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在文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唯物辩证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等方面的重大贡献。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是当前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唯物辩证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唯物辩证法融入语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唯物辩证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唯物辩证法对语文思维的启发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辩证思维方法,其核心是对矛盾的把握和处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帮助学生理解内在的矛盾和矛盾的发展变化,从而启发学生形成辩证思维。

教学《红楼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辨析贾宝玉与林黛玉、宝玉与黛玉的矛盾关系,了解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变迁,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要求对事物进行全面、科学的认识,这种认识方法对语文阅读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阅读《孔乙己》这篇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情节、意义的全面分析,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科学的认识方式。

唯物辩证法强调联系、发展和斗争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对语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分析问题、确定主题、展开论述,提高文章的表达质量。

在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正反面观点的矛盾与斗争,帮助学生编写有逻辑性、有力度的论述。

1.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2. 强化语文阅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科学性和全面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矛盾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科学的思维方式。

还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解读和评价,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认识水平。

3. 提高语文写作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服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指导意义重大。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提倡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可以使作品具有深度和张力。

首先,在人物刻画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能够帮助艺术家以全面的视角去观察和描绘人物。

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人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品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

其次,在情节构建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复杂和立体的结构。

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的存在使得情节更加丰满有力。

通过对矛盾的深入挖掘和处理,艺术家可以使作品充满张力,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最后,在主题表达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可以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富有思想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实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而文学艺术作品也应当关注这些矛盾。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作品能够展现出真实的社会面貌,并具有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二、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历史是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感和深度。

首先,在选题和题材选择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艺术家更好地选择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相契合的题材。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是以阶级斗争为驱动力的,因此选取反映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题材能够更好地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其次,在描绘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真实和鲜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在文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在文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观点凝练⒈发展具有普遍性原理内容:①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有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内容: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的考验。

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积极的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求我们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⒋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②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文学延伸1.成语故事(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蕴含哲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蕴含哲理: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蕴含哲理:事物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种树要十年以上才能成材,教育后代耍更长的时间,百年以上才能培育出一、两代优秀的人才。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物质的基础地位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强调实践和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性。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现代散文等各种文体的作品,分析作品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了解作者运用辩证思维来表达观点的方式,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和变革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断思考现实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分析和解读,发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观点和思考,提出自己的批评和建议。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利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事求是和立足于社会实践,认为理论与实际要相结合,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了解不同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等,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人文关怀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思维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和运动的重要性,要求我们把理论联系实际,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持观点。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练习、辩论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语文思维。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唯物辩证法则是一种系统的哲学观,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注重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矛盾运动。

本文将探讨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探索如何通过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指导,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唯物辩证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1. 发展的观念唯物辩证法强调发展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唯物辩证法还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压力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之间的矛盾等。

教师需要通过唯物辩证法的观念,认识到矛盾是推动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实践。

语文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检验语文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念要求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把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唯物辩证法强调批判性思维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语言文字,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和语言运用的批判性思维。

可以通过讲解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也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和语言运用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性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面的、历史地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辩证法、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辩证法。

它强调了物质的根本性和决定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唯物辩证法强调辩证的思维方法,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帮助他们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观点、作品的内在联系以及作品的社会背景等多个角度去理解作品,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的思考能力。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唯物辩证法注重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纽带,而语文教学正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方面发挥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辩证的思维训练,促进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的突破和提高。

在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提高他们在表达方面的多样性和逻辑性。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唯物辩证法强调了个体与整体、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一个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和理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更注重对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时代风貌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提高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能力。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文本改编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在写作训练中,不仅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创新的表达和创作。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一种关于事物发展变化和矛盾运动的认识方法,具有普适性和历史性。

在语文教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如何将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唯物辩证法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世界,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多角度的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更加注重作品中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达到全面理解和把握作品内涵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人物命运的变迁,加深学生对作品中矛盾冲突的认识,增强对作品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

唯物辩证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从作品中找到启迪,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哲学概念和方法到语文教学中,而是要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使其在语文学习中既能够掌握知识,又能够培养综合分析、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内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阅读、写作和鉴赏等环节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将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较高的哲学素养,同时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还需要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使其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要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思想,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中国文学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不仅在创作中吸收了其中的精髓,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本文将详细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通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指导思想,使中国文学在20世纪初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它强调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

这一原则使得中国作家在创作中关注社会底层、捕捉人民的生活痛点,进而揭示平民百姓的悲喜哀乐。

例如鲁迅的作品中就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揭示,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以一种讽刺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

二、推动文学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创作中还强调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结合。

它主张文学要服务于社会革命和改革进程。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作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创作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通过主人公阿Q的形象,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和人民的软弱,呼吁人民觉醒并推动社会变革。

三、强调人民性与历史底蕴的融合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下,中国作家开始注重作品中人民性与历史底蕴的融合。

他们以劳动人民为创作对象,通过真实的描写展现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坚韧品质。

例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被现实社会冲击而导致人们困惑和焦虑的情感。

四、开拓实践文学的新领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创作中还推动了实践文学的开拓。

中国作家开始以强烈的亲身体验为原点进行创作,将文学与真实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鲁迅的散文《野草》就是他在与社会的亲密接触中产生的思考和观察的结晶。

五、推动文学与现代性的融合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引领下,中国文学创作逐渐与现代性相融合。

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及其意义第一章引言文学是人类语言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人类自我认知、审美与情感的表达。

文学创作是一个人类智力、美感、审美和情感的化身,它在不断地向人类社会注入思想、文化等元素。

因此,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论研究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谈到唯物主义及其派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在世界中占据主要地位。

唯物主义主张人类必须通过现实和经验来认识世界,而不是凭空想象或信仰。

它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物质、能量和运动的本质。

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一种发展形式,包括对立统一和发展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教导我们理解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对立面,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各个领域都是一个封闭的整体和具有内在发展矛盾的东西。

第四章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1.对立统一文学作品通常都包含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对立面。

这些对立面在作品中被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结构和价值观。

例如,“繁华背后的孤独”这个主题就是对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的对立统一。

2.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对立性和变化,这种变化和对立性使得事物变得更加完整和成熟。

文学作品通常也包含了这种思想,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会在思想和行为上经历一些逆境,这使得故事更加完整和丰满。

3.感性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通过感性认识,人类可以获得一些可以被理解的知识和思想。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情感等都是通过感性认识来表达的。

第五章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1.拓宽创作思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可以极大地拓宽文学创作的思路,并且使得作品变得更加深刻和丰满。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作家可以了解到事物发展的逻辑,使其作品更加具有人性深度。

2.深化读者阅读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可以深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读者可以通过体会作品中的对立统一、发展和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

如何将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唯物辩证法提倡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文学作品、名著等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在讲解《红楼梦》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性思考,指导学生思考封建社会的衰亡与新生事物的出现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发展辩证思维,拓展思维空间,使他们在阅读中形成联系观和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强调全面性和历史性,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除传授文学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传授作品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等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联系,领会作品的意蕴。

在讲解《三国演义》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唯物辩证法主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诗词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

唯物辩证法倡导质量和数量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观点,这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量变引起质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以通过积累大量的语文素材,让学生不断进行积累、比较、对照,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辩证统一,这也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使学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受众,更要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和创造者。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一、辩证唯物主义与语言学研究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由矛盾的斗争和对抗推动的。

在语言学研究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去探究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语言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对抗推动着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在语言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阶级、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这种矛盾和对抗推动了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还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这也要求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

在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来探究语言与经济基础、阶级状况、社会变革等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还要求我们在研究语言问题时,要全面地考虑历史因素,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观念去评价古代语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语言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的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研究和理解社会现象。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之一,同样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去进行研究。

语言的演变、发展、变革都是受到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这些都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

在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去研究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的关系,探究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研究,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演变规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还要求我们在研究语言问题时要全面地考虑和分析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

这也要求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问题时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问题。

在语言学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探究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关于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辩证思维方式。

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思想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与唯物辩证法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并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唯物辩证法强调全面、具体、具体发展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具体、具体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的细节、语言风格、社会背景等,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创作思路。

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练习、辩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和对立是推动事物发展和变化的重要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文本中的矛盾和对立进行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矛盾和对立,从而深入思考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立论证的方式,培养他们辩证思维和论证能力。

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结构、语言规律等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不同文体的写作规律,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

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他们的思考、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引导他们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思考,推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学生也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和思考,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工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工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工作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些基本原理的一点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及我的工作有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知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

它首先是可知论,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比如,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诸如环境污染、人际关系淡漠、拜金主义盛行、伦理道德缺失、生命健康问题等等,现象背后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要经历和面对的问题。

而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临当今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的环境之下,单方面地提高业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工作,我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去认识事物曲折前进的发展规律。

第二,辩证唯物论的应用。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存在性,这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医学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医学强调继承前人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仍旧有医生对传承的所有理论全盘接受,盲目信任,而不加以实践证实。

错误的认识导致了消极的能动作用,比如医生依靠错误的认识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长此以往,患者对医生的行医水平持怀疑态度,不断提出质疑,医生也在行医过程中饱受诟病而情绪低落,增加了医患矛盾的发生概率。

相反,如果医生对疾病有着透彻的理解和认知,就能根据实际对患者更好的进行沟通和诊疗。

人类根据自我意识来改造世界的过程成为实践,实践与认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实践是具有物质性的,其成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必需的物质资料。

从唯物辩证法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创新

从唯物辩证法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创新

从唯物辩证法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创新。

一、唯物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的,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矛盾的普遍存在和解决矛盾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并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创新1.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富强繁荣的历史性跨越。

2.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经历了许多创新的过程。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改革开放的方针,使中国进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

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思想,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三、唯物辩证法在中国实践中的体现1. 指导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唯物辩证法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注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上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在实践中积极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莫言《蛙》与科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莫言《蛙》与科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莫言《蛙》与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都有所应用。

在文学方面,白话文学的先行人胡适以实证、进化和历史眼光为核心的科学主义作为白话文学史的内在义理,促成了中国传统的以“文章辨体”、“历代诗宗”为主体的文史之学顺利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之学。

可以说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一直存在渊源,不少文学现象都可以运用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进行阐释,学者在文学鉴赏与研究时,这些方法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现实活动的视角来理解人,而不是将人看作纯粹的自然物,或将人看作纯主观的存在。

马克思通过研究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受制约与主观能动性,指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人,文学应塑造“丰富的人”,故高尔基称文学为“人学”。

人文关怀是中西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早在14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就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但从希腊诸神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就展现出人类的自我观照。

以我国现代文学史来看,鲁迅小说的人文精神最为深厚,他遵循“人是社会的主体“,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故其作品多为反封建并揭示人心,改造国民性的题材。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莫言的《蛙》同样沿袭了鲁迅的批判精神,解释了社会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特殊环境下极端政策对于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有何种影响。

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生活的本身,它具有虚拟性。

但它又同样来源于生活,故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比观点可以看出,文学作为艺术,它的假定性与真实性必须结合在一起,并且需要合情合理。

莫言的《蛙》是以新中国近六十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的姑姑的人生经历来反映社会现象与人性。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论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的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方法论。

将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够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的目标。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一种重要形态,它认为世界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生矛盾、斗争、运动的辩证过程。

从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本质是由它的矛盾运动产生的。

通过矛盾、斗争和运动的相互作用,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将唯物辩证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首先,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的本质和规律。

语文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本质和规律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的本质和规律,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

其次,唯物辩证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全面发展。

通过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另外,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注重发展人的整体能力。

因此,将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挑战。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它的矛盾运动产生的,这意味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不断地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将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语文教学,可以教育学生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有积极向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最后,唯物辩证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认真关注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趋势。

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提高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将唯物辩证法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阐述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阐述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第一题答案绚丽多彩的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融入国际现代化实际大舞台中,还应考虑到传统元素在文化当中的特点、价值以及传统元素,中国文化才能够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树立本民族品牌,离不开中国历史大背景。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但不能离开中国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条件,而且也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环境和营养。

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系统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思想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

这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站在世界的高度,视野宽阔了,就不会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世界变化无穷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一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典型的封建制相适应的,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守旧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照,这就决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这是基本出发点。

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对待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

所谓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

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

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

科学发展观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

科学发展观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但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评判资本主义弊端的过程中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充分肯定。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出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以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代替私有制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途径和方式,并对应该建立的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预想,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所以,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主义还告诫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遵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伟大事业。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邓小平理论,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则和规律的方法论,也是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文将以唯物辩证法为创作方法,探讨其在思维方式、文学创作以及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一、唯物辩证法在思维方式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倡导辩证思维,即从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事物。

在思维方式上,唯物辩证法强调全面性、历史性和综合性。

全面性是指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看待问题,避免片面性和偏颇性。

历史性是指要把事物的发展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去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

综合性是指要善于综合各种因素,找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二、唯物辩证法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文学创作中,应当以辩证的眼光去观察和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存在和人物的矛盾性,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着重表现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其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同时,唯物辩证法也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情节设置上,可以通过矛盾冲突的推动来展现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三、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在社会关系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应当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注重实践的创新和实践的检验。

同时,唯物辩证法也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社会实践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方法,可以在思维方式、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思维方式上,唯物辩证法强调全面性、历史性和综合性,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文学创作中,唯物辩证法指导着塑造复杂的人物形象,设置矛盾冲突的情节。

在社会实践中,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观点凝练⒈发展具有普遍性原理内容:①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有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内容: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的考验。

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积极的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求我们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⒋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②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文学延伸1.成语故事(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蕴含哲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蕴含哲理: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蕴含哲理:事物发展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较长过程。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种树要十年以上才能成材,教育后代耍更长的时间,百年以上才能培育出一、两代优秀的人才。

这里其实我们要重视教育,及早抓教育,要有量变的准备,才有质变的结果。

(4)田忌赛马;朝三暮四蕴含哲理:量变引起质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具体分析“田忌赛马”: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的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

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

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以二胜一负取得了胜利。

这则故事包含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哲学道理。

唯物辩证认为,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尺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

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杨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取胜利。

2.哲思故事(1)楚人过河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

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

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

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简要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河水时涨时落,不断变化,人的认识也应随之变化,绝不能停滞不前、头脑僵化。

否则必定会碰钉子。

(2)“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简要分析]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或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

(3)“笨人吃饼”和“愚人吃盐”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做客,吃菜嫌淡而无味。

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

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

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

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

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简要分析]“愚人吃盐”是不懂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

“笨人吃饼”则是不懂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子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子的作用,最后的那半个饼子只不过是由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关节点。

它们都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智者智言(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三国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哲学分析】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3)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4)荀子在《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哲学分析】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积累一定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哲学分析】孔子的第一句话强调了内因的作用(应自觉看齐或自我反省),第二句话则强调了外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即习相远)。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把二者结合起来。

(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哲学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但是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欲速则不达”体现了这一道理。

(9)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哲学分析】这话是有道理的。

因为河流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

他用这句话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住。

”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

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扩展比较】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认为,一切事物都不停变化的,瞬息即逝。

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

相对主义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

它一方面承认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一方面又指出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

离开了静止,运动就找不到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在运动,这就必然导致不可知论。

4.诗词歌赋(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赵翼《论诗》)【哲思诗韵】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或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

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哲思诗韵】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哲思诗韵】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指遇到了困难,一筹莫展,这表明了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味着眼前一亮、想到了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方法。

千古名句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白头吟》)【哲思诗韵】这句诗对仗工整,运用叠词,表达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哲理,即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5)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唐元稹《蚁》)【哲思诗韵】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6)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宋杨万里《读<陈蕃传>》)【哲思诗韵】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

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

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教导我们远大理想要从小事做起,即量变引起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