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在广佛同城化中的应对策略研究
佛山经济发展与对策
佛山经济发展与对策一、经济发展迅速佛山市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人均生产总值等得到大幅提高,各方面的发展都迅速前进,全面建对佛山市在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调查,旨在调查分析研究广东省设小康社会目标近在眼前。
此次各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各地存在的差异,佛山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希望通过分析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提议。
我们参照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表,通过网上查找和实际调查寻找到了佛山市2000年到2009年的19个指标的完成情况,还有与其他城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关系和异同,从调查的结果分析,佛山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广东省里面是前列的,各方面指标的发展水平大部分都领先于其他城市。
19个指标中的GDP、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社会保险参保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期望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14个指标都能达到或超过预计值。
然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城镇化水平、环境综合指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5个指标未能达到预计值。
佛山市的发展明显暴露了一些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这次调查我们小组有九个组员分配了任务,他们当中又被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查找大约四到五个的评价指标,细分到每个人的一般都是两到四个的指标,原因是每个指标的查找量和难度都不尽相同,有些指标在网上就可以很轻易的查找到,而有一些在网上是很难找到甚至找不到,另外一方面也是为每个指标在质量的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尽管这样,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料没有搜集到。
由于查找手段有限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小组只能在现有的能查找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并参考相关的调查研究论文做出调查结论。
通过对各项经济指标的调查资料来看,佛山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的确相当快,大有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之意。
南海区“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
“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1.1 调整与提升阶段(2002至今)——“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面对这一时期区划调整、全球化、区域竞争加剧等机遇与挑战,南海区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市化水平登上新的台阶。
在这一阶段,南海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实施“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引进外源经济与新兴产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
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使得南海的产业开始逐渐转型,摩托车制造、家具制造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南海新的支柱产业。
在广佛一体化过程中,南海承担“片段”的功能,因此,“开放化、网络化”的空间结构是未来南海的空间发展目标,而“组团发展、廊道相间”是显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布局。
图6-1 南海特殊的地理区位2. 独特的区域2.1 区位的独特南海所在的珠三角是中国改革的最前沿地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是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级城镇群。
南海处于广佛同城的核心位置,东与广州中心城区直接对接,南与佛山禅城区融合,也是广佛肇都市圈的中心节点之一。
2.2 行政区划的独特南海用了20多年的时间,从“有县无城”到城区初具规模,而不断的区划调整也使南海的形状变得极为特别,地理的中心与行政中心偏离较大。
从南海全区范围来看呈现出“大c型”的结构,环抱着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
因此,南海在广佛一体化中承担了产业、功能的片段功能,逐步形成了由数个经济区、产业区组成的城市次区域。
3. 关键的时刻3.1 珠三角发展导向转变,南海面临新的区域发展环境(1)国家层面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12月,国家层面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珠三角“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等五大战略地位。
在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广东省进一步明确了以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为突破口,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举措。
2010广佛“双子星”发展战略——广佛同城化要重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华 南 地 区 的领 头 羊 。我 原 来 在 长 三 角 工 看着 , 方 都 是 有 点感 觉 , 过一 年 的互 对 经 作 ,深刻 体会 到上 海在经 济发 展上 的领 头 动 , 优点看 到 了, 缺点也 看到 了。现在 问题 羊地 位不 可撼 动 ,这是 已成定 局 的 。但 这 来 了,到底 双 方还 有没 有 心思 继续 谈 下去
科 院研究 员彭澎 ;佛 山城 市规划设 计研 究勘察设 计院设计 所所 长李汉 飞。
2 1 佛 “ 子 星 ” 发 展 战 略 0 0广 双
【 家发 言】 专
广 佛 同城 化 要 重视 市 场 的资 源 配 置作 用
家 中心城 市 ”的概念 。据 我 了解 ,北 京方
一
、
从 理 论 研 究 上 看 广 佛 合 作
三 、广 佛 合 作 应该 由市 场推 动
广 佛 同 城 之 后 , 产 业 到 底 如 何 协
西对方都 没有 ,估 计广佛 合作还 只能停 留
在画册里 面 、规划 里面 。环境保 护 、交通
一
体 ,规划 对接 、产业协作 ,这 四个 方 面 作 。从整 体上 讲 ,广 州的服务 业是 绝对高
融 合程度 ,决定 了广佛 同城 的融合 质量 。
2 1 年6 0 0 月初 , “ 芳村 一 城 ”片 区的规 划控 制方案 出台 ,片 区定 位 为 “ 桂 珠 三 角城市 一体 化的 先行 区 ,广佛 同城 整 合对 接 的示范 区” 。芳村 一 城两 地将 以 桂 什么 姿态呈现 在广佛 核心 区域之 中?该如 何避 开区域 内竞争 ,增 强合作? 为此 ,
不 个现 象实 际上对 于 一个地 区的经济 发展 是 呢?还是 因为媒 婆太厉 害了 , 谈不 行? 广 佛 合 作 到 底 想 干 什 么 ? 市 领 导 作 不无好 处 的 。在 来 了广州 以后 ,听到很 多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 ....................................................................... 2 二、指导思想 ....................................................................................................... 4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 ................................................................................... 5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 ................................................................................... 7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任务 ................................................................................... 8 六、规划范围 ....................................................................................................... 9 七、规划期限 ....................................................................................................... 9 第二章 南海区概况 ...................................................................................................10 一、区域概况 ..................................................................................................... 10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3 三、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 .................................................................................22 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30 一、耕地保有量 ................................................................................................. 30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1 三、建设用地 ..................................................................................................... 31 四、其他指标 ..................................................................................................... 32 第四章 基本农田变化情况 .......................................................................................34 一、基本农田划入 .............................................................................................34 二、基本农田划出 .............................................................................................36 三、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38 第五章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41 一、建设用地调出情况 .....................................................................................41 二、建设用地调入情况 .....................................................................................41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情况 ...................................................................46 一、允许建设区 ................................................................................................. 46 二、有条件建设区 .............................................................................................46 三、禁止建设区 ................................................................................................. 47 四、限制建设区 ................................................................................................. 47 第七章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48
珠三角非用地扩张型总体规划编制初步研究——以广佛都市圈中的南海区大沥镇为例
【 摘要】 用地扩张型总体规 划是在 紧缺资源束缚条件 下, 非 特殊地 区的特殊规 划, 也将是 未来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发展或迟或早
都 会 面 对 的 问题 , 一 个相 对 前 沿 的 规 划 编 制 方 式 。本 文 以处 于广 佛都 市 圈 中南 海 区 大 沥 镇 为 例 , 非 用 地 扩 张 型 总 体 规 划 是 对
的 编 制进 行 初 步 研 究 , 要 从 城 乡统 筹 、 主 发展 转 型 、 业 升 级 、 间挖 潜 、 度 创 新 等 角 度 , 述 非 用 地 扩 张 性 总 体规 划 编 制 所 产 空 制 阐
应 当关 注 的 问题 与 对 策 。
【 关键词 】非用地扩张型 ;总体规划 ;广佛 ;南海 ; 大沥 ; 间挖潜 ; 乡统筹 空 城 【 中图分类号 】T 9 4 U 8 【 文献标识码】 A
南海 区大沥镇 , 在经 历 了相对 成 功 的从 城 镇走 向都 市 区的发 展转 型后 , 面临 着 “ 也 土地 管 理难 度 大 , 产
大沥镇 位于 广佛 都 市 圈 中部 , 于 广佛 两 大城 处
市之 间。优越 的区位促进 了大 沥经济 的持续 高速发 展 , 民收入水 平位 居 同类 地 区前列 , 由于规 划管 居 但 理仍 采取 类似 乡镇 的 管理 模 式 , 得整 体 城 乡面 貌 使
【 章 编 号 】 0 6—3 6 2 1 0 文 10 8 2( 0 0) 3—0 7 0 0一o 5
珠 三角 非用 地 扩 张型 总体 规 划 编 制初 步 研 究
— —
以广 佛 都 市 圈 中 的南海 区大 沥镇 为 例
张 宏 李 洪斌 赵 雷 (. 1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州 506 ; 3 广州 1 02 . 0 .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夏南新村道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议终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夏南新村道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议终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夏南新村道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建议书二〇一二年十月国家180工程202规划设计院建议书国家180工程202规划设计院第一章、总论一、夏南一村概况夏南一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中部,南边靠近佛平路,西边靠近佛山一环,北边靠近海五路,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3顷,工业用地500多亩。
下辖有高一、高二、环二、环三、环四、市后、捌间、新田地8个村小组,常住人口2645人,村内已发展起以五金、机械、家电、印刷、红木家具等为主的企业50多家(其中台商企业占1家)。
二、项目提出背景根据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面简称《纲要》),要在珠三角地区内部“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局部性的城市联盟逐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并特别强调“广佛同城化”的示范效应。
《纲要》指出,“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
”而南海区作为广佛一体化的排头兵,即“广佛同城,南海先行”,拥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
南海东部地区则处于广州市与佛山禅城区之间,广佛大都市区的核心位置,其区位优势更是明显。
南海东部地区的产业空间沿各级道路发展,包括国道、建议书村内现有的乡道有新市直街、环二大道、夏南路、夏平新路等。
总结之,夏南一村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有:1、道路的等级较低,道路系统不完整,缺少合理的规划,分布规律不明显;2、道路系统中存在有断头路,如环二大道、夏南路的支路都存在问题,导致交通可达性较低;3、3、佛一环从夏南一村与夏西村中间穿过,两侧只有通过唯一的新市直街勉强串通,当经济活动频繁时是交通堵塞易发地。
另外也导致桂城产业规划基地东西两侧联系不紧密。
第三章、项目建设概况一、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夏南一村道路改造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部的夏南一村,北起环四新路,南至夏南路,西达新市直街,及环二大街,环二大道。
跨行政区城乡规划编制的实践和思考——以广佛新城规划整合为例
跨行政区城乡规划编制的实践和思考——以广佛新城规划整合为例摘要: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跨行政区规划已成为城乡规划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广佛新城拟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开展规划整合研究,并提出跨界规划实施机制与措施的思考,探索同城化地区规划协调、编制和实施机制。
关键词:跨行政区规划;广佛新城;规划编制0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出现同城化现象,而同城化并非简单的城市合并,而是城市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共同繁荣的一个系统工程,而伴随产生的跨行政区规划会成为城乡规划研究的重点课题。
本文以广佛新城片区规划为例,总结跨行政区城乡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对跨界规划实施机制与措施的思考。
1 广佛新城片区规划的缘起1.1广佛新城规划背景2015年,广佛两市签署《共建广佛同城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提出开展广佛新城规划整合,以规划先行,全力推进广佛同城建设,并将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纳入两市“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文件。
1.2 广佛新城概况广佛新城包括南海区滘口片区及荔湾区五眼桥片区,总用地面积5.43平方公里。
片区位于广佛交界处,现状发展不平衡,综合治理的难度较大,亟需从整体出发,开展统一协调的规划整合工作。
2 规划编制问题梳理结合两区情况,梳理出主要存在问题,包括现状建设情况及规划衔接的问题: 2.1 两区发展进程不同步两区公服设施建设水平存在差距,五眼桥片区配套较为完善,而滘口片区设施的规模及数量相对不足。
区域道路交通断裂,多断头路,沿江路、广佛放射线等重要通道尚未接通,内部路网不成形,公交设施的覆盖率较低,交通管理缺乏衔接,交通情况复杂。
由于两区发展不平衡,城乡用地混杂,且建设与管理混乱,片区整体风貌差异较大,与门户地区的地位不匹配。
2.2 两区现行规划缺乏衔接,规划定位不一致由于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不一致,两区现行规划缺乏衔接。
且现行规划五眼桥片区立足片区整体更新改造,开发强度较强,滘口片区主要保留旧村,总体开发强度较低,定位不一致,出现两区规划道路连接不良、道路等级差异较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等问题。
广东南海:政经分离改革步步惊心
广东南海:政经分离改革步步惊心作者:刘建华黎莉芩来源:《小康》2012年第10期如何破解农村发展困局已成为全国性的一个难题,在力推“政经分离”农村综合改革一年多后,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用了一个更坚决的说法——“捍卫基层”如何破解农村基层发展困局?在推行“政经分离”农村综合改革一年多后,邓伟根用了一个更坚决的说法——“捍卫基层”。
农村“政经分离”改革,是邓伟根到任佛山市南海区委书记后,在最初100天内走完224个村居之后做出的一个决定。
这项改革推行一年多后,前来考察、学习和取经的全国各地官员、学者和媒体记者络绎不绝。
“对于农村政经分离,有些领导干部担心改革后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削弱,但南海等地农村实践表明,只要处理得好,反而会进一步加强。
”9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佛山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广大干部要彻底消除“不愿改、不敢改”等畏难情绪和求稳怕乱思想,提高驾驭改革的领导能力。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在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南海农村政经分离改革经过两年的推进,现已到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阶段,“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
“万乱始于利”“在珠三角经济发达的地区,你别小看这些村长书记,虽然不是官,但手中的权力却很大。
”南海区丹灶镇石联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冯国贰说,早些年,村委会既管村务党政工作,也管经济建设工作,很多事情都是由书记拍板。
冯国贰今年59岁,在村委会工作了22年,当了19年村主任。
“再当一年就要退休了。
”他说,村务工作往往都由村领导决定,以前的管理比较混乱。
比如村里要修一条路,建一栋房或搞一个什么工程项目,只要你跟领导关系好,或者谁可以给好处,工程便给你做,完全脱离了市场竞争环节。
因此,也出现过了不少问题村官。
顺德区陈村镇赤花社区党支部原书记陈志强便是利用征地拆迁之机以及拆迁丈量、制图及计价等职务便利与陈村镇政府拆迁办及居委会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通过虚构房屋、厂房、花棚拆迁项目等方式,共计贪污、侵占征地补偿款等逾千万元。
问题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佛山市为例
问题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佛山市为例摘要:佛山是全国城市更新的发源地,通过城市更新一定程度上解决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环境优化,但同时,城市更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在成为该项工作深入推进的瓶颈。
本文旨在通过对佛山城市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针对性策略,为佛山市乃至全国面临同样问题的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问题导向;策略研究1 引言当前,中国已迈入了城市时代,土地资源需求巨大而供给短缺,城市发展低效扩展,中国城市必须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实现由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升级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结构优化。
2 佛山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分析佛山是全国城市更新的发源地,通过城市更新有效的破解了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瓶颈,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升级和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佛山城市更新主要依托于本地自下而上的村镇经济发展模式,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城市更新在空间上呈现出零散化,在方向上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在强度上导致容积率大规模提升,为城市的环境、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
2.1顶层体系设计尚未成型,在城市更新立法、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存在不足城市更新立法缺失。
目前佛山乃至全国、省在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体系仍处于空白,因立法缺失、搬迁补偿无标准可依、搬迁纠纷无司法救济途径及舆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搬迁难”,“拆不动、赔不起、玩不转”等已成为制约城市更新进度的重要因素。
长效机制尚不完善。
随着城市建设现状的日趋庞杂、城市更新利益主体的日益多元,不可预见性因素的增多,城市更新推进及实施难度日益增大。
而城市更新长效机制不完善所导致的更新路径不明、组织管理乏力、更新政策不稳、制度保障不足等已成为掣肘城市更新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2.2统筹引导力量薄弱,存在更新区域分散、更新方向失衡、更新管理不足等问题更新区域分散,缺乏连片改造,未能很好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由于佛山城市更新在主导方式上过分强调市场的自发改造,忽视了政府的统筹引导,导致更新项目以零散和小规模开发为主,缺乏连片改造,未能很好的引导更新区域由分散走向集中,未能强有力的推动域空间结构的塑造。
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与规划对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城市研究| 95 Dynamic Analysis and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Ecological SpaceEvolution Based on Rent Gap Theory: A Case Study of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与规划对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萧敬豪 吴 婕 费 凡 陈俊仲 陈惠斐 XIAO Jinghao, WU Jie, FEI Fan, CHEN Junzhong, CHEN Huifei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
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模型,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1)2010—2020年间佛山市南海区生态空间演变中,政府力是城市生态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2)生态用地租金普遍较低,市场力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影响尚不充分,仅通过土地租金推动生态空间实施难度较大。
最后提出规划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成本的生态空间网络;二是建立以降低其他用途与生态用途的租差为导向的保护与修复配套政策,引导低效建设用地通过生态修复、拆旧复绿向生态空间转化。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earl River Delta has achieved rapid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riven by theactive industrializa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but it has also brought a trend towards fragment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spa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nt gap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est driven factors, constructs an urban ecological spatial evolution dynamic analysis model from three aspects: government contro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using the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 as an exampl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in Nanhai District from 2010 to 2020, government power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evolu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space; (2) The rent of ecological land is generally low, and the impact of market power on urban ecological space is not sufficient. It is difficult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only through land r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o establish an ecological spatial network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costs. It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implementation supporting policies aimed at reducing the rent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 uses and ecological uses, and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efficient construction land into ecological space through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molition and greening.租差;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规划对策rent gap; urban ecological space; evolution power;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萧敬豪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硕士,*****************吴 婕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硕士 费 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低碳生态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硕士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的重要载体。
广州佛山合并新方案
1.组织保障:成立由两地政府共同参与的合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政策保障:出台支持合并的政策措施,为合并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3.资金保障:设立合并专项资金,确保合并项目资金需求。
4.宣传引导:加强社会宣传,增强公众对合并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5.风险防控: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合并过程中风险可控。
-建立区域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促进就业市场一体化,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5.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协同防治污染。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环境质量。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五、实施步骤
1.前期调研:对两地合并的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本方案旨在为广州与佛山的合并提供科学的操作指南,促进两地资源整合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合并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链闭环。
-推动创新资源整合,建立区域创新体系。
3.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规划,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对接。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
-加强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区域发展需求。
4.公共服务共享
-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4.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同城化发展。
5.提高民生福祉,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四、合并具体措施
1.政策协同
(1)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建立常态化政策协同机制。
(2)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招商政策和人才政策,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3)加强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政策衔接,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土地储备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土地储备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摘要:土地储备成本是指政府为开发和建设未来项目而进行的土地储备行为所需支付的相关成本,包括政府收储土地的补偿支出和土地供应前所发生的管护成本支出。
土地储备是推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支撑城乡各类建设实施的重要保障。
作为土地开发利用的源头,土地储备规范管理意义重大。
基于此,本文以南海区为例对土地储备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储备;成本控制;问题分析;对策分析引言土地储备是县级及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征收、收回、购买和优先购买等方式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
土地储备是土地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要以提高土地资源有效供给、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和建设用地全面保障为目标,确保低效用地得到高效利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土地储备机构应不断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体系,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实现土地高效、高质量储备。
1加强全类型土地储备统筹的必要性1.1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提升空间治理能力。
在存量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大背景下,为统筹推进居住、产业、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各类项目建设,有必要对全类型国有土地强化储备统筹,提升要素配置能力[1]。
1.2构建全域一盘棋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牵引,推动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
近年,南海区政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确立了“一轴一核两带”的城市发展格局,建设千灯湖城市发展轴、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广佛同城示范带和西部生态示范带。
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机制,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到落地,促进土地等要素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中,从而形成集聚效应。
如狮山镇作为全国G D P第一大镇,定位为南海乃至佛山市的制造业创新核心区,主要通过连片征收农用地来解决工业用地需求,近2年通过储备地出让的工业用地约2000亩,先后成功引入瑞浦能源、菱王电梯、信扬科技、华数机器人、粤海富海投资等多家先进制造企业落户狮山;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抓手,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通过“三旧改造”拆除低效旧厂房,重建升级引进先进产业、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商住小区,打造千灯湖城市发展轴;桂城大沥南北畅通形成沥桂一体;沥桂与广州东西贯通,形成广佛同城示范带。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全文前言广佛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提升广佛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广州、佛山两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广州、佛山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要求,特制定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是,以广州市、佛山市为主体,以广佛都市圈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并将广佛肇区域合作等内容纳入规划。
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佛同城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专责小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基本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
广佛地域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产业互补、交通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同城化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2008年,行政区划总面积11282.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3.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2549.1亿元,在珠江三角洲、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1. 地域空间连绵一体广佛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枢纽,气候条件一致,自然地域空间连为一体,山体同脉相承延伸,珠江河网水系相互贯通;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20公里,接壤地段长约200公里。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荔湾、南海、白云、三水、番禺、顺德等广佛交界地区的城镇建设相向发展,城市空间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同城化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 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广佛在秦朝时期同属南海郡,历史上长期处于同一行政建制,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属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 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南海区干线道路绕越衔接方式及节点选型南海区干线道路绕越衔接方式及节点选型论文
南海区干线道路绕越衔接方式及节点选型研究南海区干线道路绕越衔接方式及节点选型研究【摘要】在区域路网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干线道路与南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提出干线道路与城市的绕越衔接模式以及不同线路间的绕越衔接模式,进而展开干线路网节点选型研究,为区域干线路网及节点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干线路网;绕越衔接;节点;规划1 规划背景广佛同城,南海先行。
南海区位于广州前往粤西、海南、西南等方向的交通要冲,具备公路、铁路、水道、航空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交通系统,是粤中重要的交通枢纽。
2011年,佛山跻身百万汽车城行列,对南海区干线道路特别是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必须在规划阶段明确未来骨架路网的绕越衔接方式,进而展开节点规划,为未来路网改造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交通分析2.1 未来主流向分析2.1.1 区内主流向综合市、区十二五规划影响因素,利用近年南海区主要道路路段交通数据及主要收费站月度车流、收费情况汇总表,深入分析交通分布现状特征及主要交通通道的流量流向。
南海区内部各行政区经济发展程度和接壤范围的差异,使各个方向的交通供需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别。
2.1.2 对外主流向(1)五个对外通道中广州方向的交通量最大,占据整个对外交通的一半以上。
这不仅反映出广州与南海之间紧密的经济和社会联系,而且说明南海是车辆从广州西部方向进入广州的主要通道。
(2)其次为禅城和顺德方向。
(3)三水、清远和肇庆方向的比例最低。
3 干线道路与南海区发展关系3.1 宏观影响(1)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对城市中心区的布局与发展的影响。
南海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便利的综合交通使得南海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佛山市重要组成的部分和经济发展龙头。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巨系统,不同时代交通方式的差异对城市规模的变化起到了重要影响。
南海区是广东省人口较稠密的县(区)之一。
千年古郡----佛山南海
南海特产
九江煎堆 ——与龙江煎堆一起一直是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广州 和珠三角,名声比盲公饼还要响。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 多方面已有所改良,但也逐渐远离人们的注视。 南海麻奢猪肉——用干迫烹制,加以特殊的酱料调配,突 南海麻奢猪肉 出猪肉的香味。在局部范围知名度甚高,有广州及港澳食客专 门驱车前往品尝,开有专门小店10来间,生意火红。 盐步秋茄——近年常登上穗禅饮食店的大雅之堂,其实早 盐步秋茄 已盛名,在粤菜材料介绍上有专门说明。在产地当地人称之为 金手指,有青皮、粗不及中指、长6至8寸、钩尾、柔软、头尾 弯接不折等特征。据传,仅二亩地所产为之皆品。 平洲金丝柚——因产量低,一种相信已被人遗忘的特产, 平洲金丝柚 果仅拳头大小,皮薄、无渣、无核、汁多、肉爽、酸甜适中。 平洲石硖龙眼——有一年一外地果贩到平洲石硖村卖正宗 平洲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被当地人带到老果树下,说得此人无地自容,现在 不少打正宗石硖龙眼的,但真正嫡传子孙不足2000斤。
南海旅游
南粤名山——西樵山,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南粤名山 西樵山便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化,因此被称 为珠江流域岭南文明的灯塔。 黄大仙圣境---位于西樵山南部、西樵山七十二峰的聚 黄大仙圣境 仙峰前、鸡冠峰下,是一处经广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准 重建的宏扬道教文化的人造景观。 南海观音寺---公元990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牛牯 南海观音寺 岗上建有南海观音庙,距今已超过一千年了,周围群 众十分信奉。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年来兵战动乱,观 音庙屡建屡毁。到了清朝只余残垣断壁,清末年间寺 庙全毁,再经抗日战争,圣迹早已荡然无存。
广佛同城化经验
广佛同城化经验
广佛同城化是指广东省广州市和佛山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城市群。
广佛同城化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推动:广佛同城化是由广州市和佛山市政府共同推动的,政府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到广佛地区。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广佛同城化的关键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高速公路、地铁等。
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广佛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城市之间的人员、物资、信息等更加便捷地流动。
3. 产业协同发展:广佛同城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协同发展。
广州市和佛山市在经济上互补性强,两个城市的产业链可以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例如,广州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方面具有优势,而佛山则在机械制造、家电等传统产业方面具有优势。
4. 文化交流:广佛同城化还包括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
广州市和佛山市在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强两个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融合。
广佛同城化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未来,其他城市也可以借鉴广佛同城化的经验,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佛山南海区城市公交体系优化升级现状及对策
53 2020 / 12
测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效率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而站点客流数据极度匮乏,导致在线路优化调整和区间短线的设立工作中缺少客观翔实的数据支撑。
现有共有公交场站236个,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中枢纽场站6个,中心场站11个。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公交场站规划建设与南海区城市发展功能需求不匹配,部分枢
合本区城乡融合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网络,提升公交出行效率。
一是在东部片区打造高峰快线,解决广佛候鸟出行。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南海区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打。
佛山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佛山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佛山新城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重要发展区域,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佛山新城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佛山新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佛山新城位于佛山市的东北部,始建于2008年,是佛山市政府提出的“推进新城镇化,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示范新城”的重要举措。
现在,佛山新城已经成为佛山市的新兴中心区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的关注。
首先,佛山新城的基础设施发展迅猛。
近年来,佛山新城加大了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特别是佛山新城与广州市之间的交通连通性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了佛山新城的区位优势。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佛山新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佛山新城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佛山新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涵盖了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新城还试图吸引高端制造业、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
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带动佛山新城的经济增长,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佛山新城的居民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在佛山新城,不仅有现代化的住宅建筑,还有齐全的教育、医疗、娱乐和商务配套设施。
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佛山新城成为了一个宜居的城市。
这也吸引了更多人选择在佛山新城定居。
然而,佛山新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佛山新城的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压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佛山新城,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佛山新城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佛山新城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虽然佛山新城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但在全球竞争中仍面临较大的差距。
佛山新城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未来,佛山新城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佛山新城将进一步加强与广州市的联动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南海模式;广佛同城化;南海 区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1 0 - 1 6 0 [ 1 0— 0 2 2 1 ) 5 0 0— 6 中图分类号] U 8 [ T 9 4 文献标识硼 B
Na h i s r tDe eo m e t rtg a g h u F s a ne rt v lp e t n a ti v lp Di c n ae y i Gu n z o — o h n it g ae De eo m n/ St n
持 续 发 展 。 在 此 背 景 下 , 南海 区需 要 “ 同 广佛 , 融入 区域 ” 从 空 间 发 展 、 功 能维 育 、产 业 经济 、 携 ,
城 乡统 筹 等 方 面 着 手 , 重 新选 择并 找 准 未 来 城 市 的 发 展方 向, 着 力打 造 “ 市 南 海 、创 新 南海 、殷 都 实 南 海 、 宜 居 南 海 ” 以 顺 应 广 佛 同城 化 发 展 的趋 势 。 ,
HeD n h a Y a a , a gQig o g Zh uDal o g u , u nYu n Y n n c n , o i i n
Ib n cl e dd l go a n a g h uF s a tgaed v lp n n be n a itc rae I s tP a et r in l dGu n z o —o h ni e rt e eo me t a lsNa h i sr t e tr I ae a n e d i g
s a e T a i n l d l o sn t t i hs e da ds sa n b e eo me t n mo . n a i r t e d p c . r dt a i o mo e d e o g p e n u t ia l d v l p n y r Na h i s i e s i fh e a e d tc n t t g a e r go a e e o me t u g d ss a e f n t n id s  ̄, c n my u b n r r lne r t n a d oi e r t i n l v lp n , p r e p c .u ci ,n u t e o o , r a a tg i , n n e d a o u i a o
研 究 背 景
2 1南海 模 式 的成 长 . 佛山市南海区保持了近 3 年的高速发展,经 0 珠三角城市经过长期的竞合与地域分工, 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 济和社会发展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并跻身于 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列。 以9 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模式、“ 1 、 以混合经济
凭借改革开放这样一个 “ 天时” ,佛 山市 为基础,推动 乡镇企业和外资共 同发展”的 南海 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先受惠者和短缺经 中山模式、“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以工业为主 济的得益人;南海区东联广州中心区、南接佛 和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 的顺德模式和 “ 三 山市禅城区,处于广佛同城化的核心位置,拥 大产业齐发展,六个轮子一起转”的南海模
有不可 多得 的 “ 利” 地 。然 而, 南海 区的这种
式。依靠股份制改革与优越区位,南海模 式 住经济全球化与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大
1世纪初期,南海区抓 快速发展是建立在资源 的高速耗散 、环境的 造就 了一批专业镇。2 日渐破坏 以及空间的低效利 用基础之上的, 至今已步履艰难,同时还要面对土地 、人才、 化背景下,尤其在广佛 同城化发展过程中如
e r s i elf rf u ede el m r o i t s f o t r v op en . evsonof ba i o t e, en t u tTh ii ur n,nn vai weat y l abl v lh ,i v e Nan i ititi e r ha sr s tf d c s o G u g ou F h t r t de el an zh — os ani eg e v opmen . n a t
佛 山市 南海 区在 广佛 同城 化 中 的
应对 策 略研 究
口 何 冬 华 ,袁 媛 ,杨 箐 丛 , 周 岱 霖
[ 摘
要] 珠三角地 区发展导向的转变及广佛同城化 的实质性推进, 赋予 了处于广佛核心位置的南海
区更 广 阔的 发 展 空 间 , 传 统 的 “ 个轮 子一 起 转 ” 的 南 海模 式难 以继 续 推 动 南 海 区 的高 速 发 展 与 可 六
1 6 篾 I目 n 0 划i LnEs I I i
经济崭露头角,为以后形成以非公有 结 构体 系 。 () 3 快速 生长阶段 ( 9 2年 ~ 19 制经济为主体 的南海模式奠定 了基
定了珠三角地区 “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 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
01 一 专 础。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后南海的社 2 0 年) ~ “ 业市场 、专业镇 形 的重要 国际 门户 、世 界先 进制造 业和 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 会 经 济 和 城 镇 发 展 大 致 经 历 了 四个 成 ” 。
区面临 的最大 难题 。
力发展 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延续了南海模
资源和环境等压 力的 日益激化。在区域一体 式的 “ 神奇” 。
改革开放前,南海县是一个以粮食种植 何保持健康 、可持续的发展成为了当前南海 业为主的地区0 ,甚至 “ 有县无城” 。改革开 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契机 h u F s a tg t e eo me t N n a dsr t a h i d IGu n z o . o h ni e r e d v lp n , a h i itc n a i
1引 言
借着 2 世纪 7 0 0年代末改革开放 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