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发展史
眼镜的发展历史
![眼镜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19d2bd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f.png)
眼镜的发展历史眼镜的发展历史⒈古代眼镜- 古埃及时期前后,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放大镜,称为“水滴石”,用来放大远处的物体。
- 公元1世纪,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发明了一种可以读取小字的放大镜。
⒉中世纪眼镜-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罗杰·培尔图斯发明了最早的眼镜,该眼镜使用凸透镜来帮助老花眼的人们阅读。
- 到了14世纪,眼镜开始在欧洲传播,也开始有人开始专门制造眼镜。
⒊眼镜的改良和普及- 到了16世纪,眼镜的技术开始改良,制造工艺得到提升,让眼镜更加舒适和实用。
-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发明家吉奥凡尼·贝罗尼发明了可以通过调节镜片位置来矫正近视和远视的眼镜。
⒋眼镜的镜框改进- 18世纪,人们开始设计更加轻便和时尚的眼镜镜框。
- 19世纪,金属镜框取代了木质镜框,使得眼镜更加牢固和耐用。
⒌玻璃片的替代品- 20世纪初,塑料镜片成为眼镜的替代品,因为塑料更轻便且不易碎裂。
- 玻璃镜片和塑料镜片在不同场合使用,提供了更多选择。
⒍近视和散光的矫正- 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使用特殊的凹透镜矫正近视和散光。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眼镜的矫正效果变得更加准确和个性化。
⒎隐形眼镜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隐形眼镜首次问世,使用了更加柔软和透气的材料,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佩戴感。
⒏眼镜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尖端技术,如AR(增强现实)和VR (虚拟现实)技术,有望进一步改进眼镜的功能和体验。
- 未来可能会有更轻薄、更智能和更个性化的眼镜产品问世。
附件:本文档暂无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知识产权法:指用于保护创作性产业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和版权等法律。
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眼镜的发展历史:从起源到现代化的演进
![眼镜的发展历史:从起源到现代化的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8b2b47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c.png)
眼镜的发展历史:从起源到现代化的演进
眼镜的发展历史:从起源到现代化的演进
一、眼镜的起源
眼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时间尚无确切的定论。
据史书记载,眼镜最早出现在12世纪的中东地区,当时被用来帮助阅读和识别微小的细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眼镜逐渐传入了欧洲和亚洲,并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生活用品。
二、眼镜的发明
关于眼镜的发明者,有多种说法。
其中,最普遍的看法是,眼镜是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玻璃制造商斯皮纳齐在1268年发明的。
另一种说法是,眼镜是由英国人罗杰·贝肯发明的,时间是在1289年。
然而,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支持。
三、眼镜的发展
在眼镜发明后的几个世纪里,眼镜的制作技术和设计风格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眼镜逐渐从简单的阅读工具演变为了一种时尚饰品,同时也成为了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17世纪和18世纪,眼镜逐渐成为了身份地位的标志,一些贵族和富人甚至会将眼镜视为身份的象征。
四、眼镜的现代化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学的创新,眼镜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改进。
现代的眼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时尚饰品,更是一种具有高度专业化和功能化的生活用品。
现代的眼镜已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如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同时,随着时尚潮流的变化,现代的眼镜设计也更加多样化,成为了人们展示个性和品味的重要方式。
总之,眼镜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人类对于视力矫正和美观追求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从最初的起源到现代化的设计和技术,眼镜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对于科技和美学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眼镜的历史
![眼镜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e1f091fc48d7c1c709a1452b.png)
眼 镜 的 起 源
和 发 展
(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由于单柄眼镜
使用不方便、开始则把两个单镜经过针销或 铆合连接在一起,如图1当中旋转轴可以上 下分合,用绳带牵挂在头或帽子上、也可利 用压力把它夹在鼻梁上使用。最古老的镜架 (边框)为木制、纸制、动物角质、皮革和玳 瑁甲等材料,后来相继发汉到采用金屈材料 如;铜、铁、金、银及现代的各种合金、镀 金、包金、K金、不锈钢和塑胶材料。其形 状早期眼镜均为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只有边 框无脚服;有的有脚腿也不象现代眼镜的式 样。 例如:无脚镜框为折叠式:(即用丝线绳套 在耳上使用)有脚镜框的腿也是折叠式:其 镜盒都是用纸糊的,经过涂漆搞的也很讲 究.可以挂在腰带上作装饰品,其式样有圆 形、椭圆形二种。此外还有为眼镜配套的镜 套,镜袋,主要起保护眼镜和方便携带作用。
我国 眼镜 行业
的形 成和 发展
(二)
清末民初眼镜行业的顺起
自I 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配镜技术传人我国,为眼镜行业的倔起开辟了 新的道路。清朝末年,首先是英国人约翰·高德(J。hnGoddard),在上海开设了“高 德洋行”,专营机磨检光眼镜。之后其他洋人接因而来。如托极司(开设了“明晶洋 行”,英籍犹太人雷茂顿(开设的“雷茂顿洋行”等。
眼镜的历史
![眼镜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ad3747f0b4e767f5bcfce0d.png)
眼镜的历史【眼镜的起源和发展】据资料介绍,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这项世界上最重要的工具,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
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以免受频繁换两副眼镜的折磨。
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
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
尽管眼镜发明谁为先至今仍是个谜,但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却是不争的事实。
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
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
余曰:此叆叇也。
”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国早期眼镜的图像及实物资料存世不多。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有一老者戴着眼镜。
清乾隆年间,我国已能生产眼镜,镜架为黑漆木框,装有系结的丝带,镜片由水晶磨制,至清嘉庆年,眼镜普及,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
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
”有趣的是,清代眼镜的深浅标度,是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的,这在清史料笔记李光庭所著的《乡言解颐》中有记载。
自13世纪人类发明镜片以来,一直用水晶玻璃磨制镜片,1937年法国发明了一种叫压克力的塑料眼镜片,虽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
1954年法国依视路公司一位工程师从制作飞机座舱的材料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树脂镜片,自此以后,这种镜片便成为世界镜片王国的至尊,一直沿用到今天。
【眼镜行业的形成和发展】1. 明清之际行业帮会的形成在我国历史上随着个体手工业的发展,眼镜用料由天然水晶石发展到使用玻璃后,眼镜的使用范围则开始向民间推广和扩大,制作技术也有新的发展。
中国姑苏(苏州)是我国眼镜的发源地,苏州生产眼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我国的眼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明代激帧初年(公元1628年)、苏州眼镜史上山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原籍吴江。
眼镜企业历程
![眼镜企业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f5b4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f.png)
眼镜企业历程
摘要:
一、眼镜企业的发展历程
1.古代眼镜的起源
2.眼镜制造业的兴起
3.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4.眼镜行业的未来展望
正文:
眼镜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早期,眼镜主要用于解决视力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眼镜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配饰。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镜企业的发展历程。
1.古代眼镜的起源
早在公元13世纪,我国就出现了最早期的眼镜。
当时,眼镜主要用于解决视力问题,主要使用者为学者和文人。
随着贸易的发展,眼镜逐渐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
2.眼镜制造业的兴起
到了17世纪,眼镜制造业在欧洲兴起。
尤其是意大利和荷兰,成为了眼镜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这一时期的眼镜主要为玻璃镜片,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眼镜制造业逐渐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3.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在20世纪,光学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为眼镜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
化。
眼镜镜片从玻璃转向了塑料和树脂,不仅重量轻,而且耐磨损。
此外,眼镜设计也更加个性化,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这一时期,眼镜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4.眼镜行业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眼镜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智能眼镜、3D打印眼镜等新技术将不断涌现,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此外,眼镜企业也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地球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总之,眼镜企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与创新。
中国眼镜发展史
![中国眼镜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70bf4ce08a1284ac85043e0.png)
中国眼镜发展史中国的眼镜发展史源远流长,从人类的祖先在河滩上、岩洞中、石壁上无意中发现了一颗颗、一簇簇晶莹透亮的石头,透过客观存在能看见物体,引起无限遐想。
据《黄帝内经》记载:“帝与王母会于王屋,乃铸火镜十二面,随月用之。
则镜始于轩辕矣。
”传说约在公元前2600多年前黄帝用透镜来遮阳、观察星星。
又据孔子记载,古代中国人用水晶石眼镜治疗眼疾。
陕西扶风周原60号西周墓发掘出阳燧(铜凹镜),据此证明中国人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已经掌握了光的直射、折射理论,并运用于制镜取火。
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古代哲学家墨翟在《墨子》中详实地论述了光为直线照射,并有反射特性的理论,为我国单片眼镜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历史进入汉代,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文化的极大发展,佛教文化的传入,世人录写大量经传诗说,蝇头小字难于辨认,很自然地需要一种助目工具。
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的出土,就是实证。
该镜直径1.3厘米,镶嵌在用黄金精制的联珠花纹金圈中,全重2.3克,放大物体4~5倍。
形体之大小,选材之考究,工艺装饰之精美,在当时的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此镜雄辩地证明,我国在东汉(公元1世纪前半期)就能加工磨制水晶石凸透镜片。
据载,南京北郊晋墓中出土用水晶师制作的放大镜,直径2厘米,中心厚0.5厘米,可放大物体3~4倍。
这又一次证明,早在东汉,晋代已把水晶用于制作光学镜片。
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曾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10年)主持编写了《诸病源候论》,论述了“目不能远视”。
近视眼疾及治疗办法,为医学理论做出了贡献。
进入唐代,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医学、光学等科技日趋成熟,大量印刷版书籍、经文的出现,为眼镜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圆形带柄放大眼镜很可能就出现在此一时期。
据载唐代大文人鞠枝山就曾经使用过这种眼镜。
北宁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论述了几何光学、凹镜、凸镜成象理论,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光学理论基础。
单片眼镜经历了单片无圈、单片镶圈、单片镶圈装饰柄三个阶段,为双片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眼镜发展历史
![眼镜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b9dd9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b.png)
眼镜发展历史
眼镜正式出现在欧洲大陆上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期,当时它出现在意大利拉斯佩齐亚(现在的佛罗伦萨)的一个修道院的院子里,传说那时的修道士们会使用特殊的“廉价”眼镜来使其他视力较差的修道士们看清书籍上的文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眼镜的发展也变得愈发复杂,从放大镜到多眼面镜一步步发展,到最后直到20世纪初期,这种眼镜发展成为特殊设计,形状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终于形成了今天的现代眼镜。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老花镜也在市场上大量流行,而随着折叠镜片技术的出现,许多眼镜厂商开始生产折叠式眼镜,便携式眼镜也出现了,它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甚至在太过拥挤的空间内也可以让人使用而不会发生拥挤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目前,眼镜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折叠式眼镜,现在,智能眼镜、可调焦眼镜、VR眼镜等多种新型眼镜都已经问世,它们可以满足用户对舒适和惊喜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眼镜的发展历史证明,它们的革新从未停止,让我们期待更加精彩的眼镜时代。
眼镜的发展和创新
![眼镜的发展和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49a346f25c52cc58bd6beeb.png)
眼镜的发展和创新摘要:现在,很多人都离不开眼镜,眼镜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无论是近视镜还是太阳镜,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本文介绍了眼镜的发展历史,可以让我们明白眼镜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哪些过程。
同时本文也介绍了最新的极具个性和创意的眼镜。
眼镜的起源和发展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
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
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
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
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
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
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
余曰:此叆叇也。
”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我国早期眼镜的图像及实物资料存世不多。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明永乐年间南京城区民众生活场景)中有一老者戴着眼镜。
而清代赵翼称眼镜传入中国是在明朝宣德年间。
清嘉庆年间眼镜已经得到普及,张子秋在《续都门竹枝词》云:“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
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
”清李光庭所著《乡言解颐》记载,我国古代眼镜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深浅标度。
自13世纪人类发明镜片以来,一直用水晶玻璃磨制镜片,中国采用除采用水晶外,并且使用人造水晶。
后来使用玻璃镜片。
1937年法国发明了一种叫压克力的塑料眼镜片,虽不易破碎,但清晰度差。
1954年法国依视路公司一位工程师从制作飞机座舱的材料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树脂镜片,自此以后,这种镜片便成为世界镜片王国的至尊,一直沿用到今天。
18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耳撑"。
英国配镜师爱德华·斯凯莱特(Edward Scanlett)制作了的眼镜边架,成为现代眼镜的雏形。
眼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眼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https://img.taocdn.com/s3/m/24d48f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a.png)
眼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
那么眼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眼镜的发明由来,一起来看看吧!眼镜的简介眼镜由镜片、镜架组成。
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及散光眼镜四种。
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
眼镜的其他种类包括护目镜,太阳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
现代的眼镜,通常在镜片中间设有鼻托,及在左右两臂搁在耳朵上的位置设有软垫。
爱美或不习惯佩戴眼镜的人,可以选择以隐形眼镜矫正视力。
虽然近年隐形眼镜及激光矫视手术越来越普及,但眼镜仍然是最普遍的矫正视力工具。
眼镜的发明由来眼镜历史悠久,据说是古罗马人发明的。
约公元1世纪前后,古罗马一个国王非常喜欢看体育表演,但每次观看时,由于视力不好而非常苦恼。
有一个工匠得知此事后,用绿宝石做了一只像钟表匠修钟表时用的单眼镜献给国王,国王戴上后,感到很满意,再不用担心看不清精彩的体育表演。
不过,这只是最原始的眼镜。
有人认为,真正的眼镜的发明者是一个名叫萨尔沃德格里阿买提的佛罗伦萨人,他约死于1317年。
在14世纪的上半叶,在意大利的许多地方就已经出现了眼镜制造厂,可见当时眼镜已被广泛使用。
1317年,威尼斯这个当时的眼镜制造中心,还对眼镜的制造和销售作出了具体规定。
那时的眼镜是用水晶石或玻璃作镜片,镶嵌在金属、木质、角质和骨质框架中所构成,两块镜框是由一个固定的卡钳式镜桥将其卡在鼻梁上,这种眼镜戴在鼻梁上常常摇摇晃晃,很不稳定。
17世纪,有人在眼镜框的边缘钻上小孔,用细绳从中穿过,然后将它套在脑后或系在耳朵上,这才使眼镜牢固地固定在鼻梁上。
而日本的古代眼镜上有一个向下的支架,从而更增加了它的稳固性。
从此,眼镜的形制基本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用品。
眼镜的相关知识配上眼镜后一般应该经常戴,因为眼镜使屈光不正的眼睛趋于正常,能接近或获得正常眼睛的人所应有的能力。
眼镜基础知识
![眼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03be34ee06eff9aef807cd.png)
一)眼镜发展史眼镜最早可能在13世纪末期在中国和欧洲同时出现的,马可、波罗大约在1260年记载:"中国的老年人在看小字时呆着眼镜."中国最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的镜框里.有的眼镜带着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有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乌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在当时眼镜被视为贵重物品.最初人们戴眼镜是为了表示吉祥和身份的象征,而不是为了改善视力. 眼镜在13世纪由意大利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欧洲早期的眼睛是有各种宝石做的单一放大镜,使用时拿在手里,16世纪初供近世眼镜用的凹透镜才问世.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的呼吸困难,后来才发明了眼镜架,或用皮带把眼镜系在头上,才解决了呼吸困难的问题.到了1784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这才算发展完善直到今天.(二)眼镜结构类别按使用功能分:(1)配光镜-------具有矫正视力的功能光学镜,如近世镜、老花镜.(2)太阳镜-------具有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作用,又称遮阳镜.如今太阳镜已作为世上倍受年轻人欢迎.(3)劳保眼镜-----具有特殊功能的眼镜,广泛用语各行各业.按眼镜结构类型分:(1)全框架-------镜片周长全部镶嵌在眼镜架圈内,靠镜边缘与镜圈固定.(2)半框架-------又称渔丝架,镜片边沿与眼镜架镜圈用渔丝线连接固定.(3)无框架-------无框架具有重量较轻特点,眼镜腿、鼻梁与镜片靠螺丝固定连接. 按使用人群分:(1)童装款(2)男装款(3)女装款(4)中装款按使用材料分: 制作眼镜架的材料主要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金属架主要有:(1)一般金属架-------制作材料主要以不锈钢、铜合金、锰合金、铍铜、铝镁合金等为主(2)钛合金金属架-------制作材料主要以纯钛、β 钛、记忆钛等合金为主,钛合金是制作高档眼镜架的主要材料.非金属架主要有:(1)脚板架---------制作材料为热塑性材料----醋酸脂纤维,特点易加工,手感好.(2)注塑架---------俗称脾架,属热固性塑料,加工难度大,主要一注塑加工而成三)眼镜架的基本部品(见图示一)A 镜圈B 鼻梁C 装头D 腿E 铰链F 圈扣G 腿套H 鼻拖I 叶子 J镜片 K 螺丝A 镜圈 ----------固定镜片用,形式多样化,形状很大程度上取决眼镜架的特性. 结构特点(一般):左右对称,由圈线围绕的封闭形状,多由椭圆形、方形、多角形等,根据镜架特点设计.尺寸要求(一般):圈线厚度0.9~1.2mm 圈线宽度1.8~2.5mm.根据面部特点要区设计圈线水平、垂直方向尺寸大小.B 鼻梁 ----------起连接左右镜圈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形状、花式多样,左右两边多对称,无固定要求,一般向上、向前拱出,弧度不一,少数向下弯曲.尺寸要求(一般):厚度大于1.8mm,宽度大于1.5mm.根据创意、材料设计要求不同而不同.连接特点(一般):连接左右两边镜圈.C 装头 ------------连接镜圈和腿的部件.结构特点(一般):形状、花式多样,左右两边多对称,无固定要求,多为弯曲形状.装头上可以设计各种花纹,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也要满足连接镜圈和腿的作用,满足镜架特点要求,尺寸合理.尺寸要求(一般):装头为镜架的重要受力部件,宽度和厚度尺寸要、满足强度设计要求.装头正面长度一般6.0~12.0mm 装头侧面长度一般8.0~15.0mm间较为合理.(图示二)连接特点(一般):连接镜圈与镜腿.D 腿 --------------连接镜圈前部分使之能够固定支撑在头部耳朵上.结构特点(一般):形状、花式多样,左右两边多对称,无固定要求.腿上可以设计各种花纹,根据镜架设计要求有腿弯曲区域,腿套弯曲区域.有塑胶腿、金属腿、弹弓腿、尼龙腿之分.尺寸要求(一般):腿长度一般在125~155之间,镜架弯曲越大,腿长度越短.腿宽度和厚度尺寸无特别要求,根据创意、材料设计要求而定,保证强度和弹性即可. 连接特点(一般):通过铰链与装头连接,可以自由关和.E 铰链 ------------连接装头和腿的部件,镜架腿关和中心.由前后铰链组成,中间用螺丝锁紧固定.铰链形式有:对口组合铰链高低组合铰链弹弓铰链单片铰链双而铰链等. (图示一)为对口组合铰链.F 圈扣 ------------主要用于全框架,起锁紧镜片的作用.有普通圈扣、立式圈扣之分..(图示一)为普通圈扣.H 鼻托 -----------形状似烟斗用来装鼻托叶子用,支撑镜架与鼻架上.根据形状分:"u"形鼻托和"s"形鼻托等,一般欧洲人群用"u"形鼻托,亚洲人群用"s"形鼻托.I 叶子 -------------形状似烟斗用来支撑镜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损伤鼻子. 根据结构分:卡入式和螺丝固定式,前者一般质软,后者为硬质.鼻托叶子角度设计结合鼻梁要求:一般向下20~25度,向外25~30度.(四)镜架金属材料及特性(1)铜合金---------以铜为基体,添加元素镍元素的铜合金称为白铜.在次基础上在添家锌元素称为锌白铜,是一种含Cu64 Ni18 Zn18的三元素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切削、焊接性能电镀表面处理性能),可用做镜架的各种部件加工. (2)镍合金----------又称蒙乃尔合金,是一种以镍元素为基体,添加铜铁锰等元素的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材料硬度高,使用于镜架的鼻梁、装头、镜圈等部件.(3)不锈钢---------是一种镍、铁、铬等各元素的合金.其主要元素是铬元素,含铬量一般为12%~38%之间,具有高耐腐蚀性、高弹性的特殊性能钢.由于具有其良好的抗拉强度、工艺性、经济性而成为新发展起来的镜架材料,但其切割性能、焊接性能稍差.(4)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抗腐蚀性能好的特点,有一定硬度,表面可处理成薄而硬的氧化层.可氧化成各种鲜艳的颜色,是一种新型发展的眼镜材料.(5)钛合金---------钛合金具有质量轻、抗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属太空材料,对人体亲和性好,80年代开始用于镜架行业,钛材料在机械加工、焊接、电镀方面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其附加值较高,已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五)眼镜设计的基本规格尺寸 (参照图示二)(1)A位: 镜片水平方向的最长距离.一般长度:童装配光镜在33~47mm之间,成年配光镜在47~55mm之间,太阳镜在55~69mm间.(2)B位:镜片垂直方向的最长距离.一般配光镜B位设计在27mm左右间,根据人群设计也不同,韩国人群设计配光镜一般在28~33间,比日本的尺寸要大些.欧洲人群设计偏小些,具体根据镜架特点而定.太阳架B位尺寸均比较大.(3)DBL(鼻幅):左右镜片之间的最短水平距离.一般尺寸在13~22mm之间,一般常用的配光镜DBL尺寸为17、18mm.(4)镜弯:镜圈的曲面度与镜片的曲面度相同.一般曲面度有:450C 500C 800C一般配光镜常用曲面度有:450C 500C一般太阳镜常用曲面度有:600C 800C(5)面弯:镜圈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角度有:4.0度 6.0度 10度 19度 23度一般配光镜常用角度有:4.0度 6.0度(6)开放位:腿铰链中心与腿套弯点连线与镜圈水平面的夹角,一般在90~95度之间.7)倾斜度:腿铰链中心与腿套弯点连线与镜圈垂直面的夹角,一般在7~10度之间.佩带眼镜后始终保持前架有5度倾斜.(8)鼻托位:鼻托箱中心到镜架水平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一般在中心线下2.0~3.0mm. 9)腿长:从铰链中心到腿套尾部的最长距离(未弯腿套时)一般长度:童装配光镜在125~130mm之间,成年配光镜在130~145mm之间,太阳镜在120~130mm间.(10)铰链中心距离:左右铰链中心最短距离,一般配光镜设计在123~130mm.(11)腿套尾部距离:左右腿套弯曲否最短距离,一般配光镜设计在95~105mm间.。
眼镜的历史与发展
![眼镜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3372c6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4.png)
眼镜的历史与发展眼镜的历史与发展本文由亿超眼镜网提供——眼镜是矫正眼球屈光不正、保护眼睛健康和提高视觉功能的一种特殊的医疗器具,由于屈光不正人数占总人口比例很大,又因人人都可能会因年龄而老视,眼镜与人类视觉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
同时,眼镜可用于眼睛安全防护和满足生活时尚,因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必需用品。
回顾眼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末年,齐国的工业技术官书《考工论》就有用凹球面镜取火的记载,当时记载的是镜片的概念。
据考证,中国南宋时(即13世纪前半叶)已经发明了眼镜。
根据Duke Elder所著的《眼科全书》介绍,马克·波罗(Marco Polo,1254—1324)于1274年到北京时,看到元朝(忽必烈时代)官吏戴凸透镜阅读文件,遂将其带到威尼斯,由工匠设法仿制,从而使眼镜传入欧洲。
最初的眼镜为手持式的单眼正透镜,一个镜片连接一个手柄,类似现在的手持式放大镜,后来做成双眼排镜式,再后来由两根绳子系挂到耳朵上,最后发展出与现代眼镜接近的镜脚。
最初使用的镜片材料是天然水晶,水晶非常重,而且有双折射想象。
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玻璃材料逐渐取代了天然水晶。
当几何光学知识和相关定律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应用后,镜片的屈光力与镜片材料的折射率被联系起来,开始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折射率的镜片材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皇冠玻璃(又称冕牌玻璃),其折射率为1."523,成为以后材料研制或折射率标准的参照材料。
为了减轻镜片的重量或减薄镜片的厚度,出现了高折射率玻璃镜片。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一些原本为航空领域研制和发展的材料逐渐民用化,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树脂材料,如哥伦比亚树脂第39号(Columbian resin,CR39),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又称太空片)等,这些材料在眼镜领域的应用可以说为眼镜材料带来了革命性发展,不仅达到了轻、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更加安全、健康,并使视觉更加清晰。
眼镜历史总结
![眼镜历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379e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5.png)
眼镜历史总结眼镜是一种视力辅助工具,广泛用于矫正近视、远视、老花眼等眼部视力问题。
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视力,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你总结眼镜的历史发展。
古代眼镜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视力问题的存在,并尝试用一些方法来矫正视力。
在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透镜来加强视力。
这些透镜通常由水晶、宝石或玻璃制成,并使用手持或放在柔软的材料中使用。
但直到13世纪,欧洲才出现了第一副隐形眼镜。
这些眼镜由凸透镜构成,可以放在人们的眼睛上方,通过凸透镜的作用改善视力。
不过,这些隐形眼镜并不舒适,并且容易掉落。
近代眼镜到了14世纪,眼镜的设计开始有所改进。
贝尔纳多·德尔·图尔科是一位意大利眼科医生,他提出了制作贴框眼镜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再需要手持眼镜,而是通过将透镜放在框架上,使眼镜更加稳固。
随着近视和老花眼的普遍问题出现,眼镜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在17世纪,眼镜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
荷兰科学家克里斯蒂安·霍根斯则发明了可以制造出更大透镜的翻转望远镜。
他的发明在当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导航领域,并为眼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到了18世纪,眼镜逐渐变为现代眼镜的样子。
镜框材料开始采用金属或塑料,眼镜的形状、大小和设计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眼镜制造业开始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眼镜来改善视力问题。
现代眼镜到了19世纪,眼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光学学科的发展,镜片的制造技术得到了改进。
在1825年,英国光学工程师乔治·李奥波德·拉门特(George Leopold Cuvier Marc Antoine Eugene Chevalier)发明了用于矫正散光的柱面镜片,为散光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20世纪,眼镜的制造工艺进一步改进。
大规模量产的出现降低了眼镜的价格,使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眼镜。
镜片材质的改进也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感。
《眼镜的基本认识》课件
![《眼镜的基本认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4351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b.png)
远视眼镜是一种凸透镜,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角度,使得远视患者能够清晰地 看到近距离的物体。它通常由镜框和镜片组成,镜片是凸透镜片,根据度数不 同,可以矫正不同程度的远视。
太阳镜
总结词
用于遮挡阳光,减少对眼睛的刺激,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和其他有害光线的伤害 。
详细描述
太阳镜是一种能够减少或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的眼镜,通常用于户外活动或开车 等需要遮挡阳光的场合。太阳镜的镜片颜色和材质各异,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 择适合自己的款式。
老花镜
总结词
用于矫正老花眼,使老花患者能够清 晰地看到近距离的物体。
详细描述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用于矫正老花 眼,使得老花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近 距离的物体。老花镜的度数会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因此需要定期 更换。
特殊功能眼镜
总结词
具有特殊功能的眼镜,如防蓝光眼镜、运动眼镜等。
详细描述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眼镜类型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眼镜,如防蓝光眼镜、运动眼镜等。这些眼镜具有特 殊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防蓝光眼镜可以减少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运动眼镜可以保护眼 睛免受运动中的冲击和飞溅物的伤害。
清洁剂
可以使用温和的洗涤剂或眼镜专用清 洁剂,避免使用酒精、醋等刺激性强 的清洁剂。
眼镜的维修与更换
维修
如果眼镜出现螺丝松动、镜框变形等 问题,应及时送到专业的眼镜店进行 维修。
更换
如果眼镜片磨损严重、老化或受到严 重损伤,应及时更换新的眼镜片。同 时,如果眼镜框变形严重或损坏严重 ,也需要更换新的眼镜框。
配戴眼镜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配戴眼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镜片模 糊、眼镜滑落、鼻梁疼痛等,了解解决方法有助于提高佩 戴舒适度。
眼镜发展的历史
![眼镜发展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50483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4.png)
眼镜发展的历史
眼镜作为一种视力矫正工具和时尚配件,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下是眼镜发展的主要历史里程碑:
1. 古代:据信最早的眼镜出现在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当时人们使用凸透镜来放大物体。
古代中国和古印度也有记录使用类似眼镜的器具。
2. 中世纪:在中世纪,眼镜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
最早的眼镜是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用于矫正远视和近视。
3. 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眼镜的制作技术得到了改进,镜片开始采用玻璃材料,架子也变得更加精致。
4. 18世纪:18世纪,眼镜制作技术进一步提升,出现了可以折叠的眼镜框架,增加了便携性和舒适度。
5. 19世纪:19世纪初,眼镜的设计和样式开始多样化,镜框材质也有所创新,如金属、塑料等。
6. 20世纪:20世纪,眼镜成为不仅仅是视力矫正工具,也是时尚配件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隐形眼镜和激光手术等新型视力矫正方法。
7. 当代:在当代社会,眼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同时也
随着时尚潮流不断演变和创新。
眼镜的发展历史承载着人类对视力保护和时尚美观的追求,也反映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了解眼镜发展的历史。
眼镜发展历程
![眼镜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e86f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1.png)
眼镜发展历程古代眼镜发展历程在人类历史的早期,视力不好的人们苦苦求医,希望能找到改善视力的方法。
直到公元1世纪,古罗马学者塞内卡发现了水放大物体的效果,并设计了第一个凹透镜。
这被认为是古代眼镜的起点之一。
中世纪的眼镜制作中世纪欧洲是眼镜制作的重要时期。
大约在公元13世纪,匠人开始在意大利和英国制造出了第一副可佩戴的眼镜。
这些眼镜架是由两片凹透镜片和一个支架组成,能够提供一定的视力矫正。
近视和远视的眼镜矫正到了17世纪,英国科学家威尔明顿发明了平凹和平凸透镜来矫正近视和远视问题。
这种设计对眼睛来说更加舒适,使得眼镜成为更加广泛使用的视力矫正工具。
现代眼镜的诞生19世纪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眼镜的发展。
制造技术的进步使得眼镜的质量得到提高,成本也相应下降。
同时,架子材料也从金属变为塑料,使得眼镜更加轻便舒适。
镜片材质的创新到了20世纪,眼镜镜片材质的创新使得眼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比如,有机玻璃材料的应用使得镜片更加轻薄、耐磨,并且避免了玻璃镜片容易破碎的问题。
隐形眼镜的兴起随着科技的进步,隐形眼镜成为另一种矫正视力的选择。
1960年代,硬性隐形眼镜问世,接着又出现了柔软隐形眼镜。
这种新型眼镜不仅更加隐蔽舒适,而且可以提供更自然的视觉效果。
近视镜、远视镜和多功能的眼镜随着人们对不同视觉需求的了解加深,镜片的设计也随之改变。
近视镜和远视镜的矫正效果被进一步优化,同时出现了多功能的眼镜,如太阳镜和防蓝光眼镜,以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
数字化时代的眼镜设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为眼镜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
比如,智能眼镜的出现结合了眼镜和电子设备的功能,使得人们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和享受更好的用户体验。
眼镜发展的未来随着技术和科学的进步,眼镜的发展将继续向前。
可能会出现更智能化的眼镜设计,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视力矫正。
此外,纳米技术的应用可能会使得镜片更加轻薄、抗划伤,并具备更强的防紫外线和防蓝光功能。
眼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水放大物体到现代的高科技眼镜,始终为人们提供更清晰、更舒适的视觉体验。
眼镜的发展与趋势
![眼镜的发展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d905c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a.png)
眼镜的发展与趋势
眼镜是指一种用于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装置,具有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和先进的技术应用。
下面是眼镜的发展与趋势:
1. 发展历程:眼镜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经历了手工制作、机器制造、高科技制造等多个阶段的发展,现代技术已经让眼镜更加精准、舒适、个性化。
2. 技术应用:现代眼镜主要分为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不同类型,常用的材料包括树脂、玻璃、聚碳酸酯等,新技术如超薄镜片、高透光镜片、可调焦镜片等不断涌现。
3. 个性化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眼镜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如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种选择,热门的还有定制化的眼镜和3D打印眼镜。
4. 智能化趋势:智能化已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眼镜也不例外。
目前,AR眼镜、VR眼镜、智能健康眼镜等都在不断发展应用,未来可预见智能眼镜将成为新的“黑马”。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眼镜已经从简单的视力矫正工具变成了更加复杂、高端的装置,未来还将不断呈现出新的形态和风貌。
眼镜发展历史时间轴
![眼镜发展历史时间轴](https://img.taocdn.com/s3/m/36fdfd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6.png)
眼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发展时间轴如下:
* 原始传说阶段:从黄帝时期至西汉,主要是原始水晶石片,
先民们在河滩上、岩洞中、石壁上无意中发现了晶莹透亮的石头,
透过它能看见物体,这就是可用来磨制镜片的天然材料——水晶石。
这是眼镜起源的物质基础。
* 单片镜阶段:进入汉代,社会经济及科学文化有了极大发展。
造纸、活字印刷出现,佛教传入,大量典籍的蝇头小字难以辩认,
需要一种助目工具,放大镜应运而生。
* 双片镜阶段:人类经过一千多年单片镜的使用,觉得用手持
镜看物很不方便,经反复实践,进而产生了双片眼镜。
* 现代眼镜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眼镜已经经历了多个
阶段的改进和发展,包括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不同类型的光学
缺陷,以及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总的来说,眼镜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原始的天然水晶石片到现
代精密的光学仪器的发展过程。
眼镜的发展历史
![眼镜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12295e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4.png)
眼镜的发展历史眼镜的发展历史
1、古代眼镜
1.1 古埃及与古希腊时期
1.2 古罗马时期
1.3 古印度和古中国时期
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眼镜
2.1 普通眼镜的出现
2.2 早期眼镜制作工艺
2.3 文艺复兴时期的眼镜设计
3、近视眼镜的发展
3.1 近视眼镜的需求增长
3.2 近视眼镜的透镜材料演进
3.3 近视眼镜镜框设计的演变
4、散光眼镜的发展
4.1 散光眼镜的概念和需求
4.2 散光眼镜的透镜设计
4.3 散光眼镜的矫正方法的改进
5、隐形眼镜的发展
5.1 隐形眼镜的起源
5.2 隐形眼镜的材料和设计改进
5.3 隐形眼镜的市场发展
6、护目镜和太阳镜的发展
6.1 护目镜的起源和用途
6.2 太阳镜的起源和市场需求
7、眼镜设计与时尚
7.1 眼镜设计师的重要性
7.2 眼镜在时尚界的地位
7.3 眼镜品牌的竞争与市场趋势
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 眼镜:一种视力辅助器具,用于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睛问题。
- 透镜:一种光学元件,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聚焦能力。
- 镜框:支撑和固定透镜的器具,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 隐形眼镜:放置在角膜前面的透明透镜,可以代替常规眼镜
矫正视力问题。
- 护目镜:用于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物体、粉尘、颗粒物等伤害
的眼镜。
- 太阳镜: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眼镜,可以保护眼睛免受阳光
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镜架发展史我们说眼镜是从中国传到外国的,是有史可查的,是在13世纪末叶。
在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正是在13世纪末叶。
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Marco Pol6),他曾旅居小国十七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则是马可波罗的故乡枣威尼斯。
另外,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还载有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说及小字的记载。
原始的眼镜是起源于透镜(放大镜),它的制造、应用与光学透镜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
相传最初发现眼镜能使物体象放大的光学折射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察觉的。
当时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树脂结晶体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夹在其中,通过这松香晶体球,看到这只蚊子体形特大,由此启发了人们对光学折射的作用的认识,进而利用天然水晶琢磨成凸透镜,来放大微小物体,用以谋求解决人们视力上的困难。
这就是我国眼镜的维形时期。
据《世界之最》介绍:“是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米观察星星。
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
根据孔子(公元前551年?79年)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它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来医治眼睛或遮避阳光。
经初步考证:有关透镜和眼镜的历史,我国早在战国时期(2300年前),墨子l 5卷,中己载有墨子很多有关光和对平而镜、凸面镜、凹面镜的论述。
公元前三凹世纪时我国古人就通过透镜取火。
东汉初年张衡发现了月亮的盈亏及月日食的初步原因,也是借助于透镜的。
中国最古老的眼镜是水品或透明矿物质制做的圆形单片镜(即现在的放大镜),传说店代大文人祝枝山就曾用过这样眼镜,在宋代时就有人用水晶镜掩日来提高视力了。
明代开始到现在一直称为“眼镜”。
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据说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
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身患近视和远视,1784年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
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
有人认为,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
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
十三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
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
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
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
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
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
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
光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
培根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编辑本段眼镜镜片的种类镜片的种类大致分为:抗反光防护镜片、彩色镜片、涂色镜片、偏光镜片和变色镜片等五种。
1.抗反光防护镜片:这种镜片是在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氟化镁,以防止强光反射,让你看东西更加清晰且不受强光干扰。
要检测你的眼镜是否真的采用抗反光防护镜片,可将眼镜对准光源,若你看到紫色或绿色的反光,那就表示镜片上确实有涂上防反射的保护膜。
2.彩色镜片:也称做“染色镜片”,就是在镜片制作过程中,加上一些化学物质,让镜片呈现色彩,用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
这是太阳眼镜最常使用的镜片类型。
3.涂色镜片:这种镜片呈现的效果与彩色镜片相同,仅制成的方式不同,它是将颜色涂在镜片表面,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渐层式的涂色镜片”,颜色是上面最深,然后往下渐浅。
一般有度数的太阳眼镜多是以涂色方式处理镜片。
4.偏光镜片:为了过滤太阳照在水面、陆地或雪地上的平等方向的刺眼光线,在镜片上加入垂直向的特殊涂料,就称为偏光镜片。
最适合户外运动(例如:海上活动、滑雪或钓鱼)时使用。
5.变色镜片:也有人称为“感光镜片”。
因为在镜片上加入卤化银的化学物质,让原本透明无色的的镜片,遇上强光照射,就会变成有色镜片,来做防护,所以是适合于室内室外同时使用。
古董眼镜是指用手工制作,单件装配而成的旧式眼镜,现机械流水线古董眼镜生产的眼镜不在此列。
眼镜是舶来品。
据考证,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历史上第一幅出现戴眼镜的人物画像是托马索于1352年在物雷维索所作的普罗旺斯像,此时相当于我国明朝洪武年间。
有资料显示,眼镜从西方传入中国是明中期,但眼镜的大量出现应是清朝初期,后广东人仿其式样以水晶石制之。
目前在市场能寻觅到的古董眼镜,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品,特点是用料考究,以黄金作为原材料是最普通的,除此还有白金(铂)、紫金、墨晶、玳瑁、紫铜、白银、象牙等,无论从镜片的磨制到衔接两镜片之间的“桥梁”、包括镜脚、花纹雕刻等,全部为手工打制而成,这与早期的古董钟表相同,每件都是工艺精细的手工艺品。
太阳眼镜太阳眼镜,又称墨镜、太阳镜,是为了保护眼睛所设计的眼镜,镜片往往是黑色或深色,藉此来避免阳(尤其是紫外线)刺激眼部。
中国在宋朝的时候就有太阳眼镜了单片眼镜单片眼镜中国最古老的眼镜是水晶或透明矿物质制做的圆形单片镜。
明代已有西方的眼镜经过西域或南洋传入我国,吴宽在得到友人所赠眼镜后写诗致谢,诗中的描述是“圆与英荚同,净与云母匹”,用法是“持之近眼眶”,单片眼镜也被称为“单照”,“单照明时已有,旧传是西洋遗法。
”(《苏州府志》)变色眼镜变色眼镜许多汽车司机在开车时常常戴着一副黑眼镜。
在阳光下或者积雪天驾驶汽车的时候,这副黑眼镜能保护眼睛不受强光的长时间刺激。
可是,当汽车突然由明处驶向暗处的时候,戴着黑眼镜反而变成了累赘。
一会儿戴,一会儿摘,实在太不方便啦。
有什么好办法来解除司机的这个苦恼呢?有,戴上变色眼镜准行。
在阳光下,它是一副黑墨镜,浓黑的玻璃镜片挡住耀眼的光芒。
在光线柔和的房间里,它又变得和普通的眼镜一样,透明无色。
变色眼镜的奥秘在玻璃里。
这种特殊的玻璃叫做“光致变色”玻璃。
它在制造过程中,预先掺进了对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银、澳化银(统称卤化银)等,还有少量氧化铜催化剂。
眼镜片从没有颜色变成浅灰、茶褐色,再从黑眼镜变回到普通眼镜,都是卤化银变的魔术”。
在变色眼镜的玻璃里,有和感光胶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变化过程。
卤化银见光分解,变成许许多多黑色的银微粒,均匀地分布在玻璃里,玻璃镜片因此显得暗淡,阻挡光线通行,这就是黑眼镜。
但是,和感光胶片上的情况不一样,卤化银分解后生成的银原子和卤素原子,依旧紧紧地挨在一起。
当回到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玻璃镜片又变得透明起来。
隐形眼镜隐形眼镜隐形眼镜,顾名思义,妙在“隐形”。
它既有普通眼镜矫正视力的功能,又解除了框架眼镜带来的不便,所以戴隐形眼镜已俨然成为当今时尚。
然而隐形眼镜并非对所有的需配镜者都适用骑车旅游者长距离骑车时,空气的对流加速,使软性隐形眼镜的水分减少,镜片逐渐干燥变硬,眼睛会感到不适。
时间一长,变硬的镜片就会损伤角膜,引起眼睛疼痛或细菌感染。
孕期妇女不适合配戴隐形眼镜。
怀孕时,由于人体内的分泌功能发生了变化,使角膜组织屏障功能下降,泪液分泌减少,引起配戴不适,所以最好别戴。
水晶眼镜.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水晶最早被用于制作眼镜是应为当时还不能制造光学玻璃,没有比水晶更好的光学材料.后经科学实践证明光线透过水晶时会出现双重折射从而产生叠影,而且水晶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果并不大好大部分都能透过去.水晶眼镜价格昂贵是因为水晶地质坚硬脆性强,不宜湮没而且纯水晶产量少并不是因为对眼睛有特别的保养效果,人们戴水晶眼镜感觉清凉是因为水晶镜片对紫外线和红外线吸收的少温度较低,但并不能养目.眼镜,养目。
篮球眼镜篮球眼镜篮球眼镜的起因:运动场上,您有否经历或者见过因肢体的冲撞或外力而导致眼睛受伤血肉模糊的场面?尤其在一些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中,由于肢体和体育器材对抗性十分激烈,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和无心的碰撞都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而传统的光学眼镜除了对视力的弥补外并不能真正保护您的双眼,反而还会存在层层安全隐患,在外力作用下,镜框和镜片极易脱落/变形或破(断)裂而损伤眼睛。
眼伤事故主要有:1. 角膜划伤2. 虹膜发炎3. 眼球前部充血4. 创伤性白内障5. 视网膜肿胀6. 眼角破裂等等。
篮球眼镜的特性:框架:专为近视的篮球爱好者设计,一体化镜框经高科技工艺加工,宽窄、弧度更加适合东方人的脸型特点,折角柔韧性好,不易变形,能更有效的保护眼睛和鼻梁,侧翼透气孔使佩戴更加安全舒适,可以豪无顾忌驰骋于运动场上。
鼻垫:独特、柔软、富有弹性且抗过敏的硅胶鼻垫,使镜架不会贴脸太近,而且在您与对手亲密接触时能有效地抵抗和缓冲对眼部带来的冲击,保护眼部不受损伤。
适合篮球、足球、排球、网球、攀岩、越野等运动犯人追踪眼镜犯人追踪眼镜犯人追踪眼镜 (Criminal Locator Glasses),是日本动漫《名侦探柯南》中出现的道具,由发明家阿笠博士发明,眼镜右侧夹住耳朵的部分装有高性能集音接收器,通过装在左侧的特殊音波刺激耳鼓,可以戴上眼镜窃听。
距离贴纸发信器的位置半径20km以内都可以接受信号,表现在眼镜左侧的夜景屏上。
但是必须充电,成为难点。
自调近视眼镜自调近视眼镜、跟据光学原理,能自觉感应晶状体的弯曲度的变化,并使新型软性镜片屈光度作出相应调节,使一副眼镜能够长期使用,不必更换,省却麻烦、节省金钱,实现光学运用和眼镜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可后视反光眼镜可后视反光眼镜一种特殊眼镜。
正面看与普通眼镜无异,佩戴后,通过镜片的外侧,能够清楚地看到身后的情况,使侦探能够方便的瞻前顾后,提防被人反跟踪。
就跟踪监视而言,既可在被监视对象背后作业,也可在其前边或侧面作业,具有较好的隐蔽效果。
电视眼镜电视眼镜主要是采用虚拟显示技术,视频眼镜通过把物理尺寸只有 0.24 英寸的显示屏图象投射到眼球的视网膜上,而产生相当于人眼在 2 米远处看大屏幕的效果。
功能眼镜专指在特定的环境、阶段下,能给特定人群的眼睛带来某种有利特性,能够改变视觉感受,使视线变得更加舒适、清晰、柔和的特种眼镜。
随着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保健工作的开展,眼镜在人们生活领域中将要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