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天空

合集下载

想象,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想象,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想象,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想象的天空有多高?想象的大海有多深?想象的世界有多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任意驰骋,尽情遨游呢?一、想象朗读,体会内涵积极丰富的想象,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相当多的篇幅都可以让学生想象、朗读,边读脑中边出现一幅幅画面,既可帮助理解,加深体会,又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自我领悟的境界。

例:教学《秋姑娘的信》中,教师指导学生品读时这样设计:读了秋姑娘的信,你感受到什么?小动物们会怎样想呢?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你们能读出秋姑娘对大家的关心吗?赛读、评读。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由“画外人”变成“画中人”。

在情境中学生记忆的仓库打开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激活了。

学生凭借这些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尽现画面,再通过朗读,把平面文字变成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在轻音乐中逐渐清晰起来。

从而体会到了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读出了感情。

二、想象创新,激发热情1.想象说话,互助互学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学习活动必须充满童趣,必须以儿童的方式进行,必须是体验型的。

教学中要创设机会让学生想象说话,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心情拓展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读书说话,尽情地倾诉心声;让学生大胆地解放大脑,大胆地放飞想象,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

想象说话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学完《家》后,我这样设计:其实,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想一想,小组内交流,然后说给大家听。

(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想象说话里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理解,而正是这些独特性里蕴涵着创新的意识。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三门峡市育才小学张慧萍作为小学教师,从教已有十八年,当了十八年的班主任,接触了很多家长,而最近几年听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孩子不学习,真没办法呀。

在学校,学习中,玩耍时,我时时观察学生,研究学生,我感到现在的孩子,出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充足的营养,有全家六七个长辈的关心与爱护,他们聪明健康、活泼可爱,是极其幸福的一代。

可在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需要老师的督促,家长的逼迫。

是孩子不爱学习么?还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孩子们的成长。

也许是物质生活的影响,也许是父辈未实现的夙愿,也许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全部的希望,总之,百般呵护的孩童一进入小学的大门,衡量孩子的好与坏便只有了唯一的标准--学习成绩。

学生成绩考差了,老师会找家长谈话,责其督促孩子学习,提高成绩;学生成绩考好了,老师在班中表扬,加红花。

孩子回到家,今天考试100分,父母喜笑颜开;今天考试考差了,父母倍加责难。

久而久之,我们的眼中只有孩子的成绩。

孩子的理想、孩子的责任心、孩子的快乐与健康、孩子的内心是否幸福……这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

试想,一个没有梦想的孩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一个没有快乐心态的孩子,他会喜欢枯燥的学习吗?他有学习的动力吗?即便有了成绩,他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吗?人生的道路短暂而又漫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因为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多年来,作为班主任,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契机,希望能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都能成长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人。

成长需要梦想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能飞多远。

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辉煌。

学习之余,我给孩子们讲莱特兄弟幼时飞的梦想,促使飞机的诞生;周恩来总理上学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成就的是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毛泽东主席1956年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雄伟的三峡工程巍然屹立,见证梦想的实现。

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作文

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作文

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作文还记得在一次教研活动上, 大家讨论的主题是“课堂上如何让学生配合, 上出成功的课”。

与会发言的老师各抒己见, 慷慨陈词, 无不流露出对成功课堂的渴望, 同时也道出了对“学生不配合”的无奈。

搁笔沉思, 回想起我自己的课堂, 不也出现过这种现象吗?那天, 我上的是《桥之美》的新授课, 在布置预习时我只是要求学生读熟课文, 解决生字词。

课前, 我绞尽脑汁搜集了许多桥的图片, 我想, 通过让学生朗读品味课文的优美语句, 再结合观察这些与之匹配的图片, 学生都会感兴趣, 课堂气氛一定活跃, 甚至是不好收场。

可事与愿违, 任凭我如何声情并茂地分析语言的美点, 如何引导学生如醉如痴地欣赏精美的图片, 寂静的课堂、呆滞的眼神还是让我些许失望。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 他们并没有真正走进这篇美文, 并没有用心去领会我的良苦用心, 与我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 而整个课堂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

上完这节课, 我的心情降到了冰点, 抱怨学生“一点儿也不知道配合”、“激而不发”、“对牛弹琴”……所有能想到的词语几乎占据了我的整个脑海。

失败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败后不知道从何处爬起。

我重新整理散乱的思绪, 改变了俗套的教学常规。

上课前, 我让学生预习时自己搜集桥的图片, 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为每幅图片配上解说词, 学生们成了小小解说家, 而默不作声的我只是陪伴孩子一起欣赏与聆听。

在这节课上,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 有许多同学的解说词都是背诵下来的, 还有一些同学搜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提到的, 但在他们看来同样具有美感且是难以割舍的桥的图片, 为之配上了非同凡响的解说词。

学生们酣畅淋漓地讲解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陶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他们是那样地无拘无束, 他们是那样地自由自在, 竟完全忽视了我的存在。

这堂课, 既让我出乎意料也让我深刻反思, 一节课成功与否难道只取决于学生配合不配合吗?我若有所思, 曾经的抱怨不再拥有, 反而对学生是刮目相看。

培养自学能力,给学生一片广阔天空

培养自学能力,给学生一片广阔天空
的 基 础和 统 一 的 目标 。 三、 让 学 生 自己巩 固学 习成 果
尝试从 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

识时 , 他们就会 聚精会神 听讲 , 开动脑 筋 言。在评论交流过程 中, 孩子们写作 的兴 高。 此外 , 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留心 生活 、 关
注生活 的良好 习惯 , 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
时, 我根据教学内容 , 精心设计 , 做 到少而 精, 选取代表性强 , 点一通百 的习题 , 作业
束缚 , 自己有 了 自主权 , 绝 大多数学 生能
教学 的最 终 目的 , 不仅是 “ 学会” , 更 重要 全弓 I 导学生的思路完成课堂教学 , 甚至在 十分艰 巨而重要 的任 务 , 也是提高教育质 量的关键。 因此 , 在课 堂教学 中, 把学 习的 主动权 交给学生 , 让学 生掌握 自学的 “ 钥 匙” , 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 课前预 习 自学讨论 巩固 减轻课业 负担 重视作文 自我 生讲 出所谓的答案 。 其实这些做法很不利 生丧 失 了求知 的欲 望 , 成为老 师的 “ 应声

指 导学 生做 好 课 前预 习
预 习不 仅能让学 生 自觉 主动地提 前 了解学 习内容 , 更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 , 这种 习惯的养成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 提高。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在上 复 习课 复习课文 内容 时 ,这 种 感悟 。学生 自己有一本《 点滴集》 , 专门用 方 法是 最 常用 的。 我们 的课 堂是 4 O分 来记录每天生活 中的点点滴滴 , 这并非作 业, 现 在却成 了学 生们 的习惯 , 生活 的一 部分 。这 一方 法不仅 为写作积 累了素材 , 让他 们有事可 写 , 有话可说 , 更重要 的让 学生 留意 了身边的事 , 身边的人 , 身边的 物, 感受到了生活 的五彩斑斓。 古人 云 : “ 善学 者教 师安逸 而功倍 , 不 善学者教 师辛苦而功半。” 在教学 中, 学生 是学 习的主人 , 教 师应千方百计地把学 生 加到各种学 习活动 中去 ,自己去看书、 去 思考 、 去发现 问题、 分 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 从而掌握 自学方法 , 提 高 自学 能力 , 探 索 知识的规律 , 为今后 的发展打 下坚 实的基 础。在教学工作 中, 我将把如何 发展学生

给学生一片自信天空论文

给学生一片自信天空论文

给学生一片自信的天空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

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因此,现如今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需要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

谁充满自信,谁就领先一步成功。

而现在有些中小学生却产生了与自信形成强烈反差的负情绪——自卑。

上课不敢发言,不敢自我肯定,怕遭到同学讥笑,怕看老师冷眼……从而学习每况愈下成为“学困生”。

久而久之,家长说:“没出息。

”老师也说:“朽木不可雕”。

如何帮助这些缺乏自信的学生走出黑暗,找回自己头上的那片蓝天,回到同学中快乐的生活便成了我们教师研究的课题和责任。

以下是自己的一些作法与同行商榷。

1.捕捉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位学生总有闪光的一面,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一点带面,促进其全面发展。

如我班有个叫庞佳华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较慢,是班里的学困生,开学初在班里举行的帮扶活动中,没有同学自愿帮助他,他比较孤立、不太合群。

这使我大伤脑筋。

一天文体活动课,班里的一位同学呕吐不止,别的同学都捂住鼻子纷纷走开。

而庞佳华同学却一声不响地把呕吐物打扫干净了。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我对全班同学说:“庞佳华同学看到同学有困难,主动帮助,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也要发扬这种精神,谁能帮助庞佳华补习功课呢?”大家都纷纷举手。

后来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他的烦恼、孤独、不安逐渐淡化,他的学习劲头足了,成绩提高了,自信心也找回来了,人变得开朗起来,他终于融入了班集体。

另有一个叫黄明俊的学生,由于有口吃的毛病,加之他比较散漫,同学们都看不起他,安排座位时没有人愿意跟他坐。

表面上看他大大咧咧的满不在乎,但实际上在他的内心里是很自卑的。

忍受着同学的冷落,如果此时老师也对他漠不关心,那他对自己还会有什么信心呢,因此我从不冷落他,因为他个子又高又结实,在学校举行运动会时我让代表班里参加了径赛,结果他一人蝉联了年级组的25米往返跑和60米跑冠军,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同学们欢呼着拥抱他,一向大大咧咧的他此时却憨憨的笑着,我想此时在他的内心里一定充满了自信。

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鹿泉市山尹村镇龙凤湖小学梁彦昕一个好的班集体,没有学生的自主的管理,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体制,进行自主教育。

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让他们在自己的天空下健康成长。

自主教育能成功地实施,不仅能让老师感受到教育的轻松、快乐,也能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一、大家一起定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才能有章可循。

我们的班规、班约是这样制定的:开学初,先由学生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然后小组讨论,拟出草案,再在班上讨论、修订,最后确定下来。

大家定班规,比起服从别人制定的班规,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如学生自定的班级公约中有:放学后把凳子放到桌子底下扶正摆好;在校园内见到老师要问好;鼓掌欢迎来我班听课、讲课的领导、老师、同学;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制造矛盾,闹不团结等等,非常具体细致。

学生自定的规矩,学生更能遵守。

具体化了的道德要求成了他们规范言行的“班级法律”。

在此基础上,还征得学生同意,提出“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班级口号,制定了“衣着整洁仪表美”、“和谐可亲心灵美”、“爱班爱拼精神美”、“热情互助大家美”的“四美”班级公约。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制定、主动执行,角色的换位更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同时也促进了班级文化的蓬勃发展和班级的和谐发展。

二、大家共同管班级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处于被动管理的位置,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

实践证明,把管理班级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行之有效的。

一是给学生选举权。

在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总是由教师挑选、任命。

尽管他们品学兼优,组织能力也较强,但是这种师选班干部的体制存在着隐患,群众基础不够稳固,不但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反而会滋长他们的优越感,形成自以为是、好教训人的陋习。

给学生一片创新的天空

给学生一片创新的天空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 争论 ,可谓色彩斑斓。教 师对学生 的质疑要提倡和鼓励 ,使 学生逐步 做 到敢说 、爱说 ,甚至提出跟教师
不 同 的想 法 。 二 、展 开 丰 富 想 象 ,培 养 创 新 思 维 新课标特别强调在发展语言能
啊! ”有 的说 : “ 看到 了草原上 我 的羊群 、牛儿 ,感 受到了作者初入 草原的欣喜和久立 四望后 的陶醉 。 ” 有的说 : “ 我看到了一望无垠 的大 草原 , 那里空气被净化 了 , 天空更明 净 了。还有 的同学说 :草原 的美是 ” “ 老舍 爷爷 为我们带来 的,他写得太 美了 , 不仅用了许多关联词语 、 四字 词语 , 而且运用 了比喻 、 拟人 的修辞
后又请学 生将想到 的、感受到 的用 自己的声音 朗读 出来 ,这时他们个
个兴趣盎然 ,都摇 头晃脑地有感情 诵读起来 ,仿佛 自己已经置身于一 碧千里的草原之中 。 在学生 自由读 、个人读 、齐读 之后 ,我 问道 : “ 你现在有什么感
受 ? 同 学 们 纷 纷 举 手 回 答 ,有 的 ” 说: “ 我太 爱草 原 了 ,草 原。 由于学 生担 当的是黄 盖这一 重要角 色 , 自 然不愿被 “ 手下 ” 问住 , 于是他 们相 互补充 , 争相 回答我的问题 , 从而完
全弄 懂 了这 个计 策 的周 密 巧 妙之
处。
手法 ,不仅使 寂静 的草原富有 了生 机活力 ,而且使我们深深地爱上了 这里 。我现在真想奔 向内蒙古大草
智 育
广

向,要引导学生对位置领域进行探 索, 对位置事物进行想象 。 教师在教 学 中 , 在重点情 节 、 点障碍 、 要 难 精 彩感 人等关节 处设置 “ 卡” 让学 关 ,

为学生撑起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

为学生撑起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

2010.09文学教育巩洪州大家都知道,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是缘于牛顿发现了苹果落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是缘于瓦特发现热蒸汽顶起了壶盖;一个孩子把苹果切成两半后发现苹果的核心是五星状的,缘于孩子不是纵向切而是把苹果拦腰切成了两半。

当我们为他们的发现鼓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我们简单机械地将结论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是让学生内化知识、充分想象、超乎寻常地去发现与创新?很明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作为语文老师应义不容辞为学生撑起一片语文自主学习的天空。

一.确立学习目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我国学者董奇、周勇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我监控。

”自主学习目标可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事先计划与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调节、修正、与监控。

可以说自主学习也就是建立在以上三个方面上的,所以,目标又可以分解为学期目标、模块目标、和课时目标。

一般情况学期目标由老师制定,在新课前把目标告知学生,使学生学有方向,但是实际上,有些智力较好的学生可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学习目标。

根据目标,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这样就可达到自我指导学习这一目标。

学习评价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要能自我评价,找出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异,然后能调整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调控学习策略,从而寻找出学习语文的最优化途径。

为培养学生的监督和控制能力,确立以下目标:1、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记好语文课堂笔记,整理好语文错题集,记好阅读写作笔记;2、课前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能质疑解疑,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阅读教学大纲推荐的国内外名著;经常写心得体会;4、一周一篇自主写作练习;5、一周做一份综合试卷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并对照目标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也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摘要: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贯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基本职责就是自主学习。

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能够快乐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学生教育主体主导点拨知识经济陶行之在武汉大学讲学时,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放在桌子上,又在桌子上放了一把米,然后按住鸡头强迫鸡吃米。

可是鸡只叫不吃,最后他又把鸡的嘴巴掰开把米塞进鸡嘴里,但是公鸡奋力挣扎还是不肯吃。

这时陶行之先生放下公鸡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自己吃起米来了。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要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一、让学生主动探索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

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

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

其次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

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我让学生结组互提问题,互相解决,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提出疑难问题,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

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要当好导演1、注重情感交流。

打好亲情牌老师全心全意爱护每一位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和学生心心相印,时刻关注每位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怀;学校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许多重要的活动积极邀请家长参与。

给学生一片自由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由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

”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是没有区别的。

据说,当年还因为这封刊登了的来信,引发了一次大范围的讨论,做为母语的汉语教学,我们当然的认为应该是相对轻松的一门课。

可在现实中,语文老师普通却感到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很难交出一份完美的答案。

这封来信,无异对我们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反思。

学生为什么会讨厌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呢?显而易见,他们不是不喜欢课本以及语文读本中优美的词语段落。

而在于平时,我们在教的过程,相当然的习惯于对课本例文当成孤立的阅读材料,只是为了理解而进行“结构、意境、特点。

”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知识进行“肢解”分析。

学生们在学的过程中始终在机械式的注解,背记中进行,那么文章的精髓又有何美感可言呢?《语文课程标准》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列为阅读教学第一学段目标。

那么我们在教与学中又去如何释放学生的自主空间呢?首先,古人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在教的过程,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读懂文章内容,加上体验,感悟,潜心会文,读出情感,形成自己对课文独到的理解和认识。

这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文章之意,然后才是老师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出面将知识点和主要意思从中进行点拨,让学生在文中的疑惑,在老师的引导下“茅塞顿开”。

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对自己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而这种兴趣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动力。

我们也欣慰的看到,课文初中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同时代紧紧的挂钩,增加了语多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老师要在教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章味道。

再次,我们常说,课本是基石,那课外读物无疑便是肥活的土壤,尝若一个人基本功再扎实而不从外面吸收营养成份,那对于“成材”来说,岂不是天方认错谈?因此,在俯课本的同时,为什么不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们进行轻松自由的自主阅读呢?在《读书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先生也有妙论:“什么叫做真正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读,这都叫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

给学生一片自由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由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由探索的天空摘要:创新教学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教学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间,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引导和监督,这样,学生才能在探索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满载而归。

关键词:自由;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探索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教学要创新。

而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突破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属于自由的领域,因此我们还应还学生自由,引导促进学生参与,充分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第一、创设自由氛围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

1.留足时空,让学生自由探索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而不是教师费力不讨好的“满堂灌”,学生更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如果课堂上只是老师在不停的讲,学生除了回答“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之外,似乎再无事可干,那么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永远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更不用说什么创新了。

所以老师的素质提高就势在必行,因为给学生营造自由探索的空间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少讲、精讲。

学生能自学会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不讲。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也就是说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创新的、想象的、思维的、动手的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自由的时空中启迪灵感。

例如:学生的实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工具材料一般四人一套,辅导老师少,实验课的质量难以提高。

因此我在每班都培养几个实验能手,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先做实验、重点辅导、多练习,直至规范熟练、快速准确,然后在实验课上让他们帮助老师辅导和检查。

给学生一片自由而安全的实验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由而安全的实验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由而安全的实验天空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王莲说起创新教育,我们会立即想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格等等。

殊不知,创新不单是一种智能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境界,还是一种人文氛围,一种教育环境。

而这一切,都能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有所收获,我们应该很好地运用各种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来实践创新教育。

曾经有人在初中生中进行过一项调查:平时什么样的学习途径让你觉得有兴趣,结果依次是:实验课、电脑、体育课。

这充分说明实验课在学生的心中具有重要地位。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一片自由而安全的实验天空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呢?一、呵护学生的自信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我们的课堂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学生们学会了看教师的脸色行事,学生在精神上没有足够的自由与安全可言。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氛围中才能进行。

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奇异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一切对于学生心灵的塑造是极其重要的,不仅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信,还会让他们在实验环境中不断激发思维的火花,真正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以及培养科学实验的品质。

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很多学生对实验感兴趣,认为很好玩,很有意思。

在初中第一次实验课上,学生一开始进实验室的时候,什么都想放到显微镜下去看,包括头皮、头发等,这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把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实验对象上,重点观察实验对象,如果引导得法,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假如教师在课上不注意引导,任由学生自由地做实验,往往会使秩序混乱:一部分学生在动手,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看热闹。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_教育教学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_教育教学

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摘要】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但现如今的地球环境已经出现了危机,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正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环境出现危机与我们所受到的环保教育缺乏有关。

正所谓,教育要赶早。

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孩子环保教育。

对于当代的幼儿教育,我们也应该尽早的将环保意识灌输到幼儿的脑海中。

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然而没有环保意识就必然不会拥有环保的行为。

本文就重点研究如何在幼儿的教育与生活中,给予幼儿环保的意识,让幼儿在最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环保,懂得环保,知道珍惜身边的环境,给孩子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关键词】环保教育幼儿教育环保意识1引言现在的地球,生存环境岌岌可危,造成这样后果却正是我们这些具有控制地球能力的人类。

人们过多的去追求自身利益价值的实现,却在追逐的过程中忘记了:如果有一天我们生存的环境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我们的追逐还是否真的有意义呢?造成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因为教育的疏漏,学生们上学学的都是一些科学文化知识,都在了解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可是这些观点中太少包含如何爱护我们的家园,或者这种爱护家园的意识太过薄弱。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幼儿时期就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让环保意识根深蒂固扎根在每个未来希望的幼儿心里。

也就是说,对于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2让环保意识萦绕在幼儿的生活中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增加幼儿环保知识。

一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在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如在“6·1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幼儿外出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中色、形、声的美妙,产生对美好环境热爱的情感。

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

针对四、五月份沙尘暴天气,让幼儿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并通过对比,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从而,教育幼儿减少废物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给学生一片碧蓝心灵天空

给学生一片碧蓝心灵天空

给学生一片碧蓝的心灵天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心理成因,爱的缺失,家庭的不当教育方式引发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关爱送温暖,通过培养兴趣活动,疏通引导排障碍。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如何让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同享一片蓝天呢?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就比较多,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 爱的缺失引发心理的抑郁。

这类留守孩子大多是单亲家庭,也有贫困家庭。

他们被寄放在别人家,物质上无法与同类儿童相比,精神上也无法享受到父母的爱。

久而久之,变得孤独、消极,对人和事物缺乏兴趣,既不愿主动去接近别人,也不愿接受别人帮助,经常独处。

陆伟(化名)是我们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原本天资聪明,活泼可爱,还画的一手好画。

可在父亲、母亲外出打工以后,性格变得孤僻、消沉,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总是低着头走路,除了上厕所,几乎不出来活动。

简单粗暴引发心理的偏激。

这类学生的父母大多脾气暴躁,习惯“命令式”教育,一旦不从,便棍棒伺候。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萌生出反抗意识。

而一旦父母外出,这种反抗意识便充分表现出来。

我校曾转来一位新生,上学没一个星期,几乎和全班同学都打过架。

原来他母亲去世较早,父亲赌博成性,平时不管不问,偶尔管一回,不是拳打就是脚踢。

后来日子混不下去了,他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才把孩子转到我校,寄宿在外公家。

溺爱引发心理的放纵。

受“四、二、一”综合症的影响,这种情况在留守儿童中比较普遍。

这类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父母在家娇生惯养,要什么给什么。

孩子有了错,父母却百般袒护,姑息纵容孩子。

这种过分的关怀和爱护,无形中就养成了孩子任性、自私、懒惰等不良习惯。

生理的发育引发性的困惑。

13~15岁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对自身的变化往往一无所知,甚至产生恐惧和羞涩心理。

婷婷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去年,父母双双南下打工,留下她和体弱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

给学生一片创造天空论文

给学生一片创造天空论文

给学生一片创造的天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化学是对学生进行的化学启蒙教育,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特别是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

不论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首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

化学实验的全过程应包括:明确实验目的(质疑提问),进行实验操作(设计实践),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写出实验报告的一系列活动。

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在学生经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思考之后做出的书面报告,完整的记录了化学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这是对化学实验的再认识过程,促进了学生从理论到实验再从实验到理论的充分结合,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因此实验报告的书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技能,还能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得出自己的体会和结论,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升华,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善总结的科学素养。

书写实验报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图形和化学用语等多种表达能力。

书写实验报告,还可以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各种化学教材基本都配备有学生实验报告册,这些实验报告册一般已将实验内容和步骤给定,实验现象也只是留下几个空格而已,学生只需简单地填写不多的文字就可以了。

这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却无助于甚至有害于学生受到完整的学科训练。

这种传统的实验报告只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并不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预料以外的现象进行探究,导致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

学生往往敷衍了事,不重视记录实验现象,不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思考理论与实验的关系,照抄教材或互相抄袭现象严重。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周二和大家一起看了视频《大师来访》,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外教育方法的差异。

著名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来华访问,并与中国同行探讨“青少年作曲家项目”,上海少年宫精心挑选了五个学生与大师同台交流。

为了激发和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音乐,纽约爱乐乐团的几位名家与孩子们做互动游戏,用音乐和旋律相互沟通,相互熟悉。

随后,学生们在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中开始了自已的第一次音乐创造,在一片自由的天空中任凭思绪肆意翱翔。

纽约爱乐乐团的几位名家对他们的“作品”没有嘲笑,没有否定,而是非常配合地与学生们一遍遍地合奏、修改,不时给以热情的鼓励。

三天之后,学生们的作品都成熟了,并在上海大剧院进行了成功的演出,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孩子们兴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

看到这里,我以为这会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学生们会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或许在他们之中就会出现一个中国的作曲大师。

然而,在视频的最后,当其中一个小女孩拿着自己的作品请求少年宫的老师给予指导时,老师却用一种不屑的口气说:“你没有学过作曲,不知道什么是配器,和声,曲式,等你把这些都学会了,再开始创作吧。

”小女孩眼含泪花,拿着自己的作品默默地回到了座位上。

看到这里,我想所有的人感到的肯定都是一种心痛,这个不负责任的老师扼杀了一个幼小心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了她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这个视频客观反映了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反映了中外教育方法的差异。

国内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填鸭”和灌输的过程。

老师传授知识,学生一味接受。

老师不会因为你跟不上而停止,也不会浪费时间来给你做练习。

而国外,老师讲课通常都不会太久,他们关注的是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他们会让学生做练习,然后拿问题找他们。

他们还会鼓励学生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兴趣有了,学习也就不难了。

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时时反思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不让他们背着沉甸甸的包袱,使他们学得愉快而有兴趣,这应该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灿烂和新奇,体验到自由、探索的精神,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

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随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让学生自己找水喝,遵照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执教《沉与浮》一课时做了一些尝试。

一、情趣欣赏,质疑导入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大自然是美丽而神秘的,学生对奇妙的自然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观看大屏幕,给学生播放关于大自然的影像资料。

这一环节这样处理是为了利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

这个时候提问学生:“看了影像资料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很多想研究的问题,这时我加以点拨,适时出示三个小思考题,很自然地由思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玩中探究,获得新知玩是孩子的天性。

看着实验桌上这么多的实验用品,学生早已经按捺不住了。

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你们喜欢做实验吗?想不想玩儿?那我们一起来尝试一种新的玩法。

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的感觉。

用其他浮着的物体也试一试,在玩的过程中,看看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话音刚落,学生就玩了起来,尽情地用这些浮着的物体做实验。

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出来:“把这些东西按到水底再轻轻松手时,感觉到水里有什么东西向上顶手”……事实让学生信服,他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浮力的存在,而且知道其方向是向上的。

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

三、自主设计,探究新知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形成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根据这一精神,在教法选择上我极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新知。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水的浮力,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和谐社会,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现代化教学。

古今中外的教育专家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

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

新课标针对此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育学院也提出“三段六步”的教学模式。

魏书生老师更是奉劝老师们管住自己的嘴,把课堂留给学生。

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自由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

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

如此一来,教师个人水平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

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

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

给学生一片个性张扬天空

给学生一片个性张扬天空

给学生一片个性张扬的天空今天的音乐课内容是学习四拍子指挥图式。

当我在黑板上板书时,突然“咚”的一声巨响,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我转身一看,只见蒋琦(化名)满脸笑容地摔坐在地上,头动“尾巴”摇,凳子被摔躺在一边。

我气冲冲地走到他身边,真想当场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转念一想,平时上课捣蛋批评他,他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不如……我灵机一动,若无其事地走到他身边说:“蒋琦,摔疼了吧,来,老师扶你起来。

今天,我们五(4)班要开个演唱会,老师邀请你来当指挥,愿意吗?”顿时,全班安静下来,学生先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转而又嘀咕起来:“什么?让他当指挥?”“他自己都唱不好,行吗?”……我看了看大家,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全班逐渐安静下来,可大家还是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

此时,蒋琦倒有点不好意思了,只见他将信将疑地看了看我,说:“真的吗?老师,我,我不行。

”“怎么了,害怕了,你刚才不是舞得很好吗,只是舞的幅度太大而摔倒了,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大家用掌声欢迎他。

”在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中,蒋琦慢慢地走上台,认真地站在讲台前,俨然一个小指挥家,可他却不知从何下手。

这时,我悄悄来到他身边,对他说:“你先和同学们商量一下,制订一份活动方案,好吗?”没过几分钟,演唱会的初步方案便在蒋琦的布置下完成,在大家一致通过后,动听的演唱会开始了。

……一堂课下来,同学们都以赞赏的目光看着蒋琦,我立即趁热打铁:“蒋琦,你今天的表现真棒!老师相信你,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会指挥得更出色!”只见蒋琦红红的脸上,一双明亮的眼睛透射出的分明是喜悦和自信。

第二天,我从五(4)班门前走过,蒋琦跑过来拉住了我,并往我手里塞了一张纸条,冲我诡秘地一笑,就跑开了。

我翻开蒋琦的纸条,原来这是他代表全班同学写给我的“悄悄话”,上面写道:老师,还记得昨天的那节音乐课吗?……在那节课上,我们体会到了您的和蔼、您的亲切,让我们拉近了距离……以后的音乐课上,我发现蒋琦比以前认真多了,五(4)班的课堂纪律也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给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给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给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屈家岭一中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材料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屈家岭一中)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努力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无论是外部的校园,周边的环境,还是内部的校园管理的环境;无论是学生个性差异,还是当今学生发展的共性趋势,屈家岭一中关心下一代的各项工作,始终围绕学生健康发展的中心,全方位立体式地为其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立体式的工作机制屈家岭一中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是以校长张全新为主任,党政工团各组织全员参与的领导机构,以学校政教处具体操作,涉及到学校各部门以及家长委员会、社区等校外组织的立体式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施其责、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进行我校关心下一代的工作。

学校党总支负责领导学校工会、妇联组织针对性地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帮扶、节日慰问等活动;德育领导机构针对学生的行为品质、日常规范等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五老”教育辅导活动;教学领导机构针对学生学习方法、品质以及兴趣小组进行相关指导、引导活动;团委开展少年团校、组织学生会活动等形式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导矫正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活动;综治办协助学校聘请的法制副校长适时地开展法制知识的普及活动;家长委员会、社区、五老为学校解决了学校校外活动的相关工作问题。

二、全方位的活动内容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学校关工委适时适当地多方位地为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相关政策,进行了“寄宿贫困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我校寄宿生是边远山区或远离成镇的学生,通过国家和政府资助政策每学期资助七十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多名残疾人家庭或残疾学生以及孤儿学生。

在学生的感恩信中,体现了受助学生深深的感恩之情;二是对我区“精准扶贫家庭”的学生,进行建档立卡,按照区教育局的政策,适时地进行资助;三是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对少数特别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减免相关生活费用;四是通过社会力量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性的资助;五是对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专门进行个别开导、交心谈心、矫正不良心态;六是对行为不良的学生进行耐心地沟通,并指导其家长多关注孩子成长中的言行,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善于发现并鼓励其言行中的闪光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一片天空
————一节阅读课的案例分析
这是一节记叙文专题阅读课。

我的教学设想是通过阅读《智慧的美丽》、《无声的音符》,达成如下的目标:探究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并掌握:1、概括事件 2、分析人物性格 3、理解句子 4、理解标题的答题技巧。

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的教学计划却改变了,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创设了一个情感体验的课堂来。

那天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是“美文欣赏”栏目。

小冯同学诵读美文——《父爱无痕》。

文章大致内容是:父亲为了让我能顺利地上学,多次去卖血,换来了我的学费。

到了文末小冯同学动情地读着:“一个本来极度贫困的家庭,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鲜血给孩子营造一次次上学的希望?这源于他们对子女的关爱,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这种质朴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情感使我们情不自禁”……读到这里,教室里寂然无声。

接着小冯同学讲推荐这篇文章给大家的原因:文章真切的爱子之情叫我感动。

这一切都使我想到了我们,我们大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娇宠造成了我们的自私,我们很少想到去关心别人,去关心那些需要关爱的人,对父母的关怀不以为意,自以为理所当然的。

这篇文章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我们对家人、对别人应有爱心,有责任心……
学生竟有如此投入!台下学生如此被深深感染和震撼着,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此情此境,学生正在进行着一场“心灵的洗礼”!如果按原定的目标进行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的探究,必然大煞风景,怎么办?瞻前顾后,我决定把训练的侧重点放在对全文的感悟上。

于是,我说:“同学们,老师也有两篇充满关爱的文章供大家欣赏。

欣赏后,我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感悟。


小黄说:《智慧的美丽》这个故事讲的是在王小丫主持的节目《开心辞典》上,一个参赛者只要答对12道题就能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

他的家庭梦想是要两张加拿大的往返机票,让父母去加拿大看妹妹。

在答最后一道题时,他给妹妹打了个电话,在30秒时间内,他没有问妹妹问题,这道题他会答,打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 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他处处为他人着想令我感到惭愧,平常我稍不如意就向父母发脾气,根本没从父母的角度思考。

《无声的音符》记叙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女儿晶晶今天过生日,妻子嘱咐张克买一把小提琴做生日礼物。

琴很贵,张克无法买。

妻子有病,病很重,张克为了给妻子治病,妻子的定情之物——金项链已卖掉,并把金项链换成假的,妻子就想用项链去换琴,给孩子买生日礼物。

结果张克买了玩具琴,既顺从了妻子的意思,也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女儿一个
生日礼物。

我敬重张克,敬重他对家庭的责任和浓浓的爱。

父爱是伟大的,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在六年级下学期,父亲为了让我更好地迎接升初中考试,放下自己的生意,从不下厨房的他为我做营养套餐,一个学期从没有间断。

每天晚上都陪着我做作业、看书。

父亲的言传身教给了我不尽的动力,可以说,没有父亲的付出,我是考不上这间学校的.......这时,小李热泪盈眶。

其他同学也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有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结合课文谈感受的,更可贵的是有些同学能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分析、品味。

最后,我饱含深情地对全体同学说:同学们,你们的真情体验,你们营造的氛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只觉得我们的周围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我希望我们全体同学能延续这种真情,共同营造我们幸福的大家庭。

这节课,我没有按教案进行授课,不能实现制订的学习目标,然而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体验与感悟的平台,让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的导向,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感悟密切联系,就能激活学生学习心理的潜在因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把分析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节课也使我深深认识到: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展现自我的天空。

给学生一片天空,课堂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