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测试卷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岁的北大学生刘正琛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在骨髓配型连续失败的情况下,他依然十分坚强。他大胆倡议建立一个民间骨髓库,并命名为“阳光计划”,希望以此拯救所有白血病患者。刘正琛这样做是因为( )

①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②有生命才可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应该好好珍惜④有了生命,就有了一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这两则名言告诉我们( )

A.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生命的美好

B.生命是不可逆的,它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

C.必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D.热爱生活,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3.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句文意的是( )

A.每个人都蕴藏有精华 B.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C.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D.每个人身上的气味都不一样

4.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毕生从事科研和教学,成为某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世界遥感界的学术泰斗、大学讲台上的“明星”。他,捐献奖金、津贴成立基金会,奖励和资助科研工作者、支持青年教师、激励学生投身遥感事业,自己却长年一双布鞋、一身布衣,粗茶淡饭。2015年1月10日,67岁的他因病逝世。李院士曾经拟下一份“尊严死”遗嘱,不允许在他身上使用插管、呼吸机和心脏电击等急救措施。他理想中离开世界的完美方式是:“不浪费国家资源,不给别人带来拖累,不让自己遭那么多痛苦。”从他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命观是( ) A.蔑视生命,视生命为身外之物 B.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C.肯定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D.尊重生命,利用生命谋声誉

5.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我们去珍爱。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 ) A.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敬畏生命、守护生命

B.只要没车就可以过红灯,不必等待

C.及时享受短暂、宝贵的生命

D.对乘坐超载车存在侥幸心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6.“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高龄孤寡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子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在于( )

A.帮助他人,成就自我 B.不断进取,发展自我

C.珍爱生命,悦纳自我 D.冷静客观,认识自我

7.球星姚明在篮球场上可谓星光四射,但如果让他练体操或举重的话,恐怕并不一定理想。这说明( )

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②姚明除了篮球,没有其他方面的潜能③我们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④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之路不尽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慈善之路体现担当。2008年以来,姚明创建“姚基金”,捐助汶川地震灾区,并组织了慈善义赛等活动。2016年5月,姚明入选“CCTV年度慈善人物”。这启示我们要( ) A.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B.追求生命的价值,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

C.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慈善事业中去

D.勇担社会责任,为实现总体小康做贡献

9.右图是John和他的画。John 30岁时因病失明,但他没有因此消沉,反而通过画笔,以手指触摸纹理和线条的方式创作了一幅幅绚丽画作。John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应该积极面对②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③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④挫折磨炼人的意志,一定会使人成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第53届苏州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丁宁在0:2落后且右脚扭伤的情况下,“希望能战斗到最后”的强烈信念使她越战越勇,最终斩获冠军。丁宁的事迹告诉我们( )

A.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B.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C.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D.不同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

11.右图《“打气”》告诉失利者要( )

A.理解他人 B.明辨是非

C.宽以待人 D.直面挫折

12.青年歌手姚贝娜病逝前决定捐献眼角膜,帮助他人重获光明。这种行为体现了( )

①藐视生命,视生命为身外之物②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③关爱他人,绽放生命之花④照亮生命,传递生命的温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15年5月,某市一男司机因车辆行驶路途问题发生矛盾,将某女司机打成轻伤。男司机的打人行为( )

①是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②是不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

③创造了自己生命的价值④侵害了女司机的肉体生命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上的生命就是拯救人类自身。这是因为地球上的生命( )

A.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B.独特顽强,丰富多彩

C.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D.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15.“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述了( )

A.生命的相互关爱 B.大自然生命竞相展现自己活力

C.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D.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16.2014年1月浙江温岭发生一起火灾,消防车开着警报,但路上大小车辆不断加塞占道,耽误了灭火救人的宝贵时间,最终导致16人死亡。事后,人们发出了“为生命让路”的呐喊。“为生命让路”体现了( )

A.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B.敬畏、珍视生命,传递温暖

C.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 D.每种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17.小明所在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对此他很不以为然,常找借口不愿参加。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明的是( )

A.生命需要彼此尊重,相互依存

B.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实现人生价值

C.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珍爱生命要从小事做起

D.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18.下列对生命的认识,不可取的是( )

A.生命不能永恒,但人类的生命可以实现接续

B.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

C.精神风貌反映了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D.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取决于一个人拥有物质财产的多少

19.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味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朝阳和落日的从容。这说明( )

A.人生价值在于是否平凡 B.绚丽与平凡的人生都是脆弱的

C.人生价值在于是否绚丽 D.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外出旅游,入住外地宾馆,你最应该着手的第一件事是( )

A.整理行装 B.躺下休息 C.查看逃生路线 D.给家人报平安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60分)

21.(9分)以下有关生命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观点一:物质生活贫乏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充盈。

判断:

理由:

(2)观点二:生活中更多的人都是默默无闻的,不可能创造伟大。

判断:

理由:

(3)观点三: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可以增强生命的韧性。

判断:

理由:

22.(14分)镜头一:2015年6月1日21:30,满载456人的“东方之星”游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的途中遭遇龙卷风,在湖北监利江段翻沉。习近平、李克强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迅速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争分夺秒,全力开展搜救,把伤亡人员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及时救治获救人员,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镜头二:为了生命的尊严,5 000多名军民奋力拼搏,水陆空24小时昼夜奋战,尽全力不放弃,最大限度搜救幸存者,保护逝者尊严。

镜头三:6月7日,按照传统习俗是“遇难者”的“头七”祭日,上午9时,沉船救援现场举行了哀悼遇难者的活动,现场所有人员面对遇难船舶肃立默哀3分钟,现场船舶鸣笛3分钟,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深思沉船事件,某校团委会策划了一期“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的黑板报。请结合材料,

办法;F处设计一条珍爱生命的警示语;G处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主题,写一段生命感言作为编后语。

24.(12分)某校七年级一班召开了一次“珍爱生命绽放精彩”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讨论了“上海高楼火灾”“象山大学生张瑜为救溺水邻居而献出生命”等热点话题。据此回答:

(1)上海高楼火灾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珍爱生命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当你身处火灾现场时会采取怎样的正确方法?请说出两条。(4分)

(2)请你联系有关生命的知识,谈谈对张瑜的行为的认识。(4分)

(3)你认为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如何才能更好地活出生命的精彩,在平凡中显得伟大?(4分)

25.(15分)安全为生命护航。某校以“生命·安全”为主题开设了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学生调查】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调查表

【班会讨论】(2)某班开展了“守护生命”主题班会活动,下列为部分学生发言,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画线部分。(4分)

小红:当同学生病时,我陪同她去医院就诊,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强:我们要经常诵读经典,欣赏革命素材的影视。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长讲话】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安全问题,同学们要时刻牢记一点:在绝大

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所以我建议:遇到歹徒,第一要快跑,并打报警电话;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

(3)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从关注身体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相应的避险建议,分析这些避险建议的合理之处。(7分)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评估

一、1.A 2.B 3.B 4.B 5.D 6.A 7.D 8.B

9.A 10.B 11.D 12.D 13.B 14.C 15.B 16.B 17.C 18.C 19.D 20.C

二、

21.(9分)以下有关生命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观点一:物质生活贫乏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充盈。

判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

理由:生活的贫乏不一定完全与物质条件有关。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2分)

(2)观点二:生活中更多的人都是默默无闻的,不可能创造伟大。

判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

理由: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只要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也能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2分)

(3)观点三: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可以增强生命的韧性。

判断:这种观点是正确的。(1分)

理由: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着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发现、发掘生命的力量,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增强生命的韧性。(2分)

22.(14分)(1)说说在郎平和屠呦呦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正视挫折、勇于与挫折作斗争、意志坚强、持之以恒等。

(2)结合以上两段材料,请谈谈你对生命意义和精彩的思考。(回答5个小点,10分)

①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②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生命,对生命负责;③守护精神家园,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④培养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激发潜能战胜挫折;⑤脚踏实地,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的人生;⑥不断发现和创造,不断使生命充盈起来;⑦拒绝冷漠,关切社会,在平凡中闪光伟大;等等。

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

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发现、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4.(12分)(1)下列做法与《中小学生守则》要求相一致的是 (填写序号)(3分)

②④⑤

(2)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维和部队两名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付出值得吗?并请说说理由。(5分)

值得。他们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名言启迪]空白处的填写。(4分)

不断提高生命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25.(15分) (1)你从表格中获取了什么信息?(4分)

表格说明部分学生生命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弱。

【班会讨论】(2)某班开展了“守护生命”主题班会活动,下列为部分学生发言,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画线部分。(4分)

小红:当同学生病时,我陪同她去医院就诊,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这是因为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小强:我们要经常诵读经典,欣赏革命素材的影视。这样做的理由是: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精神,而守护精神家园,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校长讲话】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安全问题,同学们要时刻牢记一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所以我建议:遇到歹徒,第一要快跑,并打报警电话;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

(3)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从关注身体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相应的避险建议,分析这些避险建议的合理之处。(7分)

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分) 因为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针对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应重视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校长的建议能更好地维护生命安全,所以是合理的。(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