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内涵。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惯性的概念。

2. 牛顿第一定律:讲解惯性定律的定义,分析惯性现象的原理。

3. 牛顿第二定律:介绍加速度、力、质量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分析实际例子。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理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实验操作。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九、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2. 课件:教师自制的PPT3. 实验器材:用于演示实验的教具4.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十、课后作业:1. 习题:完成教材后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第一篇:牛顿运动定律教案三、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表达式;(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和对应性;(3)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分析解决动力学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合理选择研究对象的技巧. 3.德育目标:渗透物理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中,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了有关动力学问题的知识,教师也介绍了一些解题方法,但由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需要有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不能全面系统地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境,在高三复习中需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能力,在系统复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本单元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物体运动过程,掌握解决一般力学问题的程序.2.本单元的难点在于正确、合理地选择研究对象和灵活运用中学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的突破在于精选例题,重视运动过程分析,正确掌握整体—隔离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应用范围很广.在力学中,只研究物体做什么运动,这部分知识属于运动学的内容.至于物体为什么会做这种运动,这部分知识属于动力学的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支柱.我们必须从力、质量和加速度这三个基本概念的深化理解上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这堂复习课希望学生对动力学的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提问: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是否与运动状态有关?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教师概括.牛顿第一定律指明了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同时也确定了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应该明确:(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惯性大小与外部条件无关,仅取决于物体本身的质量.无论物体受力还是不受力,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也无论是做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只要物体质量一定,它的惯性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放投影片:[例1]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讨论、思考、回答:经讨论得出正确答案为:C. 2.提问: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是什么?学生回忆、回答: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跟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ΣF=ma理解、思考.教师讲授: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1)揭示了力、质量、加速度的因果关系.(2)说明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3)概括了力的独立性原理提问:怎样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如何?讨论:归纳成具体步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依题意,正确选取并隔离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3)选取适当坐标系,一般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建立方程.(4)统一单位,求解方程组.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思考.依题意列式、计算.[例2]有只船在水中航行时所受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现在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航行,若保持牵引力恒定,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为v,加速度为a1,最终以2v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若保持牵引力的功率恒定,经过另一段时间后,速度为v,加速度为a2,最终也以2v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a2=______a1.放投影片,引导解题:牵引力恒定:牵引力功率恒定:提问:通过此例题,大家有什么收获?随教师分步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也就是说加速度与力之间存在即时直接的因果关系.被研究对象什么时刻受力,什么时刻产生加速度,什么时刻力消失,什么时刻加速度就等于零.这称做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同时性,或称为瞬时性.放投影片:[例3]已知,质量m=2kg的质点停在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受到三个平行于平面的力的作用,正好在O点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个力中F2=4N,方向指向负方向,从t=0时起,停止F1的作用,到第2秒末物体的位置坐标是(-2m,0).求:(1)F1的大小和方向;(2)若从第2秒末起恢复F1的作用,而同时停止第三个力F3的作用,则到第4秒末质点的位置坐标是多少?(3)第4秒末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4)F3的大小和方向?读题,分析问题,列式,求解.画坐标图:经启发、讨论后,学生上黑板写解答.(1)在停止F1作用的两秒内,质点的位置在x轴负方向移动,应所以F1=-Fx=-ma=2(N)F1的方向沿X轴方向.(2)当恢复F1的作用,而停止F3的作用的2秒内,因为F1在x轴正方向,F2在y轴负方向,直接用F1和F2列的动力学方程所以第4秒末的位置坐标应是其中v1x=a1t1=-2(m/s),t2=2s(3)第4秒末质点沿x轴和y轴方向的速度分别为v2x和v2y,有即第4秒末质点的速度为4m/s,沿y轴负方向.限,设F3与y轴正向的夹角为θ,则有对照解题过程理解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教师启发、引深: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物体上同时作用着几个力,这几个力会各自产生自己的加速度,也就是说这几个力各自产生自己的加速度与它们各自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相同,这是牛顿力学中一条重要原理,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即:3.提问:叙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其本质是什么?回忆,思考,回答: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放投影片:牛顿第三定律肯定了物体间的作用力具有相互作用的本质:即力总是成对出现,孤立的单个力是不存在的,有施力者,必要有受力者,受力者也给施力者以力的作用.这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等大反向,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分别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相同的规律.[例4] 如图1-3-2,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被水平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则:[]A.A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总是平衡的 B.A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水平向右的C.绳对A的拉力小于A所受桌面的摩擦力D.A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选B,并讨论其它选项错在何处.放投影片: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如同一切物理定律一样,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只适用于物体的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还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理解,记笔记.三、课堂小结提问:你怎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决动力学问题?组织学生结合笔记讨论并进行小结.由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F=ma,可以看出凡是求瞬时力及作用效果的问题;判断质点的运动性质的问题,都可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是:(1)根据题意选定研究对象,确定m.(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受力图,确定F合.(3)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确定a.(4)根据牛顿定律,力的概念、规律、运动学公式等建立有关方程.(5)解方程.(6)验算、讨论.四、教学说明1.作为高三总复习,涉及概念、规律多.因此复习重点在于理解概念、规律的实质,总结规律应用的方法和技巧.2.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必须强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知识点的横向对比性.如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有什么不同?3.复习课可以上得活跃些,有些综合题可以由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讨论去解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1-3-3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A 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g=10m/s2)[]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2N时,A相对B滑动 C.当拉力F=16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 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2.如图1-3-4所示,物体m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使其沿斜面向下滑动,设加速度为a1;若只在物体m上再放上一个物体m′,则m′与m一起下滑的加速度为a2;若只在m上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m′g的力F,此时m下滑的加速度为a3,则[]A.当a1=0时,a2=a3且一定不为零B.只要a1≠0,a1=a2<a3 C.不管a1如何,都有a1=a2=a3 D.不管a1如何,都有a1<a2=a33.如图1-3-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分别放有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分别对两物体施加水平恒力F1、F2,当物体与木板分离后,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若已知v1>v2,且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A.F1=F2,且M1>M2 B.F1=F2,且M1<M2 C.F1>F2,且M1=M2 D.F1<F2,且M1=M2二、非选择题4.如图1-3-6所示,一质量为M=4kg,长为L=3m的木板放在地面上.今施一力F=8N水平向右拉木板,木板以v0=2m/s的速度在地上匀速运动,某一时刻把质量为m=1kg的铁块轻轻放在木板的最右端,不计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且小铁块视为质点,求小铁块经多长时间将离开木板?(g=10m/s2)5.一艘宇宙飞船飞近一个不知名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宇航员着手进行预定的考察工作.宇航员能不能仅仅用一只表通过测定时间来测定该行星的平均密度?说明理由.6.物体质量为m,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设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已知物体经过时间t到达最高点.求:(1)物体由最高点落回原地要用多长时间?(2)物体落回原地的速度多大?7.如图1-3-7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梯形木块A和B紧挨着并排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为使运动过程中A和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求推力F的大小.(不考虑一切摩擦)8.质量m=4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先用F1=8N的力沿x轴作用了3s,然后撤去F1,再用y方向的力F2=12N,作用了2s,问最后质点的速度的大小、方向及质点所在的位置.参考答案1.CD2.B3.BD4.2s7.0<F≤2mgtanθ第二篇:牛顿运动定律全套教案超重和失重一、教学目标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3.培养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8篇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8篇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8篇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1)、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5)、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观点,同时体会到人们认识世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的非凡勇气,不断地追求真理。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教学难点对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等教?学?活?动(一)引入教师活动:指出在力学中只研究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运动学。

研究运动合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动力学。

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用途。

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678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动力学奠基之作。

牛顿运动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进入新课1、引出错误观点——历史的回顾教师活动:马路上有一辆车,发动机坏了,这么让它运动起来?(播放课件)教师设问:车运动起来后,如果不施加力的作用,车会怎么样?继续设问:车会不会立刻停下来?教师引导:施加了力车运动起来,停止施力,车要停止;于是可得结论,要让车运动起来,就必须施加力给车,换言之: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我所推理出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课件展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力确实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学生活动:同学们意见不一教师引导:人类在认识力和运动关系的道路中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请问在认识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中,有那几位著名的科学家?学生活动:回答: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教师活动:幻灯片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教师设疑:?他们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68-69内容,并思考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他们各自的观点和所运用的方法教师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共同总结,得出这几位科学家各自的观点和运用的科学方法。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7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7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作者整理了7篇牛顿一定律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牛顿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一定律教学设计篇一[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用惯性解释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通过实验加深对牛顿一定律的理解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对牛顿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3、理想实验[教学难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一个物体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一、据生活现象思考探究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试着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是不是有力物体就能运动,没力物体就静止。

给物体一初速度,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滑动,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的运动方向跟力的方向一样吗?以抛粉笔为例3、物体的运动仅由力决定吗?抛粉笔为例4、物体什么情况下做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做曲线运动?以抛粉笔为例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什么情况下加速?什么情况下减速?以抛粉笔为例。

第一节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教案优秀8篇

第一节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教案优秀8篇

第一节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教案优秀8篇牛顿第一定律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情感目标: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

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

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最后指出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1.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

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

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

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

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

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

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大学物理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大学物理教案

1.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2.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物理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2.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5. 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物体运动、碰撞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从而引出牛顿运动定律。

2. 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1)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3)讲解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讲解惯性定律,举例说明惯性的作用,如乘坐汽车时突然刹车,乘客会向前倾倒。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速度等物理量。

(3)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讲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举例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力学、电磁学等领域。

(2)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如机械设计、建筑结构等。

5.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五、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2.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如小车滑行实验、弹簧测力计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点,纠正错误认识。
3.知识体系:通过板书、PPT等形式,展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检验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选择题:涉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旨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掌握实验方法,能够设计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
3.运用数学工具,如代数运算、图形表示等,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指导学生总结、归纳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自然规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提倡节能减排。

牛顿教案6篇

牛顿教案6篇

牛顿教案6篇牛顿教案篇1★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学中应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l、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对以后研究问题,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通过举例反复体会。

★学生分析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样学生要正确认识它,也要克服日常经验带来的错误认识,所以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实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澄清错误的认识。

2、惯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虽然学生在初中接触过,但仍有一些学生误认为“物体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有惯性”。

不理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

要解决这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慢慢接受。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案范例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教案范例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优质教案范例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1.2 教学内容牛顿运动定律的定义和背景。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范围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1.4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滑轮组、弹簧测力计等。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多媒体课件。

1.5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牛顿运动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2 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4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滑轮组、小车、弹簧测力计等。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多媒体课件。

2.5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章: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2 教学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讨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3.4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滑轮组、小车、弹簧测力计等。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多媒体课件。

3.5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物理力学教案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力学教案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力学教案牛顿运动定律【教案】物理力学-牛顿运动定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使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3.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释实际物理现象。

二、教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基本概念与计算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开始正式讲解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时,我们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使其运动起来;当我们骑自行车时,必须用脚蹬地才可以前进等等。

(二)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 定义与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静止,则会继续保持静止;一个物体如果运动,则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2. 核心概念:物体的惯性与外力的作用关系。

3. 实例引导:通过示例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从而理解该定律。

(三)讲解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基本概念与计算1. 定义与解释: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力等于所受力与物体质量乘积的积。

2. 公式与单位:F=ma,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实例应用: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力学问题,如计算物体所受合力、物体加速度等。

(四)讲解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 定义与解释: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会同时产生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物理实验或现象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共存关系,如弹簧的伸缩、火箭的推进等。

(五)练习与讨论1. 在课程的最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并通过解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检验与评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定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检验,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最新4篇

最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最新4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最新4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一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法、归纳法【教学要点分析】1.本节教材重点是围绕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议题的辨论。

人类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学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同样也要克服日常经验所带来的错误认识。

若一开始就讲方法,介绍历史回顾,指出亚里士多德错误,虽节省时间,但对消除学生由直觉产生的类似错误不利。

所以,教学一开始应先安排两个实例,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有足够时间去澄清错误认识,切实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学习伽利略理想实验时,宜采用思维点拨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3.惯性是重要概念,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正确理解是困难的。

应该在今后教学中,结合相关材料,有针对性地一一纠正。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平台、气垫导轨滑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实例讨论引入》下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㈠用手推小车,小车前进;停止用力,小车就停止。

(教师一边演示,也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焦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例1讨论应该使学生明确:小车原先静止,手推小车施了推力,迫使小车改变了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手离开了小车,推力撤去,但小车在摩擦阻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是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

㈡让足球在兰球场上、足球草地上以同样初速前进,在哪种场地上滚得更远?为什么?如果地面绝对光滑,足球又当怎样?通过例2讨论应该使学生明确:摩擦阻力越小,足球滚得越远,滚的时间越长。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公开课教案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公开课教案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定义惯性的概念解释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探讨惯性与质量的关系2.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定义加速度的概念表达式F=ma 的含义和应用分析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解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探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3. 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小车、滑轮、弹簧秤、测力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 参考资料:相关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牛顿运动定律的概念。

2. 讲解:分别讲解牛顿的三个运动定律,结合PPT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每个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归纳和总结牛顿运动定律的规律。

5. 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和理解,及时给予反馈。

1. 探讨牛顿运动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天、汽车工程等。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3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3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牛顿第必须律所讲述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础问题。

这节课学好了,学生建立了对运动和力关系的正确认识,就不容易从日常经验出发产生同历史前人产生过的相同的错误,也为学习动力学奠定了知识基础。

2.教材特点:①牛顿第必须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

②伽利略梦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梦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梦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明白梦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3.教材的重点、难点①重点:运用实验手段探索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着重培养学生探索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的基本本事。

②难点:如何用科学的观点来代替部分学生头脑中对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认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白伽利略的梦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明白梦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必须律的资料及意义.3.明白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经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必须律的理解.3.理解梦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一样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2.感悟科学是人类提高的不竭动力.三、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四、教学设计经过实验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力去推,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一段时间后撤掉该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进一步提出问题:思考“运动必须需要力来维持吗”.经过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引导:相同条件下空中飞行的足球比地滚球运动的距离要长很多,地滚球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止呢学生有的能回答出受阻力。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10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10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牛顿运动定律优秀教案

牛顿运动定律优秀教案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教学目的:1. 知道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及其推理和结论,认识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3•掌握惯性的概念,会应用惯性解释自然现象;4•通过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

重点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材处理:将教材第一节部分内容渗透到牛顿运动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并且在本 章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其思想方法,通过不断深入的理性思维引导,提升感悟认识。

课型:规律建立课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调动学生观察与思维体验手段:利用手边的钥匙做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引入:公共汽车急剎车,一位男士踩到了一位女士 ,女士很生气说:”瞧你这德性•”男士回 答:”不是德性,是惯性•”老师提问:”什么是惯性呢?”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一一引导学生体会、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使一串钥匙:竖直上抛、使其摆动、使其圆周运动,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学生观察后绝大多数答案:小球受力情况不同。

教师变换条件,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一一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力不是决定具体运 动形式唯一因素。

使同一串钥匙落体、上抛、平抛、斜抛问题:小球受力情况是否相同?答案:均只受重力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学生对比两次实验,深刻思考反思,有学生说到有惯性!教师肯定,并且强调初始状态不同。

教师引出新课题:运动学(kinematics )-—只研究物体怎样运用而不涉及运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动力学(dynamics)-—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论。

于亶肯廓,年iA tan i**于伦軸.IMI 卑邊入因構丸电速帀广it 普”槪创世Tflt 机令哗lit,喜忡★乔有即沖宅徉"dt 肝丁民丸乱寺林研訖,从戟酣L 上证叨Tfl ■卄材打挹运捕工丸;也峭许声览戛邮■臂、嵐土羊*学艸惰比册出童鼻片 北且右他孙学it 舟尸生丁许咅岳ffik /莎*学科"卅X.教师调动学生:让我们走进牛顿的世界"大自然和他的规律深藏在黑夜里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就都在光明之中”——牛顿的墓志铭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定律一一整个动力学的基础教师讲解:一个基本问题,几千年来,因为它太复杂而含混不清,这就是运动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精选25篇)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

态度。

价值观: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

生活实践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强化STS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及应用。

2.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

生活实践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师讲解:1.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历史回顾。

2.探究力与运动关系的实验:伽利略理想实验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提问复习内容:注意引导力与运动可能存在的关系,引出本章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四幅图,思考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

二、讲解及注意点阅读课本,回顾20xx年以前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介绍300年前伽利略对力与运动的探究和他的理想实验。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的不同,设计实验探究结论。

要求预习课本,注意探究的方法,明确探究实验的目的。

仪器。

步骤。

准备就绪后,教师演示实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同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强调“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总保持”和“或”的意思。

适当补充练习。

回忆以前所学,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要研究的对象。

巩固以前所学。

按要求观察课本上的图形,分析物体最终停止的原因。

了解历史上的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研究历程,体会人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树立努力学习的信心。

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

明确探究实验的目的。

仪器。

步骤。

进一步复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第一节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教案【优秀3篇】

第一节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教案【优秀3篇】

第一节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教案【优秀3篇】牛顿第一定律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伽利略理想实验;(2)惯性概念;(3)掌握的内容;(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能用解释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目标对任何现象的发生不能够想当然,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分两块内容介绍的,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

然后引入了,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法建议1、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2、适当介绍一些学史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它们的学习也是这样。

3、重点讲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4、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示例:一、历史的回顾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

(见扩展资料)2、伽利略理想实验:(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

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

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

(2)分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来的,而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科学推理,理想化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3)介绍伽利略。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高中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让学生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定义: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数学表达式:F = 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定义: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数学表达式:F = ma适用条件:合外力不为零,物体质量不变。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定义: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数学表达式:F1 = -F2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概念、意义和数学表达式。

2. 采用演示法,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牛顿运动定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惯性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原因。

2.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和意义。

3.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引导学生掌握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相互作用力的概念。

5. 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概念、意义和数学表达式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掌握情况。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宏观、惯性参考系。

2. 介绍相对论对牛顿运动定律的修正:在高速、强引力场中,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其他物理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教学目的:1.知道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和结论,认识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3.掌握惯性的概念,会应用惯性解释自然现象;4.通过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

重点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材处理:将教材第一节部分内容渗透到牛顿运动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并且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其思想方法,通过不断深入的理性思维引导,提升感悟认识。

课型:规律建立课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调动学生观察与思维体验手段:利用手边的钥匙做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引入:公共汽车急剎车,一位男士踩到了一位女士,女士很生气说:”瞧你这德性.”男士回答:”不是德性,是惯性.”老师提问:”什么是惯性呢?”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引导学生体会、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使一串钥匙:竖直上抛、使其摆动、使其圆周运动,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学生观察后绝大多数答案:小球受力情况不同。

教师变换条件,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力不是决定具体运动形式唯一因素。

使同一串钥匙落体、上抛、平抛、斜抛问题:小球受力情况是否相同?答案:均只受重力问题:为什么小球的运动过程不一样?学生对比两次实验,深刻思考反思,有学生说到有惯性!教师肯定,并且强调初始状态不同。

教师引出新课题:运动学(kinematics)——只研究物体怎样运用而不涉及运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动力学(dynamics)——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论。

教师调动学生:让我们走进牛顿的世界“大自然和他的规律深藏在黑夜里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就都在光明之中”——牛顿的墓志铭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定律——整个动力学的基础教师讲解:一个基本问题,几千年来,因为它太复杂而含混不清,这就是运动问题。

探究问题:物体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的直觉经验: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一切运动的物体必定受某物的驱动”,外力是物体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物理学》一书中认为:机械运动有自然运动和机械运动,如马拉车行驶,奴隶曳船行驶,这些运动必须要劳动者,即运动必须有外力维持,否则就归于静止。

他认为“一切运动的物体必定受某物的驱动”。

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外力是物体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

强调亚里士多德分析与认识问题的方法:根据对现象的观察、直觉推理得到结论。

提出思考问题:你是否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速度本身标志着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同学已经有足够的经验、知识、说“不”!一、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魅力回顾问题:关于力,伽利略断言了什么?伽利略认为将人们引入歧途的是摩擦力的存在。

提出假设请学生想象与思考,假如没有了摩擦会怎么样?教师随手演示,仍然使一串钥匙摆动,观察其经历——几乎摆上初始高度。

或许就是这样的观察经验,使伽利略设想了理想实验。

斜面实验——课件模拟。

引导观察和思考,伽利略理想实验经验与推论:理想条件下,小球可以达到原来等高位置;倾角越小,会运动得更远;假如水平,小球将永远运动。

设小球释放的高度不同,在水平面上的速度不同,但是没有使物体减速的原因,物体会保持达到最低点的状态(速度)运动。

推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的原因。

视频:沙弧球——在摩擦作用非常弱时,沙弧球运动距离被极大地放大了。

为伽利略——理想实验推论提供体验性支持。

视频:保龄球以强烈的势头冲向目标——多次重复,请学生寻找冲力?同时对前面协和号问题得到统一认识——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引导总结“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分歧在什么地方”?笛卡儿: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是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他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使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

二、牛顿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of motion)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引导对第一定律的深刻析、讨论:如何理解“一切物体”?不论物态如何、不论状态如何、不论什么位置——一反几千年束缚人们思想概念的教会观点——天上与地面的物体遵从不同的规律。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肯定了力的真正作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强调: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特征表现是什么?“位置”和“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速度的变化“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强调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惯性(inertia):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性质物体本身的本能。

自然界是非常“懒惰”的,本性——希望保持运动状态不变,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是物体与生据来的一种本能。

问题思考:企图保持不变,是不是不能变化?否!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本领——惯性——本能;歧途不变,能不能不变取决于是否有力迫使其改变。

问题深入:所有物体均具有惯性,是否所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本领相同?不同的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本领不同,而迫使不同的物体改变状态需要复出的努力是不同的——惯性大小不同,是什么使得惯性大小不同?深入分析与思考:研究物体的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提出速度、重力、密度、光滑等因素。

教师引导,理性思维研究分析:关于速度,引导逆向思辨——可否认为我现在速度为零,惯性为零?——可否认为我乘坐动车组飞奔着惯性增加?可否认为我对面乘客惯性为零?学生深层次思考讨论。

统一认识:惯性既然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就应该与外界条件、外界作用是否有、大小、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速度具有相对性,相对于不同参照系,速度不同,而物体本身的属性应该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

光滑——光滑是否没有惯性?强调摩擦的作用。

重力——是否在太空中、卫星上没有惯性,能否以意念改变物体状态?视频——失重,强化理解。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惯性是否与密度相关?——比较冰和石头?一冰山足可以撞坏太坦尼克号!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可以抽杀乒乓球、羽毛球,不可以抽杀铅球、保令球,撼树容易,撼山难。

这样的事例,使学生心灵感悟得到强化。

进一步:太坦尼克号已经发现了冰山,为什么躲闪不开?协和号为什么难于改变运动状态?质量大,运动状态难于改变。

三、惯性与质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 (mass) m——标量单位:千克符号 kg四、解释生活现象,问题讨论:1、最便宜的旅行方式。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自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想可行吗?答:因为地球上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的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可能相对地球绕行一周。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我们竖直上抛的物体还会落到原来的地方?而不是落在原位置的西边?现实类比:观察视频——汽车上抛球:在快速行进的汽车上,竖直抛出的物体会落回手里。

引申,思维体验:如地球突然停止转动,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2、既然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不能变化?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了,是不是就没有惯性了?注意:力改变的是状态而不是改变了惯性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物理学的基石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意义: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定义了惯性概念: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性质。

关于“对力学所需的基本概念、基本假定、对物质运动的基本观点都作了界定”的问题,鉴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暂不说明。

注意:惯性不是力!问题拓展:物体存在惯性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设想,假如物体没有惯性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惯性的利用和预防,课件撞车安全带视频,学生对惯性的感悟与体验再次得到强化,同时强化了安全意识。

认识拓展,问题: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运动第一定律不能经过实验检验,那么惯性定律为什么还被认为是一客观规律?引导认识:1、不存在反例2、近似条件——彗星运动视频:沙弧球运动、气垫导轨实验3、以其为理论依据得到的推论可以经过实践检验4、建立在实际观察和理性思维上教师展开:人类对于惯性的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一直至牛顿,经历了2000多年无数个有名无名的科学家的探索才逐渐趋向完美,而其中对伽利略的用理想实验的思想方法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努力,就像是读福尔摩斯一类的侦探小说。

在好的侦探故事中,一些最明显的线索往往将读者引导到错误的猜疑上去,凭直觉的推理方法是靠不住的”。

——《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爱因斯坦对伽利略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这个发现告送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并不总是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取。

——《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英费尔德我国远在春秋战国的“墨经”上已有惯性的论述。

在春秋战国末期的《考工论车舟人篇》中更有明确的记载:“劝登马力,马力既竟竭,犹能一取也。

”意思是说:马拉车的时候,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路,这显然是讲述一种惯性现象。

这段历史对每个学习物理并愿通向成功之路者是最好的借鉴。

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可靠事实+理论思维→理想实验课后思考问题:第一定律建立的科学方法到底是什么?(在本章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科学方法教育);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和液体有惯性(第二讲,可以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设计);亚里士多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了解有关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更多内容可以到http://61.184.119.196:8012/gzpt/xkjx/g1wl/g1wl08/unit01/kzzl.htm查找再本章结束时,要求学生写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到牛顿的感想体会。

作为本章测评的一部分。

本课的设计思想是我多年所坚持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并且不断完善,近年来引入了多媒体,提高了课程的体验与感染力。

多年来,本课有学校内外,本学科及其他不同学科的很多老师听课,给以高度认同。

可以通过以下一组问题的判断,知识巩固并且检测教学效果问题判断: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直到有外力迫使其改变状态为止错(力改变的是状态而不是改变了惯性)2、运动越快的物体一定受到更大的力作用,力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越大错3、由于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不会无故改变对4、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对5、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说明受力作用后物体不再具有惯性了错6、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要持续改变状态必须持续施加力,这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在起作用对7、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撤消动力后,最终会停止运动,这是因为物体不受作用力了错8、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的速度将会逐渐减小错9、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方向总与力的方向一致错10、只有静止和匀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错11、如果不受重力(不考虑空气阻力),向上抛出的物体将会向上做匀速运动对12、力是产生加速度和速度的原因错13、跑得快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跑得快的物体惯性大错14、受重力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在月球上受重力减小,其惯性减小错15、在宇宙中不受重力的物体,没有惯性错16、在卫星里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物体的惯性消失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