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a3a1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c.png)
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规范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形成对课程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基本概念:介绍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课程原理和方法:讲解课程的核心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实际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最新进展: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课程知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了解其学习态度和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考试:设置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报告写作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写作格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60e555e3c1ec5da50e27009.png)
电气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规范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2011年10月20日1.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1.1 题目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并能恰当、准确的反映本报告的研究内容。
题目不超过25个字,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设副标题。
1.2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包括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的方法及创新思想等。
300字左右。
1.2.2 关键词关键词一般列3—5个,现在题目中找关键词,再去摘要中找关键词。
1.3 报告主体(正文页数在15-20页之间)报告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本研究内容的设计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的各部分的(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计算;1.4 结论设计报告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报告主要的成果的总结。
1.4致谢对指导教师或协助完成设计(报告)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
内容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引用的文献必须是本人真正阅读过的,近期发表的与设计(报告)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
列入主要的文献在6篇以上。
1.6 附录(附录另起页数)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直接反映完成工作的成果内容。
如图纸﹑实验数据﹑计算机程序等材料附于毕业设计之后,附录所包含的材料是毕业设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书写规定2.1 设计(报告)书写设计(报告)必须用A4纸编排。
报告摘要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英文摘要另起一页。
2.2 摘要摘要的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
以能将规定的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报告题目。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完全一致,在英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
英文摘要的翻译全部用罗马字体(TIMES NEW ROMAN),ABSTRACT在目录和摘要中全部用大写。
摘要题头应居中,字样如下:摘要(小2号黑体)然后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
摘要文字之后隔一行顶格(齐版心左边线)印有:2.3 目录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行间距1.25倍。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及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b9b9fe0910ef12d2af9e73d.png)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及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版面课程设计统一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
纸张规格为A4,版面上、下空2.54cm,左、右空3.17cm、装订线0.5cm,位置为左装订页数用小五号字下居中标明。
二、结构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的组成及装订顺序: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源代码)。
1.封面包括题目、姓名、班级、指导教师、联系方式2.目录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包括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
3.正文(1)正文的内容正文部分包括:前言、报告主体和结论。
要求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正确。
前言作为开场白,要以简短的篇幅,说明课程设计工作的基本原理。
报告主体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要求文字简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楚,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分别阐述自己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相关的数据结构、分析过程、存在问题等要阐述清楚,报告正文中的使用的源程序代码,除为了阐述数据结构和算法而必须使用的代码外,不能占主要部分,最好不超过10%。
报告中要求有程序运行时的界面,界面直接从计算机屏幕上抓图获得,程序运行示例2个以上(通过示例可以说明程序的功能),及相应的运行结果。
结论是整个毕业设计报告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通过课程设计,对编译原理课程的理解和新的认识,在课程设计中实现的功能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正文中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文字的右上角,按上标书写。
(2)对正文内容及篇幅的要求课程设计的汉字..的数量要求在3000字以上。
(3)正文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正文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
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各级与上下文间均单倍行距。
示例如下:报告题目: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
(黑体一号字)正文各层次内容:单倍行距。
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书写格式(供参考)
![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书写格式(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2e93120af45b307e8719787.png)
下面的格式,各位同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添加或删减,仅供参考,希望大家查阅资料,多看看网上的材料,把自己的设计报告写好!!!!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举例说明:1、根据所学的网络的基本知识,结合企业网络或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网络设备。
2、通过对网络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查阅资料,设计合理的规划图,按照开发模式写出规划报告。
3、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学习更多的二、课程设计的选题原则、范围和方案的确定三、《。
》的设计与分析1、系统的安装与使用2、系统的基本特征3、系统的功能介绍4、数据流图5、模块流程图……………….(说明:不同设计题目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设计与分析报告)四、总结(说明:总结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五、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六、源程序或图形结构(说明:做网页的写源程序,做网站规划的给出网站规划图,作课件的写课件结构图)总体说明:1、使用powerpoint作课件的同学可以这样写上面的第三步1、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特征(即与其他软件相比相同的地方和优越的地方)2、powerpoint软件的功能介绍3、powerpoint课件的总体结构4、powerpoint课件的功能实现(即课件具备什么样的功能)5、powerpoint课件的流程图(可分为总体流程图和局部流程图)2、做网络规划课题的同学可以这样书写上面的第三步1、网络规划的目标(是为企业还是学校规划,规划的规模是多少)2、网络规划需要的网络设备及其各自的功能说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书写特点书写,还可以参考网上的例子)3、网络建成后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或者说是你选择的网络多具有的基本特点)4、网站建成后多具备的功能介绍5、使用传统模式或internet模式进行网络设计(注意每一种模式的步骤,必须将步骤细化,详细写出每一个步骤的规划)6、网络规划的设备组合图7、网络规划的流程图3、个人主页课题的同学可以这样书写上面的第三步1、个人主页说明(说明你的主页是什么类型的,是找工作的,还是抒情的)2、使用的设计软件(是使用dream还是frontpage,还用到了那些辅助软件,例如那些图形处理软件)3、网站的组成部分4、网站的功能介绍5、网站用到的相关技术6、网站的整体结构图4、作个人主页的同学必须附上程序代码,我已经告诉大家如何得到了,不会的再问。
《毕业设计报告书》规范格式
![《毕业设计报告书》规范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e353fea67ec102de3bd894d.png)
艺术设计系关于《毕业设计报告书》规范格式及答辩事宜的说明一、毕业设计报告书的组成毕业设计报告书应包括:封面、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审批表、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意见书、本科生毕业设计评阅表、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评定表、目录、正文部分、插图、注释与参考资料等。
二、撰写要求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定的设计选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学生必须在扎实阅读、调查、实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撰写,毕业设计报告书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具体要求为:1.中心观点符合设计学原理,对学术的探讨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
2.对报告书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解决。
3.注意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论证严密,结论正确。
4.研究方法正确,实验步骤、方法合理,数据资料完整,图表清晰。
5.文字通顺,表达清楚。
6.每篇报告书字数不少于3000字。
7.所用引文都要注明出处,报告书后附有作者在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及版次等,必须附有的基础调研资料或分析参数;文字性资料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专著、专业刊物类文献为主,且要与设计内容直接有关。
8. 毕业设计报告书必须按统一格式打印,装订成册。
9.设计内容有关图形、图像资料不得出现涉嫌违规使用版权图片元素的行为,不得出现色情、暴力、侵犯他人隐私等内容以及所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相关规定的内容,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威胁国家间睦邻友好关系以及其他悖有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内容。
三、打印与装订顺序要求:毕业设计报告书要求学生自己打印一式两份,统一使用标准A4纸,单面、纵向打印,上、下边距各为2.5cm,左边距为3.0cm,右边距为2.0cm,纵向左侧装订。
第一页:封面第二页:声明(须本人签字方可有效)第三页: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审批表第四页: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意见书第五页: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评阅表第六页:本科生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评定表第七页:目录第八页:正文部分(含插图)第九页:附录、注释、参考文献、参考资料等四、毕业设计报告书书写格式1.封面封面包括设计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课程设计报告国家标准规范化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国家标准规范化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d91969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c.png)
课程设计报告国家标准规范化要求第一篇:课程设计报告国家标准规范化要求PLC课程设计报告规范化要求一、装订顺序1.封面;(学校统一格式)2.目录;(可以不要)3.课程设计报告正文;4.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校统一格式)二、课程设计报告正文书写格式课程设计报告正文用计算机打印,符合以下要求、顺序:1.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2.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写明专业、年级、班级、姓名)3.摘要:如撰写内容摘要,则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以第三人称说明主要内容和结论,不加评价性文字,中文摘要字数应在300字左右。
摘要之下可列出关键词。
如撰写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中、外文关键词均限制在3~5个词汇内,空隔隔开;(可以不写摘要)4.正文内容: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一般不少于3000字。
一般应包含“PLC课程设计指导书”中“三、PLC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所列举的内容及必要的理论设计数据、电路图、表等。
如设计系多人合作,应在“设计总结”中说明每个同学的主要工作,每人的报告中应着重阐述本人工作内容和本人的心得体会。
5.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报告正文直接相关,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三、课程设计报告的排版格式规范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8~10毫米。
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下边界25毫米、左边界30毫米、右边界20毫米。
4.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小4号宋体、用第×页和随后的括号内注明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15毫米的位置。
5.课程设计报告标题:居中,3号黑体。
6.作者:标题下隔一行,居中,采用5号仿宋体。
7.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用5号仿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
8.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用5号Times New Roma体、左面对齐方式排列。
课程设计写作规范要求
![课程设计写作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cdafa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e.png)
课程设计写作规范要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学科核心概念),建立与已有知识体系的联系。
2. 学生能总结并复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包括XXX(此处填写具体学科知识点),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本章节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和实际操作,如XXX(此处填写具体学科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
2.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激发对学科的兴趣,认识到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等。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XXX学科示范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处于XX年级,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但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本章节90%以上的核心概念,期末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
2. 技能目标:学生能独立完成80%以上的课堂练习,小组合作项目达到良好以上评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课堂参与度达到90%,学习态度积极,对学科产生浓厚兴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 XXX概念及其应用- XXX原理及其推导- XXX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2. 技能训练:- XXX操作的步骤与方法- XXX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策略- XXX工具或软件的使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课堂讨论与分享,激发学生思考与兴趣-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 讲解XXX概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课程设计撰写和排版规范(学生用)
![课程设计撰写和排版规范(学生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763d3f43323968011c928a.png)
山东交通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写作格式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结构课程设计(论文)应由题目(标题)、摘要、目录、前言(引言)、正文、结论、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
1、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
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精炼。
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可以使用主副标题。
2、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要求用中、英文分别书写,一篇摘要应不多于300字,要注明3—5个关键词。
3、目录:反映论文的纲要。
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明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
4、前言:前言是相当于论文的开头,它是三段式论文的第一段(后二段是本论和结论)。
前言与摘要不完全相同,摘要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稍加具体一些,文字以600字左右为宜。
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是什么。
(2)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的回顾,资料来源、性质及运用情况等)。
(3)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
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
(4)概括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意义。
5、正文:论文的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表述。
应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分析部分: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使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2)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一定要简述。
对调查所提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
(3)结果与讨论应恰当运用表和图作结果与分析。
论文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
6、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结论。
毕业设计报告撰写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撰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cf04274ddccda38376bafed.png)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撰写要求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应由下列几部分构成:题名(标题)、摘要(中外文)、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一、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1、标题: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
标题的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的成果及特点,文字要简练。
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对于申请优秀论文答辩的学生原则上还需要将中文摘要翻译成外文。
通常在毕业设计报告全文完成后再写摘要。
3、目录4、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性能与要求;简述本课题的省内、国内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和方法,并进行方案选择的过程,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对策、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报告中应占相当的比例。
具体包括:计算项目、相关理论、计算方法、公式推导、计算过程、数据结果、元器件选择等。
(3)设计部分:这也是设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出具体实现设计任务的全过程,大体有:设计方案,具体内容,设计成果。
可结合设计的有关图纸叙述;(4)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主要包括实验方法、测试数据及分析处理等。
(5)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分析(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6、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
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与附录:在报告的谢辞之后,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毕业课程设计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5afcc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9.png)
毕业课程设计格式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能运用生态系统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目标具体包括: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及其功能;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
技能目标具体包括:能运用生态系统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生态系统的相关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包括: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培养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功能,包括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其次,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
再次,通过实验法和观察法让学生亲手操作,验证生态系统的相关原理。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生物与环境》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辅助以参考书《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多媒体资料《生态系统的秘密》以及实验设备,如显微镜、生态瓶等。
这些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章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内容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小论文,占总评的20%。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37f1b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e.png)
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填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进行问题分析。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X(学科知识点)的发展历程,总结其重要性和影响。
3.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XXX(具体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践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和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XX年级,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合作,但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 章节一:XXX(具体知识点1)- 章节二:XXX(具体知识点2)- 章节三:XXX(具体知识点3)2. 实践活动:- 活动一:XXX(与知识点1相关的实践活动)- 活动二:XXX(与知识点2相关的实践活动)- 活动三:XXX(与知识点3相关的实践活动)3. 案例分析:- 案例一:XXX(与知识点1相关的案例)- 案例二:XXX(与知识点2相关的案例)- 案例三:XXX(与知识点3相关的案例)4. 小组讨论与分享:- 讨论主题一:XXX(与知识点1相关)- 讨论主题二:XXX(与知识点2相关)- 讨论主题三:XXX(与知识点3相关)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学习章节一,开展实践活动一,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二周:学习章节二,开展实践活动二,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三周:学习章节三,开展实践活动三,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四周:总结复习,小组分享学习成果,进行课程评估。
本科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撰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eb8f4c46f1aff00bed51ecc.png)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是学生对所从事毕业设计工作和取得成果的完整表述。
报告(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
为加强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结构与要求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包括封面、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几部分。
理工类论文全文不少于1.5万字,设计说明书不少于0.8万字,文科、管理类论文全文为1.2万字左右。
(外语专业为8 000~10 000词)。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一律打印,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一)题目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题目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能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5个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行书写,用词必须规范。
(二)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内容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内容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中文内容摘要应在400字以内,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应与中文内容摘要内容相同。
(三)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从大到小排列。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同。
(四)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按2~3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内容摘要(中、英文)、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且标明对应页数。
(五)正文正文包括绪论(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论等部分。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精选五篇)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59b93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9.png)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精选五篇)第一篇:课程设计报告要求一、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内容:1、题目2、内容和要求3、目的和意义4、总体方案和设计思路5、仿真电路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及关键单元说明)6、软件设计(包括系统资源分配、软件流程图、源程序设计及关键模块程序说明)7、仿真调试8、实际目标系统测试情况(需要制作实际电路板,此项选做)9、课程设计总结心得体会10、参考文献二、课程设计提交内容:1、纸质材料:课程设计报告2、课程设计电子材料:(1)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文件(2)仿真电路*.DSN文件和对应的uVision2 IDE第二篇:课程设计报告格式顺序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格式顺序及要求1、封面采用统一制定的封面。
2、正文(符合撰写规范要求)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等部分构成。
由于测试工程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难以规定统一的内容形式。
但是,必须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1)内容见附件(2)编写格式①标题每个题目的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打印,例如:“一、XXXX”。
②图图题采用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居中打印。
图中的标注一律采用中文。
图号按顺序编号,例如:“图1 xxxx”。
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例如“图1-1 xxxx”表示图1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
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
③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
表格后空一行,继续正文内容。
表按顺序编号,例如:“表1 XXXX”,编号的后面空2格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
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
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
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3、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
毕业课程设计报告
![毕业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f735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d.png)
毕业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科学探究和学术写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2.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介绍XX学科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前沿动态:介绍XX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
4.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实验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应用和实践。
3.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目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0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0](https://img.taocdn.com/s3/m/dc6c6df4f61fb7360b4c65a9.png)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1.课程设计报告(论文)格式课程设计报告均要求打印,A4纸,上下各留20mm左右各留25mm。
2.报告结构及要求(1)封面(见下一页)(2)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码。
(3)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符合逻辑,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简明,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不能徒手绘制和书写。
全文1.5倍行距。
章标题四号黑体居中;节标题小四黑体左对齐;正文五号宋体;图标题五号宋体位于图正下方;表标题五号宋体位于表正上方。
(6)参考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
各类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a.图书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书名·(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部b.翻译图书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c.期刊类的参考文献作者名·文集名·期刊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毕业课程设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25ed1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0.png)
毕业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的机制、生物进化的原理等;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与遗传、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细胞与遗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遗传变异的类型与机制。
2.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保护、生物进化的意义。
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调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主动探究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采用《生物学》教科书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生物学导论》等相关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生自制的PPT进行教学;实验设备方面,将配备显微镜、生物标本等实验设备,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情况进行评估;作业将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实验报告等,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考试将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遵循合理、紧凑的原则,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具体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确保每个知识点得到充分的讲解和讨论。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0940a57eefdc8d377ee3216.png)
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深化与升华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为了保证我院毕业设计(论文、报告)质量,特制定《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的结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报告)包括题目、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
1.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不设副标题,中文题目不超过25个字。
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字数在300字左右为宜。
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应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条。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概念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 ”。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并标注各项内容的起始页码。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标题字数一般应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4.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要求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57c7c01844769eae009edb8.png)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规范课程设计报告的设计观点、理论分析、方案结论、计算等必须正确,尽量做到纲目分明、逻辑清楚、内容充实、轻重得当、文字通顺、图样清晰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分预设计报告和设计总结报告。
预设计报告主要包含下列内容:(1)题目及要求(2)系统框图;,(3)各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4)总电路草图;.(5)工作原理说明;(6)元器件清单重点(务必仔细阅读):每人各自写一份论文(3000-4000字),仿真每个人都要各自做,这个老师会考核,最后的制作焊接部分可以小组共用。
详细见下页。
课程设计结束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一份设计总结报告,即课程设计报告,报告按如下内容顺序用A4纸进行打印(撰写)并装订成册:1、统一的课程设计封面(含课程设计课题名称、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等详见附录);2、目录(单独一页,所标页码应与实际页码一致);3、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正文,正文可按章节来撰写,设计报告的撰写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题目(要与封面的设计题目课题名称一致)(2).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是课程设计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设计中的任务与要求,比正文字体要小一号,要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摘要两端稍微缩进2个字符)(3).关键词(其数量一般为3~6个)(4). 设计任务和技术要求(由指导教师在选题时提供给学生);(5). 总体方案选择的论证。
内容含曾考虑过的各方案框图、简要原理和优缺点以及所选定方案之理由等。
(6). 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的选择。
(7). 绘出总体电路图及必要的波形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8). 组装与调试,内容应含:①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建议列其名称、型号、出产厂家和生产年月等。
②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必要时应与计算结果比较并进行误差分析。
③组装与调试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④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诊断与排除方法。
(9). 所用元器件的编号列表。
列表项目为序号、符号与编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以及必要的说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规范(试行)信息工程系二○一○年六月第1章内容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组成,依次为:I、统一的封面,封面之后为课设评分表及答辩记录表;II、摘要;III、目录;IV、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正文;V、总结(本课题核心内容、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改进方向和意见)VI、按统一格式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格式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每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要求如下:2.1封面统一的封面(含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等,详见第五部分“格式范例”)2.2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重点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建议500字以内。
摘要中不要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在摘要内容后另起一行标明,一般3~5个,之间用“;”分开。
2.3 目录目录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正文(含结论)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标题和序号。
具体格式见第五部分“格式范例”。
2.4 符号说明如果课程设计报告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将全文中常用的这些符号及意义列出。
如果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主要符号表,但在报告中出现时须加以说明。
缩略词应列出中英文全称。
2.5 正文正文是课程设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引言(第1章):简要说明课程设计的现状分析、设计目标、设计要求、设计的基本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二)各具体章节:各章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性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三)结论(最后1章):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应明确、精练、完整、准确。
2.6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课程设计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在论文致谢段后列出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文后著录的参考文献务必实事求是。
应遵循学术道德规范,避免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当页的地脚。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可放在各章节之后。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部位,须用上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
2.7 附录附录是作为课程设计报告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以下内容可置于附录之内:(一)为了整篇报告、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二)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三)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四)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五)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六)关键调查问卷或方案等。
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
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系列;图A1,图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每个附录应有标题。
第3章书写要求3.1 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中文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宋体简化汉字,英文应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除特殊需要外,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
标点符号的用法应该以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数字用法应该以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3.2 层次标题(一)层次标题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层次以少为宜。
(二)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例如:3.3页眉和页码(一)页眉:奇数页书写“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课程设计”,偶数页书写“姓名:设计题目”,均采用小5号宋体字。
(二)页脚:页码居中。
页码从第1章(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除封面和封底外的其它部分(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等)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
3.4 有关图、表、表达式3.4.1 图(一)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二)图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出。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
图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
(三)图序与图名:图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第3章第2个图的图序为“图3.2”;图名应简明。
图序和图名间空1个字距,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例如:图3.2 非线性构形状态转移过程示意图3.4.2 表(一)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表一般随文排,先见相应文字后见表。
(二)表序与表题:表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3章第1个表的表序表示为“表3.1”;表题应简明。
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排于表的上方。
(三)所有表格应采用三线制,与文字齐宽,上下边线,线粗2磅,表内线,线粗1磅。
资料来源要标明“作者、资料来源名称、时间”用小五宋体,置表格左下方例如:(四)表格较大,不能在一页打印、需要转页排时,只需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续表的表头应重复排出。
3.4.3 公式(一)公式应另起一行,左起空两个字编排,较长的公式尽可能在等号后换行,或者在“+”、“-”等符号后换行。
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
(二)公式后应注明编号,公式号应置于小括号中,如(3.2)。
写在右边行末,中间不加虚线。
(三)公式下面的“式中:”空两个字起排,单独占一行。
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顺序分行空两个字排,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回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
上下行的破折号对齐。
(四)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
例如:第3章第2个公式3.5 注释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并采用脚注(页注)方式在本页进行说明。
在本页中的脚注(页注)可用小号字(一般小五号宋体)列在相应正文同一页最下部并与正文部分用细线(版面宽度的1/4长)隔开。
3.6 参考文献(一)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
(二)参考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即在文中用上角标(序号[1]、[2]…)标注。
(三)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的,全文中始终标注第一次引用的序号。
文中同一处引用多个文献时,将各个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为连续序号,可用“-”标注起讫序号。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1-13](四)参考文献在文末以参考文献表的形式列示。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3.7 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
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
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
第4章排版要求纸张要求及页面设置第5章格式范例(见下文)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设计题目:2010年6月课程设计评分表课程设计答辩记录表摘要迄今为止,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竞争加剧,各地从本地利益出发,结果导致国内统一市场难以真正形成,区域间经济合作难以有效开展。
因此,国家提出要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崛起”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看,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
打破各个区域独立发展的思维方式,确立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已是时代的要求。
为此,除政府应适时调整区域政策以外,还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倡导区际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中东部的经济合作为主线,提出了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实现中东部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式与对策。
……关键词: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崛起;互动发展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西方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4)1.1.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4)……第二章中部崛起与中东部互动发展的战略意义 (14)……第六章结论与展望致谢 (62)参考文献 (63)附录 A (64)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