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名人家风的故事
作文 家风 名人事例
![作文 家风 名人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4e081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5.png)
作文家风名人事例
家风。
哎,说起家风,咱家那可是有传统的。
记得小时候,爷爷总跟
我说,“做人得诚实,待人得真诚。
”这话我到现在都记着呢,感
觉就像是刻在骨头里一样。
每次我犹豫要不要说实话时,都会想起
爷爷的话,然后一咬牙,就说了。
名人事例。
你们知道吗?林则徐可是咱中国的骄傲啊!他家里教育得好,
从小就明白啥是正义,啥是责任。
那时候他禁烟,多少人反对啊,
但他就是不怕,为了咱国家,他啥都敢做。
这种精神,真的值得咱
们学习。
再来说说马云吧。
他虽然没生在啥富裕家庭,但他爸妈特别重
视教育。
小时候,马云成绩不好,他爸妈就鼓励他,“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行。
”后来,马云真的成功了,创立了阿里巴巴,成了咱
们中国人的骄傲。
这就是家风的力量啊!
还有啊,你们听过雷锋没?他虽然不在了,但他的事迹一直传颂着。
他家虽然穷,但爸妈从小就教育他要乐于助人,要为社会做贡献。
所以啊,雷锋就成了咱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们。
总之啊,家风这东西真的很重要。
它就像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不管是历史上的名人,还是咱们身边的人,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家风的熏陶。
所以啊,咱们也得珍视家风,传承家风,让它一直陪伴我们成长。
名人家教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11篇)
![名人家教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87115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c.png)
名人家教家风家训小故事名人家教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11篇)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人家教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11篇)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家教家风家训小故事1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名人家教家风家训小故事2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
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
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
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家风的名人故事
![家风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f22a0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5.png)
家风的名人故事家风,是指一家人代代相传的家庭风范和家族传统。
一个家族的家风,往往可以通过一些名人的故事来展现。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家风优秀的名人故事。
第一位名人是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家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家风的典范。
孔子在家庭中,受到了父亲的慈爱和严厉的教导,他的家风以“孝”为核心,他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教育子女,以身作则,深受后人的尊敬和崇敬。
第二位名人是林则徐。
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官员,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
林则徐的家风以“忠”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以身作则,教育子女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后代,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第三位名人是林语堂。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化名人。
林语堂的家风以“诚”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讲诚信,做人要诚实守信,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他的后代。
第四位名人是李光耀。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新加坡第一任总理。
李光耀的家风以“勤”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勤奋工作,勤俭节约,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整个新加坡社会。
第五位名人是贝聿铭。
贝聿铭是著名的建筑师,他设计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建筑。
贝聿铭的家风以“和”为核心。
他在家庭中讲和睦相处,家庭和睦,和谐相处,他的家风影响了他的子女,也影响了整个建筑界。
以上这些名人的故事,展现了不同家庭的不同家风。
这些家风优秀的名人,他们的家风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子女,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我们可以从这些名人的家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家庭美德,让我们在家庭中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家风,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庭。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50字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eed85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2.png)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集锦
本文汇集了多位名人的家风家训小故事,旨在传递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多位名人都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这些家训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以下是一些名人家风家训的小故事:
1. 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
孟子的母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三次搬家,终于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的母亲认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他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2. 岳飞的“精忠报国”
岳飞的家训是“精忠报国”,他教育子孙要忠诚于国家和人民,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岳飞本人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抗击金兵,保卫国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
3. 曾国藩的“勤俭持家”
曾国藩的家训是“勤俭持家”,他教育子孙要勤奋劳动,珍惜粮食和物资,不要过度消费。
曾国藩认为,勤俭持家不仅能够使家庭富裕,更能培养人的品德和毅力。
4. 杨慎的“读书积德”
杨慎的家训是“读书积德”,他教育子孙要多读书,积累知识,
培养良好的品德。
杨慎认为,读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够提高人的修养和素质。
家风的名人故事
![家风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25f5a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e.png)
家风的名人故事家风是指家庭成员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一个家庭的家风往往能够影响到后代子孙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家风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家庭以其良好的家风而闻名于世,他们的家风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后代,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家风良好的名人家庭的故事。
第一组名人是中国古代的孔子家族。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家风以“忠、孝、仁、义”为核心,世代传承。
在孔子的家族中,世世代代都以孝道为家风的核心,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孔子的父亲孔鲤曾经因为坚守正义而被囚禁,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贵所屈服。
这种家风影响了孔子,也影响了后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组名人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家族。
肯尼迪家族是美国政治家族,他们以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而闻名。
肯尼迪家族的家风以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他们在政治舞台上不仅争取自己的利益,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
肯尼迪总统曾经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这种家风影响了整个美国社会,激励着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组名人是印度的甘地家族。
甘地家族以非暴力和和平抵抗而闻名于世。
甘地家族的家风以宽容、包容和理性为核心,他们通过非暴力的方式争取印度的独立,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榜样。
甘地曾经说过,“我们要成为自己想要看到的改变。
”这种家风影响了整个印度社会,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平、理性和宽容。
以上这些名人家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家庭的家风对于后代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家风能够培养出有担当、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下一代,也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良好的家风,传承和发扬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从名人家族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家庭和社会。
优秀家风的故事
![优秀家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caf50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e.png)
优秀家风的故事1、孟母三迁说起中华经典家风故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曾国藩家训古今名人家风家训故事有不少,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曾国藩家训的故事。
曾国藩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是社会公众一致认可并极力推崇的。
他一生戎马倥偬,但对子女、对家庭的教育却从未放松过。
曾国藩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还强调“和以治家”,更是以此为家族宗旨,而他自己也是一丝不苟地言传身教。
3、祖昌教孙南北朝时期的祖昌,任刘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高级官员。
他的孙子不爱读书,常常被望子成龙的儿子祖朔之骂。
因长期被骂,孙子越来越讨厌读书。
祖昌觉得儿子的教育方法不对,告诫儿子说道“他读书不行,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
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之后,祖昌常常把孙子带去工程现场。
孙儿对大山大河、田野村庄和各种建筑,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天文学知识,特别喜欢。
于是,祖昌带着孙子拜访了天文学家何承天,学习了很多天文知识。
这个孩子后来的成就大大超过了祖辈和父辈,他就是祖冲之。
这则家风故事说明,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施教者(教师和家长)应该循循善诱,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出来,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4、曾子杀猪《曾子杀猪》是出自书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上的一个关于历史经典家风故事,成为言传身教的典范。
《曾子杀猪》是一篇古文,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不真诚待人的人。
良好家风,成就个人成长的名人例子
![良好家风,成就个人成长的名人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e171b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4.png)
良好家风,成就个人成长的名人例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家风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够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个人,还能成就他们在社会中的成功和成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因良好家风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例子,希望能够启发更多人树立良好的家风。
第一位名人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奥巴马的父母都是非裔美国人,他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但是在家庭中却有着良好的家风。
他的父母非常注重教育,他们教导奥巴马要坚持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奥巴马养成了自信、坚强和乐观的性格,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
他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个人的努力,更是源自家庭对他的积极引导和教育。
第二位名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科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于贫苦家庭,但是在家庭中却得到了父母的悉心呵护和教导。
她的父亲对她说:“人的一生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教导让屠呦呦懂得了坚持奋斗、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她在中药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屠呦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对她的培养和教育,正是良好的家风让她在困难的环境下坚定地走向了科研之路。
第三位名人是美国著名企业家杰夫·贝索斯。
作为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贝索斯在商界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他的成功也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贝索斯的父母非常看重教育,他们给予孩子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贝索斯养成了坚韧、果断和创新的品质,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企业家。
他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财富上,更重要的是他在商界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
以上这些名人例子表明,良好的家风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至关重要,他们的教导和引导能够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有力。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名人故事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e4a29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d.png)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名人故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许多名人都以自己的行动和故事,践行和传承了这一主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名人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的故事:
1、孟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非常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
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女性,她为了培养孟子的品德和行为,为他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和家训。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源于孟子的家庭背景,她通过不断搬家来为孟子寻找更好的成长环境。
2、包拯:包拯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官员,他以清廉、公正、刚直著称。
他非常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为子孙后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他的家训中有一句名言:“清白做人,公正做事”,这句话一直被包氏家族传承至今。
3、钱学森:钱学森是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
他认为,家庭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他的父亲钱均夫曾说过:“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仅能够拥有优秀的才华,还能够拥有优秀的品德。
”这句话对钱学森的影响非常大,也成为了他家庭教育的重要准则。
4、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他非常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
他的父亲邓叔群曾说过:“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句话成为了邓稼先一生的座右铭,也成为了邓氏家族的家训。
这些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和家风家训的传承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名人的优秀品质和家风家
训,为自己和家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名人好家风故事
![名人好家风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2874e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a.png)
名人好家风故事家风,是指家族中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和家庭价值观念。
好的家风可以让家庭和睦,子女孝顺,社会和谐。
名人作为社会的风向标,他们的家风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名人的好家风故事。
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指挥官。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
据记载,华盛顿总是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尽管他的工作非常繁忙。
他坚信,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他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这种家风也影响了他的子女,使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领袖,他也是一个重视家风的人。
据记载,毛泽东在家庭中非常尊重妻子和子女,他从不在家庭中发号施令,而是倾听家人的意见,尊重家庭成员的选择。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也都成长为独立、自立的人才,展现出了良好的家风。
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王妃是英国王室的一员,她的家风故事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她的家庭中,她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她经常陪伴孩子们一起玩耍、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呵护。
她的家风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也成为了社会上的榜样。
马云。
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他也是一个重视家庭的人。
尽管他的事业非常繁忙,但他总是能够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参与家庭中的大小事务。
他坚信,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他努力营造一个家庭和睦的氛围。
这种家风也影响了他的子女,使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结语。
名人的好家风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风是代代相传的,它能够影响子女的成长和社会的风气。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家庭,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家风传承下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好家风的传承者,让家庭和社会更加美好。
家风名人事迹800字以上汇总
![家风名人事迹800字以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32e090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7.png)
家风名人事迹800字以上汇总家风名人事迹优秀范文1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
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疑。
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期望熬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
功课要考最优等,品德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拘束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唯恐只会感到“压力山大”。
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果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果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果。
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
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肯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肯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
母亲有急躁,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急躁的关系。
”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
平常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
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家风名人事迹优秀范文220xx年,长沙市芙蓉区表彰一批金婚银婚家庭袁隆平家庭获授“和谐示范家庭”称号。
站在领奖台上,袁隆平夫人邓哲深情地说“嫁给袁隆平是我的运气和福气!”。
如今,两老的晚年生活甜美蜜。
昨日,他们的家庭被授予“和谐示范家庭”。
在生活中,袁隆平亲切地称邓哲为“贤内助”。
婚后,两人始终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袁隆平始终忙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同是学农出身的邓哲则承担了家庭的绝大部分责任。
家风的名人故事
![家风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d9043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f.png)
家风的名人故事家风,是指家族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和家族成员的品德风范。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基因,是代代相传的家族传统和文化积淀。
在中国古代,许多名人都以其良好的家风而闻名于世,他们的家风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家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家风优良的名人故事。
第一位名人是孔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家风非常优良,他的父亲是个忠诚的官员,母亲是一个贤淑的女性。
孔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教,他的父母教育他要忠孝仁爱,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孔子自小就懂得尊重他人,谦和有礼,这些优良的家风一直影响着他,也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后人。
第二位名人是岳飞,他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
岳飞的家风也非常优良,他的父亲是一个忠诚的官员,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女性。
岳飞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教,他的父母教育他要忠诚爱国,勇敢坚毅,不怕困难,要有担当。
岳飞在成长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家风的影响,成为了一位忠诚的将领,也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第三位名人是李白,他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李白的家风也非常优良,他的父亲是一个文雅的官员,母亲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性。
李白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教,他的父母教育他要有诗情画意,要有豪迈之气,要有浪漫之情。
李白在家风的熏陶下,成为了一位风流倜傥的诗人,他的诗歌流传千古,影响了后人的文学创作。
这些名人的家风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举止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不仅能够影响家族成员,也能够影响整个社会。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家风的培养,从自身做起,努力传承和弘扬优良的家风,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够拥有良好的家风,让家风之美代代相传,永远流传下去。
关于家教家风的名人故事
![关于家教家风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d927b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d.png)
关于家教家风的名人故事1、孟母三迁说起中华经典家风故事,小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著名的人物,在完善儒家的学说方面,孟子贡献非常的大,但是孟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的热爱学习,这都归功于他的母亲逐步教化的结果。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依旧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这回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于是孟母安下心来,认为这才是孩子该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这便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给孩子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不惜三次迁居,这才成就了旷世大儒...2、曾国藩家训古今名人家风家训故事有不少,令人印象为深刻的当属曾国藩家训的故事。
曾国藩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是社会公众一致认可并极力推崇的。
他一生戎马倥偬,但对子女、对家庭的教育却从未放松过。
曾国藩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还强调“和以治家”,更是以此为家族宗旨,而他自己也是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
让人熟知的便是曾国藩的家书,其家教、家训基本都体现在他写的家书中。
他前后写了一千余封家书,事无巨细,谆谆教诲,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独特且朴实的治家育人理念。
他对家人的教育与训诫让他的家族受益匪浅,后人都十分赞赏他的治家方略,直到现在,众多家庭仍然在学习与践行他的家训。
3、祖昌教孙南北朝时期的祖昌,任刘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高级官员。
他的孙子不爱读书,常常被望子成龙的儿子祖朔之骂。
因长期被骂,孙子越来越讨厌读书。
祖昌觉得儿子的教育方法不对,告诫儿子说到“他读书不行,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
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之后,祖昌常常把孙子带去工程现场。
孙儿对大山大河、田野村庄和各种建筑,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天文学知识,特别喜欢。
良好家风,成就个人成长的名人例子
![良好家风,成就个人成长的名人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c861c2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2.png)
良好家风,成就个人成长的名人例子良好的家风对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名人的成功也与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以下是一些名人的例子,说明了良好的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1.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作为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贝多芬在其家庭中接受了严格的音乐教育。
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家,对他的音乐教育非常重视,这种良好的家风为贝多芬日后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作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对他的教育是积极的、支持的,这种家庭环境激励了阿姆斯特朗成为一名杰出的宇航员。
3.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他的家庭中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和鼓励。
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非常重视,给予了他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这种家庭教育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作为一位知名的电视主持人和慈善家,奥普拉在艰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但她的祖母对她的教育非常重视,给予了她爱和支持。
这种家庭环境激励了奥普拉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上这些例子都表明,良好的家风对个人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支持性和鼓励性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励他们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个积极、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为下一代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于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20篇)
![关于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2700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4.png)
关于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关于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
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20篇),欢迎鉴赏!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1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委员长对自己的女儿同样是严格要求。
他的女儿朱敏,一九五三年从莫斯科师范大学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开始她和父亲住在一起,朱德委员长金工次提出要她住到职工宿舍去,并给她讲这个方面的道理:“你们住在我这里,对你们没有什么好处,会使你们脱离群众,滋长优越感。
你们不能靠父母过日子,要自力更生,学会独立生活,要和群众在一起,要能够吃苦。
不能吃苦,总有依赖思想,就会变。
”后来,朱敏怀孕分娩,生了第一个孩子,产假刚满,老人就催促她去上班。
他对女儿说:“我们都是搞社会主义革命的,也要互相帮助嘛。
你去上班,孩子就放在我这里,我替你安排好,你不要惦记。
”并一再叮嘱说:“你去上班后要住宿舍,不要老回家,要好好工作,和群众打成一片。
”有时朱敏想孩子想急了,就悄悄地跑回家去看看孩子。
委员长知道了,很不高兴地批评女儿不听话,不安心工作。
朱敏只得遵照父亲的嘱咐,在学校里安心工作。
每逢节假日才回家看望父母和自己的孩子。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2梁启超教子有方梁氏一族拥有非常优秀的家教和家风,造就出了梁启超。
梁启超先生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同时,他又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家长。
梁启超一生养育了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与家风有关的名人事例(精选10篇)
![与家风有关的名人事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afcd3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0.png)
与家风的名人事例与家风有关的名人事例(精选10篇)一般来说,我们对名人的故事总是抱有好奇之心,那么他们都有哪些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家风的名人事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与家风的名人事例篇1司马光教子有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与家风的名人事例篇2郑板桥,山东潍县(即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政绩甚佳,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后来,这一地方碰上了灾荒年,他请求赈济灾民,却因此而获罪,便辞官回到家中,以卖书画为生。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能理解贫苦人的艰辛,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
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偶而翻检家中的旧书箱,见到家中佣人的前辈所签的卖身契据等,就马上拿去烧掉。
他决不还给佣人本人,或者自己仔细看看契据的内容,就是怕佣人知道了感到难堪。
真是体贴佣人,心情入微啊!郑板桥长大后,自己当了家,在雇用佣人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对方和自己立契约。
佣人自己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如果不满意,就自由离去。
郑板桥的用意,是不想让后世子孙借此逼勒、苛求家中的佣人。
郑板桥后来到山东范县、潍县等地做官,他不放心家中,经常写信回家,教育在家中当家的堂弟郑墨。
他谆谆告诫郑墨,不要以富贵贫贱论人,要宽厚对待家中的佣人,并将自己当年悄悄烧掉佣人的前辈所订立的契据、从不要求佣人立契据之事,讲给堂弟听;又教育郑墨与人为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光看别人的短处。
他给郑墨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矣。
经典家风故事
![经典家风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1ec32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e.png)
经典家风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经典的家风故事,不仅能够感染人心,更能够教育和启迪我们的心灵。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几个经典的家风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孔子的家风》。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家风影响深远。
据传记载,孔子小时候就非常孝顺父母,尤其是对母亲孝敬有加。
有一次,孔子的母亲生病了,孔子亲自为母亲搀扶上坐,亲自为母亲熬粥,亲自为母亲擦拭汗水。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老爱幼”的家风。
孔子的家风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父母、关爱家人的好孩子,家风的力量是无穷的。
故事二,《林则徐的家风》。
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名臣,他的家风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据传记载,林则徐小时候就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他父亲林啸南是一位忠良之士,母亲也是非常贤惠的女性。
林则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榜样影响,他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做人处事兢兢业业,一生清廉正直。
他的家风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举止,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家风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后代。
故事三,《乔布斯的家风》。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家风也是非常有特点的。
据传记载,乔布斯的父母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师。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予了他充分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了他的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
乔布斯的家风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以上几个经典的家风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家风能够培养出孝顺父母、尊师重道、正直诚实、勤奋好学的优秀后代。
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家风,让家庭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让家风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良好的家风中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名人家风家训故事
![名人家风家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11f2b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3.png)
名人家风家训故事家风,是指家庭的风尚和家族的传统。
一个家庭的家风,往往能够代代相传,影响着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处世态度。
名人家风家训,更是体现了优秀家风的典范,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吧。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孔子的家风家训。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倡“仁、义、礼、智、信”的家风,教导子弟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勤奋好学,诚实守信。
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深受弟子和后人的尊敬。
孔子的家风家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林则徐的家风家训。
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名臣,他在家庭教育上非常严格,要求子女要孝顺父母,勤奋好学,正直诚实。
他本人也是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勤政爱民。
他的家风家训,不仅在家族中得到了传承,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则故事是关于李鸿章的家风家训。
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名臣,他提倡家教严谨,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讲究礼仪。
他本人也是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深得人民的爱戴。
他的家风家训,对他的子孙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
通过这些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家风家训,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是深远的。
良好的家风家训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后代,也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我们更应该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
只有让优秀的家风家训代代相传,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后代,也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让优秀的家风家训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家风家训家规的名人事迹五篇600字以上
![家风家训家规的名人事迹五篇600字以上](https://img.taocdn.com/s3/m/fd8b94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f.png)
家风家训家规的名人事迹五篇600字以上家风家训家规的名人事迹1就在中央狠刹“吃喝风”,大陆人人把“建设节省型社会”挂在嘴边的当下,“节俭帝”的美誉却颁给了香港影帝周润发。
20xx年4月2日,周润发花2.2块港币乘坐平凡渡轮引发围观。
其实这已不是发哥第一次被人发觉搭乘公共交通出行,其“抠门”的名声早已妇孺皆知。
可节俭并不意味着“守财”,用发哥自己的话来说,铺张铺张没有意义,把钱花在刀刃上,合理配置财富,过有品质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能赚会花。
母亲家传节俭之风由于做海员的父亲长年离家在外,牵强维持一家人生计的母亲被生活熬煎得疲于应付,她给在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三的周润发取名“细狗”,也就是小狗的意思。
从很小开始,周润发就跟着哥哥、姐姐去山上放牛、到田间帮妈妈拔草,还替家里卖茶果和糕点,但日子仍旧过得紧巴巴的,全家人常常靠几根咸菜和一块猪油就打发掉一餐。
周润发亲眼看见母亲是怎样勤俭持家的:每次从菜场买菜回来,母亲都舍不得丢掉塑料袋,洗净折叠好后留着以后再用;甚至就连绑鱼的水草,她也整齐地码好,堆在床下,像宝贝似的不愿丢掉……这些都对他形成了很深的影响。
读中学三班级时,积劳成疾的父亲一病不起,家里再也无力供给周润发读书,不得不让他提早进入社会谋生。
他曾先后做过电子厂的童工、商行的杂役、酒店服务员、邮差、照相器材店的导购等,可是因为收入微薄,除去交给母亲的家用之外,维持他的基本生活都有困难。
这个时候,母亲积累多年的节俭之道许多次都帮他找到了应对的办法。
为了节省租房费用,周润发工作后曾多次搬家。
而每次搬家,母亲都嘱咐他肯定不要随便丢弃东西,“破家值万贯”,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
有一年周润发被邮局炒了鱿鱼,不得不找一个租金更加廉价的房子。
打包行李的时候,他发觉自己常用的那床蚊帐破了一个洞,原来准备扔掉算了,可又突然想起母亲的叮嘱,最终还是留下了蚊帐。
偏巧他新搬的地方四周有一个池塘,蚊蝇特殊多,那床蚊帐经过简洁修补后,马上就派上了大用场。
家风摘抄素材人物事例
![家风摘抄素材人物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cd80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b.png)
家风摘抄素材人物事例
1. 曾国藩,那可是大家都知道的人物啊!他对家风的重视那真叫一个极致。
你看他要求子女勤奋读书,自己也以身作则,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学习。
这就像一颗大树,自己深深扎根,也引导着小树们茁壮成长,不是吗?
2. 傅雷先生,对他的孩子那真是用心至极呀!他通过一封封家书,传递着爱与期望。
就好像是一位耐心的园丁,精心呵护着花朵,一点点引导着他们绽放,你说这样的家风能不优秀吗?
3. 焦裕禄,他一心为公,舍小家为大家!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是对家风最好的诠释吗?他就如同那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家人前行的道路,指引他们走正确的方向!
4. 谷文昌,在工作中那股认真劲真让人佩服!他对家人也是严格要求,不搞特殊。
这不就像是一个定盘星,让家人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的家风多让人敬佩呀!
5. 钱学森的家族,那可是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啊!长辈们以身作则,激励着后辈努力追求知识。
这不是和在肥沃土壤里成长的树苗一样吗,有着充足的养分,能够茁壮成长啊!
6. 姚明,虽然是体育明星,但他对家庭的责任也让人称赞!他教导孩子要努力拼搏。
这就好比是一阵强风,推动着小船奋勇向前,多么了不起的家风例子啊!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人物的事例都充分展现了良好家风的力量,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塑造着优秀的家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我知道的名人家风作文
![我知道的名人家风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8e147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e.png)
我知道的名人家风作文
王羲之他们家啊,家风就是“勤学”。
你看,他们家族出了那
么多书法大家,不是偶然的。
王羲之自己就是个超级学霸,对学问
那可是有敬畏之心的。
他在《兰亭集序》里都说时间飞逝,得赶紧
学习啊!这种家风让后人也都明白,学习得勤奋,得用心。
鲁迅家呢,家风就是“独立思考”。
在那个旧社会,鲁迅可是
个敢说话的人,他写的文章犀利得很,直接戳破那些封建礼教的假
面具。
他们家族的人,都继承了这种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各自的领域里,都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说到邓小平,他们家的家风就是“实干”。
邓小平一生都在为
国家为人民奔波,他可是个行动派,讲究的是实事求是。
他的家族
成员也都明白,要想为社会做贡献,就得脚踏实地,勇于担当。
所
以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些名人的家风啊,真的就像瑰宝一样,值得我们学习。
它们
告诉我们,学习得勤奋、思考得独立、做事得实干。
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家风的故事
篇一:钱基博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
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
关,于是挨了打。
1929
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
我,我尤心慰。
”希望钱钟书能“”。
篇二:丰子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
“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
《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
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
“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曾国藩的家训,分散写在他的大量的家书中,在家族教化中作用不凡。
次子曾纪泽,袭父一等毅勇侯爵,官至户部左侍郎。
历使英、法、俄诸国,与俄人力争,毁崇厚巳订之约,更立新议,交还伊犁及乌众岛山,帖克斯川诸要隘,有功于新疆甚大。
在出使任内,深入了解各国历史、国情,研究国际公法,考察西欧诸国工、商业及社会情况。
又将使馆馆址由租赁改为自建,亲自负责图书、器物购置,务使使馆规模不失大国风度,亦不流于奢靡。
驻外严于操远,节约公费,摒弃贪劣,倡导廉洁之风,为外人所敬重。
季女曾纪芬福寿全归,可以说完全得力于她父亲传给她的一套治家修身办法。
曾纪芬一直记着父亲曾国藩对她讲的话:“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
孙为可羞。
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
玷家声。
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吾辈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勤俭二字,别无他法。
”曾纪芬自奉俭约,即使后来年纪大了,每届大寿,子女想送些珍贵的礼物来,都一定会被她阻止。
曾纪芬对子女的教育从不放松。
即使对已经成年的子女,仍随时耳提面命,管束查察从不疏忽。
她说:“教导儿女要
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当从大处着想,不可娇爱过甚。
尤在父母志趣高明,切实提携,使子女力争上进,才能使子女他日成为社会上大有作为的人。
”她的第四子聂其杰重视聂家、曾家的先祖述言,出版成书推广,还以“联络家庭之情感,切磋其道义”为宗旨,创办《家声》等家庭刊物,成为中外仅见的文化现象。
篇四:郑板桥
郑板桥,山东潍县( 即今山东潍坊市) 当知县,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政绩甚佳,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后来,这一地方碰上了灾荒年,他请求赈济灾民,却因此而获罪,便辞官回到家中,以卖书画为生。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能理解贫苦人的艰辛,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
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偶而翻检家中的旧书箱,见到家中佣人的前辈所签的卖身契据等,就马上拿去烧掉。
他决不还给佣人本人,或者自己仔细看看契据的
下;
佣人立契据之事,讲给堂弟听;
他给郑墨的信中有这样的话:“
”郑
说:“
……徐宗于、陆自义辈,是旧时同学,
)。
……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
其余邻里乡”郑板桥谆谆嘱咐堂弟将自己的俸钱分送净尽,用以救济亲朋
“靠田园长子孙气象”,一点也
;假如不能偿还,也要宽容他。
总之,郑板桥总是无论大小事,都耐心开导其弟。
板桥五十二岁时才得一子,因此对孩子十分钟爱,但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
他在潍县任官时,便写信给堂弟,要郑墨在家好好教育其子,让他懂得为善之道,养成忠厚而有同情心的性格,避免形成刻薄急躁等坏习气。
他特别关心为儿子延师教育的事,并要求刚刚六岁的儿子礼敬师长,关心同学。
他还特别嘱咐郑墨:“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
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
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
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
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
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
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
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怎可找老师的缺点) ? ”
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儿子,郑燮特意抄了四首顺口好读的古代诗歌,让堂弟郑墨,教其儿子边读边唱,从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