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记数法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科学计数法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数进行描述,并能够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

它是上一节课内容的继续,又是以后学习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因此本小节的重点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认识了100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出示投影片 (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我们注意到上面这几个数比100万还大.我们知道生活中比100万大的数还很多.但我们发现要表示这些较大的数非常麻烦.例如(5)中15万亿吨=15000000000000吨,这些较大的数写起来很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呢?[设计说明]:此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是对乘方知识的复习,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

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新人教版
(2)正确确定a× 中的n的值,当所记数大于10时,n是且等于所记数的整数位数。
(3)会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提醒:a符号与原数的符号相同,如:将 科学记数时,a为 而不是 。
例如,-567 000 000= ×108
三、巩固练习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 000; 57000 000; -123 000 000 000; ; ;
作 业
1、教科书 习题第4,5题;




一、情景引入
二、新知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课时小结




组长查阅
(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
2.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
10 =10 =
108=10 =
讨论:10n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10的n(n为正整数)次幂,在1的后面有个0.
课堂练习: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科学计数法
学 科
数学
授 课 时 间
主备人
授 课 班 级
教授者
课 题
1.5.2科学计数法
课时安排
1
课型
新授




知识目标
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感受大数
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
情感目标
借助身边的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数分别是什么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科学计数法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科学计数法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1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知道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教学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教学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教学过程:[知识回顾]根据乘方的意义,填写下表:通过填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探究研讨]【活动一】阅读课本P44页和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千米,2、光的速度约为300 000 000米/秒,3、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100 000 000人。

思考:以上资料中的数字都很大,书写和阅读都有一定困难,我们能否用比较简便的、科学的方法来阅读和书写呢?材料二: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5102.7⨯平方米.2、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储水总量为181042.1⨯立方米.思考:你能看懂上面的数据吗?你能写出它们的原数吗?你觉得材料中表示的大数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仿照上面的写法写出材料一中的三个数696 000=____________, 300 000 000=_____________,6100 000 000=______________。

定义:像上面那样,把一个数表示成________的形式(其中________,______),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活动二】例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000 000, (2) 57 000 000, (3) 123 000 000 000思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 位整数,其中10指数是__________【巩固练习】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0000; (2)800 000; (3)7400000;(4)-300. (5)56000000 (6)-12300000000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的数分别是什么数?(1)7101⨯; (2)3104⨯ ; (3)6105.8⨯ ;(4)51004.7⨯ (5)41096.3⨯【提升能力】(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可选择性安排)1、若407000=4.07 ×n 10,则n=__________.2、已知光的速度为300 000 000米/秒,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500秒,试计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千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l50000000元,若一年按365天计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4、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约为每分70次,一年大约跳几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一结果,一个正常人一生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吗?请说明理由【反思归纳】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2、科学计数法中a 和n 的确定方法。

2.3.2科学计数法+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3.2科学计数法+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3.2 科学计数法
情景引入
世界人口约7 000 000 000人
光速约300 000 000m/s
太阳的半径 约为696 000km
学习目标
1、掌握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的方法;
2、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体会科学记数 法表示生活中大数的优越性.
活动研学
活动一:先计算,再观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点?
反馈答疑
6 400 000 =
5.67X 100 000 000
5.67乘10的8次方(幂)
6.4×1 000 000 = 6.4×106
a 像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x 10n 的形
a 式( 1≤ <10,n为正整数 ),这样的记数方法叫
做科学记数法。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是否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6 400 000 = 64×105
a x 10n a (1≤ <10)
活动三:如何快速确定 ax10n中的 a和n?
例1: 1 1 000 000 =1×106= 106
n=6
整数位7位
2 57 000 000 =5.7×107
n=7
整数位8位
3 103 000 000 000 =1.03×1011 n=11
10的n次幂,就是在1的后面有n个0.
100 ··· 0
n个0
100 000 = 1 000 000 = 1 000 000 000 =
活动二:(7分钟)
1、先自学教材第45页练习以上的部分, 思考问题: (1)怎样的记数方法是科学记数法? (2)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再完成学案上活动2部分的填空。 3、最后小组交流填空的内容。
-70 004 000 000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2 科学计数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2 科学计数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和小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和小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回顾10的n次幂的意义和规律,以帮助理解科学记数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尝试出表示大数和较小的数的简单方法.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3.关键:理解乘方意义和负指数的概率.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乘方的意义,a表示什么意义?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2.计算:(1)102;(2)103;(3)104;(4)105;(5)(0.1)2;(6)(0.1)3;(7)(0.1)4.二、新授现实中,我们常常遇到比100万更大的数.•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困难,那么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让我们先观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点? 102=100,103=1000,104=10000,…10n=0 1000n个即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5.67×108读作:“5.67乘10的8次方(幂)”.这样不仅可以使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例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中国人口约为1.3×109人,太阳半径约为6.96×108米,光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例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解:1000000=106(这里a=1省略不写)57000000=5.7×10000000=5.7×10711观察上面的式子,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1000000是7位整数,而10的指数是6,57000000是8位整数,而10的指数为7.即等号右边10的指数比左边整数的位数小1.问:如果一个数是6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10的指数是多少?•如果一个数有8位整数呢?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注意:“n位整数”是指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例如:831.5的整数部分是3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315×102.另外,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规定a必须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练习(课本第45页)解:1.10000=104,800000=8×105,56000000=5.6×107,7400000=7.4×106.2.1×107=10000000,4×103=4000,8.5×106=8500000,7.04×105=704000,3.96×104=39600.(原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比10的指数大1)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遇到一些较小的数据.例如存在于生物体内在某种细胞的直径约为百万分之一米,•即1•微米,••本次中特等奖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即0.000001,它们也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吗?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1、2题.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各是什么数?(1)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5米2.(2)人体中约有2.5×1013个红细胞.(3)全班每年大约有5.77×1014米3的水从海洋和陆地转化为大气中的水汽.(4)10-6米又称1微米.四、课堂小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注意a×10n中a的X围是1≤a<10,n是正整数,n 与原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m的关系是m-1=n,•反过来由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数时,原数的整数部分的数位m 比10的指数大1.(即m=n+1)另外,对于绝对值较大的负数,如-729000,它可表示为-7.29×105,它的意义是7.29×105的相反数,这里的a 仍然是1≤a<10.对于较小的数,如0.00012,因为0.00012=1.2÷10000=1.2÷104=1.2×4110=1.2×10-4.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4、5、9、10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3.2 科学计数法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3.2 科学计数法
想一想 对于小于 -10 的数能否用类似的科学记数法表示? 若能怎么表示? -567 000 000 = -5.67 ×100 000 000 = -5.67×108 .
回顾导入 如何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数:
小数点原来的位置
小数点最后 的位置
696000
小数向左移动了 5 次
696000 = 6.96×105
有理数 的运算
新知一览
有理数的加法 与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与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乘方 科学记数法
近似数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3.2 科学计数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1. 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 会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大数还原. 3. 通过探究活动,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
问题2:把下列各数写成 10 的幂的形式.
1000 =_1_0_3_,
1 000 000 =__1_0_6_,
10 000 000 =__1_0_7_, 1000···0(n 个 0) =_1_0_n____.
探究:等号左边整数中 0 的个数与右边 10 的指数 有什么关系?
10 ···0 = 10n,n 恰好是 1 后面 0 的个数. n个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一个整数 81555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8.1555×1010, 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___6___个.
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1.96×104 则它的原数是( D )
A. 0.000196
B. -1960
C. 196000
D. -19600
一个绝对值大于 10 的数都可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科学记数法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科学记数法教案人教版

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进一步体会大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教学难点: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与数位的关系。

正确掌握因此通过众多的实例,让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较大的数据。

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感受到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同时,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对大数的数感。

为此,使学生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而如何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大数成为本节的重点。

情境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方法:课时。

课时安排:1幻灯片、实物展示台。

教具:Powerpoint相互交流,各小组知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体验生新选代表发言,集体活中的大数。

交流意见。

1博大,激发学生新踊跃发言。

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生活中的大数3)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人;130000000029600000千米2()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到达值总产将我3)国信息工业(元。

383000000000进一步感受现实中的大数,创已各学生抒为科学记数法的设见,达成共识,引学习作好铺垫,情入课题。

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评价并揭示本节课题。

科学记数法.板书: 3323小建希所多少望中养成节约的良四学?好习惯。

4附:板书设计:3.3科学记数法n10a?1.形式:10a?1?(注:为自然数),n 与数位的关系是:2.特点:n1n=数位-教学反思:本节课遵循了以下教学理念:学生之间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师生是朋友,是合作者;1.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也充满合作.而且采取了灵活本课设计中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提问与练习,2.紧张活泼的教学节奏.多变的呈现方式,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紧张活泼的特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1.课上虽注重各种形式,各种手段教学,但有的只是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科学记数法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数字和小数字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表示方法、转换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大数字和小数字的转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等基础知识,对于数字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大数字和小数字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运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转换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转换方法;3.能够运用科学记数法处理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科学记数法的转换方法;3.运用科学记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转换方法;3.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解决;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大数字和小数字,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一颗原子核中的粒子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示这些数字。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字表示为科学记数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将给定的数字表示为科学记数法。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能力目标: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2、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用幻灯片的图画引出“天文数字”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数据:
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光的传播速度300 000 000米/秒,
地球表面积约为: 510000000000000平方米,
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
目前世界人口约7000000000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

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很大的数,看起来、读起来、写起来都不方便,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法呢?
问题1、102,103 ,104 分别等于多少?
问题2:10的乘方有何特点?
一般地,10的n 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 个0),所以就可以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
1、 教师给出科学记数法表示:a ×10( n )(1≤a <10,n 为正整数)。

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5.67×108 读作:5.67乘以10的8次方(幂)。

2、 回归课前出现的大数并将其改成科学记数法。

696 000=6.96×105
300 000 000=3×108 700 000 000=7×108
510000000000000=5.1×1014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设计,启发学生成功地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同时又通过学生示错,让学生记住a 的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三)感悟新知
1、归纳科学记数法概念: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 ×10n (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 n 为正整数),就叫做科学记数法.
2、议一议: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它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先确定“a ”的值: 110a ≤<
第二步:确定“n ”的值 : n 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减1
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000000 (2)57000000 (3)123000000000
解:(1)原式=1×106 (2)原式=5.7×107 (3)原式=1.23×1011
例2.下列各数是否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
(1) 2400000=0.24×107 (不是) (2) 2400000=2.4×106(是)
(3)3100000=31×105 (不是) (4)3100000=3.1×106(是)
例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
()43713.210(2)610(3)3.2510⨯⨯⨯
解:(1)原式=32000 (2)原式=6000 (3)原式=3250000
(四)巩固新知
1、将下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人的大脑约有10 000 000 000个细胞;
(2)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
(3)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 630 000公顷;
(4)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 000 000平方千米.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米3的水中约含有 3.34×1019个水分子
(2)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3米2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正反两个方面,不仅是及时巩固了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n与整数位个数之间的关系“窍门”,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感受,谈一谈学习体会,从而在知识、技能、情感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六)课后作业
1.教科书习题1.5第4、5题.
2.补充作业: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 900 200 ② 300
③ 10 000 000 ④-510 000
(2)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① 2.01×104 ② 6.070×105
③ 6×105 ④ 104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小题中的量:
①光的速度是300 000 000米/秒;
②银河系中的恒星约有160 000 000 000个;
③地球离太阳大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④月球质量约为734万吨.
(4)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平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一只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明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他离开5小时后水龙头流失了毫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与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

教师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我们只能在教学中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作出灵活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达到课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