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教案资料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22723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7.png)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流程:
1. 洗手并戴好清洁手套。
2. 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注射针头、消毒棉球等。
3. 将药物倒入干净的注射器中。
4. 筛选合适的注射点,通常在手臂的前臂外侧,选择一个没有血管、皮肤无损伤和皱纹的部位。
5. 用消毒棉球擦拭皮肤注射点,保持局部清洁。
6. 用拇指和食指将注射点上皮肤拉开,形成一个皮肤襞或轻微凸起。
7. 另一只手拿住注射器,将注射针头的发射部分插入皮肤襞中,尽量平行于皮肤表面。
8. 缓慢地将药物注射进皮内,注射速度约为每分钟1毫米。
9. 继续按住皮肤不松手,将注射器缓慢地取出皮肤,同时用棉球或干净纱布轻压注射点处。
10. 遵循医嘱将注射器及针头弃置于刺激性垃圾桶中。
11. 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 注射前检查药物的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物正确。
2. 使用严密包装的药物,不可使用已开封、过期或有悬浮物、变色、异味等异常情况的药物。
3. 皮肤注射点应注意选择清洁无伤口的部位,避免注射到有破损、发炎、溃疡的皮肤上。
4. 在注射前,要检查注射器和针头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且针尖无曲折。
5. 注意注射时的角度和深度,不要穿透皮肤,避免扎伤深部组织和器官。
6. 注射时要保持注射点周围的皮肤拉紧,以确保注射进皮内而不是皮下或肌肉。
7. 在注射前要确认注射器所示的剂量、速度和方法与医嘱一致。
8. 注射后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9. 注射后要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交叉感染和伤人。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5b8d1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0.png)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一、前言皮内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注射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无痛,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伤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但是,由于皮内注射涉及到皮肤和注射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
因此,在进行皮内注射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二、操作过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皮内注射前,需要先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药品。
具体包括:(1)消毒剂:如酒精棉球、碘伏等。
(2)注射器:通常使用1ml或0.5ml容量的注射器。
(3)药品:根据医生的处方选择适当的药品,并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示将其准备好。
2. 选择部位选择合适的部位是进行皮内注射时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上臂外侧、前臂、腹部等部位进行注射。
在选择部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静脉和神经:在选择部位时,需要避免静脉和神经的位置,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避免皮肤破损或有炎症的部位:如果注射部位有皮肤破损或有炎症,可能会导致感染等不良后果。
(3)根据药品性质选择部位:不同的药品可能对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药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3. 操作步骤进行皮内注射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清洁皮肤:使用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后果。
(2)抓起皮肤: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并使之变得紧张。
(3)插入针头:将针头插入紧张的皮肤中央,并保持一定角度。
(4)注射药物:将药物缓慢地注入皮下组织中,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溢出、渗漏等情况。
(5)拔出针头:缓慢地拔出针头,并用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皮内注射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药品:在注射前,需要检查药品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等信息,以避免使用错误或过期的药品。
(2)检查注射器:检查注射器的质量和使用情况,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3)消毒皮肤:使用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后果。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d500d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5.png)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一、引言皮内注射技术是一种将药物注射到皮肤表层的方法,常用于皮肤测试、疫苗接种以及某些特定药物的给药。
本文将介绍皮内注射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皮内注射。
二、准备工作1. 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注射针、消毒纱布、医用酒精和生理盐水。
2. 洗手并戴上消毒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三、选择注射部位1. 皮内注射通常选择上臂三角区、前臂外侧或腹部,根据患者情况和注射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部位。
2. 选取无明显伤口、瘢痕、炎症或皮肤损伤的部位。
四、准备注射部位1. 用医用酒精擦拭注射部位,由内向外进行,保持擦拭面积大于注射针头的周围。
2. 擦拭干燥后,再用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擦拭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五、准备注射器和药物1.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针,根据药物剂量确定注射器容量。
2. 把药物抽入注射器中,注意避免气泡进入。
六、进行注射1. 使用非主手握住注射器,用主手将注射针的刺口平行于皮肤表面插入皮肤,角度约为15°。
2. 插入皮肤后,稍微上提注射器,并慢慢注射药物,注射速度要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
3. 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局部红斑、隆起或水疱等异常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射。
4. 将药物完全注射后,迅速拔出注射针,用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以促进药物的扩散和吸收。
七、处理废弃物1. 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注射针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将消毒纱布和其他废弃物一并处理。
八、观察与护理1. 每次注射后,应观察患者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如红肿、疼痛等。
2. 注射后的护理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感染。
九、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尽量避免损伤皮肤。
2. 注射器和注射针使用后应立即处理,避免重复使用,以免交叉感染。
3. 注意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操作环境的洁净。
皮内注射操作规程
![皮内注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722f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3.png)
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其操作规程如下:
1. 预备工作:
- 准备所需药物、注射器、棉球、酒精消毒液等。
-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 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
2. 准备注射部位:
- 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常见的皮内注射部位有前臂、上臂、大腿等。
- 用酒精消毒液擦拭注射部位,从中心向外轻轻擦拭。
3. 技术操作:
- 拿起注射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注射器筒身,中指扣动活塞杆。
- 用一只手将注射器垂直握住,将针头从注射器保护套中拔出。
- 用另一只手将皮肤稍微拉紧,用针头轻轻刺入皮肤的浅层,约30度角度。
- 注射时要保持注射器的垂直,缓慢推动活塞杆,使药液慢慢注入皮内组织。
- 注射完成后,等待片刻,将针头缓慢拔出。
- 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4. 注射后处理:
- 将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
- 洗手并消毒注射部位。
- 记录注射的药物名称、剂量、注射部位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皮内注射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操作,操作者需要具备相关的医疗知识和培训。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注射器和针头的无菌性,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对操作不熟悉或有任何疑问,应及时请教医护人员。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4334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b.png)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皮内注射是一种将药物注入皮肤及其下方的组织中的方法,常用于给予一些药物的皮内皮试、注射疫苗或给予某些其他药物。
以下是皮内注射操作的步骤。
一、准备工作:1. 根据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消毒用品和注射器等。
2. 提醒患者皮内注射的目的和过程,以获得其理解和配合。
二、操作步骤:1. 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2. 选择注射部位:皮内注射常用的部位有前臂外侧部位和上臂三角区。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注射部位。
3. 皮肤消毒:用75%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从注射点向外圈擦拭,保持消毒面积的清洁。
4. 固定皮肤: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扳住注射部位,将皮肤牵紧,以便注射进针时皮肤不会移动。
5. 进针:用另一只手持好准备的注射器,将针头平行于皮肤插入皮下0.10-0.15英寸(2.5-3.8毫米),尽量与皮肤保持平行。
注意要注射到角质层下,不能注射进真皮层或肌肉层。
6. 抽取皮内液体:缓慢地拉回注射器柱塞,看到皮内液体进入注射器中。
三、结束工作:1. 卸下注射器,将针头安全地放置在医疗废物容器中,并注意避免刺伤自己或他人。
2. 轻轻地用无菌纱布或消过毒的棉球按住注射点,进行轻微的按摩,以促进药物的伸展和吸收。
3.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不适或药物局部反应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皮内注射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一般使用5/8英寸(16毫米)的针长和25-27号的针头。
2. 控制注射速度:皮内注射时药物应缓慢注入,以避免皮肤过度拉伸或产生皮下血肿。
3. 不要插入针头过深:皮内注射时,要确保针头只插入皮下,不能插入真皮层或肌肉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疼痛或其他不适。
4.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注射后,应将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放入医疗废物容器中,避免刺伤自己或他人。
在进行皮内注射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保持专注和细心,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注射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医疗废物,保持医疗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d5303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b.png)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一、引言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它通过将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层下,使药物更容易被吸收。
本文将详细介绍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皮内注射。
二、操作过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皮内注射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洗手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注射器和消毒用品,确保它们符合使用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并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
2. 操作步骤步骤一:选择注射部位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注射部位,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前臂、上臂和背部。
步骤二:消毒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或洗手液擦拭注射部位,进行必要的消毒。
消毒时,应注意保持注射场所的无菌状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步骤三:准备注射器将药物抽入注射器中,并按照医嘱确认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在注射之前,需要排除气泡并确保剂量准确。
步骤四:插入针头将注射器与针头连接,并用手指轻轻拉紧皮肤,使之紧张。
然后,在注射部位的表皮层下浅角度插入针头,大约角度为15度。
步骤五:注射药物将针头插入皮肤后,略微抬起针头,使其与皮肤平行。
然后,缓慢地注射药物,注射速度一般为0.1-0.2mL/min。
步骤六:拔出针头在药物注射完毕后,将针头缓慢拔出。
拔针时需注意避免药物溢出,同时应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和药物外渗。
步骤七:处理废弃物将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参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注意事项1. 遵循无菌原则皮内注射需要保持无菌状态,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在操作中,应注意洗手、消毒和使用无菌器具,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注射部位。
2. 控制注射速度皮内注射的药物注射速度应控制在0.1-0.2mL/min,过快的注射速度可能引起药物外渗或局部不适。
3. 注意选用正确的针头选择适当的针头对皮内注射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0b162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d.png)
简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皮内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通常用于给予小剂量的药物,如疫苗、胰岛素或其他一些需要直接进入皮下组织的药物。
它是一种相对简单且安全的注射方式,适用于自行注射或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注射。
在本文中,我将简要概述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皮内注射前,需要准备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棉球、消毒剂以及其他必要的卫生用品。
确保注射器是新的、干净的,并且符合所需剂量的规格。
2. 洗手和消毒:在进行皮内注射前,务必洗手并正确进行手部消毒,以减少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感染风险。
也要确保注射部位的清洁。
3. 注射部位选择:皮内注射一般选择在手臂、大腿或腹壁部位进行。
注射部位应该远离抓挠伤口、红肿部位、静脉、肌肉及骨骼等。
常见的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区域。
4. 注射部位消毒:选定合适的注射部位后,使用消毒剂(如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注射部位。
注意,擦拭应该是从注射部位的中央向外圆周方向进行,以减少污染。
5. 插入针头:将准备好的注射器以约30度角度插入皮肤,以穿透最外层的表皮和角质层,进入浅层真皮组织。
在插入针头之前,皮肤可以轻轻拉紧,以提供更适宜的插入角度。
6. 推注药物:将针头插入皮下后,缓慢而稳定地推注药物。
注意,注射速度应适中,以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在皮下组织中。
避免迅速注射,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
7. 拔出针头:在完成药物注射后,缓慢拔出针头。
如果有出血,可以用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药物外渗或淤血。
注意事项:1. 注射器的选择:选择合适剂量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使用新的、干净的注射器。
2. 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应避开有伤口、瘙痒或其他异常的皮肤区域。
3. 注射部位的消毒:在进行皮内注射前,务必正确消毒注射部位,以减少感染风险。
4. 注射器使用后的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为单次使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d31a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a.png)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引言: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予方式,通过将药物注射到皮肤上层的表皮层中,使药物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本文将介绍皮内注射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正确地进行皮内注射。
一、准备工作1. 预先准备所需的药物、注射器、消毒棉球、一次性手套、无菌注射器等。
2.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
二、选择注射部位1. 皮内注射常选择手臂内侧、前臂、大腿前侧等部位。
选择注射部位时,应确保皮肤完整且无炎症、溃疡等异常情况。
三、准备皮肤1. 用消毒棉球蘸取75%的酒精或其他消毒液,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消毒时应注意从注射部位的中心向外轻轻擦拭,确保消毒范围足够。
四、准备注射器1. 选择合适容量的无菌注射器,并将药物吸入注射器中。
吸药时应避免气泡产生。
五、进行注射1. 用非主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使之略微凸起。
2. 以15-30度的角度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皮肤,注意不要穿过表皮层。
3. 缓慢注射药物,注射速度应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4. 注射后,保持注射器的位置不动,等待片刻,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
六、完成注射1. 缓慢将注射器拔出,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
2. 丢弃使用过的注射器,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3. 洗手并脱掉手套,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
七、观察与护理1. 注射后应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结语:皮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提高注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在进行皮内注射时,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意消毒和注射的技巧,完成后进行观察与护理。
通过正确操作皮内注射技术,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a96b9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0.png)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皮内注射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注射技术。
该技术通常被用于给予一些需要局部治疗的药物,如皮肤病的治疗。
皮内注射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下面将介绍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1.清洁双手:保持双手清洁至关重要,使用适当的肥皂和温水进行充分洗手。
2.准备注射器和药物:选择合适的注射器,确保注射器中没有残留物。
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并检查药物的名称和剂量。
3.准备注射点:选择适当的注射点,通常在上臂、大腿和腹部的皮肤上,避免选择有伤口、红肿或皮肤病变的区域。
步骤二:消毒注射点1.清洁注射点:使用无菌的消毒棉球和消毒液(如酒精)清洁注射点周围的皮肤。
2.等待干燥:等待消毒液完全挥发干燥,这有助于避免注射时的疼痛和不适感。
步骤三:注射操作1.肌肉松弛:让患者松弛肌肉,这有助于减少注射时的疼痛感。
2.拉平皮肤:用一只手的两指轻轻拉平注射点处的皮肤,这有助于减少注射时的不适感。
3.注射角度:将注射器插入皮肤表面,角度一般为30至45度,注意不要穿透深层组织。
4.缓慢注射:缓慢而稳定地按下注射器,以确保药物均匀注入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的空间。
5.拔出注射器:注射完成后,缓慢而稳定地拔出注射器。
6.轻轻按压:用无菌的棉球轻轻按压注射点,有利于药物在注射点处的均匀分布。
步骤四:处理废弃物1.废弃注射器:将用过的注射器放入专门的废弃容器中,避免再次使用。
2.清理工具:彻底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相关工具。
注意事项•在进行皮内注射前,必须获得患者的充分同意,并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副作用。
•每次注射前,都需要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透明度,确保药物的质量。
•考虑到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可以在注射前使用冰袋或麻药表面喷雾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感。
•操作结束后,应对注射点进行观察,注意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局部感染等,并妥善记录和处理。
以上便是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1ae4b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4.png)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
1、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估,看患者是否能够耐受皮内进行注射。
2、要嘱患者进行配合,配合皮内注射的操作。
3、要选择皮内注射的操作点,通常可以选择臀大肌、三角肌等位置都可以进行皮内注射。
4、应该进行无菌性的操作,进行周围皮肤和局部表皮的清洁。
5、开始准备备药进行核对,给予患者进行解释,交代皮内注射的药物和患者的病情。
选择适当的部位后,要让患者充分的暴露部位。
6、对皮肤进行常规的消毒,进行进针,进针时尽量和皮肤成30-40°角,注射臀大肌时可以呈90°角。
7、整理用物,记录操作。
皮内注射法的要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2、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用1ml注射器。
3、注射前询问过敏史,过敏者不注射。
4、进针前核对药液,排尽空气。
5、选择前臂掌侧下端内侧为注射部位,用75%乙醇消毒待干,忌用碘配消毒,进针时绷紧皮肤,针头与皮肤呈5度角刺人皮内,以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注药液0.1ml成皮丘。
6、记录注射时间,告知患者勿用手拭去药液和按揉皮丘,20min
内不可离开,不可剧烈运动,有不适及时联系。
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a803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e.png)
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皮内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胰岛素等。
正确的皮内注射操作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并发症。
下面将为您介绍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皮内注射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准备所需药物、注射器、消毒酒精棉球、无菌纱布等。
同时,要确保注射器的清洁和完整,避免使用损坏的注射器。
2. 选择注射部位。
皮内注射的常见部位包括上臂外侧、上臂内侧和腹部。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要注意避开静脉、神经和骨头,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较厚的部位。
3. 清洁注射部位。
用消毒酒精棉球清洁选择的注射部位,按照从内向外的方向擦拭,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和无菌。
4. 准备药物。
将需要注射的药物准备好,并按照医嘱将药物抽取到注射器中。
在抽取药物时要注意避免空气进入注射器,避免药物的浪费和注射时的不适感。
5. 注射操作。
将注射器垂直插入清洁的注射部位,插针深度一般为3-5mm。
然后将药物缓慢注射到皮下组织中,注射过程中要保持注射器的稳定,避免移动造成疼痛和不适感。
6. 拔针及压迫止血。
在注射完成后,要缓慢拔出注射器,并用无菌纱布对注射部位进行轻轻的按压,帮助止血和减少局部的疼痛感。
7. 处理废弃物。
将用过的注射器、消毒酒精棉球等废弃物放入专用的医疗废弃物容器中,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工作。
以上就是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患者的舒适感。
在进行皮内注射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同时,注射器的选择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做好注射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29b4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a.png)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一种注射方法,通常用于给予一些不需要特别深入到肌肉或静脉的药物,以及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皮内注射比较容易接受。
以下是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向患者解释皮内注射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瓶贴、药物清晰度等,确保药物无异常。
-准备所需的器材和药物,包括注射器、酒精棉球、一个用于储放注射器的盒子等。
2.洗手和佩戴手套:-先洗净双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揉搓手部20-30秒。
-在擦干双手后,戴上无菌手套,并确保手套不与任何非无菌表面接触。
3.选择注射部位:-通常选择上臂外侧(三角区)或腹部两侧的皮肤,这些区域比较容易进行皮内注射并且不会造成太多的不适。
4.准备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后,先清洁该部位,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数次,使其消毒。
-等待酒精干燥,不要用手触摸或吹干。
5.准备注射器:-从注射器包装中取出注射器,确保无菌封装未损坏并且注射器无明显污染。
-捏住注射器的塑料外套,用手轻轻拧松,取下注射器外套。
-气泡排除:用折纸方法清除可能存在的空气泡。
6.进行皮内注射:-用手拇指和食指捏起一块皮肤,使皮下组织紧张。
-用注射器插入皮肤的45度或90度角方向,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中。
-按下注射器柱塞,将药物缓慢注射到皮下组织。
-注射后,将注射针快速拔出,并用酒精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数秒钟,并轻轻按摩该部位。
7.处理废弃物:-将用过的注射器等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安全密封。
8.记录操作:-将皮内注射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文档中,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
以上是皮内注射的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出现污染。
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注射反应,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操作前务必仔细准备并遵循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精选全文完整版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4a07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流程一、概述皮内注射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技术,适用于需要将药物或疫苗直接注射到皮肤层的情况。
相比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可以更好地促进药物的吸收和作用,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
二、准备工作1. 预备所需药物:根据医嘱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或疫苗,确保药物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2. 检查药物: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有效期,确保无误。
3. 携带所需器械: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针头、酒精棉球、棉签等器械,并确保其无损坏。
4. 洗手并佩戴手套:彻底洗手后,戴上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三、注射操作流程1. 选择注射部位:常用的皮内注射部位有前臂、上臂外侧、背部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
2. 皮肤消毒: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从注射点向外轻轻擦拭,保持环形清洁区域。
3. 准备注射器:拆封无菌注射器,并将所需药物吸入注射器中,确保无气泡和渗漏。
4. 皮内注射技术:用无菌手套拇指和食指拉开皮肤,使皮肤张紧,然后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肤层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插入角度大约为15度。
5. 缓慢注射药物:将药物缓慢注射到皮内,注射速度约为每秒0.1毫升,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6. 拔出注射器:注射完成后,用棉签轻轻按压注射点,然后将注射器垂直拔出,同时用棉签或消毒纱布进行轻轻的按压止血。
7. 消毒处理: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废物放入专用容器中,并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8. 观察病情:注射完成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记录相关信息。
四、注意事项1. 注射部位的选择应避免有破损、感染或其他皮肤病变的区域。
2.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注射过程无菌。
3. 注射时应注意注射器的角度和深度,避免误伤肌肉或其他组织。
4. 在注射前应先与患者沟通,了解其过敏史等信息,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5. 注射后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6. 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药物稀释和配制,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药物疗法 皮内注射法(护理学基础课件)
![药物疗法 皮内注射法(护理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50887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a.png)
二、操作流程
注射盘、1ml注射器、注射卡、 药液、手套。如做药物过敏试验 另备0.1%盐酸肾上腺素1支、2ml 注射器。
二、操作流程
(三)实施
再次询问“三史” 用70%乙醇消毒,忌碘酊 核对后调针尖斜面、排气
准备药液
核对解释
定部位消毒
再次核对
进针
注射
拔针
整理、观察
嘱患者勿按揉、勿离开病房
皮内注射进针
三、注意事项
1.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2.忌用含碘消毒剂 3.进针角度不宜太大 4.嘱病人勿按揉注射部位
1.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
2.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左拇指 固定针栓,右手注射,推入 0.1mL药液
3.注射成功:皮球呈半球形、隆起 的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二、操作流程
(四)评价 1.患者积极配合,无不适,护患沟通良好 2.护士操作规范,正确,严格执行查对和无菌制度
一、目的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二、操作流程
(一)评估
1.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三史” 2.患者的意识状态、心理反应、合作程度 3.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二)计划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患者准备 4.环境准备
护理学基础
第十一章 习目标
知识 目标
掌握皮内注射法的目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技能 目标
能对患者正确实施皮内注射法。
素质 目标
1.关心爱护患者。 2.逐渐形成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内容
01 目的 02 操作流程 03 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法教案
![皮内注射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586b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f.png)
皮内注射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皮内注射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会选用适当的器材和药物进行皮内注射。
3. 掌握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2. 皮内注射法的适用病例和禁忌症3.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 皮内注射器材和药物选择5. 皮内注射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教学过程:1. 介绍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2. 展示并讲解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皮肤消毒、注射角度和深度等细节。
3. 演示正确选择皮内注射器材和药物的方法,强调对于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和器材。
4. 分组进行实操练习,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皮内注射操作技巧。
5. 讲解皮内注射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考察学生对于皮内注射法基本原理的理解情况。
2. 观察学生进行皮内注射操作时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把握情况。
3. 要求学生针对常见皮内注射并发症提出处理方法和应对策略。
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在学习皮内注射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错误和困惑,并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临床操作的细致和严谨,引导他们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和练习。
教学材料:1. 皮内注射操作器材2. 适用于皮内注射的各种药物3.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示意图4. 皮内注射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图教学结束语: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皮内注射法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对于临床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bc527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3.png)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了解皮内注射法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1.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进行皮内注射法的操作。
能够评估和处理皮内注射法的并发症。
1.3 情感目标培养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介绍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皮内注射法与其他注射方法的差异。
2.2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演示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
讲解每一步操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2.3 皮内注射法的注意事项介绍皮内注射法中的注意事项。
讲解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使用PPT或板书进行讲解。
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讲解。
3.2 演示法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邀请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分享经验和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4.2 操作技能观察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技能表现。
评估学生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3 知识测试进行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皮内注射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5.2 模拟注射器材提供模拟注射器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3 教学PPT或板书制作教学PPT或板书,用于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引入环节通过临床案例或情景剧引入皮内注射法的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皮内注射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6.2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模拟注射操作。
邀请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强调皮内注射法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制定改进计划,并在下一次教学中实施。
皮内注射法教案
![皮内注射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395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7.png)
皮内注射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皮内注射的概念、目的、定位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进行皮内注射,掌握进针角度、深度、持针方法及皮丘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一丝不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关爱患者及同学间
互相协作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
1.皮内注射的概念及目的
2.皮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3.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
4.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重点:皮内注射的定位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难点:掌握进针角度、深度、持针方法及皮丘大小。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教具:皮内注射模型、注射器及药物。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皮内注射的概念、目的及定位方法。
2.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实践操作,互相评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导入,问学生关于皮内注射的了解情况。
2.讲授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皮内注射的相关知识,强调定位方法及操作步骤,
现场演示皮内注射操作。
3.巩固练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练习皮内注射操作,互相评价。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皮内注射的定位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
项。
七、评价与反馈
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估结果,指出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帮
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教案资料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fe4e61aeaad1f346933fb9.png)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目的用于过敏试验、预防接种疫苗以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评估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合作情况。
3、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2、洗手、戴口罩。
3、准备用物基础注射盘、按医嘱备药、注射器(1ml、2ml、5ml各一支)、肾上腺素(过敏试验时)。
4、查对并检查药物药名、剂量、失效期、质量。
5、配制过敏试验液。
⑴启开需配制的药瓶铝盖,按常规消毒。
⑵消毒生理盐水安瓿(生理盐水液体),并按需抽取稀释液。
⑶取0.3ml试验液备用。
6、二人查对。
7、携用物至病房。
⑴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⑵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与注意事项。
⑶询问过敏史。
8、选择部位⑴将患者安排舒适的体位(坐位或卧位)。
⑵过敏试验选择前臂掌面下1/3尺侧为注射区域,若预防接种,应选择三角肌下缘为注射区域。
9、消毒 70%乙醇溶液消毒(直径>5cm)1遍,消毒后待干。
10、排气⑴手固定针头。
⑵药液不能外溢。
11、进针⑴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
⑵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表皮与真皮之间)。
⑶进针深度以整个针尖斜面进入皮肤为宜(可由皮肤表面透视其针孔斜面)。
12、推药液⑴放平注射器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⑵右手缓缓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隆起呈半球圆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13、拨针⑴迅速拨出针头,拨针时和拨针后勿按压。
⑵嘱患者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
14、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及用法15、观察判断结果⑴嘱患者不要外出走动,有不适时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⑵15min后观察结果。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
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皮丘周围红肿、发硬或有伪足,皮丘直径大于1cm。
16、整理用药注射器丢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17、记录再次核对医嘱,在医嘱本上记录结果、签名及时间。
(四)注意事项1、做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如患者对需要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
皮内注射操作教案
![皮内注射操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8c747a8956bec0975e372.png)
皮内注射护理技术操作教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皮内注射护理技术操作教案一、目的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观察有无过敏反应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药的起始步骤二、部位1、皮内试验:前臂掌侧下段2、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3、局部麻醉:实施局部麻醉处三、评估1、病人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
2、病人的注射知识,心理反应和合作程度。
3、注射部分的皮肤情况。
4、病人空腹时不宜进行皮试,因个别病人于空腹时注射药物,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
四、计划1、目标:(1)患者理解注射目的,愿意配合。
(2)患者有预防过敏的一般知识。
2、用物准备:注射盘、盘垫、注射器、针头、急救盒、纱布、棉签,按医嘱备药。
五、实施1、备物:洗手液、棉签、注射盘、医嘱本、医疗垃圾桶1个。
2、注射盘:二联瓶、75%酒精、砂轮、棉签1包、注射器(1、5ml)各1付、开瓶器、急救盒(肾上腺素1支、2ml注射器1付、砂轮)、备用针头(4-5号)、弯盘、取一次性治疗巾铺无菌盘,注明使用时间。
3、按医嘱取药:⑴皮试药物(青霉素80万单位、生理盐水10ml)。
⑵核对药品、稀释液,核对药名、批号。
⑶查瓶口有无松动、裂纹、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
4、药液配制:(1)开启铝盖中心部位,按常规安而碘消毒瓶盖1遍待干。
(2)用酒精棉签环形消毒安瓿颈部1遍,在安瓿颈部用砂轮划一锯痕,再次酒精棉签消毒1遍,取纱布折断安瓿。
安而碘再次消毒瓶盖1遍。
(3)注射器针头试通畅。
(4)一手食、中指夹青霉素药瓶,瓶签朝自己,另一手持注射器,将针梗刺入药瓶内,反复稀释至200单位/毫升。
(5)注射器放入无菌治疗盘内。
5、配制皮试液:(1)用4ml抽吸生理盐水,排尽空气,注入密闭瓶中。
每1ml含20万单位;(2)第1次1ml:从4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万单位;(3)第2次1ml:从第1次1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000单位;(4)第3次1ml:从第2次1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00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
用于过敏试验、预防接种疫苗以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评估
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合作情况。
3、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操作程序
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2、洗手、戴口罩。
3、准备用物基础注射盘、按医嘱备药、注射器(1ml、2ml、5ml各一支)、肾上腺素(过敏试验时)。
4、查对并检查药物药名、剂量、失效期、质量。
5、配制过敏试验液。
⑴启开需配制的药瓶铝盖,按常规消毒。
⑵消毒生理盐水安瓿(生理盐水液体),并按需抽取稀释液。
⑶取0.3ml试验液备用。
6、二人查对。
7、携用物至病房。
⑴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⑵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与注意事项。
⑶询问过敏史。
8、选择部位
⑴将患者安排舒适的体位(坐位或卧位)。
⑵过敏试验选择前臂掌面下1/3尺侧为注射区域,若预防接种,应选择三角肌下缘为注射区域。
9、消毒 70%乙醇溶液消毒(直径>5cm)1遍,消毒后待干。
10、排气
⑴手固定针头。
⑵药液不能外溢。
11、进针
⑴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
⑵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表皮与真皮之间)。
⑶进针深度以整个针尖斜面进入皮肤为宜(可由皮肤表面透视其针孔斜面)。
12、推药液
⑴放平注射器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⑵右手缓缓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隆起呈半球圆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13、拨针
⑴迅速拨出针头,拨针时和拨针后勿按压。
⑵嘱患者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
14、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及用法
15、观察判断结果
⑴嘱患者不要外出走动,有不适时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⑵15min后观察结果。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
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皮丘周围红肿、发硬或有伪足,皮丘直径大于1cm。
16、整理用药注射器丢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17、记录再次核对医嘱,在医嘱本上记录结果、签名及时间。
(四)注意事项
1、做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如患者对需要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
2、注射前备好1:1000盐酸肾上腺素、氧气等急救器材。
3、勿用碘酊(碘剂)消毒,注入的剂量要准确,嘱病人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以免影响观察。
4、进针角度不能过大,以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即可,以免将药液注入皮下,影响观察和判断。
5、若需做对照试验,则用另一注射器及针头,在对侧前臂相应部位注入0.1ml 生理盐水。
6、注射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无反应方可离去,如病人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疹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