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有关会计造假参考论文
![有关会计造假参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4659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0.png)
有关会计造假参考论文会计造假行为对微观企业、投资者、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会计造假参考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会计造假参考论文篇1试论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摘要通过介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现状,指出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性。
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讲述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常用手段,最后就在当前的证券市场中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取欺诈手段在会计财务中进行弄虚作假,伪造编造会计事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上市公司业绩骗局,如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的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占总利润的99.12%,并虚增资本公积6.57亿元;银广夏紧随其后,造假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1999~2000年间该公司通过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
因此,治理会计信息造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经刻不容缓。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是灾难性的,其危及到会计信息固有作用的发挥,以及对整个社会行业诚信的怀疑,威胁到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和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造成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和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资本的趋利性,使得资源总是流向效益好的企业,而效益差的企业必然会在资本市场上无法筹集到所需资金。
投资者究竟投资于哪家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依赖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由此不难看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条件和保障。
财务报表造假论文
![财务报表造假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bc8e0d700abb68a882fbb5.png)
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
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鉴别【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经常出现财务报表造假行为。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的成因及造假手法,提供了鉴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方法,可为投资者规避风险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对相关部门制定决策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目前,我国已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部队,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对外发布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是相关部门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者赖以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所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然而,从银广厦到格林柯尔,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远未绝迹,使众多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
虽然监管部门加强了治理,但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带来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
有鉴于此,本文探讨了财务报表造假的成因、危害与鉴别方法,从而使投资者能够认清上市公司的经营现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同时也可为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借鉴。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分析一内部原因公司组织结构的缺陷。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或由国家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投资兴建而来,加之《证券法》中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其国有净资产的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的规定,使得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表现出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突出,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也不能真正起到对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还在摸索阶段,企业经营者往往既是被审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在审计交易中掌握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和审计费用的标准等内容,作为第三方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往往严重受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124f9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6.png)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会导致许多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对投资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上市公司本身造成影响,影响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供大家参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论文范文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及对策[摘要] 根据审计署发布的《2005年4号审计结果公告》(以下简称《4号公告》)中对10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披露,笔者提出我们的分析及对策,供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策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根据4号公告所涉及的十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情况如下:1.2003年湖南某上市公司,据分析是天一科技,为掩盖其利用募股资金和银行贷款1.94亿元,转移账外买卖股票的事实,与其在当地的开户银行相互串通,通过伪造银行对账单的方式,多记存款1.31亿元,少记贷款7100万元,造成资产、负债均不实。
2.在2003年山西省的漳泽电力公司所属的发电厂违反了国家规定,累计提取了3965.8万元的“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了生产成本。
2003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名义,将上述资金金额上交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直接将此笔资金在“其他应付款”挂账,造成2003年生产成本多计了3965.8万元。
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未能查出上述问题。
3.四川省天科股份于委托购买国债的名义,将3000万元资金交给深圳几家公司,实际用于股票买卖,截止2004年3月已损失1623万元。
2004年3月,该上市公司为掩盖上述委托理财损失,与其大股东控制的某公司签订了虚假协议约定由该公司出资3000万元。
受让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形成全部财产。
双方在当月另签合作备忘录,约定原投资损失仍由上市公司承担,该上市公司未能将此重要信息对外披露。
该公司已被证监局立案调查,该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称:2004年3月,公司将3000万元委托理财项目转让给成都博宏,实质是以受控证券投资账户内的1400余万元资产换取了3000万元无保障的债权,扩大了公司风险。
有关财务造假毕业论文
![有关财务造假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d7607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6.png)
有关财务造假毕业论文无论是资本市场规模庞大且复杂的美国,亦或是资本市场刚刚起步的中国,都曾出现过许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单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也严重破坏了各国的经济生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财务造假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财务造假毕业论文范文一:财务造假问题探析摘要: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分析了财务造假的危害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办法。
?关键词:财务造假;危害;原因;治理?1 当前财务造假背景、手段?1.1 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其国际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这是一种大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管理界都在关注的一个共同性的话题。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1.2 手段?从技术上看,公司造假的手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非法手段,如虚构经济交易事项;另一类是通过合法的手段,即利用现行会计法规的缺陷和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会计信息操纵。
?(1)利用构造实质上虚假的经济业务来造假。
具体是通过采取伪造、取得虚假票、自制假单据等方法编造虚假原始凭证;采取虚构记账凭证、利用关联企业制造交易等方法编造虚假记账凭证;以细胞盈亏、报表附注不真实等方法编造虚假财务报告。
?(2)利用现行会计法规的缺陷和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会计信息操纵。
常用的方法有虚构销售收入、填塞分销渠道、利用委托销售等。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及时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准确会计信息的基础。
?2 财务造假的危害?(1)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会计信用则是这根经济活动链条的基石,若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形成的各类社会与经济关系就不能顺利建立起来,并无法持久维系。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44cfa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7.png)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标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原因、影响与对策
摘要:
财务造假作为一个长期困扰上市公司的问题,在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财务造假的定义、原因以及对公司和股东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发生。
1.引言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股东权益和市场信心。
然而,近年来财务造假问题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本文将围绕财务造假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进行研究。
2.财务造假定义
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虚假的财务目标而采取欺诈性行为,通过篡改财务信息、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构或隐藏真实的财务状况。
3.财务造假的原因
财务造假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管理层的个人动机,市场竞争压力,财务报表监管滞后与财务困境。
4.财务造假的影响
财务造假不仅对公司自身造成严重影响,还对股东、债权人、投资者以及整个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为:股权争议加剧、投资者信心动摇、市场乱象蔓延等。
5.对策建议
为了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发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实的改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惩罚力度、增强投资者保护意识、加强舆论监督等。
6.结论
财务造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上市公司和整个市场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从根本上减少财务造假的发生,才能够恢复市场信心,保护股东权益,保障市场的稳定发展。
写一篇公司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研究论文(1000字)
![写一篇公司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研究论文(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a2bb15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7.png)
写一篇公司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研究论文(1000字)本文旨在研究如何识别和预防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财务欺诈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声誉以及股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识别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财务造假的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了公司财务造假的常见原因和识别方法。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该识别方法的应用场景,以及实施该识别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
财务造假一般有三种:明目张胆的造假、隐性造假和混淆账角造假。
明目张胆的造假是指公司的监管者采取措施,积极填充、创造新的财务记录。
这种造假在增加财务记录方面非常明显,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很容易发现。
隐性造假是指公司操纵现有记录,使其变得不透明,从而完成财务造假。
这种类型的造假较难识别,只有仔细观察财务报表才能发现相关信息。
混淆账角造假多指公司操纵账目,使它们看起来像一张账目,而实际上不是,这种造假有时也被称为假账户或虚假交易。
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是,高管以获取获利为动机,试图欺骗市场或其他相关方,或者试图掩盖公司的财务情况。
此外,公司的监管者或管理层的薪酬和福利也是财务欺诈的原因之一。
除上述原因外,新兴市场的不完善预算框架,劣质审计服务和不良企业道德也是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识别公司财务造假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考虑,包括报表分析系统(SAS)、统计分析系统(STAT)、审计账户技术和传统的审计技术等。
SAS系统一般用于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从而有助于发现可疑事项;STAT系统通过计算数据变化在一段时间内的趋势,帮助检测是否存在不寻常的事件;审计账户技术是根据账户金额和数量变化等来甄别可疑账户;传统审计技术则是根据财务报表和其他文件来检查是否存在造假行为。
本文中讨论的识别方法可以用于帮助公司识别其财务报表中的造假行为,以此保护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本文还提供了一些相关案例,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避免和识别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
然而,虽然利用上述识别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但无法抵御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不法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监管,以消除可能对公司财务报表的不良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3d0c8690c69ec3d4bb7501.png)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财务造假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
财务造假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引起会计诚信危机,给国家和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一方面对相关部门也发起了挑战。
自2002年底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后,一直称为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沉陷于上市公司作假丑闻的漩涡之中。
美国财务造假好像一颗定时炸弹,引爆了广大投资者心理的不满,由此也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选取国内12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通过虚增利润、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手段,其造假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一步针对常用手段以及原因提出规避和治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建议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analyse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form of financial fraud also presents diversity and concealment.the financial fraud will lead to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credit crisis ,great harm to the state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investors and losses ,on the one hand,also launched a challenge to relvevant departments ,since the end of 2002 the words largest energy trader eworn collapsed.has been called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the most mature of us capital markets the mealstrom of subsidance in the listed companys fraud scandal .Americas financial fraud like a time bomb,detonateded the investor psychology,which has caused global attention an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nalyze the common ways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to adop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management advice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 ____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毕业论文范文(设计)
![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毕业论文范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4772ca43323968001c92a8.png)
会计造假案例情况分析[内容摘要]随着国内外会计造假案例越来越多的遭曝光,特别是安然事件后,人们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失去信任,会计造假的相关原因和实施手段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财会初学者、股市的小股民都有很大的借签意义,使其充分认识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公司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信息,而且对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系列造假现象的剖析,探究其造假原因和方式,从而提出如何防范会计造假的建议.[关键词]会计造假的成因防范方法会计造假的识别一、事件回顾会计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但是由于会计报表的数字涉及到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经济利益,故而有不少主管和会计人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会利用职务之便,钻法律、会计制度的空子,不屑以身试法,编造假帐、编制虚假的报表,向公众发布公司虚假信息,诈取社会大众的信任,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加强与提高会计监管、打击经济违法违纪活动、杜绝会计造假已成为当前会计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案例分析三、会计造假形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以诚信为基础。
虚假的信息将会使市场资源配置调节功能失灵。
近些年来,会计弄虚作假、虚列资产负债、虚报利润等不良行为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给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给社会、企业和单位造成了危害。
虚假会计信息隐瞒的真实现状不仅影响了政府的税收,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决策与实际状况产生偏离。
第二,危害社会利益.会计造假和诚信缺失会使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失,一些公司隐瞒企业财务现状,为上市造假,最终因为行径败露,运转不下去,导致股票大跌甚至企业关门倒闭,大批投资者利益亏损,危害社会、危害家庭,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我国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局面。
如2011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一案9月6日开庭审理。
2004年至2009年间,被告单位绿大地在谋求上市和上市后年度财务报告中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bdf2e3caaedd3383c4d3b8.png)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2)第二章财务造假的特征与危害 (3)2.1 财务造假的特征 (3)2.2 财务造假的原因 (4)2.3 财务造假的危害 (5)第三章财务造假的手段 (8)3.1 虚增资产 (8)3.1.1虚增流动资产 (8)3.1.2虚增固定资产 (8)3.2 虚增利润 (8)3.2.1虚增收入 (8)3.2.2 虚减成本与费用 (9)3.3 隐瞒信息 (9)3.3.1 信息披露主体存在问题 (9)3.3.2不按时披露重大信息 (10)3.4 其他舞弊手段 (10)3.4.1操纵子公司或空壳公司 (10)3.4.2利用内部控制管理上的缺陷 (11)第四章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12)4.1 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12)4.2 明确责任并加强信息管理 (12)4.3 完善审计制度 (13)4.4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4)4.5 加强会计工作管理 (14)第五章结论 (16)参考文献 (21)谢辞 (22)附录一中文译文附录二英文原文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与防范措施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增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与发展,经济总量不断上升,国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私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近期,我国又超越了日本,一跃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不只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增强。
还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了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了国人关心的重要问题。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关指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她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是竞技比赛还是下棋对弈,都需要各自的游戏规则,会计师一向严肃的工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c816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4.png)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标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造假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预防造假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结合国内外真实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帮助投资者识别潜在的财务造假风险,并提高市场对上市公司信任度,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
一、引言财务造假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经过多次大规模财务丑闻和国际金融危机,人们对于财务造假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分析,提供一些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财务造假的原因财务造假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压力、公司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监管不力等。
本节通过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造假的动因。
三、财务造假的影响财务造假对于公司和投资者都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
本节通过对影响方面的分析,帮助投资者更好的识别潜在的财务造假风险,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财务造假的预防措施在防范财务造假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监管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
这些措施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可以看出解决财务造假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监管、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提高投资者的警惕性等。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财务造假的特点以及如何更加准确地识别潜在的财务造假行为。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原因、影响、预防措施。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毕业论文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c384b9b84ae45c3a358caf.png)
目录摘要 (1)1前言 (1)2虚假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 (1)3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 (2)4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 (2)5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 (3)5.1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利益冲突 (3)5.2内外监管约束机制不完善和不到位 (4)5.3上市公司利益驱动和环境因素 (5)6虚假财务报告的防范措施及对策 (5)6.1针对利益主体提供会计信息 (5)6.2 完善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5)6.3重视诚信道德规范的重建 (6)6.4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机制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6)参考文献 (6)致谢 (1)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摘要:虚假财务报告是目前全世界经济市场上比较关注的问题,随之不断的发展,有的企业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通过违法的手段,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
这种违法的行为在严重影响企业自身形象的同时,也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
本文首先提出虚假财务报告的概念,到底怎么样的财务报告是虚假的,进一步描写其危害,影响的范围。
就此分析了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包括有会计信息需求的利益冲突、内外监管机制不完善、不到位等,以及解决的方案和防范此措施及对策,如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完善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重视诚信道德规范的重建、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机制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等。
可以使企业财务报告在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市场经济,利益1前言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会计期间经营活动情况信息的一种载体,其包括数据信息化和非数据化信息,财务报告也是债权人、股东、政府部门和潜在投资者等获取企业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有关各方面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虚假财务报告案件时有发生,一方面使得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中利用虚假财务报告与财务财务报告粉饰手段造假是虚假财务报告发生的重要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分析及审计防范探讨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分析及审计防范探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92b5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a.png)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分析及审计防范探讨论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给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给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重大隐患。
本文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审计防范措施。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分析1.动机:造假主要源自公司追求财务指标的短期效益,以及经营者个人私利等方面。
比如,为了实现公司财务指标的要求,上市公司可能会采取虚增收入、突出利润等手段。
此外,为了满足股东、投资者等的期望,上市公司也可能通过造假来提高公司的市值和股价。
2.手段: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虚增收入、隐匿负债、披露不完整、虚增资产、变相数字游戏等。
其中,虚增收入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通过虚构销售收入、伪造合同等方式来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
3.后果: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财产损失,还会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誉和稳定性造成重大威胁。
当投资者发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造假行为时,通常会选择抛售股票,从而导致股价暴跌,整个资本市场也会受到冲击。
此外,会计造假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审计防范探讨1.加强审计监管: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管力度,建立审计监管机制,严格审计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
同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漏洞和失误。
2.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应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来预防会计造假行为。
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合理的岗位分工和权限设置等。
3.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真实、完整地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同时,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任和依赖。
4.加强监管合作: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各监管部门应共享信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会计造假行为,形成合力,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于会计造假方面论文范文
![关于会计造假方面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92b30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d.png)
关于会计造假方面论文范文会计造假行为在很多企业都有发生,会计造假是当前会计行业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不良现象。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会计造假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会计造假论文篇1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如何应对会计造假现象提供了改善对策。
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会计行业正常运转做出贡献。
关键词:会计造假;从业人员;个人利益;经济秩序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不能够遵从最基本的诚信道德底线。
会计资料信息失真,数据造假等现象不断增多。
会计造假一般情况下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分析,会计造假主要变现为会计报表造假以及会计事项造假。
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是某些从业人员故意的谎报财务的真实价值,给企业制造出一种获利能力增加的假象,使债权人和股东不能够掌握真实的情况和信息。
会计事项造假通常指的是会计从业人员制造虚假项目,从而进行资金盗窃,或者是将企业的资金归为自己所有。
会计造假对企业和个人的危害是巨大的。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具体原因,为改善会计造假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会计造假的形式1.虚增资产虚增资产主要的特征以及出现的情况时费用资产化、存货不实、固定资产价值虚假以及递延及无形资产摊销不足。
费用资产化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企业或单位把需要记录在当期之中的费用记入到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会计科目中,使企业或单位所获得的当期的经济运行情况不真实。
有的企业不能够及时的摊销需要摊销的资金。
把期间费用的支出做为资产。
企业通过利用费用资产化的途径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有所提升。
存货不实通常指的是由于企业颞部挤压的货物或需要作废的货物不能及时的做常务处理,从而造成存货的数量和价值记录的不真实,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谨慎性原则,致使企业存货价值增加。
固定资产价值不实通常指的是企业内没有对技术进步后造成的无形损耗进行财务计算。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自述
![《财务造假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自述](https://img.taocdn.com/s3/m/c2f9bd3cb14e852459fb5716.png)
a
11
谢谢大家!
a
12
a
4
因此,深入探讨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 假的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我们只有正确得认识财务造假的现状,才能在最大程度上 减少、杜绝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 续健康发展。
a
5
二、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财务造假问题有着诸多 观点,例如Rodney L. Crawford认为应从企业角度出发, 以企业法律顾问的职责为切入点,从而确定财务报表欺诈 问题和其他财务披露问题。此外,Snyder Herbert等人从 政府角度出发,对奥巴马政府“金融诈骗工作组”的成立 表达了高度的认可,认为政府才是解决企业财务造假的关 键。
题目:财务造假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报 告 人: 指导老师: 报告时间:2018年4月29日
a
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
a
2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众所周知,安然财务丑闻的相关问题最初是由媒体曝光的。与之相 类似的是,2001年,《财经》杂志率先报道的银广夏财务造假问题, 该问题的曝光最终引发了我国资本市场审计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变 迁。十几年过去了,随着国内外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在很大程度 上抑制了财务造假问题,但由于会计理论方法存有缺陷、财务相关 法规条例不完善、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素质不高,以及财务 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我国企业财务造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 依然存在,严重侵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市场经济秩序 的稳定发展。
财务造假分析范文
![财务造假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22ba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8.png)
财务造假分析范文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时故意隐瞒、篡改、偏离事实,以达到虚增利润、掩盖风险、误导投资者等目的的行为。
财务造假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及早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财务造假的原因、表现、常用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并防范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困难、追求短期利益、追求高估值、不公平报酬等。
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企业可能会选择进行财务造假。
而追求短期利益的企业可能借财务造假手段虚增利润,以提高股价或获得更多融资。
另外,为了追求高估值,企业可能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真实的业绩,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
此外,不公平报酬也是一些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企业可能通过虚增利润来获取更高的报酬。
财务造假通常会表现为几个方面,包括利润虚增、资产被虚增、负债被虚减、现金流量被隐瞒等。
利润虚增是财务造假常见的表现,企业可能通过夸大收入、缩小成本、进行净利润的调节等手段来虚增利润。
资产被虚增通常表现为企业对资产进行过度计价、虚增商誉等。
负债被虚减则是企业通过隐瞒债务、进行违规会计处理等手段,对负债进行欺骗性的处理。
另外,企业也可能通过隐瞒或虚增现金流量来掩盖财务问题。
为了实施财务造假,企业可能采用多种手法。
其中,最常见的手法包括收入披露不完整、资产减值计提不足、净利润调节等。
收入披露不完整是指企业通过将一部分收入隐藏起来、延后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利润。
资产减值计提不足是指企业对于资产减值情况进行虚报或掩盖实际情况,以达到减少减值准备的目的。
净利润调节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会计处理手段,对净利润进行人为调整,以达到虚增或掩盖利润的目的。
识别和防范财务造假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识别财务造假,投资者可以从企业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成本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经营业绩与行业趋势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论文范文
![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1073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6.png)
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论文范文推荐文章财务造假论文范文免费热度:财务造假论文范文参考热度:论语心得体会2000字_读论语的心得体会范文热度:有关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参考热度:学了论语后的心得体会热度: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于1996 年,2007年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论文范文篇1浅析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例【摘要】近年来,公司财务会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本文以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为例,介绍了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具体的造假手段以及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由会计造假引发相关思考。
【关键词】绿大地;会计造假;上市一、背景简介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6年11月申请深交所上市失败。
时隔一年,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云南独有珍稀花卉苗木培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业务。
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未达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人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二、会计造假手段简析(一)虚增资产2004年2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旧县村委会土地960亩,金额为955.20万元,虚增土地成本900.20万元。
2005年4月,云南绿大地公司在马鸣乡购买土地3500亩,支付了3360万元的土地款,此宗土地交易,虚增交易成本3190余万元;2007年一季度,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又虚增价值2124万元;同年六月,绿大地在马龙县马鸣基地灌溉系统、灌溉管网等项目价值虚增797.20万元。
有关财务造假论文大全
![有关财务造假论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2a3d4beaf1ffc4fff47ac74.png)
有关财务造假论文大全浅谈财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摘要】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企业主,政府部门进行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
同时,对于研究宏观经济,调控市场、发展经济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分析财务造假的动因和危害,以及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财务造假盈余管理随着国内外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财务造假。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财务造假的方式也出现了推陈出新的现象。
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还存在着财务造假的驱动因素,造假成本偏低,监管不利,所欲无法完全禁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的。
一、财务造假的主要动因财务造假的动因虽然有很多种,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无外乎就是两类原因,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企业内部因素1.融资动机。
企业需要融资,一种方式是通过上市,从股票市场上吸纳资金;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借贷,这里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借贷。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企业有一个良好健康的财务状况。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如果企业因连续亏损而扣上了ST的帽子,投资者对它的信任度就会大大减低。
再说向金融机构贷款,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要求企业提供能够反映其信用能力的各种会计报表和财务指标。
因此,这也促使有些公司在财务状况不佳时,会用盈余管理对其会计报表粉饰,从而应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和信贷审查,也达到投资者的期望。
2.保市动机。
上市公司一旦发生亏损,为了保持上市流通状态,就急需摆脱财务困境。
如果终止上市,不但融资能力大大下降,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公司破产倒闭。
正是因为ST政策的规定,上市公司尽量规避连续几年亏损,为了做到这点,会有意加大某年的亏损,从而为以后年度扭亏为盈打好基础。
另外,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特殊性使得许多企业难以获得上市资格,企业为了获得上市资格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使得想要上市的公司和想保住上市资格的公司,在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又不理想时,有着强烈的财务造假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财务造假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
财务造假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引起会计诚信危机,给国家和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一方面对相关部门也发起了挑战。
自2002年底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后,一直称为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沉陷于上市公司作假丑闻的漩涡之中。
美国财务造假好像一颗定时炸弹,引爆了广大投资者心理的不满,由此也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选取国内12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通过虚增利润、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手段,其造假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一步针对常用手段以及原因提出规避和治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建议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analyse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form of financial fraud also presents diversity and financial fraud will lead to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credit crisis ,great harm to thestate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investors and losses ,on the onehand,also launched a challenge to relvevant departments ,since the end of 2002 the words largest energy trader eworn been called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the most mature of us capital markets the mealstrom of subsidance in the listed companys fraud scandal .Americas financial fraud like a time bomb,detonateded the investor psychology,which has caused global attention an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nalyze the common ways of financial fraud oflisted companies to adop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management advice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 ____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目录1 绪论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几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违规现象频繁发生,且违规的形式和花样不断推陈出新,而这些违规行为大多数与财务造假有关,日益猖狂的上市财务造假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极大的挫伤了广大股民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自身本来具有其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得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对其所出具的财务报告真假难以准确辨认,对进行提前预警、进行规避财务造假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近10年以来13家上市公司为案例,总结其原因和手段,并提出几点治理建议和对策。
希望能够对遏制财务造假现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并且对广大投资者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目前特殊制度背景,以近10年以来我国1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分析原因和手段,并提出对策。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还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相关概念,并且结合相关参考,了解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观点。
第三章以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露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种种手段,解析动因。
第四章最后针对上述的造假手段和原因,提出治理建议和对策。
研究方法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根据研究目的,从中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其中有运用因果分析法,本文通过财务造假的成因着手,基于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 文献综述相关概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财务造假广义上讲,只要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做账,都叫作假。
但是,实际过程中,由于准则的规定,如果全部按照准则中去做,由于很多的发票回单都是非正规性的,税前是不许抵扣的,将给企业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采取首发是,控制成本,降低利润,本质也就是造假。
造假是违背真实性核算原则的行为,其行为的目标和结果均使真实性原则受到损害。
相关文献为了更好的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进行分析,需要结合国内主要学者的研究观点。
如下: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高红静认为虚假的财务报表,无论是采用什么先进的财务分析技术也是枉然,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正确,不可能提供出财务决策的依据[1]一方面,利益驱动是上市公司提供是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信息最直接的原因,经济利益驱动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筹措资金,杨忠红认为当今有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将可能多的拉拢投资者和融资作为自己的主业和主要的业绩增长点,严重影响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2],二是为了偷逃税款,周青认为有些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会采取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计提待摊费用等舞弊手段[3]。
王伟欣认为一些上市公司还会利用部分会计政策的疏漏,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如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不同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某些费用粉饰[4]。
3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财务造假样本分析表财务造假样本局调查结果显示,对该公司及其子公司进行应补缴增值税1618万元、罚款6万元的处罚,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至缴款当日止补缴滞纳金。
(6)亨达皮业。
2010年8月17日,青岛亨达股份即将接受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7)美的集团。
专项检查表明在高效节能空调的推广中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
对其的法律责任有待追究以及进一步调查。
(8)夏新电子。
夏新电子尚未如实披露销售退回被查处,从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到勒令退市,从一个手机巨头沦落资产重组。
(9)云南绿大地。
绿大地造假行为被查处,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向云南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绿大地被暂停上市,财务总监、财务顾问等相关负责人分别处以2年到6年不等有期徒刑和罚金。
(10)新亚药业。
上海医药上海医药登陆H股后在两次大型的收购案中都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已经被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调查,因财务审计丑闻致使年审迟发,股价急跌并停牌至今。
(11)攀钢系。
攀钢系未按照规定确认成本和费用,其中最大的股东鞍钢面临损失百万的风险。
(12)万福生科。
万福生科在2011年和2012年下半年中虚构高额收入来操控股价。
2012年,针对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为,中国证监会对其进行了立案调查,上市公司万福生科被中国证监会处以30万元的罚款。
(13)勤上光电。
勤上光电未能及时披露信息,2012年一季度业绩呈下滑趋势,证监会在立案侦查中。
财务造假手段分析虚增利润在财务造假行为中,虚构收入是最为严重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的三种方式:一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白条出库,作为销售入账。
提前确认收入包含四种情况:一是不适当使用完工百分比法;二是在存有重大不确认收入时确认其收入;三是仍然需要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出销售发票,以使业绩完美化。
以下案例就是上市公司虚增收入和收益,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保持三年利润水平的连续增长才可以发行股票,这给万福生科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持股票的顺利发行以及顺利进行融资,万福生科在拓股说明书中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将一个不成熟的上市公司伪造成一个突出的稻米深加工企业,从而达到顺利上市的目的。
还有上海医药为了使新亚药业实现亿的目标,于是参照证监会的要求,上药“悄悄”地以现金补足的方式将新亚的利润增加到了一亿元。
证监会在查处上药时,广泛搜集资料,最终在2011年的年报中发现了货币资金当天的大幅度减少,最后证实了上药通过注入现金虚增新亚的利润[6]。
除此之外还有“琼民源”也虚报高额收入,高达56600万元,该公司在尚未缺少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以及他人签订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非法合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未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总共虚假编造了56600万元的收入。
不按照规定确认成本费用推迟将费用费用转化为成本;将本期应该确认的收入推迟到后期;并且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当期需要转销的损失推迟到后期等等。
针对“攀钢系”的财务造假事件,根据攀钢钒钛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可以猜测出一下几种可能性:一方面是管理费用,该公司在2010年的管理费用为亿元,下降了百分之二十,而期间所减少的管理费用均为该公司2010年税前利润的77%,针对攀钢钒钛管理费用大幅降低的现象,该公司的解释主要是内退人员预计负债减少以及公司压缩费用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