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

本文将为二年级的传统文化教案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3. 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诗词和故事;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展示文物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例如:尊重老师、尊重长辈、重视家庭等。

可以通过故事、文物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传统文化的经典诗词和故事选择一些经典的诗词和故事,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学习。

可以通过朗读、诵读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词和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4.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参观传统文化展览、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邀请专家或文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视觉材料,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想象。

3. 亲身体验法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诗词朗读、故事表演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反应等,评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如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以及民间风俗、传统节日等。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如诗词、书画、戏曲、民间故事等。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 体验法: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民间风俗体验等。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词、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1. 讲解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2. 介绍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第二课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1. 讲解诗词的基本格律和创作方法。

2. 介绍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历史和发展。

第三课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1. 讲解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四课时:民间故事欣赏1. 讲解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类型和特点。

2. 欣赏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五课时:传统节日庆祝活动1.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2. 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体验民间风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和民间风俗体验的表现。

3. 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六、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欣赏讲解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等。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哲理探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如孝道、礼仪、诚信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

2.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习俗、传统道德等。

3. 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具有凝聚力和传承力,对个人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表现形式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2. 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表现形式和价值。

3. 分析具体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5. 总结和回顾: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传统节日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春节:介绍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2. 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3.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4.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每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2. 图片展示法:展示每个节日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看法和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特点。

2. 讲解每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3. 展示每个节日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价值;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4.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技艺。

二、教学内容:1.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价值;3.传统文化的内容,诗词、画画、音乐、戏曲、剪纸等;4.传统文化的技艺,书法、绘画、剪纸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1.课堂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

2.探究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反思,学生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和记录。

4.课堂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传统文化。

第二课时: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价值1.复习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探究指导:教师呈现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价值,并分组讨论学生对这些特点和价值的理解和感受。

3.巩固练习:学生写下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认识,并互相交流和分享。

4.课堂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海报,展示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价值。

第三课时:传统文化的内容,诗词、画画、音乐、戏曲、剪纸等1.复习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和听音乐,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传统文化的内容。

2.探究指导:教师展示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以图文的形式进行讲解和说明。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和小竞赛,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容。

4.课堂活动:学生自由选择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制作,展示自己的成果。

第四课时:传统文化的技艺,书法、绘画、剪纸等1.复习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和展示艺术品,引导学生再次了解传统文化的技艺。

2.探究指导:教师展示传统文化的技艺,并以示范的形式进行指导和示范。

3.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传统文化技艺的实际练习,如书写、绘画、剪纸等。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第一章:认识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经历。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传统文化的特点。

2. 学生能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介绍各个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 学生分享自己过传统节日的经历和感受。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2. 学生能够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章: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剪纸、陶艺等。

2. 介绍各个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传统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生进行传统艺术的创作活动,如剪纸、陶艺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2. 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传统艺术创作能力。

第四章:传统美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的传统美德,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2. 举例说明传统美德在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讲解传统美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一、课程内容:
1、简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四大发明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中国传统礼仪,如何正确致辞
4、中国古典文学及其代表作家
5、我国各民居风情
二、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习道德和礼仪,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意识
3、了解中国古典文学,掌握中国文学艺术
4、认识本土民俗风情,学习文化素养与态度
三、教学方法
1、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仔细、发散等活动学习文化知识,发散思维灵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真实情境体验活动,生动有趣的真实情境活动,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化中的道理,如开展以家访,到街头走访等。

3、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解决问题。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见解,了解不同观点,能够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后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课,学生们根据以上教学内容,接受了较为丰富的文化熏陶,在观察能力、认知力及情感力等方面也有明显提高。

本课教学活动在让学生接受全新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会学到更多社会生活含义和文化传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如诗词、成语、书法、绘画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2. 第二章:中国古代诗词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格律、词的格式等。

教学难点: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3. 第三章:中国成语故事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能够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难点:对成语故事背后道理的理解和把握。

4. 第四章:中国书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如字体、笔法等。

教学难点: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把握。

5. 第五章:中国绘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如画派、技法等。

教学难点: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故事、诗词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如写书法、绘画等,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核。

3. 实践作品:学生的书法、绘画等实践作品。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传统文化相关教材、诗词、成语故事等。

2.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传统文化内容。

3. 实践材料:书法、绘画等实践材料。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六、教学计划:1.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如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第一章:走近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及作者3.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三、教学活动1. 观看传统文化纪录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分组讨论:介绍自己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

3. 老师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诗词、书法、国画等)。

2.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第二章:传统节日习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2. 传统节日的习俗及意义。

三、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2. 学生分享:自己过传统节日的经历和感受。

3. 观看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视频,感受节日氛围。

四、课后作业1. 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

2.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一幅绘画或手工作品。

第三章:传统艺术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国画、戏曲等)。

2. 欣赏著名传统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介绍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及其代表作品。

2. 学生欣赏:观看传统艺术作品视频,感受艺术魅力。

3. 小组讨论:分析传统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自己的欣赏体会。

四、课后作业1. 选择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深入了解其基本知识。

2. 尝试创作一幅传统艺术作品,如诗词、书法、国画等。

第四章:传统美德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观念。

2. 培养学生践行传统美德,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观念(如孝道、忠诚、诚信、友善等)。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走近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习俗等。

3. 讨论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讲解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分析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日期和名称。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各个节日的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吃元宵、扫墓、赛龙舟等。

3. 讨论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了解其起源、习俗和活动,下节课分享。

第三章:传统艺术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讲解我国的主要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京剧等。

2. 分析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各种传统艺术的作品和表演,如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剪纸作品、京剧表演等。

3. 讨论传统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传统艺术,了解其特点和魅力,下节课分享。

第四章:传统习俗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习俗的兴趣和热爱。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 展示法: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3. 展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第二章: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二、教学内容:1. 传统节日的定义和来历。

2. 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节日的定义和来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传统节日的定义和来历。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知识。

第三章: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传统艺术的定义和形式。

2. 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艺术的定义和形式。

2. 展示法:展示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传统艺术的定义和形式。

3. 展示:展示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容;2.认识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学习了解并认识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容;2.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图片、传统文化物品等教具;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0分钟)1.利用图片和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舞龙舞狮、传统服饰、中国节日等;2.大声读出“传统文化”两个字,向学生解释传统文化的概念,并找学生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Step 2 学习传统文化(20分钟)1.教师使用图片和PPT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音乐、传统艺术等;2.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研究;3.学生小组互相交流研究的成果,然后向全班汇报。

Step 3 传统文化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实践活动,如展示一首传统诗词、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互相欣赏;3.全班同学评价学生小组的成果。

Step 4 传统文化游戏(20分钟)1.教师设计几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游戏,如昆曲命名、中国传统节日知识问答等;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3.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游戏的内容,让学生再次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Step 5 总结(10分钟)1.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对各个方面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够全面,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教学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诗词。

2. 第二单元:传统美德教学内容:孝道、礼仪、诚信、勤奋、节约等传统美德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3.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

4. 第四单元:经典诗词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

5. 第五单元:传统艺术教学内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剪纸、京剧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讲解、视频观看、诗词朗诵、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分享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全面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

2. 教学辅助材料:传统文化故事书籍、诗词精选、民间故事选编、艺术作品集等。

3.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课件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2课时)第1课时:介绍春节、元宵节,学习相关诗词第2课时:介绍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学习相关诗词2. 第二单元:传统美德(3课时)第1课时:孝道、礼仪,学习相关名言警句第2课时:诚信、勤奋,学习相关名言警句第3课时:节约、其他美德,学习相关名言警句3.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4课时)第1课时:介绍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第2课时: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第3课时:学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第4课时:分享其他民间故事4. 第四单元:经典诗词(3课时)第1课时:学习《静夜思》、《春晓》第2课时:学习《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第3课时:诗词朗诵展示5. 第五单元:传统艺术(3课时)第1课时:介绍书法、绘画第2课时:学习剪纸、京剧第3课时:艺术作品展示七、教学活动:1.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节日介绍、诗词朗诵、习俗分享等。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案主题: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约5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和讨论,引入课题“中国传统文化”。

让学生主动提出一些他们了解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国画、汉字、传统节日等。

2. 讲解(约10分钟)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背景、意义和具体内容。

例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以及包饺子、赏月、放风筝等习俗。

3. 活动一:节日比拼(约15分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利用图片、手工制作或小视频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该节日的理解和喜欢的方面。

每组向全班展示,并进行评选最佳节日展示。

4. 活动二:习俗学习(约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习俗表格,让他们选择一个习俗进行学习,写出习俗的名称、意义、来历、活动方式等。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也可以家庭作业完成。

5. 总结(约5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

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

6. 课外拓展(约10分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图书、学习传统手工艺等。

学生可将自己的拓展经历写成小记述,分享给全班。

教学资源:图片、故事、视频、习俗表格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2. 评选最佳节日展示,评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3. 检查学生完成的习俗学习表格,评价学生对习俗的了解与总结能力。

注: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进展进行适当调整。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5篇材料)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5篇材料)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二、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如诗词、成语、故事等。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述、讲解、讨论、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诗词鉴赏1. 《春晓》2. 《静夜思》3. 《登鹳雀楼》第二单元:成语故事1. 《刻舟求剑》2. 《掩耳盗铃》3. 《守株待兔》第三单元:民间故事1. 《牛郎织女》2. 《孟姜女哭长城》3. 《白蛇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成语、故事等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2. 对比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文化现象,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

3. 小组合作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诗词鉴赏(2课时)1. 学习《春晓》,了解诗意,体会诗韵。

(1课时)2. 学习《静夜思》,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1课时)第二单元:成语故事(3课时)1. 学习《刻舟求剑》,理解故事寓意。

(1课时)2. 学习《掩耳盗铃》,认识自欺欺人的道理。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3.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3.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新课: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4. 欣赏: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特点的欣赏能力。

4.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2. 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3. 中国传统文化的服饰文化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2. 采用实地观察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

3. 采用角色扮演法,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服饰文化。

八、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2. 新课: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3. 比较:比较中西方的节日习俗,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4.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餐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

5. 角色扮演:让学生穿着中国传统服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服饰文化。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第一章:走近传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3. 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及人物三、教学活动1. 观看传统文化视频资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教师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3. 小组讨论: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举例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及人物,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四、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 学生分享搜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学习。

第二章:传统节日习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传承节日习俗。

3.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传统节日的习俗:贴春联、赏花灯、扫墓、赛龙舟、吃月饼等。

三、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2. 小组讨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分享感受。

3. 动手实践:制作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等。

四、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增加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2. 学生分享搜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学习。

第三章:传统艺术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培养艺术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体验传统艺术的美,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传统艺术形式:书法、绘画、剪纸、皮影、京剧等。

2. 传统艺术的特点及魅力。

三、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艺术的特点及魅力。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一年级,学生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编排原则: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容。

2.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和由来。

3.能够通过听、说、读、写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和喜爱。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绘画纸、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张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如果知道请举手回答,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节日的了解和喜爱。

Step 2介绍传统文化:
教师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流传千年的中华文明,包括中国的
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戏曲、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

然后,给学生
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猜测这是哪个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Step 3 讲解传统节日:
1.教师针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逐一讲
解这些节日的特点和由来。

2.学生围绕这些节日,进行讨论和互动。

比如:你们在春节都做什么?为什么要吃汤圆?有没有听说过舞龙舞狮?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Step 4 提问与总结:
教师提问: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哪些方面跟我们平时生活有所不同?学
生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告诉学生,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
的独特传统,我们要珍惜它们,传承发展下去。

四、教学扩展:。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3.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象征。

3.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者教学PPT。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图片或者实物。

3. 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子,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尊重传统、注重礼仪、重视家庭等。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象征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象征,如龙、凤、太极图案等,向学生解释其代表的意义和象征。

3. 案例分析(20分钟)3.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教师选择几个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向学生讲解其起源、习俗和意义。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

3.2 学生讨论和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从家庭经历、传统习俗等方面进行分享,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4. 拓展活动(20分钟)4.1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包饺子、写春联、赏月等。

通过亲身参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2 制作传统文化展板教师分组组织学生制作传统文化展板,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节日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页六、活动广角:第7页七、成长袋:第8页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一、经典回放:从小做人,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0页六、活动广角:第11页七、成长袋:第12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4课、《增广贤文》(节选一)一、经典回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4页六、活动广角:第15页七、成长袋:第16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5课、《增广贤文》(节选二)一、经典回放: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8页六、活动广角:第19页七、成长袋:第20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2页六、活动广角:第23页七、成长袋:第24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7课、《弟子规》(节选二)一、经典回放: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6页六、活动广角:第27页七、成长袋:第28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8课、《幼学杂字》(节选)一、经典回放:正月元宵,立春雨水。

二月花朝,惊蛰春分。

三月寒食,清明谷雨。

四月清和,立夏小满。

五月端午,芒种夏至。

六月三伏,小暑大暑。

七月七夕,立秋处暑。

八月中秋,白露秋分。

九月重阳,寒露霜降。

十月小春,立冬小雪。

十一月数九,大雪冬至。

十二月腊八,小寒大寒。

除夕分岁,次早新年。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小卡片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