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课题: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二、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图片,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培养学生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及特征的学习

理解能力

2、通过比较东北商品农业和南方梯田农业景观,培养学生说出各自反映的地域文化特

征的应用实践能力

3、通过中外城市景观比较,培养学生说出不同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特征的应用实践能

4、通过搜集资料,探寻海草房蕴含的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域文化的含义及特征;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难点:地域文化在

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五、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政治课及媒体报刊等多渠道的学习,对“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对地域文化现象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之前的地理学习,对区域有一定的认知,对城乡景观有一定了解。虽然大多数学生来自同一个地区,但因生活环境不同,有的生活在农村,有的生活在城市,不同生活经历对不同城乡景观认识与体会不同,因此学生间存在一定学习差异,但总体上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分析能力。针对这种现状,我让学生课前进行准备,农村的学生重点观察农业景观和乡村景观,继而分析地域文化在这些景观上如何体现;对于城市的学生重点观察城市建筑景观,比较分析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景观上是如何体现。

效果分析

为达成教学目标,巩固教学效果,本节课设计了两组当堂测评练习。第一组以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剪纸为素材,通过分析剪纸反映的景观特征来推测其所体现的地域文化,难度适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学生能够通过,个别地理基

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就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建筑景观特色区分不太清楚,两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理解不够,经点播后能够理解。第二组以海南岛特色民居建筑为考查对象,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通过景观特色分析其反映的地域文化特征,学生基本都能通过。总体来看,两组练习紧扣本节课主题,学生理解与巩固效果比较好,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内容,是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的亮点之一,对于这部分新增的教学内容,除了新鲁教版之外,没有其它现行的教材,中图版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讲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湘教版必修二1.4《地域文化与人口》重点讲述文化背景与人口、中国文化与人口。新鲁教版必修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重点从三个方面展开。:是地域文化,主要讲述地域文化的含义及特征。二是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分别从农业与乡村景观、城市建筑、风格及格局、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比较,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三是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进一步增强实践性与趣味性。教材选取了大量不同尺度的区域,分别从农业和乡村景观、城市建筑景观及民居建筑风格等方面比较,既有大尺度的城市乡村,也有中尺度的城市中轴线,还有小尺度的民居、祠堂等,充分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本节课的重点是: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难点是: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地域文化的景观差异在城乡之间的体现。

本节课是新授课,课时1课时。

评测练习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

入选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

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

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

作品。据此完成「3题。1・右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dj河相间,降水均匀 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

A・川剧B •豫剧C・粤剧D・越剧

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4〜5题。

4•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黄海沿岸

5•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咼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清晰的视频、美丽的图像画面,以及“中国邮票上的特色民居”等趣味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探寻地域文化的兴趣。通过对东北平原一望无际的稻田和云南红河州层层叠叠的哈尼梯田比较,让学生理解了不同地域文化体现的农业景观不同。通过不同尺度的城市景观比较,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通过实例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调查探寻胶东海草房蕴含的地域文化,较好的践行了地理实践力。整堂课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景创设生动贴切,较好的落实了立德树人。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地域文化的含义及特征”部分,个人觉得设计活动有些过多;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上的体现挖掘的还不够;整堂课内容较多,一个课时完成所有教学内容显得有些仓促。

课标分析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必修课程地理2中的内容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地域文化对城乡发展影响深远,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浸润式的。

由于城乡景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课标要求选择从城乡景观

的角度看地域文化的影响。分析城乡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可以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第二步,找到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第三步,确定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景观的占地范围应该是这个地域范围之内的,地域单元不一定与行政区、自然区完全一致。第四步,确定景观处于城市或乡村的哪个功能区或文化区,从而判读景观是如何体现功能区或文化区的特点的。第五步,判断景观是否具有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属于地域内哪些人。确定了意义主体是哪些人,就可以知道未来该景观是被重视,被忽视,还是被消失。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我主要采用教材中的大量实例。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实例,通过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第一步,确定梯田景观的基本功能是农田。第二步,确定该景观分布在云南红河州的许多LU地上。第三步,确定梯田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有两个尺度,较小尺度的地域是红河州,较大尺度的地域是中国西南地区。第四步,确定该景观体现了红河州L1J区,乃至中国西南地区L1J区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形式。第五步,经观察判断,红河哈尼梯田景观象征着当地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梯田中的水渠系统闪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光芒。保护这样的景观,不但是当地人的愿望,也是其他地区人民的愿望,因此该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