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9词两首-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多校联合备课教案- 9 词两首(含教学反思、预习单)|

六年级下册语文多校联合备课教案- 9 词两首(含教学反思、预习单)|

9 词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藕”,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能用打节拍读、配乐吟诵等多种方式读词,感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熟读成诵。

2.能在“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等这些词语的引领下联想画面。

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抓住文眼“沉醉”、“不须归”,品味两首词描写的优美意境,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桃花流水、白鹭飞”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

领悟作者对美好生活情趣的热爱。

4.拓展另一首《如梦令》,通过比照阅读感受《如梦令》这种词牌的语言特点,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与想象相结合,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把词所描绘的内容转化为画面,任选一首写下来。

2.抓住文眼“沉醉”、“不须归”,尝试让自己的感觉动起来,把“词中画”转化为“动画”来品味词中优美的意境,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桃花流水、白鹭飞”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

领悟作者对美好生活情趣的热爱。

教学难点:抓住文眼“沉醉”、“不须归”,尝试让自己的感觉动起来,把“词中画”转化为“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桃花流水、白鹭飞”等词语在传递词的情趣上所起到的作用。

体会本文“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写作达特色,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魅力。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词的特点及词人李清照、张志和,完成预习单。

教师:教学课件、音乐、课文相关插图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1.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本单元第一课《三打白骨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把个机智勇敢、勇于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让我们领略了我国古典名著的无穷魅力,本节课我们再来感受我国另一古典文化的精髓——词的艺术魅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对同学:□中学■学校2.教学课题:苏教版六班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之一《如梦令》3.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材分析: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词作之一。

这个时期的李清照由于出身书香门第,家庭富有,父母百般呵护,因此她的生活无忧无虑,非常幸福,能充共享受生活的欢乐。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回忆了一次郊游时归途中误入藕花丛里,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的欢快情景。

表现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欢乐。

教学这首词,读懂、理解词的大意和背诵整首词难度并不大,难在如何读出词的情感之美并理解词的意境。

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使同学在情境中体会、感悟。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能够理解、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 了解词的有关学问,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并描述出来。

3. 培育同学古诗词的鉴赏力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释理解词义读"胖',接着是学会想象画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读画面,最终查找词眼读"瘦'。

2.对词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想象画面,联想有关的词句,积累词语。

通过观赏、释词、想象画面,在层层推动中抓景、悟情。

让同学通过画面熟悉李清照。

2.引导同学懂得学习古诗词要做到读书韵味,诵出音律。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够理解、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难点:结合词句绽开想象,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并能够描述出来。

课堂教学之前通过百度在网上搜寻与"如梦令'、"李清照'相关的教学资料,选择相关学问内容。

依据课堂教学需要,通过课件教学以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学具预备:多媒体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1.揭示课题,同学说说曾经学过的"词'。

2.介绍"词'的常识。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词两首∣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词两首∣苏教版

《词两首》◆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忆昔词。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词牌“如梦令”,了解李清照;2.读正确,读出词的味道(节奏、平仄、韵脚)。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2.读出画面(沉醉晚归图、误入藕花图、争渡惊鸥图),读出意境(沉醉、惊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读出少女生活的情趣与心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出词的味道,领悟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用流畅、生动的语言写出词中画面。

◆课前准备课件、资料搜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诗,引入词人,认识词牌。

1.学生诵读《夏日绝句》。

引入词人,说一说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情绪(正气凛然、爱国热情、悲愤慨叹)。

这首诗字字力重千钧,壮怀激烈,而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所谓“婉约”,即婉转含蓄。

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一首词:《如梦令》。

2.认识词牌:知道“如梦令”是这首词的词牌,词的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可以作为这首词的题目。

二、读词,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1.轻声读词,标注停顿,圈出韵脚,检查朗读,从音准、停顿上指导朗读;2.齐读“日暮”“归路”“深处”“争渡”“鸥鹭”,说出韵脚u,感受韵脚发音的短促、低沉;3.教师范读;4.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词的味道。

三、读词,读出画面,感受意境。

1.学生默读,李清照在词中写了什么?抓住“常记”关键词,感悟美好记忆。

2.词人常记少女时代的快乐生活,那生活的场景,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你读出了哪些画面,请用几个短语概括。

沉醉晚归图、误入藕花图、争渡惊鸥图借助图画,尝试背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9 词两首:渔歌子|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9 词两首:渔歌子|苏教版

《渔歌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渔歌子》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读来让人分明感受到作者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土心情。

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夫,而是水乡二月桃花汛期之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空中白鹭,两岸桃花,色泽鲜明而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澹泊、悠然脱俗的情趣。

学情分析:依据课标、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上,以品读词之美,领悟词之情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让学生有层次、由浅入深地细细斟酌,从读中领会张志和追求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境界,感受诗词的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想象的画面。

2、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欣赏词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及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教学难点: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了解课题(3分钟内)看图猜诗。

《小儿垂钓》、《江雪》。

蓬头稚子钓起的是满心的期待与快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笠翁的钓起的是什么呢?对啊,是凄清、是寂寞、是孤独。

那么,唐朝词人张志和又钓起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词《渔歌子》。

这是一首“词”,渔歌子是“词牌名”,它又名“渔父”、“渔父乐”。

“子”是“曲子”的意思,渔歌子就是渔人唱的“小曲子”。

“子”在这里读什么呢?(轻声)很好,请你读,来,一起读。

二、一读——字正腔圆地读。

(5分钟)1、练习读。

打开书,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把渔歌子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词读顺口,做到字正腔圆。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词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词两首》教学设计

9 词两首【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了解词的有关学问,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词的有关学问,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打算】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1、揭示课题,请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

2、师简介什么是词及两首词的作者。

二、抓住景物,感知画面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留意标出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4、这两首词中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在相应的句子或词下面画上横线。

5、了解学生所画字词状况,并适当说明这两首词中的字或词的意思。

6、学生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感知这些景物所构成的奇妙的画卷。

三、绽开想象,领悟意境1、这首词是以写景还是以写事为主的?请说出理由。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

3、学生尝试说一说词的也许意思。

4、绽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边读边引导学生领悟意境5、同桌沟通自己朗读感悟的状况。

6、指名说。

7、指导朗读背诵。

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小组探讨以下词语的意思:鳜鱼:又叫桂鱼,肉味鲜美不须归:不必回去2、小组探讨词句的意思。

诗句大意:西塞山前白鹭展翅翱翔。

桃花红,流水碧绿,鳜鱼正肥美。

头顶青箬笠,身披绿蓑衣。

斜风细雨迎面吹来,钓鱼的人不想回家。

四、品尝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思索:1、《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缘由。

探讨总结:词人完全融于大自然,沉醉于无限的诗情画意之中,闲情逸致,逍遥自由,因此“斜风细雨不须归”。

2、有感情地朗读,沟通,总结朗读方法。

3、词中描写的是作者过着隐居闲散的生活,所看到的奇妙无比的春光。

【板书设计】【教学评价方案】1·达标测评参评人数()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词两首 渔歌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词两首 渔歌子-
4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
五、延伸,研究“钓”之蕴:
1.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古诗就有很多写垂钓、渔翁的诗歌。
(课件出示)
▲绝句 柳宗元
柳宗元的这一钓,也许有更多的含义,这并不是我们童年纯真的心灵用三言两语便能读透的,就让它做为一个问号保留在我们的心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和你们对诗歌的那份执着和热情,你会读得越来越多的含义。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课前谈话:
歇后语比赛: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这儿就有一首写孩子钓鱼的诗:胡令能《小儿垂钓》。读读,这小孩钓鱼时做什么了?
2.知道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吗?来说两句。
4.郁郁葱葱的西塞山、粉红的桃花、白鹭和蓝天的颜色、青箬笠,绿蓑衣
5.欣赏:流水声、鸟鸣声、蛙鸣……
6.写话
站在西塞山脚下,我看到一群白鹭悠闲得飞着,发出欢乐的叫声。桃花声了,粉红的一大片,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变红了。鸟儿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唱着歌儿,一位老渔翁穿着绿蓑衣,戴着青箬笠,在溪上钓鱼。
走在小桥上,只看见白鹭在苍翠的西塞山前慢悠悠地飞着,发出悦耳的歌声。溪水唱着歌儿,哗哗地流向远方。吸一口气,还能闻到桃花淡淡的清香。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蒙蒙的细雨飘在身上,凉凉的,真舒服。老渔翁就这样静静地垂钓。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鱼翁 柳宗元
像张志和一样,他们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的体验,所有就有了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诗歌。要读懂这些诗歌,我们得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词两首 如梦令-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词两首 如梦令-

《如梦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诵古诗。

2.比较词和诗的不同。

3.揭题,交流李清照的资料。

二、读词1.听配音朗读;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小结: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

三、品词1.细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捕捉看到的画面。

2.讨论,交流。

· 溪亭日暮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 藕花深处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

· 一滩鸥鹭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⑶齐读全词。

四、吟词1.词又叫曲,有一定的曲调,可以配乐、吟唱。

2.再听配音朗读,练习吟词:注意停顿、重音、叠句。

3.欣赏歌曲,随歌曲一起吟唱。

五、拓展1.欣赏另一首《如梦令》:李清照只留下两首《如梦令》。

2.比较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相同;表达的具体内容、感情不同。

3.小结:同样的词牌,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词。

介绍原因:这两首《如梦令》是她人生变化的真实写照。

板书:如梦令读溪亭日暮词品藕花深处吟一滩鸥鹭。

六下-9.-词两首-教案设计

六下-9.-词两首-教案设计
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
感受词所描绘的画面,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
先学提纲、PPT、小黑板 【先学提纲】
一、诗词作者我先知。
《渔歌子》的作者是 朝词人
,号

二、初读诗词我做主。
1.我会注音:鳜(
) 箬(
) 笠( ) 蓑
()
2.我会组词:塞:sài(
) sāi(
) sè


3.我会解义:箬笠:
3 / 13
六下-9.-词两首-教案设计
表达出来。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
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 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 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 多了,就——醉了。
认真读一读,它所表达的心情与《如梦令》一样吗?(出示
《清平乐》,配乐朗诵)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2.这首词哪一句看出是李清照在回忆以前生活?(年年 雪里,常插梅花醉。)此时此刻,她的词里也出现了一个“醉”, 但同样的人面对同一个“醉”字,味道会一样吗?此时的她, 还一如以往般无忧无虑、快乐喜悦吗?你感受到她当时一种 怎样的心境?(悲伤、忧愁、孤单)教师补充解释这首词的 意思。 3.是什么让李清照前后时期的词的风格发生了这么大的 变化?学生再看资料。思考老师的问题。交流。(亲诗
(一)出示目标 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词作《如梦令》。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词两首-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词两首-

9.词两首教学目标:1.能根据词的节奏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词。

2.学会本课1个生字“藕”,注意“塞”“鳜”“箬笠”等字词的读音,理解词中难理解的字词,根据字词的意思能说出整首词的意思。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下来。

教学重点:能理解词中难理解的字词,说出两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根据词的内容想象词的意境,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词的节奏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如梦令》。

2.学会本课1个生字“藕”,理解词中难理解的字词。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如梦令》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词人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能理解词中难理解的字词,说出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根据词的内容想象词的意境,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下来。

教学过程:1.唐______、宋______、元______、明清__________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回忆一下,你曾经学过________的词《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试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熟读《如梦令》,独立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xī tíng chén zuì wù rùǒu huā zhēng dùōu lù( ) ( ) () ( ) ( ) ()二、明确任务能根据词的节奏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如梦令》,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如梦令》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词人的情感。

三、自主共学(一)出示共学要求:1. 读准、读通词,能试着将这首词的节奏读正确,注意“兴”字的读音。

2. 抓住重点字的意思,大概说出本首词的意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9 词两首:渔歌子|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9 词两首:渔歌子|苏教版

《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可唱。

结合课文拼音、注释,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

重点难点1、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以春说春,感悟春天2.听吟诗词,走进《渔歌子》二、质疑解题1、质疑: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2、哪个小组的同学给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3、一个小组交流词的知识。

生一:我们平常学的古诗,每句的字数都相同,很整齐;而这首诗不是每一行的字数都相同; 生二:这首诗第三行、第四行和其它几行不一样;第三行、第四行字数更少。

生三:这是一首词。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生四:词所配的乐曲就叫“词牌”。

渔歌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

生五:我们平常学的古诗,每句的字数都相同,很整齐;然而词的句子却可以有长有短,所以词又称长短句。

师小结:大家交流得很详细。

三、初读诗词,读准读通。

( 课件出示整首词)现在,请每位同学把这首词读上2分钟,注意做到两点要求:第一,要准字音,做到读得字正腔圆;第二,读通顺,读出节奏,试着读得有板有眼。

1、学生自由读诗2、请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再请学生读出节奏(其他学生听,他哪里作了停顿)3、全体学生齐读一遍(读准音,读出节奏)4、再读要求:读出词的节奏感,读出词的味道。

(教师由前面的集体读引)诗词读准了字音,读流畅了,那是远远不够的。

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特别是词,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错落的音乐美,读的时候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词两首-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词两首-

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多么富有
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情景交融的《如梦令》吧!
6. 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就把这首词给描绘出来了。如果把我们刚才
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你能不能用一个字将整首词概括
出来?从哪感受到的?
(1)指名说(醉)
(2)指导朗读
7.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醉不知归路”,你怎样理解这句词?
(1)指名交流
(2)“沉醉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
—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
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
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
生齐背,这是一首关于垂钓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关于垂钓的词。(板
书课题、齐读) 2.猜猜张志和名字的由来。 3.简介词人。
二、圈景物,明词义。 1.自由读词,读准音,读通诗句。 根据学情不同,着重正音。两个平舌音“塞、蓑”一个翘舌音“箬”,
斜风细雨可能也有部分学生念不准。 2.词不仅要读正确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 (1)指名读。 (2)齐读 3. 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看看有没有哪些字词是你不理解的?
个性化设计
3.光理解字义还不够,还要明白词的大概意思,看看能不能自己在注
释的帮助下,理解大意呢。(小声地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
同学商量商量。)
4.指名交流
三、学习古诗,感悟诗情。
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味。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再读全词,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指名说,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9《词两首:如梦令》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9《词两首:如梦令》苏教版

《如梦令》教案张晶花一、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吟诵词,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体会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

体会李清照的词作特色。

四、教学方法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因此,教学本诗重在教会学生读,采用反复诵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

再用比较的方法,提供另外一首李清照的词作,了解词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风格。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学生加强诵读,适当加以指导,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屏幕上的是谁?你们了解李清照吗?谁来介绍一下。

2、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幻灯2 请两生读李清照被称为“一代词宗”,是“婉约派”代表人物。

水星上有十五座环形山用世界十五位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其中有一座就被命名为“李清照”。

李清照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前期的作品清丽明快,主要反映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后期的作品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

3、好,我们今天要学的《如梦令》这首词(指板书),就是她早期的代表作。

4、那么你们对词又有多少了解呢?出示幻灯3也请两生读《如梦令》是词牌名,词起于唐,盛于宋。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

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

很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

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5、出示幻灯4这首《如梦令》它有几行?(6)每一行有几个字(教师手势引导,学生读一行报一行数字665646)?其实所有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9.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9.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9.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点: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难点: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

沉醉兴尽藕花鸥鹭鳜鱼箬笠蓑衣2、读通《词两首》,争取背诵。

课时目标:1、了解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2、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

课时重点:背诵并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1、揭示课题,请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

2、师简介“词”及两首词的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字词。

沉醉兴尽藕花鸥鹭鳜鱼箬笠蓑衣2、指名读《词两首》,注意停顿。

三、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

1、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停顿节奏。

2、按照停顿反复朗读,小组互助,结合图画初步理解本首词的内容。

问题提示:(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天吗?你从哪看出来?(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4)为什么会误入藕花深处?(5)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3、全班交流。

(1)指名说一说对这首词的理解。

(2)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更正。

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3)同位互相说说对这首词的理解。

4、自由读《如梦令》,结合插图说说词中所描绘的情景。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四、背诵《如梦令》。

五、课堂目标检测。

1、解释带点的词语,并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填空。

《如梦令》并非李清照的即兴之作,而是她回忆写成的,从词中可以看出来。

交友的时间是季,从词中可以看出来。

词人玩得很高兴,从词中可以看出来。

整首词表现了词人六、作业。

1、练习默写《如梦令》,搜集并欣赏李清照的其它诗词佳作。

2、预习《渔歌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9 词两首-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9 词两首-

9...词.两.首.【教材分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能有感情地吟诵整.................................首词。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有关词的资料。

..............【资料链接】......词,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人。

词谱。

词牌。

词调(............................diào.........)。

词韵。

词曲。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柳..............................晏殊永.、.秦观...、.姜夔等。

9词两首---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词两首---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9 词两首总课时:2教时本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陈梅宝授课人:陈梅宝授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知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技能:理解《如梦令》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情意: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过程]一、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1、今天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李清照的词。

你们学过哪些词?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辛弃疾的《村居》《忆江南》)(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不是。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有的分上下阕。

: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韵律。

2、《清平乐》是词牌名。

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如梦令忆江南)二、初读1、我们今天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我们在学习词的时候,要打开所有的感官。

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出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范读朗诵。

(好听么?这么好听的词我们去读读,在最短的时间把它读正确流利。

(带着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感觉来读。

)指名读齐读三、理解1、咱们把词读顺了,能否借助注解,把大概的意思读明白了?学生开始默读,借助老师发下的注解。

教师巡视。

(小声的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商量商量。

)2、交流自学(如果你能读懂一个词,都是收获。

学懂哪句说哪句。

)3、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学,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

(重点点拨“醉”)四、品读1、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地把词读“胖”了。

你看,这首词才几个字啊!数一数,除去词牌名和词人。

33个字。

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现在,我们还要把他读“瘦”了。

看看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

2、学生默读,思考:①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

②读出游玩的时间、地点。

(我觉得是兴尽晚回舟的“兴”字,因为……我觉得是“常记溪亭日落”的“记”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词两首 第一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词两首 第一课时

9.词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田字格中的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在诵读感悟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3.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感受次所描绘的画面,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一、自己学1.读一读课文:多读几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边读边想这两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读一读词语:藕花鸥鹭鳜鱼箬笠蓑衣3.读读想想:《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想一想两首词分别写了什么?你认为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我会写:1.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田字格里的生字。

2.自我检测:看拼音,写汉字。

lián ǒu()我知道:课外搜索:搜集李清照、张志和相关的信息,把你认为值得关注的摘抄下来,以便交流。

展示学习: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你对《如梦令》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有哪些了解,谁来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学生简介李清照。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认读藕花鸥鹭鳜鱼箬笠蓑衣(2)听写教师读新词,生听写,同桌互评,在生字表或课后相应练习的题号旁记录听写结果。

二、交流学1.轻读《如梦令》,注意读出词的节奏。

指名读;齐读。

2.结合插图理解词的意思。

指名交流。

3.体会一下词中传递出词人怎样的心情?你是从词中哪些词语感受到的?4.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读读这首词,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5.词人因何而“沉醉”?交流,感悟“沉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词两首
一、导入:
1.揭示课题,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

2.介绍“词”的常识。

3.本节课学习的词《如梦令》,学生介绍作者李清照。

二、自学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正确。

正音,熟读这首词。

2.适当解释词中的字或词的意思。

常记:经常记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沉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兴致很尽心
3.初步理顺词义。

4.学生朗读,抓住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感知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美妙的画卷。

三、导学
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

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1.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

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

2.你们仿佛看到了那满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第三句.第四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四、练习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和同学交流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学习过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作者是张志和。

3.请生简介张志和,并作相应的评价。

4.这里的词牌名是渔歌子,名是西塞山。

5.西塞山指的是哪里吗?
二、自学
1.自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导学
1.请生朗读,注意停顿之处。

2.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用横线表示。

这些词语给我们勾勒了一幅什么季节的景物?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想想我们以前也学过描写春雨、春风的句子是什么?地点在哪里?
3.看第一句话,哪些字你理解了,哪些字还不理解?
4.在这幅如此美丽的画面中,肯定少不了……那作者有没有写到人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5.渔夫驾着一叶扁舟在斜风细雨中“不须归”。

6.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四、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3。

五、总结。

把词中描写的这一幅美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可以对照图片。

六、板书
《如梦令》
词牌名词两首
《渔歌子》
教后记:
1.平时知识积累不够。

本次优质课大赛,我抽到的篇目是《苏轼词两首》,开始时我暗自庆幸,认为这是一节容易讲的篇目,第一次试讲之后,听课教师反馈,思路老套,没有亮点。

怎么才能有亮点,必须对苏轼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经历。

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办,啃书!我用很短的时间读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康震评苏轼》等书籍,对苏轼总算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时间紧促,总觉得有对很多东西没有很好地消化,所以很多知识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

这是本节课对我最大的警醒。

2.朗读不够。

这是本节课最大的失误,讲课时自己心情比较紧张,只想着下一个环节该如何进行,忽视了这个诵读的重要性。

党老师评课时也指出了我的不足,“这么短的篇目,应该让学生当堂就背会”。

3.最后一个环节处理的过于草率
时间紧张,直到讲课前还在修改,给苏轼写颁奖辞是讲课前才加上的,所以处理的很草率,这是本节课的最大的遗憾,其实,这点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讨论发言,如果处理得当,一定会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