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通安镇树山村的观察与思考
作为一项综合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文化旅游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多区域融合发展的势头。
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现了文化发现创造价值与旅游体验分享价值的有机结合,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
苏州高新区始终坚持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课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更多的文化元素全方位注入到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把种种文化的故事、文化的要素,融合在旅游的节点、场景和氛围里,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优秀的中华文化、浓郁的地域文化和现代的时尚文化。
一、苏州高新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树山村的样本分析
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南依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接姑苏古城、西邻浩瀚太湖,村域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4700余亩。
村内自然山水资源丰富,“三山五坞”勾勒出绿色村际线,一条花溪贯穿全村,沿岸四季花开,温泉氤氲。
近年来,树山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底蕴,绘就了美丽乡村的诗意画卷,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赢、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
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江苏最美乡村等荣誉,
上榜“中国美丽田园”,蝉联两届“最美中国榜”。
“山含图画意,水洒管弦音。
江南秀丽处,寻梦到树山”,描绘的就是树山村的意境。
(一)生态起笔:擘画规划大蓝图。
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贯彻于文旅融合发展全过程。
因地制宜、保护优先。
依托树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自然资源,将保护生态景观、村落风貌、地域特色、文化遗存等理念融入村庄建设,在实现自然环境优良、乡村环境宜居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名家规划、彰显特色。
先后邀请“古城卫士”阮仪三、“乡村生态圈”创始人朱胜萱等业界“大咖”献智献策,与世界知名设计团队合作,结合区域控制性详规,精心编制老镇复兴、智慧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梦溪花谷·温泉小镇”等树山村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方案。
整体推进、分类指导。
立足于生态保护和修复,对整个树山村由北至南划分为温泉度假区、田园生活区、山林观赏区三大片区,重点打造以生态农林业为基础、温泉休闲为特色,融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回归乡村生活,回复生态活力,体现自然无极的意境。
(二)系统修复:守护生命共同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山水田林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的生态质量。
环境勤整治。
以治脏治乱治污为重点,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整饬房前屋后,提升田容田貌,美化亮化村庄面貌。
加大拆违控违力度,累计拆除乡村违建3000余平方米。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接管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率90%以上。
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厕
所普及率100%,70%以上公厕达A级及以上标准。
深入推进“河长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优良的水生态吸引“水中国宝”桃花水母栖息繁衍。
生态精修复。
开展山水田园村“四大美化”行动,形成自我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村内绿化覆盖率高达98%,成为负氧离子集聚的“生态绿肺”。
加强河网和湿地养护,修复花溪风光带,构建具有江南气质的可持续生态水系统。
拓建村庄道路、提升绿化景观、新建步行道和标识标牌等,植入历史人文元素,实现“一村一特色、一景一典故、一季一风光”。
对181户民房进行“穿衣戴帽”和景观提升,新增18户民宿风格建筑,注重保留原住民生活情境,打造“村庄即展览”的原乡博物馆。
管理抓长效。
成立树山景区管理委员会,环境管理引入市场化运作。
强化树山综治办作用和树山旅游联盟功能,对景区环境、业态等实施精细化管理。
制定实施树山保留村庄和民宿管理办法,完善村庄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规范生活与经营秩序。
(三)诗意栖居:文化游居新方式。
诗意栖居是一种高端的游居方式,是各种文化高度密集的游居形式。
树山村依托文旅名村创建,用文化根植乡土,用创意点亮乡村,全力打造“去而复返、流连忘返”的文化魅力。
以传统文化凝底蕴。
引进专业考古团队,深入挖掘和修复当地历史文化遗存。
重构大石文化、书院文化、云泉文化等特色文化,恢复性重建“大石山十八景”。
保护传承树山传统匠艺,进一步丰富“抬猛将”“云泉腊八节”等特色民俗,精雕细琢具有“树山个性”的苏式文化之美。
以乡村文创铸新魂。
实施艺术家驻村计划,持续引进国内外文艺“大咖”,将艺术创作与树山文化创意相融。
充分发挥全国首个乡村“双创”中心作用,以“树山守”为立足点,精心开发更多“树山手信”,实现“把树山之美带回家”。
以乡风文明聚人心。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将树山“唯和呈喜”文化融入文明创建,形成圆融向善、微笑迎客的“树山精神”;发挥“陆绩廉石”教化作用,以廉洁文化丰富乡村文明;深化“无讼村”建设,新建村法治公园,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绿色发展:勾勒富民新图景。
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将文化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
育茶果良仓。
实施“品牌”强农和质量兴农战略,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富硒土质,优种优育云泉茶、红白杨梅、树山翠冠梨“树山三宝”;同时,积极打造以“通安良仓”为代表的优质农副产品和民俗工艺品、以年兽为代表的文化IP、以手绘地图为代表的伴手礼等树山“新三宝”。
建立耕地种养保护制度,推广休耕轮作等技术,减少资源消耗。
筑温泉小镇。
借助两口多元复合型优质温泉井资源,引进苏州乐园温泉世界、云泉山庄和书香世家温泉酒店等,加快推进泰国都喜富都、裸心酒店等知名温泉商旅项目,兴建“泉山雅苑”温泉美墅,擦亮“暖冬温泉季”等主题活动品牌,打造宜游宜居的“苏南温泉乡”。
建田园山居。
借助依山傍水优势,与中国乡建品牌“乡伴东方”合作开发“乡伴·树山”田园综合体,清禅、泊隐、缘木等10余家优质民宿先后开业,积极引进花间堂、千里走单骑等民宿“大咖”,孵化一流的精品民宿集群示范区。
二、苏州高新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几点启示
文旅融合发展,它对应的是大千世界里很多很多个性的文化存在。
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对其发展施加一些积极的引导,在保留很多实证东西的同时,还要注意综合的结果是不是能够对接到文明的升华、价值规范的引导。
(一)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提是科学规划。
我们始终坚持把历史文化发展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高度加以统筹规划实施,与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从历史渊源、文化寓意、科学价值、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科学制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把文化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城市综合发展优势;同时,深入研究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精神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联,走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时代特点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发掘特色。
苏州高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
一方面,我们深入发掘研究太湖文化、运河文化、民间工艺文化与现代创新创业文化的特色内涵,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旅游景区为载体,加以挖掘运用,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历史经典产业的挖掘整理和创新提升,以科技的手段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有效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抓手。
(三)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是打造品牌。
品牌是文化旅游的名片。
我们根据区域文化禀赋,实施文化旅游品牌战略,重点打造太湖之根、苏式之魂、运河风情等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使高新区文化旅游具有更鲜明的总体品位和整体形象,以此为拓展,进而全力打造一批代表品牌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曲艺、影视等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扩大我区文化旅游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是项目带动。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
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旅游企业为支撑,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撑产业,特别是鼓励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做强做精一批具有创新性竞争力、专业水平高、特色明显的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企业,聚集社会各种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三、苏州高新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
文化是旅游之魂,特色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
苏州高新区将牢牢把握文旅融合发展大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正确把握文旅融合“供给与需求”“继承与发展”“事业与产业”“繁荣与监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努力创新实践,把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
(一)用文旅惠民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深入实施文旅惠
民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生活美学为引领,打造高品质公众文化服务平台。
依托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统筹整合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阵地,打造群众美好生活窗口,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合方书坊+社区”的创新思路,创建一批基层文化品质服务示范点;新建和提升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推进狮山广场、苏州民族音乐厅等重点文化载体建设,推进浒墅关经开区、通安镇文体中心建设,按照“一地一品”、“一村一特色”原则,在实现100%达标率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五星级”标准体系;充分利用二十四节气、中华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的广泛深入传播;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原创剧目汇演、全民阅读节、“假日体育”等主题活动,把层次高、品位好、质量优的文体活动靶向推进基层、企业,打造与高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地位相匹配的特色公共服务。
二是以康养乐活为引领,打造公共体育服务平台。
深入实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提升工程,在用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健身场地的基础上,建成横山体育公园和小龙山体育公园,更新及新增健身路径50套,新建健身步道30公里以上,全面完成西部骑行系统建设,新增智慧广场舞系统20套左右,有序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疏解群众健身服务的“瘀点”。
开发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培育和发展一批体育旅游融合产业。
三是以“旅游+”为引领,打造全域旅游服务平台。
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要求,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
施,加快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有轨电车移动旅游咨询点全覆盖,完成2-3个商业综合体移动服务咨询点建设,探索在沿太湖建立服务驿站。
深入实施停车场、指引标识、公共厕所、WIFI覆盖“旅游公共服务四大专项行动计划”,年内完成15所厕所新建(改建)任务。
(二)用精致产品拓展文化旅游空间。
紧扣“吴文化发祥地” “苏工苏作发祥地”“中国蚕桑教育发祥地”三条文化主线,以“民乐、民艺、民宿”、“演艺、手艺、乡艺”为抓手,不遗余力打造和推介高新区“湖光山色·艺乡艺客”文旅融合品牌。
具体做到“四个一”:一是推出一套文体旅地图。
精心编制高新区文化、手工艺、美食、物产、人文徒步、露营及骑行等系列电子地图,打通携程、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为群众提供吃住行娱购游便捷服务。
二是开发一条人文徒步线路。
挖掘梳理地域文化脉络,串点成线,规划打造从谢宴岭至支硎山法螺寺、从中峰寺至贺九岭石关乾隆御道、从云泉寺至金芝岭“一纵两横”具有鲜明高新区特色的人文徒步微旅行线路。
三是发行一部地方文化丛书。
通过编纂《吴西访古录》系列丛书,把《寒山志》、《浒墅关志》、《阳山志》等跟高新区山水有密切关联的地方文化典籍进行再收集、再点校、再设计,传承延续高新区历史文脉。
四是拍摄一部微电影。
以《身在艺乡为艺客》为主题,通过塑造一个“背包客”游居形象,立体展现我区历史沿革、人文山水、传统工艺、特色美食。
(三)用创新供给丰富文旅融合内涵。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语境下,用互联网+的思维,做深需求洞察,做实内容
创新,做细服务供给。
一方面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编制实施《苏州高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开展重点项目策划,挖掘文旅资源,开发多元化文旅模式,树立西部沿太湖文旅新标杆。
以苏州创博会、深圳文博会为平台,打造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广交易平台。
培养文旅专业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引进和培育一批敢创新、懂管理、能运营的文化旅游产业高级人才;加强与复旦大学、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在融资模式、政策申报、商业运作等方面展开培训,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层次。
另一方面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以获批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契机,培育科技型新兴文化业态,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
大力实施“文化+互联网”,利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模式进行创意、制作和商业化运作,推动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模式系统创新。
积极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存量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特别是对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进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虚拟化、可视化、互动化,创造和满足新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用手艺乡艺助力传统文化复兴。
重新认知传统手工艺承载的习俗、情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活态保护态势,滋养和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回归。
一是振兴传统工艺。
因地制宜谋划高新区传统工艺振兴布局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布局“一镇多村一园一校”发展载体,构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高新样板。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出10件代表当代工艺美术发展一
流水平的艺术精品,扶持10个高层次工艺美术人才项目,打造10家有影响力的大师工作室,打造工艺集群发展的“高新模式”。
以“中国刺绣艺术馆”和“镇湖绣品街”为中心,打造一批传统工艺传承创新、苏式生活体验品牌。
二是打造运河文化带。
主动对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按照“显山、露水、护绿、怀古”的要求,抢抓大运河文化复兴战略机遇。
对运河文化相关历史遗存和文化标识进行摸排研究,进一步梳理非遗展示馆、大运河博物馆、数字娱乐创业园等文创项目和载体,以重建、保留、立碑三种方式,打造国内一流的特色运河小镇。
三是打造民乐高地。
大力实施民乐“四进”工程,委约创作一批民歌精品力作,打造“高精尖”民乐品牌,让更多的作品留得下、传得开,打造出民族音乐的活动、产业、人才高地。
加强与上海音乐学院的战略合作,策划打造“运河民歌节”系列品牌活动,通过开展民乐团在运河沿线重要节点的展演展示,不断扩大民乐品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