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概论笔记

合集下载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5)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5)

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 选:档案⼯作从⼴义上讲包括档案管理、档案⾏政管理、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档案宣传等⼯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作。

名:档案管理⼯作:⽤科学的原则和⽅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服务。

名:档案的鉴定⼯作:为了使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能够得到优先保管,并能发挥作⽤,以满⾜社会利⽤需要,就形成了档案的鉴定⼯作。

名:档案的统计⼯作:为了掌握了解档案⼯作的基本情况,分析档案⼯作的规律性,提⾼档案管理的⽔平,需要对档案和档案管理的状态进⾏数量观察和分析研究,这就形成了档案的统计⼯作。

选:档案管理业务的各个环节,实际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1、档案基础⼯作2、档案提供利⽤⼯作。

档案基础⼯作为提供利⽤⼯作创造条件;提供利⽤⼯作则反映了档案基础⼯作的成果。

名:档案⾏政管理⼯作:以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为⽬标,对全国以及地⽅档案⼯作进⾏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

选:我国档案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

34年私⽴武昌⽂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档案管理特种教席。

选:50年9⾄51年1⽉原武昌⽂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开设档案训练班。

51年北⼤图书馆专科办过档案专科班。

选:52年11⽉15⽇中央决定⼈⼤设⽴档案专修班,85年成⽴档案学院。

简:我国档案教育结构: 从宏观上看,我国档案教育体系⼀般包括⾼等、中等、在职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4个部分。

档案⾼等教育是我国档案教育的核⼼部分。

它包括研究⽣、本科⽣和专科⽣3个教育层次。

档案在职教育是对已从事档案⼯作的⼈员进⾏档案专业知识的提⾼性教育。

包括2⽅⾯: 1、对受过档案专业教育的⼈员进⾏继续教育,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法的传授作为主要⽬的; 2、对未受过档案专业系统教育的档案⼈员进⾏培训,以档案基础理论、基本管理⽅法的普及作为主要⽬的。

2023年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2023年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论: 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 P5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 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 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 如年轮2.历史性(或后时性): 从时态上讲, 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 让历史告诉未来”。

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所有, 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3、拟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楚、拟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并且这些清楚、拟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 两者缺一不可。

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主线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 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 DA的本质特性: P6“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 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还从主线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对DA的管理无论如何简便、有效, 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 只能以充足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

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

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特别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 DA的实存形态: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 只有具有DA属性者, 才是DA.根据定义, 特别是DA的本质特性, 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种多样。

目前DA 的实存形态重要仍是各种文书, 特别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限度最高的稿本。

简: 制作时是否故意, 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故意看作的优点: 为久存, 制作材料较好, 格式规范, 留存较齐全、完整。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档案工作的内容(简答)1、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利用2、档案行政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3、档案教育工作1934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档案专业 1946年重庆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4、档案宣传工作内容:宣传档案、宣传档案工作、宣传档案人员形式:口头宣传、大众媒介传播、档案陈列与展览、档案专业报刊、档案网站5、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6、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1、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核心)①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

(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②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统计、分级、分专业管理。

③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2、维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手段)①维护档案的完整(数量、质量)②维护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上采取相关措施,使档案不受损坏、延长档案寿命,不丢失、不泄密、不超范围扩散)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目的)三、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1、分散式(英国式、瑞士式、美国式)2、集中式(中国式、法国式、瑞典式)设行政机构四、综合档案馆1、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

2、科学文化事业性质(管理的对象、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职能)五、专业档案馆1、解释: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2、类型:特殊载体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六、企业档案馆1、涵义: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具有档案馆的一般属性、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服务本企业)2、特点:综合性、专业性3、设立:大型以上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七、档案室1、解释:各机关统计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本章要点】●介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及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主要内容。

●说明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构成。

●介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及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情况。

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等。

一、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

二、档案行政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是以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对全国以及地方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

三、档案教育工作(一)我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事业建设需要发展档案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二)档案教育结构档案教育结构是指档案教育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档案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各类档案专门人才。

档案教育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合结构。

四、档案宣传工作(一)档案宣传的涵义档案宣传是向人们传播档案、档案工作有关信息、思想,从而影响人们行为的过程。

(二)档案宣传的内容1、宣传档案2、宣传档案工作3、宣传档案人员(三)档案宣传的形式1、口头宣传2、运用大众传播媒介3、档案陈列与展览4、档案专业报刊5、档案网站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科研),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手段,把档案工作实践的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炼,上升为理性成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参与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外部条件。

同时,它又属于国家外事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655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笔记

655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笔记

655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笔记●一档案●1 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1.1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档案定义的类型●1.直观描述型 2.抽象揭示型●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档案的实体存在形态●优点:直观、易理解缺点: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档案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价值●优点:理论抽象度较高,有利于人们对档案本质的深入认识与揭示缺点:抽象度较高,所以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学术纷争●档案的本质及其定义●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明确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档案定义理解/档案特征●社会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是对社会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而非自然界的产物●历史性●从时态上讲,档案是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确定性●档案信息内容具有清晰性和确定性●原始记录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性信息记录,对以往社会活动具有直接的原始记录作用●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实存形态●档案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中,究竟什么东西具有档案的属性,是档案;什么东西不具有档案的属性,不是档案●形成过程●各种形态的文件,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作为档案正式保存并发挥档案作用的过程●有意识●无意识●档案的真实可靠性●档案是社会生活中最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对待处理态度●涵义●档案的内容若没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的情况下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原始记录;档案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的这种情况下仍有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1.2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档案与信息●档案(主要是档案的内容)是一种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和信息是概念与属概念关系档案信息是一种存在形式,档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档案是一种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信息资源●档案与文献●文献一般是指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内容较系统完整的信息记录,其实存形态有文书、文章、著作(图书)、日记、信函、笔记、照片、音像制品等等●区别: 1. 本质即核心涵义不同:档案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始信息;文献则不论起是否为原始记录,非原始记录性的信息记录也可成为文献(根本区别) 2.文献注重历史文化价值,档案则既注重历史文化价值,又注重现实性的查考、实用价值3. 文献内容一般较系统、完整,而档案则包括大量的片段性零星记录在内。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9)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9)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9)1、影响档案工作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物质生产与档案工作①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对档案工作提出新的任务与要求。

②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档案工作: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着档案工作的目的和性质。

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3)科学文化事业与档案工作:①科学文化的繁荣,使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各种创造性劳动中产生了更多的档案信息需求,从而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②科学文化活动的发展能够推动档案学理论的研究与普及。

③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能为档案工作提供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促使档案工作日益科学化与现代化。

4)社会档案意识与档案工作档案意识是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水平与敏感程度。

我国的社会档案意识存在的问题:1)重视档案的史料价值,忽视档案的决策参考价值。

2)重视档案的凭证价值,忽视档案的情报价值。

3)不少管理者将档案工作看做是一种单纯消耗性、辅助性和事务性工作,对档案工作缺少必要的投入。

2、档案工作的公共关系为了给档案工作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也必须树立较强的社会意识,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这是由档案工作自身的诸多特点,特别是由档案工作效益的特点所决定的。

1)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拓展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

2)档案馆的科学文化性质决定了档案部门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3)机关档案业务的扩大需要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

4)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树立档案部门的良好形象,开展公共关系建设。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展职能,是档案工作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是树立档案部门良好的,具有公众亲和力的社会形象的关键。

档案部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途径:1)充分利用档案工作系统内的专业报刊和系统外的大众传媒工具进行档案宣传活动;2)通过策划新闻事件制造公关时机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3)定期联系社会公众,协调各方面的关系;4)举办档案展览,宣传档案工作的效益等。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下)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下)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下)《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第七章到第十章第七章档案法规与档案职业道德【知识点】●解释档案法律概念的涵义,明确档案法律的本质和特点。

●说明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主要内容、属性特征、作用、实施及修改。

●说明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介绍档案职业道德的层次结构、特点、内容。

第一节档案工作法律概述一、档案工作法律概念档案工作法律,简称“档案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档案事业规定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法律行为规范。

其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他法律中的相关条文。

二、档案法律的本质和特点1、直接性2、具体性3、综合性三、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档案法律是国家与人民意志在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国家的宪法及立法程序制定的行为规范。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性的规范文件的总称。

简述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简答题)档案法律是国家与人民意志在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集中表现,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国家宪法及立法程序制定的行为规范。

与法规的主要区别:1、制定主体不同。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法规——国务院。

2、法律有广泛的行为约束力,是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目前常见的档案行政法规的渊源。

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均以法律为准绳。

3、法律所调节的对象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行政法规所调节的对象则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和专指性特征。

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的联系:1、它们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有效地规范和调整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以利于档案事业的正常工作秩序的建立与维护。

2、它们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 冯惠玲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 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

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

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一一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

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

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

目前DA 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一一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笔记人民大学xx省大学辽宁大学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笔记人民大学xx省大学辽宁大学

==============================================================================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及源流考点●一:档案的定义几种代表性观点@保存被查的原始资料@办理完毕,仍有价值并集中保存的文件@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考点●二:对档案定义的理解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2、历史性或后时性: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3、确定性:档案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4、原始记录性:这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考点●三:档案的种类(一):一般的分类层面简介档案和种类是人们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的结果。

(选择题考察)一般认为,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1、对档案的认识性或概念分类,即对档案的种类认识;2、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或实体分类;3、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或信息分类、检索分类。

按内容分类(二)常见名词辨析公务档案: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私人档案: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私人个人。

公共档案或官府档案:国家公务(政权性)机关形成的且被保存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档案。

历史档案;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丰收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现行档案: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三)常见简答题1、简析: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的作用公有私有指所有权,这是从档案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角度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概念,它主要可解决档案的归属所有权问题。

公务档案是指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教学资料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教学资料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中)《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第四章到六章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本章要点】●介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及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主要内容。

●说明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构成。

●介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及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情况。

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等。

一、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统计和利用服务。

二、档案行政工作档案行政工作是以国家各项事业的需要为目标,对全国以及地方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活动。

三、档案教育工作(一)我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事业建设需要发展档案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二)档案教育结构档案教育结构是指档案教育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档案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各类档案专门人才。

档案教育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复合结构。

四、档案宣传工作(一)档案宣传的涵义档案宣传是向人们传播档案、档案工作有关信息、思想,从而影响人们行为的过程。

(二)档案宣传的内容1、宣传档案2、宣传档案工作3、宣传档案人员(三)档案宣传的形式1、口头宣传2、运用大众传播媒介3、档案陈列与展览4、档案专业报刊5、档案网站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科研),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等手段,把档案工作实践的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炼,上升为理性成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参与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外部条件。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6)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6)

第五章档案机构 简:只要叫档案馆,就是社会性的。

档案馆要对全社会提供服务,⽽档案室是内部机构,⼀般只对内部⼈员开放,档案馆⼀般主要保存外单位移交的档案,⽽档案室保存本单位的档案。

选:我国档案馆主要分3⼤类: 1、各级国家档案馆——为综合性; 2、专业档案馆——含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 3、企事业档案馆。

选:我国国家档案馆⼀般可分2类: 1、历史档案馆,如中国第⼀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明、清中央机构的档案; 第⼆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民国时期各政权中央机构的档案。

2、综合档案馆,分2种类型: 1)中央级 2)地区级 名:综合档案馆: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是统⼀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它既是党的机构,⼜是国家的机构。

根据《档案法》和有关⽂件的规定,我国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各⽅⾯利⽤档案史料的中⼼。

简:综合档案馆的科学⽂化事业性质 综合档案馆的科学⽂化事业性质表现在3⽅⾯: 1、从档案馆管理的对象来看,是⼀种重要的历史⽂化遗产和精神⽂化财富。

2、从档案馆的活动⽅式和⼯作成果来看,档案馆的⼯作是⼀项研究性⼯作。

参与编史修志,汇编各种研究成果,并通过多种⽅式提供档案利⽤。

3、从档案馆的职能来看,它不仅肩负科学管理档案的重任,⽽且致⼒于社会化的服务⼯作。

档案馆以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的重⼤意义⽽成为⼀项重要的事业。

简: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 档案馆的基本职责:集中统⼀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实⾯貌,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其基本任务主要有3⽅⾯: 1、接收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 2、通过多种⽅式,积极地开展档案资料的利⽤⼯作; 3、参与编史修志。

6,21讲71页 名:专业档案馆:国家专门管理某⼀⽅⾯或某⼀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设置的档案馆。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

档案学概论知识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档案学概论》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档案学P191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提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档案P6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3、电子文件P42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4、来源原则P239来源就是通常所说的档案形成者,包括机关组织和个人。

据此,来源原则指的就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

5、档案价值P47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它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的档案)之间的关系范畴。

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6、档案工作基本原则P76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7、职能鉴定论P274应按照文件形成机关在政府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档案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

8、数字档案馆P130是利用网络技术,将分布于不同档案机构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加以互相联结,提供及时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其实质是形成一个有序的信息空间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环境。

二、简答1、简述档案的凭证价值。

P48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它这种可资为凭的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凭证价值。

档案的凭证价值是档案不同于其他各种资料的最基本的特点。

档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它可以成为查考、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凭,认定法律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证据,以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教育人民的工具。

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是由档案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的。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15)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15)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15)论:当前我国档案学体系结构的特征:1、档案学学科体系是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档案学体系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档案学基本门类划分上的静态性。

是学科内在逻辑的集中反映,具有相对稳定性。

档案学各种门类一旦被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尽管随着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档案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许多新的分支学科会产生,但它们一般也可以被包容在这些门类中。

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动态性,是指该体系是一个动态性系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性体系。

2、档案学学科体系是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统一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宏观结构,是由档案基础理论、档案史学、档案应用理论、档案技术、交叉与边缘学科等门类构成的。

1)档案史学注重从历史的纵向角度,通过缜密的史料分析研究,揭示档案现象的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2)档案史学也注重对基本的档案现象的历史真实的考证与再现。

档案学微观结构是各分支学科内部各知识单元的结合形式和组织方式。

其各分支学科都是由这些微观知识结构组成的。

3、档案学学科体系中传统性科目与新兴性科目的统一在档案学学科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历史较长的科目。

新兴性科目则是指在现时代,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一些研究对象跨学科领域的分支学科。

新兴性档案学科目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表现在:1)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对同一课题进行综合性研究;2)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某些主题的综合性研究。

选:20世纪50年代吴宝康提出档案学学科体系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档案学术界对档案学学科体系的设计模式为:二分法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

三分法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档案管理技术。

四分法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叙述档案学、辅助档案学。

五分法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管理档案学、技术档案学、教育档案学。

六分法理论档案学、应用档案学、史料档案学、档案技术学、档案历史学、档案法规学或档案法学。

七分法基础理论、档案、档案事业、档案学发展历史、档案事业管理学、档案人才学、档案利用与效益学、外国档案工作研究。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档案学概论》笔记整理

档案学概论第一章档案学概论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历史沿革一、我国档案的起源1、1947年西柏坡首次提出2、曾三新中国的第一任档案局局长(曾庆红的父亲)3、档案是怎么产生的:社会生活起源论阶级社会产物论语言不能远传、不能持久4、结绳和刻契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和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实践程度,它已经具备了备忘、信守、和凭证的意义及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结绳和刻契看成是我国档案事业的起源,或者叫做档案事业前身。

二、我国档案的历史沿革1、甲骨档案:殷商2、金文档案:周代冶铸在青铜鼎器上的具有记事和书史的文字称为金文档案3、简牍档案:春秋——东晋4、缣帛档案:春秋(贵族)5、石刻档案:盛行于秦6、纸质档案:汉代7、音像档案(以胶片、磁带等磁性材料为载体)8、电子文件:P42三、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档案”的称谓商代:典、册(策)周代:中(册的省形字)——先秦时期对文书和档案的概括性称谓典、册汉以后:文书、文案、薄书唐宋:文卷、案卷、文牍、案牍明末清初:“档案”一词已被使用。

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的杨宾《柳边纪略》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

然今文字之书于纸,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对“档案”这一名词的说明第二节档案的定义一、定义根据我国古今各种档案的情况,以现代档案为主要对象。

给档案下这样一个定义:是历代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记录方式和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二、定义的基本含义1、档案是过去或现在的机关,以及一定的个人在自身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来源于一定的形成单位,产生于形成单位的自身活动之中。

【三种类型:官方半官方/非官方个人(家族家庭)】说明:①档案直接形成于社会的活动之中,是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绝非、事后编写,是档案区别于其他资料的主要特点、本质区别,注重原稿、原件、原本。

②丰富的社会实践产生了丰富的档案,决定了档案来源的广泛性,丰富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按照一定来源形成的档案,这种普遍性决定了来源的广泛性,一定来源的档案必然有一定的联系。

档案学概论前两章笔记

档案学概论前两章笔记

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第一节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一、对已有档案的剖析(大致分为直观描述型和抽象揭示型两类)1、直观描述型:A、定义:直观描述型定义是从档案的形成转化过程和档案的实体存在形态等较具体、直观的角度描述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

其中最典型的是用文书、文件、文书材料等作为属概念,认为“档案是某种文书、文件或者文书材料”。

B、优势:直观、易理解,能使人在现实中识别什么是档案。

劣势:没有从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档案的本质所在。

C、批判:①人们之所以保存档案,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实存形态或者它过去是什么,而是因为他在社会生活中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②从逻辑上讲不能用“文书”来定义“档案”,因为档案与文书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实际关系并不是空间隶属性的属种关系,而是时间过程性的转化关系,如人是由猿转化而来,却不能说“人是一种猿”或者“猿是一种人”,中年由青年转化而来···,所以,不能用文书作为属概念来给档案下定义。

2、抽象揭示型:A、定义:主要是从档案对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等相对性角度来定义档案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且大都试图揭示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其属概念是“信息”、“历史记录”、“记忆工具”等抽象度较高的概念。

B、优势:理论抽象度高,有利于人们对档案本质的深入认识和揭示。

劣势:因其抽象度高,所以理解难度大、确指性差,易产生学术纠纷。

3、档案定义的构成要素(上大档管)档案是自然人或法人在其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按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具有物理载体的文献。

①档案的形成者:自然人和法人;②档案的形成过程;③档案的形式;④档案的保存目的;⑤档案的保存价值;⑥档案的保存形态。

二、档案的本质及其定义表述1、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也就是说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所以,档案的定义表述就应该揭示并确认“原始记录性”这一档案的本质属性。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8)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8)

第六章档案⼯作的性质、规律与发展 名:档案⼯作:其本质是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项社会活动服务的⼯作。

选:档案⼯作的基本性质是⼀项管理性、服务性、科学性、⽂化性与政治性的⼯作。

简:档案⼯作的管理性的主要表现: 1、档案⼯作是⼀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管理对象是档案,⽬的是开展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 2、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因其管理对象的独特个性、基本管理理论与管理⽅法上的⾃成体系,从⽽决定了档案⼯作在信息资源管理⼯作中具有其他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法替代的功能与作⽤。

3、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档案⼯作这⼀相对独⽴的管理系统是处于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更⼤管理系统之中。

简:档案⼯作的服务性: 服务性是档案⼯作的基本属性之⼀,是档案⼯作赖以⽣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档案⼯作与其他服务性⼯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特殊性服务⼯作。

档案⼯作者既要树⽴全⼼全意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要坚持按照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确保服务获得效益,并做到既搞好服务,⼜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简:档案⼯作的政治性: 档案⼯作是⼀种社会现象。

在阶级社会中,档案⼯作体现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

其政治性表现在: 1、服务⽅向:这是档案⼯作政治性的集中表现。

2、机要性。

选:档案⼯作的政治性表现在服务⽅向、机要性2⽅⾯。

简:档案⼯作的科学性: 档案⼯作是⼀项科学性⼯作,表现在: 1、它为科研和科学管理⼯作提供必要条件; 2、档案⼯作实践中包含着特殊的规律和丰富的科学内容; 3、档案⼯作要⼤量运⽤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成果。

简:档案⼯作的⽂化性: 档案⼯作,特别是档案馆⼯作在⼈类社会⽂化中的作⽤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社会⽂化性。

表现在: 1、档案是社会⽂化的组成部分,档案馆具有保存历史⽂化遗产的作⽤; 2、档案馆具有传播社会⽂化知识与信息的作⽤; 3、档案馆具有社会⽂化教育的作⽤; 4、档案馆具有发展科学⽂化的作⽤。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7)

自考“档案学概论”笔记(7)

简:档案室的性质: 作为档案⼯作体系中最基层的业务机构,主要有3⽅⾯性质: 1、是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 2、是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 3、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

简:档案室的作⽤有2⽅⾯: 1、是机关内具有参谋、咨询作⽤的部门,是机关⼯作的助⼿,为机关管理和机关职能活动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持。

2、是全国档案⼯作的基础。

是国家档案不断补充的源泉,是档案形成后⾸先提供利⽤,并⼤量发挥现实作⽤的阵地;是先期保管具有长远价值档案的过渡性机构,为档案馆⼯作创造条件。

简:档案室的任务: 其基本任务是:集中统⼀地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其具体任务: 1、对本机关⽂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件材料的归档⼯作进⾏指导和监督; 2、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 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

简:我国档案室的类型: 由于我国档案室在职能划分上的复杂性,有的除要完成上述基本与具体任务以外,还负有⼀定的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和检查的职能。

因此可将档案室分为2类: 1、单纯的档案保管机构。

2、具有双重职能的档案室,如中央和地⽅⼀些专业主管机关的档案部门,还负责对本系统和直属单位的档案⼯作进⾏监督、指导和检查。

这部分⼯作实际属于档案⾏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名:档案信息中⼼: 也称信息中⼼。

⼀些⼤型企业单位正在试⾏档案、图书、情报的⼀体化管理,即在原有图书、档案和情报等机构的基础上设⽴的统⼀的信息管理实体机构。

这种组织形式便于建⽴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代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利⽤。

名:档案⾏政管理机构:是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作的部门。

各级档案⾏政管理机构既是党的机构,⼜是国家的机构。

简:档案⾏政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 在统⼀管理党、政档案⼯作的原则下,分层负责地掌管全国档案事务,对全国档案⼯作进⾏监督、检查与指导。

档案学事业概论笔记-第五章档案学

档案学事业概论笔记-第五章档案学

档案学事业概论笔记-第五章档案学第五章档案学第一节、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1571年,德国档案学家亚克伯·冯·拉明根《综合报告—怎样才算一个完美的登记室》和《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最早的档案学专著)1804年,德国档案学家约瑟夫·奥格所著《一种档案学理论理想》—档案学名称的出现1885年,法国历史学家郎格鲁《关于档案馆的科学》—首次提出档案学应是一门独立科学一、外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1、欧洲档案学萌芽:社会制度的变革、档案工作的发展产生:法国档案工作改革(组建国家档案馆(1790年法国国家档案馆成立)、档案事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月七日档案法令)、档案馆实行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原则)发展:A、一批档案学著作问世(荷兰缪勒、斐斯、福罗英《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山》1898、英国希拉里·詹金逊《档案管理手册》1922、意大利埃·卡萨诺瓦《档案学》1928)B、深入阐述了档案学的概念及其内容构成C、禁毁年份和迈斯奈尔档案鉴定思想的提出和传播2、前苏联档案学奠定档案事业管理体制:1918年6月1日六一法令《关于改革和集中统一管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档案工作的法令》形成档案学基本术语:档案全宗就是在机关或个人活动过程中有机地形成档案材料的总和,“莫斯科公式”苏联档案学理论的发展:1935年雅捷夫《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技术》3、北美档案学1934年,美国国家档案馆成立,正式把来源原则作为公共档案管理的基础,决定档案馆的档案以文件组合的形式管理。

美国在文件管理中又分公共文件管理和私人文件管理(一般称私人文件管理为手稿管理)二、中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20-40年代)1933年“行动效率运动”史学界整理明清历史档案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促进我们近代档案思想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档案学的某些思想,是通过总结整理明清档案实践活动的经验获得的。

“档案学概论”笔记3

“档案学概论”笔记3

-<P><B>“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9章)</B></P><P>第九章名:档案学: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P><P>选:欧洲1571年的《综合报告——怎样才算一个完美的登记室》和《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2书是目前世界上报道最早的档案学专著。

</P><P>选:第一次提到档案学一词是1804年德国《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一书。

首次提出档案学应当是一门独立科学的见解是在1885年。

我国首次出现档案学一词是在35年腾固的&lt;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gt;一文中</P><P>简: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目前的见解:1、研究档案文件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及全部档案工作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

2、档案和档案工作。

3、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

4、档案、档案工作的客观发展过程及其运动规律。

5、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及其结构、功能、运动规律及与其相关学科相互关系。

</P><P>选: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应界定得更抽象、更简洁:档案现象及其本质与规律。

实质上都是指档案现象及其运动规律。

</P><P>名:档案学的任务:在研究和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档案管理的科学理论、原则、技术和方法,指导档案管理实践,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 /P><P>选:钱学森认为:在每一个科学技术部门中,都有三个层次:1、基础理论层次;2、技术科学层次;3、应用技术层次。

</P><P>选:档案学的研究范围:1、基础理论;2、档案史学;3、应用理论;4、应用技术;5、边缘性交叉性档案现象。

</P><P>选: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1、基本原理;2、基本概念;3、范畴;4、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学概论笔记第一章DA概念与DA现象简:直观描述型DA定义的优劣:P4直观描述型定义是从DA的形成转化过程与实体存在形态等较具体、直观的角度描述DA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优势:直观,尤其它指明了一个重要事实:DA大部分是由文书、文件转化而来的,其实存形态主要是过去的文书、文件。

劣势:没有从DA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作用、价值等角度去揭示DA的本质所在。

用文书等概念定义DA,存在一个逻辑错误:DA与文书之间并非空间的属种关系,而是一种时间性的继承转化关系。

凡具有直接继承转化关系的事物之间不可能有逻辑上的属种关系。

这种类型的DA定义大都出现时间较早,是人们对DA 定义认识初始阶段的产物。

简:抽象揭示型DA定义的优劣:抽象揭示型定义的认识角度与直观描述型不同,它是在后者的基础上于较晚时出现的。

它主要从DA对社会生活的根本性作用、价值等相对性角度来定义DA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大都试图揭示DA这一事物的本质特性。

优势:理论抽象度较高,有利于人们对DA本质的深入认识与揭示。

劣势:正因其抽象度高,所以难理解,确指性也差,易产生无谓的学术纷争。

填:中华人民共和国DA行业标准《DA工作基本术语》对DA的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P5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

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或:DA 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

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

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

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

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

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DA的形成过程:各种形态的具体DA,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作为DA正式保存并发挥DA作用的过程。

各种DA的具体形成过程各不相同且很复杂,从制作动机角度可分为2类:1、在被制作时就是DA,制作者有明确的DA意识,制作目的就是为了留下明确的原始记录。

形成过程较为简单、直接,只要制作出来后立即妥善保存即可。

2、被制作时并不是DA,制作者没有或少有DA意识,制作目的、动机不是时间上的传递,而是为了解决、处理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形成过程较复杂,往往需经过必要的技术处理程序:鉴定、立卷…这2种形成过程的公式:有意、无意地制作+有意的处理保存。

意——DA制作者和保存管理者的DA意识。

所以DA界有“有意识地保存备查才是DA的本质特性”和“只有集中保存起来的DA才是DA”等观点。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

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

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 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

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2、如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其不实之客观事实,也恰是由DA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

DA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假”的也是“真”的。

简:DA与信息的关系:逻辑上是种、属概念的关系。

DA是一种最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

从根本上体现着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

而信息理论认为: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没有或确定性、可靠性程度差的信息没有什么价值。

所谓“错误、混乱或不可靠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依赖、需求程度越高,对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程度也就越高。

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DA是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是信息之根——确定性与可靠性的最高体现形式和实存形态。

简:DA与文献的关系:文献一般指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内容较系统完整的信息记录。

二者的区别:1、本质即核心含义不同:这是根本的区别。

DA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文献则不论是否为原始记录。

2、文献注重历史文化价值,DA则既注重历史文化价值,又注重现实性的查考、实用价值。

3、文献内容一般较系统、完整,而DA则包括大量的片段性零星记录在内。

简:DA与文书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实存形态上的直接转化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区别如下:1、DA的实存形态不仅是过去的文书,还包括大量非文书类的原始性记录物。

文书只是原始记录性强、查考价值高且文书处理程序完毕者才能转化为档案。

2、二者的概念内涵,尤其是本质不同。

文书虽有原始记录性,但原始记录性并非文书的本质所在,也不是人们制作使用文书的根本目的与追求。

它本质上是人们处理、解决现时性具体事务、问题的信息传递工具,主要是空间的传播。

DA 的本质则是已往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物,主要是在时间上传递,让过去告诉现在,让现在告诉未来。

简:DA与图书的关系:区别:1、本质不同:DA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

图书本质上是系统知识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认识研究的结果。

2、社会功能不同。

这是由其不同的本质所决定的。

DA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可供查考…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历史。

人们看书则是为了学习系统知识,为了陶冶性情。

3、内容上的交叉重合部分特点也不同,DA中虽也有知识,但这些知识是不系统的知识片段,图书内容中虽也有对历史事实的记载,但这种记载却不是直接的原始记录,而是经过加工提炼后的系统性知识。

简:DA与资料的关系:资料是现实中与DA关系最密切的概念(事物)。

其外延有大面积重合,资料的外延>DA。

但内涵有别:资料是一个相对性、动态性极强的概念,外延极宽。

只要对人们研究解决某一问题有信息支持价值,无论其具体是什么,均可视为资料。

DA没有资料那样的相对性与动态性,DA可作为资料使用,资料却不能作为DA 看待并使用。

简:DA与文物的本质联系:二者在内涵上是最为接近的概念(事物)。

文物是有文化价值的历史遗留物,其形态主要是过去人们直接使用的实用性物品。

在逻辑上二者的内涵有部分交叉重合。

DA,尤其是重要的DA,因其既有原始记录作用,又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作用,可视为文物,并作为文物收藏。

但绝大部分文物却不能成为DA。

文物所记录的历史事实的内容信息是不清晰、不明确的。

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确定性与否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DA中的“实物DA”确立的标准也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晰性与明确性。

另一必要条件是技术上的可存性第三节档案的种类选:档案和种类是人们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的结果。

选:一般认为,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1、对档案的认识性或概念分类,即对档案的种类认识;2、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或实体分类;3、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或信息分类、检索分类。

按内容分类名:公务档案: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名:私人档案: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私人个人。

名:公共档案或官府档案:国家公务(政权性)机关形成的且被保存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档案。

公有私有指所有权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的作用这是从档案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角度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概念,它主要可解决档案的归属所有权问题。

公务档案是指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私人档案是指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私人个人。

公务档案归“公家”所有;私人档案归“私人”所有。

公有档案的概念≥公务档案;私有档案的概念≥私人档案。

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的概念有一个蹭地带不好处理:私有组织(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档案窨应算是公务档案还是私人档案。

公务档案不能仅仅理解为国家公务机关的档案,将其界定为社会组织即法人形成的档案似乎更准确些,而国家公务(政权性)机关形成的且被保存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档案,指官府档案。

名:历史档案;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丰收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名:现行档案: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简: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从档案形成时间的早晚以及档案作用角度对档案进行种类划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

历史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起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现行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档案不仅有现实作用,而且还有精神文化作用;人们保存档案,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即档案形成之后,先有现实作用,后有精神文化作用。

或者说,先以现实作用为主,后以精神文化作用为主。

决定档案是否保存的理论标准也应该是两条:现实查考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简: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的概念:这是中国档案界及社会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三个档案种类概念,但这不是一次划分的结果,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三个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