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心得体会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引言概述赞可夫(Lev Vygotsky)是20世纪俄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和学习的新观点和方法。
一、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性1.1. 学习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赞可夫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更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才能实现认知的发展。
1.2. 社会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赞可夫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和互动,才能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
1.3. 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赞可夫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可以为学习提供支持和促进。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二、区内发展区间2.1. 区内发展区间的概念赞可夫提出了“区内发展区间”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合作和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的认知水平。
这个认知水平高于个体在独立情境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2.2. 区内发展区间与教学的关系赞可夫认为,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区内发展区间来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认知水平。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潜在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3. 区内发展区间与个体差异赞可夫认为,每个个体的区内发展区间都是不同的,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设计。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潜在水平来进行个性化教学。
三、文化工具的使用3.1. 文化工具对认知发展的作用赞可夫认为,文化工具是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化工具可以帮助个体扩展认知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3.2. 文化工具的种类赞可夫认为,文化工具包括物质工具和符号工具两种。
物质工具指的是实物,如计算器、电脑等;符号工具指的是符号系统,如语言、数字等。
三、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实验
三、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实验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自1957年开始,至1972年宣告结束,历时15年之久,实验范围由莫斯科市一所学校的一个实验班,扩展到全苏联九个加盟共和国502个地区的1280个实验班。
其实验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实验成效之显著,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值得每一教育理论工作者所敬佩和学习。
作为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要形成一种新理论体系,只凭从理论到理论,就方法论方法,进行空泛的探讨,是没有生命力的。
要创新必须从教育实验做起,才能取得科学的研究成果。
于是从1957年9月起,他在莫斯科第172学校设计了一个实验室,作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基地,在小学教学范围内对教学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实验研究。
赞可夫选择了刚入学的一个一年级班作为实验班,又选了一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女教师作为该班的任课教师,以排除实验中的偶然因素,避免师生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
因为学生质量和教师水平本身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赞可夫开始教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既让学生学到系统而扎实的知识技能,又使学生在智力、情感、意志品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理想的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认为必须从改革教学入手。
他和实验团队,任课教师一起,一边认真分析原有的教学原则、教材和教法,一边结合教学实际编写、设计自己的新教材和教法。
他们删除了原来普通班使用的教材中多次单调重复的环节,增强了教学中的理论色彩。
依照赞可夫的观点,引导儿童尽早掌握理论性知识对儿童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学生每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和原理及其逻辑关系,心智中就好像“点亮一盏灯”,由此促进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的发展,使知识的掌握真正成为基本技能、技巧训练的基础,并在头脑中形成合乎逻辑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方法上,赞可夫反对教师“牵着儿童走”的传统教学方法,主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他鼓励教师按照特定课题的教学要求,同学生们展开自由的无拘束的谈话讨论,使学习过程充满积极活跃的气氛和乐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课发展理论列.符.赞可夫是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
他把一生精力献给了“教课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
他先后发布了《教课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讲话》等教育理论专著 150 余种。
他经过教课实验完好地提出了“教课与发展问题”理论,建立了“实验教课论系统”。
他对教课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解说和切实的论证,并对怎样创建最正确的教课系统,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做出了精粹的阐述。
一般发展是他整个教课思想的中心。
其内涵主要包含:一、发展观点表现创新性发展观点的超前是赞可夫教课发展思想的重要特点,它主要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性。
赞可夫重申学校的教育改革一定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构想,学校教育一定适应社会的发展。
他以为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为了探访有效教育的门路,探访实现门路的方法,就一定研究教学与发展。
二是整体性。
在赞可夫教课理论提出以前的发展理论,一般只重申那些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心理要素,即察看、记忆、想象思想能力的发展及生理体制的成熟;而赞科夫提出了学生的整体发展的思想,这具有必定的创新性。
赞科夫提出的一般发展既包含小孩的身体发展,也包含小孩的心剪发展;在小孩心剪发展方面,即包含智力要素的发展,也包含情义领域等非自己的情义活动。
而情义活动的某种状态,既可能促进智力活动踊跃睁开,也可能阻抑踊跃的智力活动。
他一再重申,教课过程中“教学法一旦涉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涉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类教课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他还指出,教课一定带动学生个性心理整体发展,整体的发展成效远远高于部分的单打一的发展成效。
二、发展目标表现连续性关于发展目标的连续性,赞可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他重申目标的最正确性,这是目标连续性的详细表现。
他要讨教课尽最大可能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在一般发展上达到尽可能比较高的成效。
”他提出“要大大提升教课成效,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其次,他重申目标的阶段性,这是目标连续性的重点。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对我们教学的几点启示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对我们教学的几点启示
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对我们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让我们得以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
首先,要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老师应该多用激励怎么来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多布置一些具有创意性的作业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提高效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等新科技,结合实际,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接受知识,以达到更新学生知识的目的。
再次,要完善课外组织的形式和活动。
我们可以开设以某个方面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考察等等,让学生以实践为主,体会真正的科学精神和改变自己的观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与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进而提高课外活动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及时评价教学活动,应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针对性评价,以检测学习水平和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表现有系统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总之,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对我们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只有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完善课外活动,及时评价教学活动,教学才能真正取得效果,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未来。
5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2、苏联传统教育存在缺陷 当时的苏联学校教育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 学习, 忽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 变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以最好的教学结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 展。”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这条原则要让优、中、差三类学生都以自己现在 的智力水平为起点,按照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得 到理想的一般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 有力保证。
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超前教学,努力使教学走在 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前,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 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所谓理论知识, 是针对具体的技能技巧而言的,指的是一门课程 的知识结构 。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这条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 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 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针对传统教学中复习的滥用,以及严重的形 式主义和烦琐哲学,赞科夫提出了以高速度进 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的意思,是教师讲的东 西,只要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不要原地 踏步。高速度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 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 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 条件。
怎样着眼于一般发展?
在教学中怎样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涉及到两方 面的问题,一是涉及到怎样安排教学工作,二是涉及 到怎样掌握学生的发展进程。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作者: 李文奎
出版物刊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84-87页
主题词: 教学与发展;赞可夫;教学效果;基本现象;实验教学论;教学方法;教育家;总结性;最近发展区;观察能力
摘要: <正> 列·符·赞可夫(1901——1977年)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
他自1957至1974年和他的同事就“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一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教学与发展》就是这一研究的总结性著作。
他在取得第一手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理论原理,借以解释学校教学中一系列基本现象,并提出从根本上改革学校教学的建议。
其目的在于:“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他提出的理论原理都是用检验过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读后感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读后感篇一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读后感读了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我觉得这可真是给我脑袋瓜来了一记“重锤”!也许你会问,咋就这么大反应?嘿嘿,且听我慢慢道来。
咱就先说说赞可夫提到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吧。
这理论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学的那些迷茫角落。
我一直在想,教学到底是为了啥?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还是为了真正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赞可夫说,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情感啥的。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以前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太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能是吧,我觉得有点惭愧。
书里还说,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学生发展。
这就好比是在学生前面牵着他们走,而不是在后面推着。
哎呀,我以前可能就是那个在后面使劲推的老师,累得够呛,学生还不领情。
现在想想,也许我应该换个方式,提前为他们规划好“发展路线”。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要真正落实赞可夫的这些理论,我觉得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能行吗?也许能,也许不能。
但不管怎样,我觉得总得试试,万一成功了呢?总之,读了这本书,我是又兴奋又纠结。
兴奋的是好像找到了教学的新方向,纠结的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这一路,真的是充满挑战啊!篇二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唠唠我读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的那些事儿。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啥新奇的?不就是一本关于教学的书嘛!可随着深入阅读,我发现我大错特错啦!赞可夫强调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以前总觉得,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完事了,可现在我才明白,这远远不够啊!教学得像个助推器,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飞”起来。
比如说,在课堂上,我是不是可以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而不是一味地我讲他们听?也许这样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力。
我就在想,要是早一点读到这本书,我之前教的那些学生是不是能发展得更好?还有啊,赞可夫说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让我陷入了沉思。
教学与发展的五条教学原则
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是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那他发展教学理论的五条原则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克服障碍,并且也要学生自己努力,教学的难度也是要有分寸的,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以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当然高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引导并观察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概念,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事宜速度。
三、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理论知识可以对于事实材料和技巧的规律加深理解,让学生自己掌握理论知识后把握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展开思想,实现知识的迁移,调动思维积极性,才能够促进一般发展。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身,也要理解知识是怎么学到的,教会学生学会怎么学习,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学能力。
五、使全体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教学是面向全部学生,包括差生,所以教材是必须适合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水平,要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融合贯通;启发思考,适时练习、及时反馈、矫正等。
学习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心得体会_1
学习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心得体会_1《教学与发展》是赞可夫教授于1979年出版的一本教育心理学经典著作,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教师教育中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探讨了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为我们了解教育本质和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和体会。
首先,本书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赞可夫强调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多种能力,包括教学技能、咨询能力、组织能力等等。
教育还需要考虑到课程的内容、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这种复杂性和多元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和责任。
其次,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学和学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赞可夫认为教学和学习是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会相互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也让我意识到,教育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最后,本书让我重视教师的情感教育作用。
赞可夫认为,教师除了需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情感教育的能力,即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开放、关爱、理解和尊重的情感素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这种情感教育作用也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情感境界。
总之,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是指列·符·赞科夫针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赞科夫从1957年至1977年进行了大规模和长时间的研究,在长期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得出的教学理论。
在长期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赞科夫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赞科夫指出,现代儿童在入学之前,就在家里、幼儿园里、街道上,从电影、电视、广播里,从大人的谈话和跟小朋友的交往中,储备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积攒了许多问题。
可是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非常贫乏、陈旧,无法满足儿童的需求。
所以,他认为教学内容必须增加知识的容量和难度,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它“营养不良”。
赞科夫认为,教学内容充实了,教学方法必须随之革新。
新的方法不再是对儿童进行单调乏味的“操练”,而是要掌握难度的分寸,适当设置学习障碍,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充分理解学习内容。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赞科夫指出,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对教学内容进行单调的重复,用几节课讲一节课就能够完成内容的做法比比皆是,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问,更为严重的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强求学生通过连续重复一下子记住许多知识和技能,因为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是通过“无意的识记”和以后的经常重现而学到并巩固下来的。
因此,教师讲的东西,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不要原地跑步,要让学生总觉得在学习新东西,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赞科夫进一步解释说,“高速度”不是“开快车”、“赶进度”,而是“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以多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创造有利的积极作用,使知识纳入一个广泛展开的体系”。
也就是要从加快速度中求知识的广度,从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这就必须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点课外书,多参加点科技活动,多搞一些参观旅行,多交谈,多争论.使他们的知识不仅巩固,而且能灵活使用。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引言概述:赞可夫(Lev Vygotsky)是20世纪苏联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教学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一、社会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1.1 社会互动促进认知发展:赞可夫认为,人类认知的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个体才干获得新的认知能力。
1.2 文化工具的作用:赞可夫强调文化工具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些工具包括语言、符号系统等,它们匡助个体组织和处理信息。
1.3 区别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有所不同,赞可夫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
二、区别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独特理论观点2.1 超越行为主义: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超越了行为主义的观点,不仅关注外部行为,还强调内部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2.2 与认知主义的区别:赞可夫的理论不同于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强调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而赞可夫更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认知的影响。
2.3 强调社会情境的重要性: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情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社会互动和文化工具是认知发展的关键。
三、教学实践中的应用3.1 合作学习: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倡导合作学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2 互助学习:赞可夫的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通过相互匡助和合作,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3 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在教学实践中营造富有社会文化环境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四、对教育改革的启示4.1 重视社会互动: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在教育改革中重视学生之间的社会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4.2 引入文化工具:赞可夫的理论提醒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引入文化工具,匡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处理信息。
4.3 个性化教学: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还启示我们在教育改革中注重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源于俄罗斯教育家列夫·谢尔盖耶维奇·赞可夫(Lev Vygotsky)的研究。
这一理论主张认为,学习过程是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首先,区域性是指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赞可夫认为,人类的认知和学习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激励,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必须将学习者置于社会互动的情境中。
其次,近似发展水平指的是学习者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与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的任务之间的差异。
赞可夫认为,学习者在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与更有经验的他人合作,能够完成比自己水平高的任务。
近似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了学习者的潜力和能力,也反映了学习者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的重要性。
最后,语言发展是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语言是思维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是文化传承和知识构建的媒介。
通过语言的使用和交流,学习者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并与他人共享和构建知识。
基于以上理论,赞可夫提出了一种教学法,分成型教学法(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根据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结合一定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到近似发展水平,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励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分成型教学法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发挥激励和启发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支持。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学习的重要性,提倡了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方法,推动了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这一理论为教育者和教师提供了指导和启示,使教育过程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读《教学与发展》有感
读《教学与发展》有感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
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
”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
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赞可夫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
赞可夫认为:这个概念的涵义之一是指克服障碍,另一个涵义是指学生的努力。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
”教学内容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利用学生的认知的可能性,用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内容来教学生。
“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他主张把教学建立在高水平的难度上,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懂了,就要向下教授,不要原地踏步走,防止学生产生心理抑制,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
同时,他也指出高难度不是越难越好,要注意掌握难度的分寸。
只有这样能为紧张的智力工作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孩子已经掌握加法的概念,那么就应该引导他进入乘法,无需强调计算,因为在乘法的基本演算过程中,孩子会运用加法进行订正从而再次巩固加法的计算能力。
这就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呈现的系统性。
因此高难度教学得以实施。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赞可夫认为教学进度太慢,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他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
他说:“只要学生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就向前进,就教给他们越来越新的知识。
”强调高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引导者必须通过观察确定孩子已经真正地理解了概念后,再发现孩子的几许探究的意愿后,才可以继续下一步的引导。
对此,赞可夫说得很清楚:“以高速度前进,绝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匆匆忙忙地把尽量多的东西教给学生,……我们是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适宜速度的。
2022读《教学与发展》有感
读《教学与发展》有感为了响应学校的暑假大阅读活动,基于对于赞可夫的欣赏与喜爱,本人认真阅读了他的经典著作《教学与发展》,众所周知,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
他在本书中提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赞可夫认为,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利用他们的认知能力,利用比学生原有水平稍高一点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他还强调困难越大,就越注意衡量困难。
太难了,可能会使学生不愿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太简单,阻碍了学生思想的发展,不能引起对知识的渴望;只有当困难合适,内容接近学生的当前发展时,学生才能收获和品尝成功的快乐。
这种方法是一种对于学生兴趣与求知欲的开发,在现代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赞可夫的这种认知以及他的五条教学原则,阅读后我拥有了极其深刻的感触,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甚至有时会过于盲目与急功近利,忽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由我们教师一味的将内容强制性的交予学生,学生不免会产生反抗心理。
而赞可夫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日常对于学生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求他们感兴趣以及需要的重点方向,根据这些来制定教学计划,采用刺激其兴趣以及求知欲的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知识的探索,这样会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强烈。
有思想而不行动的人,只能永远徘徊在成功之门的外面。
在阅读了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之后,我明白了教书不是说教,课本也不是教条,教师要引领自己的学生,一起行动,共同体验自然和社会的美,用“心”去感受自然和社会的“魂”,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去钻研知识,这才是教学的真正意义。
学习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多读书,读好书,全员积极行动起来,建立书香校园,我于本期认认真真阅读了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经典论著《教学与发展》。
众所周知,赞可夫伟大的成就就是,他打破了教学实践中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陈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治的较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为此,我读了他的这本经典著作,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在略谈几点体会。
在原苏联,凯洛夫传统教学理论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众多的教学论流派。
其中,以赞可夫对发展性教学问题的探讨最有成效。
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位教育家提出了“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教育学不仅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一论断。
赞科夫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在什么样的教学论体系下,才能在学生的发展上达到理想的效果”,他引入并阐明了“一般发展”的概念。
赞可夫强调,教学与发展区是互为条件、互相推进的,因而教学不能消极地等待儿童生理的、心理的自然发展,跟着发展走,而应积极地去依靠“正在成熟的机能”,创造“最近发展区”。
首先,根据赞可夫的教育理念,来探究一下发展性教学的真正内涵。
1.现代教学观念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里所说的教学观念是指按照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学功能、目标、对象、结构、过程及形成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
正确、先进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改革及教学活动的进行发挥着重要的导向、调控作用。
而保守、落后的教学观却严重阻碍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是现代教学观念,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观。
现代教学观是在本世纪50年代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在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所产生的具有生命力的现代教育意识,现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发展是与本世纪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不开的。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读后感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读后感《<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厉害的书,叫《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哎呀,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在书里,赞可夫提出了好多有趣的观点,就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教学世界的大门。
我就在想啊,这要是能运用到我们的课堂里,那该多棒呀!赞可夫说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这可太对啦!我们平时上课,难道只是为了学会那些知识吗?当然不是!我们还要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能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就像我们学骑自行车,不只是为了能骑得动,更是为了能在不同的路上稳稳当当,还能应对突发状况,对吧?书里还提到了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这能行吗?后来我一想,就好像跑步一样,如果总是慢悠悠地跑,怎么能提高速度和耐力呢?学习也是这样,如果总是停留在简单的地方,怎么能进步呢?还有啊,赞可夫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这多重要呀!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做题、背课文,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不就像迷路的小羊,到处乱撞吗?只有明白了学习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运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我跟我的小伙伴们讨论这本书的时候,大家都特别兴奋。
“你们说,要是老师都按照赞可夫的方法教我们,那得多有意思!”我忍不住说道。
“是呀是呀,那我们肯定能学得更好!”小明眼睛发亮。
“可是,老师会愿意改变吗?”小红有点担心地问。
“咱们可以跟老师建议呀!”小刚挥了挥拳头。
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都觉得赞可夫的理论如果能在我们的学习中实现,那简直太棒啦!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觉得,好的教学方法就像是一盏明灯,能照亮我们学习的道路,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
我们不能总是用老一套的方法学习,要敢于尝试新的、更好的方式。
我真希望老师们都能多看看这本书,多学学赞可夫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都能快乐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代表一、赞科夫的生平赞科夫(Леонид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Занков,1901—1977)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儿童缺陷学家,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1917年17岁的赞科夫已是一所乡村学校的教师。
后来他在儿童农业营(国家收养和教育战后农村孤儿的机构)担任教导员及主任。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学习。
毕业后留校作研究生,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指导下从事心理学和缺陷儿童教育学的研究。
至二次大战前他一直从事此项研究并担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儿童缺陷学研究所所长。
他曾参加编写针对缺陷儿童的第一批教学大纲,并探索特殊学校的教学和矫正缺陷的方法。
40年代末赞科夫调任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所副所长,不久转到普通教育研究所工作。
从50年代初起,赞科夫开始专门研究教学论。
1952年他组建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深入研究教学中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实验考察和心理分析,编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对改进低年级教学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
他的研究成果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56年成立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时,他成为该协会组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同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教育学时,他被聘为主编之一。
从1957年9月起,赞科夫在小学教学范围内对教学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实验研究。
1960年他把原来的实验室更名为教育与发展实验室,1968年又改名为学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
他就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创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在发展性教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一生发表了22本专著和150多篇论文,其中的《论小学教学》《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曾经是苏联教师的必读书。
他的总结性专著《教学与发展》该书的中译本已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中。
赞可夫和他的“发展”教育理论
赞可夫和他的“发展”教育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赞可夫和他的“发展”教育理论在教师招聘或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赞可夫和他的教育理论大都是学员需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心得体会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多读书,读好书,全员积极行动起来,建立书香校园,我于本期认认真真阅读了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经典论著《教学与发展》。
众所周知,赞可夫伟大的成就就是,他打破了教学实践中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陈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治的较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为此,我读了他的这本经典著作,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在略谈几点体会。
在原苏联,凯洛夫传统教学理论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众多的教学论流派。
其中,以赞可夫对发展性教学问题的探讨最有成效。
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位教育家提出了“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教育学不仅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一论断。
赞科夫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在什么样的教学论体系下,才能在学生的发展上达到理想的效果”,他引入并阐明了“一般发展”的概念。
赞可夫强调,教学与发展区是互为条件、互相推进的,因而教学不能消极地等待儿童生理的、心理的自然发展,跟着发展走,而应积
极地去依靠“正在成熟的机能”,创造“最近发展区”。
首先,根据赞可夫的教育理念,来探究一下发展性教学的真正内涵。
1.现代教学观念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里所说的教学观念是指按照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学功能、目标、对象、结构、过程及形成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
正确、先进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改革及教学活动的进行发挥着重要的导向、调控作用。
而保守、落后的教学观却严重阻碍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是现代教学观念,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观。
现代教学观是在本世纪50年代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在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所产生的具有生命力的现代教育意识,现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发展是与本世纪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不开的。
2.发展性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这是由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决定的。
为了实现我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品格,有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有高的文化素养。
他们不仅会学习,会生活,而且会创造,会做人。
这种人集中表现在主体性的高度发展方面。
3.发展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
“发展性教学”这一概念是否具科学性,还表现在理论的批判性。
原因在于,任何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的建构,必须涉及对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思想观点、原则、方法的批判,或者是进一步的完善、补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里提到的“扬弃”、“弘扬”和“抛弃”,指的是经过分析做出判断和评价。
“发展性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接下来谈谈发展性教学呈何特点。
发展性教学,作为主体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它体现主体教育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境界。
总体分析,这种教学,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教学中,它将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发展性教学,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教学认识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组。
教学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正是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主体参与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才能是有效
的。
学生是活生生的发展中的人,如果将学生看作工具也就不需要什么主体参与的活动了。
作为主体参与的理论依据,发展性教学体现的是科学的活动观,而不是粗陋的实践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作为基点。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的重要命题是:“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即人的本性”。
说明了具体的、现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社会性、主体性,而需要则是活动的动力。
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是学生的参与,其目的是促进个体发展,所研究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变化。
第二,发展性教学不是一般地强调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而是将实践活动定位于学生主体,突出个体活动的主体性。
第三,发展性教学的活动,是一种有教育性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主体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的过程。
学生正是在摆弄、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和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并借助词语把它们加以区分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性认识。
正是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的机会,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正是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强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发展性教学的主体参与,核心问题是学生主体参与状态、参与度问题。
学生是积极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据有的学者进行的有关研究,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水平:听、等、看、不参与,注意力不集中;消极模仿,或进行重复性行为;被动地回答老师问题;主动向老师发问,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
无论是个体间交往,还是个体与客观物质的交往,各种交往关系的处理是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关键问题。
儿童是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的,而交往不当、不足,则是儿童个性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通过交往,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成一种平衡。
发展性教学正是体现了师生间、学生间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仅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氛和条件,更重要的是,承认教学认识的社会性,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纳入认识活动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发展性教学还有尊重差异,体验成功两大特点,这里就不再做详细介绍,希望站在教育战线的朋友都去读读《教学与发展》
这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