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苗岭的早晨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2e8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0.png)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苗族的音乐文化,体验多声部合唱的魅力。
2. 学会用苗族的歌舞步伐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苗岭的早晨》,了解苗族音乐文化。
2. 教学难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多声部合唱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苗岭的早晨》曲谱、教学视频、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带上自己的音乐课本,穿着轻松舒适的服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特色。
1.2 教师展示苗族图片,介绍苗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10分钟)2.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注意教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2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 实践舞蹈(5分钟)3.1 教师教授苗族歌舞步伐,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舞蹈,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4. 分组练习(10分钟)4.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4.2 各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歌曲和舞蹈。
5. 展示环节(5分钟)5.1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歌曲和舞蹈的展示。
5.2 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欣赏苗族音乐文化。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苗岭的早晨》,加强三拍子的节奏感。
2. 观察身边的苗族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让学生感受到了苗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课后,学生可通过复习歌曲和观察身边的苗族文化,进一步了解苗族音乐,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2.1苗岭的早晨|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2.1苗岭的早晨|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c415c4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05.png)
举例解释:
-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练习特殊的节奏,逐步突破节奏掌握的难点。
-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并运用不同的声音色彩和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旋律框架,让学生在框架内进行创作尝试,降低创作的难度。
-在团队协作中,教师可以设计分声部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倾听他人,调整自己的声音以实现和谐统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苗岭的早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苗族的音乐?”(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苗族音乐的奥秘。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有时讨论主题可能过于宽泛,导致讨论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讨论的针对性和深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设定更为具体和明确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发现大家在掌握知识点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未来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文化背景பைடு நூலகம்了解苗族音乐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举例解释: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合唱练习等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唱出歌曲旋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将结合乐谱,针对性地讲解音乐符号的作用和用法,并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通过对比其他民族音乐,分析《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苗族音乐风格的认知。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6de7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苗岭的歌声》,重点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
该歌曲是一首具有苗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苗岭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苗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能准确、流畅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特色的认识和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合唱形式表现歌曲,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苗族音乐特色,如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苗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苗族音乐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苗岭的早晨》,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滑音、颤音等技巧。
(3)分小组合作练习,相互纠正,共同提高。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合唱练习:将全班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苗岭的早晨》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词:展示歌曲歌词4. 苗族音乐特色:滑音、颤音等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并分享所学到的苗族音乐特色。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拓宽音乐视野。
如:组织学生观看苗族音乐表演视频,开展“我是小音乐家”创作活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苗族音乐特色,如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3722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5.png)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苗族的音乐风格,感受《苗岭的早晨》的美妙旋律。
2.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歌词及旋律。
2. 苗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苗岭的早晨》。
2. 了解苗族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难点:1. 音准、节奏的掌握。
2. 合唱部分的协调。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乐器(如吉他、电子琴等)。
3. 合唱用具(如乐谱、耳机等)。
4. 苗族文化相关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1.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特色,如旋律、节奏等。
二、新歌教学:1. 教师讲解歌曲《苗岭的早晨》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苗族的文化特点。
2.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音准、节奏。
3. 分组练习,加强合唱部分的协调。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跟随伴奏练习歌曲,教师及时指导。
2. 针对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四、课堂展示:1. 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评委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拓展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苗族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学习。
2. 邀请苗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苗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3. 组织苗族音乐实践活动,如苗族歌曲演唱比赛、苗族舞蹈表演等。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苗岭的早晨》。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下周课堂检查,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苗岭的早晨》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歌曲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苗岭的早晨》,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
3. 苗族音乐文化介绍:教师讲解苗族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苗族音乐文化。
苗岭的早晨教案
![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e2812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6.png)
苗岭的早晨教案苗岭的早晨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苗岭的早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苗岭的早晨教案1教材分析:《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乐曲分三段。
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
接着,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现布谷鸟婉转清脆的歌唱和百鸟呼应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泼的节奏,热烈欢快的旋律,巧妙的调性转换,与第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小提琴和钢琴轮流演奏主旋律,不时地插入模拟鸟儿鸣叫的简单音调,表现出一个欢乐热烈的场面。
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宛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劳动号子回荡在山野田间。
高涨而富于情趣的音乐,赞美了苗家的勤劳,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
小提琴再次奏出“飞歌”的第一乐句,接着模拟鸟儿鸣叫的声响,乐句越来越短,与第一段遥相互应,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教学难点:体验音乐的第二乐段,感受其音乐中的欢快。
教学方法:1、通过音色对比初步感受小提琴和口笛音色的不同。
2、通过体验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和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打击乐器、填词卡。
教学设计:一、导入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谁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今天我们就要到其中一个民族去探访。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3713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3.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9课《苗岭的早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感受苗族的音乐风格,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拍、旋律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苗岭的早晨》的背景和意义,感受苗族的音乐风格。
2. 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苗族的音乐风格,并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录音机、音响、乐谱。
学具:乐谱、铅笔、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苗族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对苗族音乐产生兴趣。
二、基本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节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节奏。
三、集体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唱出歌曲。
四、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部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堂展示(5分钟)1. 每组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苗岭的早晨》,并请家长签字。
2. 请学生分析《苗岭的早晨》的节奏和旋律,写在笔记本上,下次上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573db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6.png)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课《苗岭的早晨》。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1. 学唱歌曲《苗岭的早晨》;2. 了解苗族音乐特点,感受大调式音乐风格;3.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4. 学习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感受音乐的美感;2. 了解苗族音乐文化,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学唱和苗族音乐特点的了解;2.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及苗族舞蹈动作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舞蹈视频;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苗族音乐,引导学生谈论对苗族音乐的印象,引出本节课主题《苗岭的早晨》。
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学生跟随音乐感受歌曲旋律;(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讲解苗族音乐特点;(3)学唱歌曲,注意高音区的演唱技巧;(4)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环节:(1)学生跟随音乐,尝试用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随堂练习:(1)填空题:根据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歌词,完成下列空格;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1)苗族音乐特点;(2)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和结构;(3)高音区演唱技巧;(4)苗族舞蹈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学唱歌曲《苗岭的早晨》,录制视频,至班级群;(2)了解苗族的其他音乐作品,下节课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演唱技巧的掌握,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2. 拓展延伸:(1)观看苗族舞蹈视频,了解苗族舞蹈风格;(2)学习其他苗族音乐作品,感受苗族音乐的魅力。
《苗岭的早晨》教案
![《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d68d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9.png)
《苗岭的早晨》教案•相关推荐《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苗岭的早晨》教案篇1教学内容: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
情感目标:聆听《苗岭的早晨》这首口笛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想象力。
欣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一、区分乐段。
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笛、画笔、白纸和打击乐器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教学1、导入:播放《爱我中华》。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它流传着几千年的文化,其中民族音乐是我国的瑰宝之一。
民族音乐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它的民族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关苗族音乐。
2、揭开课题《苗岭的早晨》。
3、初听乐曲《苗岭的早晨》感受乐曲带来的意境。
提问:乐曲中有什么乐器演奏?(口笛)4、出示口笛乐器,简单介绍口笛的构造、音色和表现力。
(这首乐曲是笛子演奏家于孙发创作的一首口笛独奏曲,以苗族“飞歌“的音调为素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能吹奏出悠扬起伏、自由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乐特点。
)5、(出示民间笛子)请一名学生用口笛试吹。
试吹后提问:它能模仿出什么声音?6、复听乐曲,乐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三个乐段)聆听乐曲感受速度的变化。
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势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进行。
7、分段欣赏(仔细听听第一乐段的速度、力度、节奏、气氛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画面。
)第一乐段:从缓慢自由的速度中感受乐曲舒展轻柔的情绪,从中想象到苗岭早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气氛。
音乐课《苗岭的早晨》教案
![音乐课《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abd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4.png)
音乐课《苗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苗族的音乐特点,感受苗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感受苗族音乐的特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课件:介绍苗族风情、音乐特点、歌曲《苗岭的早晨》背景。
2.录音机、音响设备。
3.教学道具:苗族服饰、苗族乐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老师穿着苗族服饰进入教室,引起学生兴趣。
2.介绍苗族风情,让学生初步了解苗族文化。
二、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苗岭的早晨》,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感受歌曲的美感。
三、歌曲学唱1.老师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
2.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学生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2.老师点评,鼓励学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歌曲《苗岭的早晨》,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唱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音乐知识讲解1.讲解苗族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
2.学生跟随老师学习苗族音乐知识。
三、音乐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苗族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2.各组展示演奏成果,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歌曲《苗岭的早晨》和苗族音乐知识。
2.学生分享学唱和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音乐创作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
2.各组展示创作成果,老师点评。
三、音乐欣赏1.欣赏其他班级学生创作的苗族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2.老师强调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歌曲《苗岭的早晨》和苗族音乐知识。
2.学生分享学唱和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音乐舞台剧1.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部音乐舞台剧,展示苗族音乐的魅力。
2.各组展示舞台剧,老师点评。
2.老师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91a6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7.png)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之声》第四册第四章《民族风》,详细内容为《苗岭的早晨》。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重点:熟练演唱《苗岭的早晨》,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书、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苗族风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苗族的氛围。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风情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苗族的歌曲。
2. 新课教学(15分钟)a. 教唱歌曲《苗岭的早晨》。
b. 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旋律。
c.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指导、交流。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歌曲《苗岭的早晨》的谱例,分析节奏、旋律。
b. 结合钢琴伴奏,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演唱《苗岭的早晨》。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小组合作(10分钟)a.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
b.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b. 拓展延伸:介绍苗族的其他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a. 旋律、节奏特点b. 演唱技巧c. 小组合作演唱比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苗岭的早晨》,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节奏、旋律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024年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e131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7.png)
2024年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山歌飘扬》中的《苗岭的早晨》。
该曲以苗族音乐为素材,展现了苗族山寨晨曦的美丽景色。
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分析歌曲的节奏、调式和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特色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舞蹈动作。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乐特色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苗族山寨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苗族的民族特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苗岭的早晨》。
2. 新课学习:(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学习歌曲歌词,注意歌词中的音准和节奏。
(3)分析歌曲的节奏、调式和结构,讲解苗族音乐特色。
(4)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3. 随堂练习:(1)分组练习歌曲的演唱和舞蹈动作。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歌曲旋律、歌词、舞蹈动作。
3. 歌曲节奏、调式和结构。
4. 苗族音乐特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演唱《苗岭的早晨》,并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2. 答案: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特色,如藏族、维吾尔族等,激发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新课学习中的歌曲旋律、歌词和舞蹈动作的教授。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bcd9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d.png)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苗岭的早晨》。
本课主要让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苗岭的早晨》,感受歌曲中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苗族特色的节奏,了解苗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
2. 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演唱和节奏掌握。
难点:苗族音乐特色的理解,如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PPT、苗族的服饰和道具。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苗族的风景、服饰、音乐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苗族文化,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演唱技巧等,让学生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
(3)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演唱技巧。
3.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演唱。
(2)学生跟唱,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4.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穿上苗族服饰,分组进行演唱比赛,体验苗族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①歌曲的节奏特点②苗族音乐的演唱技巧③歌曲的旋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歌词和旋律。
(2)了解苗族音乐的其他特点,如乐器、舞蹈等。
2. 答案:(1)歌词和旋律见教材。
(2)苗族音乐的其他特点可查阅相关资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聆听、学唱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苗族音乐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让学生收集其他民族的音乐作品,了解其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0734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f.png)
4.随堂练习(10分钟)
(1)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分组演唱,评价并给予鼓励。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2)介绍苗族音乐的其他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1.歌曲名称:《苗岭的早晨》
利用课件展示苗岭的美景,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苗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歌曲学习(10分钟)
(1)教师范唱《苗岭的早晨》,学生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2)分析歌曲节奏、旋律,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3)分组练习歌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演唱技巧。
3.例题讲解(10分钟)
(1)讲解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方法,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3.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
2.注意在课堂中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情况相适应。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及时给予回答和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例题讲解
(1)节奏练习
针对节奏练习,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1:拍手练习。让学生跟着歌曲拍手,感受节奏。
方法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提高节奏感。
三、作业设计
(1)练习演唱《苗岭的早晨》
针对此作业,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方面1:学生演唱时的呼吸、发声方法。
方面2:学生演唱时的节奏、音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苗岭的早晨》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苗岭的早晨》](https://img.taocdn.com/s3/m/55c32a7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d.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苗岭的早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美丽的贵州》,主要教学内容为《苗岭的早晨》歌曲的学习。
本歌曲描绘了苗岭地区早晨的美景,歌词优美,旋律欢快,富有民族特色。
教学内容涉及歌曲学唱、节奏练习、音乐欣赏及简单的音乐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苗岭的早晨》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这首歌曲。
2. 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节奏练习。
教学重点:歌词的理解,旋律的掌握,民族音乐风格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教学课件、音响设备、歌词卡片。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苗岭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苗岭的早晨是怎样的景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苗岭的早晨》。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旋律、节奏等,进行专项练习。
3. 音乐欣赏(10分钟)欣赏《苗岭的早晨》的演唱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民族风格,了解苗族音乐特点。
4. 音乐创作(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改编歌词、创编舞蹈等。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歌词:以卡片形式展示歌词,方便学生学唱。
3. 旋律:用简谱表示歌曲旋律,便于学生识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苗岭的早晨》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演唱视频,教师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苗族音乐,如观看苗族音乐表演、学习苗族乐器等,提高音乐素养。
2024年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
![2024年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1201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e.png)
2024年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音乐》教材,第一单元《美丽的苗岭》中的第二课时《苗岭的早晨》。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苗岭的早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苗族的音乐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和体验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了解苗族音乐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以及苗族音乐特有的节奏和音阶。
教学重点: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苗族的服饰和道具。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苗族的服饰、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苗族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苗族音乐的特点。
2. 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 歌曲学习:a. 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歌唱技巧。
c. 集体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歌曲分析:a.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
b. 讲解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苗族的舞蹈动作,体验苗族的音乐风格。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a.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b. 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c. 苗族音乐文化背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苗岭的早晨》,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苗族音乐的特点。
2. 答案要求:正确演唱歌曲,语言通顺,描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掌握,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苗族音乐文化活动,深入了解苗族音乐。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a53e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2.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苗岭的早晨》。
本节课主要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同时学习苗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能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部分节奏、音准,以及对苗族音乐风格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苗族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新课内容:(1)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
(3)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指导学生用感情投入演唱。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苗族音乐的了解。
(2)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评价、讨论。
4.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引导学生用手拍击节奏。
(2)针对音准问题,进行集体练习。
5. 随堂练习:(1)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唱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1)歌曲旋律、节奏。
(2)苗族音乐风格特点。
(3)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注意节奏、音准、情感表达。
2. 答案:学生在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了解苗族的其他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苗族音乐活动,亲身体验苗族音乐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歌曲旋律、节奏的掌握旋律:关注歌曲中的升降调、临时变化音,指导学生正确把握音准。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79cf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e.png)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教案:《苗岭的早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章节为第六册第四课《苗岭的早晨》。
歌曲描绘了清晨时分苗族山寨的美景,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苗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了解苗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演唱《苗岭的早晨》,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2. 学会苗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会舞蹈与音乐的融合。
3. 了解苗族的风俗习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演唱《苗岭的早晨》,掌握苗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苗族舞蹈的节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舞蹈把杆、苗族服饰道具。
2. 学具:乐谱、舞蹈鞋、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穿着苗族服饰,演奏《苗岭的早晨》,引导学生进入苗族山寨的美景。
2. 歌曲学习:(1)教师范唱《苗岭的早晨》,学生跟随哼唱。
(2)分句教唱,重点讲解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舞蹈教学:(1)教师展示苗族舞蹈基本动作,学生模仿。
(2)组合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舞蹈与音乐的融合。
(3)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4.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一边演唱《苗岭的早晨》,一边跳苗族舞蹈。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苗岭的早晨》1. 歌曲旋律2. 舞蹈动作3. 苗族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唱《苗岭的早晨》。
(2)练习苗族舞蹈基本动作。
(3)了解苗族的风俗习惯,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苗岭的早晨》歌词。
(2)苗族舞蹈基本动作要领。
(3)关于苗族风俗习惯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苗岭的早晨》并掌握苗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苗族文化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个别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fe06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e.png)
(1)分析歌曲《苗岭的早晨》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
(2)讲解如何正确演唱这些部分,并示范。
4.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展示与评价(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评价,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1.标题:《苗岭的早晨》
2.内容:
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以下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纠正、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2)合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学会倾听、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促进团队的进步。
2.学会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学唱,苗族音乐特点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处理,以及苗族音乐特色的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以便学生能够听懂并跟上教学节奏。
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情感投入,以饱满的热情和感染力引导学生融入苗族音乐的氛围。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2.注意控制课堂节奏,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情况。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精品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bbb4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9.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苗岭的早晨》,本课主要学习苗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体验和欣赏歌曲《苗岭的早晨》,并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歌曲《苗岭的早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节奏,体验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掌握,以及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等。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合唱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苗族风情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歌词,了解歌曲背景。
(2)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
(3)分声部学习合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协调。
3. 实践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2)每组挑选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
(2)通过钢琴伴奏,让学生模仿演唱。
5. 随堂练习:(1)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演唱歌曲。
(2)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唱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歌曲旋律和节奏部分:(1)旋律线条(2)特殊节奏3. 歌曲结构:(1)A段(2)B段4. 合唱技巧:(1)音准(2)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课后练习歌曲《苗岭的早晨》,熟练掌握旋律和节奏。
(2)思考如何提高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协调。
2. 答案:(1)通过多听、多模仿、多练习,熟练掌握歌曲。
(2)加强团队协作,多与同学交流,共同提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2024年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
![2024年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02a93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c.png)
2024年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音乐》教材,第一单元《美丽的苗寨》中的《苗岭的早晨》一课。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欣赏《苗岭的早晨》乐曲,了解苗族音乐的特点;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分析乐曲的构成,理解其音乐结构和风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苗岭的早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分析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苗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唱《苗岭的早晨》,理解乐曲的构成和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苗族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播放《苗岭的早晨》,让学生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
3. 学唱: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分句教唱,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
4. 分析:讲解乐曲的构成,引导学生理解其音乐结构和风格。
5. 实践:分组进行演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苗族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结构独特乐曲结构:A+B+A'歌曲节奏:X X |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苗岭的早晨》,完成课后练习。
(1)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2)分析乐曲结构,用自己的话描述乐曲的风格特点。
2. 答案:(1)演唱歌曲正确,音准和节奏准确;(2)乐曲结构:A+B+A',风格特点:优美、明快、独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苗族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2)尝试创作一首具有苗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
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音乐教案 / 小学音乐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音乐教案-苗岭的早晨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认识西洋拉弦乐器,知道演奏姿势
二、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领略苗岭山寨山明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美景,感受苗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愉快劳动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感受节奏和速度的对比对乐曲的表现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1234┃5-‖
生:ⅰ5.┃ⅰ5.┃5432┃1-‖
二、西洋拉弦乐器介绍
小提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性能灵活,色彩富有变化。
有着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它
可演奏缓慢、宽广、抒情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
17世纪意大利有个叫盖斯巴•达•沙格的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
直到现在意大利制琴业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有女高音之称)
中提琴:和小提琴形状相似,但稍大些,音乐较低。
音色比较柔和、浑厚。
(有女低音之称)
大提琴:形状也和小提琴相似,琴身比小提琴长一倍。
演奏方法与小提琴不一样,它是被夹在两腿之间,琴身下端支在地上来演奏。
音色浑厚,富有人声美,是管弦乐队中重要的低音乐器。
可独奏也可伴奏。
(有男高音之称)
低音提琴:构造与大提琴相似,但体积更大,音域更低,音色深沉,雄浑。
(有男低音之称)
三、《苗岭的早晨》
1、介绍苗族及作品:由作曲家陈钢根据同名口笛改编的。
乐曲以明朗的旋律,展示了一副苗岭山寨上明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图景;晨曦渐露,大地苏醒,百鸟争鸣,飞歌荡漾。
同时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乐曲为ABA 三部曲式。
2、初听:乐器?演奏形式?曲式结构?
3、复听:各段的旋律特点?(节奏、速度)
4、讨论,复听。
四、小结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