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DNA的三级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在DNA的二级 结构基础上,DNA双螺旋进一步盘 旋折叠形成更加复杂的构象。
四、RNA的种类与分子结构
RNA的碱基组成是A,G,C,U, 一般为单链,所以没有象DNA一样 从头到尾都是双螺旋结构,但它可 以自身回转形成部分互补的双螺旋, 从而形成发夹结构。
2、脱氧核苷——是指嘌呤的N9或嘧啶的N1与 脱氧核糖的C1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脱氧鸟苷(dG)
脱氧胞苷(dC)
3、核苷酸——是指核苷分子上的羟基与磷 酸分子脱水而成的化合物。
4、脱氧核苷酸——是指脱氧核苷分子上的羟 基与磷酸分子脱水而成的化合物。
三、核苷酸的功能
1、核苷酸是核酸合成的原料 2、核苷酸可直接为机体提供能量 3、核苷酸参与机体的代谢反应 4、核苷酸是部分酶辅因子的组成成 分 5、核苷酸参与代谢调节
第五章 核酸化学
制作人:张波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一节 核酸的结构单位
核苷酸是核酸的结构单位。
一、核苷酸的组成
1、2种戊糖。 2、5种碱基。 3、磷酸。
(A)
(G)
(C)
(U)
(T)
二、核苷酸的结构
1、核苷——是指嘌呤的N9或嘧啶的N1与核糖的 C1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鸟苷(G)
胞苷(C)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紫外吸收 核酸的特征紫外吸收波长为260nm。
二、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核酸的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源自文库双螺旋结构遭到破坏的过程。包括DNA变 性与RNA变性。
核酸在受热情况下的变性称为热变性。 变性核酸存在增色效应。 增色效应是指变性核酸其 A260增大的现象。
RNA的发夹结构
(一)mRNA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作为蛋白质合成的 直接模板。
(二)tRNA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将氨基酸搬运到核 蛋白体,为蛋白质合成提供原料。
(三)rRNA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与多种蛋白质在一起 构成核蛋白体,为蛋白质合成提供场所。 原核生物含有5S,16S和23S的rRNA 真核生物含有5S,5.8S,18S和28S的rRNA (四)核酶 核酶是指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细胞核中还有很多未知功能的RNA。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一、核酸的一级结构
(一)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酸
(二)DNA与基因
DNA是指由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 酸二酯键连接而形成的长链分子。 基因是指编码有功能的多肽或RNA 所必需的全部DNA序列.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一)DNA的碱基组成 Chargaff 规则: A+G=C+T,A=T,G=C
热变性过程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Tm值。
核酸的复性是指变性核酸在去掉变性因素 后又恢复其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复性DNA存在减色效应。 减色效应是指变性核酸其A260减小的现象。
三、核酸杂交
核酸杂交是指不同来源的变性核酸 在去掉变性因素后其互补序列形成 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在现代科学研究与应用中作用巨大。
(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3年由Watson和Crick提出,其特 点为: 1、2条反向平行的互补DNA构成右 手螺旋,磷酸-脱氧核糖位于双螺旋 的外侧,碱基对位于内侧。 2、碱基互补方式是A与T互补,形 成2个氢键,G与C互补,形成3个氢 键。
3、双螺旋的螺距为3. 4nm,直径为 2nm,每个螺旋需10个碱基对,每 个碱基对相隔0.34nm。且碱基对平 面与螺旋轴垂直。 4、稳定因素:碱基对形成的氢键和 碱基堆力。 在体内还有其它形式的DNA双螺旋
The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