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犀鸟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犀鸟科
< sizcache="106" sizset="242"> 中文学名:犀鸟科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突胸总目又名今颌总目;犀鸟科曾划归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亚目:犀鸟目(Bucerotiformes)由过去的犀鸟科升级而成。

科:犀鸟科(Bucerotidae) 属:共有12属,中国有4属。

种:世界45种,中国有4种:冠斑犀鸟、白喉(小盔)犀鸟、棕颈(无盔)犀鸟及双角犀鸟。

分布: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岛、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为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

犀鸟科(Bucerot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佛法僧目的1科。

因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

犀鸟科佛法僧目的1科,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

形似犀牛角而得名。

共有12属45种。

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岛、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为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

中国仅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和广西西南部,有4属4种:冠斑犀鸟、白喉(小盔)犀鸟、棕颈(无盔)犀鸟及双角犀鸟(见图)。

犀鸟科
犀鸟每年入春后约5~6月由群居转为成对,选择高大树
干距地约在16~33米处的树洞为巢,自己并不啄木,均利
用天然腐朽或白蚁侵咬的洞穴。

犀鸟的繁殖习性很特殊,雌鸟选好巢址后,在洞底铺一层碎木屑,就在洞内产1~4枚
纯白色的卵。

产卵后蹲在巢内不再外出,将自己的排泄物混着种子、朽木等堆在洞口。

雄鸟则从巢外频频送来湿泥、果实残渣,帮助雌鸟将树洞封住。

封树洞的物质渗有雌鸟粘性的胃液,因而非常牢固。

最后在洞口留下一个垂直的裂隙,供雌鸟伸出嘴尖接近雄鸟的喂食。

雌鸟幽囚洞中达数月之久,直到雏鸟快出飞时才破洞而出。

在此期间,全靠雄鸟喂食。

雄鸟能将胃壁的最内层脱落吐出,呈一薄膜状,用以贮存果实,以供雌鸟和雏鸟食用。

雌鸟出洞时已全身换上新羽,立即负责喂雏。

雌鸟在封闭的洞穴内,还不时地清扫粪便等污物,它直接用嘴抛出洞外,它自己排便时,将肛门对着洞口直接喷射出,这种奇特的生活方式,也许是防卫天敌的伤害,及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所形成的适应。

本科鸟类为善于攀援的并趾型鸟,其外趾和中趾基部有三分之二互相并合,中趾与内趾基部也有些并合。

冠斑犀鸟是中国最常见种,体大型,体重700~960克(雄)和600~850
克(雌);嘴巨大而下弯,象牙色,长130~140毫米;整个
体长700~800毫米;嘴上具一个侧扁的盔突,盔突随年龄而增长;眼周有裸露部,呈紫蓝色(雄)或肉色(雌);体羽纯黑
具绿色光泽,尤其是翅和尾更鲜亮,翅端和尾尖各具一道白斑。

斑犀鸟亦称"冠犀鸟",属佛法僧目,犀鸟科。

该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云南省的南部、西部以及广西省的西南部地区。

斑犀鸟体形十分奇特,为稀有的观赏珍禽之一,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冠斑犀鸟
冠斑犀鸟为大型鸟类。

体长74一78厘米。

嘴上具有大的单峰盔突,颜色为腊黄色或象牙白色。

盔突的内部为海绵状结构,很轻。

盔突背面由基部到先端有一块显著的黑色斑,盔突的两侧也各有一块黑色斑,从中部斜向喙的先端。

盔突上的黑色斑块的大小和颜色的深浅,随着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

幼鸟盔突上的黑斑极不明显,仅为灰黑色的阴影,随着年龄的增加,黑斑也逐渐明显和扩大。

另外雄鸟盔突上的黑斑比雌鸟要大得多,从嘴的基部直至盔突先端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而雌鸟在盔突的背面几乎没有黑斑。

雄鸟的头部、颈部、背部、包括两翅和尾羽为黑色。

头部、背部和两翅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尤其是翅膀上更为显著,翅膀的边缘为白色并杂有黑色。

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在
翅膀上形成显著的白色翅斑。

外侧尾羽上具有宽阔的白色端斑。

颏部、喉部、上胸部和腋羽为黑色,其余下体为白色。

雌鸟的羽色和雄鸟基本相似,但体形稍小。

眼睛大而美丽,虹膜为红褐色,眼周的裸露皮肤雄鸟为黑色或为紫蓝色,雌鸟为白色或肉白色。

喉侧的裸露斑块为肉色;跗跖和趾铅黑色。

冠斑犀鸟的分布范围(绿色部分)冠斑犀鸟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孟加拉国、泰国、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南部西双版纳,以及广西扶绥、大新、崇左、宁明、隆安、龙州、靖西等地。

冠斑犀鸟
冠斑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常绿阔叶林中。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

多在树上栖息和活动,有时也到地面上觅食。

叫声为“嘎克、嘎克、嘎克”,非常洪亮。

飞翔时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两翅平展,很象一架飞机,所以俗称“飞机鸟”。

它主要以榕树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蜗牛、蠕虫、昆虫、鼠类和蛇等。

吃食的时候,常常先将食物抛在空中,然后用嘴准确无误地一口叼住,再吞咽下去。

消化不了的果核、兽骨等食物残渣,则从胃中反吐出来。

冠斑犀鸟吃东西时,往往先用嘴将食物向上抛起,然后在用嘴准确的接件,吞下食物。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身型庞大
的犀鸟,飞行速度较慢,飞翔时翅膀发出极大的声响,就像天上过飞机一样,而且停落在树顶时,不时地发出响亮而粗历的鸣叫声,连续不断,能传出很远,如同马嘶一般。

冠斑犀鸟一般寿命在30-40岁左右,最高寿的可达50岁。

摄于广西西大明山保护区的冠斑犀鸟繁殖期为4一6月。

营巢于悬崖绝壁上的石洞、石缝或者树洞的底部,有的巢可以连续几年使用。

石洞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0米左右,洞口的
直径为60厘米左右,巢中铺垫有松树叶、杂草、羽毛等。

巢的直径为27厘米,深度为13厘米。

每窝产卵2一3枚。

由雌鸟在洞口封闭的巢中孵卵。

冠斑犀鸟春末夏初交配,它们选择在天然大树洞里孵卵,当雌鸟产完卵后,就卧在树洞里孵卵,雄鸟衔泥将洞口封闭,只留一个投食的小孔(这种奇特的育雏方式,有利于保护后代免受蛇类和其他禽兽的侵害)。

在雌鸟卧巢孵卵期间,全
由雄鸟衔食从小孔中给雌乌喂食,直到孵出的雏鸟羽毛长齐。

雄鸟每天远寻近觅,劳碌奔波于森林与“家庭”之间,把获得
的食物喂进雌鸟和雏鸟的嘴里。

雄鸟白天忙过,夜晚还要栖息在洞外树上,站岗放哨,警惕妻儿受到敌人的侵害。

待幼鸟羽毛丰满,雌雄鸟才破洞团聚,并共同带领小鸟练飞觅食。

一对犀鸟中,如有一只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故被人誉为“钟情鸟”。

[1] 濒危等级
冠斑犀鸟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
生效年代: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
生效年代:1996濒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主要原因是自六十年代以来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致使其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目前仅在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定数量。

该种鸟类的种群数量已经处于日趋减少的状况。

因为贸易被捕猎:在现实生活中,冠斑犀鸟奇特的封闭式繁殖习性虽然能够保证雌鸟和雏鸟不被天敌袭击,但在人类的不法行为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出外觅食的雄鸟惨遭偷猎者捕杀,雌鸟和雏鸟由于得不到食物供给,被活活饿死在洞中。

因此,必须坚决地铲除偷猎,以及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等现象,才能使它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生活,繁衍生息。

保存现状
由于冠斑犀鸟的配对几乎是终身制,猎杀一只就相当于毁灭了整个家庭,现在,冠斑犀鸟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衡,种群数量也在继续的下降之中。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广西西南地区几乎都有冠斑犀鸟的分布。

由于栖息地不断被蚕食,猎杀
的行为屡禁不止,冠斑犀鸟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

目前广西确切知道有冠斑犀鸟的分布的地区仅仅限南宁西部的西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数量也由之前的上千只急速下降到不足50只。

[2]
冠斑犀鸟由于冠斑犀鸟奇特的繁殖习性,产地的傣族同胞都叫它“爱情鸟”,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说在很早以前,原始森林中住着一对青年夫妻,男的叫岩歌,女的叫玉坎。

岩歌是傣旅的好猎手,玉坎是有名的美人。

他们新婚燕尔,情意缠绵。

为了自己外出打猎的时候,不使玉坎遭到坏人的伤害,岩歌每次外出时都把竹楼的楼梯抽到楼上去,然后从外边把门窗封好,给玉坎留下足够的食物,让她一个人在家中织筒裙、编竹席,一直等到他打猎归来。

但是,有一次发生了意外。

岩歌在打猎的时候在山中迷了路,过了整整20多天后才回到家中,而玉坎却早已饿死了。

岩歌悲痛欲绝,放声大哭,然后用白布把玉坎的尸体和自己裹在一块,将竹楼点燃起熊熊的大火。

从此以后,这对恩爱夫妻就变成了两只冠斑犀鸟,仍然保持着火热而纯真的爱情和独特的生活习性。

盔犀鸟(Rhinoplax vigil)是旧大陆的一类热带鸟。

头骨像头盔,套在突出的喙上面,被称为鹤顶红。

用其头骨制成的各
种工艺品被广为收藏。

收藏界中的一红,二白,三黄。

一红即鹤顶红,是犀盔鸟头骨,珍贵无比。

但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高仿鹤顶红,实为树脂、蜜蜡等之类的混合物,藏家一定要多加辨认。

盔犀鸟头骨工艺品
盔犀鸟(helmeted hornbill),属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犀鸟科(becerotidae)。

分类学中为Rhinoplax属中一种,该属名尚无中文翻译。

犀盔鸟应该在元代之后。

史料中,最早出现“鹤顶”一词,是元末汪大渊的《岛夷志略》。

所记出产国有丹马令、吉兰丹、苏洛鬲、龙牙犀角、须文答剌等。

但没有说其以此为贡物。

而鹤顶作为贡物入中国的,最早可能在至元间。

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二十八年冬十月)癸未,罗斛国王遣使上表,以金书字,仍贡黄金、象齿、丹顶鹤、五色鹦鹉、翠毛、犀角、笃缛、龙脑等物。

”《岛夷志略》有罗斛国,没有说它在哪里,只是说:“其田平衍而多稼,暹人仰之。

气候常暖如春。

”并且罗斛国所贡多为东南亚土产,故应位于南洋,多数学者认为在今泰国湄南河下游。

罗斛国所贡的“丹顶鹤”很可能就是鹤顶,因为丹顶鹤产于亚洲东北,足迹罕至南亚,即使偶有迷鸟也非常少,不可能作为贡品。

而对它大量接触则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郑和随员巩珍的《西
洋番国志》、马欢的《瀛涯胜览》,以及费信的《星槎胜览》等书中,都或繁或简地提到这种奇特的鸟类。

正因为其头胄的特殊,出产国常作为贡品以入中国。

据《明史》记载,曾进贡过鹤顶的国家,只有浡泥、满剌加、榜葛剌三个而已。

又说文郎马神产鹤顶,但没有说它曾贡。

《明史》择要而记,不可能把所有的事详细记录。

征之《明会典》,则曾以此为盔犀鸟的型态。

鹤顶作为贡物以入中国,明载《会典》自无可疑,但各出产国自宣德以后贡者日稀。

其最后入贡时,据《明史》爪哇、浡泥在嘉靖九年、满剌加在正德三年、苏门答剌在成化二十二年。

且其进贡都不是经常性的。

[1]
盔犀鸟
盔犀鸟主要体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为白色,并有黑色宽条纹。

公鸟头颈肌肤裸露,呈红色。

头胄中后部外表鲜红,前部与喙为黄色。

母鸟颈为淡蓝色,头胄小,颜色亦较淡。

体型是所有犀鸟科鸟类中最大的,公鸟自喙尖至尾端约125厘米,并有长达五十公分的两根中央细长尾羽;母鸟体型略小而无长尾羽。

[2]
产于马来半岛、婆罗州和苏门答腊等地500米以下的低海拔森林中,其头胄有犀鸟象牙之称。

[2]
通常成对或小群生活,繁殖特性如同多数犀鸟科鸟类一样,筑巢于树洞,雌鸟产卵其中,雄鸟以泥封洞口,仅留一小孔自外喂食,雏鸟孵化至羽毛接近长全时,母鸟才破洞飞出。

[2]
食性为杂食,食谱包括果实、昆虫、蜥蜴,以及小蛇等。

[2] 清中期鹤顶红透雕螭龙纹带扣
一般的鸟类头骨皆为中空,无法雕刻,而盔犀鸟的头胄部分为实心,且外红内黄,质地细腻,易于雕刻,堪比象牙。

盔犀鸟的头胄之所以被称为鹤顶红,并非因出产地命名,而
是东南亚藩属国作为贡品进贡的头胄,无人知晓该鸟形态,便将其冠以“仙鹤”之名。

恰因古代文官朝服之上多有以“仙鹤”为图案,这种“官居一品”、“指日高升”的寓意便自然赋予其中,取其色泽红艳之故,故称鹤顶红。

可制成鼻烟壸、皮带扣,雕刻小动物或山水人物艺术品。

尤其直接雕刻于其头部的精巧雅致雕刻品,形态美妙无比,非一般象牙雕能媲美。

鹤顶在元代已入中国,但广为国人所知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

因出产国多以为贡物,故典制不仅在贡国下列出,且还规定了正式的回赐价格。

朝廷的官员多用于制杯、腰带等以资赏玩。

明中叶后国力渐渐减弱,出产国不再进贡,因此鹤顶红逐渐变,因而更加贵重;至清初实施海禁政策,与产地贸易断绝,在中国遂至绝响。

但因只见制成品而未睹活物,明人记述中有很多是凭成品猜测而出错的。

[2]
2010年以后,中国民间开始出现盔犀鸟头胄原料,一般多
做成挂牌或整件加工,其价格没有少于万元的。

在2004年北京翰海的秋拍中,清中期·鹤顶红朝珠(一百零
八粒),估价5万至7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4.3 万元。

在2007年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就有一只齐白石作鹤顶红“一品仙鹤”鼻烟壶,成交价超过65万元。

在2011年苏州的拍卖市场上,一件清·鹤顶红龙纹带扣的成交价为3万元。

[1]
2012年9月13日,武昌红巷艺术城的祥德轩中的一串清鹤顶红手串,经武汉收藏家协会古玩专业委员会会长吴兴平鉴定,估价40万-50万元。

[3]
有人认为盔犀鸟罕见的主因是过度猎捕而致稀有,以致绝迹于中国。

此说虽言之成理,但尚需斟酌。

最起码在明末以前,猎捕过度说是值得讨论的。

众所周知,人类近数十年对雨林的开发,是导致当地许多物种减少、消失的主因。

假如盔犀鸟在四、五百年前就已濒临灭绝,再经近世的栖地破坏,恐怕今日早无遗种了。

[
棕颈犀鸟,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属于犀鸟科,为典型的热带留鸟,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中。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棕颈犀鸟,属于犀鸟科,学名为Aceros nipalensis。

别名:棕颈无盔犀鸟,亦称无斑犀鸟。

是大形鸟类。

同物异名:Bucero nipalensis Hodgson,1829,
棕颈犀鸟
全长约120厘米。

雄鸟头、颈、胸部羽毛棕色;眼周淡蓝色;喉部皮肤亮腥红色。

背、翅黑色,具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先端白色。

尾羽基部黑色具绿光泽,下半部为白色。

腹部、两胁及肛周为棕红色。

嘴蜡黄色长而大,上嘴有宽黑斑纹。

脚为带棕或绿的黑色。

雌鸟两翅和尾羽带有白色,羽衣除头和羽冠外均为黑色而具绿色光泽。

雌雄鸟都有强大的嘴,嘴形巨大而向下弯曲,嘴上无盔突(即盔状突起)。

雄鸟的上嘴为黄白色,靠近基部的两侧有大约5道横行的黑色雕纹,下嘴的基部为橄榄色,端部为乳白色。

眼周裸露的皮肤为亮蓝色,嘴基的皮肤为紫蓝色,其后有一个大的肉色斑。

喉部的裸露部分为亮红色,基部为青蓝色。

头上具有象头发一样的羽冠,羽冠和整个头部,以及颈部和胸部均为橙棕色,腹部和其余下体逐渐变为栗色。

背部和翅膀为黑色,具有绿色光泽,初级飞羽的尖端为白色。

尾羽基部的一半为黑色,端部一半为白色。

雌鸟的头部、颈部和下体为黑色。

脸部裸露的皮肤为淡蓝色,嘴基裸露的皮肤为深蓝色。

嘴较雄鸟的嘴为小,嘴上的雕纹也比较少,其余和雄鸟基本相似。

叫声:雄雌两性均发出轻声啸叫Kup,声不如双角犀鸟深沉。

虹膜为血红色,脚和趾为褐色或绿黑色。

[1]
为典型的热带留鸟,较其他犀鸟更喜山区环境,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海拔600 -1800米)中,在树洞内营巢。

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

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

常成对或10多只集结成小群活动。

主要以榕树果等肉质野果为食。

棕颈犀鸟
一般在4~6月繁殖,利用自然的大树洞营巢,每窝产卵1或2枚,卵的大小平均为59.2×43.1mm,卵壳呈白色。

由雌鸟孵卵。

产于云南南邻、西藏东南部。

喜马拉雅山脉从尼泊尔至中国西南、缅甸北部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棕颈犀鸟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西双版纳的勐腊自然保护区内偶尔见到,估计数量大约每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分布于1~3只。

国外广泛分布于不丹、印度、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

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树林地区。

随着各国热带两林地区的广泛发展及开垦种植经济作物等因素,令其栖地减少;乱捕滥猎的情况也时有所闻。

国内外动物园有饲养,但未有成功繁殖纪录。

[2]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VU A1cd+2cd,C1 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生效年代:1996
栖息地破坏: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开垦,使棕颈犀鸟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为贸易被捕猎:由于棕颈犀鸟为保护动物,一些不法商贩收购棕颈犀鸟以牟取高额利润。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
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将棕颈犀鸟列为地区重点保护动物,严禁猎捕。

双角犀鸟是大型鸟类,也是中国所产犀鸟中体形最大的一种。

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

产于云南南部。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名称:双角犀鸟
双角犀鸟全球主要分布图
拉丁学名:Bucerosbicornis
是否药用动物:否是否经济动物:是迁徙:留鸟。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喜林中沟谷地带。

体型:体长1.2米;嘴峰30厘米;翅50厘米;尾380-432mm;跗蹠73-75mm。

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

主要在树上觅食,有时也到地上觅食。

习性: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

双角犀鸟
体长达120厘米左右。

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

体羽主要为黑白两色。

喙和盔突巨大呈蜡黄色,顶部双隆起形似双角;周围羽毛向两侧扩展至眼后,与颏、喉连成一圈黑色;头的余部及颈白而沾黄。

上体及胸皆黑色。

翅黑色,飞羽基部和先端白色。

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带纹。

腹至尾下覆羽白色。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中,常5、6只至数十只结群
活动。

主要吃各种野果,也食蛇、蜥蜴、大型昆虫、鼠类和谷物。

繁殖习性似冠斑犀鸟。

[1] 上嘴和盔突顶部均为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呈象牙白色。

它的颊、颏和喉等部位均为黑色,后头、颈部为乳白色,背、肩、腰、胸和尾上的覆羽都是黑色,腹部及尾下的覆羽为白色。

翅膀也是黑色,但翅尖为白色,还有明显的白色翅斑,极为醒目。

尾羽为白色,但靠近端部有黑色的带状斑。

腿灰绿色并沾有褐色,爪子几乎为黑色。

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只是盔突较小。

有趣的是雄鸟眼睛内的虹膜为深红色,雌鸟的却是白色,在它们的眼睛上还生有粗长的睫毛,这是其他鸟类所少见的。

双角犀鸟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的盈江、西双版纳等地。

这种鸟类最长可存活大约50年。

[2]
双角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
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

它在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

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犀鸟群大多固定在一个地点取食,直到食物吃尽才更换新的取食地点。

它们也常常成群飞行,一个接一个地前后鱼贯前进。

飞翔时速度不快,姿态也很奇特,头、颈伸得很直,双翅平展,作几次上下鼓动后,便靠滑翔前进,然后再鼓动几下翅膀,如此反复进行,如同摇撸一般。

由于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飞羽的基部,所以
在飞行时飞羽之间会发出很大的声响。

它在鸣叫时,颈部垂直向上,嘴指向天空,发出粗厉、响亮的叫声。

日落时,便飞到为密集的叶簇所遮蔽的大树顶上过夜。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杂,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

一般在树上觅食,也有时在地上。

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

双角犀鸟每年的3—6月是双角犀鸟的繁殖期,巢大多是选择森林中的菩提树等高大乔木上的天然树洞,对其进行加工和修整而成。

这种树洞又大又宽,离地面也很高。

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少数为1枚或3枚。

卵刚产出时为纯白色,以后变为淡皮黄色或皮黄褐色。

雌鸟承担孵卵,孵化期大约为31天,雏鸟为晚成性。

雌鸟在孵卵期间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和粪便混合后堆积在洞口,将洞口封闭缩小,同时雄鸟也在外面用它的大嘴衔泥,并混合果实、种子和木屑将洞口封闭,仅留一个小孔让雌鸟嘴端能够伸出,颇有点“金屋藏娇”的意味。

雌鸟在洞中孵卵、育雏,既安全,又舒适,不怕风吹日晒,还有利于保护雏鸟免遭蛇类、猴类和猛禽等的威胁和侵害。

雌鸟和雏鸟排便时,把肛门对准洞口,直接喷射出去,雌鸟还不时地用嘴将洞内的污物清除出洞口,以保
持洞内的清洁。

雌鸟在雏鸟孵出后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换羽,这时几乎没有飞翔的能力,换羽之后,便将洞口的封闭物啄破,与长大的雏鸟一起飞出来。

整个孵卵、育雏期间的食物,全由雄鸟供给。

为了使“娇妻爱子”们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
雄鸟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飞到外面觅食。

这时,雄鸟还会将自己砂胃中的一层壁膜脱落下来,吐出体外,形成一个薄囊,它就用这个薄囊临时贮存觅到的浆果、坚果等食物,带回巢中。

如果雌鸟没有伸出嘴来迎候,雄鸟便用嘴轻轻地敲打树干,通知雌鸟取食。

因此,到繁殖期结束的时候雌鸟和雏鸟都长得很肥胖,而雄鸟却累得精疲力尽,瘦骨嶙峋。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0)濒危等级:濒危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现已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的严重濒危物种。

[2]
中国红皮书:EIucn2000:LR/ntIucn2003:VUA1acd 2acd;C1.2001,2003:LR/ntver2.3(1994).
奇特的恋爱双角犀鸟无人时偷吻
没人时,它们就珍惜分分秒秒,深吻缠绵;一看见有人,两只鸟就立刻分开,像害羞一样。

”昨日,野生动物园里犀鸟的饲养员讲述了这样一则趣事。

犀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颜色异常鲜艳,外表特别漂亮。

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它们那长长的大嘴。

对它们来说,深吻可不容易。

不过,这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