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四大要素和基本技法(附图)
草书四大要素,连、省、变、代,全面掌握
草书四大要素,连、省、变、代,全面掌握
一. 简约为本,草书四要素连,省,变,代
“连”,就是一个字的点画都连起来写,这在草书中是最为常用的方法,整个字几乎一笔完成。
“省”,就是将有些点画及局部偏旁或省略,或变化形态,而又不会使字的外形有太大的影响。
“变”
在章法上较难捉摸,有的字只作适当小变化,但有的变化极大,
与原外形完全不同,这就需要熟悉草法,了解其变化过程。
如:事、知、真、旧
“代”
以特有的符号代替一种或多种偏旁,简化了用笔各字形。
这种“代”是有规矩和原则的,不能混杂。
如:谈、终、躬、驰
相比于楷书点画的结构严谨,方正厚重,不可省略笔画,则草书的首要特点就是简约,笔画省之又省、简之又简。
孙过庭曰:“草以
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也即是草书的结体以使转为主,字之体势一笔而成,“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其使转忌横平竖直,有棱有角,所以草书点画线条的运动多呈圆弧形,也即我们常说的:“楷贵方,草贵圆”。
这是行笔速度快而流畅所必然产生的用笔法。
草书连绵一笔常书数字,线条牵连不断,有时两三字连在一起,难以断字,形态变化极为强烈,各种俯仰、疏密、向背、迎让,参差的对比可以夸张到惊人的地步。
问题不在是否连绵,在于连的过程中,在转折等处是否有断的意思,贵在能似断似连,故明末清初大书家王铎的草书虽常是数字连绵不断,而因其笔笔有交代而仍为后世所重。
(草书四要素连,省,变,代)
二. 草书的基本偏旁部首
草书的偏旁部首具有符号性,要牢记各种偏旁部首的写法,才能在写草书的时候一气呵成,产生连绵不断的气息。
三. 点画结构之变化。
标准草书教程
标准草书教程草书,又称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形式,以迅速行笔为特点,笔画连绵流动,书写犹如行云流水。
下面是一个标准草书教程,帮助你入门。
步骤一:准备工具和材料1. 毛笔:选择一支毛笔,毛质柔软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大毛笔较适合初学者。
2. 毛笔墨:选择一块优质的墨,最好是专门用于书法练习的墨。
3. 宣纸:准备一些宣纸或其他适合毛笔练习的纸张。
4. 水盆和毛巾:用于清洗毛笔和调节墨的浓度。
步骤二:掌握基本笔画1. 直线:用笔尖指向纸张,向左下方斜着画直线,线条要有一定的曲度,力度要均匀。
2. 横线:类似于直线,但在水平方向上画。
3. 点:用笔尖轻轻触碰纸张,形成小圆点。
步骤三:学习基本字形1. 先从简单的字开始练习,比如“一、丨、丿”,并逐渐增加难度。
2. 注意每个笔画的起始和结束,要求流畅并有连续感。
3. 动作要快,但要保持稳定性和准确性。
步骤四:练习常见字体1. 延伸到一般常见的字体,如“人、山、水、天”等。
2. 在练习中要注意整体布局和字体的大小搭配,力求简洁大方。
步骤五:模仿大师作品1. 查阅一些草书大师的作品,如张旭、怀素等,学习他们的笔法和造型。
2. 尝试模仿他们的作品,逐渐掌握他们的风格和特点。
步骤六:加强练习和改进1. 持续进行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和水平。
2. 及时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可以通过请教老师、查阅书籍或参加书法班等方法。
3. 保持耐心和毅力,书法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取得进步。
以上是一个标准草书的教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要不断练习并享受书写的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草书的技巧和美感。
草书书法练习技巧
草书书法练习技巧草书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书书法练习技巧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草书书法练习技巧(一)草书龙飞凤舞,线条流畅飞泻,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书家快速运笔挥洒而成的,像唐代的两大草圣张旭和怀素,据记载,他们作书的速度是很快的。
杜甫《酒中八仙歌》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作书时,旁若无人,将满腔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如醉如痴,如颠如狂,其狂草潇洒磊落,惊世骇俗;而怀素作书,也是“兴来走笔如旋风”(苏涣《怀素上人草书歌》),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其痛快处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见其作书速度之快。
但是,并非所有的草书都是快写的,有一种笔画苍劲的草书,几乎每笔都有多次顿折,谓之“一波三折”,这种草书的线条往往是逆锋运笔挣扎奋进而缓慢画成的。
快速作草,易出飞白,可以增强力度,产生险峻奇绝的效果,但线条容易流于浅薄飘浮,缺乏质感,不很耐看;慢速作草,墨色饱满,内涵丰富,给人以沉稳、含蓄、古拙的感觉,但又容易出现墨潴滞笔,或是露出矫柔造作之态。
可见快书与慢书各有优劣。
喜快书还是喜慢书,随书家之性情或习惯而定。
一般说来,性格豪爽性情急躁富有浪漫幻想的人,写起字来也是横扫千军一挥而就,不拘细节,也不拘法规,全凭一股豪气和一份才气,即兴发挥,把作书当作抒发情怀或排解忧愤的一种方式,因此书家的强烈感情源源流于笔端,写出的作品往往墨迹淋漓,歪歪倒倒,笔画狂飞,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满纸云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染,使人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如醉如痴。
像张旭、怀素的草书被称之为“张颠素狂”,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可以说是快书的典范。
宋代的黄庭坚,明清的朱耷(八大山人)、王铎,当代的毛泽东、徐文达等也是这类书家中的佼佼者。
草书基本技法图解,超级实用!
草书基本技法图解,超级实用!草书能成为书法艺术的巅峰,主要因素是草书体势的动态美,草书结体的丰富性是决定这种动态美的主要因素。
草书结体的变化产生了丰富的体势,其变化可以超过其它字体结体的总和。
怎样让草书结体有更加丰富的变化就成为提高草书艺术的瓶颈,一些人突破了这个瓶颈草书艺术就走向了成熟,反之就会止步不前。
(一)草书体势变化是异常丰富的草书体势变化源于草书笔画变化的伸缩性。
草书笔画线条的形态比其他书体延长和增加了很多,其粗细、长短、形态变化较大,为丰富的草书结体提供了条件。
抒情性为草书体势丰富多变提供了主观条件。
我们知道,创作需要激情与灵感,人在写字时,这种创作态有突发性和亢奋性,事先难以预料,在写字时无法控制的。
草书是对汉字各部比例、形状的颠覆。
多数汉字是合体字,而一些字体的汉字在结体时各部分有相应的比例,如果比例失调就会减弱书法作品的艺术美感。
(二)草书结体结构学分类按照草书结体结构学的分类,草书可分为如下种类:(见下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草书的结构学分类是继承文字学的传统。
并应用现代结构学原理,在整体上把汉字分为分为独体字与合体字。
(三)独体字的结体结构学图示1、独体字草书结体说明:①笔画移动,笔画移动是指独体字中笔画在字内位置的移动。
如十字常规写法是横画的中部与竖画的中部相交,移动的方法就是将横画的中部或其他部位与竖画中部之上或中部之下相交,或者将竖画的中部或其他部位与横画中部之左或中部之右相交。
实际上在草书创作中,一个笔画、一个部分的移动可以同时包括两个方向,十字中的横画在竖画上可以向下同时向前移动或向后同时向下移动,竖画还可以在横画上向左、向右,同时向上、向下移动。
但在本书的例证上,只是给了一个方向的移动,即使有两个方向也只标明一个方向,这主要是为了初学者易于理解考虑的。
②俯与仰,横画的俯与仰。
横画左部低于右部称为前俯,横画左部高于右部称为后仰。
竖画上部往左倾斜,称为前俯,竖画上部往右倾斜称为后仰。
王羲之《草书要领》全(草正对照,总共255张图)
王羲之《草书要领》全(草正对照,总共255张图)《草书要领》《草书要领》(注:总共255张图,以上为126张图。
)草书:汉字的⼀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产⽣的⼀种书体。
《说⽂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得⽰》等帖。
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
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任何书体在使⽤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发⽣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
这种趋势是⽂字演变的主要原因。
每当社会变⾰和⽂化⼤发展的时期,⽂字应⽤频繁,个⼈随⼿省简,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为了使⽂字更加利于应⽤,势必要加以纠正。
甲⾻⽂时期有草写的痕迹。
“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篆”、“程邈作⾪书”以及蔡邕以⼋分书写熹平⽯经等,都是两周、秦、汉各⾃对当时流⾏的字加以规范化⽽颁定的标准字样,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正体字的开端。
但是要求简易的趋势并不因此停⽌。
早在记录帝王公卿⼤事的商代甲⾻⽂、周代⾦⽂⾥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史籍中“屈原属草藁”、“董仲舒藁书未上”,说明战国古⽂和西汉⾪书在急速书写时也⾮正体。
据魏晋⼈记载,东汉北海敬王刘睦“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刘睦死前,明帝派驿马“令作草书尺牍⼗⾸”。
章帝时,齐相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
可见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
从近世出⼟的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书已经通⾏。
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
草书用笔、章法的20个秘诀
草书用笔、章法的20个秘诀草书用笔1、露起露收:草书的起笔和收笔一般是露锋,但是要切记虚出浮滑。
露起露收能使笔势相连,笔画间要有呼应且要紧密。
2、直中有曲:草书要讲究曲线变化,随意跌宕起伏,腾挪使直中有曲,但切忌一味的缠绕油滑,笔画要有力度。
3、轻重变化:草书笔画要有一点的变化,但是一味地重会产生板滞少神,一味的轻会产生虚漂浮轻,但是轻重必须有度,否则徒增恶给。
4、方圆并重:方以显示方正,圆以增灵动达,方增过极会产生刻板,过圆则以显得油滑。
5、宜转宜折:草书的转应多于折,但要转中愚折,折中有转。
6、笔画替代:草书是一种符号书法(即绘画中的大写意),可以一个符号代替一字或偏旁(甚至于好几个字旁),以达到简便之效,收到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
7、以少代多:草书宜尽量简练,可以以少代多。
8、墨分五色:草书在书写过程中要讲究墨色的浓度枯润干湿的变化,初学者需要多看名家的真迹,以体会用墨的奥妙。
墨色的过程中有----调墨----浓----淡----枯----干全过程。
9、牵丝映带:前一笔画雨后一笔画之间轻提适度,但又不断开,前后相连,就会形成前后相连,形成牵丝,字内、字间都可相连,笔画就会形成一定的虚实对比,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活力。
10、中侧并用:起笔一般起笔用侧锋,收笔偶尔用侧锋。
行笔时常常用中锋,保证字的结构,以增强作品取妍效果。
草书章法1、动态平衡:写草书字不能写成四平八稳,要打破平衡,让字的某一部分欹侧,另一部分要通过处理,使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以增加强草书的动态姿势。
2、呼应顾盼:呼应是指笔势前后承接关系,顾盼是指一个字的某一部分之间的朝楫迎让。
也就是不要顾及偏向压制一部分或者另一部分,要坦然和平共处。
3、欹侧取势:草书在结构上可以大胆地取侧势、取险势,力求观赏的艺术性效果。
要追求动的感势很要紧。
4、参差错落:左右结构的字要有意伸缩,一放一敛,打破均衡的死板局面,使字变得参差错落,奇趣横生。
5、疏密对比:“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行草书中的空间布局更加如此。
草书运笔技巧教程
草书运笔技巧教程
草书是一种自由奔放、多变而不失美感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随
着笔画产生的即兴创作技巧,注重笔势、形体、布局和色彩。
下面介
绍几种草书运笔技巧:
1. 立笔运笔法
立笔即将笔立在纸上,并以手腕和臂部作为主要的撰写力量,轻
轻松松地写出随意的曲线和形状。
2. 手腕发力法
手腕发力是运用腕关节作为笔势主要来源来创造形体和体积感,
使笔画更具有力度和节奏感。
3. 水墨渲染法
水墨渲染是草书艺术中的重要技巧,它可以增强草书的自然、自
由和随意的风格。
运笔时要以湿笔徐徐挥动,使墨水在纸面上自由流动,创造出自然的水墨效果。
4. 双笔钩起笔法
双笔钩起笔是草书中经常使用的技巧,它能够创造出新颖、独特
的形状和笔画。
先用一支笔在纸上铺好底色,再用另一支笔用双笔钩
起的方式进行书写,创造出层次分明的效果。
5. 墨点框括法
墨点框括法是一种运用大面积墨点进行渲染并用一笔勾勒出轮廓
的技法,使作品有些许强烈的对比度,并为作品增添一些立体感。
在
运笔时要有适度的放松感,将笔尖轻轻点在纸面上,使墨汁自然流淌。
学习草书得掌握5个关键点
学习草书得掌握5个关键点草书,尤其是狂草,给人的艺术感受和启迪,是其他书体所不及的。
要写好草书,必须有深厚的功底,主要是须掌握这五个关键要素。
现分述如下:动感草书的笔画要动静结合,以动取胜。
唐代王邕讲怀素的狂草云:“忽作风驰及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
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伸眉如劲铁。
”这一描述说明动感是草书的重要特征,没有动感就不叫草书。
怎样写才能有动感呢?首先是行笔要讲求提按顿挫,不可使线条粗细一样。
只要提按纯熟了,线条就会有轻有重,肥瘦相间,并能见列点画的气势,自然就动起来了。
其次要讲求结体的形态动感。
许多象形字,易于造型的,应精心设计,使其形态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
再次还应讲求篇章的动感。
一幅好的草书作品,应能安排出:字忽大忽小,忽正忽侧,沿着主轴线,时有奔腾直泻,时有左右摆动。
再加上能有几处醒目的“字眼”(指易造型的大宇),整幅作品就会出现龙飞凤舞的效果,自然就能强烈地吸引观者反复品味、联想。
流畅草书最忌滞呆,最重流美。
要过流畅关,先要练好一笔成字?不少字都可以一笔写成,笔画多的偶有不连,但要血脉不断,即笔断意连。
将一笔成字练好了,流畅问题可以说解决了一大半;再进一步就要解决好一气呵成的问题。
这里讲的气,是指字的气势,而不是说要一口气写几行字,一气呵成对篇章而言,是要写成如行云流水,大气连绵;达此水准者,首数“颠张狂素”。
如张旭的《古诗四帖》,可以看出在重同联前提下的气脉贯通。
而怀素的《自叙帖》,不拘规矩,狂逸酣畅,自由奔放,数百字一气呵成,其驾驭笔墨的能力,造型布白之巧妙,后人很难达到。
要把握篇章的流畅,就要重视字与字、行与行如何自然连接,要通过引带牵丝的技法来处理,但又不可游丝过多,不易连的不要硬连。
这里说的是连绵草的艺术风格,至于章草、今草如何求得篇章流畅,不可一概而论,还应根据不同特点和要求把握。
多变草书的笔画,结体和章法都讲求变化。
如笔法,所有书体都主张中锋用笔,以显示笔画的力度,而草书则不排斥侧锋用笔,以求秀美华丽。
草书入门对照表
草书入门对照表
草书是一种快速、流畅、富有表现力的书法形式。
以下是一些草书入门对照表,以帮助你学习草书的书写规则和笔画特征:
1. 基本笔画:
横画:长而平,呈现出水平的走向。
竖画:短而垂直,呈上下方向。
撇画:从右上至左下,呈弧形。
捺画:从左上至右下,也呈弧形。
点画:形状多变,可以看作是短小的横、竖、撇、捺的组合。
2. 常见草书符号:
圈点:表示简化或替代笔画。
连笔:表示笔画之间的连接或简化。
减画:省略某些笔画或部分。
3. 草书结构特点:
省简笔画:为了书写快捷,一些复杂的笔画被简化或省略。
笔画连接:草书中的笔画之间常常是相连的,形成一个整体。
字形变化:草书中的字形与楷书相比会有较大的变化,有时很难辨认。
4. 学习方法:
a. 基础练习:先学习基本的笔画和笔顺规则,打好基础。
b. 临摹字帖:选择一本优秀的草书字帖进行临摹,注意观察字帖中笔画的形状、方向和力度。
c. 实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逐渐提高书写速度和表现力。
d. 交流学习:参加书法班或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5. 注意事项:
a. 学习草书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要急于求成。
b. 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避免形成不良的书写姿势。
c.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规律和技巧,以提高学习效果。
草书写法教程
草书写法教程草书是一种书写方式,以其快速、简洁的特点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草书时,我们常常需要学习其基本的写法和规则。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草书的写法教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基本写法草书的基本写法分为横平竖直和折段两种。
横平竖直是指横向书写的字笔画大致为横直、竖直、点画,而折段则是指按一定的角度书写字。
下面我们将介绍每一种写法的具体步骤。
1. 横平竖直横:用画笔沿着纸张横向移动,按照字的笔画形状画出横画。
平:用画笔从上到下画出一道平行的线条。
竖:用画笔从上到下画出一道竖直的线条。
点:用画笔轻轻点下,形成一个小圆点。
画横时,可以先画底线,再在底线上方各处画横画。
画平时,可以先画两条竖线,再在两条竖线之间画一条平行线。
画竖时,可以先画顶线,再在顶线下方各处画竖线。
画点时,可以用笔尖轻轻点下。
2. 折段折段是指按一定的角度书写字。
一般来说,字的角度可以分为直角、45度角和斜角。
下面举例说明。
直角:用画笔沿着纸张横向移动,然后转向,画出直角形状。
45度角:用画笔斜向上方移动,然后转向,画出45度角形状。
斜角:用画笔斜向下方移动,然后转向,画出斜角形状。
二、常见字的写法草书的字体变化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常见字开始学习和练习。
下面介绍几个字的写法。
1. 人字横画:先画横画,顺势向右下方延伸。
折段:从横画的下方画一条斜向下方的线条。
竖画:从斜线的下方画出一道竖直的线条。
2. 木字横画:先画一条横画,然后在右侧的上方画出一道斜线。
竖画:从斜线的下方延伸画出一道竖直的线条。
3. 日字横画:画一条长而平直的横画。
竖画:从横画的上方画出一条竖直的线条。
三、写法技巧除了基本的写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提高草书的书写速度和美观度。
1. 连笔:在书写时可以尽量减少抬笔的次数,让字与字之间连贯起来。
2. 压力控制:在书写时可以通过控制画笔的压力,使字的线条粗细变化。
3. 省笔省力:在书写时可以省去一些冗余的笔画,让字的形状更加简洁。
草书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
草书练习,掌握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技
巧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草草字样取名。
草书的特点
是快速书写和潇洒自如,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
部首。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草书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技巧。
一、基本笔画
1.横:横线要方正,变化自如,不讲究结点,要求水平匀称。
2.竖:竖线也要方正,变化自如,不讲究结点,要求直立。
3.撇:撇也分平撇和钩撇,平撇要向右下方写,钩撇要向左下方写。
4.捺:捺也分平捺和提捺,平捺要向右上方写,提捺要向左上方写。
5.点:点分中点和偏点,中点写在字的正中央,偏点写在字的左
侧或右侧。
二、常用偏旁部首技巧
1.竖形结构:在写立体感强的字时,可采用竖形结构,如写“林”字,先写“立”字再加上“木”偏旁。
2.横竖结构:在写一些线条交叉的字时,可采用横竖结构,如写“交”字,先写“十”字再加上“父”偏旁。
3.左右结构: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可采用左右结构,如写“投”字,先写“手”字再加上“斗”偏旁。
4.上下结构:在写上下结构的字时,可采用上下结构,如写“喜”字,先写“口”字再加上“木”偏旁。
5.左上右下结构:在写左上右下结构的字时,可采用左上右下结构,如写“逢”字,先写“辶”部再加上“口”偏旁。
以上是草书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技巧的学习,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想要掌握草书书法,还需继续不断地练习和探索,加油!。
草书笔法图解
草书笔法图解
随着毛笔的运动,笔锋内许多毫毛的组合位置有着许多变化。
这就产生了笔锋的转,折,较,顺,留,逆,纵,提,按等的变化。
我们把这些变化叫用笔。
写字的主体如果能自动掌握这些变化,用点画表现自己,我们就说主体的运笔技巧已经完全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转】就是环转的弧度大,笔锋内许多毫毛大体是铺开顺行的。
▲【绞】环转的弧度小以及在小转弯处,毫毛就扭绞而行。
▲【折】行笔成角出用折。
笔锋内许多毫毛翻折。
▲【顺】凡笔锋内的毫毛是铺开而行。
顺多半在点画的中节。
【逆】与顺的方向相反,多用于入笔处。
笔锋毫毛先逆入,然后折而顺出顺行
【留】一个画写到中途,需要改变方向,就把笔留驻。
此时许多毫毛仍是行来的组合位置,但停住不动了。
这时把笔锋方向微微改易,毫毛的位置也随着立即变为微折,在接着写去。
【纵】写长画放笔直行。
【提】书写时将笔微微提起。
笔锋毫毛着纸轻浅,点画细瘦。
【按】书写时将笔管微微向下按,笔锋着纸比较重,形成的线条较肥实、厚重。
草书的“四法三笔”
学习草书也要符合“四法三笔”的原理草书“一点、二连、三交代,四墨、五紧、六飞白”好像是一个书法口诀吧。
我是第一次看到你这样说。
不过,对草书创作学习的要点的总结,还是值得肯定的。
草书“点”的笔画确实非常多。
而且点法也非常丰富。
很多点是一些笔画的概括,而且,草书的起笔与楷书一样,也是从“点”开始,写的时候就要把点画放在首要的地位。
“连”是笔画之间的转换、衔接,我们叫做“接笔”比较合理。
此外,你说的“交代”,也属于“接笔”的任务。
“接笔”是书法的重要笔法概念。
接笔就是承接上一笔的笔画。
草书的接笔尤其连缀不止,所以,学习草书,就应该特别要注意“接笔”的表达。
接笔也是由“起笔、行笔、收笔”四个环节构成的。
看看如何从“起笔、行笔、收笔、接笔”分析草书。
所以那个“交代”,其实就是接笔的“收笔”部位。
而草书一个字的上一笔、最后一笔的“收笔”部位,又恰恰是下一个字第一笔的开始,所以,有一个“连接”的过渡。
这是草书特有的连环往复行云流水之美,一定要注意笔笔清楚。
尤其是狂草书法,更是飞扬回环不止。
如果点画连接交代不清,书法就写不好。
后面的“墨”是枯润浓淡问题,“紧”是疏密、控制、安排问题,“飞白”也是一个用墨的问题。
所以,你的问题都是草书要注意的一些要点,但是,也有内容重复的地方。
写好草书的要点可以从很多方面去研究,以上问题,我的看法是,也不是很重要。
因为,我们谈草书,一两个层面,一个是基础技法层面,一个是高层次的美学层面。
如果是基础层面,我们还是多谈一些基本技法,例如,草书一开始学小草还是狂草?两种草书,技法要求,美学要求都不太一样的。
学习书法,不管是楷书、草书,对笔法一定要研究透彻。
“四法三笔”就是最好的书法学习方法。
原因很简单,因为“四法三笔”主要就讲一个问题,即书法的“起笔、行笔、收笔、接笔”,如果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这些问题搞好了,学什么字,也会写好的。
如果基础问题搞扎实了,其他的墨法章法,也自然而然就好了。
闻是书画中国书法草书要领
闻是书画中国书法草书要领
- 闻是书画,中国书法草书要领
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草书是其中的一种。
以下是草书的要领:
1. 线条要流畅,笔画要有力度,不宜过于生硬。
2. 草书的笔画要求简练,不必拘泥于形式,但必须有意境。
3. 草书的字体要求个性鲜明,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风格,要有自己的特色。
4. 草书的字形要求简洁明了,不宜过于繁琐,但也不能过于简单。
5. 草书的字体要求有节奏感,笔画的长度和间距要有规律,不宜过于松散。
6. 草书的字形要求有变化,不能单调,要有起伏和变化,让人感觉到生动有趣。
7. 草书的字体要求有气韵,要有一种自然的美感,让人感觉到轻松自在。
8. 草书的字形要求有灵动感,不宜过于呆板,要有一种灵活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自由自在。
9. 草书的字体要求有创新,不能一成不变,要有一些新的元素,让人感觉到新鲜有趣。
10. 草书的字形要求有个性化,不能千篇一律,要有一种个性化的感觉,让人感觉到独特魅力。
以上是草书的要领,希望对爱好书法的朋友有所帮助。
草书要点技巧讲究
草书要点技巧讲究
以下是 7 条关于草书要点技巧讲究的内容:
1. 要想写好草书,那可得注意运笔的速度呀!你看,就像开车一样,速度太快容易失控,太慢又显拖沓。
好比写“之”字,迅速而流畅地一笔带过,才能写出神韵呢!哎呀,可别慢吞吞地写,那能好看吗?
2. 草书的线条可是关键啊!这线条就如同跳舞时的优美舞姿,要灵动有变化呀。
写“竖”的时候,不能直直的,得有变化,就像人走路有节奏一样,这样字才生动啊!你想想看,要是线条都呆呆的,那多无趣呀!
3. 草书的章法布局也很重要哇!它就好像是一场音乐会的编排,有疏有密才精彩。
一个字里面,笔画之间要有呼应,不能各自为政呀。
比如“林”字,两个木字不能写得一样,得互相有呼应,这多有意思呀!
4. 写草书,要有大胆的胆量呢!不能畏手畏脚的,就好比去探险,勇敢地往前走。
写一些夸张的笔画时,别怕出错,大胆去写!像“飞”字那撇捺,就得放开了写,你不试怎么知道写不好呢!
5. 注意草书的转折呀!这就像人生的转折点一样,处理好了就顺畅。
写“口”字的转折,要自然有力,不能生硬。
难道你不想把转折写得像顺水推舟一样自然吗?
6. 墨的浓淡在草书中也很讲究哟!就如同做菜放盐一样,要恰到好处。
太浓或太淡都会影响效果呢。
写一个字时根据需要来调整墨的浓淡,难道这不好玩吗?
7. 写草书还要有激情呀!没激情怎么能写出好草书呢。
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把内心的情感都注入到字里。
当你激情澎湃地写草书时,那感觉多棒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写草书要点技巧真不少,掌握了这些咱们才能写出精彩的草书!。
草书书法技巧口诀及图解
草书书法技巧口诀及图解
草书书法技巧口诀及图解:
1、直中有曲:草书要讲究曲线变化,随意跌宕起伏,腾挪使直中有曲,但切忌一味的缠绕油滑,笔画要有力度。
2、笔画替代:草书是一种符号书法(即绘画中的大写意),可以一个符号代替一字或偏旁(甚至于好几个字旁),以达到简便之效,收到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
3、方圆并重:方以显示方正,圆以增灵动达,方增过极会产生刻板,过圆则以显得油滑。
草书书写注意事项: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
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
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
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过于冷僻。
5、作品整体布局上面重下面轻。
6、评作品好坏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
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贯,此布局之妙也。
中国书法技法大全草书
中国书法技法大全草书
中国草书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书法艺术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法和特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国草书技法:
1. 顾名思义,草书是一种潦草而自由的书写风格,注重表达人的情感和个性。
在草书中,书法家通常以快速的、连续的笔画来书写字体,强调个体特征和直寻写意。
2. 线条变化:草书的线条流畅而自由,表现出书法家的个性与情感。
线条通常由粗到细、由顿挫到流畅、由迅疾到悠然等多种变化方式。
3. 速度与节奏:草书强调速度与节奏感,书法家用快速且连续的笔画来表达字体,使字体充满生动的节奏感和动感。
4. 折笔与断笔:草书中常常使用折笔和断笔技法,运用不同力度的手法来表现筆势,从而增加艺术效果。
5. 点画与线条浓淡:草书中的点画和线条浓淡变化非常重要。
通过点画和线条的变化,字体的形状和笔画的结构得以呈现。
6. 墨色与墨感:草书技法中,墨色的使用也是非常考究的。
墨的浓淡、厚薄、湿润程度等会直接影响到草书的表现效果。
7. 结构与布局:尽管草书注重自由与个性,但也需要良好的字体结构和布局。
草书中的每个笔画和字体都要有自己独特的位置和关系。
总之,草书作为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以上列举的技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草书的魅力还需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深入理解和掌握。
草书创作技法PPT课件
10.视觉中心(亮点)的把握
视觉中心是以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四周虚,中部某些部位突出。亮点可以是以 下情况: ⑴整幅字里的最大字(如:自叙帖中的“戴”字);⑵整幅字墨色最重的一块部 位; ⑶整幅字最长的一笔使周边产生的空白,等等。
亮点一般没有固定的位置,各尺幅形式位置不一。立轴、中堂、斗方等偏中上居 多,手卷、横幅偏中后。作品开头字要写小些,不能再开头就处理成亮点(可赏 析一下苏东坡的《寒食诗帖》)
草书创作技法
1.作品中亮点的处理
“亮点”是困扰作者的事。
亮点往往出现于作品的某一字组之中。而字组每行都存在,关键在于每行字组的 变化。一幅字犹如一幅画,亮点在你第一眼见到的部位。小品一、二个亮点即可, 长卷可适当多几个,但要有个最亮点,其它的依附它即可,要有层次、节奏变化。 每行都有亮点,等于没有亮点。
初级阶段是能掌握帖中笔法和结字,在习作中能够尽量挪用,是积累元素阶段, 做到初级已属不易,须有大量临帖的积累。书写量是第一位,且要有非凡的记忆 力。
中级阶段,在掌握笔法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造字能力生发自如,对汉字的空间 布白、造型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自由的表现(此阶段已至审美自觉),对传统哲 学(对立与统一、阴阳关系等方面)在汉字美当中的运用已能相对成熟。
高级阶段,应是风格上的把握,或隽永、或遒媚、或质朴、或浑厚、或野逸、或 狂狷,线条的质感不同,字形字势的不同,都会造就以上不同的风格。此阶段要 有对整个书史的风格学有系统的认知与归纳,进行各种风格流派的尝试,以寻求 适合自己相契合的风格。
顶级阶段,须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注入书者之性情。任意挥洒,所谓从有法 至无法,道法自然之境。
3.正确处理“临”与“创”的关系
我认为“临”要准确地临写,把握帖的用笔和结字的规律,把帖中的书写习惯转 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书写习惯。但又不能“死临”,要会生发。 帖中的字如能生发出三至五个(或更多)变化的字形,且与帖中字的风格基本吻 合,那就是“活临”。“创”是把所临的东西转化成自我的东西,把所临各种风 格的帖通过对其笔法、结字、布白、章法等进行灵活的运用,既要有古意,又不 失自我。“临”到“创”要通过:临与摹——实临——精临——背临——意临— —集字创作——模拟创作——自由创作。每个过程都是积累的过程。积累得越多, 创作的元素就越多。久而久之,即能自由创作。
草书基本笔画写法
草书基本笔画写法
草书的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钩等,以下是它们的写法:
1. 点:落笔时要逆锋入,然后迅速落笔,笔锋在画中延伸。
2. 横:提笔运行,行进时稍微提起笔杆,然后收笔。
3. 竖:落笔时稍用力按下,然后迅速向下行笔,最后收笔。
4. 撇:落笔时要迅速向左下方斜落,然后逐渐加力,最后收笔。
5. 捺:落笔时要稍用力按下,然后向右下方延伸,最后收笔。
6. 提:落笔时要迅速向上提起,然后收笔。
7. 钩:落笔时要迅速向某个方向落笔,然后迅速向相反方向钩出,最后收笔。
需要注意的是,草书的笔画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控制,同时要注重整体气韵的把握,使得字形流畅、自然、有节奏感。
草书笔势讲解
草书笔势讲解草书的笔势主要是以急促豪放为主,线条纵横交错,气势磅礴,富有生命力。
草书的笔法有点直又有点弯,不拘一格,自成一体。
草书的笔势追求简洁、灵动和言简意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有一种直抒胸臆,磅礴豪放之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草书的笔法。
草书的笔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顿挫变化。
草书的笔势变化多端,起承转合,顿挫明显,这是草书的特色之一。
顿挫变化主要表现在笔画的起承转合之中,起势要有力,承势要有力,转势也要有力,再到合势依然要有力。
顿挫的力度要恰到好处,不可生硬,也不可过于柔和,要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二、粗细韵味。
草书的笔势粗细相间,有板有眼,这是草书的特色之一。
草书的笔画不拘一格,既有粗大豪放的笔势,也有细腻灵动的笔势,粗细的变化给人一种对比鲜明的感觉。
三、点画运用。
草书的笔势点画运用灵活多变,有板有眼,起承转合,这是草书的特色之一。
草书的点画运用灵活多变,有时点画浓淡有致,有时点画浓墨重彩,有时点画疾飞如电,有时点画柔情似水。
点画的运用使草书的笔势更加生动有趣。
四、气韵生动。
草书的笔势要求气韵生动,要有一种张扬奔放之气。
草书的笔势要求笔法狂放豪迈,笔画挥洒自如,给人以一种奔放的感觉。
要让人感受到一种激情澎湃的气势,要让人感受到一种澎湃的生命力。
五、速度节奏。
草书的笔势要求速度节奏明快有力,要有一种挥毫奔放的感觉。
草书的笔法要求挥毫奔放,挥洒自如,要让人感受到一种狂放豪迈的感觉。
要让人感受到一种激情澎湃的气势,要让人感受到一种澎湃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草书的笔势以急促豪放为主,线条纵横交错,气势磅礴,富有生命力。
草书的笔法有点直又有点弯,不拘一格,自成一体。
草书的笔势追求简洁、灵动和言简意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有一种直抒胸臆,磅礴豪放之感。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草书的笔势讲解。
首先是横画:横画是书写横向的笔画,通常在草书中,横画比较稀疏,有的地方还会有连绵的横画,整体风格表现出沉稳、豪放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书四大要素和基本技法
都说草书难,掌握这些也就不难了
一.简约为本
若以楷书的结构点画为标准,则草书的首要特点是简约,笔画省而又省、简而又简。
孙过庭曰:“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也即是草书的结体以使转为主,字之体势一笔而成,“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其使转忌横平竖直,有棱有角,所以草书点画线条的运动多呈圆弧形,这是行笔速度快而流畅所必然产生的用笔法。
草书连绵常数字为一笔,线条牵连不断,有时两三字连在一起,难以断字,形态变化极为强烈,各种俯仰、疏密、向背、迎让,参差的对比可以夸张到惊人的地步。
问题不在是否连绵,在于连的过程中在转折等处是否有断的意思,贵在能似断似连,故明末清初大书家王铎的草书虽常十数字连绵不断,而因其笔笔有交代而仍为后世所重。
二.偏旁等都用特定的符号代替
草书结体为求简约,其偏旁都用符号代替,使草书点画的形态产生极大的变化,与楷、行书的结字有相当差距,这是草书结字的特点。
但草书还应受草法约定俗成的规矩制约,草法是有严格规则的,绝对不能信手画符,随心所欲,俗语说:“草书脱格,神仙不识。
”草法不能脱格,这“格”就是规矩。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中说:“草书不难于狂逸,难于狂逸中不违笔意也。
”所以,历来书家都指出,写草书要有扎实的楷书基本功。
赵构《翰墨志》中说:“前人多能正书
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
正则端雅庄重,结密得体,若大臣冠剑,俨立庙堂草则腾蛟起凤,振迅笔力,颖脱豪举,终不失真。
”未有楷法不立而能疾笔狂走者,还是孙过庭说得好:“图真不悟,习草将迷。
”
三.求整体平衡不求对称
一般楷、行、隶书的结体都求平正、匀称、协调,以对立统一的法则,使结字能有疏密,长短、窄阔、伸缩、奇正、俯仰、向背等变化,使结字能长短合度,四面停匀。
但是草书的结构它遵循的不是匀称的原则,而是取决于书写者内心情绪的变化。
一般草书都置乎正、对称于不顾,追求着不平衡的美,因为在不平衡、不匀称中使字更具有动荡感,动荡是草书的关键,尤其是大草,即使某一字失势,.倾侧失去重心,也可利用腕力在以下几个字中将字势向另一侧倾侧,使整个结构得以平衡。
所以草书结体并不是不要平衡,而是追求整体效果的不失重心。
汉字是由各种不同的点画连贯交接而成,书法是将汉字点画的组合排列,长短轻重各尽其变化之能事,使艺术形象瑰丽多姿,耐人寻味,惟一应遵守的法则是字的重心的平衡。
凡能在结构上守住重心,则构思不论如何独特,组合如何险峻,都是符合结构美原则的,变化与平衡是有矛盾的,但结构之艺术性也就产生在这矛盾之中。
书法作品的鲜明风格往往是在其独特的结构中反映出来的,书法家各有其结构的奥妙处,有的扁肥,有的瘦长;有的疏朗,有的紧密;有的偏宕,有的端庄,常常妙在能反他人之道而行之。
长的缩短,短的伸长,方的变斜,斜的压扁……大胆设想,综合平衡,出奇制胜,不
落俗套,能自创出一种形态自然而又符合平衡总原则的焕然一新的面貌来,也就能体现个性。
所以结构变化是体现个性最有效的方法,而平衡则是结构变化的原则。
结构要变化,但要避免落入专重结构的俗套。
任何把书法艺术纳入固定模式中,把书法曲解成毫无感情的零件装配,都是舍本求末,会走向死胡同。
王羲之早已告诫我们:“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另一方面,故作惊险,实涉诡异,看似奔放,实属庸俗,以及那些字态扭捏,装腔作势地忽大忽小,大幅度地挪动点画,比例严重失调的狂怪之作,则违理失情,不合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变而失态,与拘谨刻板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对“变化”和“平衡”的曲解。
若以各人风格而论,孙过庭的隽拔刚断,米南宫的恣肆奇崛,赵孟顺的妍丽匀正,怀素狂草的发疯动气,用笔的气质有极大的差异,而结构的变化总能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平中有奇,奇不纳怪,其结构是因用笔而生,所以又称“用笔生结构”。
用笔而生的结构其变化是活的,因为是从腕的圆心运动中来,故能不失重心,绝无机械硬装;因从中锋用笔中来,故能不失规矩,点画线条的内质良好;因从笔势、笔意的变化而来,姿态各异,秉性各具,能得书法艺术的精神。
草书结体注重变化与随意,当然,小草结字规范化也很严格,但同一字可有多种草法,变化多端。
大草结字可用“神秘莫测”四字喻之,自由度更大。
自由度大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实际上是更难把握其正确性。
草书结体的不规则是从规则中来,在规则中生出不规则,凡不规
则的总比规则的要难以把握,因其不规则,所以能冲破平淡,给人以惊险之感。
但又因包含规则,所以又觉很大方、流畅,笔笔相属,字字顾盼,字中有情、弦外有音,天真自然,生气勃勃,既曲尽物象又合乎自然法则,既突破常规又合乎情理,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想像。
草书之解构与组合源于书写者的艺术构思,心的律动和情的宣泄,一句话,艺术来源于思想,思想则受着传统哲理,伦理道德观、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的规约和影响,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中国最古老极深奥的哲学之作《易经》则深刻地阐述了八卦,而八卦就是对线的解构和组合,由八个三线形进而组合成六十四个六线形,这六十四个组合由最基本的两根线条所组成,一是完整的横线,一是中间截分为二的横线。
而万物之本则是一根单线。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即是万物由一而生,——切以一为开始,书法艺术的结体也是建立在一根单线上,大画家石涛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正阐说了同样的道理。
一画决定着汉字的产生和结构,逐渐演变成为书法艺术。
一画之解构可以分析出用笔逆进,顺进,波折、平直,回锋、出锋,断与连等,一画之变化可以有重有轻,有燥有润、有粗有细,有柔有刚,有强有弱,有瘦有肥……靠着一画的变化,即可形成不同的风格,当然,一画的组合更是千变万化,就成了字的结体。
书法中有“一拓直下”和“非一拓直下”之分,也就靠着这一组合产生出两大派别,区别仅在一画之中。
以此来看待草书艺术,那种狂态的抒情意识,激越外露、笔走龙蛇的气势,是将线的变化发展到最高峰,是人将自身的狂态借助于线作最
奔放的表演,狂草书家可将一根线的解构和组合的变化发挥到极端,达到了非理性的、不计工拙的地步。
艺术创作的实质在于作者精神力量的释放,而这种释放,九九归一,在书法中靠的是万物之始的一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