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设计原理图
设计层次电路原理图

绘制导线 将方块电路以及方块电路端口均放置完成后,还要用导线将这 些方块电路端口连接起来,这样才能使这些方块电路在电气 意义上连接起来。 先单击“连线工具条”中左上角的按钮,然后将光标移至工作 区中,此时鼠标指针上方就会出现一个“十”字光标。将鼠 标光标移到需要绘制导线的地方(“十”字光标随鼠标的的 移动而移动),在导线的起始点单击左键一次,然后在该点 拖动鼠标(左键一直按下),随着鼠标的拖动,工作区中就 会出现一条导线。导线绘制到终点后,单击一次鼠标右键即 可完成该条导线的绘制工作。
图4-1(b)
4.3 层次原理,结合下 图4-2所示实例,介绍绘制层次原理图的一般过程。 图4-2是一个层次原理图,整张原理图表示了 一个完整电路,包含: ◇存储器模块(Memory.sch) ◇CPU模块(CPU.sch) ◇电源模块(Power.sch) ◇CPU时钟模块(CPUClk.sch) ◇并行接口模块(PPI.sch) ◇串行接口模块(Serial.sch)
第4章 设计层次电路原理图
4.1 4.2 4.3 4.4
自上而下设计层次原理图 自下而上设计层次原理图 层次原理图的建立 层次原理图总图/功能电路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层次化电路图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模块化的 设计方法。用户可将设计的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 子系统下面又可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在 细分为若干基本模块。 设计好基本模块,定义好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 即可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双击绘制的 方块电路就 会弹出一个 属性设置对 话框,如图 3-5所示。 在该属性设 置对话框中 可以对方块 电路的名称、 颜色、边框 宽度、坐标、 大小等参数 进行设置。
绘制完方块电路后,还需要在该方块电路上放置方块 电路端口,才能完成一个方块电路的工作。 单击“连线工具条”上的方块电路端口制作按钮,然 后将光标移至工作区中,此时就会发现鼠标指针上 方有一个“十”字光标,如图3-7(左图)所示。
常用防雷电路设计参考原理图

防雷器基本电路设计图目录一、交流电源防雷器(一)单相并联式防雷器(电路一~电路三)1~3 (二)三相并联式防雷器(电路一~电路三)(三)单相串联式防雷器(通用安全保护电路)(四)三相串联式防雷器(通用安全保护电路)二、通信机房用直流电源防雷器(一)并联式防雷器7 81、正极接地(–48V)直流电源92、负极接地(+24V)直流电源103、正负对称(±110V)直流电源11 (二)串联式防雷器1、正极接地(–48V)直流电源122、负极接地(+24V)直流电源133、正负对称(±110V)直流电源14三、通用二级信号防雷器(一)双绞线型信号电路通用电路一~通用电路五15~19 (二)同轴线型信号电路(1)外导体接地电路(通用电路一~通用电路三)20~22 (2)外导体不接地电路(通用电路一~通用电路二)23~24 (三)提高传输频率/速率的方法25四、小功率电源变压器或开关电源保护电路(电路一~电路三)26~28五、通讯电子设备的保护电路(电路一~电路三)六、直流电源与信号同传的保护电路七、信号电路的双重二级保护方式八、检测/控制电路的保护(接地、不接地)九、单级信号防雷器29~313233 34~351、只用玻璃放电管的保护电路362、只用半导体过压保护器的保护电路373、只用TVS 管的保护电路384、复合单级保护电路39十、天馈防雷器1、单级电路天馈防雷器402、二级电路天馈防雷器413、三级电路天馈防雷器42十一、防静电保护器431 一、交流电源防雷器(一)单相并联式防雷器说明:1、优点:电路简单,采用复合对称电路,共模、差模全保护,L、N 可以随便接。
缺点:压敏电阻RV1 短路失效后易引起火灾。
最好在每个压敏电阻上串联一个工频保险丝以防压敏电阻短路起火。
如果L、N 线不可能接反,则可省去压敏电阻RV2、RV3,将放电管G 的上端直接接到N 线上,构成“1+1”电路。
2、压敏电阻的压敏电压值参照下表选取(选压敏电压高一点的更安全、耐用,故障率低,但残压略高);根据通流容量要求选择外形尺寸和封装形式,或采用几个压敏600V。
AltiumDesigner电路设计之原理图设计基础

总结词
元件库缺失是电路设计中最常见的问题 之一,它可能导致设计无法进行或无法 正确进行。
VS
பைடு நூலகம்
详细描述
当设计师在Altium Designer中找不到所 需的元件库时,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 1. 检查元件库是否已经正确安装;2. 确 认元件库的路径是否正确;3. 尝试在网 上查找该元件库并下载安装;4. 如果以 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联系 Altium Designer的技术支持寻求帮助。
PROTEL
一款经典的电路设计软件 ,具有丰富的元件库和强 大的布线功能。
02 原理图设计基本元素
电路元件
电阻(Resistor)
电容(Capacitor)
表示电路中电阻的元件,用于限制电流。
表示电路中电容的元件,用于存储电荷。
电感(Inductor)
二极管(Diode)
表示电路中电感的元件,用于存储磁场能 量。
通过原理图,设计师可以清晰 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便于 后续的电路板设计和调试。
原理图设计通常使用专门的原 理图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设计流程
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的电路元件资料、芯 片数据手册等。
检查与修改
对绘制的原理图进行检查和修 改,确保其正确性和可实现性 。
确定设计目标
模块化设计
详细描述
层次化电路原理图设计是将整个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子图。这种设计方法有利于 提高电路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便于多人协作设计和项目管理。在设计时,应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合理划分模 块,明确模块间的接口和信号传递关系。
实例四:混合电路原理图设计
总结词
多种元件与技术融合
第4章 电路原理图设计

3.设置完毕,单击
按钮,关闭对话框。光标变为十字型,带有一
个定义好的线束连接器,带有端口,且线束入口分类显示,如图所示。
4. 在自动绘制导线状态下,按Tab键,会打开如图所示的【点对点布线选项】对话框 ,可设置绘制导线的定时时间以及避免切割导线的要求。
开始点对点自动绘制导
绘制完成
【点对点布线选项】对话框
5
3.放置电源和地端口
电源端口和地端口是电路原理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 电源和地端口的形式,每种形式都有一个相应的网络标签作为标识。
在Altium Designer系统中,通过执 行【视图】|【工具栏】|【自定义】 命令,单击弹出的Customizing Sch Editor对话框的【工具栏】标签页, 同时在Altium Designer工具栏会出 现一个专用的【原理图快捷键】工 具栏,用于显示所有可用的快捷操 作,如图示。
2
2. 绘制导线 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主要是通过导线来完成。导线是电路原理图中最重要也是 用得最多的图元,它具有电气连接的意义
例:放置总线入口
(1)执行【放置】|【总线入口】命令,或者,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绘制总线入口图 标 ,光标变为十字型,并带有总线入口/或\
开始放置总线入口
(2)按空格键调整总线入口的方向(有 、 、 、 四种选择),移动光标到需要的位置处 (总线与导线之间),连续单击鼠标,即可完成总线入口的放置,如图所示。单击鼠标右键或按 Esc键退出放置状态。
开关电源制作设计(电路原理图+PCB)

一、工作原理我们先熟悉一款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该电源可输出5V电压,如图1所示。
1. 抗干扰电路在电网输入端首先设置一个NTC5D-9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用是保护后面的整流桥,刚开机时热敏电阻处于冷态,阻值比较大,可以限制输入电流,正常工作时,电阻比较小。
这样对开机时的浪涌电流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电容CY1、CY2、CY3、CY4用以滤除从工频电网上进入开关稳压电源和从开关稳压电源进入工频电网的不对称杂散信号,电容CX1、CX2用以滤除从工频电网上进入开关稳压电源和从开关稳压电源进入工频电网的对称杂散信号,用电感L1抑制从工频电网上进入开关稳压电源和从开关稳压电源进入工频电网的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杂散干扰电流信号。
采用高频特性好的瓷片电容和铁芯电感,实现开关稳压电源电路中的高频辐射不污染工频电网和工频电网上的杂散电磁波不会窜入开关稳压电源电路中而干扰和影响其工作,对高频分量或工频的谐波分量具有急剧阻止通过功能,而对于几百赫兹以下的低频分量近似一条短路线。
图1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图2. 整流滤波电路在电路中D1、D2、D3、D4组成全桥整流电路,把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然后用C1进行滤波,最后变成直流输出供电电压,为后级的功率变换器供电,整流滤波后的电压约为300V。
3. UC3842供电与振荡300V的脉动直流电压,此电压经R12降压后给C4充电,供电UC3842的7脚,当C4的电压达到UC3842的启动电压门槛值时,UC3842开始工作并提供驱动脉冲,由6脚输出推动开关管工作。
一旦开关管工作,反馈绕组的能量经过D6整流,C4滤波,又供电到UC3842的7脚,这时可以不需要R12的启动了。
C9、R11接UC3842的定时端,和内部电路构成振荡电路,振荡的工作频率计算为:f=1.8/(Rt*Ct)代入数据可计算工作频率:f=68.18K4. 稳压电路该电路主要由精密稳压源T L 4 3 1 和线性光耦P C 8 1 7 组成,假设输出电压↑→经过R 1 6 、R 1 9 、R20、RES3的取样电压↑→TL431的1脚电压↑,当该脚电压大于TL431的基准电压2.5V时,TL431的2、3脚导通,→通过光电耦合到UC3842的2脚,于是UC3842的6脚驱动脉冲的占空比↓→开关变压器T1绕组上的能量↓→输出电压↓,达到稳压作用;反之,假设输出电压下降,则稳压过程与上相反。
较复杂电路的原理图设计

1.4 频率计顶层电路设计
图6-17 频率计顶层电路原理图(文件:ft_top.gdf)
1.4 频率计顶层电路设计
图6-18 频率计工作时序波形
EDA技术实用教程
图6-12 两位十进制计数器工作波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频率计主结构电路设计
图6-13 两位十进制频率计顶层设计原理图文件
1.2 频率计主结构电路设计
图6-14 两位十进制频率计测频仿真波形
1.3 测频时序控制电路设计
图6-15 测频时序控制电路
较复杂电路的原理图设计
1.3 测频时序控制电路设计
图6-16 测频时序控制电路工作波形
EDA技术实用教程
较复杂电路的原理图设计
1.1 设计有时钟使能的两位十进制计数器
图6-9 用74390设计一个有时钟使能的两位十进制计数器
1.1 设计有时钟使能的两位十进制计数器
图6-10 调出元件7439
图6-11 从Help中了解74390的详细功能
1.1 设计有时钟使能的两位十进制计数器
AD15电路原理图设计 PPT

2.2.2 原理图编辑界面
➢ 1. 主菜单栏
➢2. 标准工具栏
➢3. 布线工具栏
2.2.2 原理图编辑界面
➢ 4. 实用工具栏
➢ 5. 格式化工具栏
➢ 6. 编辑窗口
编辑窗口就是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的工作平台。在此窗口内,用户可以新画一个原理图,也可 以对现有的原理图进行编辑和修改。
➢ 7. 【图纸】框
2.6.1 原理图连接方法
➢ 1.使用菜单命令 执行【放置】命令,则弹出菜单列表。 2.使用【布线】工具栏
【放置】菜单中,直接单击该工具栏中的相应图标,即可完成相 同的功能操作。 3.使用快捷键 在Altium Designer系统中,提供了一个专用的【快捷方式】面 板,用于显示所有可用的快捷操作,用户可随时查阅。
2.6.7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1)执行【放置】/【端口】命令,光标变为十字型,并带有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符号。 (2)移动光标到适当位置处,当出现红色米字标志时,表示光标已捕捉到电气连接点。单击鼠 标确定端口的一端位置,然后拖动鼠标使端口的大小合适,再次单击鼠标确定端口的另一端位置, 即完成了输入输出端口的一次放置。 (3)双击所放置的端口(或在放置状态下,按Tab键),打开【端口属性】对话框。 (4)单击鼠标右键或按Esc键即可退出放置状态。
ad15电路原理图设计21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步骤22原理图编辑环境221创建原理图文件222原理图编辑界面223原理图编辑画面管理224原理图纸的设置225原理图工作区参数设置226元器件库的操作23元器件的放置231使用实用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放置元器件232使用元器件库管理器放置元器件24编辑及调整元器件的属性241元器件属性的编辑242元器件自动标号243快速自动标号与恢复25调整元器件251元器件位置的调整252元器件的简单复制与粘贴253元器件的智能粘贴254元器件的阵列粘贴26绘制电路原理图261原理图连接方法262绘制导线263放置电源和地端口264绘制总线265放置总线入口266放置网络标号267放置输入输出端口268放置线束269放置电气节点2610放置没有erc标志27思考与练习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继续保持安静布线工具栏222编辑窗口编辑窗口就是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的工作平台
最简单的短路保护电路图汇总(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最简单的短路保护电路图汇总(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最简单的短路保护电路图(一)简易交流电源短路保护电路交流电源电压正常时,继电器吸合,接通负载(Rfz)回路。
当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时,KA两端电压迅速下降,KA释放,切断负载回路。
同时,发光二极管VL点亮,指示电路发生短路。
最简单的短路保护电路图(二)这是一个自锁的保护电路,短路时:Q3极被拉低,Q2导通,形成自锁,迫使Q3截止,Q3截至后面负载没有电压,这时有没有负载已经没有关系了,所以即使拿掉负载也不会有输出。
要想拿掉负载后恢复输出,可以在Q3得CE结上接一个电阻,取1K左右。
C2和C3很重要,在自锁后,重启电路就靠这两个电容,否则启动失败。
原理是上电时,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C2使得Q2基极在上电瞬间保持高电平,使得Q2不导通。
C3则使得上电瞬间Q3基极保持低电平,使得Q3导通Vout有电压。
这样R5位高电平,锁住导通。
最简单的短路保护电路图(三)缺相保护电路由于电网自身原因或电源输入接线不可靠,开关电源有时会出现缺相运行的情况,且掉相运行不易被及时发现。
当电源处于缺相运行时,整流桥某一臂无电流,而其它臂会严重过流造成损坏,同时使逆变器工作出现异常,因此必须对缺相进行保护。
检测电网缺相通常采用电流互感器或电子缺相检测电路。
由于电流互感器检测成本高、体积大,故开关电源中一般采用电子缺相保护电路。
图5是一个简单的电子缺相保护电路。
三相平衡时,R1~R3结点H电位很低,光耦合输出近似为零电平。
当缺相时,H点电位抬高,光耦输出高电平,经比较器进行比较,输出低电平,封锁驱动信号。
比较器的基准可调,以便调节缺相动作阈值。
该缺相保护适用于三相四线制,而不适用于三相三线制。
电路稍加变动,亦可用高电平封锁PWM信号。
图5 三相四线制的缺相保护电路图6是一种用于三相三线制电源缺相保护电路,A、B、C缺任何一相,光耦器输出电平低于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封锁PWM驱动信号,关闭电源。
六款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内附原理图详解

六款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内附原理图详解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一)简单实用的开关电源电路图调整C3和R5使振荡频率在30KHz-45KHz。
输出电压需要稳压。
输出电流可以达到500mA.有效功率8W、效率87%。
其他没有要求就可以正常工作。
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二)24V开关电源,是高频逆变开关电源中的一个种类。
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道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24V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是:1.交流电源输入经整流滤波成直流;2.通过高频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将那个直流加到开关变压器初级上;3.开关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高频电压,经整流滤波供给负载;4.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M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24v开关电源电路图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三)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下图所示。
这种电路在形式上与单端反激式电路相似,但工作情形不同。
当开关管VT1导通时,VD2也导通,这时电网向负载传送能量,滤波电感L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L通过续流二极管VD3 继续向负载释放能量。
在电路中还设有钳位线圈与二极管VD2,它可以将开关管VT1的最高电压限制在两倍电源电压之间。
为满足磁芯复位条件,即磁通建立和复位时间应相等,所以电路中脉冲的占空比不能大于50%。
由于这种电路在开关管VT1导通时,通过变压器向负载传送能量,所以输出功率范围大,可输出50-200 W的功率。
电路使用的变压器结构复杂,体积也较大,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电路的实际应用较少。
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四)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六所示。
它属于双端式变换电路,高频变压器的磁芯工作在磁滞回线的两侧。
电路使用两个开关管VT1和VT2,两个开关管在外激励方波信号的控制下交替的导通与截止,在变压器T次级统组得到方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变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DC-DC隔离电源设计电路原理图

紧凑型全桥DC-DC隔离电源设计电路原理图新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作为功率变换器的核心器件,其驱动和保护电路对变换器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集成驱动是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驱动板,具有安装方便、驱动高效、保护可靠等优点,是目前大、中功率IGBT驱动和保护的最佳方式。
集成驱动一般包括板上DC-DC隔离电源、PWM信号隔离、功率放大、故障保护等4个功能电路,各功能电路之间互相配合,完成IGBT的驱动及保护。
输入电源为板上原边各功能电路提供电源,两路DC-DC隔离电源输出分别驱动上、下半桥开关管,同时为IGBT侧故障检测和保护电路提供电源,因此集成驱动板上电源是所有电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文中的半桥IGBT集成驱动板需要两组隔离的正负电压输出,作为IGBT的驱动及保护电路电源。
由IGBT的驱动特点可知,其负载特性类似于容性负载,要达到可靠、快速的开通或关断,就要求电源具有很好拉/灌电流能力,即良好的动态特性。
半桥IGBT由上、下两路开关管组成,型号相同,导通、关断的驱动电压、电流特性一致,作为双路隔离DC-DC电源的负载,其负载特性是稳定的。
因此可以设计两路隔离电源,按照所要驱动的最大负载设计,不需要进行反馈控制。
实际设计时必须依据选用的IGBT开关管参数和工作频率,核算驱动板电源功率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需重新选用开关管。
1IGBT半桥集成驱动板电源设计1.1IGBT半桥集成驱动板电源特点电力电子变换拓扑中,以半桥IGBT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拓扑设计最为广泛,相应地对其有效驱动和可靠保护由半桥IGBT集成驱动板实现。
半桥IGBT集成驱动板自身必须具备两路DC-DC隔离电源,该电源要求占用PCB面积小、体积紧凑、可靠性高,并且两组电源副边完全隔离。
在大功率半桥IGBT集成驱动单元的项目中,针对驱动单元需要高效、可靠的隔离电源,设计了一种电源变压器原边控制拓扑,即两组隔离电源变压器原边共用一组全桥控制的思路,提高了电源功率密度和效率,节省了功率开关数量。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图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
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
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
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
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
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V1为单结晶体管BT33C,它与R1、R2、R3和C1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SCR为单向可控硅,按下启动按钮AN1后,电路通电,因为SCR无触发电压,所以不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电源通过R4和VD1给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Vcc-VD1压降)。
同时,电源经R1给电容C1充电。
数秒后,C1上电压充到V1的触发电压,C1立即通过V1放电,在R3上形成一个正脉冲,该脉冲一路加到V2基极,使V2迅速饱和导通,V2集电极也即电容C2正极近于接地。
2.4G放大器电路原理图(1-1)

2.4G 射频双向功放的设计与实现(1-1)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互连时,无线局域网的低功率与高频率限制了其覆盖范围,为了扩大覆盖范围,可以引入蜂窝或者微蜂窝的网络结构或者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扩大覆盖半径等措施来实现。
前者实现成本较高,而后者则相对较便宜,且容易实现。
现有的产品基本上通信距离都比较小,而且实现双向收发的比较少。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距离扩展射频前端的方案与硬件的实现,通过增大发射信号功率、放大接收信号提高灵敏度以及选择增益较大的天线来实现,同时实现了双向收发,最终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与IEEE802.11b/g兼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双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双向功率放大器设计指标:工作频率:2400MHz~2483MHz最大输出功率:+30dBm(1W)发射增益:≥27dB接收增益:≥14dB接收端噪声系数:< 3.5dB频率响应:<±1dB输入端最小输入功率门限:<?15dB m具有收发指示功能具有电源极性反接保护功能根据时分双工TDD的工作原理,收发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可以得出采用图1的功放整体框图。
功率检波器信号输入端接在RF信号输入通道上的定向耦合器上。
当无线收发器处在发射状态时,功率检波器检测到无线收发器发出的信号,产生开关切换信号控制RF开关打向发射PA通路,LNA电路被断开,双向功率放大器处在发射状态。
当无线收发器处在接收状态时,功率检波器由于定向耦合器的单方向性而基本没有输入信号,这时通过开关切换信号将RF 开关切换到LNA通路,PA通路断开,此时双向功率放大器处在接收状态。
下面介绍重点部位的设计:发射功率放大(PA)电路发射功率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无线收发器输入功率放大以达到期望输出功率。
此处选择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作为功率放大器件,并采用两级级联的方式来同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与增益的要求。
前级功率放大芯片选择RFMD公司的RF5189,该芯片主要应用在IEEE802.11b WLAN、2.4GHz ISM频段商用及消费类电子、无线局域网系统、扩频与MMDS 系统等等。
三极管开关电路图原理及设计详解

三极管开关电路图原理及设计详解晶体管开关电路(工作在饱和态)在现代电路设计应用中屡见不鲜,经典的74LS,74ALS等集成电路内部都使用了晶体管开关电路,只是驱动能力一般而已。
TTL晶体管开关电路按驱动能力分为小信号开关电路和功率开关电路;按晶体管连接方式分为发射极接地(PNP晶体管发射极接电源)和射级跟随开关电路。
1. 发射极接地开关电路1.1 NPN型和PNP型基本开关原理图:上面的基本电路离实际设计电路还有些距离:由于晶体管基极电荷存储积累效应使晶体管从导通到断开有一个过渡过程(当晶体管断开时,由于R1的存在,减慢了基极电荷的释放,所以Ic不会马上变为零)。
也就是说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存在关断时间,不能直接应用于中高频开关。
1.2 实用的NPN型和PNP型开关原理图1(添加加速电容):解释:当晶体管突然导通(IN信号突然发生跳变),C1瞬间短路,为三极管快速提供基极电流,这样加速了晶体管的导通。
当晶体管突然关断(IN信号突然发生跳变),C1也瞬间导通,为卸放基极电荷提供一条低阻通道,这样加速了晶体管的关断。
C通常取值几十到几百皮法。
电路中R2是为了保证没有IN输入高电平时三极管保持关断状态;R4是为了保证没有IN输入低电平时三极管保持关断状态。
R1和R3是基极电流限流用。
1.3 实用的NPN型开关原理图2(消特基二极管钳位):解释:由于消特基二极管Vf为0.2至0.4V比Vbe小,所以当晶体管导通后大部分的基极电流是从二极管然后通过三极管到地的,这样流到三极管基极的电流就很小,积累起来的电荷也少,当晶体管关断(IN信号突然发生跳变)时需要卸放的电荷少,关断自然就快。
1.4 实际电路设计在实际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三极管Vceo,Vcbo等满足耐压,三极管满足集电极功耗;通过负载电流和hfe(取三极管最小hfe来计算)计算基极电阻(要为基极电流留0.5至1倍的余量)。
注意消特基二极管反向耐压。
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三极管除了可以当做交流信号放大器之外,也可以做为开关之用。
正负5v电源设计电路图+原理

正负5v电源设计电路图+原理题目:±5V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一﹑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设计要求:设计出每个功能框图的具体电路图,并根据下列技术参数的要求,计算电路中所用元件的参数值,最后按工程实际确定元件参数的标称值。
容量:5W输入电压:交流220V输出电压:直流±5V输出电流:1A二、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及对稳压电源的要求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性指标,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滤及电压调节范围;另一类是质量指标,反映一个稳压电源的优劣,包括稳定度、等效内阻(输出电阻)、纹波电压及温度系数等。
对稳压电源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四个万面的要求:1.稳定性好当输入电压Usr(整流、滤波的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动时,输出电压Usc的变化应该很小一般要求。
由于输入电压变化而引起输出电压变化的程度,称为稳定度指标,常用稳压系数S来表示:S的大小,反映一个稳压电源克服输入电压变化的能力。
在同样的输入电压变化条件下,S越小,输出电压的变化越小,电源的稳定度越高。
通常S约为。
2.输出电阻小负载变化时(从空载到满载),输出电压Usc,应基本保持不变。
稳压电源这方面的性能可用输出电阻表征。
输出电阻(又叫等效内阻)用rn表示,它等于输出电压变化量和负载电流变化量之比。
rn反映负载变动时,输出电压维持恒定的能力,rn越小,则Ifz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也越小。
性能优良的稳压电源,输出电阻可小到1欧,甚至0.01欧。
3.电压温度系数小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输出电压的漂移。
良好的稳压电源,应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有效地抑制输出电压的漂移,保持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的漂移用温度系数KT来表示:4.输出电压纹波小所谓纹波电压,是指输出电压中50赫或100赫的交流分量,通常用有效值或峰值表示。
经过稳压作用,可以使整流滤波后的纹波电压大大降低,降低的倍数反比于稳压系数S。
串联型稳压电路,用做一种简单的稳压电源,可以满足一般无线电爱好者的需要。
三极管开关电路图原理及设计详解

三极管开关电路图原理及设计详解晶体管开关电路(工作在饱和态)在现代电路设计应用中屡见不鲜,经典的74LS,74ALS等集成电路内部都使用了晶体管开关电路,只是驱动能力一般而已。
TTL晶体管开关电路按驱动能力分为小信号开关电路和功率开关电路;按晶体管连接方式分为发射极接地(PNP晶体管发射极接电源)和射级跟随开关电路。
1. 发射极接地开关电路1.1 NPN型和PNP型基本开关原理图:上面的基本电路离实际设计电路还有些距离:由于晶体管基极电荷存储积累效应使晶体管从导通到断开有一个过渡过程(当晶体管断开时,由于R1的存在,减慢了基极电荷的释放,所以Ic不会马上变为零)。
也就是说发射极接地型开关电路存在关断时间,不能直接应用于中高频开关。
1.2 实用的NPN型和PNP型开关原理图1(添加加速电容):解释:当晶体管突然导通(IN信号突然发生跳变),C1瞬间短路,为三极管快速提供基极电流,这样加速了晶体管的导通。
当晶体管突然关断(IN信号突然发生跳变),C1也瞬间导通,为卸放基极电荷提供一条低阻通道,这样加速了晶体管的关断。
C通常取值几十到几百皮法。
电路中R2是为了保证没有IN输入高电平时三极管保持关断状态;R4是为了保证没有IN输入低电平时三极管保持关断状态。
R1和R3是基极电流限流用。
1.3 实用的NPN型开关原理图2(消特基二极管钳位):解释:由于消特基二极管Vf为0.2至0.4V比Vbe小,所以当晶体管导通后大部分的基极电流是从二极管然后通过三极管到地的,这样流到三极管基极的电流就很小,积累起来的电荷也少,当晶体管关断(IN信号突然发生跳变)时需要卸放的电荷少,关断自然就快。
1.4 实际电路设计在实际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三极管Vceo,Vcbo等满足耐压,三极管满足集电极功耗;通过负载电流和hfe(取三极管最小hfe来计算)计算基极电阻(要为基极电流留0.5至1倍的余量)。
注意消特基二极管反向耐压。
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三极管除了可以当做交流信号放大器之外,也可以做为开关之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te: The 2.5V must be powered up before 3.3V.
4
5VPM VDD33 JP1 L2 VO33 BEAD VDD33 GND + C10 22U C11 + C12 0.1U 100U GND
3
5VPM
1 2 3
5V GROUND LAN_WAKE CONNECTOR
DC2 0.1U
DC3 0.1U
DC4 0.1U
DC5 0.1U
DC6 0.1U
4
GND GND GND GND GND CLK GND REQB AD31 AD29 GND AD27 AD25 CBE3B CBE3B AD23 GND AD21 AD19 AD17 CBE2B GND IRDYB DEVSELB GND PERRB SERRB CBE1B AD14 GND AD12 AD10 GND AD8 AD7 AD5 AD3 GND AD1
U4 5VPM 5VCC VO33 VAUX33 1 2 3 4 Vsby GND Vcc GND Vout GND Vaux GND CMPWR300 8 7 6 5 GND Q1 VCTRL VCTRL 2SB1197K VDD25
3
VDD33
LWAKE
GND
GND
GND
LWAKE
VDD25
+ C17 22U
The 9346 EEPROM should be functional when powered by 3.3V
RTL8139DL
AD[0..16] CBE0B
AD[0..16] AD[24..31] AD[24..31] U2 AD0 AD1 AD2 AD3 AD4 AD5 AD6 AD7 AD8 AD9 AD10 AD11 AD12 AD13 AD14 AD15 AD16 12 11 10 9 8 7 6 5 27 26 23 25 4 28 29 3 2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29C010 I/O0 I/O1 I/O2 I/O3 I/O4 I/O5 I/O6 I/O7 VCC VSS OE WE CE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32 16 24 31 22 BootROMOE BootROMCS BC1 0.1U GND AD24 AD25 AD26 AD27 AD28 AD29 AD30 AD31 5VCC
1
for EMI supression
2
RXIN+ RXIN-
RXIN+ RXIN-
1 2 3
RD+ RDCT TDCT TD+
C15
0.1U
GND C16 0.1U
TXD-
TXD-
15 14
GND
TXD+
TXD+
16
R13 50
R14 50
1
C23 0.1U GND Title TCL Networks Equipment Co.LTD Size B Date:
4
B2 BEAD C3 0.1U GND
B3 X1 BEAD C4 C1 L1 BEAD CRYSTAL GND VDD33 C5 27pF GND BLOCK 1 GND BLOCK 2 C6 27pF GND
4
R1 OUT2 3 2
33 CLKOUT Y1 25MHz XTALFB
4 1 GND 0.1U
E
Rev 1.10 1 of 4
A
B
C
D
E
Important:
*For lump VAUX, C12 must be large enough to avoid power supply's compatibility *For RTL8139DL application, all bead must be rated 300mA/100ohm@100MHz
CLK
REQB
3
CBE2B IRDYB DEVSELB
PERRB SERRB CBE1B
2
-12V TRST# TCK +12V GND TMS TDO TDI +5V +5V +5V INTA# INTB# INTC# INTD# +5V PRSNT1# N/C N/C +5V PRSNT2# N/C GND GND GND GND N/C VAUX33 GND RST# CLK +5V GND GNT# REQ# GND +5V PME# AD31 AD30 AD29 +3.3V GND AD28 AD27 AD26 AD25 GND +3.3V AD24 CBE3# IDSEL AD23 +3.3V GND AD22 AD21 AD20 AD19 GND +3.3V AD18 AD17 AD16 CBE2# +3.3V GND FRAME# IRDY# GND +3.3V TRDY# DEVSEL# GND GND STOP# LOCK# +3.3V PERR# N/C +3.3V N/C SERR# GND +3.3V PAR CBE1# AD15 AD14 +3.3V GND AD13 AD12 AD11 AD10 GND GND AD9 AD8 AD7 +3.3V AD5 AD3 GND AD1 +5V ACK64# +5V +5V PCIJB CBE0# +3.3V AD6 AD4 GND AD2 AD0 +5V REQ64# +5V +5V PCIJA
VCC
OUT1 GND OSC 25MHz
0.1U
0.1U
RXINRXIN+ TXDTXD+ R2 5VCC R3 15K GND GND 1K (ISOLATEB)
LWAKE CLKOUT XTALFB PMEB VCTRL
B4 C9 R6 5.6K 1% 0.1U GND PMEB GND VCTRL ModemGNTB ModemREQB
0 VDD25 VDD25
GND CLKOUT XTALFB
R4
510
LED2 LWAKE LED RXIN+ RXINGND ISOB GND TXD+ TXD-
3
VDD25
3
75 74 73 72 71 70 69 68 67 66 65 64 63 62 61 6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1 1
Title TCL Networks Quipment Co., LTD Size B Date:
A B C D
Document Number NIC 10/100BASE 8139DL Sunday, June 22, 2003 Sheet
E
Rev 1.10 4 of 4
A
B
C
D
E
VDD33 B1 BEAD C2 GND
R5 VDD33
510
LED1 LED
U1 R8 R9 AUX EECS EESK EEDI EEDO AD0 AD1 GND AD2 AD3 NC VDD AD4 AD5 AD6 BROMOE VDD AD7 CBE0B GND AD8 AD9 AD10 AD11 AD12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AUX EECS EESK EEDI EEDO AD0 AD1 GND AD2 AD3 VDD33 AD4 AD5 AD6 BootRomOE VDD33 AD7 CBE0B GND AD8 AD9 AD10 AD11 AD12 5.6K VAUX33 5.6K 5VPM 5VPM EECS EESK EEDI EEDO 1 2 3 4 CS SK DI DO U2 VCC NC NC GND 9346 8 7 6 5 VDD33 BC1 GND 0.1U GND VAUX33
C18 0.1U
GND
GND
C13 0.1U GND R11 50
2
C14 0.1U
GND
R12 50 U5 1 U6 RX+ CT RXTXCMT TX+ PE68515 7 2 5 3 6 4 11 5 12 6 10 7 8 TX+ TXRX+ N/C N/C RXN/C N/C RJ8-45 GND 9 CH_GND R16 75 R17 75 R18 75 R19 75 C21 0.01U/3KV ( C O N N E C T TO CHASSIS GND)
A B C D
Document Number NIC 10/100 BASE 8139DL Sunday, June 22, 2003 Sheet
E
Rev 1.10 2 of 4
A
B
C
D
E
5VCC AD[0..31] AD[0..31]
5VCC VDD33 VDD33
4
DC1 JB1 GND TDO 5VCC 5VC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JA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0.1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