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
中西医技能病例 精简版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必备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治疗:1)休息、多饮水。
2)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口服。
3)对症治疗:发热,解热镇痛药。
中医治疗1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2、|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治疗:1、急性加重期和慢性迁延期1)控制感染:抗生素,阿莫西林2)祛痰、镇咳:盐酸氨溴索3)解痉平喘:氨茶碱2、缓解期: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卡介苗预防。
中医证型:实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1风寒犯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3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4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5寒饮伏肺证小青龙汤虚证(见于缓解期慢性迁延期)肺气虚证玉屏风散2)肺脾气虚证补肺汤合补中益气汤肺肾气阴两虚证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COPD治疗:1、稳定期治疗:1戒烟,长期家庭氧疗2气管扩张剂治疗: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3祛痰药:氨溴索4糖皮质激素:重度反复加重者2、急性加重期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住院或门诊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同稳定期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剂。
中医治疗:1外寒内饮小青龙汤2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3痰浊壅肺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4肺脾气虚补肺汤合四君子汤5肺肾气虚平喘固金汤合补肺汤6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治疗:1、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抗凝治疗;防治并发症。
2、缓解期:呼吸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家庭氧疗,积极治疗和改善基础病;去除急性加重诱因中医治疗1、急性期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3)痰蒙神窍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4)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2、缓解期1)肺肾气虚补肺汤2)气虚血瘀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3、5、支气管哮喘(哮病)治疗:1发作期1)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2)茶碱类:氨茶碱口服3)糖皮质激素:吸入泼尼松龙2缓解期1)糖皮质激素:吸入、口服泼尼松龙2)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吸入剂3)茶碱类:氨茶碱中医治疗:发作期:1寒哮射干麻黄汤2热哮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小青龙汤加石膏汤4风痰啸证三子养亲汤加味缓解期: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金贵肾气丸6、肺炎(咳嗽)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尿量。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研究分析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必备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伤风)A定义:局限在鼻腔和咽喉部呼吸道黏膜急性炎症.80%由病毒引起.B病机: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卫表被郁,肺失宣肃.C诊断:发热,鼻塞,咳嗽,流涕.淋巴细胞增高.病毒分离可确诊.D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喷嚏频频,鼻涕多,呈清水样.鼻腔水肿苍白.分泌物中较多嗜酸粒细胞.2)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症状轻微.b5E2R。
E:西医治疗:1)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2)对症治疗:发热,阿司匹林.流涕,扑尔敏.咳嗽,克咳敏.咽痛,声嘶,雾化或华素片.有感染者,头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川桔防独草,羌前柴苓枳)(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荷梗莲根叶似伞,豆花芥穗甘如牛)(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银花连豆花朴鼻香)(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p1Ean。
(5)阴虚感冒症——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玉竹桔薇荷枣草豉葱)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A病机: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发为咳嗽.B诊断:起病初期有上感症状,继而咳嗽咳痰.痰由少到多.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或有啰音,咳嗽后消失.C西医治疗:1)休息,保暖,饮水2)止咳:克咳敏3)祛痰:必嗽平,沐舒坦4)平喘:博利康尼(特布他林)5)细菌感染者,头孢6)雾化,稀释痰液,局部抗炎.DXDiT。
D中医治疗以宣肺化痰止咳为主,兼以疏散外邪.E 中医症型: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甘草+陈梗芥前去百草苑)(止嗽散用百部苑,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RTCrp。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加减(荷花根,翘桔杏,桑国)3)燥热伤肺证——疏风润燥,清肺止咳.——桑杏汤加减(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4)凉燥伤肺证——轻宣凉燥,润肺止咳.——杏苏散加减(苏杏桔姜枣二陈枳前)5PCzV。
2019中医、中西医类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
2019中医、中西医类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导语中医、中西医临床常见病证病例分析。
>> 来源:医考加油站 <<中医类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之哮病病案摘要:钱某,男,44岁,已婚,农民。
2017年11月19日初诊。
患者幼年起反复出现发作性喉中痰鸣气喘,平素常易感冒,自汗,怕风。
1个月前受凉后喉中哮鸣又作,伴咳嗽、呼吸困难,经治已有好转。
现症: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倦怠无力,自汗,怕风,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请与喘证相鉴别。
(此鉴别助理无需掌握)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知识点相关链接:哮病1.诊断依据(1)呈反复发作性。
常为突然发作,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可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缓解。
(2)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
但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哮鸣,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3)部分患者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或过敏史。
常因气候突变、环境因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2.病证鉴别哮病与喘证的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3.辨证论治证型 证候 治法 方剂冷哮证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证 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加减寒包热哮证 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2015年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例:张某,女性,26岁,干部。
干咳少痰5天。
患者于5天前不明原因发生干咳作呛,痰少而黏不易咯出,伴咽喉、口鼻干燥,无畏寒、发热,无心悸、憋喘,自服咳特灵及复方甘草片等药,症状无明显好转。
现症见:干咳作呛,咽喉、口鼻干燥,痰少而黏不易咯出,舌质干红少津,舌苔薄黄燥,脉浮数。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先天性心脏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
体检:T 36、5℃,P 80次/分,R 19次/分,BP 105/75mmHg。
神志清,精神尚可,自动体检,查体合作。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下垂,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良好。
耳、鼻无异常体征。
口唇红润无紫,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不大。
颈部无抵抗感,无颈静脉怒张,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胸骨无压痛;呼吸节律规整,深浅度适中。
两侧触觉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触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脏浊音界不扩大,心率80次/分,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余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尿、大便三大常规正常。
答题要求: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主诉:干咳少痰5天 (1分)现病史:女性,26岁。
5天前不明原因发生干咳作呛,痰少而黏不易咯出,伴咽喉、口鼻干燥,无畏寒、发热,无心悸、憋喘,自服咳特灵及复方甘草片等药,症状无明显好转。
(2分)既往史: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先天性心脏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1]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必备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伤风)A定义:局限在鼻腔和咽喉部呼吸道黏膜急性炎症。
80%由病毒引起。
B病机: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卫表被郁,肺失宣肃。
C诊断:发热,鼻塞,咳嗽,流涕。
淋巴细胞增高。
病毒分离可确诊。
D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喷嚏频频,鼻涕多,呈清水样。
鼻腔水肿苍白。
分泌物中较多嗜酸粒细胞。
2)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呼吸道症状轻微。
E:西医治疗:1)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2)对症治疗:发热,阿司匹林。
流涕,扑尔敏。
咳嗽,克咳敏。
咽痛,声嘶,雾化或华素片。
有感染者,头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川桔防独草,羌前柴苓枳)(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荷梗莲根叶似伞,豆花芥穗甘如牛)(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银花连豆花朴鼻香)(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5)阴虚感冒症——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玉竹桔薇荷枣草豉葱)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A病机: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B诊断:起病初期有上感症状,继而咳嗽咳痰。
痰由少到多。
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或有啰音,咳嗽后消失。
C西医治疗:1)休息,保暖,饮水2)止咳:克咳敏3)祛痰:必嗽平,沐舒坦4)平喘:博利康尼5)细菌感染者,头孢6)雾化,稀释痰液,局部抗炎。
D中医治疗以宣肺化痰止咳为主,兼以疏散外邪。
E 中医症型: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甘草+陈梗芥前去百草苑)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加减(荷花根,翘桔杏,桑国)3)燥热伤肺证——疏风润燥,清肺止咳。
——桑杏汤加减(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4)凉燥伤肺证——轻宣凉燥,润肺止咳。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实践案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妇科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妇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领域之一,尤其在调理月经 、治疗不孕不育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和个 性化方案。中医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证候特点,采用中药 、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西医则可借助先进的诊断技术, 明确病因和病理变化。两者相结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副作用。例如,对于月经不调,中医可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同时西医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或手 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实践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 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案例分析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技 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的 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内科的应用
总结词
内科疾病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将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诊断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 方案。例如,对于慢性胃炎,除了西医的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可以通过调理脾胃、行气活血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 症状和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中医治疗侧重于整体调理,改善患者体质,减少西 药的副作用。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
患者,男,35岁,已婚,从事IT行业,因反复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伴恶心、呕吐3天入院。
患者自述近3个月来,因工作繁忙,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较大。
既往体健,无重大疾病史。
二、中医诊断1. 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中医理论,初步诊断为“胁痛”(肝郁气滞证)。
(1)症状:右侧胁肋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情绪波动较大。
(2)体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2. 证候分析(1)肝郁气滞:患者工作繁忙,情绪波动较大,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
(2)脾胃虚弱: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进而引起恶心、呕吐。
三、中医治疗1.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2.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1)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甘草。
(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加减:若恶心、呕吐明显,可加半夏、生姜;若胁肋部疼痛较重,可加延胡索、郁金。
四、疗效观察1. 症状改善:经过5天的治疗,患者右侧胁肋部疼痛明显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消失。
2. 体征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较前缓和。
1. 病因分析本病例患者因工作繁忙,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同时,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进而引起恶心、呕吐。
2. 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功效;四君子汤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3. 疗效分析经过5天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应用,既可疏肝解郁,又可健脾和胃,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六、总结本病例通过中医诊断和辨证分析,得出患者为“胁痛”(肝郁气滞证),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此病例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运用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七、建议1.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总结
一、前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中医诊断方法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我参加了本次中诊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我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对中医诊断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病例分析的总结。
二、病例分析1. 病例一:李某,男,4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3年,加重1周。
(1)病史采集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腹痛、腹泻,呈间歇性发作,无规律。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1周症状加重,每日腹泻3-5次,腹痛加剧,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2)四诊合参望诊:患者面色萎黄,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患者语音低沉,有轻微腹泻声。
问诊:患者诉腹痛、腹泻,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饮食、睡眠欠佳。
切诊:脉象沉弦。
(3)诊断分析根据病史、四诊合参,诊断为泄泻。
证型为脾胃虚弱,湿阻中焦。
(4)治疗方案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发热、乏力等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未复发。
2. 病例二:张某,女,50岁,主诉:头晕、头痛、失眠2年,加重1个月。
(1)病史采集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呈持续性,无规律。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1个月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2)四诊合参望诊:患者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闻诊:患者语音低沉,有轻微头晕声。
问诊:患者诉头晕、头痛、失眠,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饮食、睡眠欠佳。
切诊:脉象弦细。
(3)诊断分析根据病史、四诊合参,诊断为眩晕。
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4)治疗方案治法: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5)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未复发。
三、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病例分析
23号泄泻,脾胃虚弱证。
久泄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参术苓草砂陈梗扁豆山药莲子薏苡仁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绝经前后,肾阴虚,冲任失调,则月经提前或先后多少不定,肾阴日衰,阴虚不能上荣于头目脑髓,故头目眩晕而耳鸣,阴不维阳,虚阳上越,故头面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肾虚则腰膝和足跟疼痛,阴虚血躁生风,故皮肤乾燥或搔痒,阴虚内热,故口干便秘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熟药枸菟膝鹿角胶山萸肉28号,冷秘,胎漏胎动不安34 内伤头痛肝阳头痛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平肝潜阳息风天麻勾藤饮麻勾决明桅芩丹寄杜膝芍夜交小儿泄泻,.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本证多起于湿热泄泻,以精神委靡,皮肤乾燥,小便短少为特征,偏耗气者大便稀薄,神萎乏力,不思进食,偏伤阴者泻下如水,量多,目眶及前囟凹陷,啼哭无泪,小便短少甚至无尿,若不即時救治,則可能很快發展為阴竭阳脱证(参草梅瓜莲药患儿两周患肺炎发热咳嗽喘促症状干咳少痰地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乏津脉细数.阴虚肺热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多见于病程迁延,阴津耗伤,肺热减而未清者,常由痰热闭肺证未经有效治疗转化而成,以病程较长,干咳无痰重者口干舌噪,干咳咳血,伴全身症状(沙麦玉天桑炙冬扁甘两年反复头部隐隐疼痛。
劳累后加重反复现头疼隐隐时时昏厥心悸失眠面色少华。
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2.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归地芍首参术苓芪芎菊蔓味远枣陈某,男,32岁,2015年5月25日初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手指震颤,安静及休息时明显,运动时减轻,近两年症状加重,伴肢体僵直,行动缓慢,现症:肢体震颤,四肢,动作不利,第三站:围绕腹泻3天,少尿口述相关病史及现病史、胁痛淤血阻络的症状治疗原则和代表方、胰腺炎、肺结核化疗的治疗原则。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伤风)A定义:局限在鼻腔和咽喉部呼吸道黏膜急性炎症。
80%由病毒引起。
B病机: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卫表被郁,肺失宣肃。
C诊断:发热,鼻塞,咳嗽,流涕。
淋巴细胞增高。
病毒分离可确诊。
D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喷嚏频频,鼻涕多,呈清水样。
鼻腔水肿苍白。
分泌物中较多嗜酸粒细胞。
2)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呼吸道症状轻微。
E:西医治疗:1)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2)对症治疗:发热,阿司匹林。
流涕,扑尔敏。
咳嗽,克咳敏。
咽痛,声嘶,雾化或华素片。
有感染者,头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川桔防独草,羌前柴苓枳)(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荷梗莲根叶似伞,豆花芥穗甘如牛)(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银花连豆花朴鼻香)(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5)阴虚感冒症——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玉竹桔薇荷枣草豉葱)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A病机: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B诊断:起病初期有上感症状,继而咳嗽咳痰。
痰由少到多。
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或有啰音,咳嗽后消失。
C西医治疗:1)休息,保暖,饮水2)止咳:克咳敏3)祛痰:必嗽平,沐舒坦4)平喘:博利康尼5)细菌感染者,头孢6)雾化,稀释痰液,局部抗炎。
D中医治疗以宣肺化痰止咳为主,兼以疏散外邪。
E 中医症型: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甘草+陈梗芥前去百草苑)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加减(荷花根,翘桔杏,桑国)3)燥热伤肺证——疏风润燥,清肺止咳。
——桑杏汤加减(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4)凉燥伤肺证——轻宣凉燥,润肺止咳。
【实践技能】中医中西医第一站病案分析经典例题与解析
【实践技能】中医中西医第一站病案分析经典例题与解析一、中医病例分析题1、病案(例)摘要:史某,女,50 岁,已婚,工人,2015 年 5 月 12 日初诊。
患者近半年月经不调,时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
3 天前因劳作受风,出现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
在家自服感冒清热冲剂,效果不明显。
现症: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咽痛,鼻塞,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数。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时行感冒相鉴别。
(助理不要求)答案解析:(1)中医疾病诊断:感冒中医证候诊断:虚体感冒-阴虚感冒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发热、微恶寒,鼻塞,咽痛为主症,诊断为感冒。
近半年月经不调,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又因劳受风,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咽痛,鼻塞,干咳,少痰,头昏,心烦,舌红少苔,脉数辨证为虚体感冒-阴虚感冒。
年已五旬,肾阴不足,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而引发本病。
中医治法:滋阴解表方剂名称:加减葳蕤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玉竹12g、淡豆豉9g、桔梗9g、薄荷6g、前胡9g、沙参12g、门冬12g、甘草6g、牛蒡子9g。
3 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2)中医类证鉴别: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而本病病情轻,少有传变。
2、病案(例)摘要:张某,女,32 岁,已婚,职员。
2015 年 9 月 10 日初诊。
患者平素情绪多变。
1 个月前开始出现精神抑郁,咽中如有物梗塞。
现症: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自觉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舌苔白腻,脉弦滑。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虚火喉痹相鉴别。
(助理不要求)答案解析:(1)中医疾病诊断:郁证中医证候诊断:痰气郁结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为主症,诊断为郁证。
中西医结合考试病案分析(含参考解析)
李某,女,32岁,已婚。2023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减肥控制饮食后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未予以重视,近1周头晕、乏力症状加重,遂来诊。现症见: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头晕,疲乏无力,食少便溏。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神清,精神不振,眼结膜色淡,巩膜无黄染,咽部无红肿,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既往体健。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实验室检查:Hb96g/L,MCV70fl,CH20pg,MCHC23%,血清铁浓度6.9μmol/L,总铁结合力74.7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0%,血清铁蛋白9μ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1%,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1.2μmol/L。
2.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黄体酮肌注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0~20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隔日1次,每次3000U,也可口服维生素E保胎治疗。
3.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片。
4.经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者,应进行B超及血HCG测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4、病案(例)摘要
张某,女,33岁,已婚,干部。2023年6月24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分娩后,出现大便干结,4~5天一行,虽经服用“蜜水”“菜汁”“香油”仍效果不显,因在哺乳期,未曾服用“泻药”,希望寻求中医治疗,故来就诊。现症见:大便已4日未下,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口唇色淡,眼睑结膜苍白,食少纳呆,小便正常,无发热恶寒及异常汗出。追问病史,此女属首次分娩,产程较长,失血较多。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6.5℃,P70次/分,R16次/分,BPI00/70mmHg。营养欠佳,表情疲惫。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睑结膜苍白,肠鸣音正常,为每分钟4次,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5×109/L,Hb100g/L,RBC3×1012/L,N%62%,L%37%,E%1%。尿常规:未见异常。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肝、胆、脾、胰、双肾、膀胱、子宫B超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中诊实训报告病例分析题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32岁,已婚,工人,居住地:某市。
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加重1周”入院。
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以干咳为主,无痰或少痰,伴有咽痒,偶有胸痛。
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止咳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彻底治愈。
1周前,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伴有发热、乏力,体温最高达38.5℃,遂来我院就诊。
二、中医诊断1. 证候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中医诊断为:(1)证型:肺燥咳嗽(2)证候:咳嗽,干咳为主,无痰或少痰,咽痒,偶有胸痛,发热,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 病机分析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患者长期咳嗽,肺阴受损,肺燥津伤,肺失润降,故出现干咳、咽痒;肺络受损,故有胸痛;热邪侵袭,故发热、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热象。
三、治法及方药1. 治法:滋阴润肺,清热止咳2. 方药:(1)基本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 15g,麦冬 15g,玉竹 10g,天花粉 10g,桑白皮 10g,杏仁 10g,桔梗 10g,炙甘草 6g。
(2)加减:发热明显者,加金银花 15g、连翘 10g;乏力明显者,加黄芪 15g;咳嗽明显者,加川贝母 10g、枇杷叶 10g。
四、治疗过程及疗效患者入院后,按照中医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1. 第1周:患者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配合抗感染、止咳等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发热、乏力等症状有所缓解。
2. 第2周:患者继续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症状进一步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
3. 第3周: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基本消失,体力恢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明显改善。
4. 第4周: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舌脉正常,复查肺部CT,未见异常。
患者痊愈出院。
五、总结本病例患者为肺燥咳嗽,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给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具有个体化、整体观的特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考题真题汇总(病例分析)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题真题第一站:病例分析【07号题】7月1日第一站:2.张某,男,45岁,腹腔手术史,过度劳累后腹部阵发剧烈疼痛,四肢畏寒,恶心呕吐,无排便。
T36.2度,心肺腹胀,脐周压痛,舌红苔白,脉弦。
进入讨论>>刘某,女,30岁,1年前手术,逐渐出现白带增多,伴下腹痛,现带下量多,痛连腰骶,有块,乏力,舌体暗红,有瘀点,苔白,阴道分泌物多,色白,两侧附件增厚,子宫骶骨韧带压痛。
进入讨论>>【30号题】7月1日河南南阳第一站:1、关某,男,35岁,已婚,职员。
2015年12月19日初诊。
患者近1年来经常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未系统治疗。
现症:胃脘部隐隐作痛,嘈杂,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
查体:T36.9摄氏度。
P:78次/分。
R:20次/分。
BP110/80mmHg.全腹软无包块,中上腹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源下及,墨菲氏征(-)。
舌淡红,苔红少津,脉细。
辅助检查:胃镜:胃黏膜淡红,间有灰色,黏膜变薄,部分黏膜下血管暴露。
幽门螺旋杆菌(+)。
2、庞某,女,29岁已婚,干部。
2015年12月31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曾经多次***产,并有输卵管炎病史,素体虚弱。
末次月经:2015年11月18日,5天前阴道少量出血,较平日月经量明显减少,色暗红,淋漓至今,自觉恶心欲呕,1天谴劳累后出现右侧腹部隐痛。
查体:T36.6摄氏度,P84次/分,BP:110/80mmHg. 医学教|育网|论坛右侧下腹部压痛(阳性),脉弦滑无力。
妇科检查:阴道可见暗红色分泌物,子宫体:软,稍大,右侧附件区可触及软性包块,压痛(阳性)。
辅助检查:血HCG:1790U/L;B超:宫腔内未见孕囊,右侧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cm包块。
进入讨论>>【31号题】7月1日第一站:1、董某,男,45岁,已婚,职员。
2015年7月9日初诊。
患者上腹疼痛反复发作2年,未系统治疗。
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病例分析例题(三)
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病例分析例题(三)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病例分析例题(三)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很快就要考试了,而最重要的是第一站的辩证论治,占40分,以下列举了52个中西医病例分析,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试题 41 答案女,60岁,口渴多饮伴尿多2年余。
患者从前年7月起,出现口渴,饮水量多,同时食量较平时增加,尿量多而浑浊。
在当地服用中药汤剂治疗,病情时重时轻。
现患者仍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质红而苔黄,脉滑实而有力。
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10/90mmHg.尿糖(+++),空腹血糖12mmol/L.肝胆肾脏B超未见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标准答案:参考答案:辨病辨证依据: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力强,故多食易饥;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大肠失其濡润,故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为胃热炽盛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2.尿糖(+++),空腹血糖12 mmol/L.入院诊断:中医诊断:消渴?中消胃热炽盛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
黄连6g 山栀子12g 石膏18g 知母9g生地黄15g 麦门冬12g 生甘草6g 牛膝9g服法: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42 答案男,27岁,身黄、目黄、小便黄2天。
患者1年前曾出现发热(体温40○C),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目黄,经治疗诸症消失。
2天前又出现两目及皮肤发黄,并感头重身困,上腹胀满,纳差,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淡而不渴,小便黄,大便溏薄。
查体:T:38°C,P:9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舌苔厚腻而微黄,脉濡而数。
巩膜、全身皮肤黄染,腹平软,肝于右肋缘下2cm处被触及,质软,边缘清楚,触痛。
中西医实践技能必考病例胸痹心悸病因病机分析
心悸心神不宁证辨病辨证依据:心悸、坐卧不安、恶闻声响,舌淡红,苔薄白,脉疾、细,诊断为心悸,辨证为心神不宁证。
病因病机分析:劳伤心脾,心气不足,心神失养。
中医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剂:安神定志丸加减(二茯远志参菖齿)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人参10g 茯苓15g远志6g 炙甘草10g细石菖蒲6g 酸枣仁15g 磁石30g(先煎)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西医诊断依据:1、阵发心悸史5年,常突发突止,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发作。
2、ECG:HR 16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形态正常,S-T段轻度下移,T波浅倒。
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
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很少超过160次/分,逐渐起止,且频率在短期内常有波动,刺激迷走神经可逐渐终止发作。
l、一般处理——解除顾虑,适当镇静。
2、迅速终止发作——药物治静脉给药(普啰帕酮、乙胺碘呋酮、β受体阻滞剂等)。
电复律:用于药物处理无效者3、预防发作——对频繁发作者给予药物预防(碘呋酮、β受体阻滞剂等)。
4、根治性治疗——导管消融术:用于频繁发作而物预防无效,药物不可耐受者。
胸痛血瘀脉络证辨病辨证依据:发于夜间,胸痛较剧,绞榨样,舌有瘀斑,舌下静脉瘀粗,脉弦涩,诊断为胸痛,辨证为血瘀脉络证。
病因病机分析: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中医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桃仁12g 红花6g当归12g柴胡12g枳壳12g 赤芍10g川芎10g 甘草6g牛膝12g郁金10g 丹参15g 延胡索15g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膈下逐瘀汤=挑红四物汤-熟地黄+延胡索、五灵脂、牡丹皮、枳壳、香附、甘草、乌药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熟地黄+地龙、黄芪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牛膝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西医诊断依据:1、凌晨发作性胸痛l周,持续10分钟左右。
中西医结合职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例)
参附汤合右归丸
血府逐瘀汤♠ 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 补阳还五汤✚ 生脉散■合左归饮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病毒性心 肌炎
炎 胃痛
消化性 溃疡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
DU
胃脘 痛
上消化道 出血
屈氏韧带↑
便血、 呕血、 黑便
胃癌
胃痛、 积聚
溃疡性 结肠炎
肺热伤津证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上消)消渴方
胃热炽盛证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中消)玉女煎
活血化瘀止血
膈下逐瘀汤 八珍汤 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
十灰散 茜根散或玉女煎 归脾汤 桃红四物汤
内分泌和代谢: TSH ↓:亚临床甲亢;亚临床甲减,相反。
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
Grave 病
瘿气 GD
气滞痰凝证 肝火旺盛证 阴虚火旺证 气阴两虚证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清肝泻火 滋阴降火 益气养阴
消瘿 散结
逍遥散合二陈汤 龙胆泻肝汤 天王补心丹♣ 生脉散加味■
痰气交阻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寒证 胃热伤阴证
瘀毒内阻证
痰湿阻胃证 气血两虚证 湿热内蕴证 脾胃虚弱证 脾肾阳虚证 肝郁脾虚证 阴血亏虚证
气滞血瘀证
气滞湿阻证 寒湿困脾证 湿热蕴脾证 肝脾血瘀证 脾肾阳虚证
肝肾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湿热瘀毒证 肝肾阴虚证 肝郁气滞证 肝胆湿热证 热毒内结证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清热解毒,宁心安神 解毒化湿,宁心安神 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益气温阳,滋阴通脉
肺痨
肺癌、肺 积
证型 风寒束表证 风热犯表证 暑湿伤表证 风寒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 痰浊阻肺证 痰热郁肺证
寒饮伏肺证 肺气虚证 肺脾气虚证 肺肾气阴两
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病例分析例题(二)
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病例分析例题(二)中西医结合医师实践技能辨证论治病例分析例题(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很快就要考试了,而最重要的是第一站的辩证论治,占40分,以下列举了52个中西医病例分析,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试题 21 答案女,20岁,尿色鲜红2天,伴咽痛。
患者于2周前发热,咽痛不适,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热退,但仍咽痛。
2天前出现小便尿色鲜红。
现小便时疼痛灼热,色鲜红,咽痛明显,口干、口渴,遂来就诊。
查体:T:37℃,P:90次/分,R:19次/分,BP:120/85mmHg.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数。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B超示:双肾未见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60分钟。
标准答案:参考答案:辨病辨证依据:热邪盛于下焦,故小便黄赤灼热;脉络受损,血渗膀胱,故尿色鲜红;火热炎上,故咽痛;热盛伤津,故口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数亦为热证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2.小便疼痛灼热,尿色鲜红2天,伴咽痛。
3.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B超示:双肾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血证——尿血下焦湿热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小蓟30g 生地15g 生蒲黄包煎10g 生山栀9g通草6g 藕节12g 当归12g 白茅根30g茯苓12g 生甘草6g服法: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 22 答案女,32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2年,加重1周。
患者2年前产后受风寒出现四肢小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屈伸不便,经中西药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易反复发作。
近1周来关节疼痛加剧,近端指、关节及膝、踝关节红肿,有灼热感,屈伸不利,上肢握力明显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必备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伤风)A定义:局限在鼻腔和咽喉部呼吸道黏膜急性炎症。
80%由病毒引起。
B病机: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卫表被郁,肺失宣肃。
C诊断:发热,鼻塞,咳嗽,流涕。
淋巴细胞增高。
病毒分离可确诊。
D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喷嚏频频,鼻涕多,呈清水样。
鼻腔水肿苍白。
分泌物中较多嗜酸粒细胞。
2)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呼吸道症状轻微。
E:西医治疗:1)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2)对症治疗:发热,阿司匹林。
流涕,扑尔敏。
咳嗽,克咳敏。
咽痛,声嘶,雾化或华素片。
有感染者,头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川桔防独草,羌前柴苓枳)(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荷梗莲根叶似伞,豆花芥穗甘如牛)(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银花连豆花朴鼻香)(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5)阴虚感冒症——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玉竹桔薇荷枣草豉葱)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A病机: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清肃失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B诊断:起病初期有上感症状,继而咳嗽咳痰。
痰由少到多。
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或有啰音,咳嗽后消失。
C西医治疗:1)休息,保暖,饮水2)止咳:克咳敏3)祛痰:必嗽平,沐舒坦4)平喘:博利康尼5)细菌感染者,头孢6)雾化,稀释痰液,局部抗炎。
D中医治疗以宣肺化痰止咳为主,兼以疏散外邪。
E 中医症型: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甘草+陈梗芥前去百草苑)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加减(荷花根,翘桔杏,桑国)3)燥热伤肺证——疏风润燥,清肺止咳。
——桑杏汤加减(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4)凉燥伤肺证——轻宣凉燥,润肺止咳。
——杏苏散加减(苏杏桔姜枣二陈枳前)3、慢性支气管炎(久咳)诊断要分期,急性发作多见A病机:暴咳迁延,邪恋伤肺,肺脏虚弱,气阴耗伤,肺气不得宣降,故长期咳嗽,累及脾肾。
B诊断: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累及发病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白细胞可增高,X线肺纹理增多,变粗分型:单纯型(咳嗽,咳痰)喘息型(加喘息)分期:急性发作期:1周内咳,痰,喘明显加重慢性迁延期:不同程度咳痰喘迁延1月以上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2月以上C鉴别:1)支气管哮喘:个人或家族过敏史,间歇期无症状,支气管舒张剂有效2)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咳痰,大量脓痰,反复咯血,胸部X线检查见支气管管壁增厚,呈串珠状改变,或多发性蜂窝状影像,支气管碘油造影可以确诊3)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典型症状D西医治疗:1)急性发作期a控制感染,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b祛痰镇咳,沐舒坦,氯化铵棕色合剂c解痉平喘,氨茶碱,博利康尼。
2)缓解期加强锻炼,避免感冒E 中医证型实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1)风寒犯肺证——宣肺散寒,化痰止咳——三拗汤加减(麻黄甘草杏仁)2)风热犯肺证——清热解表,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3)痰浊阻肺证——燥湿化痰,降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夏令姜草半红梅+白芥子莱菔子苏子)4)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5)寒饮伏肺证——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小青龙汤加减(芍姜味麻甘辛夏桂)虚证(多见于缓解期及慢性迁延期)1)肺气虚证——补肺益气,化痰止咳——补肺汤加减(补肺汤用地参芪,紫苑五味桑白皮,久咳无力脉虚弱,金水相生病自离)2)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止咳化痰——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玉屏风芪白术+四君子加陈皮半夏)3)肺肾阴虚证——滋阴补肾,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沙参麦冬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伤+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4.支气管哮喘(哮病)A病机:素痰内伏于肺,复感外邪,饮食,情志,劳倦诱动内伏之痰,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气道挛急发病。
支气管哮喘(哮病)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关系密切。
B诊断: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等有关,症状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有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嗜酸粒细胞增多,缓解期无症状C鉴别:心源性哮喘: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咳粉红泡沫痰,左心扩大,奔马律。
D西医治疗:1)脱离变应原2)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非诺特罗。
3)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发作期: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缓解期: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玉屏风芪白术)脾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四君加陈皮,半夏)肾虚—补肾纳气—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肾气六味加附桂+五味子山茱萸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4、肺炎(肺炎喘嗽)A病机:外邪内侵,邪郁于肺,化热,生痰,酿毒,三者互结于肺,发为本病。
肺热病属外感病,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B诊断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X线检查和痰液、血液检查,不难作出明确诊断。
病原菌检测是确诊各型肺炎的主要依据1.细菌新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2)葡萄球菌肺炎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两肺散在湿啰音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3)克雷伯杆菌肺炎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4)军团菌肺炎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
体温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并发症:早期多系统受累是本病的特点2、病毒性肺炎阵发性干咳。
(老幼)呼吸困难,紫绀,嗜睡,精神萎靡严重:呼吸浅速,肺部叩诊过清音,喘鸣音,三凹征3、支原体肺炎持久的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咽、耳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4、真菌性肺炎(1)肺放线菌病起病缓慢,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粘液或脓性痰,痰中有时可找到由菌丝缠结成的"硫黄颗粒"贫血、消瘦、杵状指。
并发症:脓胸和胸壁瘘管(2)肺念珠菌病支气管炎型: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点状白膜;肺炎型:咯白色粥样痰,痰有酵母臭味或甜酒样芳香味并发病多发性脓肿5、肺炎衣原体肺炎表现轻,咽痛,干咳,可持续数月6、非感染性肺炎(1)放射性肺炎刺激性干咳,气急和胸痛,呈进行性加重,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出现色素沉着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2)吸入性肺炎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状痰。
痉挛性咳嗽、气急,急性期双肺有较多湿啰音,伴哮鸣音C西医治疗――尽早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首选1、细菌性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2)葡萄球菌肺炎――耐青霉素酶的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3)克雷伯杆菌肺炎――三、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4)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2、病毒性肺炎――抗病毒3、真菌性肺炎――抗真菌4、肺炎衣原体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D.中医证型邪犯肺卫―—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三拗汤或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荷花根,翘桔杏,桑国)痰热壅肺――清热化痰,宽胸止咳——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三仁苇茎)三仁----冬瓜仁薏苡仁桃仁热闭心神――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清营汤(翘连花玄生丹麦竹犀)阴竭阳脱――益气养阴,回阳固脱——生脉散合四逆汤(生脉味人麦+四逆老附子姜回阳救逆)正虚邪恋――益气养阴,润肺化痰——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夏麦参甘米)6、肺结核(肺痨)主要呼吸道感染A病机:正气虚弱,瘵虫袭肺,久病气阴两虚。
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涉及心肝。
B诊断: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
咳嗽持续两周以上,咯血,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月经不调,痰涂片发现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肺部听诊锁骨上下及肩胛间区闻及湿啰音或局限性哮鸣音C鉴别诊断:1)肺癌: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进行性消瘦,无结核中毒症状。
D西医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短程化疗6—9个月,异烟肼,利福平阴虚为主,导致气阴两虚,甚至阴损及阳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两冬两地药部沙阿娇,贝茯苓獭肝广三七)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百合固金归元,桔麦二地白老母+甲柴艽梅,当蒿骨)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藁本(去芦) 川芎各120克甘草(炒)60克苍术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参芪山,术苓枣志杞龟版,地芍归鹿紫河车,培补阴阳莫大焉)7心律失常(心悸,胸痹)快速心律失常(心悸)A病机: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肺诸脏腑有关。
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
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使心失所养而心悸;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痰火扰心所引起。
B诊断:1)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快而规律,阵发室上性的160-220次/分非阵发室上性70-130次/分。
普罗帕酮2)过早搏动胺碘酮房早:提早出现P波,与窦性P波不同,QRS形态正常室早: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波群时间达0.12秒;T波亦异常宽大,其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前无相关P波,可有逆行P波3)室性心动过速:①3个或以上的室早出现QRS波群畸形,时间多达到或超过0.12秒,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②常无P波,如有P波,则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③150—220次\分(先用利多卡因,效果不佳采用胺碘酮,血流障碍时采用直流电复律。
)4)心房颤动:P波消失,出现一系列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房颤波,频率350-600(洋地黄于异搏定)C中医证型(1)心神不宁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远菖蒲龙齿茯砂参)(2)气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四君归期早,远志龙眼香)(3)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加减(三参枣柏两冬当地桔苓朱五远)(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生脉散加减(生脉味人麦)(5)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温胆枳实二陈姜枣竹茹+黄连)(6)心脉瘀阻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桃仁红花煎四物,理气青皮与香附,祛瘀丹参和元胡,闷痛正在心前部)(7)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人参、附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缓慢性心律失常(胸痹)A病机:病位在心,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气、血、阴、阳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