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邮件收发管理系统
快递收发系统毕业设计

快递收发系统毕业设计快递收发系统毕业设计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业务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快递收发的效率和准确性,许多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并积极参与快递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本文将探讨一个关于快递收发系统的毕业设计,旨在提供一个高效、可靠且易于使用的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快递收发系统的目标。
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发起快递订单、跟踪包裹的运输状态,并实时与快递员进行沟通。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自动分配订单、生成运输路线以及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
在设计快递收发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
用户应能够方便地注册、登录并提交快递订单。
系统的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操作流程应简单直观,以提高用户体验。
其次是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
由于快递收发系统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系统应具备强大的身份验证机制和加密技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系统的运营管理功能。
系统应能够自动分配订单给合适的快递员,并生成最优的运输路线,以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如包裹丢失或损坏等,以及提供相应的客户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
在技术实现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现代化的Web开发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例如,前端可以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以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功能。
后端可以使用流行的编程语言和框架,如Java、Python或PHP,并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或MongoDB,来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数据存储。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创新的技术和功能,以提升系统的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例如,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来优化订单分配和运输路线的规划,以及预测运输时间和成本等。
同时,可以通过整合第三方支付和物流平台,实现更便捷的支付和物流服务。
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设计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增加,人们通讯的速度和方式不断进步。
电子邮箱就是基于互联网的非即时通讯工具。
利用电子邮箱,人们可以方便地传输文档、视频、照片、音频等信息,现代企业也都将其作为重要的办公工具。
基于Web服务器的网页版邮箱,虽然非常简便,但局限性很大,会出现超时自动退出登录、在线读取缓慢、难以查找、安全性低等不足,传统的电子邮箱客户端仍然是日常生活和办公的首选。
伴随着电子邮箱用户的增加,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日益盛行,给用户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和不便。
作为必备办公工具,电子邮箱的应用也仅局限于交流通讯和文件传输。
员工们必须得借助其他手段来辅助办公。
而且网络上出现的许多电子邮箱客户端软件,都添加了许多纷繁复杂的功能,看似华丽却很不实用。
针对传统邮箱客户端的不足和用户实际使用需求,本系统从邮件的接收与发送、邮件的管理和办公工具三个大方面进行了设计,基本实现了电子邮件的收发、删除、查找、备份以及记事本和通讯录等功能。
通过对企业常用邮件收发系统进行分析,决定采用C/S架构来研究和开发系统,与客户端进行连接的邮箱服务器采用网络上常用的免费邮箱服务器。
操作系统使用微软公司的Windows 7,后台数据库服务用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 2005,前台客户端软件采用当前流行的Microsoft公司的C#语言开发。
本系统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功能合理、扩展能力良好。
实践证明思路是正确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将给企业员工办公和日常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
关键字:邮件收发系统邮件传输协议邮件服务器SQL Server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ail Send and Receive System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pplications, the speed and manner of people daily registry is increasing, too. E-mail is the Internet-based instant messaging tools. By E-mail, people can easily transfer documents, video, photos, audio and other information. For the modern company, E-mail is an very important office tools. The web version E-mail based on web server is very simple but very restrictive, there will be automatic time-out exit to landing, and it is slow and difficult to find and read mail on line. So the traditional e-mail client is still the first choice for us. A 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e-mail users, there is lots of potential danger and useless mail to user. As the essential office tools, e-mail application is limited to exchange communications and file transfers. Employees must make use of other means to assist the office. And many e-mail client software add a complex, seemingly gorgeous which is very practical. This e-mail client achieves function modules such as function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mail management, calendar, notepad, rapid mail query and some other functional modules.I adopt C/S structure to study and develop system. I have used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Windows 7, SQL Server 2005, C#.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consist in easy operations, well function, nice extend capabilities. The experiment proved the technical plans. It brings office users with a very easy and well functional e-mail client software.Key Words: E-mail Transfer System; Mail Transfer Protocol; Mail server; SQL Server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2)1.4 邮件系统要实现的目标 (3)2. 系统技术背景 (4)2.1 系统体系机构 (4)2.1.1 基于web服务器的网页版邮箱 (4)2.1.2 基于邮箱客户端软件的体系结构 (4)2.2 SMTP协议概述 (6)2.2.1 电子邮件格式 (6)2.2.2 与邮件服务器建立连接 (7)2.2.3 邮件的发送过程 (8)2.3 POP3协议 (9)2.3.1 授权状态 (9)2.3.2 操作状态 (10)2.3.3 更新状态 (11)3. 邮件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12)3.1 数据库逻辑设计 (12)3.2数据库物理设计 (15)4. 系统概要设计 (18)4.1 系统结构设计 (18)4.1.1系统流程图 (18)4.1.2 系统模块划分 (18)4.1.3 各模块功能 (19)5. 系统详细设计 (20)5.1 配置数据库连接 (20)5.2 账号关联 (20)5.3 发送邮件功能 (21)5.4 接收邮件功能 (24)5.4.1 主界面收件箱显示 (24)5.4.2 查询邮件信息 (31)5.5 记事本功能 (32)5.6 通讯录功能 (37)5.6.1 添加联系人信息 (37)5.6.2 查询联系人信息 (38)6. 论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39)6.1 论文工作总结 (39)6.2 展望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1. 绪论随着自动化办公的一步步实现,以电子邮件为载体的信息传输方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应用。
基于POP3的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基于POP3的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陈新鹏学号 1213014008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1201班指导教师李菊叶完成地点物电学院计算机信息处理实验室2016 年 6 月 5 日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院(系) 物电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陈新鹏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POP3的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__2016 __年_3 _月10 日起至_ 2016__年6 月20 日止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物电学院计算机信息处理分室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是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电子邮件协议,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下和下载电子邮件的协议。
本设计要求学生,在Visual c++环境下,使用POP3技术开发一个邮件接收系统,接收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之后,把邮件下载并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上,要求可以提取邮箱里的邮件数量和标题字段等内容。
五、毕业论文﹙设计﹚应收集资料及参考文献:[1]徐孝凯,张纪勇.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C++6.0运行环境[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2]汪晓平,钟军.VC++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应用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王艳平,张越.Windows网络与通信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 Andrew S.Tanenbau.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朱桂英.张元亮Visual C++网络编程开发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六、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3月2日——3月29日:查阅资料,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和开题报告。
4月1日——4月26日:根据POP3邮件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设计方案,及软件流程图。
递公司快件收发管理系统_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是 Framework的一部分,是一个统一的Web开发模型,提供了各种Web应用程序所需的服务。
在编写应用程序的代码时,可以访问.NET Framework中的类,可以使用与公共语言运行库兼容的任何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的代码,这些语言包括VB、C#、和J#等。
使用这些语言,可以充分利用.NET Framework在公共语言运行库、类型安全、继承等方面的优点。
随着.NET Framework2.0的发布,其中的2.0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2.0中大多数常见Web 应用程序都是即开即用的,建立网站和网页并维持其运行比以前更加简单,而且使用的代码比以往更少。
同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自定义功能。
《 Web 程序设计》主要介绍了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如何用来创建和使用Web服务。
这本书在我设计公司人事管理时,给了我很多帮助。
知道了如何用来开发网站。
例如在设计系统时,我不知道如何连接到数据库,通过对《 Web程序设计》仔细阅读之后,我知道需要程序的Web.config中添加数据库的连接语句。
《 Web程序设计》让我学到了的许多知识,这些知识让我能够比较顺利的开发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SQL Server动态网站开发》它详细介绍了如何用来开发一个网站。
例如开发环境的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常用服务器控件等。
从刚开始我只会创建简单的应用程序,到后来能用开发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尤其对一些基本控件的使用和基础知识的使用、了解。
这本书对SQL Server2005的介绍也很详细。
当我在设计数据库遇到问题时,通过查阅《+SQL Server动态网站开发》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本书还介绍了如何安装和配置Visual Studio 2005,让我了解了Visual Studio 2005的开发环境,熟悉了的运行环境。
在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是所学知识的巩固过程,也是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的过程,这样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2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 26 卷
1 系统开发概述
笔者设计制作一个能够收发邮件的系统来实现用户之间的交流 .其实现的主要内容有如用户注册和登 录 、接收和发送邮件 ,附加文件的管理等 ,为用户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笔者主要介绍电子邮件收发系 统的设计过程 ,系统采用的是动态服务网页(jsp) ,框架(struts)和 MySQL 数据库技术[1] ,通过 java 语言 实现 SMTP 协议与 POP3 协议 ,完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并将文件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中 .在此过程中涉及到 服务器对用户的身份验证 ,涉及到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与操作 ,对传输的数据进行 base 64 译码等[2] .
3 .3 发送邮件功能的实现 此模块代码主要是 SMTP 协议的实现 ,首先从 SendmailForm 里提取用户名 ,并根据用户名过滤
出相应的 SMTP 服务器的主机 .从 Session 中提取用户密码 ,提取以前 Session 里的 password 值 ,调 用 MyPasswordAuthentication 类里 getInstance()方法创建 Authenticator 对象 ,通过 session . getDefaultInstance()方法实现 SMTP 的用户认证 .创建一个 Mimemessage 对象用来封装页面提交过来的 信息 ,对于发送地址 、抄送地址以及密送地址进行判断 ,如果地址为空或为不合法的email地址 ,将不进行 地址初始化和 message 类型封装 .对其它邮件信息进行 message 封装 .如果邮件带有附件 ,则要对附件进 行处理 ,创建一个 multipart 对象 ,对邮件进行 multipart 封装 .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服务器 ,并根据 message 里的地址进行邮件发送 .部分代码如下 :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信息交流方式,其实现需要考虑到以下方面。
1.系统功能需求设计
首先需要明确系统所具备的功能需求,如邮件的发送、接收、查看、删除、回复、转发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附件上传、下载、过滤垃圾邮件、发件人身份验证、邮件加密等功能的实现。
2.系统架构设计
整个邮件收发系统需要分为客户端部分和服务器端部分。
客户端部分分为网页、桌面客户端和移动端客户端三种,用户通过这些客户端进行邮件的收发。
而服务器端则需要有邮件服务器、认证服务器、DNS服务器、邮件过滤服务器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需要实现具体的功能。
3.数据库设计
在系统中需要使用到数据库,因此需要设计数据库表、字段及其关系,以便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4.邮件协议的选择
常用的邮件协议有POP3、IMAP和SMTP,需要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具体协议。
5.系统安全性设计
邮件收发中存在着网络安全和邮件安全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安全性设计,包括使用SSL协议进行加密通信、用户身份验证、邮件内容加密等。
6.系统性能测试
在系统实现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检查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并评估系统的性能,改进系统的性能。
通过以上步骤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建立出稳定、高效、安全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设计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设计电子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邮件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通讯方式。
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稳定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该文档旨在介绍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
二、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在设计电子邮件收发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需要支持以下功能:(1)发送邮件:用户输入邮件内容,包括主题、收件人、抄送人、邮件内容等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打包为邮件并发送给目标邮箱。
同时,系统还需要记录下这封邮件的发送时间和状态。
(2)接收邮件:系统需要定期检查用户的邮箱,将未读邮件保存到收件箱中,同时更新邮件的状态标记以便用户可以知道哪些邮件已读、哪些未读。
(3)抄送邮件:系统需要支持抄送邮件功能。
(4)回复邮件:系统需要支持用户在收到邮件后能够点击“回复”按钮进行回复,同时自动引用原邮件内容。
(5)转发邮件:系统需要支持用户在收到邮件后能够点击“转发”按钮进行转发,同时用户可以对邮件内容进行修改。
2.系统架构基于上述需求,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如下图所示。
系统共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
(1)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包括发送邮件、接收邮件等功能。
客户端同时还需要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和邮件内容加密等安全措施。
(2)服务器:服务器负责接收用户发来的邮件,并将邮件发送至目标邮箱,同时还需要维护用户账号和邮件状态等信息。
服务器需要高效稳定,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备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技术选型在设计电子邮件收发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技术:(1)服务器端语言:Node.js、Java、Python等。
(2)前端框架:React、Vue.js等。
(3)数据库:MySQL、MongoDB等。
(4)安全措施:SSL加密、加密邮件内容、双重认证等。
4.注意事项在设计电子邮件收发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保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VB毕业设计

电⼦邮件收发系统-VB毕业设计⽬录第⼀章概述 (3)1 邮件的概念、意义 (3)1.1 什么是电⼦邮件 (3)1.2 电⼦邮件发展历史 (3)1.3 电⼦邮件发展历史年表 (3)2 当今电⼦邮件的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8)2.1 从另⼀个⽅⾯看电⼦邮件 (8)2.1.1 垃圾邮件 (8)2.1.2 邮件病毒 (8)2.2电⼦邮件发展趋势 (9)第⼆章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持 (10)1 电⼦邮件系统有关协议 (10)1.1 RFC822邮件格式 (10)1.2 S⽶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0)1.3 POP3邮局协议 (10)1.4 I⽶AP4⽹际消息访问协议 (10)1.5 ⽶I⽶E多⽤途的⽹际邮件扩展 (10)2 VB的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 (11)第三章系统地分析与设计 (11)1 设计思想 (11)2 功能设计 (12)3 系统开发与运⾏环境及编程语⾔ (12)3.1 系统开发环境 (12)3.2 系统运⾏环境 (12)3.3 编程语⾔及开发⼯具的选择 (12)3.4 模块设计和功能实现图解 (12)3.5 变成实现过程 (12)3.5.1 主界⾯ (14)3.5.2 邮件发送程序 (16)3.5.3 邮件接收程序 (17)3.5.4 邮件附件 (19)3.5.5 软件信息窗⼝ (21)3.6 系统的运⾏和调试 (21)第四章系统总结 (21)1 主要功能及特点 (21)2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向 (21)主要参考⽂献 (23)简述当今世界电⼦邮件已经是⽹络⽣活中不可或缺的 ,相信每个认知⽹络的⼈都会有⼀个或多个⾃⼰的电⼦邮箱,⼈们通过电⼦邮件进⾏通信和交流,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也⽤电⼦邮件进⾏各种商业活动和业务联系,毫⽆疑问,电⼦邮件已经逐渐开始取代普通的信件,成为为主流的信件交流⼯具,带来的就是电⼦商务的发展.VisualBasic6.0是微软开发的⼀款⾯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被⼴泛的应⽤各种系统应⽤程序的开发.VB有灵活,⾼效,易⽤,功能强⼤的等特点,所以⽤VB来编写电⼦邮件收发系统很合适.邮件收发系统是个⼈软件,利⽤个⼈电脑的outlook终端进⾏⽹络会话,相对的⼜⽐outlook邮件系统简单实⽤.当今⽹络上邮件系统多不胜数,⼏乎全是基于Web服务器的 asp系统.⽤vb编写邮件系统没有Web服务器⽀持,所以不能像⽹络上那样有华美的画⾯和各种多媒体功能,⽤vb编写的只是⼀个邮件客户端.相⽐较⽽⾔,拥有的确是简洁实⽤和⽅便快捷,⼤⼤提⾼了我们的⼯作效率,节省了我们的时间.ChienSaysThe now world E-⽶ail has been person who network life the inside is necessary, believing each perception network to there will be an or ⽶any a letter for own electronics ⽶ailbox, people passing E-⽶ail proceeding correspondence with exchanges,⽶any co⽶pany's houses with organizing organization too using E-⽶ail proceeding every kind of business activity with business contacting, beyond all doubtly, E-⽶ail already and gradually starting replacing co⽶⽶on letter, beco⽶ing for ⽶ain current exchanges tools, bring of is the develop⽶ent of the electronic co ⽶⽶erce.VisualBasic6.0 is develop⽶ent that a procedure design language of the ⽶icrosoft develop⽶ent that face to the object, wasing applied the procedure by extensive and applied every kind of syste⽶.The VB has vivid, efficiently, use easily, ⽶ighty etc. in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so use the VB to weave to write the E-⽶ail receive and dispatch the syste⽶very fit.The ⽶ail receives and dispatch the syste⽶is an outlook ter⽶inal personal software, ⽶aking use of the personal co⽶puter to proceed the network conversation, opposite again ⽶ore si⽶ple than outlook ⽶ail syste⽶practical.⽶ail syste⽶⽶any extre⽶ely nu⽶bers on the now network, the al⽶ost all is the syste⽶of asp to base on the server of Web.Write with the vb plait the ⽶ail syste ⽶have no the server of Web supports, so can't rese⽶ble there is so fine appearance on the network with every kind of ⽶ulti-⽶edia function, use vb the plait write of just a ⽶ail the custo⽶er carries.Co⽶pare than but speech,own is really Chien's 洁practical ising fast with the convenience, increases consu⽶edly our work efficiency, saved our ti⽶e.第⼀章概述1 邮件的概念、意义1.1 什么是电⼦邮件电⼦邮件翻译⾃英⽂的 e⽶ail或e-⽶ail,它表⽰通过电⼦通讯系统进⾏信件的书写、发送和接收.今天使⽤的最多的通讯系统是互联⽹,同时电⼦邮件也是互联⽹上作受欢迎的功能之⼀.通过电⼦邮件系统,您可以⽤⾮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都只需负担电话费和⽹费即可),以⾮常快速的⽅式(⼏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你指定的⽬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个⾓落的⽹络⽤户联络系,这些电⼦邮件可以是⽂字、图象、声⾳等各种⽅式.同时,您可以得到⼤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这是任何传统的⽅式也⽆法相⽐的 .正是由于电⼦邮件的使⽤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阻,使得电⼦邮件被⼴泛地应⽤,它使⼈们的交流⽅式得到了极⼤的改变.什么是电⼦邮件呢?每⼀个申请互联⽹帐号的⽤户都会有⼀个电⼦邮件地址.它是⼀个很类似于⽤户家门牌号码的邮箱地址,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当于你在邮局租⽤了⼀个信箱.因为传统的信件是由邮递员送到你的家门⼝,⽽电⼦邮件则需要⾃⼰去查看信箱,只是您不⽤跨出家门⼀步.电⼦邮件来源于专有电⼦邮件系统.早在互联⽹流⾏以前很久,电⼦邮件就已经存在了 ,是在主机-多终端的主从式体系中从⼀台计算机终端向另⼀计算机终端传送⽂本信息的相对简单的⽅法⽽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之后,它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个更加复杂并丰富得多的系统,可以传送声⾳、图⽚、图象、⽂档等多媒体信息,以⾄于如数据库或帐⽬报告等更加专业化的⽂件都可以电⼦邮件附件的形式在⽹上分发.现在,电⼦邮件已成为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的⽣命⾎脉.⽤户可以通过电⼦邮件的讨论会进⾏项⽬管理,并且有时要根据快速,或洲际的电⼦邮件信息交换进⾏重要的决策⾏动.但毫⽆疑问的是,互联⽹扩展了其应⽤的范围.过去只能在其局域⽹上进⾏交谈的公司现在可以通过⽹络与他们的客户、竞争伙伴和世界上的任何⼈进⾏通信和交流.⼀旦某个组织的电⼦邮件系统运⾏在⽀持TCP/IP协议的⽹络上或具有⽀持两个互联⽹邮件服务协议S⽶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和POP(邮局协议)之⼀的互联⽹⽹关,它的邮件⽤户就能够连接到任何具有相似连接的电⼦邮件地址上了 ,并且不论其电⼦邮件帐户在何处.1.2 电⼦邮件发展历史电⼦邮件的诞⽣据电⼦邮件的发明⼈雷.汤姆林森(Ray To⽶linson)回忆道,电⼦邮件的诞⽣是在1971年秋季(确切的时间已经⽆法考证),当时已经有⼀种可传输⽂件的电脑程序以及⼀种原始的信息程序.但两个程序存在极⼤的使⽤局限——例如:使⽤信息程序的⼈只能给接收⽅发送公报,接收⽅的电脑还必须与发送⽅⼀致.发明电⼦邮件时,汤姆林森是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研究公司(BBN)公司的重要⼯程师,当时,这家企业受聘于美国军⽅,参与Arpanet ⽹络(互联⽹的前⾝)的建设和维护⼯作.汤姆林森对已有的传输⽂件程序以及信息程序进⾏研究,研制出⼀套新程序,它可通过电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种种限制.为了让⼈们都拥有易识别的电⼦邮箱地址,汤姆林森决定采⽤@符号,符号前⾯加⽤户名,后⾯加⽤户邮箱所在的地址.电⼦邮件由此诞⽣.电⼦邮件的 30年发展历程虽然电⼦邮件是在70年代发明的 ,它却是在80年才得以兴起.70年代的沉寂主要是由于当时使⽤Arpanet⽹络的⼈太少,⽹络的速度也仅为⽬前56Kbps 标准速度的⼆⼗分之⼀.受⽹络速度的限制,那时的⽤户只能发送些简短的信息,根本别想象现在那样发送⼤量照⽚;到80年代中期,个⼈电脑兴起,电⼦邮件开始在电脑迷以及⼤学⽣中⼴泛传播开来;到90年代中期,互联⽹浏览器诞⽣,全球⽹民⼈数激增,电⼦邮件被⼴为使⽤.Eudora简史使电⼦邮件成为主流的第⼀个程序是Euroda,是由史蒂夫·道纳尔在1988年编写的 .由于Euroda是第⼀个有图形界⾯的电⼦邮件管理程序,它很快就成为各公司和⼤学校园内的主要使⽤的电⼦邮件程序.然⽽Euroda的地位并没维持太长时间.随着互联⽹的兴起,Netscape和微软相续推出了它们的浏览器和相关程序.微软和它开发的Outlook使Euroda逐渐⾛向衰落.在过去5年中,关于电⼦邮件发⽣的最⼤变化是基于互联⽹的电⼦邮件的兴起.⼈们可以通过任何联⽹的计算机在邮件⽹站上维护他们的邮件帐号,⽽不是只能在他们家中或公司的联⽹电脑上使⽤邮件.这种邮件是由Hot⽶ail推⼴的 .如今Hot⽶ail已经成为⼀⼤热门⽹站,微软在8⽉宣布,邮件服务的⽤户已经达到了 1.1亿.但微软在1998年收购此⽹站的时候却仅⽤了 4亿美元,这个价格后来令Hot⽶ail的创建者沙⽐尔·布哈蒂尔后悔不迭.Hot⽶ail的成功使⼀⼤批竞争者得到了启发,很快电⼦邮件成0为门户⽹站的必有服务,如雅虎,netscape,Exicite和Lycos等,都有⾃⼰的电⼦邮件服务.1.3电⼦邮件发展历史年表E⽶ail ti⽶elineThe telegraph, ⽶orse code and the international telex network all perfor⽶ed so⽶e of the sa⽶e functions as e⽶ail, but the first e⽶ail as we know i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70sSarah LeftWednesday ⽶arch 13, 20021971: Ray To⽶linson, a co⽶puter engineer working for Bolt Beranek and New⽶an in Ca⽶bridge, ⽶assachusetts, developed a syste⽶for sending ⽶essages between co⽶puters that used the @ sy⽶bol to identify addresses. He now can’t re ⽶e⽶ber the first ⽶essage he sent, or the exact date he sent it.To⽶linson’s syste⽶gained popularity by linking up users on Arpanet, the US depart⽶ent of defence syste⽶that beca⽶e the basis for the internet.1972: Larry Roberts - also at work on Arpanet - writes the first e⽶ail ⽶anage⽶ent progra⽶that develops the ability to list, select, forward, and respond to ⽶essages.1976: Queen Elizabeth II sends an e⽶ail ⽶essage on Arpanet, beco⽶ing the first head of state to do so.1988: Steve Dorner invents Eudora, an application that gave a popular face to e⽶ail by provid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e⽶ail ⽶anage⽶ent.1989: The first release of Lotus Notes e⽶ail software. 35,000 copies are sold in the first year.1996:⽶icrosoft releases Internet ⽶ail and News 1.0, a feature of its third release of Internet Explorer. This is later rena⽶ed Outlook.1996: A few co⽶panies - including the fledgling Hot⽶ail - begin to offer free, use-anywhere, internet e⽶ail.1997: About 10 ⽶illion users world wide have free web ⽶ail accounts.1998:⽶icrosoft buys Hot⽶ail for $400⽶(£283⽶).2001: E⽶ail celebrates its 30th anniversary with virtually every busines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signed on.其他相关资料:A Brief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recounts the history of the @ sy⽶bol and explains how it beca⽶e the addressing sy⽶bol in e⽶ail addresses. www.thestandard.co⽶/article/0,1902,24139,00.ht⽶lA Brief History of E⽶ailVery broad, very brief history of e⽶ail.www.u厘⽶b.ulb.ac.be/docu⽶ents/e⽶ail_FAQ/e⽶ail.history.ht⽶lA Brief History of SPA⽶, and Spa⽶(Wired)Wired ⽶agazine article looking at how unsolicited e⽶ail beca⽶e known as spa ⽶.www.wired.co⽶/news/business/0,1367,44111,00.ht⽶l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Send This ⽶essage?Fortune ⽶agazine article about "Great (and not-so-great) ⽶o⽶ents in e-⽶ail history."www.fortune.co⽶/fortune/technology/articles/0,15114,418889,00.ht⽶lE⽶ail Has Co⽶e A Long WayCo⽶prehensive article fro⽶CNET, celebrating and looking back at 30 years of e ⽶ail.news.co⽶.co⽶/2100-1023-274170.ht⽶l?legacy=cnetE⽶ail HistoryThesis, published in 1996, that exa⽶ines the evolution of ARPAnet e⽶ail. Also includes a very good ti⽶eline./doc/eaf810ef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d1.html /docu⽶ents/internet/hari1.txtE⽶ail ti⽶elineUK newspaper, The Guardian, presents a basic chronology of the develop⽶ent of e ⽶ail./doc/eaf810ef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d1.html /internetnews/story/0,7369,666750,00.ht⽶l Free E⽶ail R.I.P.: The Free E⽶ail Death-WatchTi⽶eline details how free e⽶ail providers are beco⽶ing fee-based or disappearing altogether.www.e⽶ailaddresses.co⽶/e⽶ail_rip.ht⽶History of EudoraShort account of the early days of develop⽶ent of the e⽶ail client, as told by its original creator.www.dnai.co⽶/~⽶eh/interviews/gopher/english/1a-Steve-Dorner.ht⽶lI⽶pacts of E⽶ailGeneral article about e⽶ail includes an interesting and infor⽶ative section entitled "Great ⽶o⽶ents in e⽶ail history." /doc/eaf810ef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d1.html /vte692/⽶odule_6/i⽶pacts_of_e⽶ail.ht⽶l Origin of the ter⽶"spa⽶" to ⽶ean net abuseBrad Te⽶pleton explains the ety⽶ology of the ter⽶SPA⽶, and also offer a brief history of its usage.www.te⽶pletons.co⽶/brad/spa⽶ter⽶.ht⽶lPine Project HistoryRead about the develop⽶ent of the Pine "⽶ail syste⽶", originally adapted fro⽶El⽶as an easy-to-use e⽶ail client./doc/eaf810ef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d1.html /pine/overview/project-history.ht⽶l Reaction to the DEC Spa⽶of 1978Brad Te⽶pleton collects the first spa⽶⽶essage ever sent, along with the ⽶any reactions to it.www.te⽶pletons.co⽶/brad/spa⽶react.ht⽶lTalking HeadersExtract fro⽶the book Where Wizards Stay up Late, as published in the Washinton Post ⽶agazine, recounts the history of e⽶ail./doc/eaf810ef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d1.html /gubi/estate/libri/wizards/e⽶ail.ht⽶lThe First E⽶ail ⽶essageArticle about the invention of e⽶ail, including the story of the first e⽶ail ever sent, with quotes fro⽶the ⽶an who sent it, Ray To⽶linson.www.pretext.co⽶/⽶ar98/features/story2.ht⽶The History of LISTSERVCo⽶prehensive docu⽶ent looking back at the develop⽶ent and growth of this auto⽶atic ⽶ailing list server software, first used in 1985 on BITNET.www.lsoft.co⽶/products/default.asp?ite⽶=listserv-historyThe History of ihnp4 and The Growth of the E⽶ail NetworkThe na⽶e of this site pretty ⽶uch says it all. Ti⽶elines illustrating the develop⽶ent of ihnp4 and e⽶ail.www.research.att.co⽶/%7Egj⽶/nostalgia/ihnp4.ht⽶lThe Interoperability ReportHistory of e⽶ail focusing ⽶ainly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its develop⽶ent. www.brandenburg.co⽶/articles/E⽶ail.Origins.txtThe Interoperability ReportHistory of e⽶ail focusing ⽶ainly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its develop⽶ent.2 当今电⼦邮件的情况以及发展趋势2.1 从另⼀个⽅⾯看电⼦邮件2.1.1垃圾邮件⾃1994年“绿卡”事件以后,世界深受垃圾邮件的折磨,对于整个Internet 社会来说,垃圾邮件引发的不仅仅是反感,它还极⼤程度地浪费了时间和带宽.⼗年来,互联⽹本⾝也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从最初的政府控制的科研、军事专⽤⽹络发展⾄今,Internet已失去了明确的归属.所以,虽然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规范电⼦邮件的法规,但“有志于此”的商家和个⼈并不缺乏逃避制裁的法律空⼦可钻——发送垃圾邮件也不存在什么技术和设备的门槛.⼀些调查显⽰,在今年1⽉1⽇美国反垃圾邮件法(⼈们往往简称其为“Can-SPA⽶”)⽣效以来,垃圾邮件的数量并没有减少2.1.2邮件病毒根据总部设在英国的企业电脑防毒⼚商索防⼠(Sophos)的统计,今年⼗⼤病⾍的前九名都是以⼤量扩散电⼦邮件的 Windows 32病⾍为主.其中Klez求职信病⾍占了今年客户灾情回报统计的四分之⼀,并连续半年以上稳坐病⾍⽉报⾸恶.排⾏榜上第⼆名则是后来居上的 Bugbear熊熊⾍病⾍.⽽在11⽉⾸次发现会窃取密码的 Badtrans,已窜升到第三名.索防⼠公司表⽰,今年已侦测出7189种新病毒、病⾍及特洛伊病毒,今年灾情报道中,87%都与Windows 32病毒有关,企业要针对⽹络安全更加注意.索防⼠统计今年前⼗⼤病毒依序是,W32/Klez(Klez病⾍)、W32/Bugbear(Bugbear病⾍)、W32/Badtrans(Badtrans 病⾍)、W32/Elkern(Elkernvirus)、W32/⽶agistr(⽶agistr病⾍)、W32/⽶yParty(⽶yParty病⾍)、W32/Sirca⽶(Sirca⽶病⾍)、W32/Yaha(Yaha病⾍)、W32/Frethe⽶-Fa⽶(Frethe⽶-Fa⽶病⾍)、W32/Ni⽶da(Ni⽶da病⾍)等.⽽趋势科技(Trend ⽶icro)也统计出年度电脑病毒排⾏,“毒”领风骚的 Klez求职信病毒持续6个⽉⾼居感染率第⼀,⽽且感染⾼峰期是在5个⽉后才出现,受感染个案从4⽉发病初期的 2万个,增加到12⽉的近6万个受害⼈.趋势科技预测未来混种病毒危害更加剧烈,电脑⽤户⼀定要随时更新防毒加强防御.但是Bugbear熊熊⾍病毒以新的感染⼿法,从10⽉起逼退Klez求职信病毒,取⽽代之坐上宝座.熊熊⾍病毒具有关闭防⽕墙与防毒软件功能,会对⽹络发动密集攻势.熊熊⾍会⼤量发送病毒电⼦邮件;使⽤⽹络芳邻的共⽤资料夹复制病毒程式、钻⽹络浏览器的漏洞,⾃动开启电⼦邮件附件;更让⼈忧⼼的是,它有可能利⽤侧录软件(Keylogger),窃取⾼度敏感资料.2.2 电⼦邮件的发展趋势当今电⼦邮箱发展⽇新⽉异,免费邮箱越来越少,收费邮箱逐渐占据电邮市场主导,各种邮箱⼤⽕拼,场⾯⼗分热闹好看,战⽕越烧越旺,商家越⽃越勇,“商务邮”“纵横邮”“信天邮”等等,名⽬繁多,层出不穷,叫⼈眼花缭乱.可是,除了产品名称不同及功能差异外,还有什么决定最后的胜负.众多商家似乎瞄出端倪,下⼀轮的正⾯对抗将是⽀付⽅式的直接对垒.⼴义来说,收费电⼦邮箱的营销属于电⼦商务范畴,⽽中国电⼦商务发展的最主要绊脚⽯⽆⾮有两个,⼀是物流,⼀是⾦融流,也即⽀付问题.电⼦邮箱⾮实物的商品,所以⾃然排除物流的羁绊,接下来理所当然就是⽀付问题.根据⼀份权威报告显⽰,我国电⼦商务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低,⽬前尚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技术⼿段和标准规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上,实际应⽤较少,发展⽔平仅为美国的0.23%,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上购物的货款⽀付⽬前⼀般还需要消费者亲⾃跑到银⾏划帐,很不⽅便,⽽且银⾏过户⼀般需要24⼩时,对⽐世界上效率最⾼的瑞⼠银⾏的需时5分钟,相差甚远.另外,信⽤系统的不完善,也严重制约着⽀付系统的建设,没有⽀付系统,B2C电⼦商务何从谈起,产品销售从⽽谈起?另⼀⽅⾯,电⼦邮件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步赢得了⼈们的认同与信任,电⼦邮件市场进⼊期已经完成.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收费电⼦邮件的需求会越来越⼤,也即是说⼀个⼤的邮箱产品市场与产业将逐步形成.⽬前国内已有21CN、263等为代表的众多商家,开发出不同的、更多的产品来迎合这个不同需求的市场.⽬前国内中⼿机的使⽤及普及率⽐较⾼,另外,⼿机的⽤户群与上⽹⽤户群具有较⼤的交叉⾯;其次,⼿机费⽤的收取是以⽉费收取,⽽现在⽹上的许多付费服务也是以⽉费的⽅式提供的;再其次,⼿机的验证问题和系统安全相⽐信⽤卡更容易控制和操作;最后,也是不容忽视的⼀点,就是特殊的国情——现在有较⼤部分使⽤者是可以报销⼿机费⽤的.鉴于种种因素,电⼦邮件服务提供商最先采⽤⼿机⽀付服务,成为了国内最早应⽤⼿机⽀付作为⽀付⼿段的商家,也成为国内邮箱系统最⼴为采取的收费⽅式,也将是⽹站提供付费在线服务的⾸要付费⽅式.可以说,收费电⼦邮箱及其他付费的在线服务是电⼦商务的⼀个缩影,解决了⽀付⽅式的瓶颈问题,将为⽹站的电⼦商务发展铺开⼤道.实践证明,在世界⽹络泡沫纷纷破灭的今天,⽹络技术只有与传统产业结合才有强⼤的⽣命⼒,换句话说,电⼦商务的⽀付⽅式也只有通过传统的⽀付⽅式结合包括⽹上⽀付⽅式以及后来居上的移动⼿机⽀付⽅式,⽅能使电⼦商务有最基本的根基,⽅能真正让互联⽹技术优势推动务实的⽹络应⽤.第⼆章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持1 电⼦邮件系统有关协议1.1 RFC 822邮件格式RFC 822定义了⽤于电⼦邮件报⽂的格式.即RFC 822定义了S⽶TP、POP3、I⽶AP以及其它电⼦邮件传输协议所提交、传输的内容.RFC 822定义的邮件由两部分组成:信封和邮件内容.信封包括与传输、投递邮件有关的信息.邮件内容包括标题和正⽂.1.2 S⽶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ple ⽶ail Transfer Protocol,它是Internet上传输电⼦邮件的标准协议,⽤于提交和传送电⼦邮件,规定了主机之间传输电⼦邮件的标准交换格式和邮件在链路层上的传输机制.S⽶TP通常⽤于把电⼦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以及从某⼀服务器传输到另⼀个服务器.1.3 POP3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邮局协议,⽬前是第3版,它提供信息存储功能,负责为⽤户保存收到的电⼦邮件,并且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取回这些邮件.POP3为客户机提供了发送信任状(⽤户名和⼝令),这样就可以规范对电⼦邮件的访问.1.4. I⽶AP4⽹际消息访问协议Internet ⽶essage Access Protocol,⽹际消息访问协议,⽬前是第4版,当电⼦邮件客户机软件在笔记本计算机上运⾏时(通过慢速的电话线访问互联⽹和电⼦邮件),I⽶AP4⽐POP3更为适⽤.使⽤I⽶AP时,⽤户可以有选择地下载电⼦邮件,甚⾄只是下载部分邮件.因此,I⽶AP⽐POP更加复杂.1.5⽶I⽶E,多⽤途的⽹际邮件扩展Internet上的S⽶TP传输机制是以7位⼆进制编码的ASCII码为基础的,适合传送⽂本邮件.⽽声⾳、图象、中⽂等使⽤8为⼆进制编码的电⼦邮件需要进⾏ASCII转换(编码)才能够在Internet上正确传输.⽶I⽶E增强了在RFC 822中定义的电⼦邮件报⽂的能⼒,允许传输⼆进制数据.⽶I⽶E编码技术⽤于将数据从8位都使⽤的格式转换成数据使⽤7位的ASCII码格式.2 Visual Basic的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编制具有收发电⼦邮件功能的VB程序,必须使⽤Visual Basic 4.0以上的版本,因为只有4.0以上的Visual Basic才带有两个实现电⼦邮件收发功能的核⼼控件:⽶API会话控件和⽶API消息控件.⽶API会话控件⽤于建⽴和控制⼀个⽶icrosoft ⽶ail会话,⽶API消息控件⽤于创建和收发邮件消息.此外,程序必须运⾏在采⽤遵从⽶API的消息系统(如:⽶icrosoft Exchange、⽶icrosoft ⽶ail、Outlook 等)的环境中.第三章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 设计思想⽤vb编写电⼦邮件收发系统有很多⽅法,如利⽤S⽶TP协议,POP3协议等,我们采取⼀个简单快捷的⽅法,利⽤vb的两个控件⽶APISession和⽶API⽶essages来实现.在邮件发送过程中,我们需要⽤户填⼊邮件的基本信息,然后使⽤⽶API的send⽅法将邮件发出,如果有附件的话,再检查⽶API的Attach⽶entCount属性来确定该邮件携带了多少个附件,然后可以通过设置Attach⽶entIndex属性依次处理每⼀个附件.邮件接收程序⽐邮件发送程序稍微复杂⼀些.⾸先需要使⽤⽶API消息控件的Fetch⽅法读取邮件,这个过程将把⽤户收件箱中所有未读邮件全部装⼊⽶API消息控件中.然后,检查⽶API消息控件的⽶sgCount属性以确定通过Fetch ⽅法读取的邮件的总数.接着,可以通过设置⽶API消息控件的⽶sgIndex属性来指定具体需要处理哪⼀封邮件.需要说明的是,⽶sgIndex属性值的计数是从0开始的,也就是说,第⼀封邮件的索引号是0,第⼆封邮件的索引号是1,依次类推.⽶API为邮件的附件提供了⼀个计数器和⼀个索引.在处理收到的邮件时,可以通过检查Attach⽶entCount属性来确定该邮件携带了多少个附件,然后可以通过设置Attach⽶entIndex属性依次处理每⼀个附件.Attach⽶entIndex的合法取值范围为0⾄Attach⽶entIndex-1.在设置了Attach ⽶entIndex属性值后,可以读取附件的下列属性:Attach⽶entNa⽶e:当附件是⼀个⽂件时,该属性⽤于指定⽂件的名称.当附件是⼀个OLE对象时,该属性⽤于指定对象的类型.Attach⽶entPath:该属性⽤于指定做为附件的⽂件的全路径名.Attch⽶entPosition:该属性⽤于指定附件在邮件内容部分中的位置.当邮件收发程序显⽰邮件内容时,将使⽤该属性提供的信息把附件的标志放在合适的位置.Attach⽶entType:该属性⽤于指定附件的类型,其合法取值为三个整数型数值, 在VB中分别由下列常量表⽰:·⽶apData-附件是⼀个数据⽂件·⽶apEOLE-附件是⼀个嵌⼊式OLE对象·⽶apSOLE-附件是⼀个静态OLE对象发送邮件时,上述属性的使⽤⽅法与接收邮件时相同,只不过由读操作改为写操作了.值得⼀提的是Attach⽶entIndex属性,发送邮件时可以将其设置为任意值.⽽Attach⽶entCount属性则会⾃动设置为正确的值,⽆需⼈为设置.2 功能设计邮件系统是需要⽹络⽀持的,因此我们设计的软件要符合⽹络终端的条件,即能在windows系统下正常运⾏.主要功能为:1) 界⾯信息程序界⾯明朗,突出软件主体.2) 基本的⽂本邮件的发送3) 邮件的可读与下载* 4)邮件单个附件和多个附件的发送* 5)多媒体邮件的处理3 系统开发与运⾏环境及编程语⾔3.1 系统开发环境硬件环境个⼈计算机A⽶D AthlonXP2000+ 512⽶RA⽶Intel P41.2 128⽶RA⽶⽹络10⽶以太局域⽹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开发环境Visual Basic6.03.2 系统运⾏环境有⽹络连接的486以上计算机且系统为windows9x/⽶e/2000/xp 3.3 编程语⾔及开发⼯具的选择Visual Basic是⽶icrosoft公司于1991年推出的基于窗⼝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易学易⽤,灵活,⾼效,功能强⼤.此外,vb还提供⼀套可视化设计⼯具,⼤⼤简化了windows程序界⾯的设计⼯作,同时其编程系统采⽤了⾯向对象,事件驱动机制.⽬前VisualBasic的最新版本是VisualBasic6.0.VisualBasic⾃⾝带有很多Active控件,其中就有我们要⽤到的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可以很⽅便的完成邮件系统的发送和接收功能,所以我们选择VB作为开发⼯具.3.4 模块设计和功能实现图解功能的实现最重要的两个⾓⾊是vb的两个控件系统基本由三⼤模块构成:1、使⽤⽶API会话控件建⽴⼀个邮件会话.2、使⽤⽶API消息控件进⾏邮件的处理⼯作.3、再次使⽤⽶API会话控件释放邮件会话.由于会话控件和消息控件是VB⾃带的,所以在程序中可直接进⾏调⽤控件的⽅法.例如:⽶apiSession的SignOn和SignOff,⽶api ⽶essages的send等⽅法.3.5编程实现过程3.5.1主界⾯主界⾯将系统的全部功能集于⼀个窗⼝登陆后就可使⽤了Private Sub Co⽶⽶and1_Click()send.ShowEnd SubPrivate Sub Co⽶⽶and2_Click() receive.ShowEnd SubPrivate Sub Co⽶⽶and3_Click() wlc.ShowEnd SubPrivate Sub dl_Click()fr⽶Login.ShowEnd SubPrivate Sub For⽶_Load()Co⽶⽶and1.Enabled = False Co⽶⽶and2.Enabled = False fsyj.Enabled = Falsejsyj.Enabled = Falsezx.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fsyj_Click()send.ShowEnd SubPrivate Sub help_Click()fr⽶Splash.ShowEnd SubPrivate Sub jsyj_Click() receive.ShowEnd SubPrivate Sub tc_Click()EndEnd SubPrivate Sub zx_Click()Co⽶⽶and1.Enabled = False Co⽶⽶and2.Enabled = False Co⽶⽶and3.Enabled = True fsyj.Enabled = False jsyj.Enabled = Falsezx.Enabled = Falsedl.Enabled = TrueEnd Sub3.5.2邮件发送程序邮件发送程序的基本处理过程是:根据⽤户输⼊信息组成邮件,然后使⽤⽶API 消息控件的Send⽅法将邮件发出.编程步骤如下:1、新建⼀个VB项⽬.2、将缺省窗体For⽶1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发送邮件".3、将⽶API控件加⼊VB⼯具框.4、在For⽶1中加⼊⼀个⽶API会话控件⽶APISession1和⼀个⽶API消息控件⽶API⽶essages1.5、在For⽶1中加⼊三个⽂本框控件,将它们的Na⽶e属性分别设置为txtSendTo、txtSubject、txt⽶essage,并将txt⽶essage的⽶ultiline属性设置为True.这三个⽂本框控件将分别⽤于填写邮件的收件⼈、主题和内容.6、在For⽶1中加⼊三个标签控件,将它们的Caption属性分别设置为"收件⼈"、"主题"和"内容",并将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以标注相应的⽂本框控件.7、在For⽶1中加⼊⼀个命令按钮控件,将其Caption属性和Na⽶e属性分别设置为"发送"和"厘⽶dSend".8、将下列代码加⼊For⽶1的For⽶_Load事件:Private Sub For⽶_Load()⽶APISession1.SignOnEnd Sub9、将下列代码加⼊For⽶1的For⽶_Unload事件:Private Sub For⽶_Unload(Cancel As Integer)⽶APISession1.SignOffEnd Sub10、将下列代码加⼊厘⽶dSend的Click事件:Private Sub 厘⽶dSend_Click()With ⽶API⽶essages1.⽶sgIndex = -1.RecipDisplayNa⽶e = txtSendTo.Text.⽶sgSubject = txtSubject.Text.⽶sgNoteText = txt⽶essage.Text.SessionID = ⽶APISession1.SessionID.SendEnd WithEnd Sub程序运⾏后如图所⽰.在填写完邮件的收件⼈、主题和内容后,按"发送"命令按钮,如果没有出现运⾏时错误提⽰,那么就表明邮件已经成功地发往⽬的地了,否则,请检查填写的收件⼈地址是否准确⽆误以及系统中运⾏的消息系统⼯作是否正常.3.5.3邮件接收程序邮件接收程序⽐邮件发送程序稍微复杂⼀些.⾸先需要使⽤⽶API消息控件的Fetch⽅法读取邮件,这个过程将把⽤户收件箱中所有未读邮件全部装⼊⽶API 消息控件中.然后,检查⽶API消息控件的⽶sgCount属性以确定通过Fetch⽅法读取的邮件的总数.接着,可以通过设置⽶API消息控件的⽶sgIndex属性来指定具体需要处理哪⼀封邮件.需要说明的是,⽶sgIndex属性值的计数是从0开始的,也就是说,第⼀封邮件的索引号是0,第⼆封邮件的索引号是1,依次类推.编程步骤如下:1、新建⼀个VB项⽬.2、将缺省窗体For⽶1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接收邮件".3、将⽶API控件加⼊VB⼯具框.4、在For⽶1中加⼊⼀个⽶API会话控件⽶APISession1和⼀个⽶API消息控件⽶API⽶essages1.5、在For⽶1中加⼊三个标签控件和⼀个⽂本框控件,将三个标签控件的Na ⽶e属性分别设置为lbl⽶sgDateReceived、lbl⽶sgOrigDisplayNa⽶e、lbl ⽶sgSubject,将⽂本框控件的Na⽶e属性设置为txt⽶sgNoteText,并将标签控件的Caption属性和⽂本框控件的Text属性的内容清空.这四个控件将分别⽤于显⽰邮件的⽇期、发件⼈、主题和内容.6、将txt⽶sgNoteText控件的Locked属性和⽶ultiline属性设置为True,ScrollBars属性设置为2 - Vertical.。
基于C#的邮件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基于C#的邮件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目录1前言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环境配置与需求分析 (2)2.1.系统环境 (2)2.1.1.开发环境 (2)2.2.配置介绍 (2)2.3.需求分析 (2)2.3.1.用户需求分析 (3)2.3.2.功能需求分析 (4)2.4.可行性分析 (4)3系统框架 (5)3.1.系统模块设计 (5)3.2.程序总体流程 (6)3.3.软件功能框图 (7)3.4.系统技术介绍 (7)3.4.1.POP3服务 (7)3.4.1.1.pop工作原理 (7)3.4.1.2.pop工作特性 (8)3.4.2.SMTP服务 (10)3.4.2.1.smtp工作原理 (10)3.4.2.2.smtp工作特性 (10)3.5.本章总结 (13)4详细设计 (14)4.1.登陆设计 (14)4.1.1.登陆过程 (14)4.1.2.登陆流程图 (15)4.2.主界面设计 (15)4.2.1.读取邮件 (16)4.2.2.读取邮件流程框图 (23)4.2.3.本节总结 (24)4.3.发送邮件 (24)4.3.1.发送邮件流程图 (24)4.3.2.本节总结 (27)5系统运行与测试 (28)5.1.演示过程 (28)6结论 (31)6.1.研究成果 (31)6.1.1.完成内容 (31)6.1.2.存在问题 (31)7参考文献 (32)8致谢 (33)9附录 (34)1前言1.1.研究背景不管你是喜欢网购,每天关注游戏的最新变化、订单的物流情况的职业屌丝;还是静坐在星巴克里享受续杯咖啡,提起手机就是数十万的交易订单的高富帅。
我们都离不开电子邮件。
它像是电话留言般,在方便的时候处理机记录下信息然后通过文本、图像、声音等不同的文件格式发送给另一方。
商业营销中它不单保证了我们及时灵活的处理好每一次的商务活动,同时节约了顾客服务成本,还增进了客户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加了顾客忠诚度。
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设计(论文)

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或各个领域更意识到有个适合自己企业自身的电子邮件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更迫切的寻找和开发适合各自领域电子邮件收发系统。开发适合自身情况电子邮件系统就是当务之急了。但由于各企业自身的目的,工作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很难出现一个适合所有用户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但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可以实现一个能够适合绝大多数企业用户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
1990年一家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数据为:一天全世界有一百亿封电子邮件绕行地球。社科院2005年调查关注了人们使用网络交流工具的情况,调查表明,最常使用的网络交流工具为电子邮件。[3]而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电子邮件收发系统,是使人们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以非常快速的方式不分国界的网络用户进行交流。每个领域都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领域,操作简单的邮件系统。从而达到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目的。
但在电子邮件的发展中也有一定的阻力,像是垃圾邮件的盛行也给电子邮件系统的研发带来无穷的阻力。传统邮件系统一般由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送系统负责邮件从客户端邮件程序到邮件服务器,从一个邮件服务器到另一个远程邮件服务器的传送。接收系统负责用户从邮件服务器接收到客户邮件程序的用户收件箱。用户使用特定的客户端邮件收发邮件。因此传统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需要多填写一下参数,操作起来不是比较复杂,需要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
据估计,目前美国61%的中等规模公司经常电子邮件进行营销活动,巧妙的使用电子邮件,对于企业的发展极有益。Ferrisresearch的研究表明,使用电子邮件可全面提高生产力,平均每位员工达9000美元,提高工作效率15%。由此可以看出电子邮件给企业来巨额的利润。[5]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现代计算机(总第三一三期)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车葵1,2,李玲玲1,邢书涛3(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郑州450015;2.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北京100876;3.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7)摘要:关键词:电子邮件;SMTP;POP3;MIME*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No.092300410043)收稿日期:2009-07-17修稿日期:2009-08-20作者简介:车葵(197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软件工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邮件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方法,是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一项服务。
SMTP、POP3和MIME支持电子邮件的收发,是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研究收发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描述系统功能,并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实现电子邮件收发系统。
0引言电子邮件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具有类型多样、安全快捷、高效灵活等特点,是Internet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服务。
电子邮件收发系统基于Client/Server模式,主要功能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实现。
收发电子邮件需要标准的会话协议支持,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发送电子邮件,POP3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1收发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在Internet上发送电子邮件与日常发送普通信件的流程相似,可通过以下任务完成:(1)发送电子邮件之前,设置邮件服务器,包括SMTP服务器和POP3服务器;(2)发送电子邮件至SMTP服务器,由发送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实现;(3)在Internet上传送电子邮件至电子信箱,由SMTP服务器程序实现;(4)接收、存储电子邮件,并给提取的POP3服务器,由POP3服务器程序实现;(5)从POP3服务器上接收电子邮件,由接收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实现。
论文_邮件收发管理系统

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MANAGEMENT SYSTEMS TO SEND AND RECEIVEE-MAIL学院(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信息安全05-2学生姓名: QQ49765400指导教师:2009年6月2 日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摘要电子邮件在当今社会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它。
而且用它的人数势必会继续增加。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邮件收发软件,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非专业的人来说它还是有点难度稍嫌复杂。
因此,我们就利用SMTP和POP3协议从底层开发了这个软件。
SMTP全称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专门用来发送邮件用。
POP全称是邮局协议,是专门用于接收邮件。
本次设计就是利用PHP+Apache这一黄金组合来实现一个邮件收发管理系统,使用此系统,你既可以用它发送一个纯文本邮件,也可以发送一个带有附件的邮件,理所当然地,你也可以使用不同的SMTP服务器。
经过测试,证实此软件是一个支持纯文本,或者带附件的邮件发送软件。
关键词:SMTP,POP3,邮件发送,附件MANAGEMENT SYSTEMS TO SEND AND RECEIVE E-MAILABSTRACTE-mail in today's socie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it.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using it will certainly continue to increase. Although, there are a lot of software to send and receive mail, but most of the non-professional people it is responsible for a little bit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we will make use of SMTP and POP3 protocol developed from the bottom of this software. The full name of the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is used to send e-mail.POP Post Office Protocol is the full name is dedicated to receiving mail. The design is to use PHP+Apache in this gold to achieve a portfolio management system to send and receive e-mail, the use of this system, you can use it to send a plain text message, you can send an e-mail with attachments, of course, You can also use a different SMTP server. Tested to confirm this software is a support for plain text, or e-mail with attachments software.KEYWORDS: smtp, pop3, e-mail, attach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1.1 电子邮件介绍 (1)1.2 开发背景 (2)1.3 开发环境及运行环境 (2)1.3.1 开发环境 (2)1.3.2 运行环境 (2)2 软件架构及系统用例图 (3)2.1 系统架构 (3)2.2 系统总体用例 (3)2.3 程序功能框图 (3)2.4 发送邮件函数 (4)2.5 接收邮件函数 (4)3 SMTP和POP3协议的研究 (5)3.1 SMTP协议简介及工作原理 (5)3.1.1 SMTP简介 (5)3.1.2 SMTP协议的命令 (5)3.1.3 SMTP的工作原理 (5)3.2 POP3协议介绍和工作原理 (6)3.2.1 POP3 简介与命令 (6)3.2.2 POP工作原理简介 (7)4 RFC822(ARPA因特网文本信件格式的标准) (8)4.1 RFC822简单介绍 (8)4.2 信件的头部 (8)4.2.1 信头的一般格式 (8)4.2.2 结构化字段和非结构化字段 (9)4.2.3 信头字段的元素 (9)4.2.4标准的信头字段 (10)5 重要模块设计 (14)5.1用户登录模块 (14)5.1.1主要函数说明 (14)5.1.2 部分主要代码 (15)5.2 发送带附件邮件模块 (15)5.2.1 关键函数 (15)5.2.2部分主要代码 (16)5.3收邮件模块 (17)5.3.1主要函数说明 (18)5.3.2部分主要代码 (18)5.4 查看邮件模块 (20)5.4.1主要函数说明: (20)5.4.2 部分主要代码 (21)6 软件运行时的界面 (24)6.1 登录邮件服务器 (24)6.2 发送邮件界面 (24)6.2.1 发送不带附件的邮件 (25)6.2.2 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25)6.3 查找邮件模块 (26)7 系统测试 (27)7.1 同一SMTP服务器发送邮件的测试 (27)7.1.1发送一封文本邮件给一个收信人 (27)7.1.2 发送一封带附件的邮件给一个收件人 (27)7.2 利用不同的SMTP服务器发送邮件的测试 (28)8 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A (31)附录B (32)1 引言1.1 电子邮件介绍电子邮件(简称E-mai1)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基于ASPNET电子邮件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ail System Based on (C#)
Department: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Engineering
综合上述各方面的因素,为多邮箱用户开发一个电子邮件管理系统,以实现统一管理多邮箱的电子邮件势在必行。电子邮件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电子邮件管理系统的出现,为多邮箱用户提供了统一管理电子邮件的平台,再也不必一一登录各个邮箱门户网站了。
1.2
电子邮件管理系统采用B/S的开发模式,DIV+CSS对界面进行布局,考虑到用户对系统界面的要求,使用母版页统一规划页面。根据需求分析,创建数据库,并且制定表中的字段规范,满足业务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注意提供系统的性能。
Keywords:; C #; N layer model; SQL Server 2005;AJAX
第一章
1.1
在当今信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一切都已经与计算机网络息息相关,很多东西已经慢慢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了,网络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在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包括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在早些时候人们之间通过书信来相互联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发送邮件既快捷又不用花费,发送邮件的内容可以多样式,而不是仅仅规格在文字上。
3.
N层模式是建立在类的封装的基础上的,即下层类对上层类提供服务,每一层类之间保持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任务的独立性上。后台典型的N层是三层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页面层。其中,数据访问层只处理链接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业务逻辑层则负责对实体(一般是按照E-R图实体建立的)的管理和操作,而页面层则是对用户在页面上操作进行交互。每一层中封装了很多类,每一个类有自己的属性和操作,共同组织起来使后台代码编辑更有层次感。对于Web系统,用户看到的是前台,前台的布局工作也尤为重要。目前流行的是DIV+CSS布局,它应用在Web网页前端的结构层,页面的样式部分一般都放在单独的样式文件中,样式文件在作用上也可以分层管理。一般的样式文件分为基础层(包括重写、定义单个样式类)、特殊层(针对页面特殊部分)。另一个是Web网页前端的行为层,他主要是及时的反应用户的行为动作,该层实现的脚本语言JavaScript,但是目前有很多免费的JavaScript封装包,像JQuery等。总之,分层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代码书写的简介,而且给程序员更好的逻辑层次感。能为写出高质量代码给出方向。
基于Java web的邮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面向对象的方法经由系统分析、设计和试验等几个阶段,并需要遵从软件生命周期的规律。软件的生命周期指一个软件从它的开发到其消亡的过程[3]。以下就是利用生命周期法开发软件在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1)问题定义及其可行性论证:明确软件开发的请求,并进行初步的调查,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下一阶段的实施。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就是确定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决定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可行”。可行性是指,首先要在技术上可行,现有技术能否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其次是在经济上可行,用户能否支付实施项目所需要的费用,项目建成后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最后进行操作上和法律上的可行性研究。综合这些方面,最终决定是否实施该项目。
1.2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电子邮件产品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丰富。在邮件服务器端有FTPMail服务器、Microsoft Exchange 服务器、Qmail服务器等等。这些服务器都有相应的操作系统支持,而且有的又有很好的跨平台性,像Send mail服务器它在Linux、Unix、都可用。在邮件系统客户端,其中Microsoft Outlook、Netscape Mail、Fox mail是当今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主流产品;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基于Web的应用模式的发展与应用,例如sina、263以及众多的企业都已推出了自己的Web邮件系统[2]。本课题将研究如何使用PHP、POP3、STMP、IMAP等技术实现B/S邮件服务器。利用JSP等实现其功能,功能主要有邮件的收发、存储、删除等等。
(4)系统实施阶段:这是软件系统的实现阶段,要进行模块编码和模块测试。模块测试又称为单元测试。模块编码要严格按详细设计阶段开发的模块逻辑进行。模块程序设计完成之后,应经过严格的测试。程序测试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黑盒法和白盒法进行测试,从而尽可能多地发现模块中错误,并加以改正。把经过彻底测试的模块组装起来形成需要的应用系统。再进行集成测试,采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集成的方法可采用自顶向下集成或自底向上集成,或者二者结合的方法。
浅谈高校电子邮件系统的优化管理论文

浅谈高校电子邮件系统的优化管理论文随着Internet迅速普及以及企业内Intranet的建立,企业网络用户的数量不断增多,电子邮件的功能从最初的电子邮件收发,发展到现在邮件的协同工作。
用户对电子邮件的信任度不断增加,企业内部、外部的业务沟通和交流通过电子邮件传输并最终确定。
一些高校也是如此!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高校电子邮件系统的优化管理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高校电子邮件系统的优化管理全文如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E-mail(电子邮件)已成为Internet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服务, 也是个人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必备通讯工具. 对于高校而言, 电子邮件更是学校与师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属于自己高校的、自主建设的邮件系统. 自建邮件服务器具有明显特点:有助于提高办公效率、增强数据安全、提高单位形象;应用及管理灵活、可根据个人所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个性化的设置等. 但高校自主建设的邮件系统在维护管理方面可能都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垃圾邮件泛滥、邮件遭到拦截和篡改、与国外邮件通信的不畅通性、邮件帐号经常被盗成为垃圾邮件中转站等. 高校电子邮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形象、与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也息息相关. 如何更好地优化管理校内电子邮件系统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及长期研究的课题. 本文正是针对华南师范大学电子邮件系统的优化管理展开研究.1 校内邮件系统的现状1.1 网络部署华南师范大学电子邮件系统是基于MicrosoftExchange Server 2007平台建设, 主要包括4 台服务器, 其中两台服务器作为邮箱角色, 另外两台服务器作为客户访问和集线传输角色.Ex-back1 和Ex-back2: 使用两台HP 416653-B21服务器2CPU, 4G 内存;Ex-front1 和Ex-front2:使用两台HP 416653-B21 服务器2CPU, 4G 内存. 四台服务器均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64bit 操作系统.Exchange Server 2007 的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2003 64 位操作系统, 并安装了IIS 服务器端程序. 同时将服务器加进域并设置DNS 地址为域控制器地址,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域功能级别被设置为2003的纯模式. 在确保服务器可以正常访问Internet 的情况下, 依次在服务器上安装 Framework2.0、MMC 控制台、Microsoft Command Shell、MicrosoftExchange.2.2 收信流程邮件系统采用两台EQManager 邮件安全网关 (mg1 和mg2)作为收信的反垃圾邮件过滤网关. 邮件MX记录分别指向mg1 和mg2, mg2 优先级高于mg1.目前邮件接收流程为:外来邮件首先到达邮件网关(mg1 和mg2), 由邮件网关过滤后再发往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 然后再到达邮件后端存储(Ex-back1 和Ex-back2), 用户信息由AD 域服务器(AD1 和AD2)提供. 其中客户端收信服务器为:/, 两个域名都同时指向了邮箱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 的IP.2.3 发信流程现有发信方式有两种, 分别是web 发信方式和客户端发信方式. web 发信方式:直接从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发出, 不经过邮件网关. 客户端(outlook、foxmail 等)发信方式:可以任选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进行发信, 不经过邮件网关, 也没有对邮件服务器前端的25 端口进行限制.2.4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校内自建邮件系统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例如:增强了内部敏感数据的安全性、提升了学校的身份和形象、方便灵活管理及个性化设置等. 但高校自建的邮件系统普遍存在垃圾邮件泛滥、与国外通信的不畅通性等问题. 目前华师校内邮件系统同样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与国外通信的畅通度较差, 校内发往国外的邮件经常出现无故丢失的现象.二是邮件帐号经常被黑客盗用成为垃圾邮件中转站对外发送垃圾邮件, 严重影响学校的形象, 而且还造成学校的邮件服务器IP 地址被反垃圾邮件组织列入黑名单, 从而导致发往校外的邮件经常被拒收的现象.针对问题一, 通过抓包对日志进行分析, 可知大部分是由于反向DNS 没做好, 所以被拒收.使用校内DNS 对邮件服务器的IP 进行PTR(邮件发送过程的反向地址解释)解释时显示正常, 但使用校外DNS 进行PTR 解释时却显示失败. 通过Trace 跟踪发现我们校内的DNS 上对邮箱服务器的PTR 记录完整正确, 但上级DNS 没有注册我们校内邮件服务器所在的IP 段: 222.200.128., 即是没有把128.200.222.inaddr.arpa.授权至我们的DNS.针对问题二, 通过系统的检查和分析发现我们的发信流程存在安全漏洞. 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的25 端口是对外开放的, 垃圾邮件组织可以直接用smtp 方式往邮件前端发信, 无需经过网关,大量垃圾邮件过滤不了. 另外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安装的是Exchange server 2007,该版本不能做发信频率限制等安全设置.3 优化方案及具体实施拟对校内邮件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优化调整.优化调整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一个是解决校内与国外通信畅通性较差的问题;二是解决校内邮件系统在发信机制上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3.1 反向域名注册申请调研发现校内局域网邮箱与国外通信出现经常丢失或拒收的问题也是众多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 究其原因都是未提供PTR(反向地址解释)记录, 从而导致国内邮件发到国外被封锁. PTR (Pointer Recore), 指针记录, 是电子邮件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类型, 被互联网标准文件RFC1035 所定义. 与其相对应的是A 记录、地址记录. 二者组成邮件交换记录. A 记录解析名字到地址, 而PTR 记录解析地址到名字. PTR 记录被用于电子邮件发送过程中的反向地址解析. 当正向域名解析完成后, 还应当向线路接入商(ISP)申请做反向地址解析, 以减少被国外机构退信的可能性.因此解决的办法是向上级DNS(或者IP 供应商)申请对我们的服务器IP 段进行反向解释的授权. 我们的IP 是由教育网CERNET 分配的, 可直接到CERNET网络信息中心(/)上提交PTR 记录的申请. CERNET 网络信息中心提供了“IN-ADDR.ARPATemplate [CERNIC-021-HTML]”即CERNIC IPv4 反向域名注册表, 我们只需要根据注册表填写自己所在院校的IP 段及域名等资料, 填写好后提交申请, 等待申请通过后反向域名解释生效即可.3.2 优化发信机制针对发信流程上存在的安全漏洞, 拟对邮件系统的发信机制进行全面优化.优化方案为:充分利用邮件网关的反垃圾邮件过滤功能, 将邮件网关加进发信机制中. 在邮件前端Exchange 上设置外发路由到邮件网关, 向外发信时首先经过邮件网关过滤, 网关过滤后再向外投递. 同时限制邮件前端服务器的相关端口, 禁止垃圾邮件组织直接往邮件前端发送. 由于Exchange server 自身的特点, 只能指向一台网关作外发路由. 考虑到收信过滤网关设置是mg2 优先级高于mg1, 为均衡负载, 在发信过滤网关上选择mg1 为外发路由. 发信路由转发虽然没有实现群集, 但若某台发生故障时, 可以通过对DNS 和Exchange server 的简单设置, 随时进行调整,实现快速功能转移.具体实施:①首先在邮件网关上设置邮件服务器前端的IP 为无条件信任状态. 即在邮件网关mg1 的系统配置中→抗攻击配置→非受限IP 里分别添加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 的IP, 在mg1 的策略配置中→IP控制列表→允许转发列表中添加Ex-front1 和Ex-front2的IP.②其次设置Exchange server 的转发路由. 在Exchange 管理控制台的集线器传输里选择发送连接器,在发送连接器的“Internet 属性”的“网络”设置中, 有一个“通过以下智能主机路由邮件”的选项, 把邮件网关mg1 的IP 添加到该选项中. 这样可保证用户在用Web方式发信时都经由邮件网关mg1 来过滤.③接下来修改DNS 设置. 这次优化调整拟统一规范客户端设置, 原客户端设置收发服务器均为, 而且该域名直接指向Ex-front1 和Ex-front2 的IP(存在垃圾邮件组织用smtp 方式直接往邮件前端发信的漏洞). 现将发信服务器域名更改为, 该域名直接指向邮件网关mg1 的IP(由网关过滤和作发信频率限制);发信服务器域名更改为, 该域名分别指向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 的IP. MX 记录维持原样不变,即同时指向mg1 和mg2, 但mg2 优先级高于mg1. 以此确保收发邮件都经过邮件网关过滤, 发信过滤由mg1 负责, 收信过滤则主要由mg2 承担.④最后是更改端口设置. 一是防火墙对外开放邮件网关(mg1 和mg2)的部分端口, 包括25、587、465、995 等. 二是更改邮件服务器前端(Ex-front1 和Ex-front2)的系统防火墙设置, 设置邮件服务器前端发送端口(25)仅能与邮件网关通讯, 禁止外来邮件直接使用它们作为发信端口. 由此限制垃圾邮件组织直接往邮件服务器前端滥发垃圾邮件.4 应用效果与分析华师校内邮件系统经过优化调整后, 校内邮箱与国外通信不畅的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用户跟踪测试发现, 以前发往国外的邮件经常被拒收, 诊断信息诸如“Unfortunately, messages from 222.200.128.35 weren'tsent. Please contact you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sincepart of their network is on our block list.”; 自学校反向域名(PTR)注册申请通过后, 像此类因为反向DNS 没做好被国外邮件系统拒收的情况均未再出现过, 与国外收发邮件都趋于正常状态.对校内邮箱发信机制的调整, 也解决了邮件系统之前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发信机制优化前, 校内邮件发送至校内或校外均未作过滤, 以致无法对用户滥发邮件作限制处理;发信机制优化后, 校内邮件发送经由网关过滤, 由网关的统计报表中的“发信人统计”中可以看到:主题为(null)以及校外邮箱利用校内邮箱来发信的, 几乎全部被过滤, 加上基于其它原因被过滤的垃圾邮件每天都有几千或上万封, 这很好地限制了校内垃圾邮件的滥发, 并减轻了邮件服务器的负荷.对外关闭邮件前端服务器的25 端口, 可以有效地限制黑客盗用校内邮箱帐号作为垃圾邮件中转站对外滥发. 25 端口关闭前, 时常会出现用户被盗号并以每秒上百封地外发垃圾邮件;25 端口关闭后, 即使用户被盗号也无法用smtp 方式连接25 端口来批量发信, 而web 方式有网关作发信频率限制. 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邮件滥发的问题, 这也减少了校内邮件服务器IP 被其它反垃圾邮件组织列入黑名单的机率, 从而很好地维护了学校的声誉, 保障了校内外邮箱通信的畅通性.将邮件网关引入发信机制中, 对邮件系统的日常监控、管理维护也提供了很大便利. 发信机制引入邮件网关前, 用户发信情况及故障日志都只能通过逐台邮件服务器排查, 且无web 界面, 查找费时费力;发信机制引入邮件网关后, 可直接通过登陆网关的web 应用界面进行排查, 方便快捷. EQManager 邮件网关自带的“系统监控”功能, 可以让管理员及时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SMTP 连接数等; “邮件队列”模块提供了包括正常、可疑、过滤三种队列的查询、放行等功能; “系统配置”和“策略配置”模块可供管理员随时调整过滤规则、策略设置、实时黑名单及抗攻击配置等;而“日志浏览”和“日志查询”模块可以及时查询用户的发信状态及投递情况. 这不仅给管理员的日常维护工作带来便利, 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 校内邮件系统的优化调整, 不仅给校内邮箱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而且给邮件系统管理员提供了更好的监控、查询、诊断等管理维护功能.5 结语华南师范大学电子邮件系统的优化管理调整, 不仅解决了校内邮箱与国外通信难的问题, 而且修复了原来发信流程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保证了校内邮箱与校外邮箱的收发通畅, 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声誉与形象. 因此, 华师校内邮件系统的优化管理, 不仅解决了系统运维安全问题, 增强了用户体验, 同时也给管理员的日常维护管理带来很大便利, 这在高校电子邮件系统的管理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电子邮件系统设计论文

电子邮件系统设计论文电子邮件系统设计论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今,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了企业和个人日常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因此,电子邮件系统设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文将介绍一篇关于电子邮件系统设计的论文。
1. 论文背景该论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Web的电子邮件系统,以满足用户快速、安全、简便的使用需求。
2. 论文研究目标该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a. 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Web的电子邮件系统,使用户能够快速、安全、方便地使用这个系统。
b. 实现邮件发送功能,用户能够将邮件发送到指定的收件人。
c. 实现邮件接收功能,用户能够快速收到邮件。
d. 设计一种安全的邮件传输协议,确保邮件的安全性。
3. 论文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分析、设计和实验室测试等方法,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目标。
4. 论文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a. 系统设计:使用分层体系结构设计,将系统分为用户层、Ap层和底层。
b. 系统实现:使用服务器端技术和前端技术实现了整个邮件系统。
c. 邮件传输协议:使用安全的邮件传输协议,在邮件传输过程中确保邮件的安全性。
d. 邮件接收功能:使用POP3协议实现了邮件接收功能,能够快速地接收邮件。
e. 邮件发送功能:使用SMTP协议实现了邮件发送功能,能够快速地发送邮件。
5. 论文研究结果经过实验室测试,本论文所设计的电子邮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目标。
用户可以快速、安全、方便地使用该系统进行邮件的发送和接收,邮件传输过程中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6. 论文结论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电子邮件系统,通过有效的系统设计和实现,实现了快速、安全、方便的邮件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其他电子邮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本论文针对邮件系统的实际需求与现实问题,提出了系统设计的方案,从而实现了电子邮件系统的优化,使得邮件系统更符合用户的需求与要求。
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基于Java的邮件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当今信息交流社会中,电子邮件在人们日常工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太多的人们使用其发送不同的多媒体附件数据,且这种趋势势必会继续增加。
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的邮件收发系统,但是,大多数的邮件收发系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论文详细地阐述关于Java 语言实现的邮件收发应用系统。
本文使用Java的面向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方式,并且利用了网络协议中SMTP和POP作为底层开发的基础,实现了从协议底层开发与设计邮件收发系统软件。
SMTP协议的作用是发送邮件。
POP3协议全称是邮局协议第三版,作用是接收邮件。
本文中研发出完整的邮件收发系统,这个邮件收发应用程序可以发送纯文本邮件,也可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当然,登陆系统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SMTP服务器。
经过开发测试,证明邮件收发系统软件满足用户需求。
邮件收发应用程序开发涉及到整体的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系统功能实现编码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的邮件收发系统主要包括邮件收发系统的登陆管理界面、邮件发送界面、接收邮件界面邮件定时发送界面和邮件提醒界面等基本功能,文中将会涉及到邮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法。
在该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系统的逻辑结构图,其中主要包括:系统功能结构流程设计、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以及字段设计,业务功能的函数参数处理情况等等。
在整个的论文设计过程中,本文详细规划了邮件系统的全部功能模块及其功能描述,系统导航条菜单项的设置等等。
在本文的邮件系统的编码过程中,开发人员将会实现主要业务功能,系统的前段控件的事件处理过程以及页面美工实现。
最后,根据论文的设计需求对邮件收发管理系统整体测试,并在此给出部分功能的界面截图效果。
关键词:Java,SMTP协议,POP3协议,电子邮件Abstract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il System Transmit-Receive Based On Java In today's information society,e-mail in the people's life and work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because too many people use it to send multimedia data of different accessories,and this tren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Although,there are a lot of mail receiving and sending system,but most of the e-mail system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users.Therefore,the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ava language mail application system.In this paper,we use the Java orien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programming,and use the SMTP and POP in the network protocol a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ttom. SMTP protocol is to send mail.The full name of the POP3protocol is the third version of the post office protocol,the role is to receive mail.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lete mail transceiver system,the mail application can send text messages,e-mail can also be sent with attachments.Of course,the landing system can choose to use different SMTP server.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esting,to prove that the mail system software to meet user needs.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ail sending and receiving application involv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interface,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network protocol,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so on.The mail system of this paper includes mail system login management interface,mail interface, receiving mail interface regularly send mail and mail reminder interface basic function interface,this paper will involve mail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In the system design process to fully analyze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structure and field of database design system function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system, business function parameters etc..In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the paper,this text has designed all the function modules and the function description of the mail system in detail. In this paper,the coding process of the mail system,the developer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main business functions,the system controls the event handling proces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age.Finally,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paper, the overall test of the mail management system is given.Keywords:Java,SMTP protocol,POP3protocol,E-mai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目录 (I)第1章绪论 (3)1.1课题来源 (2)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3研究此课题的意义 (3)1.4论文的结构与组织 (4)第2章电子邮件的传输原理研究 (5)2.1关于电子邮件 (6)2.1.1电子邮件的接受与发送 (6)2.1.2电子邮件地址的构成 (6)2.2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6)2.3SMTP的工作原理 (9)2.3.1POP3协议介绍 (10)2.3.2POP3协议指令 (10)2.3.3POP3工作原理 (11)2.4电子信件格式的标准 (12)2.4.1RFC822介绍 (12)2.4.2信件的头部 (13)2.4.3标准的信头字段 (13)2.5本章小结 (16)第3章电子邮件系统设计 (16)3.1开发步骤 (17)3.1.1开发准备 (17)3.1.2环境搭建 (17)3.2系统实体分析 (18)3.2.1实体分析 (18)3.2.2实体类图分析 (18)3.3邮件收发系统的模块与功能设计 (19)3.3.1系统模块 (19)3.3.2模块功能 (20)3.4功能模块的流程图 (21)3.4.1系统功能的总体框架图 (21)3.4.2发送邮件流程图 (21)3.4.3阅读邮件流程图 (22)3.4.4邮件收发系统的详细功能图 (22)3.5数据库设计 (22)3.5.1数据库概念设计 (22)3.5.2部分数据表结构设计 (23)3.6本章小结 (24)第4章邮件收发系统的功能界面 (25)4.1邮件收发系统登录界面 (25)4.2系统的主界面 (26)4.3发送邮件界面 (26)4.4收件箱、回收站界面 (29)4.5联系人界面 (30)4.7新邮件提醒通知 (31)4.8邮件收发系统的部分代码 (31)4.8.1发送代码 (31)4.8.2接收代码 (32)4.8.3检查邮件 (34)4.8.4联系人列表表格模型 (34)4.8.5邮件操作代码 (35)4.9本章小结 (37)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38)参考文献 (38)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1)致谢 (42)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课题来源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上传输多媒体文件的重要工具,从电子邮件的诞生以来,都是基于通信网络协议为对方提供数据交换的全部过程。
邮箱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邮箱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2011年5月20日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可以方便地共享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
与此同时,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使得朋友以及同事之间的信息不能即时的交互,普通的书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因此,一款快捷、方便的电子邮件系统则成为信息交互中最重要的一环。
本文分析了电子邮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邮箱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阐述了邮箱系统的功能结构,并据此设计了一个以JAVA为主要编程语言的基于MVC模式的邮箱系统。
它是一个模拟网易电子邮箱的系统,其中的搭建过程包括JDK1.6、Eclipse3.6、Tomcat6.0和Oracle10G 的安装和环境变量的配置等。
邮箱客户端设计部分采用JAVA语言和Oracle数据库,实现了收信箱、发信箱、写信息、邮件群发、客户管理、员工管理、信息和常用语的管理、发送及接收短信和操作员管理与更改口令的功能,解决了如何设计开发邮箱的功能模块并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何在本地测试和修改程序遇到的bug,如何实现对后台数据的管理操作。
关键词:邮箱系统;Java;MVC模式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in the worldwide, people can share varieties of network resources conveniently. While,the fast pace of work and life make friends and colleagues can not communicate immediately, and the ordinary way e-mail can not meet human needs. Therefore, a fast and convenient e-mail has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ail system, it explains the mail system in principl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and system development. Based on MVC model,the mainly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Java. Then describes a simulation, a fast and convenient e-mail system. Frame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design of two major mail clients are include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volves the installation of JDK1.6, Eclipse3.6, tomcat6.0 and Oracle10G,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environment variables. E-mail clients adopts JAVA language and Oracle database, the mainly to carry out the four core requirements which are electric in-box, out-box, mail management (view, delete, permanent delete), the mailing list and notepad.This thesis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issues:how to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how to design the main modul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E-mail, management, the mailing list, notepad and some other functions,how to implement of the test program locally, modification of the bug met, how to realize the operation of background data.Key Words: E-mail system,JAVA,MVC pattern目录1引言 (1)2绪论 (2)2.1 课题背景 (2)2.2 E-MAIL的介绍及分析 (2)2.3 可行性分析 (3)2.3.1 经济上可行性 (3)2.3.2 技术上可行性 (3)2.3.3 运行上可行 (3)2.4使用的开发平台 (3)2.5 开发语言和数据库简介 (4)2.5.1 JAVA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4)2.5.2 JSP&SERVLET简介 (5)2.5.3 ORACLE数据库简介 (5)3 系统总体分析和设计 (6)3.1 当今主流电子邮件系统分析 (6)3.1.1 电子邮件工作流程简介 (6)3.1.2 电子邮件系统具体需求分析 (6)3.1.3 系统设计思想 (6)3.1.4 系统设计分析 (6)3.2 程序结构流程图 (7)3.3 电子邮箱的功能概述 (7)3.4数据库的概述及描述 (8)4 系统开发工具及JDK搭建简介 (12)4.1 ECLIPSE3.6介绍 (12)4.2 TOMCAT服务器简介 (12)4.3 JDK搭建过程 (12)5 邮箱系统的详细设计 (14)5.1 系统采用的技术原理 (14)5.2 程序逻辑相关模块流程图 (15)5.2.1检索信息模块流程图 (15)5.2.2 管理模块流程图 (15)5.3 各类用户登入系统设计 (16)5.4 应用系统结构 (17)5.5 详细设计—主要模块的详述 (18)6系统测试方法概述 (24)6.1 概述 (24)6.2 测试方法 (24)6.2.1 界面测试 (24)6.2.2 功能测试 (25)6.3 不同的测试技术区分 (25)6.3.1白盒测试技术 (25)6.3.2黑盒测试技术 (25)7 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1引言在Internet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是目前Internet上最常用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MANAGEMENT SYSTEMS TO SEND AND RECEIVEE-MAIL学院(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信息安全05-2学生姓名: QQ49765400指导教师:2009年6月2 日电子邮件收发系统的设计摘要电子邮件在当今社会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它。
而且用它的人数势必会继续增加。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邮件收发软件,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非专业的人来说它还是有点难度稍嫌复杂。
因此,我们就利用SMTP和POP3协议从底层开发了这个软件。
SMTP全称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专门用来发送邮件用。
POP全称是邮局协议,是专门用于接收邮件。
本次设计就是利用PHP+Apache这一黄金组合来实现一个邮件收发管理系统,使用此系统,你既可以用它发送一个纯文本邮件,也可以发送一个带有附件的邮件,理所当然地,你也可以使用不同的SMTP服务器。
经过测试,证实此软件是一个支持纯文本,或者带附件的邮件发送软件。
关键词:SMTP,POP3,邮件发送,附件MANAGEMENT SYSTEMS TO SEND AND RECEIVE E-MAILABSTRACTE-mail in today's socie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it.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using it will certainly continue to increase. Although, there are a lot of software to send and receive mail, but most of the non-professional people it is responsible for a little bit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we will make use of SMTP and POP3 protocol developed from the bottom of this software. The full name of the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is used to send e-mail.POP Post Office Protocol is the full name is dedicated to receiving mail. The design is to use PHP+Apache in this gold to achieve a portfolio management system to send and receive e-mail, the use of this system, you can use it to send a plain text message, you can send an e-mail with attachments, of course, You can also use a different SMTP server. Tested to confirm this software is a support for plain text, or e-mail with attachments software.KEYWORDS: smtp, pop3, e-mail, attach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1.1 电子邮件介绍 (1)1.2 开发背景 (2)1.3 开发环境及运行环境 (2)1.3.1 开发环境 (2)1.3.2 运行环境 (2)2 软件架构及系统用例图 (3)2.1 系统架构 (3)2.2 系统总体用例 (3)2.3 程序功能框图 (3)2.4 发送邮件函数 (4)2.5 接收邮件函数 (4)3 SMTP和POP3协议的研究 (5)3.1 SMTP协议简介及工作原理 (5)3.1.1 SMTP简介 (5)3.1.2 SMTP协议的命令 (5)3.1.3 SMTP的工作原理 (5)3.2 POP3协议介绍和工作原理 (6)3.2.1 POP3 简介与命令 (6)3.2.2 POP工作原理简介 (7)4 RFC822(ARPA因特网文本信件格式的标准) (8)4.1 RFC822简单介绍 (8)4.2 信件的头部 (8)4.2.1 信头的一般格式 (8)4.2.2 结构化字段和非结构化字段 (9)4.2.3 信头字段的元素 (9)4.2.4标准的信头字段 (10)5 重要模块设计 (14)5.1用户登录模块 (14)5.1.1主要函数说明 (14)5.1.2 部分主要代码 (15)5.2 发送带附件邮件模块 (15)5.2.1 关键函数 (15)5.2.2部分主要代码 (16)5.3收邮件模块 (17)5.3.1主要函数说明 (18)5.3.2部分主要代码 (18)5.4 查看邮件模块 (20)5.4.1主要函数说明: (20)5.4.2 部分主要代码 (21)6 软件运行时的界面 (24)6.1 登录邮件服务器 (24)6.2 发送邮件界面 (24)6.2.1 发送不带附件的邮件 (25)6.2.2 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25)6.3 查找邮件模块 (26)7 系统测试 (27)7.1 同一SMTP服务器发送邮件的测试 (27)7.1.1发送一封文本邮件给一个收信人 (27)7.1.2 发送一封带附件的邮件给一个收件人 (27)7.2 利用不同的SMTP服务器发送邮件的测试 (28)8 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A (31)附录B (32)1 引言1.1 电子邮件介绍电子邮件(简称E-mai1)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它是全球多种网络上使用最普遍的一项服务。
这种非交互式的通信,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及数据传送,它是—个简易、快速的方法。
通过连接全世界的Internet,实现各类信号的传送、接收、存贮等处理,将邮件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电子邮件是Internet资源使用最多的一种服务,E-mai1不只局限于信件的传递,还可用来传递文件、声音及图形、图像等不同类型的信息。
电子邮件不是一种“终端到终端”的服务,是被称为“存贮转发式”服务。
这正是电子信箱系统的核心,利用存贮转发可进行非实时通信,属异步通信方式。
即信件发送者可随时随地发送邮件,不要求接收者同时在场,即使对方现在不在,仍可将邮件立刻送到对方的信箱内,且存储在对方的电子邮箱中。
接收者可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读取信件,不受时空限制。
在这里,“发送”邮件意味着将邮件放到收件人的信箱中,而“接收”邮件则意味着从自己的信箱中读取信件,信箱实际上是由文件管理系统支持的—个实体。
因为电子邮件是通过邮件服务器(mai1 server)来传递档的。
通常mail server是执行多任务操作系统UNIX的计算机,它提供24小时的电子邮件服务,用户只要向 mail server管理人员申请—个信箱账号,就可使用这项快速的邮件服务。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1) 电子邮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系统,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称SMTP)这一系统软件来完成的,它是Internet下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
2) 电子邮件的基本原理,是在通信网上设立“电子信箱系统”,它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系统。
系统的硬件是一个高性能、大容量的计算机。
硬盘作为信箱的存储介质,在硬盘上为用户分一定的存储空间作为用户的“信箱”,每位用户都有属于自己的—个电子信箱。
并确定—个用户名和用户可以自己随意修改的口令。
存储空间包含存放所收信件、编辑信件以及信件存盘三部分空间,用户使用口令开启自己的信箱,并进行发信、读信、编辑、转发、存档等各种操作。
系统功能主要由软件实现。
3) 电子邮件的通信是在信箱之间进行的。
用户首先开启自己的信箱,然后通过键入命令的方式将需要发送的邮件发到对方的信箱中。
邮件在信箱之间进行传递和交换,也可以与另—个邮件系统进行传递和交换。
收方在取信时,使用特定账号从信箱提取。
1.2 开发背景当前流行的各大邮件客户端软件的除了最主要的收发信件之外,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人们平常真正用到的功能很少,很多功能尤其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相对缺乏的人来说,更加显得太过于华丽而不太实用。
有鉴于此,在了解RFC底层协议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这个各种功能相对简单实用的邮件客户端程序,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
1.3 开发环境及运行环境1.3.1 开发环境Intel Core Duo T2050,2G内存,320G硬盘Microsoft® Windows™ 2003 企业版IIS6.0(SMTP)+POP3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1.26Macromedia Dreamweaver 8Apache+PHP1.3.2 运行环境I ntel® Pentium® 2及以上处理器,32M以上内存,4G以上硬盘Microsoft® Windows™ X P/NT操作系统800*600或以上的屏幕分辨率IE6.0或者其他浏览器2 软件架构及系统用例图2.1 系统架构软件的总体架构如图2-1:图2-1 软件架构图2.2 系统总体用例图2-2 系统总体用例图2.3 程序功能框图图2-3 程序功能图2.4 发送邮件函数是发送邮件的核心,函数名为imap_mail()。
封装了发送邮件的具体实现方法,也是具体的RFC 用代码实现的过程。
2.5 接收邮件函数收邮件是邮件收发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主要利用imap_check()和imap_search()两个函数,其中object imap_check(resource imap_stream)函数用于获取连接id ,并返回包含当前邮箱信息的对象,参数imap_stream 为imap_open()函数成功连接上邮件服务器后所返回的连接标识。
imap_search()函数用于搜寻指定标准的信件。
Web客户端电子邮件接收电子邮件发送 附加功能 简单邮件接收带有附件的邮件接收 简单邮件发送 带有附件的邮件发送电子邮件编写 电子邮件的查询管理3 SMTP和POP3协议的研究由于要开发的是邮件收发系统,就不得不用到SMTP协议和POP协议而其中最重要的要是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