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概论第十二十三单元:文艺鉴赏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艺鉴赏中的情感体验,带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 特点。首先,不同作家的文艺作品,不同体裁的 文艺作品,不同题材的文艺作品,会引起鉴赏者 不同的情感体验。 • 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 读之使人不欢。――严羽《沧浪诗话》 • 其次,不同的鉴赏者,由于自身主客观条件的差 异,对同一作品的情感体验也有所不同。 • 再次,同一作品中,能够引起鉴赏者丰富的不同 的情感体验。
•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 最好的作品才能养成的。――歌德《歌德 谈话录》 • 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 的成就,且要更渺小。――鲁迅《准风月 谈》
• 鉴赏主体养成的主观条件 • 鉴赏对象是创造鉴赏主体的客观条件,但 鉴赏主体的养成,还有它自身的条件。就 艺术鉴赏的范围来说,主体的审美感觉力 是很重要的,超出主体感觉力的艺术对象, 对主体来说就毫无疑义了。
• 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 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 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 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 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 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 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
百度文库
• :“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 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 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 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 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 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 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 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 落泪。
• 文艺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 • 直觉阶段 • 鉴赏的直觉阶段是读者通过对作品形式美的感知 而达到的最初层次,产生愉悦的感官享受。 • 所谓直觉,是指主体对文艺表象的突然领悟与再 现,它往往可能是感官触及对文艺表象的不全面 的反映,属于主客体同化的初级形式。但确是我 们能够真正进入文艺鉴赏境界的必要准备。
• B.鉴赏具有强烈的审美愉悦性 • 文艺鉴赏的审美性能使鉴赏主体的心灵得 到最大程度的解放,获得赏心悦目的愉快。
• C.鉴赏是再创造的过程 • 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读者和观众并非消极 的接收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艺术形象的再 创造,是艺术创作的合作者。 • 一千个读者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读者的再创造并非凭空而来,其依据的是作品中 所提供的信息。 • 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 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给读者, 使读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但读者 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 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 里,也许变成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不过那性 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恰如将法文 翻成了俄文一样。要不然,文学这东西,便没有 普遍性了。――鲁迅《看书琐记》
• 文艺鉴赏过程中的审美心理 • 审美感知 • 文艺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感知,是鉴赏主体 对文艺作品形式特征的整体反映,属于感 性认识阶段,是文艺鉴赏活动中的初级心 理活动形式,也是整个文艺鉴赏活动的基 础。
• 审美想象 • 文艺鉴赏活动中的审美想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 机制,以此可以对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做出新 的发展,对所表现的意蕴做出新的开拓。 •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杜甫《可 叹》 •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中国传 统戏曲的虚拟化特征 • 音乐中的高山流水是音乐作用于人的想象力而感 知的
• 体验与理解阶段 • 所谓体验与理解,是通过再造想象等一系 列心理机制,对文艺表象进行完形感知, 使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情景全部再现 出来。因为这种再现是依据鉴赏者本人的 期待视野来进行,所以,再现出来的情景 并不一定与作品中相同,所以,这个阶段 也可以叫做再创造阶段。
• 认识阶段 • 对作者在作品中已经评价过的生活进行重 新审视和扫描,从更高的美学标准做出我 们的判断,这个阶段,是文艺鉴赏最后的 再评价阶段。
• 二.文艺鉴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也就是说,要鉴赏文艺作品,就必须具有相应的 审美能力。能够鉴赏某个文艺作品,是人的本质 力量在这个文艺作品鉴赏过程中的体现。 •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 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 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 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我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 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 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 及的程度为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
• 要获得审美感觉力,需要超脱实利的观点, 摆脱精神上的压抑。 • 此外,审美感觉力的培养,与文化修养和 审美经验的积累有关。 •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 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文心雕龙》
• 审美经验的积累,分两方面进行: • 一方面是个体的积累,鉴赏者在鉴赏过许 多艺术作品后,他的审美能力在无形中会 得到提高; • 一方面是集体的积累,也就是说在人类发 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审美经验,成为历史 的积淀,有些成为集体无意识遗传下来, 有些则记录在诗话词话乐论画论等文字中, 给后人提供审美指导。
•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察 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所以我只让你 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 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 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 ――歌德
文艺鉴赏的过程
• • • •
• • 文艺鉴赏过程的三个环节 作者 作者是文艺作品的生产者,是创作的主体。 作品 文艺作品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但它的艺术生命需要作者 和读者共同授与。 受众 受众鉴赏文艺作品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读者 通过鉴赏作品来探索和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和感 受。作为接收主体,每一个受众又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不仅气质性格上有自己的特点,而且精神上也自觉地意识 到作为一个人的独立、价值、尊严、自由和权利,在阅读 鉴赏的过程中发挥自己审美创造的能动性,在审美静观中 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
• 文艺鉴赏的意义 • A.文艺鉴赏是实现文艺作品价值与功能的中 间环节 • B.文艺鉴赏是推动文艺创作的动力之一 • C.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创造 • D.创作通过鉴赏实现其价值
•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心雕龙 • 创作与鉴赏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 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 介运动。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 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中介着 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 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 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文艺鉴赏论
• 文艺鉴赏的本质 • 一.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以审美享受 为根本标志 • 所谓审美享受,是指鉴赏者在文艺鉴赏中 所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审美 享受主要通过“共鸣”、“净化”、“领 悟”等鉴赏心理来实现。
• 所谓共鸣,是指鉴赏者被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人 物命运深深感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审美高峰体验。 实际上是鉴赏者和作者在情感、趣味、思想高度 上的共振与沟通,是心灵与心灵、情感与情感、 思想与思想高度和谐共振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情境。 • 所谓净化,是指鉴赏者的情感在共鸣中得到调节、 慰藉、疏导和升华。 • 所谓领悟,是鉴赏者在共鸣的基础上主动追索作 品深层意蕴的结果,它是一种生命智慧的飞跃。
• • • •
鉴赏主体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鉴赏主体形成的客观条件: 对象创造了主体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 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 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政治经济 学批判》
• 为什么说对象创造出主体呢? • 首先,对象与主体本来就是相对而言。没 有主体,对象失去了意义,没有对象,主 体也就不成其为主体。 • 其次,主体的鉴赏力不是先天生成的,而 是后天培养的,养成主体鉴赏力的重要因 素,便在于艺术鉴赏自身。只有在艺术鉴 赏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主体的鉴赏力。
• 鉴赏主体的养成
• 文艺鉴赏的主体,使指文艺鉴赏活动中的 读者、听众或观众。概括地说,就是指有 着一种内在的审美需要,同时又具备文艺 鉴赏的期待视野,并和文艺鉴赏的对象形 成一定的审美鉴赏关系的人。
• 因为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成为现实的产品。 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 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 成其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于单 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 产品,才成为产品。――马克思《政治经 济学批判》导言
• 文艺鉴赏能力 • 文艺鉴赏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本领,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 直觉(直接感受)能力 • 想象能力 • 移情能力 • 思索能力(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理解与判 断、演绎与归纳) • “见异”能力
• 文艺鉴赏能力的自我培养 • 文艺鉴赏能力的自我培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 行: • 文艺鉴赏能力的提高必须以长期的自学为主 • 加强对文艺创作规律的了解,不断提高艺术修养 • 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扩大鉴赏视野 • 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艺术感情 • 从对古今名作的鉴赏实践中去提高
• 为什么要把受众作为文艺鉴赏活动的主体 呢?因为文艺作品和审美价值不是它单方 面的一种艺术力量,而是作品与鉴赏者之 间的一种审美效应关系。作品的美与不美, 只有通过鉴赏者的鉴赏才能发挥作用。
•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 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 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绘画中的意境也是作用于人的想象力感知 的 • 诗歌中的意境也要借助于人的想象力来显 示内涵 • 雕塑的瞬间造型也要依靠人的想象力来欣 赏
• 审美情感 • 文艺鉴赏中的审美情感,是鉴赏者在文艺 作品人中形象情景意蕴的刺激下唤起的一 种特殊感受、体验和态度。 • 审美情感是文艺鉴赏活动中最活跃的心理 因素。它伴随着审美感知而产生,贯穿于 审美想象全过程,融化于审美理解因素中, 使整个审美过程都浸染着感情色彩。
• 举例:《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听《牡丹亭》曲文
•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 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 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 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 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 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 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 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又听唱
• 创造只能在阅读中才能完成。 • 没有读者的阅读,那么剩下的只是白纸上 一堆软弱无力的符号。――萨特《为什么 写作》 • 由于鉴赏对于创作的影响,创作者需要正 视接受者的审美趣味,既要适应,又要提 高。 • E.文艺鉴赏是文艺批评的基础
• 文艺鉴赏的特点
• A.鉴赏是审美心理上的共鸣 • 你去,去寻那与我的振动数相同的人;你去,去 寻那与我的燃烧点相等的人。――郭沫若《女神》 序言 • 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人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 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须有弦 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必须是发声 器,才会共鸣。――鲁迅《热风》
• 三.文艺鉴赏必须使用形象思维 • 文艺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 思想感情的,因此,鉴赏它,就主要运用 形象思维。鉴赏者要充分感受体验领悟艺 术形象,获得强烈的美感,必须要有想象 这一心理因素的参与。
• 四.文艺鉴赏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 • 情感体验是文艺鉴赏最活跃的因素。 • 艺术是这样一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 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 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 验到这些情感。――托尔斯泰《艺术论》 • 没有心灵的参与,而这,几乎比用脚去理 解艺术更坏。――别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