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在银行信贷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分析在银行信贷工作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银行信贷工作角度出发,尝试探讨一个科学、客观、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于银行信贷的实际工作中,做好对授信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方面为银行信贷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文章从对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以及对现金流量部分指标的分析这两个方面,概述了银行在信贷工作中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内容。结论是,财务报表分析在现阶段银行信贷工作中作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不失为一种较为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但其内容和方法在客观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作者认为,目前只有在运用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再结合部分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联系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才能尽可能地做到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变得更加客观、真实和科学。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现金流量。
一、前言
现代商业银行在业务种类上,可以大致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个部分。信贷业务目前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商业银行在从事信贷业务时,普遍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原则”。如何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正确的信贷决策则是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关键因素。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离不开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其中贷前调查是贷款从发放到安全收回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
阶段。因此,为了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也为了保证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体现信贷管理“三原则”,在信贷工作中避免随意性,必须加强可行性研究,对相关因素做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技术上对作为放款对象的企业,在经济效益、偿还能力、信用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中,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过程,旨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帮助不同的应用主体改善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由于银行受理抵押商业票据放款,随着商业票据抵押放款数量的增多,银行开始关心信用调查。此后美国银行协会于1909年通过了该协会信用信息委员会的建议:鼓励会员银行优先收购备有经公认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企业的商业票据。在此背景下,产生了通过分析、比较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以了解企业信用的财务报表分析。银行通过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调查和分析,借以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所以从一开始,财务分析就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在从事信贷业务过程中,创造出了很多贷款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信贷决策时,要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即银行对借款人信用高低进行评估,以确定借款人将来按照合约规定及时偿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信用分析内容主要围绕5个方面进行,即“5C原则”:品德(Character)、才干(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信用分析的方法,包括了对借款人财务报表的分析,借此评价其偿还能力和经营状况,为信贷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对于银行来说,财务报表的分析的结论包含了确定授信额度、评估还款能力、放款、预测未来盈利趋势等一些重要的决策信息。银行作为贷款人,为了保证其借贷资本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必须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虚假的财务信息,以及依据虚假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状况做出的错误判断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影响
借贷资本的安全。因此,如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及时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中进行正确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商业银行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银行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决策是否为企业提供信用和放款,包括提供付款保证、履约保证、商业票据承兑等表外授信业务。银行要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寻找被授信企业有能力按期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支付到期票据或有能力到期履约保证等信用的证明。为了掌握企业对借款等债务是否具有偿还能力,短期性侧重于财务实力和现金流量分析,长期性侧重于盈利能力分析。
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中,对企业信用考察分析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入手,对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权比率(财务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十几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归纳起来主要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利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保障程度。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意味着本金和利息能否按期收回。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短期偿债能力直接决定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因此,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应该是银行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第一项内容。在这里债权人关心的是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及时转换成偿还短期债务的现金,对此主要通过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计算与分析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状况。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不是说指标值越高对企业越好,太高说明企业过于保守没有充分利用负债,或者可能有资金闲置。对于不同行业企业,其流动比率的衡量标准有所不同,根据经验判断流动比率一般在2﹕1左右,速动比率一般是1﹕1。在实际运用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即使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高,仍不能完全肯定其短期偿债能力就较强。比如有的企业存货较多,同样表现企业的流动比率较高,但可能是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其实际偿债能力会受制于其积压的存货而不高,甚至很低。另外,应收账款本身也隐含着坏账的可能性。再比如企业应收账款收账率很低,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