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英国银行业的现状
英国银行业以劳埃德银行(LLOYDS)、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巴克莱集团(B ARCLAYS)、汇丰集团(HSBC)四大本国 银行集团为支柱,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 危机的冲击下,暴露了很多经营弊端,面 临着诸多问题。
据报道,英国银行可能隐藏了高达300亿英镑的 亏损。PIRC的数据显示,汇丰银行隐藏了104亿英镑 的亏损,苏格兰皇家银行为94亿英镑,巴克利银行 为73亿英镑,劳埃德银行集团为25亿英镑,渣打银 行为22亿英镑,这些银行未披露的亏损共计达318亿 英镑。这些损失不会出现在公司的账目中,但是会 妨碍银行放贷。 (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 2013 年3月13日报道)
主要问题:
+ (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余波未平。 + (二)银行业混业经营留下风险隐患。
+ (三)银行业高管薪酬备受诟病。 + (四)违规经营导致监管部门的罚款。
银行业混业经营留下风险隐患
1986年英国允许银行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从 “分业”走向“混业”经营已历经27年。一家银行集团往往兼营投资银 行、商业银行、零售银行等多种业务,多数情况下集中在银行内部管理; 而银行集团兼营的保险业务,则主要是控股子公司形式的保险公司,相 对独立运营。混业经营提高了资金的周转效率以及利润率,极大地促进 了银行业的发展。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混业经营也暴露出种种 弊端,投资银行因过高的杠杆率、过高的风险头寸,会将风险连带给零 售银行。2007年北岩银行因投资亏损陷入流动性危机,引发了储户挤兑 而被政府收购;2008年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因过度依赖批发业务和投 资亏损,引发储户挤兑,被政府售给了劳埃德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为 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过度扩大其结构性信贷和金融杠杆率,特别是收购 荷兰银行的决策使自身一度陷入倒闭危机。2012年春,摩根大通首席投 资办公室驻伦敦的一位绰号为“伦敦鲸鱼”的交易员在合成债券上做多 失败,导致公司直接损失约20亿美元,被称为“伦敦鲸”事件。投资银 行业务的盈亏会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已给英国银行业敲 响了警钟。
班级:金融1255班
英国是现代金融体制的的发源地。1694年,首家股 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出 现以及新的信用制度的确立。英国金融业已有300多年的 发展历史,现在全国除了在爱丁堡、曼彻斯特、卡迪夫、 利物浦、利兹和格拉斯哥有6个金融交易中心外,还在伦 敦形成了欧洲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 金融城,具有包括最多的外国银行注册、世界最多的国 外股票交易市场、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世界最大 的资金管理中心等特点,同时英国也是最早对分业银行 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国家。探寻英国金融业现状及发展, 对于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 义。
(一)监管体制的改革
2013年4月1日,根据《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英国 金融监管体系由“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财政部” 三方监管模式,调整为“双峰”监管模式:在英格兰银 行管理下,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该委员会从 宏观层面监控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并负责协调和指导 金融监管机构。同时,将原金融服务局(FSA)分拆成 立金融审慎监管局(PRA)、金融行为准则局(FCA), 英国将以PRA和FCA为主要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体制称 之为“双峰模式(two peaks)”。PRA负责对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1400多家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审慎 监管;FCA负责约26000家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产品监 管和保护金融消费者,以及不在PRA管辖范围内的金融 机构审慎监管。PRA和FCA对风险的容忍度更低,将采 取更主动、更强硬的监管手段。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提出了 一系列的监管改革方案,提出对金融监管体 系进行全面改革,突出体现了“金融稳定、 严格监管、权益保护”的理念,并在监管政 策上与欧美保持原则一致,维护着伦敦国际 金融中心的地位。
(一)监管体制的改革。
(二)监管理念的转变。 (三)监管技术的革新。 (四)英国财政部的重要作用。
(三)监管技术的革新
一是提出金融产品交易市场限制。2012年,英国监管 部门要求所有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员,都只能在一个 市场内进行交易,而不能向以前可以横跨金属、外汇、股 票、债券等市场进行交易,以降低交易风险。二是提出了 衍生品场内交易的建议。英国的监管当局和部分银行人士 都提出过将衍生品交易纳入场内的建议,以提高透明度, 加强衍生品的监管。但由于衍生品场外交易的习惯,银行 交易员尚难以接受,场内交易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易规则 均有待构建。三是强调金融从业道德。伦敦银行同业拆借 利率操纵丑闻对伦敦金融城的声誉造成了很大损害。为了 挽回声誉,英国特许证券与投资协会近期通过了一项规定, 要求经纪人和资本市场交易员在参加职业资质考试之前, 必须通过一项道德测试,使伦敦成为首个要求相关从业人 员先通过道德测试的国际金融中心。
银行
LLOYDS
薪酬超过1百 万英镑的高 管人数
主要负责人
CEO:Antonio Horta-Osorio
wk.baidu.com
薪酬
250万英镑 327万英镑 260万英镑 743万英镑
2012业 绩
亏损5.7亿英镑 亏损51.65亿英 镑 利2.46亿英镑 盈利127亿英镑
20 95 428 204
RBS
CEO:Stephen Hester
(四)英国财政部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英国财政部的作用得到进一 步强化。在职责分工上,财政部将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强调所有涉及公共资金的决定仍将由财政大臣负责,在银 行特别处臵机制中,央行必须向财政部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一 切信息。二是对金融政策委员会(FPC)的职责和目标具有最 终解释权, FPC通过财政部向国会负责。同时,财政部在FPC 中派出一名不享有表决权的财政部代表,提供政府关于宏观经 济形势的评估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分析FPC决策对财政的影 响,确保其政策方向与政府保持一致。如果拒绝财政部的指导, FPC应向财政部进行书面报告。三是对金融监管和银行薪酬等 提出意见。财政部在金融监管领域中的“声音”得到加强,可 以对宏观审慎监管措施、PRA审慎监管业务范围、FCA产品监管 规则和范围等“特定领域”提出意见。此外,根据2012年9月英 国颁布的《薪酬实践原则》,前FSA是银行薪酬的主监管部门 (改革后为PRA),但每年要向财政部报告金融企业有关薪酬 的做法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薪酬机制中威胁金融稳定 的因素,必要时向财政部提出薪酬改革计划。
(二)监管理念的转变
伴随英国监管体制的改革,英国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也在 转变。一是从“混业”走向“分业”。英国监管当局的宏观审 慎主要体现在监管体制改革、落实《巴塞尔协议Ⅲ》以及引入 “圈护”(ring-fencing)理念。2011年4月,英国银行业独立委 员会提出了“圈护”的建议,意将风险程度较高的投行业务与 风险较低的零售银行进行隔离,以独立的公司运营,建立“防 火墙”,禁止零售银行的沉淀资金用作高风险投资业务,并建 议到2019年之前逐步实施。欧盟发布了“利卡宁报告”,也提 出了“分业”的理念,比如投行业务超过零售业务量的15%就 应该分离。鉴于“分业”可能会降低银行业的竞争力,增加银 行运营成本,英国仍在研究如何实施“圈护”政策。二是限制 大银行并激活竞争。为了激活银行业竞争,英国监管当局拟限 制大银行和降低行业进入门槛,鼓励银行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激活信贷,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三是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 为了保护消费者、促进公平交易,针对市场上的违规行为,监 管当局要求银行必须根据客户需求详细解释每一项金融产品的 风险和收益,体现了保护消费者、保护弱势群体的监管理念。
报道:
2014年11月25日,一家独立智库机构表示,英国银行业 在过去 15 年因不良行为招致 385 亿英镑 (约合人民币 3712.71 亿 元)的罚款和赔偿,修复这种不良行为需要几十年时间。 New City Agenda和卡斯商学院的一份研究英国零售银行业的文化 报告称,在2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银行业一直被激进的销售 文化所统治。如果达到销售目标,一些分行职员会获得奖金、 iPods 、甚至温布尔登网球赛门票。银行业者自 2007/09 金融 危机以来已收到2,080万件申诉比原来多了四倍,面临一系列 丑闻,例如企图操纵汇率和基准利率,以及不当销售贷款保 险和复杂的利率对冲产品等。(来自英国路透社报道) 2013年8月23日,英国银行业再爆丑闻,汇控(00005) 等13家英国银行及发卡机构因不当销售信用卡及身份盗窃保 险,遭英国金融操守局(FCA)要求,须向客户赔偿 13亿英 镑(约157亿港元)。(来自香港经济日报)
BARCLAYS
CEO:Anthony Jenkins
HSBC
CEO:Stuart Gulliver
违规经营导致监管部门的罚款。
在以利润为主导的经营理念下,银行业的“市场操 纵”和“恶性竞争”,成为伦敦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弊 病。一是操纵市场利率。2012年,巴克莱银行因2005年 至2009年期间操纵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LIBOR)和欧 洲银行同业欧元拆借利率(EURIBOR),被处以巨额罚 款,并导致三名高管辞职。违规操纵利率事件涉及市场 多家大型银行,均被英美监管部门进行了处罚。二是违 规销售贷款保险。英国大部分银行都曾向小额贷款、住 房贷款的申请人推销了贷款保险,向其收取5-30%甚至 更高比例的保险费,而这些人并不需要这些保险,或者 根本不具备被保险的资格。三是违规销售金融产品事件。 据监管部门披露,英国多家银行自2001年以来共向小企 业错误销售了4万多件利率对冲产品,利率大幅下降使 企业蒙受了损失,银行需向对蒙受损失的企业进行赔偿。
+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银行高管薪酬备受关注,特别是在较保守的英国,
银行业高管因持有较高的薪酬而受到了公众持续不断的质疑和批评。 但为了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政府对银行高管薪酬持有模棱 两可的态度,一方面不时地附和公众对银行高管薪酬提出批评,在薪 酬监管方面出台了《薪酬实践守则》;另一方面却未采取实质性措施, 对高管薪酬的安排持默认态度,并且反对欧盟关于确定薪酬上限的提 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