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合集下载

改革变化感悟心得体会(3篇)

改革变化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亲历了这一伟大变革的过程,深感改革的力量和魅力。

在此,我想就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改革的背景与历程1. 改革的背景改革开放,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

当时,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政治体制僵化等问题。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中央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2. 改革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下列举几个重要阶段:(1)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逐步放开价格、利率、汇率等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

(2)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3)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社会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

二、改革变化的感悟1.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一过程中,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通过改革,我们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社会进步。

2. 改革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敢于担当,勇于突破。

只有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改革不断深入。

3. 改革需要持续创新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确保改革成果持续发挥。

4. 改革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改革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改革开放成就与反思

改革开放成就与反思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反思毫无疑问,在过去半个世纪的世界改革史中,我国的改革无疑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并且最成功的,创造了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完善,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今天的世界地位,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前无古人、规模空前的探索和实践。

当改革开放的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思想,中国30 多年来的改革是在高一脚低一脚、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中走出来的。

“摸着石头过河”摸出了门道,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今天,我们总结其历史经验,在于继续坚持改革的方向,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对于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改革,不断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把握好改革开放新政策新措施出台的适时和适度。

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体制改革的关系。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

例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以及公共治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减轻新阶段的发展性压力,需要进一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

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1 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改革阻力将随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增强渐进式改革以传统计划体制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实行由易到难、逐步过渡的策略。

这种改革方式并不马上触及经济体制的难点问题,并不立即破坏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制度变迁对经济的推动也使绝大多数人得到了实惠,这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使改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改革的风险。

同时,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政府也容易控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能够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并校正自己的行为方式,为改革的不断深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使中国改革得以稳步持续推进。

然而,对改革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的刻意回避,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能够自动得到解决。

恰恰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难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而不是像许多人理解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容易解决。

因为非常明显,改革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个在量上不断累积的过程;同时,在产生这些问题的领域中,有可能成为改革对象的经济主体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找到了许许多多应对改革的对策。

事实上,由于这些领域通常就是传统体制的“堡垒”,相关人员是传统体制的受益者,改革导致的利益损失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并促使他们接近或已经达成公开与不公开的利益同盟。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4、先做后说
首先,“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其次,不搞强迫,不搞运动。 最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总之,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显著特点和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因。一方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 制,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部类的流转而优化资源 配置;另一方面又使无自生能力的企业在体制转型过程中 继续得到保护不致崩溃。



观点:过分强调“渐进式改革”,会陷入“转型 陷阱” 1 、渐进式改革是一种妥协式改革,造就了一批 利益集团 清华大学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称,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渐进式改革的优势, 但现在看,一个渐进式改革的国家陷入转型陷阱 的危险会大大增加。”所谓“转型陷阱”,是指 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 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 定型化。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1、俄罗斯“休克疗法”失败 俄罗斯于1992年开始实行所谓的“休克疗 法”:即通过短期阵痛乃至“休克”,迅 速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实现向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轨道的转变。 “休克疗法”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连续6年 的负增长,1998年的GDP比1980年缩水 了70%;社会动荡不安,甚至 出现炮轰议会大厦、 取消宪法的流血事件。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2、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 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 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 。 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 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 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 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 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俄罗斯

政府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无偿赠送。经有关专家评 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1.5万亿卢布,人口是 1.5亿,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 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 动,已是1992年10月,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 双高档皮鞋,无偿私有化成了天方夜谭。此计不成, 又生一计。低价卖国有企业,结果,大批国有企业落 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 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 又无权参与决策,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 愈下。(《俄罗斯经济改革:休克疗法曾让俄付惨重代》


6、激进式改革实行紧缩货币的宏观经济 政策,来管住货币放开价格,通过牺牲增 长来加快改革,而渐进式改革则兼顾改革 与发展,在经济改革中实行以经济稳定快 速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做大 国民收入的“蛋糕”,来减少改革的阻力。 7、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差别不仅 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政治和意 识形态方面。

(3)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和经济改革中心 环节的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效益不高,活 力不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 着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整体效 益的提高。 (4)分步的非均衡推进的改革,造成了 体制内各部分之间,如国有经济与非国有 经济,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沿海与内地, 城市与农村,经济与政治的矛盾和摩擦。
二者的差别



1、激进式改革强调理性设计、强制变迁,而渐进式 改革则充分利用了自发性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基层单位 的创造精神,提倡大胆创新,大胆试验,摸着石头过 河。 2、激进式改革是对旧的利益结构的根本性改造,而 渐进式改革则不一步改变旧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 不首先触及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而是在不破坏正常 的经济秩序的前提下,逐步放松控制,由易到难,稳 步前进。 3、激进式改革强调整体推进,一步到位,而渐进式 改革则是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推进的战 略,分部门、分地区、分企业各个突破,分布推进。

关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几点理解

关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几点理解

又具有先进的现代化意识的统治者领导的在社会上 进 行 的 自上 而下 的变革性 活动 。在 改革 中最 困难 同 时也最重要的任务不 是如何破坏 旧有 的制度与秩
不好, 不但不能促进改革 , 反而会使社会陷入更深层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0 ( 作者简介 ] 李志 亮( 1 9 8 7 一) , 男, 山东昌邑人 , 山东师范大学政 治与 国际关 系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
J u n . 2 0 1 3
Vo l - 3 6 No . 3
第3 6 卷 第3 期
关于我 国渐进式改革的几点理解
李志亮
(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 摘要 ]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 国在政 治、 经济 、 文化 、 社会 等方面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 关键在 于实行 了渐进 式改 革。实行 渐进式改革是 由改革的 自我 完善性质决定的 , 和改革的全方位 目标吻合 , 体现 了改革的实践 经验诉求 、 强政 府 自主性 改革诉求 、 利益协调诉 求。具有符合我 国人 口众 多的基本国情 、 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需要等明显优 势, 但 同时也存在受客观环境制约等弊端。需要我们不 断总结经验 , 将 渐进式改革和快速变革相 结合, 和 自主化改革 相结合 , 注重 以增量改革促进 存量改革 , 使 体制外改革不断推 进体制 内改革 , 促进政 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结合 , 从 而
我 国走 过 了三 十 多年 改革 开 放 的辉 煌 历程 , 取 得 了丰硕 的成果 , 经济实力 、 文化 实 力不 断 增强 , 政 治 民主化进 程不 断推进 , 人 民生活 不断改 善 , 综合 国 力、 国际地 位 、 国际影 响力不 断提升 。总结三 十多 年

简论中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

简论中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

简论中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是一条从国情出发的“创新制度变革型”改革道路,其重要特征,就是改革过程的渐进性。

渐进性改革是指改革过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而不采取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

对比前苏联和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激进式改革方式以及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败,我国的渐进性改革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的一条创新型发展道路。

改革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1)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2)先沿海改革,后内地改革;(3)先体制外改革,后体制内改革;(4)先企业经营权改革,后企业产权改革;(5)先价格双轨改革,后价格并轨改革;(6)先企业改革,后政府管理改革;(7)先商品市场改革,后要素市场改革;(8)先经济体制改革,后其他体制改革等。

中国的渐进性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并构成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主题内容。

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目标,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1.渐进性改革的起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是渐进性改革道路的起点。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21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开始偷偷地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队的粮食产量。

党中央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及时地加以总结和推广,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统分结合的农村经济新体制。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在改革中的伟大创造,它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全国改革的序幕。

农村改革不仅解放了农村被束缚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引发了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2.渐进性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的探索和发展。

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国有企业改革最终走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

国有企业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开始参与和适应市场,以放权让利、抓大放小为主线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发展与反思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发展与反思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发展与反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举世瞩目。

30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和当代世界注意的焦点,无疑,中国的改革创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典范。

对于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已经引起国内外特别是经济学界的广泛兴趣,人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作出解释,不乏真知灼见。

其中广为人们所接受的,是认为中国实行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并且人们常常把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同苏联实行的激进“休克疗法”相比较,由于改革后果的巨大反差,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往往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和称赞。

但是,随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问题。

由此,人们对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认识和反思也越来越深刻。

一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已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一艰难曲折的“新的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形成和成熟四个阶段。

1.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是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起点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自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就成为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起点。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在改革中的伟大创造,它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全国改革的序幕。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21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开始偷偷地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队的粮食产量。

党中央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及时地加以总结和推广,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统分结合的农村经济新体制。

农村改革不仅解放了农村被束缚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起来,1983年以后,私营企业也得到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慢慢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硕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发了人们日趋普遍的关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可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口纷纭,熟悉相距甚远。

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切产生踊跃的作用。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慢慢和局部的制度调整,聚沙成塔,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进程中维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加。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但这一经验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是不是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战略具有价值,既需要进行深切的理论探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

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做法来熟悉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和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非清楚。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要求人们依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斗胆试、斗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更正。

此刻回过头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贯穿于整个中国改革进程的重要思想,也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依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

建国以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虽然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已经不能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需对其进行改革。

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的,坚定的。

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成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富民强国。

国企渐进式改革道路之反思

国企渐进式改革道路之反思

质是公有 制、 国有经济与市场经 济能否结合 、 如何结合 的问题 ,
始终围绕 着政府 、 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 的逻辑而展 开。从理论
上看 , 渐进式改革本 身就 是一种“ 次优” 的制度变 革方式 , 因此 国企渐进式改 革在 取得瞩 目成 就的 同时 也产生 了不少经 济社
迈入一个以产权改革为核 心的制度创新时期。
2 国企 改 革 攻 坚 的 突破 、
会问题和隐患 , 并加大了后期改革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

国企改革的 目标确 定之后 ,0世纪 9 2 0年代基本是 国企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 企 渐进 式 改 革 的 历 程
2 世纪 8 年代中后期 , 制度经济学传人 中国并逐渐 兴 0 0 新
起 。同新 古典经济学相 比 ,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 制度变迁 过程 中 的“ 如伺变 ” 出了简洁 而有力的解释 , 给 为中国正在进行 的制度 变革提供 了有 力的理论 支持 。新 制度经济学认为 , 制度变迁对
设施 、 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 “ 公 ,非公有 制企 业在投 融资 、
企业改革在全 国范 围内正式开始 。8 年代中期以后 , 0 国企改革
开始探索所有权和 经营权相 互分离 ,先后推行 了利润 留成 、 利 改税 、 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多种经济责任制形式。 18 从 97年开始 , 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国企的主要经营形式。19 年 1 9 2 0月, 的 党
长 的经 济变化具 有重要作用 , 期 而且有路径 依赖 的特征 , 这也
是理解最 后结果的关键 。而渐进式改革是理解 我国 3 0年改革 开放重大成就与现存问题的关键 。
中全会明确提 出 : 用三年左右 的时 间 , 大多数 国有 大 中型亏 使

【精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精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

【关键字】精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与经验论文作者张宇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经验在于,它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因而,必然要在自发与自觉、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体制内与体制外、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改革模式是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历史文化传统及特殊的改革路线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但在这种改革方式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改革的性质与改革的方式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和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分析都是围绕着过渡的方式而展开的,他们把改革定义为市场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考察两种改革模式之间在过渡方式上的差别。

例如,把激进与渐进归结为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前进、是整体推进还是单项突进、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是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改革的实质、特征、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

这些看法虽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过渡经济的某些重要特点,但似乎都难以真正揭示经济转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它们都回避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改革的性质和目标问题。

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改革目标的,离开了改革的目标与过程,改革的成本、收益和路线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

社会制度的变迁绝不像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在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寻求成本最小的改革路径问题,相反,它是在无数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过程。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摘要:渐进式改革是计划经济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分阶段、有序地推进改革,即循序渐进地改革。

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不采用全部推倒重来的改革方法,而是完全保留原有金字塔等级结构,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变革。

关键词: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经验,问题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它是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转型。

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或基本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确立的,新体制的建立是通过不断试验逐步形成的。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简而言之,中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

中国经济改革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公有与非公有、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寻求平衡和协调,在稳定与发展中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因此,在总结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探索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时,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并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内在根据、具体形式、主要后果和一般前景。

归根结底,我们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框架内,市场化改革能不能持续推进下去并获得最后的成功。

2024年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2024年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2024年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202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5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共产党坚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深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动改革进行到底。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对这次改革进行到底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下,改革不能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改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不能让改革成果仅仅为少数人所享受。

2024年的改革进行到底,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改革还要以提高体制机制效率为核心,打破各种体制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次,改革必须坚持全面推进。

改革要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满足于点滴的改进。

2024年的改革进行到底,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多个领域的改革。

这些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推动改革进行到底的整体力量。

比如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了权力下放、决策规范、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改革,使政府更加听民意、负责任;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市场化、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方面的改革,使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再次,改革必须坚持阶段性、渐进式进行。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阶段性目标,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2024年的改革进行到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改革还要注重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的改革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些改革着眼于当前的问题,又注重长远的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最后,改革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和差异化发展相结合。

改革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2024年的改革进行到底,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各地在改革中探索新路子、找准新方向。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体改革开放同步,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其影响,也推动着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历程,体现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规律性和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秩序性。

由于我国的改革不同于前苏联、东欧,他们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国体政体的根本改变,而我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所以我们是在原有基本社会制度、基本国体和政体基础上对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

这种模式的改革就必须以保持政治、社会的稳定有序为前提,所以秩序性就成为中国式改革的特殊规律性和成功的关键。

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1978~1988年10年间从扩权到承包,都是小步谨慎的改革;为保证改革的秩序性,中央历来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国民承受度。

2.探索性和求实性。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一场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探索是前无古人、无所参照的事业。

因而,被邓小平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既要达成“过河”的目的,又要把“摸石头”的探索性和求实性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我们必须在探索中谋求前进,在不断发展、拓宽我们的改革视野的同时,将改革的思路切实的落实到改革过程之中;第二,改革过程的每一步都要经过谨慎考虑才能实施,选择的改革方案要可靠、落实,措施的执行要“踩对”、“踩实”,所以改革的步伐要“踩稳”,稳重求进。

3.逐步深入性。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既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进行,又要一步一步深化改革。

在制定改革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把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要使改革事业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后一步要比前一步更接近最终目标。

为此,要处理好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1978~1992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拨改贷到承包制的渐进式探索性改革,其阶段性目标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一步步增加企业活力,是稳中求进,逐步深化,直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找到了能使企业彻底成为独立经营、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制度环境。

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的立论

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的立论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认为: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

首先,让我们明晰相关概念。

当代中国,主要是指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以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基本矛盾。

渐进式改革,即在工业化和相对完善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其特点是: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目的是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

那何以见得当代中国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呢?理当以其是否有利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

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优点不言而喻:(1)改革循序渐进,社会震荡小,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环境得以创造。

(2)改革循序渐进,改革与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得以正确处理。

(3)改革循序渐进,改革经验,改革新路子得以总结和开拓。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为突破口,遵循农村到城市改革,沿海到内陆开放的时序特征和结构布局渐进拓展。

从农村到城市,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革浪潮汹涌澎湃;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开放步伐矫健向前;从行政命令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如火如荼;从改革实践到改革经验,从理论总结的时俱进,每一步改革都深思熟虑,每一步改革都稳健有序,每一步改革都成就巨大,每一步改革都理论发展。

无可否认,渐进式改革目前确实存在诸如一定时间内的贫困差距、可控性通货膨胀等过程性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无法掩盖它本质的优越性,先后有序、轻重有别、整体配套、相互衔接的渐进式改革,使得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内陆和沿海、经济和政治等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如此种种,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的事实呼之欲出,你难道可以否认吗?同样的,我国政治乃至社会的渐进式改革道路依然坚定,依然循序渐进,依然稳步前进!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改革方面显示出来的强大优越性与创造性无一不有力的论证我方的观点:即当代中国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 有何区别?
为什么说过分强 调“渐进式改革”, 会陷入“转型陷 阱”?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纷纷启 动经济改革。当时主要有两种改革思路: 以迅速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特征的 “激进式改革”,和在时间、速度和次序 上有选择的、分步走的“渐进式改革”。 前者以俄罗斯“休克疗法”为典型代表, 后者则主要指中国的经济改革。
二、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区别


两种改革方式的主要区别是:
1.在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上,激进式改革往往是先搞改革、 后求发展。而渐进式改革则是既搞改革、又求发展,把改 革与发展结合起来。 2.从“破”与“立”的关系上看,激进式改革往往是“破” 字当头、先破后立,首先彻底破坏计划经济体系和国有制 度,然后进行新体制建设,而渐进式改革往往“立”字当 头、先立后破,在改革过程中于不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 制的同时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在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的 情况下不断减少指令性计划。 3.从速度和推进力度方面看,激进式改革往往重视速度, 力求速决,而渐进式改革则往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历程


2、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 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从安徽、四川 的包产到户开始,成功后向全国推进 。 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安徽进行全省范围 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28省市取消农业 税,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 对外开放先是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启动, 然后分阶段地向内陆和边远地区推进。

一、渐进式改革的背景


2、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获得腾飞 市场化导向的中国改革,不是对国有企业 进行私有化的“改造”,不是否定、抛弃 社会主义的“改向”,而是对计划经济体 制进行“创造性破坏”——通过发展非国 有经济,大力培育和发展起一块“新体制 经济”,推行“渐进式增量改革”,然后, 再以“改革的增量”激活“存量”,从而 实现整个体制的转轨。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问题

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问题

浅析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一、引言中国渐进式改革是在承认传统体制的合理性的条件下,以市场化为根本目标而实行的逐步推进、双轨过渡的独特的制度变迁过程。

从1978年迄今,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就已经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

以下的几个方面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具有关键性意义:(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

经过20年的深入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独立的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

在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许多关键性部门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人们通常把制度变迁分为两种类型,即自上而下的强制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改革特征和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纯的强制性变迁,而在于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在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改革精神。

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事实和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经验表明:以高度社会化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组织和有调节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推动和自上而下的协调组织,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的适度干预是不可低估,自觉性和自发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三)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中国渐进式的改革的成功不是仅仅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取得的,而是实行了体制外推进和体制内改革相结合。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单纯从国有经济改革入手推进市场化会面临障碍,如企业难破产、政企难分离、社会负担过重等,而从体制外进行市场化则可以暂时绕过这些难题,减少改革的阻力。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特征和成功经验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这种渐进式改革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深入研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主要特征和成功经验,对于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改革;渐进式;成功经验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几乎都会涉及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

“中国模式”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力量。

“中国模式”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在此笔者仅就“中国模式”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走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首先,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改革过程的渐进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封建主义存在了几千年,尽管中国已经彻底推翻封闭落后的封建制度,但其残余影响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很大阻力。

比如,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封建小农意识对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束缚;传统计划经济搞“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对以追求竞争、效率为主要内涵的市场经济规则的抵制。

这些保守思想、势力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速度,因此,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是始终贯穿整个中国改革历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次,我国进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开创性,无规律可循。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制度前提下,对一些具体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变革和优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

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摘要:中国经济改革是解决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的必然要求。

渐进式改革是学界关于中国改革特性达成的一个共识,而采取此种改革模式却是取决于以下原因:过宽的“制度鸿沟”、高度专用性的“人力资产”以及“制度记忆”的“缺失”。

由于“渐进式改革”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至很多艰难和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遗留下来。

在渐进式改革逻辑下,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的推动是缺乏效率的。

由于政府具有合法强制力,当自发的市场力量导致利益目标分散时,政府能有效地聚合各种价值取向,平衡利益冲突,减少改革成本,使市场化进程顺利推进。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需要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模式,但在理论和实践中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障碍。

关键词:中国;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6x (2008)06-0029-06莫翔(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1)收稿日期:2008-10-25作者简介:莫翔(1978-),男,云南保山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一、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分析(一)改革必要性的制度经济学诠释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中国市场化道路的性质是什么?对于上述问题,中国经济学家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然后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性质及决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不过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对过渡过程的研究还是不够的,就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言,首先应该回答的是,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不行了?一些经济学家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视阈对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

总体上,这些理论上均认为中国传统集权体制是一种交易成本很高的制度安排,而造成这些高交易成本的原因却在于:领导人与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权利与责任义务的不对等;个人损益与社会损益的不一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摘要:中国经济改革是解决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的必然要求。

渐进式改革是学界关于中国改革特性达成的一个共识,而采取此种改革模式却是取决于以下原因:过宽的“制度鸿沟”、高度专用性的“人力资产”以及“制度记忆”的“缺失”。

由于“渐进式改革”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至很多艰难和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遗留下来。

在渐进式改革逻辑下,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的推动是缺乏效率的。

由于政府具有合法强制力,当自发的市场力量导致利益目标分散时,政府能有效地聚合各种价值取向,平衡利益冲突,减少改革成本,使市场化进程顺利推进。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需要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模式,但在理论和实践中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障碍。

关键词:中国;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6x (2008)06-0029-06莫翔(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1)收稿日期:2008-10-25作者简介:莫翔(1978-),男,云南保山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一、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分析(一)改革必要性的制度经济学诠释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中国市场化道路的性质是什么?对于上述问题,中国经济学家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然后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性质及决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不过首先假定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对过渡过程的研究还是不够的,就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言,首先应该回答的是,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不行了?一些经济学家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视阈对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

总体上,这些理论上均认为中国传统集权体制是一种交易成本很高的制度安排,而造成这些高交易成本的原因却在于:领导人与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权利与责任义务的不对等;个人损益与社会损益的不一致等。

旧体制的低效率,一方面是由于事实上产权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契约执行的困难(这主要体现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过高代理成本)。

产权的模糊性并不仅指每个社会成员切实感受到的权利的模糊,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在公有制下,社会成员没有退出权,结果当事人无法惩罚违规者,以致违规行为蔓延,这是公有制低效率的关键原因。

一些经济学家还通过对人民公社和合作社经济绩效的比较分析来支持上述结论,发现合作社由于社员被赋予了退社的权利而获得了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从契约执行的角度看,如果把计划经济体制看做是一个多层委托代理关系,那么每一层都会导致代理成本,委托代理层次越多,体制的总代理成本就越大,换而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中初始委托人(老百姓)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每一级工作人员)的工作努力水平会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和公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递减。

事实上,此类分析模型就是对产权观点的一个正式证明。

此外,模型本身又进一步揭示出了产权理论应用的一些条件:当事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危害程度与公有经济的规模直接相关。

这也预示着公有制规模的缩减有可能弱化其低效率程度。

(二)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渐进式改革一般而言,学术界关于中国改革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中国实行的是一种渐进改革的模式。

从时间上看,渐进性表现为改革方案的逐步推广和到位的过程。

从空间上看,渐进性表现为一种增量改革。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实行“体制外”改革,即旧体制不变,在旧体制以外成长出一块新体制。

第二,在旧体制内,通过改变原有契约方式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2008年11月第6卷第6期Vol.6No.6Nov.2008年11月2008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6卷第6期打破现状,改变分配契约,允许农民和企业在完成计划任务以外可以保留一定的剩余,或者改变雇佣契约,允许“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

第三,试点改革,即政府允许某些地方、部门或企业试验一些新制度,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形成一个可以普遍推行的改革方案。

第四,计划权利的赎买。

新制度的资源需求和旧体制的资源控制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计划特权的定价机制,利用特权寻租必然要浪费稀缺的资源,为避免这种浪费,一种办法是承认现有的权利格局是合法的,然后允许拥有权利的人自愿交易权利,此即所谓“计划权利交易”或“买入型交易”,实际上就是对官僚阶层手中的权利的赎买过程。

另一种办法是当旧体制下计划权利和计划义务分离时,有权利方向义务方支付以换取义务方的同意,此即“买入型交易”。

(三)中国实行“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原因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改革的初始条件将是决定改革路径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要寻求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就离不开对中国改革之初约束条件的分析。

第一,过宽的“制度鸿沟”。

主张“激进式变迁”的人常说:“你不可能分两次跨过一个鸿沟”此话似乎有道理,然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个鸿沟有多宽?一个国家在选择制度变迁方式之前,完全有必要来度量一下新、旧制度之间“鸿沟”的宽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当然应该鼓足勇气,一跃而过。

如果这条鸿沟远远超出了一个人能够跳过的极限,那么仍坚持一步跳跃,便有“落沟”而丧生的危险。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面临着一条过宽的“制度鸿沟”,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在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动力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两种体制下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习惯都大相径庭。

在这种情况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越快,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就越强,如果这种冲击的强度超过了社会承受的极限,那么社会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为此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换句话说,为了取得改革的成功一个社会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而这种成本的数量取决于现行经济制度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即“制度鸿沟”)以及制度变迁的速度,如果“制度鸿沟”越宽,变迁速度越快,对社会造成的冲击越大,则变迁的成本也就越高。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制度变迁方式选择的第一个标准,即制度变迁方式的可行性与“制度鸿沟”的宽度密切相关。

如果“制度鸿沟”较窄,那么变迁引起的冲击和成本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长痛不如短痛”的“激进式变迁”方式是可取的。

反之,如果“制度鸿沟”过宽,那么经济制度的剧变将在短期内给社会造成强烈冲击和巨大的成本,使政府和老百姓都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渐进式变迁”方式是可取的。

这也是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高度专用性的“人力资产”。

制度选择总是在一定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无论什么制度都是由所有参加人创造出来的。

因此,在原有制度下的所有资产中,人力资产(这里的“人力资产”是指企业家、政府官员以及劳动力的能力、素质、技能以及他们的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等。

)将在制度变迁时代中处于所有资产转换的中心,人的素质最大程度地决定了制度变迁的环境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人不仅是启动制度变迁和决定制度变迁的可变因素,而且也是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

一方面,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对物质资产的处理和重新分配(尤其是在新制度下更有效地利用它),要靠人力资产去完成,原有制度契约关系的瓦解,新关系的确立,以及制度机构的重组都取决于参与的个人和团体的决策。

而另一方面,在不同制度下,人力资产的特性是不同的,在指令性计划体制中,人力资产主要是由计划经济所决定,具有塑造、分配、单一、指定、管制、服从等特征。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人力资产具有个人适应、选择、多样、调整、自由、竞争等特征。

因此,制度变迁首先要求人力资产随之转化,制度创新究竟有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的制度组合与人的因素是否相匹配。

就此而言,可以说没有什么因素比人力资产更能确定制度变迁的前进方式了。

几十年的中央计划经济产生并给中国留下了奇怪的“制度遗产”:从对资源、技术和信息的指令性分配,到适合中央计划经济需要的高度专门化的人力资产。

在所有的这些资产中,人力资产的分配和使用是最不合理的、最不恰当的,不对人力资产进行深刻的改造,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健康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

我们可以取代物质资产,可以复制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但没有人(新人),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转。

然而,对人力资产的综合而又深刻的改造,只能渐进地完成,虽然有可能一下子完全出现新的物质资产,可是一夜之间替换人力资产则是不可能的。

因为要把计划经济中高度专门化的人力资产转化为适用于市场经济,和提高它们的潜在价值,是一个不断需要摸索和花费更多时间的过程。

第三,“制度记忆”的“缺失”。

通常,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保留着对某种制度和行为的记忆:即他们今天的利益与他们过去经历的某种制度和行为相关。

一般而言,制度记忆具有私人属性,不能转让。

对于制度变迁而言,“制度记忆”的重要性在于,这种已经融入人力资产的制度记忆能为推进制度创新提供制度和行为上的线索。

当制度变迁具有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或制度记忆时,制度变迁的进程要顺利的多,因为“制度记忆”有助于减少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因素,提供有关制度演进的关键性因素。

相反,当制度变迁缺乏这类可利用的“制度记忆”时,制度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重新探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制度安排在决定和实施时往往会遇到怀疑和犹豫,继而迷失方向。

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建立市场制度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过程,在中国人的大脑中几乎没有关于市场制度的“记忆”,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必然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这也是决定我国经济改革“渐进式”模式的客观原因之一。

(四)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结和反思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主义而非激进的大爆炸或休克疗法的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了双轨制;中国的改革是分步进行的,集中于制度革新,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产权进行改革,通过保留剩余的方式激励农民;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试验的形式,允许部分地区或部门率先改革,成功之后再向全国或全行业扩展,例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初始条件对于改革方式的选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采取了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避免出现大的冲击,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概而言之,中国渐进主义模式的特点是最小化政策贯彻执行的成本,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最小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阻力,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试点方式逐步推动改革。

中国是采取渐进主义模式获得改革成功的典型案例。

当然,中国能够采取这种模式的首要前提是国内政治稳定,可以支持改革初期的双轨制;其次,中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允许从事私有经济活动之后,私有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部门。

然而,“渐进式改革”的另一个结果是,由于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致使许多结构性问题被遗留下来,主要包括:私有化、金融和贸易自由化;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这里有国内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问题,产生了宏观经济周期,也有开放带来的不稳定性,中国的汇率制度、债务市场都面临挑战(这些机构性问题的核心集中在国有部门,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国有银行主要将贷款带给了国有企业,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