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辅导3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
辅导资料(3)
一、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是殷商贵族后裔。原姓微,后改姓孔。原为宋国人,从其曾祖父孔防叔始迁至鲁国。其父叔梁纥[叔梁为字,纥(hé)为名],曾任陬邑大夫。
孔子早年丧父,家道贫寒。他曾在《论语·子罕》中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生活艰难,但孔子笃志好学。他曾在《论语·公冶长》中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因孔子博学多闻,在乡里的名声越来越大。于是,他开始设坛、收徒、讲学。孔子“有教无类”,门下弟子无数。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后昭公出亡,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曾向孔子问政。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遂又返鲁。当时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货窃弄威权,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见用,先任中都宰,后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孔子仕鲁,齐人恐惧,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愤而去鲁,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是年孔子五十五岁。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间,他先后到过卫国、陈国、宋国、蔡国、楚国。一路上,他向各诸侯国当政者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可惜无人采纳。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再次回到祖国。孔子归鲁后,被尊为“国老”。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见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活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享年73岁。
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论语》一书中。今本《论语》之名,由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给定,张禹校写,郑玄注释。
二、孔子的学说核心(《论语》的中心思想)
孔子学说的核心,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仁”和“礼”。
1、仁的内涵
“仁”是一种总德,是孔子心目中心性品格、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最高标准。
“仁”充盈贯穿于其他各种德性之中,每种道德行为,都内蕴着“仁”的精神。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爱等都是仁德的具体体现。仁的核心是“爱”;实现仁的唯一途径是“修己”。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乎?我未见力不足也。”“仁者爱人。”(《里仁》《颜渊》)“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2、礼的内涵
孔子的“礼”内涵宽泛,主要指国家的政治伦理制度和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人的真挚情感是其根本。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调节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孔子极力宣扬“礼”,一再强调“礼” 的重要性。他认为,一般社会成员,“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
三、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态。二者具有辩证的因果关系。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孔子的仁学观为礼的践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然性根据。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表现,如果某个个体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就是“不仁”。这样,本来是仁心外化的礼,最终却反过来成为判别一个人仁还是不仁的标准。由此可见,仁虽然超越礼而对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作用。相反,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礼作为支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其合理性、权威性、必要性、重要性,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恭而无礼而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阳货》)
四、孟子生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卒于前289,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尊称他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三岁丧父,家境贫寒,由母亲仉氏抚养成人。仉氏贤明慈惠。从古代广泛流传的“三迁”、“断机”等故事,可见出她对孟子教育的重视。孟子早年曾就学于孔子的嫡孙子思的弟子。成年后,孟子首先在自己的故乡邹国出仕,但未受重用。前320年,孟子来到魏国,以后又遍游齐、宋、薛、鲁、滕等国。各诸侯国虽对他礼遇有加,但没有哪一个国君愿实行他的主张。孟子先后两次至齐,在齐国总计渡过六七年时光。齐威王、齐宣王都对他很尊重,待以“卿礼”,但有名无实。“言弗行也,则去之。”(《孟子告子下》)晚年的孟子回到邹国,“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最终老死故乡,享寿八十四。
五、孟子的人性观
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喜生恶死,救人危难,纯粹是人的一种本能----向善的本能。孟子将人的这种原发性的情感萌动称为“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子上》)因为人人具备“四端”,所以人人向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六、孟子的政治理想
孟子政治理想的核心是施仁政、成王道。
孟子“仁政”的内涵:
1、以民为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孟子对当时统治者只顾称霸,不顾民生,只顾享乐,不管民病的穷兵黩武行为,贪酷暴虐行径,进行了无情揭露和辛辣嘲讽。《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