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IT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
it虚拟团队管理制度
![it虚拟团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6d09a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8.png)
it虚拟团队管理制度一、团队组建1.1 团队成员:虚拟团队成员由各个部门或地区的员工组成,具有不同的技能和专长。
成员应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迅速适应虚拟工作环境。
1.2 团队领导:团队领导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项目的进展。
领导应定期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并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
1.3 团队目标:团队目标应明确具体,能够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并能够达到组织的战略目标。
目标应与成员的个人目标相结合,形成有动力的共同目标。
1.4 团队规模:团队规模不宜过大,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
通常建议团队规模不超过15人。
二、团队沟通2.1 沟通工具:虚拟团队应借助各种沟通工具,包括即时通讯工具、视频会议工具、项目管理工具等,以便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2.2 沟通频率: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定期进行团队会议和项目进展汇报,及时讨论和解决问题,使团队工作保持高效的状态。
2.3 沟通内容:团队沟通内容应围绕项目的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成员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等,确保团队成员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2.4 沟通方式:团队成员可以选择使用邮件、即时通讯、电话、视频会议等不同方式进行沟通,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团队协作3.1 分工合作:团队成员应根据各自的专长和技能,在项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形成有序的工作分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2 互相支持:团队成员之间应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困难和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3.3 团队协作工具:团队应借助协作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在线文档等,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3.4 团队文化:团队应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鼓励团队成员分享经验和知识,不断学习和进步,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四、团队管理4.1 任务分配:团队领导应根据项目要求和团队成员的技能分配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IT企业项目团队组建和实施流程管理
![IT企业项目团队组建和实施流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4553e4b14e852458fb57c2.png)
IT企业项目团队组建和实施流程管理由于中小IT企业主要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和一些特殊行业IT项目的实施,其需求相对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其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可变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如何组织项目团队,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提高效率,是项目管理者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个软件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需要将技术人员进行分类、尽量作到分工明确;由于公司同时进行的项目很多,应该保证各个项目能共享公司为数不多的“专家”级资源;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尽量保证各个项目的技术、风格、质量基本一致,并且要将项目的质量提升到公司级别,而不仅仅是反映项目组的水平。
以下是本人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并根据中小IT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团队组建以及项目实施流程的探索,愿它能给中小IT企业的管理层和项目领导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橄榄法橄榄法则是本人在项目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人力资源分配方法,也是一套比较实用的项目实施过程方法,它主要是为了解决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组间资源共享等问题。
其基本思路是:1、项目的入口同一起点,即:所有项目售前、需求分析阶段由“专家”团队承担。
2、系统的设计保证质量,即:系统的设计要汇聚公司的优秀资源,既要考虑系统的需求,又要考虑开发成本,还要结合公司现有的开发技术能力和已有的技术资源。
3、系统的开发并行实施,即:系统的开发和编码阶段,由开发部门进行全盘考虑和统一安排,根据项目的进度要求灵活组建开发团队。
4、系统的出口归并统一,即:系统测试必须严格把关,由测试部门承担,保证所有系统质量的一致性。
系统的发布通过统一的出口,包括包装(如果需要)和各种附加文档(如:使用手册、系统说明书)。
传统方法是以项目组为单位,项目组人员基本上从开始到最后基本上是固定的,橄榄法是以项目的不同阶段来组织不同的团队,其人员的数量和成员本身随着项目的进程不停的调整。
二、项目角色:有效的项目团队由担当各种角色的人员所组成。
企业级软件开发团队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企业级软件开发团队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79efda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0.png)
企业级软件开发团队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企业级软件开发团队的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软件开发团队的有效配备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合适的人员配置和技能需求,企业可以优化软件开发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2.人员配备企业级软件开发团队的合理人员配备应包括以下角色:2.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软件开发项目的规划、协调和监控。
他们需要具备优秀的项目管理技能,包括任务分配、进度跟踪、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2 软件架构师软件架构师负责设计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确保软件系统具备可扩展、可靠和安全的特性。
他们需要具备广泛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架构设计经验。
2.3 开发人员开发人员负责实现软件开发项目的具体功能和模块。
根据项目需求,他们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角色,例如前端开发人员、后端开发人员、数据库开发人员等,以确保团队的技术广度和深度。
2.4 测试人员测试人员负责软件的测试和质量保证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测试技巧和严谨的测试方法,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正确性和符合性。
2.5 用户体验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负责设计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流程,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他们需要具备用户行为分析、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2.6 运维人员运维人员负责软件系统的部署、维护和监控。
他们需要具备服务器管理、网络配置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技能,以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可用性。
3.技能需求为了确保企业级软件开发团队的配备符合项目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能需求: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例如Java、Python、___等;具备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的知识,例如MySQL、___等;熟悉前端开发技术,例如HTML、CSS、JavaScript等;掌握软件测试方法和工具,例如JUnit、Selenium等;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敏捷开发方法和工具,例如Scrum、Jira等。
IT支持团队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
![IT支持团队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https://img.taocdn.com/s3/m/f6e48b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1.png)
IT支持团队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背景IT支持团队是公司内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IT问题的团队。
为了确保IT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在组织设置和人员分工方面需要一定的规划和安排。
组织设置IT支持团队的组织结构1. IT支持团队应该由一个团队负责人(Team Leader)领导,负责协调团队的工作和管理团队成员。
2. 团队负责人之下,可以设立若干个小组(Teams),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IT服务领域或部门。
3. 小组(Teams)之下,可以进一步设立若干个小组成员(Team Members),负责具体的IT支持工作。
人员配备1. 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具备良好的领导和沟通能力,对IT系统和技术有较深的了解。
2. 小组负责人:负责小组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团队管理能力。
3. 小组成员:负责具体的IT支持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员分工1. 团队负责人:- 领导和管理整个IT支持团队。
- 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
- 负责与公司其他部门和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 监督和评估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
2. 小组负责人:- 领导和管理所负责小组的工作。
- 分配和安排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
- 监督和指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进展。
- 协调小组与其他小组的合作和协作。
3. 小组成员:- 提供IT支持服务,解决员工在使用IT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检测和修复IT系统中的故障和Bug。
- 完成团队负责人和小组负责人分配的任务。
- 参与IT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工作。
总结通过合理的组织设置和人员分工,IT支持团队能更好地满足公司内部的技术需求,确保IT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团队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和小组成员在各自的角色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为公司的IT支持工作做出贡献。
中小IT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
![中小IT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c8a0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5.png)
合作共赢:与合作伙伴共同开 发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
培训提升:定期组织员工参加 外部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团
队协作能力
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PART SIX
提高员工满意度: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 境和福利待遇
注重团队成员的技能互补性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人 员
确保团队成员具备足够的技 能和经验
定期评估团队成员的技能水 平,适时调整人员配置
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整人员配置 注重团队成员的技能互补性 定期评估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人员配置 保持团队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人员配置
公平公正:确保团队成员的待遇和机会公平公正 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职业发展:为团队成员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培训与提升:定期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和提升的机会,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人员配置不合理会导致工作 效率低下
人员配置合理可以提高工作 效率
人员配置需要根据项目需求 进行合理分配
人员配置需要根据团队成员 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合理分配
PART THREE
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 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团队成员相互支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PART ONE
PART TWO
提高项目效率: 合适的人员配置 可以提高项目效 率,减少不必要 的时间浪费
降低项目风险: 合适的人员配置 可以降低项目风 险,避免因人员 不足或过多导致 的项目失败
IT部门如何进行人员配备
![IT部门如何进行人员配备](https://img.taocdn.com/s3/m/f2a6e1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IT部门如何进行人员配备张经理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能源企业,由超大型国营企业控股,主要从事能源物料的运输传送,属于资产密集型行业,拥有6个地区分公司,分布在不同大区。
由于整个控股母公司已经在海外上市,因此管理较为规范,严格控制人员数量,服务尽量外委,信息化工作开展也比较深入。
为满足内部总体控制的需求,公司统一访问互联网的出口,任何分公司都不设信息岗位,所有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部署力求统一管理。
3年前,张经理被任命为信息管理部的经理,只有3个人为其工作。
这之前,该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基础设施和一些大型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而且以国际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作为标杆。
企业的一把手和分管副总都对信息管理部这样一个职能部门寄予厚望,希望建立起符合SOX法案和ISO 9001质量体系的信息管理制度与规范;针对行业和企业特点建立起一流的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反映生产和管理中的变化,通过信息手段带动业务流程创新、管理创新。
然而,员工数量短缺是公司一个共性问题,各部门均不可能再增加的员工,但可以考虑采用其它方式解决人力上的欠缺。
可是张经理上任后,面对自己的重任一直比较困惑。
管理近1000人规模的信息工作,3个人只能忙于建章立制和日常事务,热线支持、故障处理和内部控制基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大型的系统升级和项目建设了。
因此,对一些关键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和完善,例如流程的简化和报表内容的调整等,很多时候无法及时响应。
而且,伴随越来越多的系统上线,这些人员也很难全面掌握相关的技术。
部分由控股集团统一实施的信息化项目,需要张经理强制推广执行并承担起局部改进、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的职能,可是有时候连参加项目集中培训的人员都派不出,工作质量也就只能是奢谈了。
为此,2年前公司同意聘用一些非固定期限的员工并外委部分服务。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作为一个国营企业,能够提供给外聘员工的工资相对低一些,很多福利制度也存在差异,无法做到同工同酬。
如何进行软件开发中的人员配备与管理
![如何进行软件开发中的人员配备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196cc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7.png)
如何进行软件开发中的人员配备与管理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软件开发已经成为了各种企业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人员配备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将影响整个开发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那么,如何进行软件开发中的人员配备与管理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方法。
1. 根据项目类型确定人员配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同的项目对人员配备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确定开发团队时,首先要明确项目类型和规模。
对于较大规模的项目,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员才能有效地完成开发工作。
而对于小规模的项目,则可以组建更小的开发团队。
此外,不同的项目类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经验。
例如,某些项目需要专业的前端开发人员,而其他项目则更需要后端开发人员。
因此,在确定开发人员配备时,需要根据项目类型来进行。
2. 确定每个人的职责和角色一旦确定了开发团队的规模和人员配备,接下来就需要为每个人确定具体的职责和角色。
在开发人员配备中,每个人的角色和职责都非常重要。
例如,开发人员需要具有编码技能、代码质量保证、问题解决能力、代码优化等等。
而项目经理则需要具备组织能力、管理经验、沟通技巧等等。
因此,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这有助于提高开发工作的效率。
3. 培养和改善人员能力在软件开发行业中,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因此,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开发团队成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这涉及到培训和开发实践,以及对团队成员进行评估和提高的能力。
一些高效的团队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开发流程,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和改进激励措施。
4. 管理项目进度和团队成员在软件开发进行期间,特别是在项目初期,最好可以采用敏捷方法或类似的实践方式来管理开发流程。
然而,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开发团队成员的表现应该是受到关注的重点。
项目经理需要确保团队成员可以准时地提交代码和合格的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为项目提供该团队的管理和领导力。
总的来说,在软件开发中,人员配备和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员工配备方案
![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员工配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71f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e.png)
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员工配备方案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员工配备方案,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项目团队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一个合适的项目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项目团队中应包含的关键角色:1.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组织和控制。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管理技巧和项目管理经验。
2. 业务分析师:负责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需求规格。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能力和分析技巧。
3. 软件开发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设计和开发软件。
他们应具备相关的编程技能和软件开发经验。
4. 质量保证人员:负责测试和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测试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技术支持人员:在软件实施后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客户服务能力和技术知识。
员工配备策略在制定员工配备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技能匹配:确保每个角色的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其工作。
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成员能力,进行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提升。
2. 团队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沟通渠道,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
定期组织会议和沟通活动,确保项目进展顺利,并及时解决问题。
3. 领导能力:项目经理应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提高项目绩效。
4. 弹性和适应性:员工应具备适应变化和快速研究新技术的能力。
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求变更或技术调整,员工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
5. 团队规模: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性,确定合适的团队规模。
过大的团队可能导致沟通和协调困难,而过小的团队可能无法满足项目需求。
结论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员工配备方案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构建合适的项目团队,并考虑技能匹配、团队沟通、领导能力、弹性和适应性以及团队规模等因素,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
![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56e5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3.png)
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1. 引言为了确保软件项目的成功执行,我们需要设定一个详细的执行人员配置方案。
该方案将为我们的团队提供一个清晰的职责和角色分配,从而确保项目的有效成果。
2. 项目执行团队的构成2.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负责整个项目的人,他们需要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和预算。
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协调能力,以及对软件开发过程和技术的深入理解。
2.2 软件开发人员软件开发人员是执行代码编写和调试的主力军。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技能,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栈具有深入的理解。
2.3 测试人员测试人员负责确保软件的质量,他们需要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以确保软件满足需求并且没有重大的缺陷。
2.4 系统分析员系统分析员需要理解业务需求,然后将其转换为技术规格。
他们需要具备业务分析和技术规格制定的能力。
3. 人员配置策略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和需求,我们将配置适当数量的人员。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指南:- 小型项目:1个项目经理,1-2个软件开发人员,1个测试人员,1个系统分析员- 中型项目:1个项目经理,3-5个软件开发人员,2个测试人员,2个系统分析员- 大型项目:1个项目经理,6个以上的软件开发人员,3个以上的测试人员,2个以上的系统分析员4. 人员培训和发展我们将提供定期的人员培训和发展机会,以确保我们的团队能够适应新的技术和挑战。
这包括技术培训、领导力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等。
5. 结论一个有效的执行人员配置方案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团队有适当的技能和资源,以成功完成项目。
通过制定明确的角色和职责,我们可以提高团队的效率和生产力,从而实现项目目标。
同时,我们也会不断提升团队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
信息化项目人员配备方案
![信息化项目人员配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4490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2.png)
信息化项目人员配备方案一、项目概述。
咱们这个信息化项目啊,就像是盖一座超级酷炫的数字大厦。
这座大厦里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区,从网络基础设施这个“地基”,到软件应用这些“房间”,每个部分都得精心打造。
为了把这座大厦盖好,我们得找对人,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二、人员角色及职责。
# (一)项目经理。
这项目经理啊,就像是整个项目的大管家。
他得啥都懂点儿,又得啥都能管得住。
职责:负责整个信息化项目的规划、执行和监控。
每天盯着项目进度,就像盯着自己锅里煮的饭,火候不够不行,烧焦了更不行。
协调项目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要是团队里有人闹别扭了,得像居委会大妈一样去调解,让大家都开开心心地干活。
对外呢,要和客户、供应商还有其他相关方打交道,把项目的情况说清楚,有啥问题也得及时解决,不能让外面的人觉得咱们这项目乱成一锅粥。
# (二)系统分析师。
系统分析师就像是大厦的设计师,要把这座数字大厦的蓝图画得清清楚楚。
职责: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和客户聊天的时候得像个侦探,把他们隐藏在各种要求背后的真正需求挖出来。
根据需求设计出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架构,这个架构得既实用又先进,就像给大厦设计一个既稳固又时尚的框架一样。
对项目中的技术难题进行预研,提前找出那些可能会让大家头疼的问题,然后像个智多星一样想出解决方案。
# (三)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就是大厦的建筑工人,把设计师画的蓝图变成实实在在的软件。
职责:根据系统分析师设计的架构,编写代码来实现各种软件功能。
这代码就像是大厦的砖块,得一块一块严丝合缝地砌好。
对自己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软件没有漏洞,就像检查大厦的每一个房间有没有漏水、漏电一样。
参与软件的优化工作,随着业务的发展,软件也要跟着升级,就像给大厦装修一样,让它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好用。
# (四)硬件工程师。
硬件工程师负责数字大厦的硬件设施,就像盖楼的时候负责打地基、安装水电管道的工人。
职责: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比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要像个精明的采购员,既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又不能让成本太高。
软件项目实践操作人员配置方案
![软件项目实践操作人员配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d61f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4.png)
软件项目实践操作人员配置方案
背景介绍
在软件项目实践中,合理配置操作人员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简单的操作人员配置方案,以降低法律复杂性并发挥LML的优势。
目标
确保操作人员配置方案简单、高效,并且不涉及法律纠纷。
配置方案
1. 团队规模
- 根据软件项目的规模和复杂度,确定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
- 确保操作人员之间的分工明确,避免重复劳动和职责不清。
2. 技能要求
- 根据项目需求,明确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经验。
- 优先选择具备相关领域经验的操作人员,以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3. 培训和沟通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人员了解项目目标和任务。
- 定期组织沟通会议,以确保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
4. 责任分配
- 明确每个操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避免混淆和冲突。
- 设置项目管理者,负责协调和监督操作人员的工作。
5. 绩效评估
- 设立明确的绩效评估指标,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励和激励,以保持团队的积极性和动力。
结论
通过以上配置方案,可以实现软件项目实践操作人员的合理配置,简化工作流程,降低法律风险。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建议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
![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28b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7.png)
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背景在软件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配置合适的执行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人员配置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能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简单的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以帮助项目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
目标本配置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软件项目执行人员配置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配置方案1. 项目经理(PM):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核心管理者,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组织和控制。
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
他们应该有相关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技能,并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调。
2. 技术负责人(Tech Lead):技术负责人是负责技术方面的决策和指导的人员。
他们应该具备深入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并提供技术指导。
技术负责人应与项目经理紧密合作,确保项目在技术层面上的顺利进行。
3. 开发人员(Developers):开发人员是项目中的核心执行者,负责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软件开发和编码工作。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编程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技能水平应根据项目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4. 测试人员(Testers):测试人员负责对软件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测试技能和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
测试人员的数量和技能水平应根据项目的测试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5. UI/UX 设计师(UI/UX Designers):UI/UX 设计师负责软件界面和用户体验的设计。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能够为用户提供友好和吸引人的界面。
UI/UX 设计师的数量和技能水平应根据项目的设计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6. 运维人员(Operations):运维人员负责软件的部署、运行和维护。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系统管理和故障排除能力,能够确保软件在生产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运维人员的数量和技能水平应根据项目的部署和运维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软件开发团队人员配置
![软件开发团队人员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38589c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1.png)
软件开发团队人员配置**软件开发团队人员配置***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开发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一个合理配置的软件开发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个有效的软件开发团队人员配置,以确保团队能够高效协作、满足项目需求,并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取得成功。
*1. 团队领导*一个成功的软件开发团队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领导者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
团队领导者应该具备扎实的技术背景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他们的责任包括制定项目目标、分配任务、监督进度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
*2.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团队中的关键角色,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执行和控制。
他们需要协调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推进。
项目经理还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在团队内部传达清晰的方向。
*3. 软件架构师*软件架构师是负责设计整个软件系统架构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理解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并设计一个可扩展、可维护且高性能的系统架构。
架构师需要与开发团队紧密合作,确保他们理解并按照架构设计进行开发。
*4. 开发人员*开发人员是团队中最直接参与软件编码的成员。
他们可以分为前端开发人员和后端开发人员,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相应的技术栈。
开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编码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他们能够高效地工作并产出高质量的代码。
*5. 质量保障团队*质量保障团队负责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他们包括测试工程师、质量分析师等角色。
测试工程师负责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发现并报告软件中的缺陷。
质量分析师则负责分析和优化整个开发过程,确保项目在质量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6. 用户体验(UX)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致力于确保软件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达到最佳水平。
他们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并设计直观、易用且令人满意的界面。
与开发人员和架构师紧密合作,确保设计与技术实现相协调。
*7. 运维团队*运维团队负责软件的部署、维护和监控。
关于项目管理中人员的配置 (2)
![关于项目管理中人员的配置 (2)](https://img.taocdn.com/s3/m/acda14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6.png)
1.实施小组组建我公司所有的项目都将在良好的组织机构保障下顺利运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同内容中规定的内容。
我公司承诺密切与甲方配合实施,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共同为本项目进展发挥作用。
并保证项目建设团队主要人员的稳定。
如认为需要更换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成员时,均应提早三周申明原因,同时我公司在提出新的符合要求的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成员人选,需要甲方同意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更换。
根据我公司实施方法论和在其它项目实施中的经验,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必须有良好的项目实施组织,有双方共同参与项目领导、开发、建设的一种良好交流机制。
交流机制越好,双方沟通越彻底,项目完成的越顺利。
因此建议客户应为本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组,由专门的项目经理负责。
建议为项目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在系统实施初期,客户的技术人员加入各开发小组协同工作;在系统使用阶段,客户的技术人员协助业务人员使用系统。
项目组还应该包含该项目涉及的所有部门的业务人员;这些业务人员可以是项目组的临时成员,但应在时间上保证项目的实施。
项目组还应该包括IT维护人员,配合软硬件系统的安装和网络集成,并负责管理设备。
项目管理办公室:管理本次工程项目组的所有工作,协调项目组与相关的业务部门关系。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管理所有硬件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管理网络设施,配合系统安装和网络集成;负责各源系统的数据抽取/转换/传送的实施和部署;协助数据抽取/转换/加载系统的开发,并维护数据抽取/转换/加载系统。
业务支持小组:负责提供业务需求,配合项目实施,协助报表分析应用、关键指标展示,并负责维护这些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管理数据库系统。
主要工作小组职责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组成,对项目整体方向进行把握,负责全面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提供资源,确保项目成功。
应由双方高层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主管担任组员,确保项目实施的资源保证和管理决策和协调。
2.1.3.2项目经理双方项目经理对项目整体进度和计划进行把控,直接汇报项目领导小组。
软件项目实施人员配备方案
![软件项目实施人员配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8db6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1.png)
软件项目实施人员配备方案一、引言为了确保软件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精心组织和配置项目团队。
本文档将详细说明我们的人员配备方案,包括角色分配、职责定义以及关键技能要求。
二、角色分配在软件项目实施中,我们需要以下关键角色:1.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实现项目目标。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实现项目目标。
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决策,包括软件架构、开发框架选择等。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决策,包括软件架构、开发框架选择等。
3. 开发人员:负责软件编码,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软件产品。
开发人员:负责软件编码,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软件产品。
4. 测试人员:负责软件的质量保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测试人员:负责软件的质量保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5. 运维人员:负责软件的部署、维护和故障排查。
运维人员:负责软件的部署、维护和故障排查。
三、职责定义我们为每个角色定义了详细的职责:1. 项目经理:制定并跟踪项目计划,协调团队成员,管理项目风险,以及报告项目状态。
项目经理:制定并跟踪项目计划,协调团队成员,管理项目风险,以及报告项目状态。
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指导开发人员完成开发任务,负责技术问题的解决。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指导开发人员完成开发任务,负责技术问题的解决。
3. 开发人员:负责软件的开发,包括编写代码,进行单元测试,修复bug,以及编写技术文档。
开发人员:负责软件的开发,包括编写代码,进行单元测试,修复bug,以及编写技术文档。
4. 测试人员:负责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报告测试结果,以及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人员:负责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报告测试结果,以及提出改进建议。
5. 运维人员:负责软件的部署,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处理运维问题,以及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运维人员:负责软件的部署,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处理运维问题,以及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IT企业项目团队组建和实施流程管理
![IT企业项目团队组建和实施流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038c0d3c1ec5da50e27060.png)
IT企业项目团队组建和实施流程管理由于中小IT企业主要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和一些特殊行业IT项目的实施,其需求相对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其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可变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如何组织项目团队,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提高效率,是项目管理者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个软件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需要将技术人员进行分类、尽量作到分工明确;由于公司同时进行的项目很多,应该保证各个项目能共享公司为数不多的“专家”级资源;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尽量保证各个项目的技术、风格、质量基本一致,并且要将项目的质量提升到公司级别,而不仅仅是反映项目组的水平。
以下是本人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并根据中小IT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团队组建以及项目实施流程的探索,愿它能给中小IT企业的管理层和项目领导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橄榄法橄榄法则是本人在项目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人力资源分配方法,也是一套比较实用的项目实施过程方法,它主要是为了解决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组间资源共享等问题。
其基本思路是:1、项目的入口同一起点,即:所有项目售前、需求分析阶段由“专家”团队承担。
2、系统的设计保证质量,即:系统的设计要汇聚公司的优秀资源,既要考虑系统的需求,又要考虑开发成本,还要结合公司现有的开发技术能力和已有的技术资源。
3、系统的开发并行实施,即:系统的开发和编码阶段,由开发部门进行全盘考虑和统一安排,根据项目的进度要求灵活组建开发团队。
4、系统的出口归并统一,即:系统测试必须严格把关,由测试部门承担,保证所有系统质量的一致性。
系统的发布通过统一的出口,包括包装(如果需要)和各种附加文档(如:使用手册、系统说明书)。
传统方法是以项目组为单位,项目组人员基本上从开始到最后基本上是固定的,橄榄法是以项目的不同阶段来组织不同的团队,其人员的数量和成员本身随着项目的进程不停的调整。
二、项目角色:有效的项目团队由担当各种角色的人员所组成。
软件项目的实施团队配置建议
![软件项目的实施团队配置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f23c7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c.png)
软件项目的实施团队配置建议背景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合理配置的实施团队能够有效地推动项目的进展,并确保项目的成功交付。
本文将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您在软件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实施团队配置。
关键要素在选择实施团队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项目规模:根据项目的规模确定团队人数。
对于小型项目,可以考虑由一小组人员组成;而对于大型项目,则需要一个较大的团队。
2. 技术要求: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确定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确保团队成员具备必要的技术背景和经验。
3. 项目时限:根据项目的时限确定团队规模和成员数量。
如果项目时间紧迫,可能需要增加团队规模以加快进展。
4. 项目预算:根据项目的预算确定团队规模和成员数量。
确保团队配置在预算范围内。
实施团队配置建议基于以上关键要素,下面是一些建议来配置软件项目的实施团队:1. 项目经理:指挥和管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
负责协调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并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 业务分析师:负责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项目要求。
3. 开发人员: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软件开发和编码工作。
根据项目规模确定开发人员的数量。
4. 测试人员:进行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工作,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5. UI/UX设计师:负责软件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
6.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设计和管理软件的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 运维人员:负责软件的部署和维护工作,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结论软件项目的实施团队配置对项目的成功交付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团队配置,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根据项目的规模、技术要求、时限和预算等要素,选择适合的团队成员,并确保他们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以上建议可作为实施团队配置的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项目团队实施及人员配置
![项目团队实施及人员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926ea12ab52acfc789ebc9d6.png)
一、项目团队组成及管理架构优秀的技术设计是保障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完备的工程实施计划和竟敢的组织结构则是保障项目成功的另一重要方面。
根据我们在以往大型系统集成项目的经验,制定本计划。
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体系我公司成立一个符合本投标项目的工程项目经理部,以满足施工管理体制的需要,根据招标文件中的项目规模,成立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项目经理部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技术部,工程部,设备管理组、工程质量组等5个项目管理职能部门。
1.1、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实施全面负责确保工期、质量、安全、效益四统一,确保项目目标实现,保证用户满意;●协调项目相关人员同用户密切配合简历良好工作关系,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制定项目阶段性目标和项目总体控制计划;●负责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负责施工全过程的组织控制、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等;●履行合同义务。
1.2、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是为了确保项目圆满完成而专门成立,由本项目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技术工程师组成,为项目的执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专家小组的责任和义务描述如下:●为整个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咨询、技术决策;●审核各分系统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疑难技术提供现场服务。
1.3、质检负责人●负责本项目的ISO9001质量体系的建立、运作、维护及持续改进;●负责项目部ISO9001质量体系的指导与监督,并对软件系统品质进行监督;●协助制定本项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负责本项目内部质量体系的审核并采取纠正措施;●指导质量保障部的工作。
1.4、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管理本项目的各种档案资料。
1.5、技术部●技术部由技术负责人领导,负责解决系统集成中各系统接口对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设计、编码、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确保系统的实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技术部负责管理全部技术文档编制,并将各阶段竣工的资料整理交项目办公室存档;1.6、工程部●做好施工前技术、劳动力以及施工现场等各项准备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IT 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对于国内大多数中小IT 企业而言,由于成立时间太短、投资方较多、业务不够连续、家族式的管理等原因使得这些中小IT 企业的管理水平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特别是在软件项目开发的管理中存在的项目团队中人员配置和管理、岗位与职责、沟通和协调等问题。
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项目情况合理的进行人员的配置,协调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员、测试员以及实施员之间的岗位、职责与权限,保证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的可靠性、连续性和一致性,既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又能达到客户基于过程控制的质量要求。
1、中小IT 企业现状与项目管理概述国内IT 行业具有很强的自主创业欲望和驱动力,但这种创新背后的现状却是产生了一系列的中小IT 企业,尤其是大量的小企业存在造成了中国IT 产业分散度高、整体效益低等问题的产生。
另外大量的跨国IT 企业也不断的涌入中国,他们带来了大型IT 项目、高端IT 产品的开发能力,这些会给中国IT 工程师积累经验和借鉴,对中国IT 行业的创新是有帮助的,当然由此对国内中小IT 企业生存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在这种国内外形式下,使得中小IT 企业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1)中小IT 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具有行业性与独特性。
能够对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但是中小IT 企业的技术具有短期性和非核心性,不能快速产生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无论是公司规模还是产品规模,中小IT 企业与国中小IT 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内外大型IT 企业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2)中小IT 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毛基业教授在《2007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中指出:“IT 企业没有别的资源,就是人力成本。
”中国本土IT 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很难留住人才。
人才流失限制了企业的规模,而规模偏小又限制着企业进一步发展。
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连锁反应,使得大多数中小IT 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
(3)中小IT 企业的项目管理具有粗放性和随意性。
IT 行业的标准很多,既有IS02000的质量规范,还有CMM开发规范,还有ITIL 等IT 服务规范,这些行业规范成为一个很高的门槛,对管理粗放和随意的中小IT 企业在承接软件开发业务、项目开发管理、技术支持、维护与服务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威胁中小IT 企业的生存空间,从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获取企业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中小IT 企业必须不断规范和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
对于以软件开发为主的中小IT 企业而言,项目管理的能力是其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企业对人、技术和管理三者的结合程度。
本文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PMBOK 管理知识体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着重讨论软件项目开发团队建设中各种人员的角色、分工与职责等细节的配置与管理,既能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也能加强企业与客户的沟通与协调水平。
2、基于SDLC 的中小IT 企业项目团队管理模式中小IT 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2.1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概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
主要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迭代过程,中小IT 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尤其是开发团队的人力资源情况,从加快开发速度、保证产品质量、便于与客户沟通和协调的角度出发,可以把SDLC 主要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软件实施阶段、系统部署阶段和系统维护阶段。
如图1 所示。
这种SDLC 的划分符合中小IT 企业的特点,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有利于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
2.2 基于SDLC 的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由于每个项目团队成员都有的各自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各项目成员的知识技能评估、个性特点分析、优点和缺点是要事先分析和考虑的内容,项目团队的组建是否合理,项目相关人员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是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找错了人或者是将人放在错误的位置都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依据SDLC 的划分,在每个阶段采取灵活的项目团队人员配置方案,如图1 所示,对于需求分析阶段和系统维护阶段采用“1+2”的标准人员配置模式;对于软件实施阶段和系统部署阶段采用“1+4”的标准人员配置模式。
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人力成本以及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等因素,其中代表项目经理的“1”的职责会不断调整变化,适应企业和客户的要求;另外的“2”和“4”里面的成员则可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进行中小IT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灵活的增减,既保证每个阶段的连续性,使开发过程顺利的过渡,又可以保证人员的充分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中小IT企业的优势。
*赧U兀縫轴* _■™图1 SDLC内项目团队标准人员配置图2.3项目团队角色、岗位职责划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都会包含结构、需求、设计、开发、测试、配置管理等各项活动。
而这些活动会对应到项目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必须根据团队规模的不同和项目本身的特点对项目成员的角色和岗位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才可能有清晰的责任和目标。
项目中进行岗位划分后每个岗位成员还可以兼职多个角色,形成相关的标准角色岗位职责矩阵。
如表1所示:表1标准人员角色和岗位的划分ITR=Respcrnsibl£A=Approve £=Su.ppoH - C=Consult-W2.4项目团队管理中可以采取的几种人员配置模式根据企业规模和软件项目大小的不同,可以把上面的角色和岗位职责进行灵活的组合和调整,以项目经理为主,对项目团队中的相关角色和岗位进行合并或增减,在“1+2”和“1+4”的基础上形成“1 + 1 ”或“1+3 ”的组合,保证最佳的人员组合,既能高质量的完成开发任务,在多项目的情况下,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人员配置模式。
(1)“T + “1+1+1+1 ”配置模式对于小型软件开发,或者企业规模较小,项目团队人数为3〜5人时,项目经理本身又是技术专家,项目团队其他人员仅仅作为辅助人员,例如,可以指定1名维护员,负责前期协同项目经理调研和后期的维护工作;指定1名程序员,负责前期协同项目经理进行软件开发和实施工作。
这种模式下可以由一个项目经理总览全局,负责SDLC中四个阶段的绝大部分工作。
此时项目经理的职责最广泛,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包括制定产品的目标、制定各个工作的详中小IT 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细任务表,跟踪这些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组织会议对程序进行评审、综合具体情况,对各种不同方案进行取舍并做出决定、协调各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对每个阶段的问题跟踪记录进行统计与汇总,及时处理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对软件开发的每个周期进行质量控制,保证软件开发的进度与质量;技术开发方面的工作包括需求调研、系统设计、程序设计与测试等主要的开发环节。
所以小型项目团队对项目经理的业务,技术和沟通管理等技能都要求较高,项目经理的能力和技能往往决定了整个软件项目的成败。
(2)“1”+ “1+2+2+1 ”配置模式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小型IT 企业,项目经理可以跳出技术的范畴,不介入到模块设计和编码活动中,而应该把重点放在项目进度的控制和质量的保证上面,例如,可以指定1 名程序员,主要负责软件开发和实施工作。
项目经理一般有较强的技术能力,所以项目经理可以承担项目中要使用的一些新技术的研究,项目中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等相关工作。
项目经理还应该有计划的设计开发人员的代码进行审核,对发现的规范性、性能、复用差等问题跟项目团队成员确认,并写入到项目开发规范中。
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的重点在项目管理和与客户交流沟通上,只有清楚确认了用户需求,才能开发出用户满意度高的软件。
研发经理的重点是对整个开发过程负责,包括对项目经理确认的进度目标进行任务的进一步分解,安排后续的增量和迭代计划。
项目经理仅仅是参与讨论和评审。
可以更好的对开发过程进行跟踪和协中小IT 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调,研发经理重点放在项目内部,而避免过多去和外部干系人沟通和协调。
对于项目团队发展到5〜10人的时候,项目中的测试工作必须专职化的由测试人员来完成。
一般测试人员的配置比例为4〜6 个开发人员需要配置1 名专职化的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站在第三方和模拟使用者角度来进行系统的测试,可以更好的发现系统的BUG 和相关问题,有效的保证系统的质量。
(3)“1 ”+ “1 +3+3+ 1 ”配置模式对于中型IT 企业,其项目团队的规模发展到12〜20人时,项目团队基本上可以算做中小型的项目团队。
这时项目经理完全专职化做项目管理工作,包括项目进度计划制定,项目跟踪监控,风险分析和控制,项目度量分析和决策等相关内容。
可以指定1 名需求分析员,主要负责前期用户需求与系统需求的分析,同时项目团队设置1 名专门的架构设计师,侧重于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整个系统的集成方案和具体功能单元和模块的集成。
另外,由于项目规模的扩大,项目的配置项更加复杂,项目也需要同时兼顾开发、测试、集成等多个分支。
因此需要设置1 名专门的配置管理员来进行项目的配置管理。
对于项目同时需要开发新版本,又需要对已经发布的维护版本进行功能改进的时候,项目中要考虑设置1 名专门的维护人员。
由维护人员来完成项目小功能的改进和Bug的修复。
这样新版本设计开发人员可以更专注的进行新功能的开发。
3、结束语首先介绍了当前IT 行业的迅速发展,说明中小IT 企业面临新机中小IT 企业项目团队人员配置管理遇和挑战,充分考虑了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需求、中小IT 企业的特点、以及中小IT 企业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项目团队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小IT 企业本身的特点,基于SDLC 科学、合理的进行人员配置,提出了三种相应的项目团队管理模式,不同情况的中小IT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对这几种项目团队管理模式进行权衡和取舍,其他企业也可以参考该模式,建立和改进本企业中的IT 规划与项目管理,充分发挥IT 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