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汇总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dd73f3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c.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汇总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4.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5.(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3.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4.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5.观察植物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尺子测量)等。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
⒉.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看到试管中(水位下降),说明水被(根)吸收了。
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不同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5.植物的根系可以分为(直根系、须根系)两大类,直根系有很明显的主根,比如(凤仙花、萝卜、油菜),须根系只有一系列粗细均匀的根系,比如(葱、蒜水稻)等。
6.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7.植物的根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称为(变态根),比如(萝卜、番薯、玉米、榕树)都有变态根。
第四课《茎和叶》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蒸腾水分)等作用。
3.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交叉)生长,能更好地接收(阳光)。
4.将凤仙花的茎浸在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横切)时会看到横切面上许多(小红点),(纵切)时会看到纵切面上许多条(红线)。
5.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生活在沙漠的(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香蕉树)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有利于(蒸发体内的水分)(松树)生活区域比较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d3ea06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3.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当种子具备了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时,就会萌发。
在种子萌发后,会长成幼苗。
幼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且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茎则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同时支撑着植物的身体。
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会开花结果。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后,经过受精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等阶段。
像蚕这样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而像蝗虫等昆虫,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鸡、鸭、鹅等鸟类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
哺乳动物则一般是胎生,比如猫、狗、牛等。
在动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的身体会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蚕在幼虫期会不断蜕皮,身体逐渐长大。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在测量温度时,要根据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水有三种形态: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水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沸腾,变成水蒸气;在冷却到0 摄氏度时会结冰。
冰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融化成水,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这些变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第四单元磁铁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
磁铁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我们可以通过悬挂法或指南针来确定磁铁的南北极。
在生活中,磁铁有很多应用,比如磁悬浮列车、指南针、冰箱门的磁条等。
第五单元电路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e0b9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7.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2.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3. 种子萌发时,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根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 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储存能量)+ 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7. 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8. 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9. 受精是指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二、电路。
1. 电是一种能量来源,可以使灯泡发光、风扇转动等。
2.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源提供电能,如电池;用电器消耗电能,如灯泡、电动机等;导线连接电路各部分,传导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 只有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用电器才能工作。
如果电路是断路(断开的电路),则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还有一种短路情况,即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这是很危险的,会损坏电源。
4. 电池有正负极,正极用“ + ”表示,负极用“ - ”表示。
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正确。
5. 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5432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3.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动物的世界- 动物的特征:动物是有生命的,能够呼吸、运动、繁殖等。
-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生活性来进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和昆虫等。
- 动物的饮食: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饮食性,如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 动物的栖息地:不同的动物有适合它们生活的栖息地,如陆地、水中、空中和树上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 植物的特征:植物是有生命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等。
- 植物的分类: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生长性来进行分类,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和食虫植物等。
-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茎、根和叶等方式进行繁殖。
- 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需要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和土壤等。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活和健康- 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健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需要正确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卫生惯等。
- 食物对身体的作用: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
- 卫生惯:良好的卫生惯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正确处理垃圾等。
- 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季节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如冬天的寒冷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第四单元:物体与材料- 物体的性质:物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和导电性等。
- 物体的用途: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如工具、材料和玩具等。
- 物体的变化:物体可以经历不同的变化,如大小变化、形状变化和状态变化等。
- 材料的选择:在使用材料时,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如金属、塑料和纸张等。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如推动和拉动物体,使物体运动或停止运动。
- 运动的形式:物体的运动可以表现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等不同形式。
- 力对运动的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如物体受到的力越大,速度和加速度就越大。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8a9ed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1.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要点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且都具有(繁殖)功能。
3、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1)用眼睛看:①肉眼观察种子颜色、形状、大小及其(显著特征)。
②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
(2)用手摸:(软硬)和(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气味)。
(4)用工具测量:(重量)、(大小)等4、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分为(胚根)、(胚芽)和(子叶)三部分。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5.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2、种植凤仙花1、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种)。
我们可以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应挑出去,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凤仙花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份)。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观察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有些植物可用(茎)繁殖后代,如(天竺葵)、(土豆);有些植物可以用(叶)繁殖后代,如(秋海棠)。
3、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且生长速度(快)。
3、根生长的方向和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的蒸发)。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6927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3.png)
4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命科学部分1. 生物的多样性- 认识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等。
-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拟态、保护色等。
- 探索生物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人体与健康- 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器官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及其功能。
- 掌握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物质科学部分1. 物质的状态变化- 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原理,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冷凝现象。
- 通过实验观察并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2. 简单机械- 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原理。
- 初步了解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平衡。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1. 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现象。
- 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初步探索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2. 大气与气候- 学习大气层的基本构成,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降水过程。
- 初步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如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的应用,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重点梳理与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3ea7c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0.png)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3,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4.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1)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2)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发育成一株植物;(3)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4)胚根:将来发育成根;(5)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5,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6.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使用测量纸袋等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7.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8.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马铃薯、洋葱、番薯等)9.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10.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向地性)IL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2.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3.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14.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15.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16.茎的运输作用实验(1)实验现象: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
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17.叶具有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的实验(1)将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d603a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b.png)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在分开子叶,然后在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3、种子的种皮能保护内部的组织结构。
4、观察植物的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式是用嘴尝。
5、浸泡一天的种子的胚芽变长。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
6、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种子外部的种皮破裂,内部的胚根和胚芽开始萌发。
7、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种子,减少水分流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形成根;子叶:为胚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我们选种子时,要选择那些丰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应该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3、种植凤仙花应该选择的季节是春季。
4、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最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是潮湿、松软的土壤。
6、播种后一般经过7到10天凤仙花的种子会萌收回幼苗。
7、凤仙花种子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泥土等必备前提。
8、播种凤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再放适量的土。
放一块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9、播种凤仙花时,凤仙花种子埋入土中的合理深度大约为1厘米。
10、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使土壤湿润即可。
11、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12、播种凤仙花时,要挑选丰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丰满的种子储备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下册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309b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c.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下册1.绿色开花植物的新生命通常起源于种子。
2.观察种子时,可以使用多种感官并进行比较,包括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手触摸、嗅闻气味和使用工具测量重量和大小等。
3.在种植凤仙花时,应该挑选饱满、未受伤的种子,并通过观察在水中的沉浮来筛选出最佳的种子。
同时,记录表、观察日记、拍照、画图和使用测量纸袋等方式可以记录种子的生长变化过程。
4.播种适宜的季节是春天,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通过制作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生长变化。
5.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
根的生长速度很快,而无论种子的种脐朝向如何,根最终都会向下生长。
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也不同,包括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6.植物的叶子平展并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叶子能够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而在叶子上套上塑料袋可以观察到蒸腾水分的作用。
不同形态的茎也有不同的特征。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
柱头能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花柱则是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的通道,子房内含胚珠,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花药内含花粉,花粉内含,花丝则支持花药。
完全花由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则称为不完全花。
两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雌花只有雌蕊,雄花只有雄蕊,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植物为了完成传粉,采用不同的方式。
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果皮能保护胚珠,使种子正常发育。
种子具有繁殖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新的植物。
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成熟时颜色由绿色逐渐变成黄色,内含约18粒黑褐色的种子,形状似桃形。
凤仙花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在发芽之后,开花之前,凤仙花有一个生长高峰期,植株迅速地长高长粗,叶子的数量快速增多。
2018最新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2018最新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8c9c36f12d2af90242e6af.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电池的电压是1.5V。
2、静电既然存在与所有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5、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6.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7.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电源(动力)、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使人触电死亡。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9.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0. 小灯泡的构造有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
11.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正负极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12、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3、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4.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15.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d9ca72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6.png)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2.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3.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5.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6.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7.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的种子,一亿粒种子重50克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Z J10.说说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Z J1.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3.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5.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6.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7.谈谈种植凤仙花的步骤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29dc3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3.png)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概述一、自然界的循环1. 水循环- 蒸发: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 凝结:水蒸气在冷却后变为液态的过程。
- 降水:水滴或冰晶从云层中落到地面的现象。
-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
2. 物质循环- 描述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 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二、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角色和功能。
2.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其维持机制。
-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命周期-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 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
2.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四、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命周期- 描述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
- 理解动物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和发展。
2. 动物的繁殖-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区别。
- 描述几种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五、天气与气候1. 天气现象- 温度、湿度、风、降水等基本气象要素。
- 云的形成和种类。
2. 气候变化- 季节变化的原因。
-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六、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密度、硬度)。
2. 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定义和形式。
- 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 描述日常生活中能量转换的例子。
七、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与实验- 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 描述如何设计和执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
2.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技巧。
八、科学与生活1. 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描述科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 理解科学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的态度。
- 理解科学伦理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以上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dbb761de80d4d8d15a4feb.png)
第一单元知识点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也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3.当物体发生摩擦时,物体表面的负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等。
摩擦后,一个物体所带正电荷数量比负电荷多,那么这个物体显示带正电。
负电荷数量比正电荷多,显示带负电。
4.两个带电物体,带有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6.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组成。
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8.电从电池正极出发,流过灯丝,再回到电池负极,小灯泡就亮了。
9.短路:导线的两端直接连在电池上,会产生电池发热现象,应立即将导线断开。
断路:电路发生中断,没有连通的情况。
10.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11.用电池盒、小灯座可以更方便地连接电路。
1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导线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1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14.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15.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16.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17.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检查法、替换法、检测法。
18电路检测器原理:连接到没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亮;连接到有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不会亮。
1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
20.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21.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情况下导电性是不一样的。
22.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3.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有的地方需要用绝缘体来做。
24.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
2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整理)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1f5d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f.png)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整理)四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整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自然界的四季变化:- 春天:温暖、植物发芽、鸟儿回来。
- 夏天:炎热、雨水多、植物生长茂盛。
- 秋天:凉爽、果实成熟、叶子变黄掉落。
- 冬天:寒冷、天空灰暗、植物休眠。
- 不同气候带的特点:- 寒带:寒冷、冰雪覆盖、植被稀少。
- 温带:四季分明、适宜农业、植被丰富。
- 热带:气候炎热、雨水充沛、植被茂盛。
- 植物的生长需要:- 光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
- 水分:水分是植物的生命之源。
- 空气:植物通过气孔呼吸。
- 养分:植物通过根吸收养分。
眼睛和光- 各种光源:- 太阳:自然界主要光源。
- 电灯:人工制造的光源。
- 蜡烛:燃烧后会发光。
- 光的传播:- 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
- 折线传播: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 光的颜色和反射:- 光的颜色: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线组成,可以通过三原色混合形成其他颜色。
- 反射现象:物体表面会反射光线,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动物及其生存环境-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拥有脊柱的动物,有鸟类、哺乳动物等。
- 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有昆虫、软体动物等。
- 动物的生存环境:- 陆地动物:包括森林动物、沙漠动物等。
- 水生动物:包括淡水动物、海洋动物等。
- 空中动物:包括鸟类、昆虫等。
- 动物的特征和适应环境:- 外部特征:动物的形状、颜色等。
- 内部特征:动物的器官、呼吸方式等。
- 适应环境:动物的特征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以上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88aad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1.png)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科学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科学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贯穿了生活、自然界、科技等多个领域,下面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 昆虫的特点和分类在这一部分中,学生们将学习到昆虫的共同特点,比如有六条腿、有外骨骼等,并学习到昆虫的分类方法,如按翅膀的形态分为直翅和膜翅昆虫等。
2. 多样的种子学生将了解到种子的种类繁多,有裸子植物的种子、被子植物的种子等,并学会通过观察种子的特点识别植物。
3. 物质的三种状态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到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的状态,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区分物质的状态。
4. 食物与健康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并学习到合理膳食的概念。
5. 颜色与反射学生将学习到颜色的形成与物体的反射有关,了解到白光经过三原色的叠加可以形成其他颜色。
6.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如植物通过花朵进行有性繁殖的过程等。
7. 电流与电路学生将学习到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了解到电流需要闭合回路才能流动。
8. 气候与天气预报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到气候的概念和天气预报的方法,通过气象仪器的观测和数据分析来推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9. 星座和四季变化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星座的概念和四季变化的原因,了解到地球公转和自转造成了四季的不同。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规律,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和实践,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世界!。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b7976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1.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自然科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三种状态-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 状态变化的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性。
4. 动物的分类- 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常见动物的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二、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 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2.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 主要的天气现象(如风、雨、雪)及其成因。
-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3. 太阳系和宇宙- 太阳系的构成,包括太阳和八大行星。
- 宇宙的基本概念,如恒星、星系、黑洞。
三、科学实验和探究1. 实验设计- 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 控制变量和实验的可重复性。
2. 科学探究- 观察、分类、推理和验证的基本方法。
- 实验安全和伦理。
四、科学、技术和社会1. 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新兴技术(如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2. 科学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个人和社区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一个概要,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差异。
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添加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具体的教学要求。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组织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1623c6e2bd960591c677e0.png)
四下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班级: 姓名: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声等都是静电现象。
3.利用电池(干电池,蓄电池)的直流电,发电厂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交流电。
太阳能工作的都不是静电现象。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5.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6.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静电现象呢?因为当物体受到干燥,寒冷,摩擦等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7.在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8.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动力,也就是电源(2)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电路中的导线的作用跟自来水管的功能相似,起着输送电流的作用。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1.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2.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所以小灯泡能够发光。
3.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直流电,家里用的电是交流电。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3V,三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4.5V。
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
6.电从电池的一端铜帽(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f726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e.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并释放出氧气。
植物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芽,通过根、茎和叶的生长来吸取水分和养分。
植物的生长还受到光照、温度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种植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命规律。
二、人类的生活环境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中,包括陆地、海洋和空气等。
我们需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污染水源和空气,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地球。
人类还需要适应各种环境,例如在高寒地区需要穿厚衣服保暖,在热带地区需要注意防晒和补水等。
三、水和生命水是生命的基础,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了解它的物理特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例如关掉水龙头、修复漏水等,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四、能量和物质的转化能量和物质都存在转化的过程,例如燃烧是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能量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
五、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各种材料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质和用途。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导电性等特点,并了解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金属可以用来制作器具和工具,塑料可以用来制作日常用品等。
六、科学与日常生活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衣物来应对不同的天气,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探索自然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的学科。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来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例如通过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调查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等,增加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总结: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人类的生活环境、水和生命、能量和物质的转化、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科学与日常生活以及探索自然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电池的电压是1.5V。
2、静电既然存在与所有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5、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6.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7.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电源(动力)、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使人触电死亡。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9.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0. 小灯泡的构造有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
11.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正负极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12、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3、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4.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15.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1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7.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8、如何安全用电?答:要保护好外面的绝缘材料。
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19、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有的开关是接触式,有的是非接触式的。
遥控开关是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
20、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21、用一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小灯泡暗;并联两个小灯泡,小灯泡亮。
串联两个电池中的小灯泡亮,并联两节电池的小灯泡暗。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一朵完整的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3、在解剖油菜花时,使用的工具是镊子,观察工具是放大镜。
解剖的顺序是:由外到内,先小心地取下萼片,接着取下花瓣,然后取下雄蕊,最后取出雌蕊。
4、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都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
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6、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南瓜花是单性花,没有同时具备雄蕊、雌蕊。
7.植物的花有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8、植物的雄蕊由花丝、花药两部分组成,花药里有花粉。
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组成。
柱头上有黏液,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的接受来自雄蕊的花粉9.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10、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11种皮和胚构成的。
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蚕豆是双子叶植物。
12、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种皮起着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子叶有储存营养的作用。
13.种子萌发时需要具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氧气)14.鸡蛋的构造中有:蛋壳、蛋壳膜、气室、蛋黄、蛋白、胚。
15、蛋白的作用: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发育成小鸡;气室:小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蛋壳:保护作用。
16、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青蛙卵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孵化出小鸡大约需要3周时间。
17、动物也有相似的地方。
许多动物分成雄性和雌性。
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和雄性动物的精子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18、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第三单元《食物》1、食物可以分为生食和熟食;食物还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荤食)和植物类食物(素食)。
植物类食物包括蔬菜类、水果类、五谷杂粮类、调味品;动物类食物包括肉类、蛋类、奶类、水产类。
2、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豆类、鱼类蛋类、奶类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4、糖类和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
富含糖类的食物是淀粉类食物。
肥肉、芝麻、植物油等食物富含脂肪。
5、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矿物质也是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所必需的。
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6.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7、食物在白纸上挤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糖类(淀粉)。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8.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食物可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9.匀衡膳食宝塔:最底层—谷类;第二层--蔬菜水果类;第三层—肉、蛋、鱼虾类;第四层—奶类、豆类;最顶层—油脂类10、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11.运动量比较大时,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手指间有一些脱皮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2.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
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13.生吃食物的优点是:可以保持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缺点是:不卫生;熟吃食物的好处是:卫生且便于消化吸收;缺点是:营养会有一些损失14.物体发霉是由于生长了一种微生物—霉菌。
霉菌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需要一定的条件:温暖、阴暗、潮湿、充足的空气、营养等。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16.观察变质的食物时要注意什么?1.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食物;2.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3.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17、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以惊人的速度繁殖。
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18、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我们可以用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做成罐头)、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19、一般的食品包装上都有: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限期限、保存条件(贮藏方法)、产品配料、净含量、厂家信息、营养成分、QS标识、产品标准号、标签认可号、生产许可证号、版权声明、商标、图案、食品广告、环保标志、口味、注意事项、食品图案、吸管孔\易撕口。
20、食品特点、包装材料、保存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21、当我们通过阅读食品包装,了解食品的原料组成、营养成分、保存方法、保质期后,我们的饮食就不再是盲目的。
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生活中常见的岩石及其特征:1)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2)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3)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4)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5)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
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6)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7)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
2.岩石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而矿物的种类非常多。
同时岩石结构具有多样性,形成的环境各不相同。
3.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4.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的岩石。
5.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近4000种。
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用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硫磺),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6.岩石和矿物有什么不同呢?矿物是单纯的一种物质,而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合而形成的。
7.矿物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从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形状等方面对矿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8.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如赤铁矿(红色)、褐铁矿(褐色)、黄铜矿(黄色)、白钨矿(白色)。
9.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具有相同的色彩。
10.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这种矿物的条痕。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11.几种矿物的条痕:自然金—黄色;黄铁矿、黄铜矿---绿黑色;方铅矿—黑色;石墨—黑色;石英—白色或近于白色;赤铁矿—樱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