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7 课《巨人的花园》(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教案)教学内容《巨人的花园》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一篇充满想象与哲理的童话故事。
故事讲述了巨人发现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起初他非常生气,将孩子们赶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巨人意识到没有孩子的花园失去了生机与快乐。
最终,他打开心扉,与孩子们共享花园,从而找回了快乐与温暖。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课文录音3. 黑板、粉笔4. 学生自备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巨人从自私到无私的转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强调与人分享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题:《巨人的花园》2. 课文主题:与人分享,快乐无穷3. 课文重点:巨人从自私到无私的转变4. 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我与巨人的花园》的短文。
3. 与家长分享本课所学,谈谈自己对与人分享的理解。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引导学生体会与人分享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教案共2000字)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优秀教案
27 海的女儿备课素材文节选自《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通过介绍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忍受身体和精神的苦痛,一步步变成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作者介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选读一:海的女儿在海的深处,水是那么蓝,又是那么清。
最深的地方是海王的宫殿。
海王同他的老母亲和6个美丽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6个女儿都没有腿,她们身体的下部是一条鱼尾,因此她们又叫人鱼。
其中最小的人鱼最美丽。
小人鱼的奶奶给她讲了许多故事,最使她向往的是陆地上的情景:花儿能散发出香气,森林是绿色的,而且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海的女儿》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特征和品质的词语。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问题回答。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描述和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敬畏之心。
–培养学生对乡土情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的意义及使用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复述和讨论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能够用所学的词语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课文录音或朗读材料3.生字词卡片4.黑板、彩色粉笔5.讲台、投影仪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海洋主题,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好奇心和热爱。
2. 学习课文(15分钟)1.听录音,跟读课文,感受诗意的语言。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和用法。
3.分角色朗读,讨论课文中人物形象等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1.回答课后问题,检测对课文的理解。
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海的想象和感受。
4. 语言运用(15分钟)1.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海的女儿形象。
2.完成相关练习,巩固词语的使用方法。
5. 拓展延伸(10分钟)1.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
2.自由讨论,探讨海洋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海的女儿》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培养乡土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海洋的浓厚兴趣,但也存在有些学生词汇掌握不够扎实,难以准确描述人物形象的情况。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词汇的巩固和运用,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海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共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共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复述《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
•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能够懂得互助与分享的重要性。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互相帮助的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情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
•难点:理解并体会互助与分享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花园或者自然景色,并谈论为什么喜欢。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课文,并找出关键词汇和句子。
3. 情节复述(15分钟)•学生围绕课文情节自由复述,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故事。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了解各自的理解。
第二课时5. 情感体验(10分钟)•通过讨论课文中人物的行为,引导学生体会互助与分享的重要性。
6. 朗读课文(10分钟)•学生依次朗读课文,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7. 朗读对话(10分钟)•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表演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8. 写作活动(1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分享意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巩固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体现出这些美好品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海的女儿》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海的女儿》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人鱼为了追求幸福和真爱,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最终化为泡沫的感人故事。
本文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蕴含着真善美的价值观,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本文中所表现的真善美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小人鱼的付出和牺牲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度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真善美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幸福、关爱他人的意识,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情节的把握和真善美价值观的引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悟小人鱼的美好品质。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3.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大海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从而引出本文的主人公——小人鱼。
2.呈现(10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小人鱼怎样的故事?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小人鱼为什么离开家乡?她付出了什么代价?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5.拓展(10分钟)讨论:如果你是小人鱼,你会为了幸福付出这样的代价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珍惜眼前的幸福,关爱他人,才能真正拥有美好的生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材内容分析《巨人的花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27课,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巨人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心他人。
1.2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1.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他人,懂得友谊的珍贵。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背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标题《巨人的花园》,引导学生讨论巨人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阅读课文(15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在课后向同桌复述课文大意。
3.3 讲解课文内容(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3.4 概括内容(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3.5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相互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
3.6 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7 写作练习(10分钟)要求学生以《友情》为题目,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友情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3.8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友情的重要性。
四、课堂延伸4.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友情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背诵课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等,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情感素养,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个巨人的故事。
巨人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孩子们在花园外玩耍,巨人却把他们赶走了。
后来,巨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打开花园大门,让孩子们进来玩耍。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巨人的心灵得到了温暖,也重新找回了快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但对于课文中的寓意,可能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深刻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分享感受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品质,懂得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难点:理解课文的寓意,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分享快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朗读、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课文的魅力,体会到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关键词语、句子等,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视频等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例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有关巨人和花园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海的女儿》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小人鱼为了追求幸福,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最后化为泡沫的感人故事。
这篇课文充满了想象与幻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并体会小人鱼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分析人物心理和理解故事寓意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欣赏神话故事,培养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幸福,勇于追求梦想;理解小人鱼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
2.难点:分析人物心理,理解故事寓意;学会欣赏神话故事,培养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理解小人鱼的情感变化,体会勇敢和牺牲精神。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和相关资料。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听力素材。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海水、小人鱼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神话故事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海的女儿》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7 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
27 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2.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3.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2.能说出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3.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难点体会巨人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花儿跳舞,鸟儿歌唱,星星还会眨眼睛,充满想象的童话王国真奇妙啊,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去感受童话的奇妙。
二、花园赏景(学生读句子,相机出示相关段落)第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巨人的花园会“变”,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巨人的花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景色。
先是“巨人回来前,有孩子玩耍的花园”,接着是“巨人砌起围墙后,没有孩子玩的花园”,最后是“孩子们从墙洞进入后的花园”,这三个时期的花园分别有些什么奇妙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去巨人回来前,孩子们玩耍的花园里看看吧!1.可爱的花园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巨人回来前有孩子们玩的花园的样子。
(1)在这个花园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说,谈感受,带着感受读词语:柔嫩的青草星星似的美丽花朵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丰硕的果子悦耳的歌孩子们欢叫2.凄凉的花园多美的花园,多奇妙的花园,他的奇特还表现在当春天来了时,引导学生回答: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冬天是怎样的景象?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1)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指名回答。
(3)演一演:请将自己想象成小鸟、桃树、花,引导学生根据“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等语句进行表演,体验童话的奇妙。
学生朗读表现雪、霜、北风、雹的句子,体会寒冬“冻住”花园的凄凉景象。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第【1】篇〗27、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二、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从军行》。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
(一)学习《从军行》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1)你喜欢这幅画吗?(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
(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
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板书课题:从军行。
3、全班齐读课题。
质疑。
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
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三、学习古诗《从军行》1、简介作者。
2、释题。
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
3、朗读诗歌。
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1)难理解的词、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2)串讲诗意。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
(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 海的女儿》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海的女儿》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美丽故事。
课文通过描绘海的女儿小鱼为了追求自由和幸福,勇敢地与大海中的各种生物斗争,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较为深奥的词语和句子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朗读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海的女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海的女儿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并在课后进行巩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享讨论成果。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优秀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优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
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
后来,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巨人的花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通过阅读学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阅读后,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在学习《巨人的花园》的过程中,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通过对《巨人的花园》阅读学习,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文章的画面;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四年级的孩子对童话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从小就在童话书堆里长大,但是在读童话时有可能只注意了其中的情节,而没有特别注意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这里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明白做人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读中发展。
新课程提倡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教学重点放在“从阅读中学习”,也就是在“学习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从阅读中学习新知,同时也在阅读中巩固及发展阅读能力。
因此,阅读知识和策略的教学就成为这节课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我本节课的设计初衷。
本课学习,主要从学生读课文、品语言、悟内涵等角度去评价学生。
美读课文,感受童话。
想象文章的画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对比的写作方法。
品味语言,走进人物。
抓住巨人四次不同的话语,去体会人物的感情、认识人物的性格,去感受人物态度变化的过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优秀教案
27*海的女儿▶教学目标1.认识“港、宴”等13个生字。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小人鱼的美好心灵。
3.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自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自读自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小人鱼对人间美好生活的热爱,感受小人鱼的美好心灵。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3个,学生基本都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确,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等方式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主要让学生自由阅读,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标记优美的词句,读后组织学生交流。
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表达运用依托课文,引导学生阅读《海的女儿》原著,扩大阅读面,交流阅读体会,以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习惯与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简介作者,引起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美人鱼铜像。
(2)师引导: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海口处的岩石上,有一座铜像——它告诉来来往往的人们,这就是丹麦。
但这铜像既不是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是丹麦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女孩。
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
原来她是条人鱼——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
说起安徒生,同学们肯定比我还了解,请你们说一说有关他的事吧!(3)生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4)让我们一起走近童话大师安徒生。
(课件出示简介)2.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1)师导入:安徒生的作品往往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童话世界,看看这篇《海的女儿》。
(2)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3)师引导:这个课题跟《巨人的花园》一样有意思,一读就知道这是一篇童话,同学们是怎么看出来的?(示例:海的女儿)(4)师顺势引导:你想象中的“海的女儿”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小人鱼的图片)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5)生交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海的女儿》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人鱼为了追求爱情,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最终化为泡沫的感人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美丽,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同时,课文中的小人鱼形象勇敢、善良、无私,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她的优秀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童话故事有一定的喜爱。
但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来说可能会存在一些生字词和语句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品味童话故事的美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小人鱼的勇敢、善良、无私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课文中难句的理解。
3.体会小人鱼的勇敢、善良、无私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课后作业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海的女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海的女儿》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海的女儿,她为了救助一位落水的青年,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课文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教育学生要舍己为人,乐于助人。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感人,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但部分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够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通过讨论和表达,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海女儿的舍己为人精神,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理解课文中海女儿的舍己为人精神。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讨论和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动画视频、相关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相关图片或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情节。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27《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27《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案及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理解巨人的花园。
2.能够通过讨论探究巨人的心情变化。
3.能够感受到巨人的改变和情感转变。
4.能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深入体会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和品味课文中描述的巨人的花园。
2.能够探究巨人内心的变化和故事的主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图片和课文PPT。
2.教具:包括花朵、巨人面具等道具。
3.复习资料:之前学习内容的复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花园的图片来导入本课话题,引导学生猜测花园的主人是谁,激起学生对花园和主人的好奇心。
第二步:课文学习(15分钟)
1.听课文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巨人的心情变化。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第三步:情感体验(15分钟)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巨人的感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对待他人才能获得友情。
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
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通过故事情节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情感变化,但在朗读环节中还存在一些学生表达不清晰的问题。
因此,下节课我会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会设计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
27巨人的花园《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一个自私的巨人在目睹花园的变化后,改变了曾经错误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文中运用了对比 的手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童话,但是阅读童话的技巧他们并未掌握。
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不破坏童话的原汁原味,还要巧妙地加料, 把味调得更浓,让学生凭借教材展开想象的翅膀。
这样不仅学会了读童话, 而且为成为小童话家奠定了基础。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柔嫩、呼啸”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 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1. 会认“硕、允、砌”等8个生字,会写“牌、禁、惩”等11个生字,正 确读写“丰硕、允许、禁止、拆除”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和别人分享的快乐。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园的美丽图片。
导语:同学们都喜欢到花园里去游玩,因为花园里的美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现在有一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 天白雪一片,不知大家是否愿意去看一看?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到巨人的花 想象花园里的变化,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通过朗读,体会这篇童话 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某一课时—71.正确读写字词, 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2.把握文章内容, 划分段落。
象的对比描写。
因此,教师采用对比朗读的方法展开教学,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的特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斗—"%峪乎片中H书"教学反暨»夺争+碎 +#+# 在本课教学中,我让朗读成为学生阅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27《巨人的花园》(教案)语文四年级下册
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7《巨人的花园》教案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最新修订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2.能说出花园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形象。
教学重难点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童话故事是同学们喜爱看的书,你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呢?2.读了课题,你觉得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呢?是啊,童话故事带着我们走进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认识许多可爱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尔德的童话世界,去看看巨人的花园吧。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交流反馈。
3.读了课文,想一想,这篇童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三、细读课文,感受花园第一次变化的神奇(一)读1、2自然段,体会花园的美丽。
1.交流阅读感受:鲜花盛开、百鸟争鸣、果实累累等等。
2.哪些内容体现了孩子们很喜欢这里?◎总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
◎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3.指导读出花园的美丽神奇和孩子们的快乐。
(二)读6-9自然段,体会花园的凄凉。
1.巨人回来后,这座美丽又充满快乐的花园变成了什么样呢?画出描写花园景象的句子。
2.交流句子:◎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话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
从“不肯、忘了、缩回去”这些词语感受到小鸟、桃树对巨人的不满。
指导读出小鸟、桃树、小花的不满。
◎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
他们嚷道:“春天把这个花园忘了,我们一年到头都可以住这在这儿啦!”……这一部分内容中出现了四种东西:雪、霜、北风、冰雹,它们在花园里横行,让花园充满着寒冷,没有一丝生机。
指导读好句子。
3.没有花草小鸟,到处冰雪覆盖的花园,像这样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凄凉”。
指导读出花园的凄凉意味。
(三)初探变化原因,了解巨人特点1.为什么巨人回来后好端端的花园就变成了这么凄凉的景象了呢?他到底做了什么呢?请画出描写巨人言行的句子。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大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7课《巨人的花园》大单元教案教学内容《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自私的巨人,将孩子们拒之门外,导致自己的花园四季荒凉,最终意识到分享与友爱的重要性,打开心扉,与孩子们共享快乐的故事。
教学内容围绕这个故事展开,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学会分享与关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分享与关爱的意义,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认识到分享与关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巨人的花园,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 理解课文: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表演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进一步体验故事内涵。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懂得分享与关爱。
板书设计1. 课题:《巨人的花园》2. 主题:分享与关爱3. 人物:巨人、孩子们4. 情节:自私的巨人、荒凉的花园、孩子们的快乐、巨人的改变5. 道理:分享与关爱,让生活更美好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巨人的花园》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3.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关于分享与关爱的故事,下节课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有了深入的理解,懂得了分享与关爱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教案青年之所以画活了游鱼,是因为他忘我的爱鱼,忘我的观鱼,忘我的画鱼,使鱼游到了心里,才能让鱼游到了纸上。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花港、清澈、鱼缸、一丝不苟”等词语。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辅助课件教材设计:一、复习导入。
1.听写:花港玉泉清澈见底聋哑人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吗?[设计意图:听写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这些词语的启发回忆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同写课题。
[齐读课题]4.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课题,当读到“游”这个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质疑][设计意图:紧扣题眼“游”字,引导学生学习领会课文所在表达的情感。
]二、理清脉络,检查读文。
1.引入: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
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书中带有“游”字的句子。
2.生读书找出书中带有“游”字的句子。
3.交流汇报。
哪些句子带有“游”字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屏幕出示。
1.……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2.……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4.……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5.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6.……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啦!……7.……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读文。
老师想请一些同学跟老师配合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读出相应的句子。
[师生配合,读课文]三、紧扣“游”字,学文品读1.同学们能读得这样好,一定是知道了这些鱼是怎么游的了。
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第一句先写了鱼在哪游?鱼游在水里[出示句子:……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1)谁来读句子。
(2)鱼儿是怎样游的呢?(3)“自由自在的游”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自由说一说。
[屏幕出示游鱼图](4)鱼儿游得如此自由自在,那么看的人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一个词中看出来。
那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谁来练一练。
2.可爱的金鱼吸引了许多观鱼人,在这些人中,有这样一个人。
[出示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他在干什么?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2)这个人是谁呢?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第3自然段,在第3段中找找答案。
(3)这是一个什么人?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青年人?[出示外貌描写的句子: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3.这个青年人来这里干什么?(看鱼,画鱼)他画得好吗?(好)哪几个带有“游”字的句子表明他画得很好?[第3、4、5“游”字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谁来读一下第3个“游”字句。
(2)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作者在写小女孩儿说这句话的时候,用了一个“惊奇”,说明他的画画得太好了,好得那些鱼像是──(真的)(3)那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生练习读。
金鱼纸上游(4)还有一句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也体现出他画得好。
[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5)他画得这样好,以至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拿出笔在图画的空白处写一写。
[生写出自己假想为围观者所说的话。
]4.面对大家的赞美,唯独他没有任何反应。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同来读一读第9到第11自然段。
(1)指名读句子。
(2)作者开始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个骄傲的青年人可是后来为什么改变了看法?(3)作者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跳,作者会在心里怎么想?5.作者把对青年人的称赞写在了纸上,引发了他们间的一次对话。
[出示句子:我把那个女孩儿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找三位同学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你知道聋哑青年是怎样让鱼游进心里的吗?(3)总结:正是因为年轻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认真观察,细心练习,他才能把鱼画得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
以致人们称赞他是让鱼游到了纸上。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例,你能不能说一说呢。
四、总结全文,主题升华1.同学们,文章以一个“游”字贯穿全文。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这七个句子,体会一下鱼是怎样游的。
2.谁能再说一说鱼儿是在哪里游的?如果让你给这三个词排排序,应该怎么排?[鱼在水里游,鱼在心里游,鱼在纸上游。
]3.对,青年之所以画活了游鱼,是因为他忘我的爱鱼,忘我的观鱼,忘我的画鱼,使鱼游到了心里,才能让鱼游到了纸上。
这让我想起茨威格说的一句话来: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当──全神贯注。
五、作业抄写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
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
六、板书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水里游──心中游──纸上游忘我成功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课文中理解重点词语。
能力目标:①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绘画时专注、勤奋的品质。
②通过边读边想象,体会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对人物描写的细致传神。
情感目标: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及忘我的精神,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大体了解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一)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
(板书:鱼画到了纸上)学生质疑。
(二)师:鱼儿生活在水里,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学生争论。
(三)师: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我们认真读完课文后,再下结论吧。
(出示自读要求)二、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一)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鱼能游到纸上吗?(二)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三)鱼能游到纸上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等)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
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写出了鱼画得很像,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小白兔呢?(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
三、深入学习,体会青年画鱼的专注。
(一)师归纳:孩子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是在赞赏那位青年画技高超,画的鱼活灵活现,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这位青年画鱼的句子。
(出示句子: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二)自由读句子。
边读边想:读完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适当指导读句)(三)齐读,边读边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看到金鱼都有哪些动态?它们有的在?有的?(四)青年画的鱼真是栩栩如生啊,同学们!还有两个地方也写到了青年画鱼?请大家再找一找。
(五)孩子们,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谁?是啊,他的心里装着的是金鱼,记着是是金鱼,刻着的还是金鱼。
这就叫专注。
正是青年这样专注地、静静地画画,才让那个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指名读、齐读)让小女孩惊奇的喊叫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六)出示图:小女孩这一喊叫可不得了了,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有(老人);有(小孩);有(青年),他们看到这位青年的画,会说些什么呢?他们会怎样夸呢?四、深入学习,体会青年看鱼的忘我。
(一)说得真好,不过,很可惜,你们的赞美那个青年人一个字也没听见,因为他是聋哑人。
同学们,当你知道画技如此高超的青年竟是一个聋哑人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
(二)很多同学的疑问都可以归纳成这样一个问题:如此高超的画技,他是怎么练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青年观鱼的句子,画上横线。
(出示句子: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三)齐读。
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哪个词打动了你?(青年聚精会神地看、屏息凝神地看、专心致志地看)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去看过金鱼吗?你是怎样地看?那青年呢?指导读句。
(四)同学们,这样聚精会神地看、屏息凝神地看、专心致志地看,看了多少时间?你能从书上找出依据吗?(五)(出示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齐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由“每个星期天”你想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个……的星期天?(七)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看,呆呆地看,中断过吗?他放弃过吗?这叫怎样的看?没错!孩子们!这叫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八)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这位青年,读读他观鱼的句子。
是啊,他在玉泉边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这叫什么境界啊?(忘我)五、理解“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的关系。
(一)正是这样一种忘我地观察,坚持不懈地观察,那鱼的样子、鱼的动态才能刻在了他的心里。
拿青年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
(板书;鱼游到了心里)(二)板书小结:是啊,如此忘我地看、静静地看、坚持不懈地看,才能让鱼游到心里,如此专注画鱼的人才能让鱼游到了纸上。
你能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吗?对,鱼只有先游到心里,才能游到纸上。
(师画箭头)(三)最后,让我们用一句名言来结束今天的课堂,出示齐读:人的专注力是十分了不起的,只要你认真地专注于自己所钟爱的事,坚持不懈,你就能做出连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事情来。
”----马克·吐温六、作业。
(一)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抄写下来。
(二)看一篇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文章。
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活灵活现) 专注↑(静静地看)鱼游到了心里忘我(坚持不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教案3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①(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
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