶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J], 舒菊香
3.做大茶叶产业助推东木发展——加快东木镇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J], 暴升华
4.湖北英山茶叶的名牌之路--关于湖北英山茶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J], 沈翠
珍
5.丽水莲都“3+2”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J], 李玲;郑建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丽水市谋划十三五“科技兴茶”
浙江丽水市谋划十三五“科技兴茶”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
【年(卷),期】2016(38)2
【摘要】日前,丽水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丽水综合试验站在景宁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单位的驻丽科技特派员和各县(市、区)茶叶业务站长共同谋划十三五茶叶产业转型发展。
【总页数】1页(P27-27)
【关键词】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丽水市;科技;中国农科院;产业技术;产业转型;试验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深入贯彻“两山”战略思想认真谋划丽水市生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J], 姜波;
2.推进转犁升级打造现代茶产业——“十三五”浙江茶产业发展论坛暨2016浙江茶企联谊会年会圆满举行 [J], 谢燕青;
3.浙江省茶科技与产业现状及“十三五”思考 [J], 陆德彪;金晶;毛祖法
4.发挥学会优势着力科技兴茶为浙江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浙江省茶叶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J], 毛祖法
5.科技兴茶品牌兴茶合作兴茶——象山天茗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社思路 [J], 朱通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一、发展现状丽水是中国绿茶生产一类适生区,宜茶山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优良,无性系良种比重大,茶叶种类繁多,以金奖惠明、松阳银猴、丽水香茶和金观音等为代表的丽水茶叶上市早、品质优、价格适中,特色明显,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全市九县(市、区)共有190个产茶乡镇3000多个产茶村,近25万人从事茶产业,茶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市最具成长性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
(一)基本情况1、生产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通过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和发展名优茶生产,取得了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实现了茶叶产值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二番的高速增长势头,至2007年茶园种植面积35.9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1.56万吨,产值8.1亿元,茶叶生产规模在全省排名由十五期初全省第七升至第三位,其中茶叶面积、茶叶产值排名全省第三,名优茶产量排名全省第二。
2、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初步形成生产布局结构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产区带状优势区域发展明显,我市茶区经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松阳、遂昌为中心的松古丘陵茶园、中低山、高山茶园等梯级分布的茶园结构为特征带状优势产区,全市九县(市、区)有五个县(松阳、遂昌、景宁、龙泉、庆元)列入浙江省茶叶优势产区。
缙云、莲都等地近年发展势头也明显提速。
二是主导产品初步形成。
全市形成了以惠明茶、银猴茶等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名优绿茶,以扁形白茶、金观音(乌龙茶)为代表的特种茶,以香茶为代表的优质茶,以为茶饮料企业供应原料的原料茶生产的多茶类生产格局。
3、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作用明显我市是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茶叶收购价格整体稳步提升,农民种茶效益持续显著。
2007年茶叶平均价为每公斤52.11元,是2001年每公斤27.51元的近1倍。
同时2007年我市投产茶园平均亩产值为2978元,是十五期初的2001年的平均亩产值1282元的2.32倍,与2006年杭州平均亩产值2950元相当,比2006全省省茶叶平均亩产值高11.8%。
高效益主要得益于我市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无性系良种适制名优茶早生、高产、优质优势明显。
4、茶园科技含量明显提高茶树无性系良种和绿色生态有机茶开发是我市近年二大主要科技兴茶手段。
我市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进程自1999年起明显加快,全市累计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0亿株,发展无性系新茶园23万亩,十五期间无性系良种面积推广名列全省第一,2007年无性系良种总面积达到23.8万亩,无性系良种率66.4%。
松阳、遂昌、缙云、景宁、庆元等8个县先后被评为全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
同时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中国生态第一市优势,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至2007年底,遂昌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 31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标志使用权;全市有36家企业1.8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
5、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通过茶叶品牌整合,我市茶产业初步实现一县一品。
金奖惠明、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龙谷丽人”等8个品牌获浙江名牌。
其中松阳银猴形成银猴、白茶、龙剑、山兰、玉峰、香茶六大系列,基地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值3亿元。
2007年我市茶叶企业中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积极推动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
6.浙南茶叶市场等骨干产地市场对产业推动明显茶叶市场是维系茶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市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缙云杜桥茶叶市场和众多茶青(鲜叶)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仅浙南茶叶市场2007年营业额即达6亿元,对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化经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1.产能快速扩张,市场拓展和品牌问题。
一是近年全市年均新增投产茶叶面积3万亩上下,市场营销和拓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品牌茶叶规模偏小,一县一品虽初步形成,品牌合力尚待加强。
三是我市茶叶目标市场国内比重偏大,而国际市场开拓相对不足问题。
2.生产旺季劳动力(采茶工)短缺问题。
3.产业技术队伍薄弱,科技支撑有待加强深加工尚待开发,茶叶高附加值潜力有待挖掘。
4. 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市茶叶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有的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综合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辐射影响力不大。
丽水现在还没有一家真正上规模、上档次,集生产、加工、品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5.茶叶卫生安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茶厂加工环境卫生条件差、加工设备陈旧,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安全,成为我市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追溯保证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
二、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分析(一)市场前景看:消费有市场1、从国际市场上看。
据世界粮农组织分析,近十年内世界茶叶消费量每年以 2.9%的速度递增,其中由于绿茶饮用价值高于其它茶类,加上茶叶药用价值进一步开发,绿茶消费量也将得到更快增长。
世界茶叶贸易总量增加与红绿茶比例此消彼长的新变化,将为丽水市茶叶拓展国际市场带来了较大商机。
2、从国内市场上看。
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在3%左右,2007年国内茶饮料生产已达500万吨左右。
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丰厚茶文化的挖掘与弘扬,绿茶消费增长率在5%以上,名优茶消费增长在10%以上,北方市场逐步扩大,在市场上目前无公害、有机茶产品已成为新的需求趋势。
丽水市做工精细、品质优异的绿茶特别是半烘炒机制香茶、高端的扁形白茶以及特色金观音茶等市场开拓空间仍然较大。
(二)竞争力分析:发展有优势1、生态区位优势: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又具有大陆性气候回春早的特点。
丽水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无公害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的理想生产基地,丽水市是中国生态第一市,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上的优势,决定了丽水茶叶的品质和质量具有天然优势。
2、区域面积优势:丽水市的陆地面积是浙江省的六分之一,“九山半水半分田”,除现有40万亩茶园外,尚有宜茶山地50余万亩。
为丽水市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茶叶品质优势:“高山云雾出好茶”,“惠明、银猴、龙谷丽人、凤阳春”等众多茶在国家及省级名茶评比中获得殊荣,高山名优茶的品牌效应凸现,为提高丽水市茶叶的产量产值奠定了良好基础。
4、生产成本优势:丽水属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茶叶生产采摘期比较长,体积小,重量轻,耐储运,适合山区的交通状况。
5、文化底蕴深厚:如惠明茶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畲乡文化等等。
6.有一批主打茶叶产品:我市拥有以惠明茶、银猴茶等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名茶外,近年来,以香茶为代表的我市优质茶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这是一种近年来我市松阳遂昌等地根据市场需求,在原有炒青高绿工艺基础上创制的半烘炒机制绿茶,它以价格适中适合工薪消费和“条索卷曲、色泽绿明、风味清爽,香气浓郁“品质特征迅速赢得国内特别是北方市场,成为丽水市茶叶茶叶的主导产品,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70%和50%以上;香茶产销突破了原来名优茶靠礼品市场的缺陷,靠市场更具发展前景;同时香茶市场更顺应劳动力短缺后的机械化采摘要求。
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除国内市场外,香茶通过精制分级有望培育成类似传统出口眉茶的外销茶类。
同时以扁形白茶、金观音(乌龙茶)为代表的特种茶也具较大发展前景。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效益为中心,品牌为主线,依靠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优化改造,加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优势区域,全面提升茶叶质量,大力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人才培养,着力提高丽水茶叶竞争力,推动茶叶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内挖潜力,外拓空间,再造丽水茶业新优势,再创丽水茶业新辉煌。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 全市茶园面积48万亩,产量2.5万吨。
新茶园发展提倡控量提质,从单纯量的扩展转为质的提高为主。
其中无性系良种37万亩,占投产总面积75%以上,全市茶叶总产值超过12 亿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2万吨以上,产值在10亿元以上,茶叶精深加工增值1亿元以上。
全面实行无公害生产,建立10万亩生态、有机、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
培育较大规模茶叶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强化以浙南茶叶市场为中心的产地茶叶市场作用,完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和产品培育,创立全国知名的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全市主导茶叶品牌1-2个。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引导QS认证,市场准入率达90%;产业分工体系更趋完善,引导茶叶机械、茶文化、茶休闲、茶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展茶叶产业链,构建浙江最具成长性的“浙江绿谷”特色优势茶叶产业带。
四、优势区域布局(一)优势区域丽水茶叶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遂昌的大柘、石练、妙高、云峰,松阳的古市、新兴、玉岩、板桥,景宁的澄照、鹤溪、沙湾,缙云的大源、大洋、三溪、东方、五云,龙泉的兰巨、八都、住龙、小梅,庆元的黄田、竹口,莲都大港头,云和朱村乡等乡镇。
以现有“一县一品”的名优茶生产为基础,积极发展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丽水香茶和金观音(乌龙茶)等特色茶,打造以瓯江流域早生和中高海拔高山茶为重点的浙江绿谷特色茶叶产业带。
一是在瓯江流域松荫溪、龙泉溪、好溪沿岸等低山缓坡海拔350米以下地段,大力发展龙井43等特早生茶园,建成早生名茶产业带,重点争夺名优茶早期市场。
二是在海拔350-900米的中高山地段重点发展白茶、金观音等特色品种或高香型品系高山茶园,建成品质特色型的高山茶生产基地。
其中绿茶以松阳、遂昌、景宁、缙云、莲都等为优势区域重点;新发展特色乌龙茶以龙泉等地为优势区域重点。
(二)主攻方向围绕培育丽水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用工业理念改造传统茶产业,重点是品牌、技术、市场、资本,及管理。
一是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和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升级,巩固丽水茶叶生产在中国绿茶优势产区地位。
二是主攻茶树品种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以茶树良种化建设为抓手,稳步扩大茶园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改善茶叶生产基础。
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主攻有机茶、绿色和特色产品,走高效生态茶业之路,把丽水茶业融入到国际茶业大市场中去。
四是以建设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加快推行QS产品认证制度,加快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
五是加强名茶机械加工、机采机剪、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