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孔子的天道与人性

合集下载

儒家天道观

儒家天道观

儒家天道观儒家天道观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天道是指宇宙的规律和道德原则,而人道则是人类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儒家认为,人类应当遵循天道,才能达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儒家天道观的核心思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儒家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序而和谐的整体。

在儒家的世界观中,天道被视为宇宙的伦理规范。

天道包含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人类在宇宙中只是一个微小的存在。

儒家主张人类应当符合天道的规律,与宇宙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

其次,儒家天道观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

儒家强调人类应当追求道德的完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道德与天道的一致。

只有通过修德养性,人们才能达到个人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儒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中。

儒家认为,君主应当以道德为基础进行统治。

君主应当以身作则,以德治国,以仁义为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仁政”、“德治”的理念,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统治者才能获得民众的拥护和社会的安定。

此外,儒家天道观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遵循仁爱之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包容,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即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主张人们应当依据各种不同的关系,如父子、兄弟、夫妻等,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儒家天道观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

儒家并不是宗教,儒家并不强调个人对神灵的崇拜或者对来世的追求。

然而,儒家的天道观与宗教中的神灵或至高存在有所类似。

儒家认为天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它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支配者。

总之,儒家天道观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人类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遵循天道和道德准则,人们可以实现个人的完善、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天道观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塑造中国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力量。

孔子的智慧哲学 他的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孔子的智慧哲学 他的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孔子的智慧哲学他的思想对我们的启发孔子的智慧哲学及其对我们的启发孔子,即孔丘,是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的智慧哲学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智慧哲学以及他的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一、孔子的人性观点孔子的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本善。

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和良善的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都能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无论一个人的背景如何,我们都应该相信他们的潜力和人性的善良,给予他们机会去发展和成长。

二、孔子的修身观点孔子提倡修身养性,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一个人才能以身作则,成为他人的榜样。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发在于,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三、孔子的教育观点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圣人,他提出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主张德育为先,认为培养学生的德性和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此外,孔子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

四、孔子的政治观点孔子的政治观点主张仁政。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他强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领导者应该以仁爱和道德来治理社会,关心民众的福祉,以此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美好的社会。

五、孔子的社会观点孔子的社会观点认为社会应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主张孝道、礼仪和忠诚,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男女之间、长幼之间、朋友之间等各种关系的和谐。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应该注重家庭和睦、友情互助、尊重师长以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孔子的智慧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他的人性观点、修身观点、教育观点、政治观点以及社会观点都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孔子善恶混存的人性观

论孔子善恶混存的人性观

孔子曾提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标志着他对人性的理解:孔子
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是他关于人性的核心观点。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善恶的倾向。

他认为善良和恶心
有一定的相对性,也就是说,只要善的倾向被放大到一定程度,那么
恶的倾向也会表现出来。

他用当时的三种典型的行为来说明这一点:
饥饿导致抢夺,有钱导致贪婪,有势力导致暴行。

他同时强调,在人
性中混合着善恶元素,善良可以产生恶行,恶行也可以促成善行,这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据《论语》的记载,孔子把“德”视为善恶的辩证关系。

他指出,“德”不具有普世性,而是视情况而定的。

他强调,在社会中,善恶紧紧相关,很容易出现“善”滋生“恶”的局面,德也随之变形。

总而言之,在任何情况下,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是做一个善良、有道德的人的基
本条件。

从孔子的人性观来看,善恶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是人性的一部分,
也高度反映了孔子对人的美好期望,他希望人们的心灵拥有善良和正义,而不仅仅是执行一个或另一个功利的行为。

因此,孔子教导我们,善恶混存的人性,可以培养我们的智慧,可以
控制我们的行为,可以调节我们的冲动,让我们自然优雅地实现“仁”
的精神,从而实现一种美好的人生。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观”及其传承儒家思想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儒家始于先秦终于两汉;后期儒家起于魏晋盛于宋明。

儒家“天人观”作为其基本学说,在儒家思想的漫长历史中不断地被承继并发展。

一、孔子的天人观:知天命孔子身处周室衰微、社会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

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他把所做事情的成败交付于命。

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冯友兰先生认为,命就是“命运”“天意”,就是朝着一定目标前进的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不可言说,也是人无法左右的。

孔子在受到匡人围困时,就曾感慨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回答王孙贾的问题时,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法生先生通过分析《论语》里的 19 个“天”字的作用和功能,认为“孔子的天是宇宙之主宰,是政权变更、文明盛衰、个人德性、富贵穷达以及自然变化的终极原因,其主宰作用涉及自然与人事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远弗届。

因此,孔子的天依然是宗周的主宰之天,是宇宙万化背后的决定力量,是一个决定着社会、自然与人生命运的至上神”①.孔子的天是牟宗三所说的人格神,位于自然和社会之上,在人力的极限处显示其力量。

对孔子而言,天命主要是情感与信念所寄托的对象而不是理智的对象,因此,它不能被解构为自然的力量或者法则。

孔子的天人关系便是人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知“天命”,去体悟天命。

二、孟子的天人观:尽心尽性知天孟子生活于战国时代,从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儒家思想理论,也曾周游列国,试图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列国王侯。

他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主义一派。

孔子因对天命的体悟而提出“仁”,强调“推己及人”的“仁”的实践,但并未阐述人为何应当这样做。

简论孔子的天道与人性

简论孔子的天道与人性

简论孔子的天道与人性摘要: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的集大成者和重要标志,他将人的地位到一定高度,并要求人具有“君子”人格,从而达到仁。

孔子要求人知天命,并且强调通过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知天命,而且上天是有道义的。

孔子要求人敬畏天命又要求人有自己的品格,这处于向天人合一思想过渡的时期,对我们现代社会的构建也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天道人性前言周取代商之后,“帝”的神圣地位也被“天”取代了,周人宣扬“天命糜常,以德配天”,经过六百多年的统治,周的统治也岌岌可危了。

在那动乱的年代,孔子深感靠上天不足以拯救天下大道,他所追求的道就只有加紧自身的修养,从而让每个人都成为道德君子,那么恢复周的礼制统治就有望了。

在这个层面上人的地位就提高了,人在上天面前就不不会那么无能了。

孔子对天的理解有带有意志的天命、宇宙的主宰之天和自然之天,对人以立身为出发点,要求人具备“君子”人格,如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安贫乐道,遵守正义等等,人应通过下学而上达,知天命。

一、天的涵义(一)上天:宇宙的主宰者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吾所祷也。

”(《八佾篇第三》13)屋内西南角叫奥,弄饭的设备叫灶,古代都以为那里有神,因而祭它。

有人说,奥是一室之主,比喻卫君;又在室内,也可比喻卫灵公的宠姬南子;灶则是王孙贾自比。

这是王孙贾暗示孔子,“你与其巴结卫灵公或者南子,不如巴结我。

”因此孔子答复他:“我若做了坏事,巴结也没有用处;我若不做坏事,谁都不巴结。

”又有人说,这不是王孙贾暗示孔子的话,而是请教孔子的话。

奥指卫君,灶指南子、弥子瑕,位职虽低,却有权有势。

意思是说,“有人告诉我,与其巴结国君,不如巴结有势力的左右像南子、弥子瑕。

你以为怎样?”孔子却告诉他:“这话不对;得罪了上天,那无所用其祈祷,巴结谁都不行。

”⑴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篇第六》28)朱熹解释说: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

孔子的“性与天道”

孔子的“性与天道”

为至善道德本原的三代宗教观念进行创造性的人文转化, 籽 天” 演 绎为“ 天 道” , 从‘ 德” 中衍生 仁 、 义、 礼、 智 等 伦理 观念 , 确立了 ‘ 性 与 天道 ’ ' 本原 一 体为 形上基础和核心原则的儒学价值信仰体系。 《 论语・ 公冶 长》 记载: “ 子贡日: ‘ 夫子 之 文 章 , 可 得而 闻也 ; 夫子 之 言 性与 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 孔子“ 性与天道 语, 确立 了儒学形上道德信仰和教 化、 纲纪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石 , 成为 中国 占典哲学与传统文化 的一个基本问 题 。后 世儒 家关 于 人类 道德 本原 的探 索与 阐释 , 多沿 循这 一 理 论思 路 发挥 展
占, 其 所走 的 乃是 一 条 如 现代 新儒 家 所 ‘ 道德 的 形 上学 ” 之进 路 , 即通 过 个 体 的道德修养来实现 内在超越。 井‘ 仁者静” , 翟‘ 静’ . 之前他强谢 ‘ ” 的主观 道德 修养 ,把 心性 修 养和 虚静 体认 相 辅 统合 。后 世 儒家 对 此 皆非 常重 视 , 《 巾 庸》 云: “ 大哉圣 人 之道 ! 洋 洋 乎发 育万 物 , 峻 极于 天 。 … … 故君 子尊 德性 而 道 问
为“ 真我” 、 “ 真吾” , 意思是真实的自我。西哲那句有名的“ 认识你 自己” 正是指 儒家的性、 心本体而言。如此我们可以理觯, “ 性与天道” 四字为何在孔 l r 儒学 与 中 国文化 中具 有如 此 崇高 的地 位 ,其 体现 了中 国古 圣先 贤 对宇 由本 真 与 人 生 真 实的不 懈追 求 。 但 心性 对天 道本 体 的超越 把握 并 非仅 是单 纯 主观 的 内在体 验 ,从 根 本 而
科学发展
科掌尚麟
孔 子 的“ 性与天道 ’ ’

第四章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的问题

第四章  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的问题

第四章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与天道的问题《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字仲尼, 姓孔氏”。

根据《公羊》《穀梁》的记载,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 而卒于哀公十年(纪前五五二———四七九) , 这正是《春秋》的“ 所见世”。

而《论语》许多观念, 几无不与春秋时代一般贤士大夫间所流行的观念有关。

孔子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 此亦其一证。

但孔子自身, 已由贵族下降而为平民; 较之当时贵族中的贤士大夫, 可以不受身分的束缚, 容易站在“一般人”的立场来思考题; 换言之, 由贵族系谱的坠落, 可以助成他的思想的解放。

也可以这样说, 周初是少数统治者的自觉,《诗经》时代末期及春秋时代, 则扩展为贵族阶层中的自觉; 孔子则开始代表社会知识分子的自觉。

由当时孔子徒众之多, 对孔子信服之笃 , 正可以证明这一点。

再加以他的“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的无限地“下学而上达”的努力过程, 其成就毕竟不能以春秋的时代作限制。

所以《论语》中每一个与春秋时代相同的名词、观念, 几无不由孔子自己一生工夫之所到, 而赋予以更深化纯化的内容。

中国正统的人性论, 实由他奠定其基础。

在未谈到他的人性论以前, 先根据《论语》上的材料, 应略述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不过, 一直到现在为止, 人与人相互之间, 谈到人自身的现实问题时, 有的仅是适应现实的环境而说的; 有的则是直就应然的道理而说的。

在适应现实环境中所说的话, 对于应然的道理而言, 常常须要打许多折扣。

直就应然的道理以立论, 便常须突破现实环境, 与现实中既成的势力相冲突, 因而便常常不能畅所欲言。

在现实环境中所作的改良性的主张, 这是孔子的“大义”。

不考虑现实环境, 而直就道理的本身立说, 这是孔子的“ 微言”。

同时, 一样的话, 说的对象不同, 表达的方式也常因之而异。

有的仅适于某一特殊对象: 有的则可代表一般原则。

如何理解孔子对人性的把握和对人性的修养开发

如何理解孔子对人性的把握和对人性的修养开发

如何理解孔子对人性的把握和对人性的修养开发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在他的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核心的概念。

他对人性的把握和对人性的修养开发具有深刻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孔子对人性的把握孔子认为,人性是具有善恶之分的,人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

孔子把这种善良的天性称作“仁”,即人与人之间传递温暖和关爱的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追求“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把内在的善良天性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孔子也认为人性是有局限性的。

人有时会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

因此,开发和修养人性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才能逐步开发并发挥出内在的潜力。

二、孔子对人性的修养开发孔子认为,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关键。

他强调,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良好地生活和行为。

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是有计划、系统性的,必须不断地反复学习和实践。

孔子还提倡自我修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我修养,才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开发出更好的人性。

他的自我修养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

其中,“修身”是最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即要求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具有修养的人。

三、孔子对人性的思考重要性孔子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中,正是这种精神不断地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

如何发扬人性、提高人性?孔子的思想提供了一条明路。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通过自我修养、关注他人,确实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情感和修养。

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思想,把这种信念融入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总之,孔子对人性的把握和对人性的修养开发理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孔子的天道观

孔子的天道观

孔子的天道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孔子对于天的基本认识是,天是一种外在于人类的存在,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因此,孔子有“天丧予”、“天厌之”等话语,表达了对天的敬畏和无奈。

继承周公的思想体系: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理论体系,将天道和人道结合起来,把天人之际发展为“人人之际”。

他认为,身负天命的人,应该积极主动,后天努力拼搏。

这体现了孔子对于天命的理解和使命感。

敬天畏命:孔子主张敬天畏命,认为人应该顺应天意,遵守天道。

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味着如果违背了天意,就无法得到天的保佑。

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虽然孔子强调天的力量和威严,但他同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他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人也可以影响天道,让天道更加符合人的需要。

总的来说,孔子的天道观体现了对天的敬畏和对人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天意,遵守天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从孔子的“仁与天道”看儒家的“内在超越”精神

从孔子的“仁与天道”看儒家的“内在超越”精神

从孔子的“仁与天道”看儒家的“内在超越”精神“内在超越”是儒家精神的基本特色。

孔子“践仁以知天”即是儒学“内在超越”之精神体现。

在孔子,仁即性命、即天道,“仁”与“天道”不二。

本文从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角度对孔子的“仁与天道”观念进行阐释,儒学的“天”是生存论性质,而不是范畴论性质的,如果抛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模式,进入现代哲学视野,“内在超越”就不难理解。

“内在超越”作为儒家精神的基本特色,这一点在现代新儒家及其后继者们看来,似乎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内在的”又如何是“超越的”?这个问题却一直令人困惑不解。

而只要人们仍然停留在近代哲学视野内,即把“内在的”与“超越的”两个概念看成是对立的,那么我们就始终无法理解“内在超越”这个概念,因而也就始终无法理解儒学的根本精神。

如果说儒学的源头活水在孔子那里,那么,通过借助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对孔子的核心观念——“仁”以及“仁与天道”的关系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到,“内在超越”,对于儒学来说,非但不是不可能的,相反,倒是其存在论的不可移易的根基。

一中国哲学没有“超越性”这一概念,在西方学者看来似乎是非常明显的。

而这一看法在黑格尔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黑格尔在论及孔子时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这就是说孔子只是一位洞悉世事的智者,宣扬世俗的道德,而未提出高远的理想;这也等于说,在孔子思想中欠缺一种超越性。

而孔子对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黑格尔的这一看法也就极深刻地影响了日后西方人(尤其是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使他们形成了一个印象,认为中国文化中欠缺一种超越精神。

正如汉学家郝大维、安乐哲所指出:“按照西方解释者的眼光来看,中国智识文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在其精神、道德和政治的感悟方式的表达中,缺少对超越性的真正充分的意识。

孔子哲学思想总结概括

孔子哲学思想总结概括

孔子哲学思想总结概括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他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孔子哲学思想的总结概括。

一、人性观点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人性观点是核心之一。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并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道德素质。

他认为,人们应该努力去发掘和培养自己内在的品德,达到“君子”(高尚的人)的标准。

“君子”具有高尚的品格,行事准则是道德和仁爱。

因此,孔子主张道德的修养和自律,以及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仁爱和伦理仁爱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家庭成员、朋友、邻里以及社会的其他成员。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的伦理教导之一。

孔子认为倡导仁爱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主张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三、教育与学习孔子坚信教育的重要性。

他主张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人格,以及提高他们的智力和思考能力。

他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用”,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让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孔子提倡学习和勤奋,他认为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境遇,追求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四、政治和社会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和社会有着密切关系。

他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治理论。

孔子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为基础,统治者应该以道德高尚为标准,以身作则,引导国家和社会。

他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责任,认为君主应该是具有高尚品质和宽容心胸的人。

他还主张政府应该重视人民的福祉,推行和谐的社会制度,以实现社会稳定和公正。

五、古代文化与传统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非常重视,他强调孔子诗书礼乐的学习。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他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他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论语》中孔子的四句话,来总结孔子的思想,总结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第一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话出自《论语·阳货》,用来讲孔子的世界观。

“四时行焉”,指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运行的自然秩序。

请记住“秩序”这两个字。

对孔子来说,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是有秩序的。

孔子这句话,引导我们的眼光,去发现客观秩序,去发现支配宇宙万物运行的客观秩序。

“百物生焉”,百物创生。

“百”是形容多,指万物创生。

请大家注意这个“生”字,这个世界中,有力量催动万物创生,一个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天何言哉?”上天不言,说明上天的力量无形。

宇宙万物背后,有一个支配创生秩序的力量,《论语》中孔子称之为“天”,《中庸》中孔子称之为“上帝”。

这个创生万物支配万物的力量,是对生命友善的力量,是推动秩序运行和万物创生的力量,是维护存在的爱的力量。

请注意,孔子的世界观,由两个世界构成。

一个世界是我们能看到的现象世界,物质性的世界,四时行焉,四季运行,百物生焉,万物创生。

另一个世界是无形的,决定有形世界的运行,孔子称之为“天”的世界。

这是一个由上天的意志主导的世界,上天创生并主宰宇宙的秩序和万物的创生。

西方现代哲学将这种观点称为“本质主义”,指有决定现象世界的更本质的无形世界。

第二句:“天生德于予。

”这话出自《论语·述而》,我用来讲孔子的人性观。

人性观,就是对人性的看法。

一个人的人性观,决定他(她)与人相处的方式。

《论语》与《商君书》的不同,人性观的差异是核心方面。

《论语》这个通道,引导我们去看什么样的人性层面?我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讲孔子的人性观。

这句话就是:子曰:“天生德于予。

”上天把德生在我身上,德在我身上。

人性中有德,这就是孔子的人性观。

孔子讲德很多,他讲“为政以德”,讲“道之以德”,“君子怀德”等,但他对“德”并没有一个清晰定义。

其实,“德”的本质就是好生之德,就是上面我们讲孔子宇宙观“百物生焉”这样的“生”字中生出来的。

孔子论人五则

孔子论人五则

孔子论人五则
孔子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被总结为“论人五则”是指他对于人性和修养的一些基本观点。

这五则是:
1.人之性善:孔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相信每个人天生都有良好
的道德素质,愿意追求善良和正义。

2.人之性恶:与性善观相对,孔子也承认人性具有恶的一面。


并不是说人天生邪恶,而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人可能受到外界
诱导而走向邪恶。

3.人之性本善说:在《论语》中,孔子更倾向于强调人性的善良
一面。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发挥出自己内在的
善良品质。

4.人之性本恶说:在其他一些文献中,孔子也有一些表达人性恶
的言论。

这种观点下,强调了外在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以纠
正人性中的恶。

5.人性复杂多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思想其实包含了人性
的复杂多变。

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而具体表
现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这五则表达了孔子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在探讨人性、道德和修养方面的思考。

这些思想对后来儒家学派的发展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所代表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孔子的人性论、仁爱观、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等方面,对孔子的哲学思想进行浅析。

一、孔子的人性论孔子的人性观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人性本善,重视人的道德观念的培养和提高。

他主张要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把人性中的善良发扬光大。

孔子用“恻隐之心”来表达对人性的看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与他人相连的心,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痛苦,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他认为,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性本具的。

在孔子看来,人性的问题不在于本质,而在于教育。

他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能够引导人们从良知出发,最终实现人性的本真,达到“仁”的境界。

二、仁爱观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中,仁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仁是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优秀的人格特质,是凝聚社会的根本原则。

孔子把仁视为“爱人”的体现,即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前面,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他认为仁是一种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念,既是行为准则,也是思想指南。

孔子强调,仁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教育思想孔子提出的“教育为先”、“不问出身,只问品行”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帮助人们了解天下大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活动,更是一种培养人的品行和人格的过程。

他提出了“三种笏下士”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品德、智慧和文化修为的综合培养,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通过启发内心的善良,培养出君子精神。

孔子强调,教育要以德育为先,注重教学生道德和礼仪,通过观察上进的榜样和批评下降的现象,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四、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他的人性论和仁爱观息息相关。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门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和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人性观和仁礼相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1. 人性观孔子的人性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二是人的道德行为和自我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人的命运和自身努力有关。

1.1 人性本善孔子认为,人性天赋良善。

他说:“人皆有正心,天下莫不养善心也。

”在孔子看来,人的良善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赋的。

他认为,如果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在良善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那么他们的美好品性都会得到充分展现,不会有恶行和邪念的存在。

1.2 道德行为与自我修养孔子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和自我修养非常重要。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心灵的平衡,才能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孔子认为,道德行为和自我修养是不可分割的。

通过心灵的修炼,人能够达到自我完善的境地,也能够达到他们的社会目标。

1.3 命运与自身努力有关孔子对命运的理解,与现代人的意识形态不同。

他认为,人的命运是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的。

他曾经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句话显示了他对人类自身努力的重视。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因为他的错误和过错而遭受不幸,那么他应该对他的错误和过错负责,并寻求改变和纠正的方法,而不是把责任归咎于命运。

2. 仁礼相成思想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是他对人的道德行为的理解。

他认为,仁和礼是构成人类社会伦理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

2.1 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他把仁看作是一种伦理意识,是一种爱心。

他认为,任何一种道德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对其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之上。

仁是一种虚实的道德品质,应该被视为一种基本的人文素质。

2.2 礼仪为行动孔子认为,礼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伦理体系。

孔子的“礼仪”是一种规范,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精神文化的内涵。

论孔子的人性观及其展开形态

论孔子的人性观及其展开形态

论孔子的人性观及其展开形态◎何益鑫内容提要 孔子的人性观颇难被确切了解。

《论语》提到“性”只有两次。

且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应是孔子死后子贡面对七十子后学盛行“性与天道”之论而为夫子真面目所下的正名之语。

唯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代表了孔子关于人性的主要想法。

孔子没有把人性作为一个专门的主题来探讨。

他的核心关切,是依据个人的好恶区别学者的资质,并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强调后天为学的重要性,引导出适用于具体个人的成德道路。

结合孔子的其他言论,我们可以大体刻画出孔子人性思想的观念结构:人性是有个体差异的(差别一般不大,也不排除极端情况);性中有善的成分,也有不善的成分,主要通过好恶表达出来;人生的现实,取决于后天的养成,一个重要方式是顺着性之好恶而来的引导和塑成。

要之,孔子持有的应是一种形式的“性有善有恶论”。

七十子后学的“性有善有恶”及“养性”说,就是孔子人性观的明确化和展开形态。

关键词 孔子 人性论 性与天道 性相近〔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7-0052-09 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础,也是诸儒分判的重要依据。

在孔子时代,它还没有成为学术思想的核心主题。

儒家对人性的理论关注,实起于七十子后学时代。

但孔子作为儒家源头,后世一切儒学思想,都希望可以折中于夫子。

于是,站在后世的角度,如何追溯孔子的人性观,如何了解孔子的人性思想与七十子后学乃至孟荀的人性论之间的关联,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

它不仅关涉孔子真面目的认定,更关涉儒学思想史的同一性,乃至道统相续问题。

故对孔子人性观的探讨,为学界所重视。

但孔子人性观的讨论,易落入两个误区:其一,认为孔子关于人性无甚发明,只抓住一句“性相近也”以为只是经验的观察,未能深入其内部了解到孔子人性观的复杂结构;其二,把后学思想附益到孔子身上,或者以《易传》的相关说法为孔子的主张,又或者直接以孟子性善论的问题意识,返回《论语》寻找零星的证据,而不注意两者关切、思路与背景的不同。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一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友替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显现了诸侯争霸、医生擅权、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

孔子正处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史记·孔子世家》)、“王纲解纽”、“礼坏乐崩”的春秋晚期,是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大裂变大冲突大组合的时期,是对三代以来神权政治观念、人文思想进行理性检讨和反思的时期,同时也是人材辈出、群星璀璨的时期。

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涌现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如齐之管仲、晏婴、孙武,郑之子产、邓析,鲁之孔子,楚之老聃、范蠡,宋之墨翟,等等。

这一批思想家基于各自的阶级利益及政治立场,对传统思想与那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理性的检讨和深刻的检讨,提出了各类各样的旨在改造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道德的方案,组成了中国“轴心时期”政治、军事、思想领域最先最典型的代表群体。

他们以自己的政治聪慧和卓越才干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荣,为中国初期政治思想文化的进展奠定了坚实深厚的思想基础。

在这批思想家群体中,孔子以其关注问题的全人类性,以其思想的包容性、普适性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孔子是继周公以后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他继承了殷周以来的政治文化遗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理论思想体系。

孔子的政治理论学说具有强烈的伦理政治意义和政治实践精神,他提出的一系列政治命题、概念、范围及思想观念、政治主张不但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最大体最重要的政治命题、概念、范围,而且规定了中国政治文化进展的大体方向;由他创建起来的儒家学说体系不但成为中国政治文化进展的重要源头之一,而且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阻碍,本文探讨的重点确实是对孔子的天命、人性思想与政治价值依据做一番剖析与阐释。

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

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

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方光华内容提要:孔子从人的情感出发阐释礼的起源。

他提到的人类情感,只不过是人类情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基本限于家族成员之间。

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心的体现——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羞恶之心的体现——义。

孔孟都意识到人性的体现会遇到矛盾冲突,但孟子更加注意到道德心理引发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他对仁与义的冲突进行了正面讨论。

孔孟都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但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对天道加以思考,它表明儒家道德践履所遇到的矛盾还需要有超越人的道德心理,去思考更加广泛的问题。

关键词:孔子孟子仁义天道一、仁义的提出孔子从人的情感出发阐释礼的起源。

他认为孝亲祭祖,都有相应的情感基础,孝基于对父母的敬爱,祭基于对祖先的怀念。

譬如为父母服三年丧,就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它出自人的不忍之心(《论语·阳货》)。

宰我欲废三年之丧,孔子说他“忍”,说他狠心。

与狠心相反的就是不忍,就是爱心,这种不忍的心情就是仁。

仁犹如洁白的质地,礼犹如色彩鲜艳的画面,“绘事后素”(《论语·八佾》),仁是礼的内在基质,礼是仁的外在流露。

离开仁的礼没有实质性价值。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子张概括孔子的思想时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孔子对仁礼关系具有独创性的思想是与观察分析人的情感分不开的。

孔子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些基本设想,他认为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族内的行为规范是其他社会规范的起点。

“德之本”即在于人的内心道德情感,特别是孝。

其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认为此“一”即“忠恕”。

忠即已欲达而达人,已欲立而立人;恕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孔子的天道观

论孔子的天道观

第23卷第3期2010年7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3 No .3Jul .,2010论孔子的天道观 [收稿日期]2010-01-09[作者简介]王志强(1957-),男,山东烟台人,大连大学党委书记,主要研究哲学与中国教育思想史。

王功龙(1955-),男,山东肥城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史。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4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③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3页。

④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王志强1,王功龙2(1.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00;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天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非常重要的范畴。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天道”观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要真正认清孔子的“天道”观实质,必须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及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背景及其礼学发展传承。

孔子继承了周公以来的重视人道,天道与人道互相结合的观点,对“天道”观重新做了阐释,认为“天”首先是一个外在于人类的物质实体,并不相信“天命”的先天决定性,把周公的的“天人之际”发展为“人人之际”,以仁德来教化民众,以“礼”来安排人与人的关系,创立了儒家学说,即所谓经学。

新“天道”观是孔子创建儒家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

孔子的“天道”观不是崇尚宗教人格之天,而是自然之天、伦理之天、道德之天,这就是孔子“天道”观的实质。

[关键词]孔子;周公;天;天道观;儒家[中图分类号]B 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194(2010)0320006207一、孔子“天道”观的评价 “天命”是指能致命于人并能决定人类命运的观点,“天道”则与“人道”相对,最初包含有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过程,和以此来推测吉凶祸福这两个方面,即包含有天文知识和关于上帝、天命等迷信观念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孔子的天道与人性摘要: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由神本转向人本的集大成者和重要标志,他将人的地位到一定高度,并要求人具有“君子”人格,从而达到仁。

孔子要求人知天命,并且强调通过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知天命,而且上天是有道义的。

孔子要求人敬畏天命又要求人有自己的品格,这处于向天人合一思想过渡的时期,对我们现代社会的构建也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天道人性前言周取代商之后,“帝”的神圣地位也被“天”取代了,周人宣扬“天命糜常,以德配天”,经过六百多年的统治,周的统治也岌岌可危了。

在那动乱的年代,孔子深感靠上天不足以拯救天下大道,他所追求的道就只有加紧自身的修养,从而让每个人都成为道德君子,那么恢复周的礼制统治就有望了。

在这个层面上人的地位就提高了,人在上天面前就不不会那么无能了。

孔子对天的理解有带有意志的天命、宇宙的主宰之天和自然之天,对人以立身为出发点,要求人具备“君子”人格,如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安贫乐道,遵守正义等等,人应通过下学而上达,知天命。

一、天的涵义(一)上天:宇宙的主宰者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吾所祷也。

”(《八佾篇第三》13)屋内西南角叫奥,弄饭的设备叫灶,古代都以为那里有神,因而祭它。

有人说,奥是一室之主,比喻卫君;又在室内,也可比喻卫灵公的宠姬南子;灶则是王孙贾自比。

这是王孙贾暗示孔子,“你与其巴结卫灵公或者南子,不如巴结我。

”因此孔子答复他:“我若做了坏事,巴结也没有用处;我若不做坏事,谁都不巴结。

”又有人说,这不是王孙贾暗示孔子的话,而是请教孔子的话。

奥指卫君,灶指南子、弥子瑕,位职虽低,却有权有势。

意思是说,“有人告诉我,与其巴结国君,不如巴结有势力的左右像南子、弥子瑕。

你以为怎样?”孔子却告诉他:“这话不对;得罪了上天,那无所用其祈祷,巴结谁都不行。

”⑴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篇第六》28)朱熹解释说: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

其见恶人,固请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

⑵⑴《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第30页⑵《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九一页孔子在见美貌风流无比的南子时,子路不赞同,孔子发着誓说如果我干了什么不对的事,天也会讨厌我的。

在他们眼中,这个天还是具有神圣地位的,它监督着人的言行,给人的言行以指导意义。

另外子路所不理解的孔子的言行,那是大圣的行为,有着自己的坚持,不会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而降低自己的格调。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篇第十四》35)朱熹解释说: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

⑶皇侃《义疏》云:“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

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⑷这时的上天是西周以来的宗教神学观念的体现,保留在孔子的思想言论中,这是不可否认的孔子并不可能完全抛弃天的主宰地位,若是那样便和唯物思想没有两样了。

但是,孔子在谈到人格化的天神时,多是涉及日常生活的事,而且已不是西周时期那种威严可畏的神灵,而是具有更多人性的、可以与之亲近的神。

天虽然还是神,但已经人性化了。

(二)天:自然界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篇第八》19)天是最高最大的,也只有尧能够学习天。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张篇第十九》25)孔老夫子的德行是不可以赶得上的,就像青天不可以用阶梯爬上去一样。

自然之天的提出是最具意义性的,但仍然保留着某种神圣性。

(三)天命:上天的意志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第二》4)朱熹解释说: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

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⑸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篇第十六》8)朱熹解释说:畏者,严惮之意也。

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

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⑶《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一五七页⑷《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第177页⑸《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五四页自有不能已者。

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

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

知畏天命,则不得不畏之矣。

不知天命,故不识义理,而无所忌惮如此。

⑹二、孔子的天道与人性(一)孔子的天道有的学者(如余英时)认为,孔子及其儒家是以“人道”代“天道”,其所谓道,主要是指人道。

还有些学者(如葛瑞汉)认为,孔子对天道的问题并不感兴趣。

如果说,像西方哲人那样探究自然界的构成、结构、机械原理和本体、因果关系等等,那么,孔子确实不感兴趣。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篇第七》6)朱熹解释说:道,则人伦日用之间问所当行者也。

⑺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他所“志”之道,不仅仅是人道,而是天道无疑,由道而德,由德而仁。

道与德相比,更具有根本性,德是道的内在化,道产生德仁。

(二)性与天道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篇第五》13)朱熹解释说: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

⑻这句话说对于孔子文献方面的学问经常听到,而关于人性与天道方面的学问却听不到。

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对于这是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⑼但我们认为“性与天道”是不能直接言说的,而是需要“默而识之”、“下学而上达”,即直觉体验的。

所以孔子讲求要多学知识,多看文章,从而来体验“性与天道”。

对于人性也只有一句话,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第十七》2)这句话意思很明显,说人的性是很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了。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篇第十七》19)对这句话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以冯友兰先生为代表,他认为这一命题“含有能言而不言之意”(《中国哲学史)第四章,《全集》第2卷第304页),实际上是“无为而治”的意思。

否则,这句话便无意义,就如同说石头不言、桌子不言一样,石头、桌子本来就不是能言之物,就不必说石头、桌子不言了。

但是,冯先生在后来的《中国哲学史试稿》中做了修改,认为孔子对于天的看法,“标志着有神论到无神论的过渡”(《全集》)第7卷第107页)。

在晚年的《三松堂自序》中,谈到天地境界时,认为这是讲“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全集》第1卷第225页)。

另一种解释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他认为“孔子心目中的⑹《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一七二页⑺《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九四页⑻《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七九页⑼《试论孔子》杨伯峻天只是自然,或自然界中的理法”(《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

⑽孔子的这一命题,既不是“能言而不言”的意志之天,也不是完全不能言说的自然界,而是以“行”与“生”为言说的自然界,这是孔子对天的又一个创造性见解。

“天道”何义?以何者为“道”?就不能用今人所谓自然规律之类去解释,而是以“生”为道。

“生”者生命及生命创造。

今人所谓自然,完全是接受西方哲学文化之后的说法,是指没有生命的、机械论的、还原论的、因果论的,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的自然,是人之外并与人相对而存在的那个自然。

而孔子所说的天即自然,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而人的生命存在则是与之息息相关的,不是二元对立的。

“万物生焉”之“生”,就是生命创造,自然界在其自身运行中不断创造生命,这就是“天道”。

这里所说的“生”,不仅指生出人的形体生命,而且指生出人的德性。

天道是指向人的,是由人的德性来实现的,至于如何完成德性,则是人自身的事,天并不能保证人人成为道德君子。

人如何成为道德君子呢,孔子则致力于立身,对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1、仁爱之心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第十二》2)朱熹解释说: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则私意无所容而心德全矣。

⑾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人,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下。

2、孝顺之心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篇第一》11)朱熹解释说: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⑿孝道不仅仅是奉养父母那么简单,而是要学习先人的志向和言行,不能随随便便更改,父母殁,守孝三年,这是孝的传统。

3、忠恕之心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篇第四》15)“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自己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⒀⑽《新解读孔子的天人之学》蒙培元⑾《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一三三页⑿《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中华书局1983年10版五一页⒀《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第42页朱熹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

⒁4、自重自律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第十二》1)朱熹解释说: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⒂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5、安贫乐道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篇第七》16)朱熹解释说: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

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⒃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

”(《卫灵公篇第十五》2)朱熹解释说:愚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