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汇编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梳理一、知识点速记1.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作家创作个性。

2.独特风格的成型,乃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人类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还有人类自身的生命生产,文学属于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

4.当代文学消费具有两重性。

5.文学流派的形成的有关因素:相近的题材,相近的艺术风格和相应的文体,相近的艺术方法和技巧,相近的社会身份和社会阶层,自觉结成的文学社团,相近的理论主张。

二、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潮:指的是1917年前后兴起的崇尚民主与科学启蒙、倡导进化论历史观、推崇白话文写作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陈独秀、胡适、鲁迅、郭沫若等。

2.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在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多种文学思潮的统称,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面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及荒诞派等。

3.文学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即文学阅读或欣赏。

狭义的文学消费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三、简答论述1.风格作为文学中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东西,具有哪些特征?答案: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是指风格体现出作家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性;(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是指作家的风格从形成时起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保持基本稳定和延续;(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是指由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形成的总体上的风格差异性和丰富性。

2.浪漫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1)崇尚想象。

浪漫主义作家总是喜欢在作品中张扬主体的想象、幻想以及相伴随的情感,表现了鲜明的主体意识,从而透露出强烈的主观性。

(2)主张回到自然。

他们大都把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主张回到自然、回到中世纪的田园牧歌生活。

同时,认为人不仅是有机体,而且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3)倡导象征与神话。

他们大量采用象征手段,使平凡、粗俗的现象作为生活整体而进入文学的象征系统中。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文学的概念和定义2.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3.文学的表现手法和风格4.文学的作用和价值二、文学的起源和发展1.文学的起源和发展阶段2.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3.现代文学的诞生和变革4.当代文学的特点和趋势三、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1.古代文学流派(如诗、散文、小说等)2.现代文学流派(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3.当代文学流派(如抽象派、现实主义等)4.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四、文学批评与理论1.传统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等)2.当代文学理论(如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3.文学批评的对象和方法4.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五、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1.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2.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3.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4.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和意义解读六、文学与社会1.文学与历史、社会的关系2.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意义和批判性3.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与改变4.文学创作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1.中国文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2.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影响和价值3.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和特点4.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影响八、文学的跨学科研究1.文学与哲学、心理学的关系2.文学与政治、社会学的关系3.文学与美学、语言学的关系4.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九、文学的评价标准与传承1.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2.文学作品的文化评价标准3.文学作品的时代评价标准4.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发展十、文学的国际学科体系1.各国文学的发展和特点2.不同国家文学的交流与互动3.主要国际文学奖项和影响力4.文学的全球化趋势和挑战。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

《文学概论》考点大全文学概论考点大全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

2.文学理论的性质有三点,分别是:实践性,人文性,科学性。

3.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学理论,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四点: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充分揭示了文学的本质;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分析和考察文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四、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高度肯定的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

4.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来源有三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于文学的方法论有以下三点:一、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由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构成;二、人类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其内部存在的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认识,必须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找原因。

6.文学和文学理论,居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7.文学的作用有以下三点:一、验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三、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8.马克思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9.艺术生产的两大概念:一、广义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它既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又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二、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或者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学思想有以下三点:一、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学理论乃至一切人文科学的根本出发点二、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征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文学的未来。

文学概论知识总结

文学概论知识总结

文学概论知识总结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一、文学和文学观念1、文学整体:是指文学理论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和各个时代的文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

2、最初的文学观念:几乎包括了一切见诸于文字的材料。

现代意义的文学观念的形成是在西方浪漫主义运动后的事情。

3、文学观念的多样性:○1广义与狭义之分;○2狭义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对文学的理解着眼于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角度、而有不同的解释。

4、艾布拉姆斯研究文学的坐标: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5、艾布拉姆斯的四类文学观念: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6、中国“感悟说”文学观:用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激发了主体的感受来解释文学是何以发生的,强调文学是感受万物的表达。

例:刘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7、“模仿说”的含义(来源、形成):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世界的再造和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

8、“实用说”的含义:把艺术品主要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从事某件事情的工具,常常根据能否达到既定目的来判断其价值。

从功能角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这个思想促成了中国“文以载道”文学观的形成。

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

9、“表现说”的含义: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

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理论正是这种文学观的体现。

10、“客观说”的含义:它在原则上把艺术品从所有这些外界参照物中孤立出来看待,把它当作一个由各部分按其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自足体来分析,并只根据作品存在方式的内在标准来评判它。

11、对“什么是文学”观念产生分歧的原因:○1各种文学观的形成受到主体的知识背景和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限制;○2文学本身构成上的复杂性和发展中的多样化。

12、文学观念的共识:审美性13、狭义的文学观——审美的文学观。

审美文学观的出现,说明人们对“什么是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完整版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1.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图示,文学实际上由四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四要素分别是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他们之间具有确定的结构关系.2.意识形态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造, 根据威廉斯归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意识形态至少三层意思:第一,意识形态是指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信念体系.第二,意识形态是各种幻觉的信念体系,尤其是说位的虚假观念或意识,与真知或科学形成对照.第三,意识形态是意义和观念的一般产生过程.3.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 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 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 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4.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根底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央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5.陌生化以作者或者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 以消解“套板反响〞, 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如曹雪芹与刘姥姥6.文学材料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7.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泼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8.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9.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用,利用, 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10.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表达者讲述故事是一种语言交流行为,表达者在表达时心目中存在者潜在的接受着,这种由表达者所设定的隐含在表达动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隐含的接受者.简答与论述:一、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指什么①文学消费具有特殊商品消费性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文学艺术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二重性质.文学消费之所以不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其理由在于:首先,文学产品的消费价值对不同的消费主体来说具有不同衡量标准.其次,文学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与其中寓含的作家创造性劳动难以等价.再次.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超时空性甚至价值增值性.最后,文学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且具有再创造的性质,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的积极参与.②文学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性质从文化流通领域来看, 文学产品具有明显的商品性质,文学消费也随之深深烙下了一般商品消费的印迹.文学消费作为一般商品消费,对于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以及广阔读者有着重要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和影响.二、怎么理解“文学是一种人学〞的说法①文学的表现对象是人文学是人学对文学的一种界定.其根据在其再现和表现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是人.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文学反响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人.②文学的目的是人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必然会反映社会,反映社会,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的开展需要人的作用,这样,反映社会的文学必然会以人作为对象对社会进行再现,文学的产生来源于人的创造,文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③文学是人的自我意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文学是人学是周作人在其著名作品?人的文学?中提出.20世纪伊始,外国文学观念涌入国内. 在日本留过学的周氏兄弟受当时日本浪漫主义的影响, 当面对新文学的建设时, 提出“人的文学〞认为中国的文学是庙堂文的, 腐朽的,非人的文学, 所以要建设清新的“人的文学〞,此文章是继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之后又一重要的新文学建设文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巨大的意义.事实上,国外从卢梭,伏尔泰开始,就有着“文学是人学〞的概念,更早的是“文艺复兴〞中由神到人的转变就有着模糊的人学.如果要追根溯源,那么古希腊的原欲精神也可作为“人学〞.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大写的“人学〞,即关注现实,主要是有现实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倡导的“群体的人学〞,社会主义人学倡导一种是小写的“人学〞,强调描写个人的感悟,一时的心境,主要是社会主义者,现代主义者,以及自由主义者所倡导. 周作人早期倡导“平民的文学〞;2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就转向“小写的人的文学〞了.整个20 世纪文学,其实就可以看出文学的争夺.钱理群老先生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序中提出现代文学中“人的文学〞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问题.三、你认为“文如其人〞吗为什么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文如其人.①“文如其人〞顾名思义,即可通过文来展现人.比方李清照〔她早期的生活富裕,出嫁后与赵明诚生活更是美满快乐,所以前期多写悠闲生活;金兵入据中原时,丈夫离世,境遇孤苦,在后期便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如梦令?是李清照年轻时的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西亭畅游,这首诗表现清新淡雅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此时的李清照并没有任何压力.只管儿女情长,赏花弄月.后期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犹如在耳.这首?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②孔子曾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文如其人〞的观点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像贺铸,是一个词风和个性都非常特别的人.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能诗文,尤长于词.他既有?六州歌头?这样一首寓豪士、侠士、狂士于一体的自况生平之作,又有?鹅鹊天?这样于平静的笔端之下溢满对妻子的深情,真挚哀婉,感人深至的词,由此可见其文与人相悖.③对于文是否如其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讲文与人的立场放置于一个客观的环境看诗.对于文确如其人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人来分析他的文学创作,也可以通过文学创作这样途径来了解人的性格特征等,这样可以易于我们的学习和掌握;对于人与文相悖的情况,那么应该适当的把握文与人这一关系,将文与人的联系剖开而论, 这样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也不至于进入一个误区. 四、电子文化如何瓦解了作者的地位电子文化是以各种电子媒介为载体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的文化,比方电脑,网络、等.由于技术的进步,一种新的电子文学应运而生,它彻底改变了印刷文本的物质性,形成了极为复杂的超文本.消解了印刷文化中的理性书写主体.①首先,电子文学创造了超文本的广泛链接,使那种固定和独立的印刷文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主文本与诸多副文本的网状结构.固定的独立文本地位消失,导致了独立自主的作者地位的动摇,也就是说超文本削弱了作者的自主性.②其次,如果说多重链接打破了印刷文本的独立自足性,构建起一个文本间的相互关联的网状结构的话,那么,一种全新的分叉选择创造了超文本.较之于印刷文本的作者, 在超文本的生产中,书写带有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分叉选择也就是作者可以在更多的资源和可能性中选择自己想要的方案.当然,问题往往呈现相反的方面,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作者在不断的选择和组合时,难免产生手足无措的无能感和挫败感,因此造成超文本的碎片化和平面化.这种情况下,印刷文化时代那种自我掌控和决定性的作者主体性消失了,作者的书写看起来更像是一架机器.③线性模式的瓦解,亦即非顺序性书写的出现,他终结了印刷文化书写和阅读的线性模式.超文本的非顺序性意味着思维形式的变革,不但写作过程不在依循某种惯常的顺序,表达情节也打破了从开端到结尾的顺序,甚至作者和文本的因果关系也变得不那么确定.总之,在电子文化的超文本环境中,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印刷文体中那种固定独立的文本及其作为生产者的独立自足的主体被消解了,作者的身份、地位和功能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五、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不同①文学作品中“狭义的生活真实〞,主要指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和事,即人物和事件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练,没有经过人的大脑主观意识过滤的生活.广义的“生活真实〞包括狭义的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和科学真实.②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区别: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比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就不是生活真实中的人,他是一个猴子,但又具备人的性格与特点,有人的思维和行为.因此,说孙悟空是一个艺术典型.六、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根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更应是作为话语的艺术1. (1)形象的间接性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不直接作用于读者者的感官,却由于模糊性和多义性, 可以充分调动读者想象,使读者获得自由的审美感受.如小说的影视改编总是不尽人意.(2)表现社会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这是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做到的.(3)文学还可以借助种种艺术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绘画, 雕塑只能通过形体,电影通过动作,音乐能表现内心世界,但太抽象.2.由于话语是文学语言的存在方式,文学语言是话语:作品是作家站在某种立场进行的价值构建,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时,往往还会观察语言背后的价值立场.将文学语言看作是话语,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价值构建,正确揭示了文学语言的意识形态构建属性.文学话语的特点具有蕴藉性七、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①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即作家这种特殊的生产者.人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称为主体.只有当人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中并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具有主体性时,人才是真正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首先必须存在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创造文学产品.所以,我认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例如,巴尔扎克写出了伟大的作品一一?人间喜剧? ,那么巴尔扎克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②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文学活动与人类物质实践活动和科学熟悉活动不同,它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更具体的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虽然也是一种观念活动,但与科学熟悉不同,它主要通过对具体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 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根底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 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③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首先每一位作家、诗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不可重复的“自我〞,都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自由创造,因此他们的作品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烙下了独创性的印记,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 .不同的文学创造主体就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作品,如鲁迅和周作人兄弟,早期经常生活在一起,但写起文章来,一个沉郁、辛辣,一个平和、冲淡;一个关心民间疾苦,一个崇尚亲适趣味,他们在政治上分手之前,情趣就不一样.八、小说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讲述:有一个明显的故事讲述者,故事就是以她的口吻或声音来讲述优点:讲述是对作者隐含作者和表达者的主观介入不加限制和表达缺点:讲述具有明显的人为性,有一个表达者或隐或显地横在读者与故事之间而形成某种距离呈现:外表上看起来没有一个明显的表达者在讲述,事件、动作和场面好似都是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的优点:根据自然而然的呈现,比较容易拉近读者和故事的距离缺点:呈现那么是尽力限制和约束他们的声音在文本中出现九、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什么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审美意识形态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二者相互交织、渗透在一起,或相互融合,或相互冲突.它的性质可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加以理解.①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无功利是指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审美是无功利的,无论是作家或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审美活动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 只有在无功利目的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纯粹的审美世界.无功利的审美活动才会发现事物的美和诗情画意,才能写出文学作品.但文学内在地潜伏着功利性,由于文学是一种社会的、人性的、现实的活动和产品,文学或批判或歌颂或反映或展望社会意识形态,会产生社会的功利作用.文学的功利性是间接的,它的作用是通过无用来实现.②文学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从方式看,文学以形象感性的方式蕴含着理性.理性是指理性熟悉,抽象的思想,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思维过程和它的结果.文学创作中感性审美活动和理性活动交互掺杂,不过这种理性分析和归纳是对形象材料的思考和设想. 文学欣赏中的理性是一种审美理解,交融着审美直觉、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领悟,获得一种审美熟悉;当进行审美批评时,便进入到感兴和妙悟之后的科学理性熟悉阶段了. 创作和欣赏的感性理性双重交融均为文学形象本身的双重性决定,文学形象的特点就是感性中蕴含着理性,这种理性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理性,一般外表看不见,但它是存在的.前面说的文学中的意识形态意义、文化意义就是这种“诗的思想〞,最准确的说法是文学的意味.③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熟悉的.从态度看,文学是通过一种审美情感表达一种审美熟悉的态度,这种审美情感是好恶、肯定、否认、欢乐与痛苦.黑格尔说,情致是艺术的中央,是文学个性形象的心情,是具体感人的,但在情致中蕴含着价值和理性熟悉,二者不可别离.文学家是充满感情的主体, 他通过情感评价来熟悉世界. 有些作品看似十分客观冷静, 是“零度写作〞,似乎作者是“ 客观主义〞,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学风格的形态,他通过极隐蔽的方式,或选择形象,或借文学形象表达的方式,或借符合冷漠的文学个性本身的方式暗示一种对生活、社会、人性、文化的评价.由上述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一种从不同角度观照的双重性质: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融合,这种融合为文学的审美特征所决定.十、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举例说明〕景,是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体,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都是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 绚丽多彩的景物构成的.例如,一年四季就有不同的景像春风温暖,百花盛开,翠柳依依;夏日炎热,阳光凶猛;秋风肃杀,万物凋零,树叶纷落;冬万里无垠,寒风袭人.情,是每个有思想有观念的人都会有的.每个人都会发出一些感慨:快乐,悲伤,郁闷,思念,思念,愤怒等等.我们生活在具有丰富感情的世界中.文学作品的语言可分为景语与情语.景语,即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从这可得出,景语与情语的联系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一般说来,情与景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触景生情:人不同,景也不同,时世不同,情也就不会相同,即使面对同一景,由于时世不同,所产生的情也就大不相同.同样是咏春,身任治世太守的白居易欣赏的是西湖早春,“莺争暖树〞,“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派生机;而身逢乱世的诗人杜甫看到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片凄凉,以至见花流泪,闻鸟心惊.他忧国忧民,苦念家人,痛人肝肠;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李煜更是怕见春色,“触目愁肠断〞,每日“以泪洗面〞, 吟出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悲歌……这是触景生情,景因人异,自古如此.二是移情与景:作家、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接触外界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 借着对景物的描写将情抒发出来,于是客观景物也就带上了作家、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由于“柳〞与“留〞谐音,作者便通过对柳树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故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三是托物寄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从那烟花三月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从那孤帆远影中表达作者情深意挚的情感.作者通过对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托物寄情的表现.综上所述,景物描写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作者的感情,无论是写景的实写还,写景的虚写,都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修养等所构成的欣赏背景,它对欣赏活动起着一种参照框架的作用,一旦缺少这一参照框架,欣赏活动编号变得毫无意义。

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原是从物理学吸收而来的概念,它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的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它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二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三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情感的共振。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对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既属于文学接受范畴,又超越了接受范畴。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学概论知识点简易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简易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简易整理第1章文学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

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

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著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

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

“与心徘徊,随物婉转”。

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专科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专科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专科一、文学概念1、文学的概念2、文学的种类3、文学与语言的关系4、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二、文学元素1、文学的题材2、文学的形式3、文学的风格4、文学的意义三、文学流派1、古代文学流派2、现代文学流派3、当代文学流派四、文学发展1、中国文学的发展2、西方文学的发展3、世界文学的发展五、文学评价1、文学评价的标准2、文学评价的方法3、文学评价的理论六、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的概念2、文学批评的方法3、文学批评的流派文学概念一、文学的概念文学是指用语言进行艺术创造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它们以文字为基础,通过想象力和表现力来反映现实、表达情感、探讨思想,从而传达文化价值。

二、文学的种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有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创作特点和表现方式,反映了不同的审美追求和意义塑造。

三、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文学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它是文学创作的手段和媒介,通过语言表达作品的意义和情感。

文学作品在语言的准确、生动和精细的运用下,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四、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抒发,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悟,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文学作品具有生活的深刻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文学元素一、文学的题材文学的题材是文学创作的核心,它涉及到文学作品所述的主题和内容。

文学的题材可以是生活、历史、自然、个人情感等各种形态。

题材的选择与创作者的情感、念头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反映了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二、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形式是文学作品的表现方式,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创作特点和表现方式,通过形式的运用,文学作品得以展现其艺术魅力。

三、文学的风格文学的风格是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表现,通过语言形式、叙述方式和意境表现等方面来展现作品的独特魅力。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第一大点: 文学理论1. 文学定义和特点a.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b. 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2. 文学分类与流派a. 文学的分类方式和标准b. 主要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3. 文学审美理论a. 审美的概念和特征b. 主要审美理论的介绍和比较4. 文学批评方法a. 文本批评和作品批评的关系b. 传统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5. 文学与社会文化a. 文学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b.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分析第二大点: 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a. 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重要作品b.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的介绍2. 近代文学史a. 近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背景b. 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现代文学史a. 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主要特点b.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介绍4. 当代文学史a. 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作品特点b. 当代文学的反思和创新5. 文学与时代精神a.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b. 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第三大点: 文学作品分析1. 文学作品与艺术形式a. 不同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b.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分析2.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a. 文学作品的结构组成和层次分析b.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3.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a. 文学作品的主题提炼和分析b.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析4. 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a.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递b. 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5. 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a. 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解读b. 文学作品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分析第四大点: 中国文学概览1. 古代中国文学a. 古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瑰宝b. 古代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文学a.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崛起和发展b.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诗歌与韵文a. 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4. 散文与小说a. 中国散文的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5. 戏曲与戏剧a. 中国戏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第五大点: 国外文学概览1. 古代西方文学a.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b.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2. 欧洲文学a.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特点和作品b. 欧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美国文学a. 美国文学的发展和主题特点b. 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4. 亚非拉文学a.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发展轨迹b.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5.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鉴a. 跨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b. 文学互鉴的案例分析和启示总结:。

文学概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背诵知识点总结一、文艺创作基本概念1.文学的概念文学是指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反映人类社会生活、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的统称。

2.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表现性、综合性、历史性等特征。

3.文学形式与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内容包括人生、爱情、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4.文学艺术的分类文学艺术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5.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叙事、抒情、议论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文学流派1.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包括诗、赋、曲、剧等不同的文学流派。

2.现代文学流派现代文学流派包括现代诗歌、现代小说、现代散文等不同的文学流派。

3.文学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文学流派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三、文学理论1.文学理论的概念和分类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分析和探讨。

文学理论可分为文学美学理论、文学批评理论等不同的理论。

2.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包括文本批评、历史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等不同的方法。

3.文学批评流派文学批评流派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批评流派。

四、文学史1.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学史可分为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不同的历史时期。

2.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可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的历史时期。

3.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文学史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周期、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

以上是文学概论的重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文学概论,可以全面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流派、理论和历史,有助于深入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对于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学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概念及定义
1. 文学概念的演变
2. 文学的定义及特点
3.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二、文学的分类
1. 文学体裁的分类
2. 文学流派的分类
3. 文学作品的分类
三、文学思潮
1. 文艺复兴
2. 古典主义
3. 浪漫主义
4. 现实主义
5. 自然主义
6. 象征主义
7. 超现实主义
8. 后现代主义
四、文学理论
1. 形式主义
2. 结构主义
3. 话语分析
4. 读者反应理论
5. 心理学批评
6. 后现代批评
7. 后殖民主义批评
8. 女性主义批评
五、文学批评方法
1. 传统批评方法
2. 新批评方法
3.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4. 话语分析批评方法
5.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
6. 心理学批评方法
7. 后现代批评方法
8. 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
六、文学史
1. 中国古代文学史
2. 中国现代文学史
3. 世界古代文学史
4. 世界现代文学史
七、文学作品分析
1. 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
2. 文学作品的风格分析
3. 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分析
八、文学批评实践
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评析
2. 世界经典文学作品解读
3. 文学作品的文化批评
4. 文学作品的社会批评
以上是文学概论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1、中国古典诗论中,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著作《诗格》中首次使用了“意境”的概念。

2、文学接受的动机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3、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导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第二文本”与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之间出现异变的原因有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化欣赏能力。

5、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以称为“零聚焦”叙述,而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故事则是“内聚焦”叙述。

6、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行动元和角色的二重性特点。

7、高雅文学有时候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

8、西方的现代语言学批评的主要代表性学派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

9、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给作家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来的。

10、汉代学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乱龙》中创造了“意象”这一概念。

11、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言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片化面貌和再现客体。

12、审美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两类。

13、叙事性作品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4、抒情话语的主要修辞方式有比喻和象征、倒装和歧义、夸张和对比、借代和用典。

15、相对高雅文学,大众文学的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

16、阅读活动中的期待视野按照文学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包括个性期待视野和集体性期待视野两种类型。

17、在文学接受的发展过程中,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第二文本”往往会发生的作品形象异变、情感的异变以及思想观念的异变。

18、文学批评的一般实践包括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五个要素。

1、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文学概论》知识要点

《文学概论》知识要点
5、怎样看待“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
第四章文学发展论
一、术语:
摹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
二、知识:
1、目前探讨文艺起源通行的做法和途径是什么?
2、劳动说的基本内涵.
3、我们对待祖国文学遗产的原则.
4、我们对待外国文学遗产的原则.
四、思考题:
l、怎样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三、思考题:
1、灵感的本质是什么?灵感有哪些特性?
2、什么是形象思维?它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如何?
3、形象思维的心理机制如何?情感在其中居于何种位置?
4、想象在形象思维中的地位如何?
5、怎样看待文学创作中的议论成分?这是否违反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
6、作家的整体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4、什么是典型化?试从个性化与概括化辨证统一的角度来说明典型化的规律。
5、作家创造典型人物有哪几种方法?试举例说明。
6、何谓意境?它有哪几个方面的内涵?
7、为什么说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
8、怎样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不相一致的问题?
第三章文学功能论
一、术语: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
6、简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7、简述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8、简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9、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第七章文学作品论
一、术语:
文学作品的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题材素材
主题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
二、知识:
1、文学体裁分类的“三分法”和“四分法”。
2、“题材无差别论”。
3、“题材决定论”。
3、文学鉴赏的条件有哪些?

文学概论知识点大全

文学概论知识点大全

一、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是什么使文学作品区别于非文学作品?……是否有些根本的、突出的特点是文学作品所共有的?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理论家们一直在努力探讨解决这个问题,但成效甚微。

究其原因也不难: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篇幅各有不同,而且大多数作品似乎与通常被认为不属于文学作品的东西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与那些公认的文学作品的相同之处反倒不多。

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例,它更像一部自传,与十四行诗很少有相似之处;而罗伯特?彭斯的一首诗“我的爱就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则更像一首民谣,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很少有共同之处。

提到文学,人们一般会想到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

但若追问:文学=文学作品?则需要认真考虑。

一是没有作品诞生的艺术构思,是否也是一种文学活动?二是如果作者写完的小说、诗歌等作品没有人看,它还是文学作品吗?是否会被当作废纸?横向的差异性很大。

纵向(历时性)来看,文学观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变迁。

“如今我们称之为文学的是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人们撰写的著作,而文学的现代含义才不过二百年。

1800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书本知识”。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说:(《镜与灯》)“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

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

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

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

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

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

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文学概论必考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必考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

2. 文学的特点:言语性、创造性、审美性、社会性、情感性、历史性、综合性等。

二、文学的分类1. 根据形式分类:散文、诗歌、戏剧等。

2. 根据内容分类:文学作品可以分为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

三、文学的发展阶段1. 原始文学:口头文学、神话、传说等。

2.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等。

3. 中世纪文学:骑士文学、宗教文学等。

4. 文艺复兴文学: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等。

5. 近代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四、文学流派1. 古典主义: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精神、规范和形式为准则。

2.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感情、想象和自然。

3. 现实主义:注重描写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

4. 自然主义:研究人的本性、环境对人的影响。

5. 象征主义:强调象征和寓意。

6. 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学形式和主题进行颠覆和创新。

7.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社会、文学和文化的种种问题。

五、文学理论1. 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的意义。

2. 形式主义: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意义构成。

3. 修辞学:研究文学语言的修辞特征和修辞手法。

4. 印度诗学:又称考试齐拉善论,强调文学作品的修饰和词藻。

5. 文学批评:根据文学作品的要素和价值进行评判。

6. 话语分析: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和符号的构成和意义。

六、文学批评方法1. 形式主义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意义构成。

2.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的意义。

3. 修辞学批评:研究文学语言的修辞特征和修辞手法。

4. 印度诗学批评:又称考试齐拉善论,强调文学作品的修饰和词藻。

5. 文化批评:从文化视角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6. 心理批评:研究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

七、文学作品分析1. 作品内容:主题、情节、人物、环境和情感等。

电大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电大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电大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现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

文学可以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形式来表达感情、展示生活、探讨社会和人生等内容。

2. 文学的特点(1)艺术性: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表现出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和想象力的发挥。

(2)综合性:文学作品涵盖了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能够以多种形式和风格展现。

(3)言情激励性: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表达情感、思想,激励人们有所感悟并产生共鸣。

二、文学的分类1. 按体裁分类(1)诗歌:以抒情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体裁。

(2)散文:以散漫的方式叙述生活经验、感悟和思考的文学体裁。

(3)小说: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展现生活和人性的文学体裁。

2. 按内容分类(1)传统文学:包括历史、经典、神话等传统文学作品。

(2)现代文学:包括当代生活、社会现象、人性、情感等现代题材作品。

3. 按风格分类(1)文言文:古代文学作品使用古典、雅致的文学语言。

(2)白话文:现代文学作品使用通俗、口语的文学语言,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

三、中国古代文学概述1. 先秦文学(1)《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内容包括民谣、颂、雅、颂等形式。

(2)《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作品,以抒发原始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出深刻的个人情感。

(1)唐诗:以杜甫、李白、王维等著名诗人为代表,形成了唐诗的鼎盛时期,形成了唐诗盛唐之风。

(2)唐诗三百首:历代文人对唐诗进行整理和评选,形成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代表。

3. 宋元文学(1)宋词: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词人为代表,形成了中国古代词曲文学的繁荣时期,为宋代文学的典范。

(2)元曲: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表演的文学形式,内容多为戏剧性的词曲和音乐。

四、中国现代文学概述1. 新文学运动(1)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新文学运动成为了社会潮流。

(2)代表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图示,文学实际上由四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四要素分别是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他们之间具有确定的结构关系。

2.意识形态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造,根据威廉斯归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意识形态至少三层意思:第一,意识形态是指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信念体系。

第二,意识形态是各种幻觉的信念体系,尤其是说位的虚假观念或意识,与真知或科学形成对照。

第三,意识形态是意义和观念的一般产生过程。

3.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4.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5.陌生化以作者或者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如曹雪芹与刘姥姥6.文学材料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

7.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8.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用,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10.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叙述者讲述故事是一种语言交流行为,叙述者在叙述时心目中存在者潜在的接受着,这种由叙述者所设定的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隐含的接受者。

简答与论述:一、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指什么?①文学消费具有特殊商品消费性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学艺术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二重性质。

文学消费之所以不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其理由在于:首先,文学产品的消费价值对不同的消费主体来说具有不同衡量标准。

其次,文学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与其中寓含的作家创造性劳动难以等价。

再次。

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超时空性甚至价值增值性。

最后,文学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且具有再创造的性质,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的积极参与。

②文学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性质从文化流通领域来看,文学产品具有明显的商品性质,文学消费也随之深深烙下了一般商品消费的印迹。

文学消费作为一般商品消费,对于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以及广大读者有着重要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和影响。

二、怎么理解“文学是一种人学”的说法?①文学的表现对象是人文学是人学对文学的一种界定。

其根据在其再现和表现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是人。

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文学反应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人。

②文学的目的是人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必然会反映社会,反映社会,反作用于社会。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作用,这样,反映社会的文学必然会以人作为对象对社会进行再现,文学的产生来源于人的创造,文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

③文学是人的自我意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文学是人学是周作人在其著名作品《人的文学》中提出。

20世纪伊始,外国文学观念涌入国内。

在日本留过学的周氏兄弟受当时日本浪漫主义的影响,当面对新文学的建设时,提出“人的文学”认为中国的文学是庙堂文的,腐朽的,非人的文学,所以要建设清新的“人的文学”,此文章是继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之后又一重要的新文学建设文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巨大的意义。

事实上,国外从卢梭,伏尔泰开始,就有着“文学是人学”的概念,更早的是“文艺复兴”中由神到人的转变就有着模糊的人学。

如果要追根溯源,那么古希腊的原欲精神也可作为“人学”。

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大写的“人学”,即关注现实,主要是有现实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倡导的“群体的人学”,社会主义人学倡导一种是小写的“人学”,强调描写个人的感悟,一时的心境,主要是社会主义者,现代主义者,以及自由主义者所倡导。

周作人早期倡导“平民的文学”;2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就转向“小写的人的文学”了。

整个20世纪文学,其实就可以看出文学的争夺。

钱理群老先生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序中提出现代文学中“人的文学”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问题。

三、你认为“文如其人”吗?为什么?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文如其人。

①“文如其人”顾名思义,即可通过文来展现人。

比如李清照(她早期的生活富裕,出嫁后与赵明诚生活更是美满快乐,所以前期多写悠闲生活;金兵入据中原时,丈夫离世,境遇孤苦,在后期便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如梦令》是李清照年轻时的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西亭畅游,这首诗表现清新淡雅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

此时的李清照并没有任何压力。

只管儿女情长,赏花弄月。

后期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犹如在耳。

这首《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②孔子曾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文如其人”的观点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像贺铸,是一个词风和个性都非常特别的人。

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能诗文,尤长于词。

他既有《六州歌头》这样一首寓豪士、侠士、狂士于一体的自况生平之作,又有《鹧鸪天》这样于平静的笔端之下溢满对妻子的深情,真挚哀婉,感人深至的词,由此可见其文与人相悖。

③对于文是否如其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讲文与人的立场放置于一个客观的环境看诗。

对于文确如其人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人来分析他的文学创作,也可以通过文学创作这样途径来了解人的性格特征等,这样可以易于我们的学习和掌握;对于人与文相悖的情况,则应该适当的把握文与人这一关系,将文与人的联系剖开而论,这样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也不至于进入一个误区。

四、电子文化如何瓦解了作者的地位?电子文化是以各种电子媒介为载体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的文化,比如电脑,网络、手机等。

由于技术的进步,一种新的电子文学应运而生,它彻底改变了印刷文本的物质性,形成了极为复杂的超文本。

消解了印刷文化中的理性书写主体。

①首先,电子文学创造了超文本的广泛链接,使那种固定和独立的印刷文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主文本与诸多副文本的网状结构。

固定的独立文本地位消失,导致了独立自主的作者地位的动摇,也就是说超文本削弱了作者的自主性。

②其次,如果说多重链接打破了印刷文本的独立自足性,构建起一个文本间的相互关联的网状结构的话,那么,一种全新的分叉选择创造了超文本。

较之于印刷文本的作者,在超文本的生产中,书写带有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

分叉选择也就是作者可以在更多的资源和可能性中选择自己想要的方案。

当然,问题往往呈现相反的方面,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作者在不断的选择和组合时,难免产生手足无措的无能感和挫败感,因此造成超文本的碎片化和平面化。

这种情况下,印刷文化时代那种自我掌控和决定性的作者主体性消失了,作者的书写看起来更像是一架机器。

③线性模式的瓦解,亦即非顺序性书写的出现,他终结了印刷文化书写和阅读的线性模式。

超文本的非顺序性意味着思维形式的变革,不但写作过程不在依循某种惯常的顺序,叙述情节也打破了从开端到结尾的顺序,甚至作者和文本的因果关系也变得不那么确定。

总之,在电子文化的超文本环境中,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印刷文体中那种固定独立的文本及其作为生产者的独立自足的主体被消解了,作者的身份、地位和功能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五、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不同?①文学作品中“狭义的生活真实”,主要指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和事,即人物和事件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练,没有经过人的大脑主观意识过滤的生活。

广义的“生活真实”包括狭义的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和科学真实。

②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

区别: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就不是生活真实中的人,他是一个猴子,但又具备人的性格与特点,有人的思维和行为。

因此,说孙悟空是一个艺术典型。

六、七、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更应是作为话语的艺术?1.(1)形象的间接性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不直接作用于读者者的感官,却因为模糊性和多义性,可以充分调动读者想象,使读者获得自由的审美感受。

如小说的影视改编总是不尽人意。

(2)表现社会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这是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做到的。

(3)文学还可以借助种种艺术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绘画,雕塑只能通过形体,电影通过动作,音乐能表现内心世界,但太抽象。

2.因为话语是文学语言的存在方式,文学语言是话语:作品是作家站在某种立场进行的价值构建,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时,往往还会观察语言背后的价值立场。

将文学语言看作是话语,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价值构建,正确揭示了文学语言的意识形态构建属性。

文学话语的特点具有蕴藉性七、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①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即作家这种特殊的生产者.人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称为主体.只有当人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中并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具有主体性时,人才是真正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首先必须存在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创造文学产品.所以,我认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例如,巴尔扎克写出了伟大的作品——《人间喜剧》,那么巴尔扎克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

②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文学活动与人类物质实践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不同,它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更具体的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

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虽然也是一种观念活动,但与科学认识不同,它主要通过对具体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

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③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首先每一位作家、诗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不可重复的“自我”,都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自由创造,因此他们的作品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烙下了独创性的印记,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不同的文学创造主体就有不同的艺术格调的作品,如鲁迅和周作人兄弟,早期经常生活在一起,但写起文章来,一个沉郁、辛辣,一个平和、冲淡;一个关心民间疾苦,一个崇尚亲适趣味,他们在政治上分手之前,情趣就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