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71e7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d.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化学是初三第一次接触的科目,那么关于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cb4d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c.png)
转。
课堂要点
(3)思考:①理论上,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实验前镁 条的质量大,为什么?
反应有氧气参加,故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
量。
②实际上,反应后残留固体的质量比实验前镁条的质量 小,为什么?
有一部分生成物以白烟的形式逸散,故残留固体的质
量比镁条小 。
课堂要点
③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什么要求? 试剂能发生 化学反应 ;有气体参加或产物容易逸散 的反应,应在 密闭装置 中进行实验。
(填“是”或“否”)。 (3)欲利用上述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 密
闭 容器中进行实验。
课后作业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5. 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NaCl溶液)为基础的基 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D )
A. H2 C. NaOH
B. Cl2 D. NaNO3
课后作业
6.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B )
于 反应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课堂要点
二、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注:(1)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不能用 于物理变化。 (2)守恒的是“质量”,而不是其他物理量(如体 积)。
课堂要点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 质量 不能 (填“能”或“不能”)计算在内。 (4)“各物质”包括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尤其应注 意不能遗漏气体和烟。
反应要验证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实验应如何改进? 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 。
课堂要点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点燃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074d0d180740be1e650e9a63.png)
九 年 级 化 学 学 案———————————————装————————————订—————————————线—————————————————————————————————————————————————————————————————————————课堂随记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列举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事例;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具体问题诊断补偿:1、从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2、用“一定”“一定不”“不一定”填空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物质的种类改变,分子的种类 改变,元素的种类改变,原子的数目改变新课导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实验验证⑴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玻璃管上连接气球的作用:瓶底放少量细沙的目的:⑵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应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若有些化学反应中出现了“不守恒”,通常是没有考虑。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三、化学变化中:1、六个不变:微观宏观2、两个一定改变3、一个可能变:达标测试1.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 .C 、OB .H 、OC .C 、HD .C 、H 、O2、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gX 与bgY 充分混合在一起发生反应后,生成Z 质量为()A. 一定等于(a+b)gB.一定小于(a+b)gC.一定大于(a+b)gD.一定不大于(a+b)g3、AgNO 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 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SO 2B .NH 3C .N 2D .NO 24、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 2+H 2O淀粉+O 2,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A .淀粉中一定含C 、H 两种元素B .淀粉中一定只含C 、H 两种元素 C .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D .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2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在导管口安装气球的目的是;(2)小新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引燃瓶中的白磷,其原理是;白磷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物质的总质量. 29.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填“左”或“右”)偏转.该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是.总结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223d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f.png)
直击中考
1.(2023德州一模)我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
别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
了新路径。下列有关合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合成前后碳、氢、氧原子改变
D.该合成“粮食”的过程可节省化肥70%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 ,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B( )
4.(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 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 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D )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3)气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___红__磷__燃_烧__放__热__,__瓶_内__气__体__受__热_膨__胀__,____
_气__球_鼓__起__;__反__应_消__耗__了__氧__气_,__生__成__固__体_,__瓶__内__压__强_减__小__,__冷__却_后__气__球__变__瘪_
A.原子总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进行20min时,测得实验①、② 溶液中DMF的含量几乎为0,实验③、④溶液中DMF的含量略有下降。同 时测得四个实验中碳元素的去除率ac()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Al2O3可能对DMF有微弱的吸附作用 B.实验条件下,O2不能有效降解DMF C.实验①和②进行20min时,DMF部分转化为CO2逸出 D.实验④是为了排除实验①中O2的影响,实验④中O2可用N2代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fe8215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5.png)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其终身学习的信念。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环保意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部分,我们关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首先,通过生动的课堂讲解和有趣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其学习效果。其次,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环保意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导向部分,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究,提高其学习能力。其次,通过问题链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注意事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7a35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8.pn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必背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 理解要点质量范围:包括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 (不包括没有反应完的部分和催化剂的质量)和所有生成物的质量。
特别注意参加反应的气体或反应生成的气体、沉淀等不要忽略。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铜与氧气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等。
实验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确保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
4. 实验“不守恒”情况分析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若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能会出现质量 “不守恒”的现象。
例如,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示数偏小;镁条燃烧时空气中氧气参加反应,但生成的氧化镁可能部分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固体质量变化难以准确测量。
5. 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保持不变。
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 书写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3. 书写步骤描述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配平化学方程式: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
4. 标注状态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应在化学式后面标注相应的符号 (“↑”表示气体,“↓”表示沉淀)。
但需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沉淀,则生成物中的符号可省略。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 计算依据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例题+练习(含答案)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例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ab95b52ea551810a6875f.png)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大C 、100g 酒精和100g 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氢气和氧气形成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⑥ 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物质的总质量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分子数目知识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点1 解释一些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变化点燃1、在2Mg+O2===2MgO 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关系是() A 、氧气的质量>氧化镁的质量 B 、氧气的质量<氧化镁的质量 C 、氧气的质量=氧化镁的质量 D 、无法判断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
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有物质的总质量(m )与时间(t )的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考点2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组成元素1、实验证明M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9c4e3651eb91a37f1115c95.png)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 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3)总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③原子的种类;④原子的数目;⑤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4)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针对训练】1.已知24g木炭与6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88gB.24gC.64gD.40g2.在A+B=C+D的反应中,7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D,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 )A.7gB.8gC.9gD.10g3.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的C和4g的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B.2∶1C.4∶1D.5∶14.在X+2Y=3Z中,已知X为4g,生成Z为10g,则Y的质量是( )A.3gB.4gC.6gD.10g5.已知将9g铝跟一定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7克氧化铝,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
6.将3g碳和8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二氧化碳g。
那么将3g碳和10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得到二氧化碳g。
7.二.化学方程式1、涵义: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表明 ;(2)表示 ;(3)表示各物质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从化学方程式中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可推算出另一未知物质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均无变化,可推算出化学方程式中某一物质的化学式。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f41b5012767f5acfa1c7cd6f.png)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 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 镁条多了 氧气 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止,得到剩余固体 c g,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b-c)
g,同
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 (c-b)
g。
1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 用氨气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
(1)一个 A 分子是由 4 个原子构成的。
(2)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NH3 、 NO 。
02 基础题
考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 A: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 A:反应后,天平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后同)。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如图所示,能正确表 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C )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2d692dcc1c708a1284a44b9.png)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1) O2+2SO2=2X,
SO3 X的化学式为_____
(2)在X2+3Y2=2Z中,Z的化学式应是 XY3 。
(3)在X+2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2+2H2O中,X的化学式为 CH4 。
补充练习
1、( C)镁带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 确表示坩埚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 的是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 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甲 20 0 乙 50 100 丙 80 10 丁 3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D ) A.50 B.40 C.10 D.70
• 3.在一密闭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甲、乙、丙、 丁四种物质,让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 前后它们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 质量/g 反应后 质量/g
甲
4 待测
乙
2 27
丙
58 0
丁
5 19
23 +19 +25 -58 +14
•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B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反应物减少, 生成物增多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 • •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2:2=1:1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质量守恒定律:前后原子的种类、 全数保持不变。
3、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D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反应物的质量越来越少
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474fc758f5f61fb73666ab.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⑴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弹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⑶关键词的理解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
还有蜡烛的燃烧,参加反应的石蜡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的和。
二、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提供的信息⑴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⑵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①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②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③反应条件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⑤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之间的气体体积比⑶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点燃以C+O2====CO2 为例①宏观: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②微观: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个碳原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质量: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⑴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捏造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是要配平。
⑵书写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五字诀:写、配、等、标、查)①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验(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③等:将短横线改写成“══”。
④标:标明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或“↓”。
⑤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的是否恰当。
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⑴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体现质量守恒。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1《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共14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1《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4e31c5eefdc8d377ee325e.png)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3: 58:0223 :58:022 3:588/ 10/2021 11:58:02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1023: 58:0223 :58Aug -2110-A 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3:58: 0223:5 8:0223: 58Tues day, August 10, 2021
•
(5)在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充分反应 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 质量
2
2
78
5
反应后 质量
待测
24
0
14
反应后x的质量= (2+2+78+5)-(24+0+14)=49
这个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反应物:z
生成物:x,y,q
Z
x+y+q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 1021.8. 1023:58 :0223:5 8:02August 10,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一、判断题1、3克硫与6克氧气反应可生成9克二氧化硫2、镁条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4、将15g白糖放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得到65g的白糖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5、蜡烛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6、在化学反应2X +Y ==2Z中,X 、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1:27、在化学反应2X +Y ==2Z中,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8、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9、一定质量的水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0、用来制取氧气的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11、只有固、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2、利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1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此现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4、在一密闭的容器中放入5克白磷和15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密闭的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等于20克二、选择题1、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B.H 2O2C.C2H4D.H 22、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 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A.1 B.2 C.3 D.任意值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4、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个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乙物质属于单质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5、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
则丁物质的质量是()A.12gB.9gC. 4gD.17g6、下列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7、氢气燃烧过程中,氢气、氧气和生成的水的质量比是()A.2:1:2 B.1:16:9 C.1:8:9 D.2:1:38、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9、下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甲同学: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乙同学: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2丙同学:是化合反应丁同学:各物质的质量比是1:8:9A.B.C.D.10、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二氧化碳和5.4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只含有碳、氢元素B.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211、加热6.32 g 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 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A.KMnO4B.KMnO4、K2MnO4、MnO2C .K 2MnO 4、MnO 2D .KMnO 4、K 2MnO 412、某两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
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 .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 .生成物不可能是氧化物13、将16g 硫在给定质量氧气中燃烧,有如下数据:观察、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3组数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第4组数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反应时硫跟氧气的质量比为1:1D .生成物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三、填空题1、下列图形能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变化,图中●和○分 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两种单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含有两种元素的物质属于________物。
(4)生成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5)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生成物中含有两种元素B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2 NaOH+H 2↑+X ↑,则X 的化学2、(1)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 +2H 2O 式为 。
(2)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
若用R 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乙炔的化学式是 。
(3)某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生成两种单质的化学反应。
(2)实验室常用固体和液体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
(3)暗紫色固体分解的化学反应。
(4)生成有害气体的化学反应。
(5)产生大量白烟的化学反应。
(6)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学反应。
(7)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1个X分子中有个原子;(2)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变化的是。
(添“A”或“B”或“C”)(3)从微观上可得的信息①化学实质:;②质量守恒定律:;③分子的构成:。
5、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由“”聚集成的物质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m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m1______________m2。
小西在做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2)上图所表示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写图示编号)。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参加反应的B 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
(5)若28g B 2完全反应,得到34g 产物。
已知A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则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反应后A 的质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中B 和D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8、四、探究题1、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右图的实验:用一根细铜丝吊着一根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A 端粗铜丝加热数分钟(红色的铜与氧气加热时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停止加热后冷却。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该实验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该实验小组得出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相等。
你认为此结论正确吗,原因是 。
2、小明与小帅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下列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确定研究的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帅设计的实验装置和所选药品如右图a 所示,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药品如b 图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小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小帅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因此,如果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
五、计算题1、同学们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若某实验小组取用3.2克硫进行实验,待硫完全燃烧后,会生成多少有害气体?2、电解18克水,生成物的质量各是多少?3、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生成2.3ml氧气,求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氧气的密度为1.4g/L)4、加热158克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得到剩余固体151.6克,求反应中可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